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本位制

搜索文档
如果美元霸权退位,全球市场会发生什么?
华尔街见闻· 2025-05-10 17:04
储备货币的历史演变 - 历史表明储备货币体系的崩溃往往伴随巨大经济动荡和资产价格剧烈波动而非平稳过渡[1] - 金本位制崩溃导致1930年代美国股市泡沫和世界经济冲击[3] -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1970年代出现油价翻两番、黄金价格从35美元/盎司飙升至500-850美元/盎司[12][15] - 美元在1980年代通过沃尔克高利率政策恢复主导地位[18] 美元储备货币地位的挑战 - 特朗普政府认为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对美国经济造成负担且"被高估"[22] - 可能采取的措施包括制裁持有美元资产国家、调整关税政策、干预美联储人事任命[25] - 削弱美元国际地位可能引发市场对美联储美元互换额度承诺的质疑[2] 潜在市场影响 - 若美元失去储备货币地位可能导致资本大规模转向黄金引发流动性短缺和金价飙升[27] - 新兴经济体或采取"安全第一"方针导致全球总需求下降[30] - 历史经验显示储备货币更替过程伴随金融动荡而非有序过渡[1][12] 历史经验总结 - 储备货币发行国需为国际经济合作牺牲部分经济主权[3] - 消极政策比积极干预更能有效阻止货币国际使用[3] - 1971年"尼克松冲击"直接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9]
沙特为摆脱与狼共舞局面向中国借钱?美国持续透支“信用卡”!
搜狐财经· 2025-05-04 22:29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大量进口黄金、与沙特达成百亿借贷合同,美国财长叫苦不迭;沙特与美国关系交恶,与中国合作以摆脱美国控制、兑换外汇储备;美国经济危机凸显,“去美元化”趋势显现,人民币国际影响力提升 [1][10][27] 黄金相关 - 黄金是世界通用货币,具备恒久而保值的特点,在新冠疫情冲击下仍保持坚挺,有优良避险功能 [3] - 19世纪初金本位时期开启,一战后金本位制受冲击,30年代瓦解,黄金退出流通支付领域,但仍保留支付能力和货币储备功能 [5] - 1944年“布雷顿森林协议”签订,美元成为货币体系主角,黄金是稳定该体系的最后屏障 [6][8] - 20世纪60年代美国深陷越战,美元信誉受损,黄金遭哄抢,美国联合八国建立“黄金总库” [8] - 1971年美国退出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国购入黄金可防止通货膨胀,黄金储备量影响人民币汇率 [10] 沙特相关 - 2023年3月26日沙特企业与中国签订数百亿人民币大单,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与中国建立合作关系 [12] - 1979年沙特与美国建立经济联合委员会,此后石油交易只能用美元,1988年后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国有化 [12][14] - 2022年10月沙特下调原油总产量,美国划清与沙特关系,双方在油价上存在利益冲突 [17][19] - 美国从中东撤军、移除也门胡塞武装恐怖组织名单,沙特对美国失望,开启国家全面转型 [23][25] - 沙特与中国合作是为摆脱美国控制、兑换外汇储备,借中国之势规避美元动荡危机 [27] 美国相关 - 美国进入“外强中干”境地,国际口碑下滑,国内矛盾凸显,为解决债务危机试图刷爆“信用卡” [28][29] - 美国失业率、物价、企业破产率上升,依靠美债体系转嫁债务,中国连续七个月抛售美债 [31] - 各国出现抛售美债趋势,启用人民币结算,人民币对美元造成冲击,美国财务副部长耶伦发出哀叹 [33]
谁,会是下一任美联储主席?热门人选大推演……
证券时报· 2025-04-27 08:15
美联储主席更替背景 -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态度反复 但不满情绪长期存在[1] - 历史上美联储主席曾多次面临总统施压 伯恩斯因屈从尼克松导致通胀失控 沃尔克坚持加息最终控制通胀但代价高昂[1] - 鲍威尔主席任期剩余1年 继任者需为特朗普经济政策支持者[1] - 美联储主席任命受法律限制 需从现有7名理事中提名或等待空缺[3][4] 现任美联储理事会成员结构 - 理事会7名成员中4人由拜登任命 2人由特朗普任命 1人由奥巴马任命[3] - 鲍威尔理事任期至2028年 主席职务可被单独撤换[2][3] - 库格勒理事因填补空缺 任期仅至2026年1月 为最早可能出现的人事空缺[3] 热门继任人选分析 凯文·沃什(外部候选人) - 2017年曾为美联储主席最终候选人 拥有华尔街、政府、美联储和学界跨领域经验[6] - 现任胡佛研究所研究员 妻子为雅诗兰黛家族继承人[6] - 质疑量化宽松政策 认为美联储过度干预市场 支持降息且对关税影响通胀持乐观态度[7] - 近期为特朗普过渡团队提供经济建议 公开支持其降息倡议[7] 米歇尔·鲍曼(现任理事) - 特朗普2018年提名的理事 2024年反对激进降息50基点 与特朗普立场一致[11][12] - 主张放松银行监管 反对提高大型银行资本要求 批评硅谷银行处理方式[12] - 若当选将推动"创新导向"的银行监管框架 利好华尔街金融机构[12] 朱迪·谢尔顿(争议人选) - 2020年美联储理事提名在参议院被否决 主张恢复金本位制[15] - 批评美联储2%通胀目标 质疑央行存在必要性 近期转向支持白宫主导货币政策[16] - 提议发行50年期黄金支持债券 建立长期价值基准[16] 其他潜在候选人 -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前世界银行行长马尔帕斯等均在考虑范围[17]
“特朗普冲击”的最佳对标:1971年的“尼克松冲击”发生了什么?
华尔街见闻· 2025-04-14 18:01
历史相似性分析 - 美国前财长萨默斯称"加征关税有正面作用"是欺诈言论 当前关税政策可能引发类似1971年尼克松金融震荡的市场动荡 [1] - 奥纬咨询副董事长指出特朗普关税与尼克松政策高度相似 两者均试图通过贸易施压减少美国逆差 但1971年措施导致商业信心丧失和滞胀 [2] - 尼克松冲击包含三大措施 放弃金本位 实施10%进口关税 引入临时价格管制 最终引发70年代严重通胀 [2][4] 市场行为转变 - 美元指数从11018点跌至10010点 跌幅超9% 投资者加速转向黄金和实物资产保值 [4][7] - 企业融资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 银行贷款占经济总借贷份额持续下降 债券市场活动显著增加 [7] - 当前出现美股 美债与美元同步抛售现象 显示投资者对美国资产信心减弱 去美元化进程加速 [8] 政策效果评估 - 尼克松关税仅实施四个月即取消 短期促进美元升值但未改善进口 长期经济冲击持续数十年 [10] - 历史经验表明 政治驱动的关税措施往往带来长期经济痛苦 欧元诞生即源于此轮冲击 [10][11] - 现代债券市场反应速度远超1971年 可能更快迫使政策调整 史密森尼安协议式的解决方案或难再现 [12] 货币政策干预 - 尼克松政府曾通过匿名泄密等方式施压美联储主席 要求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抵消关税冲击 [13] - 政府试图扩大美联储规模以安插支持者 显示政治干预货币政策的历史先例 [13]
“特朗普冲击”的“最佳对标”:1971年的“尼克松冲击”发生了什么?
华尔街见闻· 2025-04-14 09:03
正如央视新闻报道称,美国前财长萨默斯在采访中表示,"加征关税有正面作用"是"欺诈言论",如今市场担忧,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有可能会让尼 克松1971年金融震荡再度重演,美元将迎来历史性挑战。 被称为"新美联储通讯社"的Nick Timiraos已经在周四发表文章中明确提出了这个观点,美国正试图亲手推翻自己构建的全球贸易秩序,开启一个 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他认为,如果这些关税政策长期实施,影响可能堪比1971年尼克松总统放弃金本位制的决定,后者终结了美国与二战盟国 共同确立的战后金融架构。 奥纬咨询(Oliver Wyman)副董事长Huw van Steenis也在周末文章中直指这一历史相似性。当时尼克松让美元脱离金本位,实施了10%的进口关 税,并引入了临时的价格管制。 Steenis认为,"尼克松冲击"不仅未能达到预期目标,还导致了商业信心的丧失并且带来了滞胀。尼克松的价格和工资控制措施严重失败,引发了 商品短缺,并助长了工资-价格螺旋。这一整个事件是上世纪70年代严重通胀的关键推手。 Steenis表示就像特朗普关税一样,尼克松的措施也是为了逼迫各国改变贸易条款,以帮助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时任财政部长约翰· ...
美元崩盘倒计时?黄金暴涨与“海湖庄园协议”
雪球· 2025-03-23 13:31
海湖庄园协议与美元策略 - 媒体推测的"海湖庄园协议"要求贸易伙伴国货币升值以改善美国贸易逆差,并划分盟友与对手实施差异化关税[4] - 协议设想将部分美国国债转换为100年期零息债券以换取安全保障,但落地面临挑战[4] - 该策略反映美国试图通过非市场化手段解决美元结构性矛盾,类似1985年广场协议路径[29] 信用货币的历史演变 - 17世纪英格兰金匠发行的收据演变为信用货币雏形,1694年英格兰银行通过政府信用垄断银行券发行[7][8] - 清政府因信用缺失无法发展信用货币,依赖白银和英镑借款导致货币体系落后[10] - 民国初期中交银行券因兑付危机引发民众挤兑,体现信用货币依赖政府信用与兑付能力[14][17] 金本位制的局限性 - 1929年经济危机暴露金本位缺陷:限制货币政策灵活性,加剧通缩与债务危机[21][22] - 罗斯福新政放弃金本位后,美元发行量脱离黄金约束,推动美国经济转型[22][28] - 金本位易引发全球危机传导,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转向浮动汇率[23][26] 特里芬难题与美元困境 - 特里芬难题揭示美元作为储备货币需同时满足全球流动性供给与币值稳定的矛盾[25][26] - 1971年后美元超发推动黄金年化收益率与标普500趋同,反映货币超发现象[27] - 当前美国试图通过政治手段平衡双逆差,但原油出口国身份使油价调控失效[30] 黄金的金融属性 - 黄金上涨本质是央行对美元信用的"不信任票",而非工业需求驱动[32] - 黄金制衡政府滥发货币,但无法回归金本位因会束缚经济增长[33][34] - 数字货币可能替代黄金的"去中心化"特性,成为新价值载体[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