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入市

搜索文档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7月14日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14 07:59
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互动 - 政策推动保险资金加速向耐心资本、战略资本、长期资本转型,与资本市场形成"双向奔赴" [1] - 险资入市增量政策聚焦扩规模、拓渠道、优考核,助力构筑优质核心资产新底仓 [1] - 险资以稳健权益资产布局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成为市场长效活水 [1] - 财政部发布通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提升险资对短期波动容忍度,加大权益投资力度 [6] 新三板与A股市场动态 - 上半年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同比增长41%至158家,挂牌公司总数达6060家 [1] - 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百万亿元,治理模式正从"形式合规"向"实质制衡"转型 [1] - 华夏基金调研报告显示520家A股上市公司治理转型图景 [1] - 沪指连续2日站上3500点,沪深两市单日成交额突破1.7万亿元 [2] 科创板改革与外资动向 - 上交所发布科创板"1+6"改革配套规则,32家未盈利公司进入科创成长层 [3] - 德国养老金委托富国资产5000万美元布局中国权益资产,巴克莱银行加仓国内ETF [3] - 6月以来多家外资私募完成管理人登记,看好中国资产长期配置价值 [3] 公募REITs与基金行业变革 - 创金合信首农REIT网下认购确认比例仅0.7755%,40余家券商争抢打新 [4] - 公募REITs市场规模近1800亿元,券商持有量级已超过保险资管成为第一大持有机构 [4] - 基金销售机构加速转型,从卖方销售向买方服务模式转变 [4] 科技企业投资热点 - 头部公募密集调研电子元件企业,关注智能制造、AI芯片、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5] - 企业重点回应技术升级路径、政策落地节奏及新业务商业化潜力 [5] 国企并购与产业基金 -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购案例达849起,同比增长182% [6] - 江苏设立100亿元诚通科创基金,7月以来多地"官宣"百亿级产业基金 [7] - 专家建议加强政策引导支持核心技术攻关,避免重复投资和同质化竞争 [7]
政策“组合拳”协同发力险资“长钱长投”打开空间
上海证券报· 2025-07-14 03:46
险资入市动态 - 截至7月11日险资举牌上市公司达19次较去年同期增加14次[1][2] - 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新增规模1720亿元多只基金陆续创设[1][4] - 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泰康人寿等已参与长期股票投资试点[2] - 阳光保险附属公司阳光资管获批设立阳光和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2] - 部分中小险企正在申请第三批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资格[3] 政策支持措施 - 金融监管总局要求大型国有险企每年新增保费30%用于投资股市预计规模超千亿元[4] - 一季度末产寿险公司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余额4.47万亿元[4] - 金融监管总局上调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5%预计拓宽配置上限近5000亿元[5] - 金融监管总局调降险资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释放更多资金用于股票投资[5] - 财政部调整国有商业保险公司考核机制为"5年周期+3年周期+当年度"相结合[6] 行业影响与建议 - 偿付能力充足率随权益持仓增加而动态衰减部分险企对增配权益持审慎态度[7] - 建议优化偿付能力计量标准包括提升长期业务未来盈余计入核心资本比例等[7] - 建议对高股息蓝筹股科创板等单独设置更低风险因子优化资本占用[7] - 建议扩大权益法核算试点允许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豁免短期波动计量[7] - 长周期考核机制有利于提高权益类投资占比推动资产与负债匹配[8]
【财经分析】“长周期考核”细则落地:更好发挥险资市场稳定器作用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13 16:47
政策调整 - 财政部将国有商业保险公司三年、五年的长周期考核权重提升至70%,自2025年度绩效评价起实施 [2] - 新考核方案将净资产收益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为30%、50%、20% [3] -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为30%、50%、20% [3] 政策目的 - 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有助于熨平短期市场波动对业绩的影响,引导保险长期资金入市 [2] - 政策鼓励更多"长钱"投入资本市场,优化市场生态、增强市场韧性,提升险资长期回报水平 [2] - 破除长期资金入市障碍,解决因短周期考核导致权益资产市值波动对净利润影响较大的问题 [4] 市场影响 - 截至2024年底,我国商业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约33万亿元,实际投资A股比例约11%,距离25%政策上限还有空间 [5] - 保险行业权益占比提升1%预计全年能为股市带来超3000亿元增量资金 [5] - 股票+权益基金中高股息配置占比提升10%,高股息行业增量资金预计有4000多亿元 [5] 行业反应 - 中国人寿表示细则落地有利于引导保险资金发挥长期资本优势,提高权益类投资占比 [4] - 光大证券认为政策将推动保险资金加大入市力度,允许长期资金以"时间"换"空间" [4] - 专家表示政策有助于险企提高投资收益弹性,增厚净投资收益安全垫,缓解利差损压力 [5] 长期效益 - 长期看将显著改善市场资金结构,增强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推动价值投资氛围形成 [5] - 促进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高质量发展,更客观评价经营结果和风险水平 [6] - 为芯片、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等新质生产力提供稳定资金,驱动产业升级 [4]
险资加速入市超2000亿元 保险系私募基金陆续成立
中国经营报· 2025-07-13 13:32
保险资金加速涌入资本市场 - 在监管政策引导与利率下行驱动下,保险资金正通过私募基金加速进入资本市场,鸿鹄基金三期1号和2号于7月7日成立,7月8日完成备案 [1] - 鸿鹄基金三期1号规模为225亿元,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各出资112.5亿元认购 [1] - 自2023年底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启动以来,三批试点规模分别为500亿元、1120亿元和600亿元,总计2220亿元,第一批资金已全部进入股市 [1] 险资巨头设立私募基金动态 - 鸿鹄基金三期1号和2号属于第三批试点基金,管理人为国丰兴华私募基金,由新华资产和国寿资产各持股50% [2] - 2025年以来,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新华保险等十多家险企密集设立私募基金 [2] - 阳光保险设立阳光和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规模200亿元,由阳光人寿全额认购 [2] - 平安资管设立恒毅持盈私募基金,首期规模300亿元,定向发行给平安人寿 [3] - 泰康稳行私募基金首期规模120亿元,由泰康人寿作为单一持有人 [3] 私募基金类型与规模 - 大部分新设私募基金为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框架下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少数为私募股权基金 [3] - 人保资本、中意资产等成立保实诚源私募股权基金,规模130.01亿元,人保资本出资100亿元持股76.9172% [4] - 中国太保设立太保战新并购私募基金(目标规模300亿元)和太保致远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目标规模200亿元) [4] 私募基金市场现状与特点 - 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144071只,规模19.92万亿元,契约型基金占比超80% [5] - 保险资金与私募基金契合度高,具备长期投资、偿付能力稳定等特点 [5] - 私募证券基金设立程序简便,可快速响应市场变化,风控机制严格 [5] 投资策略与方向 - 鸿鹄基金三期1号通过低频交易长期持有中证A500指数成份股,注重股息收益 [5] - 阳光和远基金投资范围包括沪深300指数成份股、恒生港股通指数成份股及相关ETF [6] - 试点基金普遍聚焦基本面好、分红稳定、业绩稳定的标的 [6] - 太保战新并购基金明确投向上海国资改革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领域 [7] 行业投资偏好 - 一季度险资新进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A股公司集中在银行、通信、汽车、电子和医药生物等行业 [7]
长周期考核提升险资投资稳定性和积极性 更好发挥资本市场“稳定器”作用
证券日报网· 2025-07-12 21:08
政策调整核心内容 - 财政部明确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全面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 要求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 注重稳健经营 增强投资管理能力 [1] - 净资产收益率考核从"当年度指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 权重分别为30% 50% 20% [2] - 资本保值增值率考核从"当年度指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 权重分别为30% 50% 20% [2] 考核机制变化影响 - 3年到5年长周期考核比重提升到70% 大幅提升保险资金风险容忍度 可通过长期持有权益资产获得合理收益 [3] - 考核周期延长有利于险资根据中长期市场趋势进行价值投资 降低短周期考核带来的投资风险 增加权益投资占比 [3] - 当前险资投资权益资产比重约11% 加大长周期考核比重有利于释放权益资产投资空间 [4] 资本市场影响 - 降低当年考核比重可减少保险资金短期交易 增强资本市场稳定性 [4] - 保险资金投资行为稳定性提升 将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发挥"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 [4]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34.93万亿元 人身险和财产险公司股票投资占比分别为8.43%和7.56% [6] 监管支持措施 - 金融监管总局开展三批长期股票投资试点 合计规模2220亿元 [6] - 上调部分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 最高可达50% [6] - 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 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 [6] 未来推动方向 - 完善保险机构内部考核机制 薪酬激励体系与长周期资金考核挂钩 [7] - 鼓励上市公司分红 加强上市公司治理 发挥保险资金积极股东作用 [7] - 提升保险资金可投权益资产比例 如不动产私募股权投资 分散风险增强组合稳定性 [7]
险资长周期考核机制落地 A股有望迎万亿元级增量资金
证券日报· 2025-07-12 00:44
政策内容 - 财政部印发《通知》推动保险资金全面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 新考核指标自2025年度绩效评价起实施 [1] - 净资产收益率考核方式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 权重分别为30%、50%、20% [3] - 资本保值增值率同样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 [3] - 长周期考核权重提升至70% 其中三年周期指标占50% 五年周期指标占20% [4] 市场影响 - 长周期考核机制有望为A股带来万亿元增量资金 [1] - 截至2024年底商业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约33万亿元 实际投资A股比例约为11% 距离25%政策上限仍有较大空间 [2] - 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 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保费规模超万亿元 预计带来3000亿元以上增量资金 [6][7] - 保险资金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计划调降10% 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 [6] 资金动态 - 金融监管总局批复三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 合计规模达2220亿元 首批500亿元已全部落地 [6] - 今年一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34.93万亿元 若增配1%股票资产将带来约3500亿元增量资金 [7] - 三项政策(长周期考核、新增保费投资比例、风险因子调降)综合有望为A股带来万亿元级别增量资金 [7] 行业反馈 - 行业机构对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有较强意愿 市场各方共识和诉求较多 [2] - 长周期考核将破解"长钱短投"困局 实现资产负债久期匹配 推动保险公司转向长周期价值投资 [3] - 南方基金表示此举有利于提升险资支持资本市场能力 为A股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3] - 广发证券认为长周期考核将有效降低市场短期波动对险资投资决策的干扰 有利于险资发挥长期资金属性 [4]
力促险资入市并“长期持有” 财政部发布险企长周期考核新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19:59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财政部发布《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旨在弱化短期收益考核压力,引导险资减少股市短期抛售冲动,鼓励加大权益投资布局 [1] - 政策落实中央金融办等6部门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强化国有商业保险公司作为市场稳定器和经济发展助推器的功能 [1][8] 考核指标调整 - 将"净资产收益率"考核方式从"3年周期指标+当年度指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3年周期指标+5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为30%、50%、20% [2][3] - 将"(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从单一当年度指标调整为多周期组合指标,权重分配与净资产收益率一致 [3] - 调整后当年利润仅30%计入考核,降低保险公司短期抛售股票的动机 [3] 行业影响与投资导向 - 新考核标准鼓励投资向价值风格转移,预计国资背景险企将更倾向高股息资产 [4] - 长周期考核落地后,险资可能加大入市力度,偏好盘子大、股价稳定、分红高且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股票 [4][6] - 截至2024年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33万亿元,实际A股投资比例11%,距离25%政策上限仍有提升空间 [8] 保险公司经营要求 - 要求优化资产负债管理,合理确定权益投资比例,平衡收益与风险 [6] - 强调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完善内部中长期考核机制,挖掘收益稳健的优质标的 [6] - 需增强投资管理能力,健全风险评估体系,加强投后管理 [6] 政策协同与长期意义 - 《通知》与2024年1月《实施方案》形成协同,明确长周期考核权重分布(当年度≤30%,3-5年≥60%) [8][10] - 政策有助于缓解保险资金利差损挑战,通过权益资产长期升值应对利率下行趋势 [10][11] - 国有险企的标杆作用可能影响其他所有制保险公司及资金提供方的投资行为 [9]
事关长期资金入市!财政部,最新发布
第一财经· 2025-07-11 17:30
国有险企中长期考核指标调整 - 财政部印发通知将国有保险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的长周期考核权重提升至70% 其中三年、五年周期指标占比分别为50%、20% [1][7] - 新规推动保险资金全面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 降低对短期市场波动的敏感性 提升入市意愿和资本市场稳定性 [1][5] - 行业认为此举是制度性突破 有助于改善A股资金结构 增强市场韧性和价值投资氛围 [1][9] 考核机制具体变化 - 净资产收益率(ROE)考核从"当年度+三年周期"调整为"当年度+三年+五年周期" 权重分别为30%、50%、20% [7] - 资本保值增值率同样引入五年周期指标 权重分配与ROE一致 [7] - 2023年10月首次调整时三年周期权重为50% 此次进一步延长至五年 [5][7] 险资入市现状与空间 - 截至2024年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33万亿元 A股实际投资比例约11% 距25%政策上限有较大空间 [6][14] - 2025年一季度末险资权益类配置比例显著提升:财产险公司股票+长期股权投资占比13.81% 人身险公司达16.70% [11] - 权益资产配置比例每提升1%可带来3500亿元增量资金 偿付能力新规理论上释放超万亿元空间 [14] 政策协同效应 - 偿付能力监管标准优化:沪深300成份股风险因子从0.35降至0.3 科创板股票从0.45降至0.4 [13][14] - 长周期考核与偿付能力优化形成协同 兼顾安全性与收益性 支撑服务实体经济转型 [14] - 试点范围持续扩大 前三批长期股权投资试点金额合计2220亿元 鸿鹄基金一期500亿元已全部投入 [11] 投资行为影响 - 引导险资更注重战略投资和定增 强化对上市公司的长期影响力 促进治理质量提升 [2][9] - 提高对短期波动的容忍度 通过长期持有平滑市场波动 提升价格发现效率 [9][11] - 典型案例:中国平安年内三次举牌招商银行H股 持股达15% [12]
从“看三年”到“看五年”,ROE考核周期再度拉长对险资入市影响几何?
第一财经· 2025-07-11 16:37
政策调整 - 财政部印发《通知》调整国有保险公司考核指标 将三年、五年长周期考核权重提升至70% [1] - 净资产收益率考核由"当年度+三年周期"调整为"当年度+三年+五年周期" 权重分别为30%、50%、20% [4] - 资本保值增值率考核同样调整为"当年度+三年+五年周期" 权重分别为30%、50%、20% [4] - 2023年10月首次调整时将净资产收益率考核改为"当年度+三年周期"各占50% [3] - 2024年1月六部委方案要求三年以上考核 当年度权重不超30% 三至五年不低于60% [4] 市场影响 - 新规有助于降低险资对短期市场波动的敏感性 提升入市意愿 [1] - 将显著改善市场资金结构 增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1] - 引导险资投资"长期成长性企业" 通过战略投资、定增等方式参与上市公司 [2] - 提高险资对短期波动的容忍度 促进加大A股配置力度 [5] - 有望带来超万亿元增量资金 每提升1%权益配置比例对应3500亿元 [7] 行业动态 - 截至2024年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约33万亿元 A股投资比例约11% 距25%上限有空间 [3] - 2025年一季度末险资运用余额达34.93万亿元 [7] - 财产险公司股票+长期股权投资配置比例13.81% 较2024年末13.46%提升 [6] - 人身险公司股票+长期股权投资配置比例16.70% 较2024年末15.34%增长 [6] - 长期股权投资试点金额合计达2220亿元 鸿鹄基金一期500亿元已全部投资 [6] 配套措施 - 2023年10月优化偿付能力监管标准 沪深300成份股风险因子从0.35降至0.3 [7] - 科创板股票风险因子从0.45降至0.4 [7] - 2025年5月拟将股票投资风险因子再调降10% [7] - 偿付能力规则优化为长周期考核提供制度支撑 [7] - 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 [7]
中国6月CPI将出炉;美联储将公布会议纪要丨一周前瞻
搜狐财经· 2025-07-07 08:37
宏观经济数据发布 - 中国将公布6月CPI、6月PPI、7月外汇储备及7月社融数据 [1] - 美国"对等关税"暂停期将于7月9日结束 [2] - 美联储将于7月10日公布货币政策会议纪要 [2] 金融市场动态 - 本周A股将有50只股票解禁,合计解禁市值376.19亿元 [2] - 解禁市值前三的个股为凌云光(59.52亿元)、昊华科技(42.63亿元)、唯科科技(36.36亿元) [2] - 本周A股仅有1只新股申购,为上证主板的华电新能(600930.SH) [12] 政策法规更新 - 央行就《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公开征求意见,优化CIPS参与者账户管理和资金结算流程 [4] - 财政部规定4500万元以上医疗器械采购项目需排除欧盟企业参与,自2025年7月6日起施行 [5] - 民航局成立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下设6个专项工作组 [6] 行业动态 - 住建部强调要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加快建设"好房子" [7] - 全国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达到14.65亿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长1.5亿千瓦 [8] - 8个主要产油国决定8月日均增产54.8万桶,7月日均增产41.1万桶 [9] 国际贸易形势 - 特朗普宣布8月1日起实施新关税,最高税率或达70% [10] - 美国将从7月4日开始向多个国家发出设定新关税税率的信件 [10] 券商观点 - 渤海证券认为市场短期走向取决于流动性变化 [14] - 东兴证券建议关注景气度较好的军工、医药、汽车、家电、TMT等板块 [16] - 东莞证券对7月大盘谨慎看多,认为震荡中枢有望稳步抬升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