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搜索文档
连续两月创历史新高—— 用电量折射经济向好态势
经济日报· 2025-10-08 06:07
全社会用电量总体趋势 - 8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达101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连续两个月超过万亿千瓦时并创历史新高 [1] - 前8个月全社会用电量保持增长,宏观经济回暖及各行业产能释放是主要推动力 [3] 第一产业用电量 - 前8个月第一产业用电量10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 [1] - 8月当月第一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7%,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5.1个百分点 [1] 第二产业用电量 - 前8个月第二产业用电量4.3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 [1] - 8月当月第二产业用电量持续回升,同比增长5% [1] - 前8个月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合计用电量同比增长5.3%,增速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 [1] - 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增速均超过5%,新能源整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3% [1] 第三产业用电量 - 前8个月第三产业用电量1.3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7% [1] - 8月当月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速为7.2%,环比略有下降 [1]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5.8%,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8.8% [2] - 批发和零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1.8%,其中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4.1% [2]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 - 前8个月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 [2] - 8月当月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2.4%,增速受去年同期基数偏高及全国平均气温偏低0.6℃影响 [2] 制造业用电量细分 - 8月当月全国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5%,为今年以来最高增速 [3] - 钢铁、建材、有色、化工等原材料行业用电量复苏势头明显,合计用电量同比增长4.2%,比7月提高3.7个百分点 [3] -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1%,所有子行业均实现正增长,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和光伏产业制造用电量保持快速增长 [3] 用电量增长驱动因素 - 夏季高温天气是直接因素,7月和8月多轮高温过境导致第三产业和居民用电快速攀升,全国大部分地区负荷率创新高 [2] - 国家“两新”“两重”促消费及“反内卷”稳工业增长等政策拉动宏观经济回暖,各行业产能持续释放 [3] - 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正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用电量向上攀升 [3]
清流资本刘博:40而利,我终于失去了“时间”这个朋友
搜狐网· 2025-10-03 18:32
行业演变与投资人代际特征 - 投资人群体可划分为不同代际:1.0代多为基金创始/管理合伙人,基金风格高度个人化 [4] - 2.0代投资人(以刘博为代表)入行时有导师带领,经历完整的项目投资和管理流程 [3] - 2015年后人民币基金发展,一级市场进入“工业化”阶段,3.0代投资人从行业“螺丝钉”做起,职能分工固化 [4] - 古典VC的特点是项目全链条负责制,投资人需独当一面 [4] 消费赛道投资与行业周期反思 - 2022年下半年至2023年被视为行业至暗时刻,资本市场退出受阻直接传导至一级市场,导致资金流动性变差,项目融资困难 [7] - 退出想象空间消失使得项目难以资本化和加杠杆,VC投资风险与收益不对等,早期消费品投资高风险仅剩分红收益 [7] - 行业链条出现互相挤兑,投资人与创业者的关系由合作转向对抗,精力从价值判断转向风险处理和人际缠斗 [7][8] - 危机促使劣币出清,泡沫消退后具备精细化运营能力和韧性的企业显现价值,例如墨茉点心局砍半门店后收入未变,参半转型牙膏后成为线上品类第一 [10] - 市场繁荣期消费企业像小型VC,利用VC资金进行多元化尝试和快速试错,环境变差后现金流成为最重要资源,CEO需从“快速试错能力”切换至“缜密战略部署能力” [11] - 经济周期往往涨过头或跌过头,泡沫能高效调度社会资源向同一方向集中,虽会破裂但会留下经济遗产 [11] VC行业核心能力与资产特性 - VC核心能力是乐观,需将其从性格天赋炼就成为具备敏锐洞察和学习能力支撑的能力 [19] - VC是“开明型”资产,生存土壤依赖于国家产业技术变革、社会高接纳度及生态剧变同时发生,从投到退需10-15年周期,并需资本市场准备好接盘 [24] - VC应做好“不耐心资本”的Timing管理,核心是把握退出时机而非标榜“耐心资本”,后者被视为战术懒惰 [11][12] - 行业当前项目格局变化表现为数量少且扎堆,大基金抱团投资普遍,水下挖掘优质项目机会已不存在 [18] 赛道转换与信息获取模式差异 - 从消费赛道转换至新能源、AI及具身智能赛道,但难以找回在消费赛道“燃烧”的感觉和深度扎根的机会 [14][15] - 消费赛道具备稳定的信息生态圈,投资人、FA及创业者构成信息中枢,“八卦”信息可作为竞争和试错的生产力 [16] - 新能源及科研赛道缺乏类似消费圈的信息“润滑剂”,AI领域更依赖播客、产品体验及线上内容进行快速认知拉平 [15][17] - AI投资以应用端为主,但落子相对多在具身智能领域,看好其作为物理世界执行器在国内制造业生态中的发展必然性 [17] - 当前AI项目估值普遍较高,按传统风格不会参与,但因资金需求量大而不得不参与 [17] 投后管理价值与认知变现 - 深耕消费赛道时,投后管理能产生信息协同效应,投资人汇总的新玩法、新打法与被投企业碰撞可达成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14] - 转换赛道后投前投后链条断裂,只能单方面追问进展,导致互动效果不佳 [14] - 基金通过建立AI板块二级市场虚拟仓,关注大厂变化,实践认知变现通路 [17] - 为保持一线手感并弥补好奇心不足,鼓励年轻团队成员覆盖前沿领域并带动启发,突破投资标准麻木感 [18]
宝通科技:公司将聚焦工业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双主业
证券日报网· 2025-09-26 16:11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聚焦工业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双主业发展 [1] - 公司坚持科技创新差异化发展策略 [1] - 公司以主业经营稳定性应对市场变化 [1] 股价影响因素 - 股价受宏观环境、行业周期、市场情绪及资金流向多重因素影响 [1]
工业和信息化部: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突破16亿户
中国青年报· 2025-09-24 09:46
总体来看,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量收保持增长,新型基础设施 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本报北京9月2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贾骥业)记者今天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了解到,今年前8个 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2534亿GB,同比增长16.4%。截至8月末,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 16.01亿户,比上年末净增3132万户。 数据显示,1-8月,我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1821亿元,同比增长0.8%。按照上年不变价计算的 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8.8%。截至8月末,3家基础电信企业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6.89亿 户,比上年末净增1885万户;3家基础电信企业及中国广电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8.19亿户,比上年末 净增2953万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54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4亿户。 截至8月末,我国的5G基站总数已达464.6万个,比上年末净增39.5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 36.3%。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贾骥业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9月24日 02版 ...
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突破16亿户
期货日报· 2025-09-24 00:07
行业整体运行态势 - 前8个月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 [1] - 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18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8% [1] 移动互联网与用户规模 - 截至8月末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16.01亿户,比上年末净增3132万户 [1] - 移动互联网流量延续较快增势 [1] - 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8.19亿户 [1] 5G与移动物联网发展 - 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54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4亿户 [1] - 5G用户规模持续扩大 [1] - 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达28.72亿户,比上年末净增2.16亿户 [1] - 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增长较快 [1]
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突破16亿
新京报· 2025-09-23 12:22
截至8月末 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 T 比上年未净增 3132元户 8月当月户均移动互联网 接入 流量 @ C C 编辑 刘佳妮 ...
2025年1-6月全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统计分析:累计值为1866.81亿GB,累计增长16.4%
产业信息网· 2025-09-17 11:36
移动互联网流量总体规模 - 2025年1-6月全国移动互联网累计接入流量达1866.81亿GB [1] - 2025年6月当月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为330.03亿GB [1] 移动互联网流量增长态势 - 2025年上半年累计流量同比增长16.4% [1] - 2025年6月当月流量同比增长17.6% [1] - 2025年6月当月流量环比下降2.3% [1] 数据来源与统计范围 - 统计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2] - 统计范围涵盖2020年至2025年上半年的全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 [2] - 统计包含近一年流量的当期值及同比增长情况 [2]
广发基金孙迪:在科技制造浪潮中,捕捉真正具备“先进性”的企业
中国证券报· 2025-09-15 10:13
基金经理孙迪的投资理念 - 将先进制造定义为产业趋势 企业壁垒与全球竞争力的精准判断 用16年投研功底捕捉真正具备先进性的企业 [1] - 先进性体现在行业阶段 公司壁垒 盈利能力以及全球竞争力等多个方面 投资方法不在于追逐短期市场热点 而在于持续发现代表未来方向且具备强大护城河的优质企业 [1] - 截至9月8日 广发先进制造近一年回报率达到82.63% [1] 孙迪的专业背景与研究体系 - 工科与金融复合专业背景 早期在全球顶尖通信企业有4年产业研究经历 形成既懂技术语言又懂资本逻辑的独特投资视角 [2] - 2009年加入广发基金 前6年负责行业研究 后10年负责研究团队管理 与各行业研究员深度交流交叉验证 形成多行业多维度研究体系 [2] 先进制造的四个评估维度 - 行业阶段需处于成长周期 拥有巨大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 而非稳定或衰退期行业 [2] - 企业竞争壁垒来自技术突破 渠道控制 客户关系或多个因素组合 需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2] - 盈利能力需足够强劲 摆脱同质化竞争和价格战困境 通过真正创新获得溢价能力 [3] - 全球竞争力体现在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 获得国际巨头认证或与全球领先企业直接竞争 [3] 三层筛选投资策略 - 第一层把握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产业趋势 如移动互联网 AI 新能源等历史性机遇 投资周期持续几年 可能诞生上涨几倍甚至十来倍的股票 [4] - 第二层在没有大产业机会时选择偏传统制造业和周期成长方向 从多个维度识别半导体 整车 游戏产品或设备更新等行业周期拐点 在供需变化中寻找确定性 [4] - 第三层在周期平稳时布局估值合理的优质公司 赚取业绩稳定增长带来的收益 [5] 组合管理原则 - 注重行业集中与适当分散的平衡 有强产业趋势和行业贝塔时集中配置 宏观或产业存在不确定性时适当分散以控制回撤风险 [6] - 减少参与或避免介入缺乏业绩支撑的主题性机会 要求估值在可接受范围内以测算向下幅度 [6] AI与半导体投资观点 - 创新药和AI是今年持续性最好的两大方向 因强劲产业趋势获得市场认可 AI产业尚处于早期阶段 爆款应用还未出现 [7] - 当前更关注硬件基础设施领域 尤其是海外算力链方向 具有空间足够大 格局较好 业绩兑现度高 爆发式增长 估值无泡沫化特点 具体看好PCB 光模块 液冷 电源 机柜等细分方向 [7] - 应用端格局不太清晰 相关企业业绩兑现度较低 但会保持密切研究和关注 [7] - 半导体处于向上周期后半段 本轮是相对较弱周期 向上驱动因素是AI带动 最看好晶圆制造方向 因先进制程持续供不应求且有非常高壁垒 同时关注国产算力 SoC 存储等卡位较好的芯片设计领域 [7] 长期投资策略 - 科技投资是发现长期价值的马拉松 超额收益来自深度研究与趋势判断 [8] - 以海外算力链核心标的作为组合基石 持续跟踪二三线公司基本面落地情况 并适当参与部分交易 [8]
广发基金孙迪:深入理解“先进制造” 扎根AI挖掘长期价值
中国证券报· 2025-09-15 08:30
基金经理孙迪的投资理念 - 将“先进制造”的“先进”定义为对产业趋势、企业壁垒与全球竞争力的精准判断 [1] - 投资方法的先进性在于持续发现代表未来方向、具备强大护城河的优质企业,而非追逐短期市场热点 [1] - 凭借对“先进”的深刻理解,管理的广发先进制造基金近一年回报率达到82.63% [1] 对“先进”内核的四维度理解 - 行业阶段:真正的先进制造应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拥有巨大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 [3] - 竞争壁垒:企业必须构建足够壁垒,可能来自技术突破、渠道控制、客户关系等,以保持竞争优势 [3] - 盈利能力:关注企业是否摆脱同质化竞争和价格战,能否通过真正创新获得溢价能力 [4] - 全球竞争力:检验先进性的终极标准是能否在全球市场与巨头同台竞技,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 [4] 三层筛选的投资策略框架 - 第一层:把握能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产业趋势,如移动互联网、AI、新能源,投资周期可持续几年 [5] - 第二层:在没有大产业机会时,选择偏传统制造业、周期成长方向,识别行业周期拐点 [5] - 第三层:在周期平稳时,布局估值合理的优质公司,赚取业绩稳定增长带来的收益 [6] - 组合管理注重行业集中与适当分散的平衡,以控制回撤风险 [6] - 减少参与缺乏业绩支撑的主题性机会,关注估值在可接受范围内的标的 [6] 对AI产业链的投资观点 - AI产业链是当前最看好的方向,认为其可能出现媲美移动互联网浪潮的科技产业投资机会 [7] - AI产业目前尚处于早期阶段,爆款应用还未出现,对产业链保持长期乐观 [7] - 当前更关注硬件基础设施领域,尤其是海外算力链,因其空间大、格局好、业绩兑现度高 [7] - 具体看好PCB、光模块、液冷、电源、机柜等细分方向 [7] - 对于应用端,认为格局尚不清晰,企业业绩兑现度较低,但会保持密切研究和关注 [7] 对半导体领域的投资观点 - 半导体现在处于本轮向上周期的后半段,本轮是相对较弱周期,向上驱动因素是AI带动 [8] - 最看好晶圆制造方向,原因是先进制程持续供不应求,且晶圆制造有非常高壁垒 [8] - 同时关注一些卡位较好的芯片设计领域,包括国产算力、SoC、存储等 [8] 科技投资的长期策略 - 科技投资是发现长期价值的马拉松,超额收益来自深度研究与趋势判断 [9] - 管理上以海外算力链核心标的作为组合基石,持续跟踪二、三线公司基本面落地情况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