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强债弱

搜索文档
盈米小帮投顾组合本周复盘+第5期信号发车
老徐抓AI趋势· 2025-08-08 12:59
7月全球市场表现 - 全球市场呈现结构性行情,A股沪深300上涨3.54%,港股恒生指数上涨2.91%,美股纳指100上涨2.38% [1][4] - 新兴市场中越南胡志明指数表现突出,单月涨幅达9.19%,印度Sensex30下跌2.90% [1][4] - 债券市场整体疲软,中债新综合全价下跌0.26%,美国20年以上国债下跌1.05%,黄金小幅上涨0.49% [1][4] 投资组合表现 省心债组合 - 7月逆势实现0.02%正收益,2025年前7个月累计收益接近1% [7] - 通过波动控制和择时配置,长期提供稳健底仓收益支撑 [8] - 2023年和2024年年化收益均为4.35%左右,保持长期正向表现 [9] 睿定投全球版 - 7月上涨2.46%,体现全球资产配置优势,在多元市场中捕捉结构性机会 [11][12] - 采用A股+港股+美股分层布局策略,回撤可控的同时实现较强进攻性 [34] 懒人均衡组合 - 7月上涨1.45%,2025年前7个月累计收益8.05%,超越2024年全年7.87%的涨幅 [13][17] - 股债均衡配置(权益仓位54%),波动率11.16%,适合长期稳健持有 [35][36] 红利组合 - 7月涨幅4.09%,2025年累计收益达7.23%,聚焦A股和港股高股息资产 [21] - 中证红利指数成分股(银行、煤炭)回调后反弹,股息率策略表现稳定 [37] 主题组合 - 恒生港股通组合7月上涨3.27%,跑赢基准2.57%,成立以来累计收益143.29% [24][25][38] - 美股组合2025年前7个月收益10.79%,2024年全年收益16.89%,聚焦科技成长赛道 [28][29][41] 定投策略与长期规划 - 每周定投500元按7.4%年化测算,19年可积累100万元;若每周投2500元,19.4年可达500万元 [30][33] - 组合提供一次性投入或定投路径,适用于不同风险偏好(R2-R3)的投资者 [44]
“固收+”基金研究:2025H1,“固收+”基金的制胜之道
天风证券· 2025-08-02 15: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上半年权益市场回暖、债券市场逆风、转债市场表现亮眼,可转债类基金领跑,“固收+”基金整体表现优于纯债基金;报告分析了不同类型“固收+”基金的业绩表现、持仓特点,为投资提供参考 [1][9][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5H1,“固收+”基金表现如何 - 股强债弱,转债类基金领跑市场:年内大类资产呈“股强债弱”,权益市场回暖突破关键点位,债市震荡回调;中证转债指数2025H1涨7.02%,跑赢股市主要宽基指数;可转债基金收益率中位数达7.16%,跑赢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基金;后续权益向好预期下,被动指数型、混合型债券份额增长,纯债类基金被赎回 [10][15][16] - “固收+”基金净值回升,转债策略占优:根据事后资产配置重新界定“固收+”基金并细分;截至2025Q2,1418只“固收+”基金合计份额11483.29亿,较2024年末增16.54%;2025H1末股票、转债仓位小幅下降,弹性转债仓位基金为减仓主力;超90%基金2025H1收益为正,回撤控制较好,转债增强型基金表现亮眼但回撤略高 [27][28][34] 哪些绩优“固收+”基金领跑市场 - 存量“固收+”基金表现盘点:2025H1区间收益最高的30只基金多为转债增强型;股票增强型基金集中在富国等公司,多数最大回撤超5%且份额低于2亿份;转债增强型基金多为高转债仓位,分布在各公司;普通“固收+”基金TOP30名单分散,规模普遍偏低 [48][51][52] - 新发“固收+”基金表现盘点:2023Q3以来新成立的潜在“固收+”基金TOP30多为二级债基;除招商安泽稳利外,2025H1收益率在5%以内,最大回撤多在2%以内;招商安泽稳利收益6.17%,回撤4.91%,权益仓位收益贡献高 [56] 绩优“固收+”基金持仓有何特点 - 历史:绩优基金投对了什么方向:2024Q4末,绩优基金超配制造链转债、低配银行转债,超配偏股型、高价转债,低配高评级转债;超配金属、机械等行业股票,减配石化、煤炭等行业股票;2025Q1延续配置偏好 [59][60][71] - 当下:绩优基金投向了哪些方向:2025Q2末,绩优基金超配金属、中游制造等板块转债,低配银行转债;超配130元以上高价转债、偏股型转债,低配110 - 120元中价转债;超配金属、军工等行业股票,低配周期、金融类行业股票;超配100 - 500亿中小市值股票 [78][90] 附录:“固收+”基金分类与绩优名单 - 对“固收+”基金再界定,剔除权益仓位过低和股票仓位过高的基金;根据股票及转债仓位细分,包括普通“固收+”、股票增强型、转债增强型三大类7小类 [97][98]
30年国债ETF博时(511130)午前强势翻红,近6日净流入超40亿元,最新规模、份额再创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7-25 12:08
市场表现 - 30年国债ETF博时(511130)最新价报110.92元,单日上涨0.07% [3] - 近1年累计上涨11.40%,近1年净值上涨11.00%,在指数债券型基金中排名6/414(前1.45%) [3][4]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5.35%,最长连涨月数4个月,最长连涨涨幅10.58%,月盈利概率69.71%,历史持有1年盈利概率100% [4] 流动性及资金动向 - 盘中换手率18.01%,单日成交23.40亿元,近1周日均成交35.90亿元 [3] - 近6天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40.61亿元,日均净流入6.77亿元,最高单日净流入15.10亿元 [4] - 本月融资净买额278.61万元,最新融资余额8438.26万元 [4] 规模与份额 - 最新规模129.52亿元,创近1年新高 [3] - 最新份额1.17亿份,创近1年新高 [4] 收益与风险指标 - 成立以来最大回撤6.89%,相对基准回撤1.28% [4] - 近1年超越基准年化收益0.12% [4] - 近1月跟踪误差0.029% [5] 产品结构与费率 - 管理费率0.15%,托管费率0.05% [5] - 跟踪上证30年期国债指数,样本选取标准为符合30年期国债期货近月合约可交割条件的沪市国债 [5] 行业观点 - 短期"股强债弱"格局可能延续,债市走势取决于股市节奏变化及资金面宽松传导 [3] - 债券当前性价比高但短期趋势偏弱,建议防守为主,关注结构性机会 [3] - 中信证券认为短期利率可能调整,但长期定价逻辑未扭转,超调后或存博弈机会 [3]
近3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30年国债ETF(511090)规模创成立以来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7-24 13:36
30年国债ETF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24日午间收盘,30年国债ETF最新报价123.12元,较前日下修调整 [1] - 半日成交44.64亿元,换手率达22.59%,市场交投活跃 [1] - 近1周日均成交75.32亿元,显示持续流动性 [1] 规模与资金流向 - 最新规模达197.73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 [1] - 份额达1.60亿份,同步创历史新高 [1] - 近3天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17.84亿元,最高单日净流入8.13亿元 [1] 债市调整特征分析 - 风险偏好回升导致股市上涨,对长债形成压制 [1] - 信用利差处于历史低位,债市结构脆弱性放大对利空敏感度 [1] - 招商证券指出当前调整延续历史两轮特征 [1] 短期市场展望 - 股强债弱格局或延续,后续走势取决于股市节奏变化及资金面传导效果 [1] - 债券性价比相对较高但短期趋势偏弱,建议防守为主 [1] - 结构性机会仍存,需关注利率中枢变化 [1] 指数跟踪机制 - 30年国债ETF紧密跟踪中债-30年期国债指数(总值)财富指数 [2] - 指数成分券为境内发行且待偿期25-30年的记账式国债(不含特别国债) [2]
风险偏好回升 债市被动调整
上海证券报· 2025-07-24 02:08
市场表现 - 7月23日沪指盘中一度突破3600点,商品市场同步走强,债市承压,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逼近1.72%,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破1.93% [1] - 午后股指冲高回落,债市部分修复,10年期国债收益率重回1.7%下方,30年期国债收益率盘中下行,国债期货跌幅收窄 [1] - 债市呈现"股强债弱"格局,长端利率对基本面利多反应钝化,陷入"无声下跌"状态 [3] 影响因素 - 风险偏好回升、股市上涨对债市构成压制,长债首当其冲 [2] - 信用利差处于历史低位,债市结构脆弱,对利空因素反应敏感 [2] - "通缩故事"告一段落,"再通胀预期"升温,资金青睐商品和股市,债市被动调整 [2] - 政策预期支撑及国际关系改善信号助推风险偏好回升,股市融资余额上行,新增资金持续入场 [2] 机构观点 - 央行货币政策基调偏向宽松,流动性维持合理充裕,7月以来DR007运行中枢约为1.5% [2] - 年初以来机构积累一定浮盈,对市场震荡具备更强承受力,未出现理财赎回引发的连锁反应 [2] - 短期内"股强债弱"格局可能延续,债市走势关键看股市节奏变化及资金面宽松传导 [3] - 长端利率债或在当前位置震荡整理,中短端信用债在资金宽松支撑下有望延续阶段性行情 [3] 投资策略 - 债市策略应以防守为主,结构性机会可期 [3] - 长债方面可在调整过程中择机配置,但应避免追涨并适度控制久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