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魏牌蓝山
icon
搜索文档
长城汽车(601633):2025Q3经营提质增效,新品周期持续兑现
国投证券· 2025-10-26 18:34
投资评级与目标 - 投资评级为"买入-A",并维持该评级 [3] - 6个月目标价为35.19元,相较于2025年10月24日23.19元的股价存在约52%的上涨空间 [3] - 基于2025-2027年盈利预测,当前市值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15.3倍、9.9倍和8.4倍 [8] 2025年第三季度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12.5亿元,同比增长21%,环比增长17%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3.0亿元,同比下降31%,环比下降50% [1]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为18.9亿元,同比下降30%,环比下降10% [1]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18.4%,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 [2]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现金储备(含银行理财)为486亿元 [3]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22亿元,同比增长153% [3] 2025年第三季度运营与销量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总销量为35.4万台,同比增长26%,环比增长13%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车平均售价为17.3万元,同比下降0.8万元,环比增长0.6万元 [2] - 2025年第三季度出口销量为13.7万台,环比增长28% [2] - 2025年第三季度坦克和魏牌品牌内销合计7.3万台,环比增长7% [2] - 经调整后(加回递延报废税、剔除汇兑影响),2025年第三季度实际经营利润约33亿元,同比下降4%,环比增长9%,对应单车利润约0.94万元 [2] 费用控制与运营效率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为4.8%,同比基本持平,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三季度管理费用率为1.6%,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三季度研发费用率为3.9%,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 [2] 未来展望与投资亮点 - 高端化取得初步成绩,坦克智享系列和魏牌新车型(如蓝山、高山)有望贡献显著销量及利润弹性 [3][8] - 经济型品牌(哈弗、欧拉)转型加速,通过燃油车迭代和新能源新品推出,销量及盈利有望触底反转 [3] - 公司产品品类齐全、技术储备丰富,出口潜力巨大,预计随着新车型导入和本地化进程加快,月销有望持续向上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调整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至129.8亿元、200.1亿元、235.1亿元 [8]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69.4亿元、3,108.7亿元、3,481.8亿元 [9] - 预测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52元、2.34元、2.75元 [9] - 预测2025-2027年净利润率分别为5.7%、6.4%、6.8% [9] - 预测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4.5%、19.5%、19.8% [9]
转型新能源赛道,长城押注魏牌MPV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2 15:47
产品发布与定位 - 魏牌正式上市7座MPV车型高山7,标志着高山系列产品矩阵完成,实现对MPV市场从旗舰到入门家庭用户的全场景覆盖[1] - 高山7搭载Hi4智能电混四驱和Coffee Pilot Ultra辅助驾驶系统,最小转弯半径5.6米,零百加速5.7秒,支持全场景辅助驾驶[1] - 高山系列三款车型定位差异化:高山9为旗舰车型,高山8面向多孩大家庭,高山7聚焦年轻家庭用户群体[1] 市场表现与竞争格局 - 高山7开启预售20小时内订单突破5576辆,而高山8与高山9累计订单已超4万辆,截至10月中旬交付量亦突破4万辆[1] - 高山7市场反响较预期平淡,最终定价仅比预售下调4000元,与高山8价差2.4万元,销售人员反映降价幅度吸引力有限且高山8更为畅销[1] - 9月魏牌高山销量达7768辆,环比增长55%,位居当月MPV销量榜单第二,仅次于丰田赛那的8168辆,腾势D9在8月以7052辆位居第二[2] - MPV市场为竞争红海,丰田赛那和腾势D9长期占据销量前列[2] 公司品牌表现与战略意义 - 魏牌是长城汽车内部增长最快的品牌,今年1-9月销量6.36万辆,同比增长96.35%,增幅远超坦克品牌(-2.75%)与哈弗品牌(12.03%)[2] - 魏牌销量规模相对较小,前9个月销量不及哈弗品牌(52.85万辆)的八分之一[2] - 魏牌是长城提升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关键抓手,长城前9个月新能源车累计销量27.85万辆,渗透率30%,同期吉利新能源车销量116.78万辆,渗透率53.8%[2] 渠道建设与用户连接 - 魏牌坚持DTC直营模式,旨在重塑用户购车体验,核心在于由品牌方直接有效连接用户[3] - 长城和魏牌接下来的重点是通过渠道更有效地向用户传递技术积淀与品牌价值[3]
长城直营变革:坦克撤出魏牌渠道 魏牌All in直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1 07:04
文章核心观点 - 长城汽车旗下魏牌品牌将于10月底完全采用直营模式运营,原有经销商模式将终止,原“长城智选”门店正陆续更换为“魏牌新能源”招牌 [1] - 公司通过All in直营模式解决此前“直营+授权”双销模式导致的渠道内耗和价格不统一问题 [3] - 魏牌渠道正快速向下沉市场延伸,计划将直营门店规模扩大至500家,覆盖全国超过300座城市,并重点布局二三线城市 [6] 渠道模式调整 - 魏牌将成为长城汽车体系内最接近造车新势力直营业态的品牌,坦克品牌已正式撤出魏牌渠道 [1] - 坦克700已全部转交经销商网络销售,坦克品牌独立运营,品牌独立旨在让各产品线更聚焦自身用户 [1][4] - 此次调整并非临时起意,早在今年5月公司已决定将坦克品牌退出“智选”体系,并将“长城智选”改造为魏牌专属渠道 [1] 双销模式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双销模式最大挑战在于管控直营与经销商在相同市场销售同款车型时的价格统一,若价格不统一会导致渠道内耗 [3] - 价格冲突在魏牌蓝山车型上表现明显,直营店能灵活利用各地补贴确保客户以最优价格提车,但经销商门店无法做到 [3] - 公司通过All in直营的方式彻底解决了价格不统一的问题,而行业其他公司如小鹏采用战区制统一管理,小米则采用定价权高度集中的“代理制” [3] 直营模式的战略意图与进展 - 公司推动直营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打造品牌,并实现全面To C(面向消费者),使营销层面真正转向用户导向 [5] - 截至5月,公司已在110座城市设立超过430家用户中心用于魏牌销售与服务,计划今年将直营门店规模扩大至500家,覆盖超过300座城市 [6] - 今年以来新增直营门店重点分布在二三线城市,旨在冲击高端市场的同时,下探至对手势力尚未固化的区域寻找新增量 [6] 运营表现与财务影响 - 魏牌销售步入快车道,今年9月交付新车1.1万辆,同比增长63%,1-9月累计交付6.4万辆,同比增长96% [6] - 直营模式的高成本压力已经显现,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长63.31%至50.36亿元,同期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36.39% [6] 行业模式与趋势 - “直营+授权”的双销模式正被越来越多车企采用,例如小米汽车在SU7发布周期中也启动直营与合作经销双线布局 [2] - 在双销模式下,直营体系通常承担树立品牌形象、统一服务标准的职能,而授权经销商则凭借地域覆盖优势帮助快速扩大市场份额 [2] - 全面To C要求企业建立“销售—反馈—研发”的快速响应闭环,这对传统车企意味着组织流程、决策机制乃至企业文化的彻底重塑 [6][7]
销量大涨96%,魏牌能否扛起长城新能源大旗?
36氪· 2025-10-20 19:29
渠道模式调整 - 坦克品牌退出长城智选直营店,长城智选直营门店将逐步变更为“魏牌新能源直营店”[1] - 魏牌计划在10月底完全采用直营模式运营,原有的经销商模式将陆续终止[2] - 长城汽车推出直营模式旨在塑造品牌形象,解决与高端用户断联的问题,门店主要布局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2] 魏牌业务表现与战略 - 2025年前9个月魏牌销量达6.36万辆,同比增长96.35%,是长城汽车旗下增速最高的品牌[2][7] - 魏牌2025年销售目标为8-10万辆,相比2024年销量5.47万辆,需至少增长46.18%[7] - 魏牌计划在2025年底将直营门店扩展至600家,覆盖超200个城市,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建成360多家零售中心[4] - 2025年以来魏牌密集推出新车型,包括高山8、高山9、高山7及蓝山焕新版,并将在第三季度推出两款全新SUV[7] 财务与成本影响 - 2025年上半年长城汽车收入923.35亿元,同比增长0.99%,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37亿元,同比减少10.21%[6] - 同期公司销售费用达50.36亿元,同比增长63.31%,主要由于加速构建直连用户的直营渠道及加大品牌宣传投入[6] - 坦克退出直营后,相关成本将由魏牌独自承担,持续扩张的门店数量预计将导致运营成本进一步上涨[6] 市场竞争与前景 - 魏牌正通过扩大直营门店布局至二三线城市来获得增量,并显示出冲击高端市场的决心[4][8] - 未来魏牌将成为长城汽车直营渠道的“主角”,有望在新能源转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8]
21独家|坦克撤出魏牌渠道,魏牌将在10月底全面转向直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7 23:47
魏牌渠道模式调整 - 10月底魏牌将完全采用直营模式运营,原有的经销商模式将陆续终止 [2] - 原"长城智选"门店正陆续更换招牌为"魏牌新能源",以展示品牌2.0新面貌 [2] - 魏牌将成为长城汽车体系内最接近新势力直营业态的品牌 [2] 品牌与渠道分离 - 坦克700已全部转交经销商网络销售,坦克品牌正式撤出魏牌渠道 [2] - 此次调整后,魏牌成为长城汽车直营体系中唯一的品牌 [8] - 长城旗下哈弗、坦克、欧拉均已设立独立经销商门店,品牌独立使各产品线更聚焦自身用户 [6] 直营模式战略意图 - 直营模式是为了做品牌,是锚定未来产品地位的最核心举措,能让消费者体验到产品力并拉动内部转向全面ToC [7] - 直营的本质是连接用户的方式,核心区别在于由品牌方直接连接用户还是通过合作伙伴连接,直营是实现彻底To C的手段 [7] - 公司计划将直营门店规模扩大至500家,覆盖全国超过300座城市,新增门店重点分布在二三线城市以寻找新增量 [9] 直营模式扩张与成效 - 截至5月,公司已在110座城市设立超过430家用户中心全部用于魏牌销售与服务 [9] - 今年9月魏牌交付了1.1万辆新车,同比增长63%,1-9月累计交付6.4万辆,同比增长96% [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长63.31%至50.36亿元,同期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36.39% [9] 行业双销模式挑战 - 双销模式最大挑战在于管控直营与经销商在相同市场销售同款车型时保持统一价格,否则会形成内耗争抢存量市场 [5] - 公司经销商多为买断式经营拥有独立定价权,魏牌蓝山车型直营店与经销商门店价格冲突最大 [5] - 行业中小米汽车授权经销商类似"代理制"销售,不承担库存,佣金由厂家结算,定价权高度集中 [5]
坦克撤出魏牌渠道,魏牌将在10月底全面转向直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7 23:35
魏牌渠道模式调整 - 魏牌将于10月底完全采用直营模式运营,原有的经销商模式将陆续终止 [2] - 原“长城智选”门店正陆续更换招牌为“魏牌新能源”,以展示品牌新面貌 [2] - 坦克品牌已正式撤出魏牌渠道,坦克700已全部转交经销商网络销售 [2] - 此次调整后,魏牌成为长城汽车直营体系中唯一的品牌 [8] 直营模式战略意图 - 采用直营模式是为了树立品牌形象、统一服务标准与用户体验,实现全面To C(直接面向消费者) [4][8] - 直营是连接用户的方式,核心区别在于由品牌方直接连接用户,还是通过合作伙伴连接 [8] - 公司高层管理者集体走向台前,入驻社交平台,是内部推动全面To C的标志 [8] 渠道网络扩张计划 - 截至5月,公司已在110座城市设立超过430家用户中心,全部用于魏牌销售与服务 [9] - 魏牌计划将直营门店规模扩大至500家,覆盖全国超过300座城市 [9] - 新增直营门店重点分布在二三线城市,以寻找市场新增量 [9] 销售业绩表现 - 魏牌9月交付新车1.1万辆,同比增长63% [9] - 1-9月累计交付6.4万辆,同比增长96% [9] 双销模式的挑战与演变 - “直营+授权”的双销模式曾被采用,旨在用经销商网络保持销量规模,直营体系改善用户体验 [4] - 双销模式最大挑战在于管控直营与经销商之间的价格冲突,避免内耗 [5] - 魏牌通过全面转向直营,解决了价格不统一的问题 [7] - 公司旗下哈弗、坦克、欧拉均已设立独立经销商门店,以减少渠道间同质化竞争 [7] 行业对比与成本压力 - 双销模式被多家车企采用,如小米汽车采用直营与合作经销双线布局 [4][6] - 小鹏汽车为管控价格采取战区制统一管理,并对违规降价进行罚款 [6] - 小米汽车的授权经销商类似“代理制”,不承担库存,定价权高度集中 [6] - 直营模式带来高成本压力,公司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同比增长63.31%至50.36亿元,同期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36.39% [9]
机器驾驶存在安全挑战!苗圩发声
Wind万得· 2025-10-17 06:40
行业核心观点 - 机器驾驶在反应速度和规则执行上具备优势,但面临安全挑战 [2] - 汽车产业链真正的创新机会在于AI生态系统突破,潜在新增市值空间高达2-3万亿美元 [3] - L3级别智能驾驶预计将成为2025年四季度至2026年的主要升级方向 [3] 智能驾驶安全挑战 - 应对“长尾场景”能力不足,机器决策系统对训练数据未涵盖的罕见场景可能失效 [2] - 感知与认知存在固有局限,依赖传感器和算法的环境感知易受恶劣天气等因素影响,可能降低决策准确性 [2] - “黑箱效应”带来不可控风险,基于深度学习的驾驶系统决策过程不透明,导致行为逻辑难追溯和责任认定困难 [2] 主要车企智能驾驶级别现状 - 特斯拉Model Y和比亚迪仰望U8厂商宣传智能辅助驾驶级别为L4 [4] - 吉利汽车极氪9X、长安汽车深蓝S09、零跑汽车零跑C11、广汽昊铂吴铂HL、蔚来ET7厂商宣传级别为L3 [4] - 理想汽车理想L9、小鹏汽车小鹏X9、长城汽车魏牌蓝山、小米汽车小米SU7、东风岚图岚图知音厂商宣传级别为L2 [4] AI驱动未来机遇 - 决定未来的“3A”机遇包括自动驾驶、AI具身智能和AI数据中心 [3]
长城汽车销量增逾8%坦克回归经销商 魏建军再提“车圈恒大”拒绝资本裹挟
长江商报· 2025-10-14 08:00
公司战略与渠道调整 -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强调公司绝不被资本裹挟,坚持依靠产品创造利润而非追求资本市场的短期表现 [1][8] - 公司库销比维持在1.5左右的健康水平,而市场上部分企业的库销比高达3,对经销商和厂商利益构成伤害 [1][8] - 坦克品牌正从直营店撤出并回归经销商渠道,魏牌则成为长城汽车直营体系中的唯一品牌,直营门店品牌已更名为“魏牌新能源直营” [5][6][7] - 截至近期,魏牌直营门店已覆盖110城达430家,计划在年底增至600家以上 [7] 公司运营与财务表现 - 2025年前9月,长城汽车整体销量达92.34万辆,同比增长8.15% [2][9] - 分品牌看,2025年前9月哈弗品牌销量52.85万辆(同比增长12.03%),WEY品牌销量6.36万辆(同比增长96.35%),长城皮卡销量13.62万辆(同比增长3.11%),欧拉销量2.97万辆(同比下降37.06%),坦克品牌销量16.51万辆(同比下降2.75%) [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23.35亿元,同比增长0.99%,净利润63.37亿元,同比下降10.21% [9]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3.48亿元(同比增长7.78%,环比增长30.81%),净利润45.86亿元(同比增长19.46%,环比增长161.91%),均为历史同期最佳表现 [9] - 2025年9月,坦克品牌单月销量达2.14万辆,同比增长14.41% [7] 行业观点与评价 - 魏建军批评部分新能源车企被资本裹挟,为追求市占率和股价而亏钱卖车,存在类似“恒大”的财务风险,认为这会毁掉整个产业 [1][8] - 魏建军指出造车新势力借助平台快速集成产品使得造车更容易,但强调整车集成需要经验积累,认为当前行业噱头过多需要收敛 [1][9]
长城汽车直营体系调整:坦克退出 魏牌新能源加速扩张
犀牛财经· 2025-10-13 22:02
直营渠道战略调整 - 长城汽车对直营渠道进行重大调整,坦克品牌全面退出直营体系,原“长城智选”更名为“魏牌新能源直营” [2] - 调整后形成“直营聚焦魏牌、经销商覆盖全系”的双轨并行格局,魏牌直营门店将完全聚焦魏牌车型,采用“销售分离、服务一体”模式 [2] - 截至2025年10月,魏牌直营网络已覆盖全国110个城市,运营门店达430家,公司计划年底前将门店数量拓展至600家以上,覆盖约200个城市 [2] 品牌销售与生产表现 - 2025年9月,长城汽车总销量达133,639辆,同比增长23.29% [3][4] - 魏牌2025年9月销量为11,026辆,同比大幅增长63.23%,本年累计销量63,593辆,同比增长96.35% [3][4] - 坦克品牌2025年9月销量为21,441辆,同比增长14.41%,但本年累计销量165,143辆,同比小幅下降2.75% [3][4] - 公司2025年9月新能源汽车销售45,961辆,海外销售50,269辆,首次突破5万辆大关 [4] 全球化战略与市场拓展 - 长城汽车在澳大利亚举办“GWM TECH DAY”全球技术体验活动,展示全动力×全场景布局等技术 [5] - 截至2025年9月,长城汽车在澳洲市场累计销量达39,343台,同比增长23.7%,市占率达4.3%,品牌排名第七,中国品牌第一 [5] - 坦克、炮、哈弗、欧拉四大品类车型在澳新市场多场景热销,公司在该市场已拥有超过20万名车主 [5] 直营模式优势与挑战 - 魏牌的直营渠道具有价格透明统一、直接接触用户效率更高等优势,长期看有助于品牌价值塑造与用户忠诚度培养 [4] - 直营模式面临运营成本高、无经销商分担库存压力等挑战 [4]
长城汽车调整直营渠道:坦克品牌“退出”,部分长城智选门店已更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0 17:16
直营渠道战略调整 - 长城汽车将旗下直营门店品牌“长城智选”更名为“魏牌新能源直营”,并调整在售车型,展厅内仅保留魏牌蓝山、高山和摩卡三款车型,坦克700车型已撤出[2] - 此次调整并非个例,北京区域大部分长城智选零售中心已不销售坦克700,仅销售魏牌旗下车型,坦克700目前仅有少部分展车和库存车[2] - 长城智选直营店初期主销魏牌和坦克品牌车型,后调整为仅销售魏牌蓝山、高山、摩卡和坦克700,此次调整后魏牌成为直营体系中唯一销售品牌[2] 经销商渠道销售格局 - 坦克700 Hi4-T车型目前已回归坦克品牌经销商渠道进行售卖,经销商门店销售坦克旗下所有车型[3][4] - 在经销商渠道,魏牌和坦克两大品牌仍然并网销售,部分魏牌授权经销商同时亦是坦克授权经销商[4] - 魏牌车型在经销商渠道的相关销售政策会参照直营店执行[4] 直营渠道扩张与成效 - 公司持续增加对魏牌直营渠道的投入,直营门店已覆盖全国110个城市,数量达到430家,并计划到今年年底将门店数量增加至600家以上,覆盖全国200个城市[4][5] - 依靠直营体系,魏牌销量增长显著,今年9月销量约1.1万辆,同比增长63.23%,今年前9个月累计销量约6.36万辆,同比增长96.35%[5] - 魏牌直营渠道形式包括零售中心和交付中心,其定位、布局和运营方式与特斯拉、理想等品牌类似,特点是价格透明统一且直接服务用户[5] 渠道结构演变 - 在部分城市如北京,魏牌直营渠道数量已超过经销商渠道,魏牌在北京共有28家销售门店,其中长城智选零售中心、交付中心和展厅已达16家[4] - 公司内部资源向直营业务倾斜,有较多员工从集团其他岗位被调至魏牌负责直营业务[5] - 关于魏牌未来是否会退出经销商渠道,目前经销商称未接到相关通知[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