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经济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绿色经济转型平台着力打造生态发展新模式
搜狐财经· 2025-08-21 18:08
平台定位与背景 - 绿色经济转型平台在"十四五"收官关键期和绿色转型战略深化背景下成立 聚焦绿色经济核心产业链 打造集政策引导、资本驱动、技术赋能和全球链接于一体的生态发展新模式[1] - 平台建设契合绿色发展体系化推进新阶段 2024年《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明确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和增长 为绿色经济提供制度保障与方向指引[1] - 绿色转型从单点突破转向全局性革新 协同与融合成为推动绿色经济跃升的关键 绿色理念从单一产业环节扩展为重塑发展逻辑和驱动价值重构的核心力量[1] 平台运作机制 - 平台从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 构建政策支撑、金融联动、服务整合和标准落地为一体的多维协同框架 提升参与主体协作效率[2] - 积极联动政府、金融机构、产业主体、科研力量和技术服务方 形成完整协同网络 通过流程标准化与透明化机制增强绿色项目公信力和执行力[4] - 加速资源要素向绿色产业集聚 通过上下游联动、区域孵化和要素聚合推动绿色技术产业化落地 将区域生态优势转化为持续发展产业动能[4] 重点发展领域 - 平台围绕生态农业、绿色制造、清洁能源、资源循环和生态旅游五大重点领域加速培育绿色产业集群[4] 战略意义与必要性 - 绿色经济转型是产业升级过程更是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系统重构 通过汇聚分散绿色实践形成体系化合力 让绿色成为驱动发展的底色与主线[4] - 转型必要性包括回应时代需求(应对资源环境约束与全球气候挑战)、推动经济升级(创造新产业新动能 转向创新与生态价值增长)和提升全民参与(构建可感知可共享机制)[4][5][6] 平台竞争优势 - 体系性与协同性成为独特优势 通过政策、资本、技术和社会力量全链条融合形成可持续绿色发展生态[6] - 解决绿色项目"落地难、融资难"困境 将绿色理念嵌入经济运行逻辑和社会治理体系 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6] 发展愿景 - 平台锚定全球绿色变革主航道 以开放姿态推动合作 以高标准引领制度创新 在气候治理、绿色金融与产业协同等方面输出方案 提升全球绿色治理话语权与影响力[6] - 平台作为绿色文明进程推动力 通过汇聚政策与产业资源激活绿色要素潜能 形成引领未来发展的合力 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入持久动力[6]
首届全球中小企业部长级会议呼吁—— 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经济日报· 2025-07-30 06:16
会议背景与规模 - 首届全球中小企业部长级会议由国际贸易中心与南非小企业发展部共同举办 旨在为全球中小企业提供高层次研讨平台并推动国际合作 [1] - 会议主题为"开拓新的商业领域" 聚焦中小企业在经济转型中的关键作用 制定具体发展路线图 [1] - 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名代表参会 包括部长 国家贸易促进组织负责人 商界领袖和企业家 [1] 中小企业核心挑战与支持措施 - 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困难问题 会议重点探讨通过政策支持 金融创新和资源整合提供更便捷融资渠道 [1] - 具体措施包括设立专项基金 推动供应链金融 优化政府担保机制以缓解资金短缺问题 [1] - 数字化转型被视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会议研究通过技术支持和政策引导帮助中小企业融入全球市场 [1] - 强调运用云计算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运营效率并拓展国际市场 [1] 可持续发展角色与绿色转型 - 中小企业在推动可持续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会议讨论通过绿色技术和政策支持应对气候变化 [2] - 探讨通过政策激励 技术共享和绿色金融支持推动中小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实现绿色经济转型 [2] 会议成果与全球影响 - 提出多项政策建议包括优化融资环境 简化行政审批程序 推动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2] - 加强各国在融资 数字技术和绿色转型领域的资源整合与国际合作 [2] - 会议成果将提交全球决策论坛包括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会议及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 [2] - 中小企业首次被正式承认为全球贸易中的独特主体 占全球所有公司的90%和全球就业岗位的一半以上 [3]
涉及储能合作!澳总理访华背后
行家说储能· 2025-07-16 19:55
中澳储能合作进展 - 中澳两国经济结构高度互补,在清洁能源、电动汽车、储能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有望打造世界级绿色产业链[1] - 必和必拓与宁德时代、比亚迪子公司弗迪电池签署储能合作谅解备忘录,合作正值澳大利亚总理访华期间[2] - 澳大利亚供应中国60%锂矿进口,中国主导全球储能供应链(2024年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占全球93%)[2] 澳大利亚储能市场概况 - 2024年公用事业规模电池储能部署规模翻倍,预计2035年达18GW(2024年为2.3GW),2050年需求将达当前15倍以上[4] - 2025年上半年中企海外储能订单中,澳大利亚以33.858GWh占比24%(总量142.210GWh),成为最大海外市场[7] - 近期提交审批的大型项目包括300MW/1200MWh Canyonleigh项目和1000MW/4000MWh Kiar项目[7] 各州储能发展数据 - 南澳:家庭电池渗透率13.9%,拥有全球首个电网电池Hornsdale[6] - 西澳:部署全国最大电池群Collie(560MW/2.2GWh)[6] - 新南威尔士:建设全球最强Waratah超级电池(850MW)[6] - 昆士兰:屋顶太阳能覆盖率超50%居全球第一[6] - 北领地:家庭电池补贴最高达1.2万澳元[6] 中企在澳储能项目 - 宁德时代:为南澳Reeves Plains项目供货250MW/1000MWh,参与3GW/24GWh长时储能系统[7][9] - 汇川技术:开发Bundey项目1200MW/3900MWh[7] - 晶科储能:累计签约504MWh项目[7] - 海辰储能:获昆士兰州222MW/640MWh Woolooga项目[9] - 天合光能:推进南澳250MW/500MWh项目[9] 政策动态 - 澳大利亚改革容量投资计划(CIS),招标流程从9个月缩短至6个月,加速储能项目落地[6]
专访匈牙利国会副主席:相信我们与广东将有更多的合作机遇
南方都市报· 2025-07-06 09:40
论坛概况 - 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商全球发展绿色转型"为主题,设置4个板块20个主题论坛,吸引近千名多国政要、专家学者及行业精英参会 [1] 中匈合作亮点 - 匈牙利成为欧洲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最重要中心之一,得益于匈中关系发展 [2] - 贵州省采用匈牙利专利技术的污水处理厂,利用活体生物体处理污水,处理后的水可应用于农业灌溉和市政领域 [2] 区域合作动态 - 匈牙利佩斯州与广州市结为国际友好合作交流城市,双方通过定期互访深化经贸、生态文明等领域合作 [2] - 佩斯州与广州市在人文、教育、电子、医药等领域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广阔 [3] 政策与倡议 - 匈牙利是首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欧盟国家,积极参与倡议中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转型目标 [1]
亚投行年会热议基础设施低碳化发展 动员私营部门资金
贝壳财经· 2025-06-25 22:08
亚投行与绿色基础设施发展 - 亚投行将绿色基础设施作为核心发展目标之一,并在《中期发展战略(2021-2030)》中设定2025年气候融资占批准融资总额50%的目标,2024年已超额完成目标,气候融资占比达67%(56.1亿美元)[1] - 绿色基础设施通过生态保护、资源整合及可持续发展支撑,广泛应用于城乡规划、交通能源等领域,是推动低碳转型的关键路径[1] 全球低碳基础设施进展 - 印度通过绿氢能源生产减少化石能源进口,预计2030年绿氢成本将下降75%[2] - 印度汽车和公交车电动化趋势显著,能源转型改善女性生活条件[3] - 非洲微型电网项目助力电网难以覆盖地区的经济发展,低收入国家可通过低碳化直接跳过化石燃料依赖阶段[4] 数字化与低碳化协同 - 数字化技术(如数字孪生)可优化基础设施低碳化进程,例如乌兹别克斯坦项目通过技术模拟帮助村庄节省500万吨用水量[5][6] 低碳化发展挑战 - 私营部门资金引入困难,需政府设计政策框架保障收益率以吸引投资[7][8] - 低收入国家难以在二级市场获得资金,需通过PPP模式扩大融资来源[8] - 绿色转型面临数据可比性和监管一致性问题,需统一碳足迹评估标准[9] - 政策协调不足,需整合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等指标(41个国家和地区支持相关倡议)[9]
重要流域贯通一体环境治理,美丽河湖建设敲定“三阶段”目标
第一财经· 2025-05-22 09:37
美丽河湖建设目标与规划 - 美丽河湖建设设定三个阶段目标:2027年建成率达到40%左右,2030年取得明显成效,2035年基本建成[1] - 当前我国水环境理化指标已与中等发达国家相当,但仍存在水生态失衡、面源污染、蓝藻水华等问题[1] - 行动方案要求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协同治理[4][5] 美丽河湖定义与标准 - 美丽河湖需满足"有河有水"(稳定补给水源)、"有鱼有草"(生物多样性保护)、"人水和谐"(水质优良且满足亲水需求)三大条件[2] - 生态环境部已评选三批共94个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形成示范效应[2] 重点治理领域与措施 - 开展河湖排污口分类整治(取缔/合并/规范),排查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化工园区初期雨水处理等问题[5] - 建设城市污水管网全覆盖样板区,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推广农业减量增效技术[5] - 加强港口码头及船舶污水垃圾处理,完善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5] - 制定河湖生态流量管理办法,建立监测站网,开展水生态调查与富营养化治理[5] 典型案例与治理成效 - 北京清河通过30年整治实现国控断面水质连续八年达Ⅲ类以上,转型为多功能滨水空间[4] - 太浦河通过跨域共保联治关停1.5万家企业,供水能力达431万立方米/天,服务820万人口[4] 资金支持与行业机遇 - 中央财政支持美丽河湖建设,鼓励地方财政和社会资本通过EOD等模式参与[6] - 受益行业包括环保水处理、生态修复、新能源船舶、生态农业、水利工程、生态旅游、环境监测及绿色金融[6]
《2025年东南亚绿色经济报告》发布
商务部网站· 2025-05-16 23:47
东南亚绿色经济发展现状与挑战 - 东南亚绿色经济转型有所进展但与2030年气候目标仍有差距 区域内排放增长且依赖化石燃料 经济发展受气候变化威胁 [2] - 目前可再生能源占比9% 电动汽车渗透率低 绿色投资与产业发展滞后 面临贸易限制和政策不稳定等挑战 [2] 系统层面解决方案 - 可持续生物经济占东南亚经济重要地位 但当前模式导致排放和森林砍伐 通过提升小农户生产力等措施 2030年有望减少2.3亿吨CO₂当量排放并创造34万个就业岗位 [3] - 下一代电网需升级和跨境互联 吸引私人投资和监管改革可提高效率 预计2030年减少5000吨CO₂当量排放并创造20万个就业岗位 [3] - 电动汽车生态系统需刺激需求和加强本地生产 完善充电设施后 2030年可减少4000吨CO₂当量排放并创造35万个就业岗位 [3] 支持性解决方案 - 东南亚气候融资存在资金缺口 需创新混合融资模式并吸引私人资本 [4] - 碳市场对脱碳至关重要但东南亚市场不成熟 需提高碳价和加强监管 [4] - 绿色人工智能可优化能源使用 通过可持续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助力减排 [4] 区域合作与投资机遇 - 东南亚与亚太地区在能源安全和绿色转型方面联系紧密 加强合作可实现资源共享和技术转移 [5] - 生物经济、电网建设和电动汽车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可吸引投资并拓展市场 [5] 行动建议与展望 - 企业需将可持续性纳入商业模式 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支持 政府制定政策引导投资 [6] - 通过多方行动 东南亚绿色经济有望在2030年前取得显著进展 [6]
广期所首次面向大湾区高校开展“走近期货 走进交易所”主题活动
期货日报网· 2025-05-16 14:48
广期所投资者保护活动 - 广期所首次面向大湾区高校开展"走近期货 走进交易所"主题活动 围绕"心系投资者 携手共行动"主题 [1] - 活动组织经济 金融 法学等多学科高校学子参观交易大厅 实地体验碳酸锂 工业硅 多晶硅等绿色期货品种现货实物和实时行情 [3] - 活动通过与交易所工作人员交流 让学生了解期货市场发展改革情况及服务实体经济情况 [3] 广期所战略定位与产品布局 - 广期所确立服务绿色发展 服务粤港澳大湾区 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特色定位 [3] - 已上市工业硅 碳酸锂 多晶硅等新能源金属期货品种 推进铂 钯等品种上市交易 [3] - 持续跟踪研究碳排放权 电力等战略品种 发挥发现价格 管理风险 配置资源的功能作用 [3] 期货市场功能与产业影响 - 工业硅与碳酸锂期货涵盖光伏 锂电池等战略性行业 成为绿色经济转型关键品种 [4] - 广期所立足粤港澳大湾区 以创新产品推动能源结构升级 增强我国大宗商品定价影响力 [4] - 期货合约帮助国内企业管理价格波动风险 掌握国际定价话语权 成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晴雨表"和"稳定器" [4] 投资者保护工作举措 - 广期所党委将投资者保护作为重要中心工作 明确工作要求并落实具体举措 [5] - 通过公众号发布典型案例 视频平台开展"新能源 向未来"系列培训 线下举办"助绿向新"产业培训 [5] - 业务规则中建立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审查机制 持续关注投资者诉求 增强专业知识储备 [5]
耶伦也坐不住了,称美国正被中国“捏着短板”,关税战是自己打自己
搜狐财经· 2025-05-05 13:33
文章核心观点 美国前财政部长耶伦指出美国正被中国“捏着软肋”,对华发动关税战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美国经济结构弱点、清洁能源转型难题和全球产业链现状使关税战自食恶果,美国应与中国平等互利对话摆脱困境 [1] 美国对中国稀土资源的依赖 - 美国国防供应链超1900种武器系统关键矿产靠中国供应,高端装备稀土元素依赖中国 [3] - 中国占全球90%稀土冶炼产能且有成熟产业集群,美国重建稀土供应链困难 [3] - 美国将制造业外迁,国际关系紧张时供应链断裂风险暴露 [3] 关税战对美国清洁能源技术的冲击 - 中国是全球最大稀土出口国和新能源产品核心生产国,美国绕开中国供应链成本至少涨30% [5] -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光伏产品加征关税致美国本土光伏项目停工,清洁能源转型计划推迟 [5] - 美国贸易政策“倒车”将错过绿色经济转型机会 [5] 关税战对美国经济的“反咬一口” -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后,美国家庭每年平均消费成本涨7%,关税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7] - 关税战使美国制造业成本变高,企业裁员、减少投资,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GDP环比下降0.3% [8] - 美国对全球化判断错误,“脱钩”代价大,单边主义使美国孤立,应合作共赢 [8] 中美应对情况对比 - 中国有完备产业链和庞大内需市场,转向“双循环”模式,在关税战中掌握主动 [9] - 特朗普团队用“谈判烟雾弹”安抚市场,美国财长呼吁美联储降息,美国在关税战中进退两难 [10]
“阿中深化务实合作潜力巨大”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4-24 11:30
人民网迪拜4月23日电 (记者管克江)近日,阿联酋"全球投资办公室"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加里·杜根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已连续 多年成为阿联酋最大贸易伙伴,双方在技术、可再生能源、医疗健康、金融等领域仍有巨大合作空间,"阿中深化务实合作潜力巨大"。 "全球投资办公室"主要针对家族企业提供投资咨询和财富管理服务。加里·杜根本人有40多年的投资经历,曾在摩根大通、巴克莱、梅林等投行工 作,担任过阿联酋迪拜国民银行首席投资官。在他任期内,促成了阿联酋迪拜国民银行在北京设立办公室。 加里·杜根表示,阿联酋地处东西方要道,阿中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可为中企提供扩大与欧洲、非洲等地合作平台。"近年来,阿联酋从事的 中转贸易重点正在转向东方产品—西方市场的方向。" 加里·杜根认为,阿联酋有着现代化基础设施和开放的营商环境,在全球经贸体系受到冲击的背景下,阿中加强经贸合作对双方都有利。中国推动绿 色经济转型的目标也同阿联酋高度契合。 (人民网杰勒德·阿勒费尔参与采写) 图为阿联酋"全球投资办公室"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加里·杜根。受访者供图 加里·杜根经常访问中国。他说,自己最近一次到中国,印象最深刻的是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