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主题基金

搜索文档
ESG动态跟踪月报(2025年7月):国内绿金标准升级,海外气候金融热度不减-20250808
招商证券· 2025-08-08 15:54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量化模型和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创业板综指ESG负面剔除机制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引入ESG评级作为筛选标准,剔除不符合ESG要求的股票,以提升指数的质量和可持续性[28]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剔除被交易所实施风险警示(ST或*ST)的样本股 - 剔除国证ESG评级在C级及以下的样本股 - 覆盖创业板约95%的上市公司,共1316只股票[28] **模型评价**:该机制有助于激励上市公司提升ESG表现,同时使指数更精准反映优质企业的整体表现[28] 2. **模型名称**:零碳园区评估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以"单位能耗碳排放"为核心指标,评估园区的低碳化程度[19]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园区内每消费一吨标准煤的各类能源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 - 结合《零碳园区建设基本条件》中的参数标准进行综合评估[19] **模型评价**:该模型为园区低碳转型提供了可量化的评估框架,但实施中需考虑不同园区的基础差异[19]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温室气体减排贡献标识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根据项目对温室气体减排的直接或间接贡献程度进行分类[10]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对直接且显著贡献的项目标记为"√√"(如可再生能源利用、节能降碳改造等) - 对具有赋能作用的项目标记为"√"(如新能源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能效管理等)[10] **因子评价**:该因子有助于精准识别绿色项目的碳效益,但需配套专业评估方法[10] 2. **因子名称**:绿电消纳责任权重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量化各地区和行业对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消纳责任[13]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各省市总量消纳责任权重(2025年普遍上调,最高增幅11.6%) - 计算非水电(风电、光伏)消纳责任权重(全部上调) - 重点行业(如电解铝)设定硬性考核指标[13] **因子评价**:该因子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但对资源禀赋有限的地区可能形成压力[13]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创业板综指ESG负面剔除机制**: - 覆盖股票数量:1316只[28] - 占创业板上市公司比例:95%[28] 2. **零碳园区评估模型**: - 核心指标:单位能耗碳排放[19] - 首批申报园区数量:未披露[19]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温室气体减排贡献标识因子**: - 应用范围: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10] - 分类标准:直接减排项目(√√)与赋能型项目(√)[10] 2. **绿电消纳责任权重因子**: - 2025年总量消纳责任权重:北京30.6%、上海33.1%、广东31.6%[14] - 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北京28.9%、上海10.7%、广东12.9%[14]
7月新基金募资再超千亿 权益类基金发行将回暖
证券时报· 2025-08-04 03:44
公募基金市场概况 - 7月新发基金135只合计募资1048.68亿元 为年内月度募资规模第二位 今年第三次单月募资超千亿元 3月与6月募资规模分别为1040.78亿元和1248.03亿元 [1] - 浮动费率改革显著提振市场活力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募集258.65亿元 有效认购户数26.15万户 第二批12只产品于7月24日获批 [1] 创新产品表现 - 10只科创债ETF集体实现一日募集完毕 募资总额达289.9亿元 多只产品触及30亿元规模上限并启动比例配售 反映政策扶持科技创新及市场对优质信用债的需求 [1] - 4只REITs产品均在1天内完成募集 合计募资33亿元 覆盖科技、数据、能源等热门赛道 [1] 混合型基金动态 - 7月新发23只混合型基金 总募资101.81亿元 募集周期缩短 显示投资者权益资产配置意愿增强 [2] 市场趋势分析 - 基金发行呈现"结构分化 创新引领"特征 债券型与股票型基金双轮驱动 科创债ETF和ESG主题成为增长引擎 [2] - 权益市场回稳迹象显现 稳股市政策落地及企业盈利触底回升 预计权益类基金发行将进一步回暖 [2]
曾刚:今年银行理财规模预计突破32万亿,权益类、混合类等受青睐
新浪财经· 2025-07-16 09:25
银行理财市场规模与趋势 - 2024年末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达29.95万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32万亿元,2026年有望攀升至45万亿元 [1][3] - 宏观经济增速预计保持5%,银行理财市场仍具备较大增长潜力 [1][3] - 净值化转型继续深化,监管要求将更严格,包括限制净值平滑技术应用、强化产品透明度 [3] 投资者行为与产品偏好变化 - 传统稳健型固收类产品吸引力下降,投资者转向权益类、混合类及主题类理财产品 [2][4] - 低风险偏好逐渐向适度分散风险、追求长期稳健收益的理念转变 [2][4] - 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性增强,逐步挤出"刚兑"预期,投资者风险意识显著提升 [2][4] 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比较 - 银行理财优势:流动性好、风险控制严格、产品线丰富,适合风险偏好较低的客户 [2][6] - 公募基金优势:投研能力强、策略灵活,涵盖股票、债券等多类资产,适合追求超额收益的投资者 [6] - 银行理财收益波动低于公募基金,但收益提升空间有限;公募基金波动大、投资门槛更高 [6] 投资机会与策略 - 值得关注的领域:高分红蓝筹、央国企主题、绿色低碳资产、AI与数字经济等成长板块 [5] - 债券配置价值:转债、信用风险可控的城投债和利率债 [5] - 多资产配置产品:FOF、MOM及"固收+"策略,分散风险的同时提升收益弹性 [5][6] ESG投资发展 - A股市场ESG信息披露率大幅提升,绿色信贷、绿色理财、ESG主题基金等产品持续涌现 [8][9] - ESG投资有助于分散风险、提升资产质量,增强机构品牌影响力和社会责任形象 [9] - 中国ESG投资优势:政策推动力强、市场成长空间大、绿色金融创新活跃 [9] 个人养老理财市场 - 人口老龄化和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升级推动长期、稳健、定制化养老金融产品需求 [10] - 个人养老金制度完善、政策鼓励和税收优惠落地,更多多元、专业养老理财产品涌现 [10] - 养老理财将推动银行理财净值化、长期化、专业化转型,优化金融结构 [10] AI在财富管理中的应用 - AI推动财富管理模式向智能化、个性化转型,提升投资决策效率与精度 [12] - AI应用领域:客户服务、市场分析、投顾推荐、风险管理等 [12] - 当前挑战:高质量数据获取难、算法"黑箱"、数据安全与隐私风险等 [12] 信用卡业务发展 - 信用卡业务呈现"减量提质"态势,2024年末存量较上年减少近4000万张 [13] - 未来竞争方向:数据驱动的精准服务、数字化转型、优化风控模型 [13] - 行业未来趋势:场景多元化、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化协同 [14]
ESG投资理念如何落地?
搜狐财经· 2025-07-10 09:18
ESG投资理念概述 - ESG分别代表环境(Environment)、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强调在投资决策中综合考量企业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的表现 [1] - 该理念旨在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引导资金流向具有良好社会和环境责任感的企业 [1] ESG投资落地实施 - 构建完善的信息披露体系是关键,企业需定期、规范地披露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信息 [1] - 采用国际通用的ESG报告准则,便于投资者对比不同企业的ESG表现 [1] - 投资者需提升ESG意识与专业能力,关注碳排放、员工权益、董事会独立性等非财务指标 [1] ESG投资策略 - 消极筛选策略:将严重违反ESG原则的企业排除在投资组合之外,如高污染、高耗能企业 [2] - 积极筛选策略:主动投资ESG表现突出的企业 [2] - 股东积极主义策略:通过行使股东权利促进企业优化ESG表现 [2] 金融机构的角色 - 开发ESG主题基金等金融产品,满足投资者对可持续投资的需求 [2] - 加强ESG研究分析,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投资建议 [2] 监管支持 - 监管部门需制定法律法规,要求上市企业进行ESG信息披露 [3] - 对符合ESG标准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等政策扶持,对违反ESG原则的企业采取惩罚措施 [3]
ESG公募基金周榜86期 | 6只上榜基金收跌,ESG主题产品平均收益率不及泛ESG主题一半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5 12:02
ESG公募基金周榜表现 - 2022年10月每经品牌价值研究院构建ESG公募基金数据库并推出"ESG公募基金周榜"追踪ESG基金表现帮助投资者筛选更具投资价值的ESG基金 [1] - 本期观察周期为6月9日至6月13日上榜基金表现回暖6只收跌均为ESG主题指数型基金 [1] - 泛ESG主题优于ESG主题泛ESG主题主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为1.98%指数型为0.61%纯ESG主题主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为0.94%不及泛ESG主题主动型基金的一半纯ESG主题指数型基金只有4只上涨平均收益率仅为0.02% [1] ESG基金分类及榜单结构 - ESG基金分为ESG主题基金和泛ESG主题基金按投资方式分为主动型基金和指数型基金 [2] - 每经品牌价值研究院将ESG基金分为四类分别为ESG主题主动型基金ESG主题指数型基金泛ESG主题主动型基金泛ESG主题指数型基金每周推出1个总榜TOP10和4个分榜TOP10 [3] - 样本选择从已发行公募基金中选取正常运作产品剔除已清盘基金如产品包含A和C类份额只选择A类份额作为样本未来将纳入ESG债券基金 [2]
助力“金融向绿” 券商ESG战略赋能“绿水青山”
证券日报· 2025-04-28 00:41
ESG建设进展 - 券商ESG建设进入"质量深化期",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创新,从单一信息披露转向全面整合,从国内市场闭环转向全球标准互认 [1] - 2024年5月沪深北交易所实施《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2025年发布编制指南,推动ESG信息披露从"鼓励倡导"到"规范强制" [2] - 截至2024年4月27日,已有38家上市券商披露ESG报告,华证评级显示8家获"AA/AAA"(如华泰证券AAA、中信建投AA),9家获"A",21家获"B/BB/BBB",4家获"C/CC/CCC" [3] - 券商ESG评级权重分布:公司治理55%、社会维度35%、环境维度10% [3] 绿色金融业务 - 券商2024年承销绿色债券(或ABS)1674.1亿元,承销低碳转型债券267.9亿元,管理ESG主题基金规模超1000亿元 [5] - 绿色金融成为行业ESG生态建设核心议题,券商通过绿色债券承销、绿色产业专项基金、转型债券发行等业务支持"双碳"目标 [4][5] - 企业低碳转型需求为券商创造业务空间,包括帮助传统企业发行转型债券用于节能减排技术改造 [5] 碳金融布局 - 2024年12月8家券商获准通过自营业务参与碳排放权交易,业务类型从单一交易向多元化服务发展 [6] - 券商在碳金融领域角色从被动跟随转向主动塑造,可设计碳期货、碳期权等衍生品,提升市场流动性与活跃度 [6] - 券商通过碳排放配额交易中介服务和碳金融产品创新,成为碳市场流动性和定价机制的重要推动者 [6] 行业战略定位 - 券商将ESG理念深度融入业务环节,强化金融服务供给,为绿色发展、民营经济、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领域注入动力 [7] - ESG报告披露推动券商内部治理完善和绿色金融业务升级,同时为投资者提供非财务指标决策依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