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造车新势力
icon
搜索文档
等来“白衣骑士”计划9月复产,威马“回归路”怎么走
北京商报· 2025-09-07 12:28
公司重整与复产计划 - 深圳翔飞汽车作为威马四公司重整投资人和新股东 计划2025年9月复产EX5和E5车型[1] - 初期预计投资10亿元用于设备升级 供应链恢复和产品开发[9] - 已组建143人专业团队(78名翔飞员工和55名前威马员工) 正加快招聘形成400人核心团队[9] 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 2025年确保年产销1万辆并争取实现2万辆 2026年目标量产10万辆[6] - 2027-2028年年销量目标增至25-40万辆 2030年产量挑战100万辆并实现1200亿元营收[6] - 未来5年将推出超10款新产品 涵盖A00-C级轿车/SUV/MPV/跨界车 技术路线含纯电动和增程式[6] 市场与渠道战略 - 针对大客户 网约车 运营及短租车辆开发定制车型 提供车队管理及维护服务[7] - 国内采用Store/Station/Spot/股东生态合作伙伴多元化销售网络 实现100%销售网络覆盖率[7] - 2026年出口占比目标达30% 建立国际销售渠道包括A00级轿车和小型SUV出口[7] 历史经营状况 - 2019年交付1.69万辆位居造车新势力第二位[8] - 2019-2021年净亏损分别为41.45亿元 50.84亿元及82.06亿元 三年累计亏损174.35亿元[8] - 2023年威马四公司重整计划获法院批准 终止实质合并重整程序[8] 债务处理方案 - 债权金额≤15万元的普通债权人将在法院批准重整计划后6个月内获全额现金清偿[9] - 债权金额>15万元的债权人除获15万元现金清偿外 超额部分通过信托受益权份额清偿[9] 行业竞争环境 -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 需面对蔚小理等老对手及小米 鸿蒙智行等新新势力[10] - 威马停摆期间市场格局已发生转变 追赶竞争对手需依赖产品市场表现和研发创新能力[10]
极越停摆半年后,被拖欠3700万的供应商:不会再冒险垫资
齐鲁晚报网· 2025-08-29 19:32
公司财务与经营状况 - 极越汽车关联公司上海集度汽车有限公司于8月27日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1] - 公司因财务问题导致长期停摆 深陷资金链断裂和大量裁员风波[1] - 供应商李红星被拖欠货款3700万元 截至报道时仍未收回欠款[1] - 原公关负责人称集度董事会已同意重组 正与3至4家重组方沟通[2] 供应商影响与应对 - 全国多地供应商曾涌向极越总部要求清偿货款[1] - 李红星公司因垫资3700万元面临经营风险 但已逐步恢复并接手新代运营业务[2] - 该公司业务模式转变 未来不再冒险垫款 更注重业务本质和合理回报[2] - 供应商将通过法律途径继续维权 并以"法人人格混同"为由上诉[1] 行业支付与供应链关系 - 2024年6月已有17家主流车企承诺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2] - 汽车行业存在车企与供应商地位不平等现象 多数供应商处于弱势地位[2] - 车企欠款导致供应商应收账款增大 引发资金短缺并影响经营研发采购生产[2] 产品与重组前景 - 极越汽车产品实力过硬 市场口碑有目共睹[2] - 若优质团队成功重组 可能恢复市场信心并转变消费者态度[2]
追觅科技官宣造车,纯电产品计划2027年亮相
新京报· 2025-08-28 12:22
公司业务拓展 - 追觅科技正式官宣进入汽车制造领域 计划在2027年推出首款超豪华纯电产品 该产品定位对标布加迪威龙 [1] - 公司已组建近千人规模的造车团队 且团队规模仍在持续扩张 [1] - 公司明确表示将长期坚定布局汽车产业 并持续投入汽车领域 [1] 全球化运营基础 - 业务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拥有超过6000家线下门店网络 [1] - 累计服务家庭数量超3000万户 [1] - 会员体系规模突破1100万人 [1]
里程碑式成绩,零跑汽车累计交付突破90万台
经济观察报· 2025-08-21 16:01
公司业绩表现 - 累计交付量突破90万台 成为国内造车新势力领先企业[2] - 7月单月销量首次突破5万台[2] - 2025年上半年交付新车221,664台 位居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2] - 上半年营业收入达242.5亿元 较2024年同期增长174%[2] - 毛利率达14.1% 创公司成立以来半年度新高[2] 财务与资金状况 - 在手资金充裕达295.8亿元[2] - 保持正向经营现金流与自由现金流[2] 行业认可度 - 首次入围2025《财富》中国500强榜单[2] - 上半年交付量较2024年同期增长155.7%[2]
新势力第二家,零跑汽车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
搜狐财经· 2025-08-18 18:2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人民币0.3亿元 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 成为中国造车新势力中第二家半年度盈利企业[1] - 同期收益达人民币242.5亿元 较2024年同期88.5亿元增长174%[3] - 上半年毛利率达14.1% 创公司成立以来新高[4] 交付量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汽车总交付量221,664台 同比增长155.7% 位居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4][6] - 2025年7月交付量达50,129台 连续5个月位居新势力销量榜首 且是2025年唯一月交付超5万台的新势力品牌[4][6] - 截至2025年6月18日累计交付超80万台[6] 车型表现 - C10上市13个月全球交付破10万台 单月最高交付超1.4万台 截至2025年8月12日连续3个月稳居新势力中型SUV销量榜首[6] - C11于2025年6月累计销量突破25万台[6] - C16截至2025年8月13日连续8周稳居20万内中大型SUV销量榜首[6] - B10上市次月交付即超万台 成为公司最快破万产品[6] - B01于2025年7月24日上市 72小时订单超1万台[6] 增长驱动因素 - 收益增长主要源于整车及备件交付量增加 战略合作与碳积分交易收入提升 以及交付量增长带动相关服务收入增长[3]
零跑汽车业绩爆发:实现半年度盈利、毛利新高,营收翻倍、全球化加速
第一财经· 2025-08-18 18:1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 成为中国造车新势力中第二家实现半年度盈利的企业 [1] - 营业收入达242.5亿元 较2024年同期增长174% [1] - 毛利率达14.1% 创公司成立以来半年度新高 [1] - 在手资金达295.8亿元 保持正向经营现金流与自由现金流 [1] 销售业绩 - 2025年上半年交付新车221,664台 位居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 [1] - 交付量较2024年同期增长155.7% [1] - 7月单月销量首次突破5万台 连续多月稳居新势力月销量榜前列 [1] 行业地位 - 首次入围2025《财富》中国500强榜单 [1] - 交付量增速与盈利表现显著领先同业 [1]
零跑汽车(09863.HK)上半年营收同比大幅增长174.0%,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总交付量登顶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
格隆汇· 2025-08-18 18:0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半年度净利润人民币0.3亿元 首次转正 成为中国造车新势力中第二家实现半年度盈利的企业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达14.1% 创成立以来半年度毛利率新高 [1] - 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人民币242.5亿元 较2024年同期88.5亿元增长174.0% [1]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人民币3.3亿元 2024年同期为亏损20.2亿元 [1] 交付量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汽车总交付量达221,664台 位居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 [1] - 2025年7月交付量达50,129台 连续5个月位居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 且为2025年以来唯一月交付量超5万台的国产新势力品牌 [1] 现金流与资金状况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8.6亿元 2024年同期为2.7亿元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金融资产及银行定期存款结余达人民币295.8亿元 [2] 收入增长驱动因素 - 收益同比增长主要源于整车及备件交付量增加 战略合作与碳积分交易收入增长 以及交付量增长带动相关服务收入提升 [1]
金十整理:2025年6月造车新势力“成绩单”一览
快讯· 2025-07-01 21:34
造车新势力2025年6月交付量 - 小米汽车6月交付量超过25000台 [1] - 领克汽车6月销量26310辆,同比增长8% [2] - 极氪科技6月销量16702辆,同比下降17% [3] - 岚图汽车6月销量10053辆,同比增长83% [4] - 阿维塔汽车6月销量10153辆,同比增长117% [5] - 蔚来汽车6月交付车辆24925辆,同比增长17.5% [6] - 理想汽车6月交付36279辆,同比下降24% [7] - 智己汽车6月共交付新车6027台 [8] - 深蓝汽车6月全系交付新车29893台,同比增长79%,环比增长17% [9] - 鸿蒙智行6月单月全系交付52747辆,刷新单月销量历史新高 [10] - 比亚迪股份6月新能源车销量为38.26万辆,去年同期为34.17万辆 [11] - 零跑汽车6月交付达48006台,同比增长超138%,上半年累计交付超22万台 [12] - 小鹏汽车6月共交付新车34611台,同比增长224%,连续8个月交付量超3万台 [13] 行业增长亮点 - 岚图汽车、阿维塔汽车、深蓝汽车、零跑汽车、小鹏汽车均实现同比增速超79%,其中阿维塔汽车增速达117%,零跑汽车增速超138% [4][5][9][12][13] - 鸿蒙智行单月交付52747辆创历史新高 [10] - 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达38.26万辆,同比增约12% [11] 行业下滑表现 - 极氪科技销量同比下降17% [3] - 理想汽车交付量同比下降24% [7]
剑指特斯拉Model Y?小米YU7上市卖爆,国产新能源车又一里程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7 13:31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三大指数悉数下跌 科网股涨跌不一 AI医疗概念股普涨 有色金属概念涨幅居前 中资券商股活跃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持仓股中小鹏汽车、蔚来、比亚迪股份等跌幅居前 阿里健康、小米集团、快手、中芯国际等涨幅居前 其中小米集团午后仍涨超4% [1] 小米集团新车发布 - 小米发布首款SUV小米YU7 三分钟大定20万台 一小时大定突破28.9万台 相当于公司2025年全年出货目标的82.5% 超出市场预期 [1] - 小米YU7标准版/PRO版/MAX版定价25.35/27.99/32.99万元 同等车型低于特斯拉定价(起售价26.35万元) 符合市场预期 [1] - 浙商证券认为YU7有较大可能复制SU7的成功 获得该价格带Tesla Model Y系列车型的大部分份额 [1] 固态电池行业发展 - 行业全固态电池有望于2025年年底实现产品定型 2026年逐步验车测试 2027年产业链进入规模化降本阶段 [2] - 随着全固态电池量产装车 新能源车续航里程有望得到较大突破 相较于燃油车的市场竞争力有望大幅提升 [2] - 在没有"里程焦虑"的情况下 新能源车或加速普及 渗透率有望再上一个台阶 [2] 恒生科技指数ETF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支持T+0交易 标的指数聚焦人工智能、平台经济、造车新势力等热门概念 [2] - 该指数新能源车/智能车概念占比较高 囊括小米集团、比亚迪股份、"蔚小理"、地平线机器人等相关标的 [2] - 当前指数第一大权重股为小米集团 权重占比为8.34% [2]
小鹏尽力了
虎嗅· 2025-06-05 07:21
财务业绩 - 2025年Q1营收158.1亿,同比增加141.5% [1] - 2025年前5个月交付16.3万辆(MONA M03占半数),同比增长293% [1] - 2025年Q1服务收入14.4亿,收入指数316(相对于2022年Q1) [14] - 2025年Q1毛利润率15.6%,总费用率24.9%,亏损率4.2% [21][24] 交付量趋势 - 2022年交付12.1万辆,同比增长23%;2023年14.2万辆,同比增长17.3%;2024年19万辆,同比增长34.2% [1] - 季度交付波动显著:2023年Q4交付6.16万辆(同比+171%),2024年Q1环比下降63.7%至2.18万辆 [1] - 2025年5月销量同比+230%,环比下降4.3%,增长势能或已耗尽 [3] 行业格局 - 新能源车市场三特征:比亚迪独一档;传统车企转型者占第二梯队;新势力排名波动大 [7] - 2025年Q1总排名:比亚迪/吉利/上汽/长安前四,特斯拉第五,理想/小鹏/零跑分列新势力前三 [6] - 新势力窗口期关闭,传统车企加速转型(如比亚迪停产燃油车,丰田滞后) [5][6] 业务表现 - 汽车销售毛利润率波动:2021年11.5%,2023年亏损1.6%,2024年回升至10.5% [11] - 服务业务贡献突出:2025年Q1服务毛利润率66.4%,以9.6%营收占比贡献38.9%毛利润 [17] - 大众入股后服务收入加速:2023年Q4服务收入8.2亿,2024年Q4达14.4亿 [14] 季节性特征 - 下半年销售爆发:2023年Q4销量指数262(vs 2022年Q4),2024年Q4指数315 [9] - 2025年Q1收入144亿,为2022年Q1的205%,打破上半年收入低于2022年的趋势 [11] 盈利前景 - 亏损持续收窄:2024年Q4亏损率8.3%,2025年Q1降至4.2% [24] - 预计2025年单季盈利,2026年全年盈利,但新势力或仅能维持小众市场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