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绿色转型

搜索文档
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九年居世界首位,技术水平显著提升 “水能充电宝”发展持续向好(新视点)
人民日报· 2025-06-18 05:47
抽水蓄能行业发展现状 - 广东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项目新增4台机组 预计年底前全面投产 届时广东在运抽水蓄能装机规模将突破1000万千瓦 [1] - 截至2024年底 中国抽水蓄能投产总装机容量达5869万千瓦 占全球比重超30% 连续9年居世界首位 [1] - 2024年抽水启动约5.7万台次同比增长30% 发电启动约6.1万台次同比增长36% 发电量同比增长14.5% [1] 技术进展与资源储备 - 浙江天台抽水蓄能电站单机容量425兆瓦为国内最大 额定水头724米为世界最高 [2] - 湖南平江抽水蓄能电站攻克高水头斜井建设世界级难题 [2] - 全国普查筛选出抽水蓄能资源站点1500余个 总装机容量约16亿千瓦 相当于70多个三峡电站 [2] 政策规划与发展目标 -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提出"生态优先、需求导向、优化布局、有序建设"原则 [3] - 根据《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 2030年投产总规模目标1.2亿千瓦 2035年形成现代化产业 [3] 区域发展格局 - 抽水蓄能电站呈现由东向西规模发展格局 华东、华中区域为在建项目主力 西北新能源富集区域加速发展 [2]
漳州核电2号机组系统移交圆满收官,美能源部批准西屋热管微堆eVinci初步安全设计报告
华福证券· 2025-06-10 12:5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设备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清洁安全高效等特点使核电成为促进能源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能源绿色转型和保障能源安全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不可或缺的作用,未来核能将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动态 - 5月30日中核五公司承建的漳州核电2号机组最后一个工艺系统移交,标志116个EESR系统及22个直接TOTO/TOM系统全面移交,为机组后续装料、并网及商运奠定基础 [4] - 6月3日西屋电气公司eVinci®微反应器的初步安全设计报告获美国能源部批准,成为首家获NRIC - DOME试验台PSDR批准的微反应器开发商,eVinci试验反应堆是3MWt热管微反应堆,为大型商用微反应堆开发提供支持 [5]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佳电股份、国光电气、兰石重装、科新机电、海陆重工、江苏神通、咸亨国际等公司 [6]
山东夏津:追“风”逐“日”激发绿色动能
新华社· 2025-06-02 19:02
新能源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底,夏津县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108万千瓦,年发电量可满足全县80%的用电需求 [1] - 当地已形成集风电、光伏、生物质能于一体的绿色能源体系,年减排二氧化碳160万吨 [1] - 新能源功率预测精度超过95%,为电网调度提供了重要支撑 [1] 资源禀赋与转型策略 - 夏津县风能资源密度达每平方米300瓦以上,年日照时长超2200小时 [1] - 当地将发展新能源作为县域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 [1] - 预计今年底全县新能源装机占比将达95%以上 [2] 电网建设与电能替代 - 构建"源网荷储"协同管控体系,打通发、供、需壁垒 [2] - 推动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电能替代,提升乡村电气化水平 [2] - 已建成64座"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实现乡镇全覆盖 [2] 未来发展规划 - 着力打造县域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 [2] - 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2]
高质量发展能源行丨以“新”降碳 推动能源绿色转型
国家能源局· 2025-05-29 17:16
粤港澳大湾区新型储能电站 - 宝塘储能站是粤港澳大湾区规模最大的新型储能电站,也是中国一次性建成最大的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占地面积58亩(相当于5.5个标准足球场),装机规模达300兆瓦/600兆瓦时,占粤港澳大湾区新型储能装机总量的1/5 [1] - 该储能站最大运行功率300兆瓦,可一次性充满或放完60万千瓦时电量 [1] - 南方电网经营区域新能源单日发电量在2024年2月28日和3月1日连续两天创新高,最高达11.5亿千瓦时,占当日各类型电源总发电量的27% [1] 新能源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4月底,南方电网经营区域新能源装机容量已超过2.2亿千瓦,稳居南方区域第一电源地位,新能源最大电力渗透率达到56%,发电量占比达到21% [2] - 南方电网计划全面应用新能源功率预测培育计划优先算法,推动分布式新能源日前预测准确率达到80%以上 [2] 川崎汽车产业园区近零碳示范区 - 川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产业园区是广东顺德首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建设了"源网荷储用"五位一体近零碳示范区 [2] - 园区6栋厂房屋顶安装1.5万平方米太阳能光伏板,建设1.91兆瓦分布式光伏系统,每年可供应195.17万千瓦时绿色电能 [2] - 园区开发光储系统,通过峰谷电价差套利模式,每年提供95万千瓦时调峰电量,项目投产后度电成本下降28%,预计运营期间可节约用电成本1800万元,每年减少碳排放920吨 [2] 智能能源管理系统 - 川崎汽车园区采用"源网荷储系统"和"栋级"能碳管理监控平台,通过电子大屏实时显示光伏年上网电量、各生产单元能耗、碳足迹等数据 [3] - 该系统为能源管理和成本监控提供决策依据 [3] 零碳示范项目建设 - 南方电网计划2024年底全面建成36个近零碳示范区,涵盖5类示范场景,其中25个示范区获碳中和认证 [3] - 全国首个零碳检修中心在广东佛山启动建设,将推进数字化碳监测、自动化碳盘查、标准化建设指南三大创新突破 [3] - 南方电网计划在2025-2026年建设60个零碳示范项目,拓展零碳全链条服务 [4]
江苏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
快讯· 2025-05-29 11:53
记者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江苏新能(603693)源装机规模已突破1亿千瓦,达1.01亿千 瓦,成为长三角地区首个新能源装机"破亿"省份,助力推动区域能源绿色转型。(新华社) ...
从“黑金”到“绿能” 中国资源型城市重塑发展路径
中国新闻网· 2025-05-28 15:28
能源绿色转型 - 山西吕梁等中国资源型城市正加速从煤炭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光伏和风电设施显著增加 [1] - 国际能源署预测2024年全球煤炭消费将达87.7亿吨,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 [2] - 德国2023年风能首次超过煤炭成为最大电力来源,显示清洁能源替代路径可行性 [2] 煤炭产业升级 - 吕梁通过延伸焦煤产业链,将焦煤转化为化工产品和氢气,推动氢能产业链落地 [3] - 鑫岩煤矿实现5G全覆盖,已对接11个智能化子系统,包括智能综采和无人驾驶等 [4] - 煤矸石年排放量达8亿吨,鑫岩煤矿采选充一体化项目年处理能力100万吨 [4][5] 氢能产业发展 - 吕梁氢能重卡每行驶700公里可减少碳排放84公斤,已形成示范效应 [7] - 依托1.6亿吨煤炭储量和3800万吨焦化产能,吕梁计划2030年制氢能力突破50万吨 [7] - 当地企业实现膜电极催化剂自主研发,2025年将交付数百辆氢能重卡 [7] 数字化转型 - 5G技术实现煤矿井下设备远程控制和实时监控,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4] - 数字技术推动煤炭产业向智能化发展,改变传统"傻大黑粗"形象 [6] - 能源数字化成为全球趋势,是提升产业性能和效率的关键变量 [4] 区域转型案例 - 内蒙古鄂尔多斯发展"风光氢储"一体化模式,建设氢能产业高地 [8] - 陕西榆林形成煤—甲醇—烯烃等多条产业链,发展现代煤化工 [8] - 黑龙江鹤岗等地培育新兴产业和康养文旅,探索多元化转型路径 [8]
广西首条抽水蓄能“电力动脉”贯通 助力能源绿色转型
快讯· 2025-05-27 15:19
项目概况 - 广西首座抽水蓄能电站配套工程——南宁抽水蓄能电站500千伏送出线路工程顺利投产[1] - 该工程由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投资建设[1] - 作为广西首条抽水蓄能"电力动脉",500千伏蓄邕甲线第三次充电正常标志着项目贯通[1] 运营数据 - 预计每年输送清洁能源约15.1亿千瓦时[1] - 实现清洁能源"存储—输送"全链条高效运转[1] 行业影响 - 有力保障清洁电能可靠送出[1] - 提升电网调节能力[1] - 助力广西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能源体系[1] - 推动广西能源绿色化发展[1]
万里银线跨天山——世界首条±1100千伏特高压彰显中国能源技术创新实力
新华网· 2025-05-17 09:30
工程概况 - 世界首条±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横跨中国东西部六个省份 输送距离约3300公里 电压等级和输送容量均为全球最高 [1] - 工程将新疆昌吉准东地区的火电 风电 太阳能发电打捆外送 通过安徽古泉换流站输送至长三角地区 [1][2] - 输电容量达1200万千瓦 相当于同时点亮4亿盏30瓦电灯 年外送电能超620亿千瓦时 相当于安徽省2个月用电量 [3] 技术创新 - 全球首台±1100千伏换流变压器采用"积木式"现场组装工艺 阀侧套管内部精密如航天器件 [2] - 攻克高电压等级绝缘 超长距离能量损耗控制等世界级难题 经济输电距离突破3000公里 实现线路损耗降低与单位投资下降双突破 [2] - 配套接入新能源装机超870万千瓦 累计输送绿电840亿千瓦时 相当于每年为华东减排6500万吨二氧化碳 [4] 经济效益 - 工程投运后连续4年外送电量居全国输电工程首位 日输送电量峰值达2.5亿千瓦时 [4] - 推动新疆"风光火储一体化"能源基地建设 实现煤炭清洁利用与新能源消纳平衡 新能源利用率显著提升 [3][4] - 形成"光伏+牧业"的牧光互补模式 光伏板下牧草生长带动"光伏羊"养殖 同时保障牧民24小时电力供应 [3] 战略意义 - 大幅提升"西电东送"规模与效率 实现全国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将西部能源与东部负荷中心紧密连接 [4] - 利用新疆时空特性优势推动清洁能源跨区域输送 对推动中国能源绿色转型具有重大意义 [4] - 工程全链条自主创新 涵盖设计 建设 设备制造等领域 彰显中国在能源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 [1][2]
约850家中企在欧洲智慧能源展展示可再生能源创新成果 “让清洁、高效和安全的能源产品走近各国民众”(国际视点)
人民日报· 2025-05-15 05:55
展会概况 - 2025年欧洲智慧能源展在德国慕尼黑举行,来自57个国家和地区的2700多家参展商参展,吸引超过10万名参观者 [1] - 中国展商约850家,参展规模仅次于德国 [1] - 展会设有光伏、储能、充电桩技术和智能电网四大平行展 [2] 技术创新与产品展示 - 德国萨克森州展台展示一款容量达25兆瓦时的储能设备,由废旧动力电池改造而成,可实现削峰填谷 [2] - 法国雷诺与德国"移动之家"合作推出服务,用户可将闲置电动汽车电池用作电网临时储能,换取免费充电权益 [3] - 宁德时代发布全球首款可量产的9兆瓦时超大容量储能系统解决方案,重量低于36吨,已应用于全球1700多个项目 [4] - 隆基绿能展示最新电池产品,正负电极全部集成于背面,光吸收面积增大,转换效率提升,局部温度降低28% [4] - 爱旭ABC全屏光伏面板展示高抗遮挡性能,与传统面板相比在遮挡条件下仍保持高效运行 [8] 中国企业表现 - 中建材海外公司在40多个国家运营41家海外仓及建材超市,德国杜塞尔多夫海外仓可实现48小时内出库,较行业平均提速80% [5] - 华晟新能源与德国Next2Sun合作推出垂直安装光伏组件,年发电量可提高10%,已应用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等地 [7] - 远景能源与西班牙政府合作建设氢能装备工厂,布局绿氢产业链,打造零碳氢能产业园 [8] - 爱旭公司与欧洲多家公司签署供货协议,推动欧洲可再生能源发展 [8] 行业趋势与市场数据 - 在欧盟,太阳能和风能首次超越煤和天然气的发电量,德国可再生能源已满足约60%的净电力消费 [3] - 2024年中国光伏装机容量增长30%,达到329吉瓦,超过其他前十大市场总和 [6] - 中国光伏产业推动全球技术进步,未来有望继续引领全球光伏行业增长 [6] 国际合作与前景 - 中欧企业在新能源领域高度互补,合作前景广阔 [7] - 欧洲智慧能源协会认为中国企业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展现出强大竞争力,预计欧中合作将进一步深化 [8]
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分行:助力广西百色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推动能源绿色转型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06 19:56
项目融资与建设 - 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分行为广西百色抽水蓄能电站发放首笔项目贷款2470万元,率先实现贷款落地,助力项目加速推进 [1] - 广西百色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装机规模120万千瓦,总投资逾79亿元,是中国广核集团首个百万千瓦级装机的抽水蓄能电站 [1] - 项目已纳入国家能源局《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重点项目清单 [1] - 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分行为企业量身定制"前期贷款+中长期贷款"的贷款组合方案,开辟绿色通道高效推动贷款落地 [1] 项目效益 - 项目建成后将承担广西电力系统调峰、填谷、储能、调频、调相和紧急事故备用任务 [1] - 每年可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清洁电能约11.36亿千瓦时,相应每年节约标煤约59万吨 [1] - 项目将显著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压力,环境效益显著 [1] 绿色金融发展 - 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分行持续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扎实做好绿色金融工作 [2] - 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分行将继续秉承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绿色金融供给,助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