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强国建设

搜索文档
“羊城校园养老金融助飞计划”正式启动 筑牢养老金融素养教育根基
证券日报网· 2025-06-25 14:43
政府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动养老金融教育 - 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广州金融发展服务中心合作推出"青春启航社保护航——羊城校园养老金融助飞计划",首次系统性将养老保险和养老金融教育引入技工院校 [1] - 活动整合政府政策资源、金融机构专业能力和高校教育内容,形成"政府搭台、高校赋能、企业参与、院校落地"的协同创新模式 [2] - 万联证券专业讲师参与活动,通过真实案例讲解"校园贷"风险,帮助学生提升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1] 养老金融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 活动将高校省级思政示范课程转化为适合技工院校学生的通俗化讲义,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机衔接 [2] - 该计划探索出"政策引领、教育先行、产教融合"的养老金融素养教育新路径,为青年学生提供"早规划、懂保障、防风险"的金融素养培养 [2] - 广州金服计划深化金融素养教育生态圈合作,构建多层次、常态化青年金融素养服务体系,推动养老金融教育在职业院校普及 [2] 金融素养提升的战略意义 - 提升国民金融素养是金融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广州推动金融强市建设的重要实践 [1] - 活动践行"金融为民"理念,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体现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1] - 通过培养青年群体金融素养,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注入新动力 [2]
完善政策支持 全面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
上海证券报· 2025-06-19 04:09
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方案 - 推动金融机构集聚:商业银行总行通过专设机构、对在沪机构授权等方式加大支持力度,支持外资金融机构发挥更大作用,推动重点对外开放项目优先落地,支持国际金融组织及新型多边金融组织落户 [1] - 做实"五篇大文章":提升科技金融质效,探索适合科技企业的金融服务模式,鼓励开展碳金融业务,支持上海参与国际碳金融定价权竞争,发展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 [2] - 扩大制度型开放:探索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开展跨境银团贷款等非居民贷款业务,优化跨境金融服务,推进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和航运保险发展,研究离岸金融创新 [2] - 提高监管水平:推动在沪金融机构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支持金融创新试点并实施尽职免责机制,强化央地协同建立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 [4] - 完善政策配套:深化金融法治建设,支持设立金融监管总局数据分中心,打造新型资产管理服务平台,引进和培养高水平金融人才 [4] 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 -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协同两地跨境离岸金融服务,推动"转数快"与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互联,便利跨境电商及海外仓企业开立非居民账户 [6][7] - 共建金融产品服务体系:鼓励两地金融机构共同开发适应离岸经贸需求的金融产品,推动人民币作为支付结算货币,开展跨境银团贷款和非居民贷款业务 [7][8] - 企业支持与标准对接:支持上海企业在港成立财资中心,鼓励香港企业在沪设立财资中心,联合探索金融风险管理框架,加强跨境监管合作 [7][8] - 战略互补:推动"上海自贸离岸债"和"点心债"共同发展,强化沪港在金融开放、风险防范中的关键作用,错位发展提升全球话语权 [6][8]
陈茂波,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6-18 18:34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1.12%至23710.69点,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46%至5214.41点,恒生国企指数下跌1.16%至8594.19点 [2] - 科网股普遍下跌,美团跌超3%,哔哩哔哩、百度集团、快手、阿里巴巴跌超2% [4] - 汽车板块普跌,理想汽车-W下跌4.14% [4] - 地产板块中融信中国、新城发展分别下跌6.79%、5.83% [4] 行业动态 - 美团创始人王兴减持573.7万股理想汽车,套现超6亿港元,持股比例从20.94%降至20.61% [7] - 5月百城二手住宅均价环比下跌0.71%至13794元/平方米,同比下跌7.24% [8] - 医药板块因创新药审批提速政策利好,亚盛医药-B、科济药业-B分别上涨12.04%、11.47% [10] - 黄金价格一度触及3400美元/盎司,中国白银集团涨超12%,百勤油服涨近80% [10] 沪港金融合作 - 沪港签署《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聚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金融产品服务共建等6方面38条举措 [12] - 方案支持优化上海自由贸易账户功能,推动香港"转数快"与上海IBPS系统互联,鼓励开发离岸金融产品 [12] - 沪港计划通过错位发展提升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的话语权 [13] 宏观与政策影响 - 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按兵不动,点阵图和经济数据指引可能影响市场预期 [10] - 中东局势或导致油价飙升至100美元以上,但持续性存疑 [10] - 国家药监局拟将创新药临床试验审批时限压缩至30个工作日,加速商业化进程 [10]
上海清算所董事长马贱阳会见平安集团副总经理、首席财务官付欣一行
快讯· 2025-06-12 10:18
上海清算所与平安集团会谈内容 - 上海清算所董事长马贱阳会见平安集团副总经理、首席财务官付欣一行 [1] - 双方围绕提升集中清算业务协同、推进南向通业务开展、探索玉兰债业务创新进行深入交流 [1] - 双方一致认为要紧密围绕金融强国建设目标加强合作 [1] 合作领域 - 在利率衍生品、债券、大宗商品清算通、风险管理等专业领域加强合作 [1] - 聚焦打造保险资管机构成为上海清算所清算会员的典范案例 [1] -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与国家战略 [1] 业务重点 - 提升集中清算业务协同 [1] - 推进南向通业务开展 [1] - 探索玉兰债业务创新 [1]
天津滨海农商银行迎新党委书记
证券时报· 2025-06-12 01:22
人事变动 - 白新宇以天津滨海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身份出席公开活动,此前担任渤海银行党委副书记、监事长 [1] - 天津市委组织部公示白新宇拟任市管企业党委书记并聘任为董事长,或将出任天津滨海农商银行董事长 [1] - 前任董事长夏仁江因年满60周岁卸任,其曾任职渤海银行行长助理等职,2019年8月起任天津滨海农商银行董事长 [1][2] 资本运作 - 天津滨海农商银行2023年完成增资扩股,募集资金50亿元,其中35.59亿元计入股本,总股本从90.99亿元增至126.58亿元 [3] - 天津市政投资增资21.15亿元,持股比例从11.01%提升至19.81%,成为第一大股东 [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9.83亿元,同比增长19%,净利润6.1亿元,同比增长10.1% [4] -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2.61%,较上年下降0.01个百分点,但在天津4家市属银行中最高(渤海银行1.76%、天津银行1.7%、天津农商行1.5%) [4] - 2025年一季度末资产总额突破3000亿元,达3000.22亿元 [4] 战略动态 - 联合资信评级报告指出公司将调整业务结构、加强不良资产清收处置、推进深化改革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4] - 白新宇在金融论坛中强调探讨金融与科技双向赋能路径,展示金创区建设成果 [1]
再论我国开展离岸金融活动的路径探索
第一财经· 2025-06-08 20:59
离岸金融的战略价值 - 构建中国特色离岸金融体系可助力中国在全球金融治理中从"参与者"向"引领者"跨越,需聚焦境内外制度差异、数字化监管、法治保障等领域 [1] - 离岸金融是链接"双循环"的关键枢纽,其战略价值需以更系统视角认知,发展方向亟待明确 [1] 发展离岸金融的必要性 - 提升国际金融中心能级:国际金融中心需具备离在岸金融边界模糊的特点,上海等地需通过离岸金融活动强化地位 [2] -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截至2024年末,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中占比达3.79%(第四),贸易融资货币中排名第三,境外央行持有覆盖超80个国家和地区 [2] - 吸引外资与离岸经济协同发展:离岸金融宽松环境可吸引国际资金,企业可获取境外低成本资金支持国内项目,同时需通过离岸贸易缓冲国际贸易下滑冲击 [3] - 驱动金融创新:离岸市场宽松监管环境为金融机构提供学习契机,如上海自贸区已推出跨境融资、REITs试点等创新案例 [4] 境内外离岸金融模式 - **境内离岸金融**:在自贸试验区/港针对非居民及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开展,如上海、深圳、海南等地,服务实体企业跨境需求 [5] - **境外离岸金融**:包括中资机构在境外(如香港、新加坡)的活动及境内为境外机构提供的服务,人民币环球指数(RGI)2025年1月达5014,反映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 [6][7] 国际案例对比 - **美国境内离岸金融**:通过国际银行设施(IBF)机制开展,美元特殊地位使其境外活动通过"欧洲美元市场"实现,文献较少提及"境外离岸金融"概念 [8] - **香港离岸金融**:采用"内外一体化"模式,人民币离岸资金池规模超9000亿元,全球70%以上离岸人民币交易在此进行 [9] 协同发展路径 - **市场融合**:需构建统一交易平台连接在岸与境外市场,开发跨境联动产品(如人民币计价衍生品),建立跨境风险监测机制 [10] - **互联互通**:扩大"债券通"南向通至境外零售投资者,鼓励商业银行开展本外币一体化离岸业务,支持实体经济离岸经济活动 [11] - **监管优化**:加强国际合作(如CRS、全球最低税率15%),利用AI和大数据构建穿透式监管体系,试点"OSA全币种+"账户豁免在岸规则 [12] 未来方向 - 以"境内外协同、本外币一体、产融结合"为目标,通过制度创新(税收优惠、监管沙盒)、市场互联(跨境债券通)和风险防控(区块链监测)推动离岸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13]
宝盈基金杨凯: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做好五篇大文章
新浪基金· 2025-05-24 11:20
2025基金高质量发展大会 - 大会由新浪财经主办,汇聚学术界专家、公私募基金领军人物、券商领袖及首席经济学家等业界翘楚,共话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1] - 宝盈基金总经理杨凯出席会议并作主题演讲 [1] 公募基金发展方向 - 公募基金需以专业能力为基石,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3] - 需精进投研体系升级与产品创新,建立以投资者为中心的价值框架,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3] - 需精进风险管理,构建覆盖全业务流程的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强化合规文化 [3] 投研体系与产品创新 - 投研端需构建覆盖宏观经济、行业赛道、企业微观的立体化研究网络,引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提升效率与前瞻性 [4] - 产品创新需紧扣"五篇大文章",如普惠金融开发低门槛高流动性产品,养老金融设计生命周期基金 [4] - 需提升投研团队专业能力和协同效率,以长期稳健业绩提高投资者回报 [4] 风险管理体系 - 需构建"全流程、智能化、文化驱动"的风险管理体系,嵌入投研、交易、运营等环节 [4] - 通过金融科技搭建风险大数据平台,实现风险信号智能识别与预警响应 [4] - 强化合规文化建设,通过常态化培训与警示教育融入员工日常,形成全员防控氛围 [4] 宝盈基金发展策略 - 围绕高质量发展核心任务,推动"平台化、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升级 [5] - 提升产品管理能力,助力居民财富管理,保护投资者权益,筑牢安全底线 [5] - 深化内部沉淀,强化自我革新,拓展外部视野,夯实核心竞争力 [5] - 以专业能力对接实体经济发展需求,融入中国式现代化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5]
对外经贸大学李正强:跟上新趋势 建设功能强大的期市
期货日报网· 2025-05-23 09:04
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发展历程 - 我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经历了从单一封闭到多元开放的探索和发展历程 [1] - 当前市场需要在新形势下承担起新任务 [1] 市场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国内经济持续向好的基本盘不变 但存在技术变革 新能源革命 能源结构升级 产业重构等挑战 [1] - 中国式现代化与金融强国建设为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光明前景 [1] 市场发展新任务 - 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发展需与金融强国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 [1] - 新任务是促进功能发挥 维护市场稳健运行 功能发挥与市场结构和效率紧密相关 [1] 对标世界一流市场的潜力 - 潜力在于实现广泛市场参与 较强国际影响力 丰富衍生产品 新工具和产品开放引领 全球布局交易与服务网络 [1] - 需要完善市场体系特别是场外市场 丰富产品类型 加大开放程度 提升产业客户参与度 提升价格国际影响力 [1] 市场发展优势 - 优势包括党的坚强领导和战略布局 强大的社会风险管理需求和场景 成功实践和经验积累 以及社会基础 [2] - 需要跟上新趋势 建立吸引全球交易者参与 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制度规则与运行机制 [2] 具体发展建议 - 建设多层次衍生品市场 加快产品体系完善 加大开放与国际布局 [2] - 建立保证金管理 交易与持仓限制 异常交易监控等规则动态调整机制 [2] - 加大技术投入 壮大中介机构力量 完善法律体系 探索新的衍生品运行模式 [2] 市场发展目标 - 金融强国建设 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提升 企业稳健经营与产业链韧性提升 金融市场稳健运行需要功能强大的期货和衍生品市场 [2] - 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和衍生品市场 为中国式现代化和金融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研究员李正强: 新形势下国内期货市场需加快市场、品种、国际化建设
期货日报网· 2025-05-22 12:39
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现状 - 2010年后中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从单一封闭发展到多元开放 [1] - 内地期货市场多次抵御重大风险并实现二十余年平稳运行 [1] - 市场功能提升体现在价格影响力、现货贸易方式转型及风险管理功能增强 [1] 新形势下面临的挑战 -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导致不确定性提升 [1] - 技术变革、新能源革命及数字货币交易发展带来冲击 [1] - 全球期货期权交易向亚太地区集中,国际衍生品市场呈现金融回归、碳排放与数字资产交易新趋势 [1] 国内经济与市场背景 - 经济基本盘持续向好但挑战仍存,需警惕不确定性 [2] - 国内市场面临技术变革、新能源革命及产业重构的直接冲击 [2] - 中国式现代化与金融强国建设为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机遇 [2] 期货市场新任务与潜力 - 新任务聚焦促进功能发挥,与市场结构紧密关联 [2] - 潜力包括提升市场参与度、国际影响力、产品丰富度及开放引领能力 [2] - 需完善市场体系、丰富产品、扩大开放、增强产业参与及价格国际影响力 [2]
推动首都金融高质量发展,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发声
新华网财经· 2025-05-18 15:08
北京金融工作座谈会核心内容 - 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围绕"服务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 推动首都金融高质量发展"开展调研并召开座谈会 中央金融办 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证监会等主要领导参加[1] - 北京市和中国证监会领导视察北京证券交易所 了解北交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情况[1] 中国人民银行表态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将积极支持北京市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 营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 支持重点经济领域发展[2] - 中国人民银行将围绕金融强国建设 推动强大中央银行与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互促共进[2] - 支持完善首都金融功能布局 打造科技金融发展高地 推动北京人民币国际化走在全国前列[2]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表态 -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全力支持加强北京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建设[2] - 将加强监管引领 强化金融机构功能定位 健全首都金融业态[2] - 支持金融政策先行先试 完善首都金融服务体系 深化金融领域"两区"建设[2] 中国证监会表态 -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将把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与服务首都发展紧密结合[3] - 加快推进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建设 强化多层次市场功能发挥[3] - 打造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新高地 推进重点领域风险化解[3] 国家外汇管理局表态 - 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红燕表示将全力支持北京金融高质量发展[3] - 支持外汇管理创新政策率先落地北京 支持北京科创企业发展[3] - 支持北京地区金融市场双向开放 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