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稳预期
icon
搜索文档
人大常委会|透过预算执行报告 看财政政策如何更加积极
新华社· 2025-09-10 23:47
财政政策方向 - 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接续发力,预算执行和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1] - 将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压实预算执行责任链条以加快资金落地 [1] - 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 [2] 消费促进措施 - 继续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落实落细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1] - 激发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潜力 [1] 投资支持举措 - 积极发挥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作用,加强财政与金融协同配合 [1] - 将更多公共服务纳入投资支持范围,积极鼓励民间投资发展 [1] 其他重点工作领域 - 全力支持稳就业稳外贸,加快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1] - 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1] - 不断提升财政治理效能和水平,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 [1]
从计划执行报告看下半年经济工作重点:加快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推动相关举措落地见效
新华社· 2025-09-10 23:00
政策部署与执行 - 加快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 推动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举措落地见效 [1] - 实施更加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充分释放政策效应 [1] - 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 促进提质升级 [1] 政策优化与储备 - 常态化开展政策预研储备 不断完善政策工具箱 [1] - 加强政策统筹和预期引导 [1] - 根据政策实施评估结果优化政策 细化措施 强化实施 增强政策针对性有效性 [1] 行业治理 - 综合整治无序非理性竞争 [1]
省政府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 周乃翔主持并讲话
大众日报· 2025-09-02 08:58
经济形势与政策部署 - 经济运行呈现稳健向好、进中提质态势 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1] - 面临困难和挑战 需着力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 巩固经济向好势头[1] - 努力完成全年发展目标任务 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1] 产业发展重点 - 更大力度抓好政策落实 巩固工业良好增势[1] - 不断提振消费 扩大有效投资 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1] - 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1] 民生保障与风险防控 - 扎实保障改善民生 落实好惠民政策[1] - 毫不松懈抓好安全生产和防范自然灾害各项工作[1] - 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坚决守牢安全底线[1] 政府效能建设 - 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1] -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大力提升行政效能[1] - 纵深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 稳扎稳打做好政府各项工作[1]
苏州市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会
苏州日报· 2025-08-21 08:20
政策方向与经济发展 - 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 加强政策落实 着力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 [1] - 下大力气扩投资 促消费 稳外贸 攻坚抓好三季度 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1] - 持续整改整治经济发展突出问题 推动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成效 [1] 城市安全与风险防控 - 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紧盯重点环节关键部位 持续加强隐患排查整治 [1] - 突出抓好防范应对强降雨强台风等工作 全力确保安全度汛和城市安全运行 [1] 作风建设与长效机制 - 持续巩固拓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 锲而不舍加强作风建设 [1] - 总结提炼好经验好做法 建立常态化学查改机制 持续整改整治为民服务突出问题 [1]
北京楼市新政48小时:有项目到访猛增200%,开发商加班做方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20:40
新政核心内容 - 北京住建委等联合发布通知,优化调整房地产政策,京籍家庭及连续缴纳社保或个税满2年及以上的非京籍家庭购买五环外商品住房不限套数,并在全市范围内优化公积金政策 [2] - 此次政策调整是时隔10个月后北京再度对楼市政策进行大幅优化 [3] 市场即时反应 - 新政出台后首个周末,五环外新房项目咨询量和到访量大幅增加,有项目到访量相比此前周末增幅达200% [3] - 二手房市场买卖双方咨询量增加,部分业主希望借机出售房源,周末二手房挂牌量有明显增加 [4][11] - 开发商及销售代理公司紧急加班制定营销方案,部分新房项目延长开放时间至深夜 [6][9] 销售情况变化 - 新政后周末新房项目接待人数显著增加,合硕机构代理项目到访量普遍增长,增幅从30%、40%到200%不等 [12][14] - 低总价、低首付房源更受青睐,满足条件的购房者购买不到80平方米户型首付款可低于40万元 [13] - 部分新房项目周末成交量比以往提升20%~30%,但新增客户决策周期较长 [19] 价格与区域表现 - 部分二手房业主在新政后提价,但提价幅度很小且属于少数情况 [15] - 虽然新政主要利好五环外房源,但部分五环内项目也受益,有观望客户选择认购 [16] - 海淀区西二旗、朝阳区北苑成为二手房热点带看区域 [15] 政策效果评估 - 新政后首个周末新建商品住宅分别网签83套和92套,二手住宅分别网签178套和116套,但网签数据存在滞后性 [17] - 分析认为政策需要时间传导,当前市场以改善性需求为主,买卖过程均需时间 [19] - 政策提前于市场淡季出台有助于提振信心,未来成交量有望回升并帮助市场见底企稳 [20]
北京楼市新政48小时:有项目到访猛增200%,开发商加班做方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20:19
北京楼市新政市场反应 - 北京五环外商品住房取消限购 京籍家庭及连续缴纳社保或个税满2年非京籍家庭购买五环外商品住房不限套数 同时全市优化公积金政策[1] - 新政出台后首个周末 五环外新房项目咨询量和到访量大幅增加 部分项目到访量较此前周末增幅达200%[1] - 二手房市场买卖双方咨询量增加 部分业主借机出售挂牌已久房源 周末二手房挂牌量明显增加[1][6] 开发商与中介应对措施 - 新政出台当晚多家开发商紧急加班制定营销方案 新房项目延长开放时间至深夜以接待客户[5][6] - 销售代理公司以"五环外解除限购"为噱头推送重点板块新房项目 经纪人借机向客户传递市场预期好转信号[6] - 部分二手房业主在新政后小幅提价 但提价幅度有限且仍属少数现象[9] 市场成交结构变化 - 1-7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销售套数中五环外占比超80% 新政显著利好新房市场[8] - 低总价低首付房源更受青睐 满足条件购房者首付不足40万即可购房 有地铁学区优势的项目吸引力更大[8] - 五环内项目间接受益 部分观望客户因预期变化选择认购 周末新房成交量较以往提升20%-30%[9][11] 政策效果评估与展望 - 网签数据存在滞后性 新政后首个周末新建商品住宅日均网签约87套 二手住宅日均网签约147套[11] - 政策效果需时间显现 当前成交多来自前期犹豫客户 新增客户决策周期较长 市场回温仍需时间[11] - 政策以"去库存稳预期"为目标 有助于市场见底企稳 后续视市场情况仍有优化空间[12]
北京楼市新政48小时:开发商加班做方案,五环外项目人气提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19:39
政策核心内容 - 北京于8月8日出台楼市新政,取消京籍家庭及连续缴纳社保或个税满2年以上的非京籍家庭在五环外购买商品住房的套数限制,并在全市范围内优化公积金政策 [1] - 此次政策优化是时隔10个月后北京再度对楼市政策进行大幅调整 [1] 市场即时反应 - 新政出台后首个周末,五环外新房项目咨询量和到访量大幅增加,部分项目销售人手紧张,一个销售需同时带两组客户 [1] - 开发商及销售代理公司在新政出台当晚加班制定营销方案,部分新房项目延长开放时间至深夜以接待客户 [3][5] - 周末新房项目到访量普遍增加,与此前周末相比增幅从30%、40%到200%不等,部分项目晚间仍有客户看房 [6] - 二手房市场买卖双方咨询量增加,周末部分区域二手房挂牌量有明显增加,西二旗和北苑成为热点带看区域 [1][5][6] 成交与价格变化 - 低总价、低首付房源更受青睐,满足条件的购房者购买不到80平方米户型首付款可低于40万 [6] - 新政后首个周末(8月9日-10日),新建商品住宅分别网签83套和92套,二手住宅分别网签178套和116套 [9] - 有分析师判断,上周末很多新房项目成交量比以往周末提升20%至30% [10] - 部分二手房业主在周末提价,但提价幅度很小且属于少数情况 [7] 政策背景与市场现状 - 政策出台前北京楼市正值传统淡季,7月北京二手房住宅网签12784套,环比下降15.6%,同比下降17.9%,创年内新低(剔除1、2月) [4] - 今年1-7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销售套数中,五环外占比超过80% [6] 政策效果评估与展望 - 分析人士指出政策效果需时间显现,网签数据存在滞后性,新增客户决策周期较长 [9][10] - 本次调整被视为阶段性政策,对市场信心有提升作用,未来成交量有望回升,后续视市场情况仍有优化空间 [12] - 政策以去库存、稳预期为目标,长期效果仍需经济基本面和居民收入预期改善支撑 [12]
政策“组合拳”精准发力稳就业稳预期
金融时报· 2025-08-08 16:00
政策核心内容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19条举措构筑全方位稳就业政策体系 重点聚焦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 [1] - 中央政治局会议将稳就业排在四稳之首 反映出对就业问题的高度重视 [1] - 稳就业是促进收入增长和拉动消费的基础 形成就业—收入—消费良性循环 [1] 金融支持措施 - 扩大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支持范围 将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纳入支持范围 [2] - 小微企业授信额度提升至5000万元 个人贷款最高1000万元 [2] - 对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资本权重打七五折至八五折 [4] - 普惠型小微贷款不良率容忍度放宽至高于各项贷款3个百分点 [4] - 建立全国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 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 [4] 企业减负政策 - 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由60%提至90% 大型企业由30%提至50% [2] - 允许经营困难企业阶段性缓缴养老保险 失业保险 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且免收滞纳金 [2] - 对重点行业中小微企业吸纳重点群体就业的按个人社保缴费额25%给予补贴 [2] - 吸纳16岁至24岁失业青年的企业每人可获最高1500元一次性扩岗补助 [2] 小微企业支持 - 小微企业贡献80%以上城镇劳动就业 民营企业成为吸纳就业主力军 [3] - 推广无还本续贷 扩大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投放 [4] - 针对科创企业推出专项担保计划 开发跨境电商保等特色保险产品 [4] 就业促进项目 -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增下达100亿元中央投资 通过1975个项目发放劳务报酬45.9亿元 [2] - 以工代赈政策覆盖范围和项目实施规模双双扩大 预计助力31万重点群体就业增收 [2] 政策实施效果 - 今年1至5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2% [4] - 人形机器人和智能硬件等新兴领域岗位需求激增 [4]
房地产调控须保持定力 咬定“长效”不放松
经济日报· 2025-08-08 14:59
房地产市场热度上升与调控政策 - 二季度以来房地产市场热度明显上升 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较快 个别城市出现过热苗头[1] - 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数量保持高位 4月50个 5月57个 6月61个 7月59个[2] - 7月以来深圳 杭州 郑州 东莞 南京 宁波 长春 海口等10多个城市出台楼市收紧政策[1][3] 中央政策定位与调控要求 - 中央多次重申"房住不炒"定位 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1][2] - 7月24日房地产工作座谈会强调坚持稳地价 稳房价 稳预期 因城施策[2] - 7月30日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 不是用来炒的定位[2] 地方调控措施与执行 - 地方政府及时出台差异化调控措施 包括增加土地供应 提高住宅用地比例 盘活闲置用地[5] - 多地出台政策打击违规行为 海口严禁滞后网签 深圳南京限制离婚购房 杭州限制人才优先购房套数[7] - 调控措施针对"假离婚""假人才""假落户"等规避限购行为 体现政策针对性[7] 房地产市场影响与风险 - 热点城市住宅地块楼面地价屡创新高 出现万人摇号抢购几百套住房现象[2] - 房地产过快上涨会对有效投资和消费形成挤出效应 累积金融风险 加剧与实体经济失衡[4] - 行业产业链长 对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强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4] 调控政策方向与长效机制 - 坚持因城施策 一城一策 不搞一刀切 以城市为主体建立长效机制[6] - 稳地价 稳房价 稳预期是各地需要始终坚持的目标 避免市场大起大落[4] - 发现问题要快速反应和处置 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6]
研究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民生实事推进办理等工作
郑州日报· 2025-08-08 09:05
政府工作会议精神传达 -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强调要统一思想行动 用好发展机遇和优势 着力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 [1] - 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加快培育新兴支柱产业 [1] - 稳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 [1] -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落实防汛关键期措施 [1] - 加强气象监测预警 完善临灾预警机制 及时转移涉险群众 排查消除风险隐患 [1] - 预置救援力量 备足救灾物资 加强值班值守和实战演练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 民生问题整治与推进 - 研究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以脱贫攻坚精神推进整治 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 [2] - 紧盯"蝇贪蚁腐"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深化重点领域专项整治 完善长效制度 [2] - 推动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延伸拓展 [2] - 研究重点民生实事推进办理工作 完善机制打通堵点 加快进度提升质效 [2] 其他事项 - 学习《河南省中小微企业发展促进条例》 [3] - 研究其他事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