碳排放

搜索文档
五大电力上市公司碳排放量发布,大唐发电、中国电力上升 | ESG信披洞察
新浪财经· 2025-06-23 14:05
电力行业ESG披露情况 - 中国五大发电集团旗下主力上市公司均发布2024年度ESG报告,包括国电电力、华能国际、中国电力、华电国际和大唐发电 [1] - 共三家企业披露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部分企业披露范围一和范围二数据 [1] -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包括二氧化碳、甲烷等,主要以碳排放为主 [1] 温室气体排放数据 - 国电电力温室气体排放总量31463.2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比下降11.7%,范围一31460.65万吨,范围二2.62万吨 [2][3] - 华电国际温室气体排放总量1771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比下降1%,未披露范围一和范围二数据 [2][3] - 中国电力温室气体排放总量5030.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比上涨2.4%,范围一4987.6万吨(增幅2.2%),范围二42.6万吨(增幅43%) [2][3] - 大唐发电二氧化碳排放总量21092.55万吨,同比上涨7%,范围一21081.79万吨(增幅7.1%),范围二10.76万吨(降幅36.7%) [5] 清洁能源发展情况 - 中国电力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最高达80.12%,其次大唐发电40.37%、华能国际35.82%、国电电力33.19%、华电国际21.85% [7][8] - 发电装机容量:华能国际14512.5万千瓦、国电电力11170万千瓦、大唐发电7911万千瓦、中国电力4939万千瓦 [7][8] - 中国电力2024年外购电力45.9万兆瓦时,较2023年18.9万兆瓦时增长142.8% [3] 环保与研发投入 - 华电国际环保投入最高达17.8亿元,其次华能国际10.87亿元、大唐发电7.479亿元、国电电力7.3亿元、中国电力5.94亿元 [10] - 大唐发电研发投入24.36亿元、华电国际23.89亿元、国电电力9.77亿元 [12] 能源效率与废弃物 - 华能国际供电煤耗最高达293.90克/千瓦时,大唐发电表现最好为288.47克/千瓦时 [14] - 中国电力有害废弃物总量最高达12.8万吨,国电电力0.86万吨(去年55.17万吨),华电国际0.61万吨 [14] 绿电交易与碳交易 - 中国电力2024年销售绿证1361.19万张,完成绿电交易51.98亿千瓦时,收入3.25亿元 [15] - 中国电力出售碳配额233.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增幅4.15%),收入2.33亿元(增幅约60%) [15] - 国电电力累计取得绿证291万张,绿电交易量35.1亿千瓦时 [15] - 大唐蒙西托克托项目年生产绿电41亿千瓦时以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350万吨 [15] - 华能国际购买核证自愿减排量17万吨用于2023年度配额清缴 [17]
高质量发展看海关|破“竹”而出,这项千年非遗如何从小小村落走向全球?
央视网· 2025-06-23 11:52
竹艺村概况 - 四川成都崇州市道明镇竹艺村是首批天府旅游名村 以竹林和田野环绕形成独特景观 外围地理面积中竹林和田野各占一半 [1] - 村名源于标志性竹编技艺 拥有2000多年历史 经历由粗到精的发展过程 包含15大类800多个花色品种 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 竹制品出口表现 - 2025年前5个月四川竹制品出口额达463.5万元 同比增长29.7% [3] - 成都海关通过碳足迹核算服务帮助企业应对国际绿色生产要求 助力竹编产品打开国际市场 [3] 非遗传承与国际影响力 - 竹编产品通过海关指导快速走向全球 代表性作品"平安扣"作为国礼走出国门 [5] - 地标建筑"竹里"获2017年"艾特奖"最佳文化空间设计奖 "熊猫抱竹"盖碗等作品亮相2025年大阪世博会 [5] - 通过开拓海外市场激发经济效益 实现从工艺到工业的转型 为非遗传承提供新方案 [5]
ESG信披观察 | A股新能源汽车整车行业近七成企业披露碳排放数据,产品安全披露不足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5 21:43
行业ESG披露概况 - A股新能源汽车整车行业共有16家上市公司,其中14家披露了ESG相关报告,披露率达87.5%,显著高于全行业的45.94% [1][2] - 碳排放方面,11家公司进行了相关披露,披露率达68.75%,但仅3家同时披露范围三数据,披露率为18.75% [1][2] - 社会议题方面,8家公司披露产品责任相关议题,8家公司披露员工流失率数据 [1] 报告类型与披露差异 - 14家披露ESG报告的公司中,3份为可持续发展报告,2份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9份为ESG报告 [2] - 可持续发展报告更侧重长期战略,强调与国际标准接轨,而社会责任报告聚焦短期社会影响 [2] - 一汽解放和江铃汽车虽披露ESG报告,但未披露碳数据 [2] 碳排放披露特点 - 新能源车在碳排放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部分公司通过碳汇获益 [4] - 范围一和范围二较易披露,范围三涉及供应链,披露难度较大 [4][5] - 强势车企可要求供应商提供数据,小车企则缺乏这种能力 [5] 产品责任与员工流失率 - 8家公司披露产品责任议题,但多为定性描述,量化数据如召回率、客户投诉量等较少 [7][8] - 企业倾向于通过碰撞测试等正面宣传展示安全性,但不愿披露事故数据 [8] - 8家公司披露员工流失率,长城汽车员工流失率最高达21.13%,多数仅披露主动离职率 [3][9] 公司具体披露情况 - 比亚迪、赛力斯、北汽蓝谷披露范围一+范围二+范围三碳排放数据 [3] - 比亚迪员工流失率为2.53%,赛力斯为11.39%,上汽集团为6.9% [3] - 金龙汽车和安凯客车未披露ESG报告 [3]
2025年全球建筑节能行业发展现状 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费及碳排放比重下降【组图】
前瞻网· 2025-06-11 12:28
全球建筑节能行业发展历程 -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为简单的物理隔热时代,加强隔热成为基本规则[1] - 20世纪中旬出现季节性能源储存系统,60年代热负荷数据处理方法被广泛采用[1] -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推动可持续建筑发展,"低热量住宅"和"零能耗屋"概念出现[1] - 20世纪80年代技术进步催生首个"智能建筑"[1] - 20世纪90年代德国建成首座能源自主住宅[1] - 21世纪初至今进入零能耗建筑时代,关注智能电网和Plus能源建筑[1] 全球建筑节能行业市场规模 - 2017-2023年全球建筑节能投资规模总体增长,2018年因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下滑,2023年降至2437亿美元[4] - 2022年建筑物可再生能源占比仅6%,2030年目标需提升至18%,年均复合增速需超15%[4] - 按15%增速测算,2024年全球建筑节能投资规模约2803亿美元[4] 全球建筑行业能源消费及碳排放 - 2022年建筑行业能源消费占全球34%,二氧化碳排放占37%[5] - 2023年建筑物能源消耗占比降至28%,碳排放占比降至26%,是唯一碳排放下降的行业[5][7] - 联合国报告预测到2035年建筑行业将占全球减排潜力11%,相当于4.2 Gt CO₂e避免排放[5] 全球建筑能源消耗分布 - 2022年全球建筑能源消耗达132EJ,以电力和天然气为主,可再生能源规模小[8] - 2023年能源消耗降至130EJ,占全球能源需求32%[8] - 2023年建筑化石燃料使用量大幅下降,天然气消费降超4%,电力需求占比升至37%[8] 全球建筑碳排放细分份额 - 2023年住宅建筑间接碳排放占比10%(降1%),非住宅建筑和制造过程碳排放各占8%(均降1%)[11]
国际航协预计今年可持续航空燃料产量料200万吨
证券时报网· 2025-06-02 18:18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产量与成本 - 2025年SAF产量预计达到200万吨(25亿升),占航空公司总燃料消耗量的0.7% [1] - 全球航空业燃料成本将因SAF增加44亿美元 [1] - 欧洲SAF采购成本翻倍,2025年100万吨SAF采购成本为12亿美元,合规费用额外增加17亿美元 [1] 产业格局与政策影响 - 目前大部分SAF流向欧洲,因欧盟和英国强制配额政策已于2025年1月1日生效 [1] - 强制配额政策在市场条件不成熟时实施导致不合理市场行为,能源转型成本预计高达4.7万亿美元 [1] - 合规费用本可用于减少350万吨碳排放 [1] 国际航协支持SAF发展的举措 - 推出SAF登记名录,提供透明标准化系统追踪SAF购买、使用及减排情况,符合CORSIA和欧盟排放交易体系 [2] - 建立SAF供需对接平台,匹配航空公司需求与供应商供给 [2] 政策建议与行业呼吁 - 敦促各国政府制定更有效政策和综合能源政策,消除可再生能源生产商劣势 [2] - 建议重新分配全球每年1万亿美元化石燃料补贴的一部分 [2] - 呼吁确保CORSIA成功实施,敦促各国政府向航空公司提供合格排放单位(EEUs) [2] 国际航协行业地位 - 拥有350家成员航空公司,定期国际航班客运量超过全球80% [3]
石化民企龙头ESG报告出炉,恒力石化排放最高、增幅最大 | ESG信披洞察
新浪财经· 2025-05-31 16:23
石化行业碳排放现状 - 2022年中国石化化工行业碳排放量达14亿吨,占工业碳排放量的18%、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2% [1] - 四大民营石化企业(恒力石化、东方盛虹、荣盛石化、恒逸石化)均披露2024年ESG报告,其中荣盛石化和恒力石化报告篇幅最长(95页、94页),东方盛虹和恒逸石化较短(77页、73页) [1] - 四家企业均完整披露范围一(直接排放)和范围二(外购能源间接排放)温室气体数据 [1][3] 企业碳排放数据对比 - 恒力石化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539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一4720万吨、范围二672万吨),同比上涨64%,增幅居首 [4] - 范围一上涨51%与产能扩张相关,例如年产40万吨高性能特种工业丝项目达产 [4] - 范围二上涨3倍多,因外购电力从431 7万兆瓦时增至545 6万兆瓦时(+26 4%) [4][5] - 东方盛虹排放总量3010万吨(范围一1581万吨、范围二1429万吨),同比上涨28% [4][5] - 荣盛石化排放总量2939万吨(范围一2641万吨、范围二298万吨),同比微增1 1% [4][5] - 恒逸石化是唯一排放下降企业,总量794万吨(范围一613万吨、范围二181万吨),同比下降1 9% [4][5] 环保投入与废弃物管理 - 东方盛虹环保投入最高(18 4亿元),其次为恒逸石化(4亿元)、恒力石化(3 75亿元)、荣盛石化(2 7亿元) [8] - 危险废弃物产量:恒力石化14 8万吨、东方盛虹9 13万吨、恒逸石化437吨,荣盛石化有害废弃物33 7万吨 [8] - 废水排放量:恒力石化2630万吨、荣盛石化2925万吨,恒逸石化披露外排废水COD量589吨 [8] 碳减排技术措施 - 东方盛虹通过二氧化碳捕集与氢气反应生成绿色甲醇,用于锂电池电解液溶剂和光伏膜材料 [9] - 恒力石化通过停用尾气干燥系统、优化洗涤设施,年减排5035 72吨二氧化碳 [9] - 恒逸石化在文莱启动476MWp光伏项目,已完成48MWp设计及3 985MWp屋顶光伏安装 [9] - 荣盛石化子公司浙石化建成36万吨/年二氧化碳高价值利用产业链,年减排10 3万吨乙二醇尾气 [10]
独家洞察 | 电力行业:在AI驱动的增长与碳排放挑战之间找到平衡
慧甚FactSet· 2025-02-25 10:34
长期以来,电力公共事业公司一直是投资者眼中可靠的选择,因其稳定的收入和稳健的股息而闻名。然 而,自2020年起,电力公司的业绩表现欠佳,与标普500指数的总回报出现背离。电力行业未能达到其过 往的业绩水平,但所幸,新的乐观前景正在浮现。 全球经济从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复苏,以及之前促使投资者转向高收益债券的高利率逐渐回落,这些都使电 力公用事业公司处于有利地位。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驱动的能源需求不断增长,进一步强化了电力公司的 业绩前景,预示着它们可能迎来更好的发展。 然而,除了这些积极因素外,电力行业也面临着挑战,特别是碳排放成本的上升。这可能会影响电力公司 运营成本和合规情况,这是公用事业企业向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实践转型的重要因素。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国际能源署的报告称,由人工智能和传统数据中心驱动的电力需求将急剧增长,预计到2026年全球服务 器容量将翻番。数据显示,2022年,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加密货币总共消耗了约460太瓦时(TWh)的电 力,占全球电力需求的近2%。 全球有超过8,000座数据中心,其中33%在美国,16%在欧洲,10%在中国。在美国,数据中心的用电量 预计将迅速增长,从2022年的约2 ...
Safe Bulkers(SB) - 2024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2-20 01:38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第四季度调整后EBITDA为4070万美元,2023年同期为5070万美元 [29] - 2024年第四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15美元,基于1.064亿股加权平均股数;2023年同期为0.25美元,基于1.116亿股加权平均股数 [29][30] - 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净收入为1940万美元,2023年同期为2760万美元 [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合并债务(未计递延融资成本)为5.45亿美元,包括1亿欧元无担保债券,固定票面利率2.95%,2027年2月到期 公司综合杠杆率为35%,每艘船净债务略低于900万美元,平均船龄10年 [23] - 已为未交付订单支付8400万美元,占资本支出的29% [28] - 截至2025年2月14日,公司现金状况良好,约为1.3亿美元,可用报告信贷额度为1.65亿美元,流动性和资本资源合计2.95亿美元 另有近2亿美元不可撤销即期和定期租船合同收入(扣除佣金和报废收入前) [3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好望角型船市场在2024年第四季度呈下降趋势 公司8艘好望角型船均已签订定期租船合同,平均剩余租期超2年,平均日租金2.2万美元,仅好望角型船的合同收入就超过1.45亿美元 [6][7] - 巴拿马型船租船市场疲软,日租金为9000美元,但有改善迹象 [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据BIMCO预测,2025年全球干散货市场需求将下降1%,2026年增长2.5%,小宗散货表现最佳 [11] - 预计2025 - 2026年铁矿石发货量略有增长,但中国需求和再生钢使用量增加将限制其增长 煤炭发货量可能下降约2.5%,因亚洲可再生能源增加以及中国和印度煤炭产量上升 谷物发货量预计增长2%,但主要供应紧张,特别是乌克兰 小宗散货(包括铝土矿)预计将成为关键增长驱动力 [11][12]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5年中国GDP增长4.6%,2026年增长4.5%,显示消费放缓速度快于预期 印度预计将在主要经济体中实现最快增长,2025 - 2026年GDP预计增长6.5% [13][14] - 预计2025 - 2026年干散货船队平均增长约2.8%,巴拿马型船占比最大 目前干散货订单占现有船队的10.6%,可再生能源订单放缓 2024年下半年资产价格走弱,预计将进一步下跌,二手价格可能随货运市场下跌 [16] - 预计回收量将增加,因市场疲软可能促使旧船退役 订单中仅13%的船舶交付时能够使用替代燃料,另有14%可未来改装 其中41%可能使用液化天然气,37%使用甲醇,23%使用氨 [17] - 预计环境排放法规将导致2025 - 2026年船队速度下降1%,影响供应量约1% 目前全球约25%的船队船龄超过15年 [1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专注于新造船计划的资本分配,提高运营效率和改善环境足迹,目标是增加股东财富 [6] - 公司拥有11艘2022年后交付的3期船和11艘节能船,8%的船队为日本建造,平均船龄约10年 还有7艘3期船订单,价格低于市场水平,将在未来两年交付 公司船队在过去四年中平均船龄保持在10年左右,体现了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19][20][22] - 公司认为能源高效设计在未来将具有优势,其船队升级和环保改造使其在严格的温室气体排放目标下更具竞争力 [18][2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4年第四季度租船市场疲软,影响了公司收入和盈利能力,但公司保持了强大的资本结构和所需的流动性 [5] - 预计未来几个季度贸易市场相对疲软,因供应增长快于需求 公司预计市场将更加关注现有船队脱碳和节能新造船 [9] - 公司认为其船队升级和环保改造策略有效,为公司带来了额外的运营和财务优势 公司将继续扩大船队,打造有韧性的企业,为股东创造长期繁荣 [5][24][33]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宣布每股0.05美元的股息,回报普通股股东 [5] - 公司于11月宣布500万美元股票回购计划,迅速回购150万美元,但12月终止该计划 [35]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股票回购计划启动和终止的原因是什么 - 公司会在认为股价过低时启动回购计划,此次回购是因为公司资产估值低于净资产价值,且过去两年进行了大量投资,升级和更新了船队,提高了运营和财务前景 [37] - 公司也会根据当前贸易市场情况评估回购计划 如果市场表现不佳或过于疲软,可能会暂停或终止计划,待市场情况明朗后再恢复 [38][39] 问题:尽管货运市场疲软,但资产价值似乎仍较高,是价格坚挺还是交易不足导致 - 12月和1月市场下跌,价格受到影响,旧船价格下跌多达25%,较新船下跌约15% 但有买家希望在低价的干散货市场投资,因此如果货运市场稳定,价格下跌空间有限,预计最多再跌5% - 10% 预计今年下半年价格将从当前水平有所回升 [4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