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性价比

搜索文档
刚递表一季度业绩就变脸,三只松鼠闯关港股上市难题不少
搜狐财经· 2025-05-14 01:15
核心观点 - 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22.46%,扣非净利润大幅下降38.31%,呈现增收不增利现象 [3] - 公司线下门店数量从2020年1043家锐减至2024年333家,线下收入占比不足30% [3] - 公司"高端性价比"战略实质是降价策略,导致毛利率从31%以上降至25%以下 [9][10] - 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价格战导致行业平均毛利率从35%降至28.7% [15][17] - 公司计划通过港股上市募资强化线下门店网络和供应链建设,目标2026年营收达200亿元 [19][21][2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06.22亿元同比增长49.30%,归母净利润4.08亿元同比增长85.51% [4] - 2024年销售费用18.68亿元同比增长50.92%,其中平台服务及推广费12.24亿元 [6] - 一季度销售费用6.95亿元同比增长17%,占营收19%但仅带来2%营收增长 [11] - 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锐减62.96%,存货激增70%达7.94亿元 [13] - 坚果品类库存周转天数从62天增至78天,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736万元 [13] 业务结构 - 2024年线上营收74.07亿元占比69.73%,对线上渠道依赖严重 [6] - 短视频平台收入占比从不足10%上升至24.8%,成为增长最快渠道 [7][8] - 线下分销业务营收26.41亿元占比24.8%,线下门店收入4.04亿元占比3.8% [19] - 代工模式下70%以上产品存在配方雷同问题,新品类贡献不足3% [17] - 健康型产品开发滞后,代糖产品仅3款少于竞争对手 [17] 行业竞争 - 量贩零食品牌通过"低价+高周转"模式快速扩张,门店数超1.4万家 [15] - 零食终端价格较传统渠道低15%-20%,部分区域出现"4折促销" [15] - 行业整体平均毛利率从2020年35%降至2024年28.7% [17] - 量贩零食行业2024年闭店率超30%,加盟商平均存活率仅43% [22] - 健康化、功能化产品需求增长,代糖、高蛋白零食等细分品类增长显著 [17] 战略规划 - 计划2026年营收达200亿元,其中线上、线下各100亿元 [19] - 港股上市募资用于强化线下门店网络,设立旗舰店和样板店 [21] - 计划新建21座加工工厂,并在越南设立工厂利用成本优势 [23] - 现有产能高度集中于华东地区占比超60%,可能加剧区域供需失衡 [24] - 拓展新品类包括宠物食品、预制菜、咖啡、方便速食等 [22]
一年入账106亿,安徽前首富带芜湖公司二次冲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5-11 08:1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重回百亿规模达106.22亿元,同比增长49.3%,净利润4.07亿元同比增长85.2% [1][2] -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26.2%/22.7%/23.8%,2023年因原材料涨价下滑,2024年供应链优化带动回升 [6] - 销售费用占比从2022年21%降至2024年17.6%,行政费用占比从4.1%降至2.3% [2] 产品结构 - 坚果品类营收占比从2022年56.3%降至2024年50.5%,仍为第一大品类 [6] - 综合零食增速最快,占比从12%提升至19%,毛利率29%为各品类最高 [5][6] - 2024年推出超600个新SPU,总SKU超1000个,子品牌小鹿蓝蓝营收7.94亿元同比增35% [5][8] 渠道变革 - 电商平台收入占比44.9%仍为主渠道,短视频平台收入26.35亿元占比24.8%,抖音渠道年复合增长率99.27% [14] - 2024年广告推广费12.24亿元占销售费用65.5%,内容电商带动新品测试效率 [16] - 线下收入占比稳定在30%左右,分销渠道贡献主要增量 [21] 供应链转型 - 自建8家坚果工厂,形成"核心品类重资产+长尾品类代工"混合模式 [8] - 计划新建29座国内工厂及东南亚基地,坚果年产能将达6.35万吨,零食类15万吨 [11] - 收购三家渠道商布局量贩零食,线下门店总数超2000家 [21][22] 行业竞争 - 中国零食市场排名第四,本土企业中零售额第一,前三大为玛氏/亿滋/百事 [2] - 量贩零食赛道形成"鸣鸣很忙"(393亿元营收)和万辰集团(318亿元)双巨头格局 [19] - 行业价格战加剧,坚果均价从4.97万元/吨降至4.37万元/吨 [7] 战略方向 - 提出"高端性价比"战略,通过自有品牌实现全链路成本优化 [3][12] - 孵化宠物食品/预制菜/健康轻食等7个子品牌构建多品牌矩阵 [9] - 目标2-3年内将线上线下收入比从7:3调整至5:5 [21]
安徽前首富,又要收获一个IPO
投中网· 2025-05-03 11:48
三只松鼠赴港上市 - 三只松鼠在2019年A股IPO后,近期再次启动赴港上市计划,由安徽前首富章燎原带领 [1] - 公司旗下拥有"三只松鼠"和"小鹿蓝蓝"等品牌,主营坚果、烘焙食品、零食组合等休闲零食,年收入超百亿元 [1][7] - 截至2024年底,章燎原持股40.37%,IDG资本持股4.2%,今日资本持股2%,两大投资机构已套现数十亿元 [1] 公司发展历程 - 2012年章燎原从詹氏食品离职创业,抓住电商机遇,以淘宝、京东为主阵地,通过流量策略快速成长 [4] - 成立4个月即入驻天猫,同年以766万元销售额拿下"双11"零食特产类第一名 [4] - 2019年成为"国民零食第一股",是零食行业首个年收入过百亿元的公司,章燎原同年成为安徽首富 [4] - 2020-2022年营收连续三年下滑,后通过"高端性价比"战略和"D+N"经营模式实现转型 [5] - 2023年三季度起连续五个季度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成为行业前五大公司中增速最快的休闲零食企业 [5] 业务与财务表现 - 产品覆盖坚果、烘焙、肉制品等1000多个SPU,正在孵化宠物食品、预制菜、咖啡等多个子品牌 [8] - 2024年10月宣布不超过3.6亿元收购三家零食相关企业,以实现供应链协同 [8] - 收入从2022年72.93亿元增长至2024年106.22亿元,净利润从1.29亿元增至4.07亿元 [9] - 通过短视频平台和电商平台触达用户,2024年成为中国最大的中资休闲零食企业 [9] 行业动态 - 2025年4月,东鹏饮料、卡游、遇见小面等多家消费公司集中赴港上市 [2][11] - 鸣鸣很忙(拥有"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品牌)门店突破1万家,估值超百亿元 [12] - 泡泡玛特2024年收入130.4亿元(同比增长106.9%),经调整净利润34亿元(同比增长185.9%) [13] - 2025年泡泡玛特股价涨超110%,老铺黄金涨超198%,布鲁可和蜜雪冰城上市后分别涨超120%和140% [13] - 港股流动性改善和上市门槛放宽,为消费企业提供了良好上市窗口期 [13][14]
三只松鼠20250429
2025-04-30 10:08
纪要涉及的公司 三只松鼠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绩情况** - 2025年一季度收入与去年同期持平,3月全渠道增长超30%,4月乳饮饮料订单约3 - 4千万,线下分销日销品占比40%,同比增长超100%,部分超90% [2][3] - 一季度利润较预期偏弱,受春节错峰、短视频渠道投入增加、新大楼及集约基地硬件摊销和折旧影响,整体毛利率波动约0.55个百分点 [2][9] 2. **渠道端表现** - 2025年一季度线上渠道收入占比70%,线下分销和小楼兰占比30%,公司计划加大线下分销布局改变结构 [2][5] - 抖音平台1月业绩承压,2、3月收入基本恢复,全年保持短视频和综合电商增长目标,分销增长更快 [6][18] 3. **产品端动向** - 调整品类结构,零食占比提升,乳饮饮料、方便速食等产品表现不错,坚果类整体良好,瓜子受原料成本影响 [7] - 经营思路从提高性价比转向强调差异化,注重市场洞察反向定制开发,推动工厂供应链与渠道动销联动 [7] 4. **性价比之上的差异化策略** - 体现在高品质和相对溢价,以“只卖好货”为核心理念,与白牌形成区隔,提升分销终端毛利和净利水平 [8] 5. **供应链管理战略进展** - 坚果通过规模化原料直采降低成本,如夏威夷果节省8 - 10个点,但一季度整体毛利率未显著变化 [11] - 零食自有工厂刚投产,对一季度贡献有限,未来将提升供应链效率 [11] 6. **产品定位和品牌理念变化** - 2025年从单纯追求性价比转向高品质方向,强调高端性价比之上的差异化,即“卖好货” [2][12] 7. **线下分销推进情况** - 已推行半年多,迭代130多个产品,持续迭代机制确保响应市场需求,巩固市场地位 [14] 8. **新分销模式** - 采用中单品加全品类全渠道策略,适应线下市场变化,4月推出60款乳饮饮料验证方法论 [3][15] - 推进中遇到网点密度不足、经销商群体画像不同、渠道适应问题,但认为路径正确,问题可解决 [16] 9. **成本结构和毛利率预期** - 短期内毛利率有挑战,中期预计提升,得益于供应链布局优化、分销占比提升、结构调整和自有品牌溢价 [20] 10. **饮料业务** - 饮料业务成熟后盈利能力强于零食,构建自有品牌超级供应链平台适配线下终端需求 [21] - 如意饮料明年目标达15亿加体量,主打性价比,推出差异化、高毛利产品,经销商反馈良好 [28] 11. **便利店项目** - 主要目的是展示自有品牌战略,进入下沉市场,提升门店终端收入,改善夫妻老婆店盈利结构 [2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临时工厂投产进度和节奏影响全年折旧,但具体数据未明确,无法给出明确利润预期 [10] 2. 5月20日上海发布会将公布饮料新品发布及经销商大会后分销业务变化相关数据 [19] 3. 爱折扣在华北市场表现好,华东市场环比增长约30%,店型正在迭代,马上定点 [27][31] 4. 港股上市是重要但不紧急问题,之前公告已说明相关信息 [32] 5. 尽管一季度业绩承压,公司和投资者对未来发展保持乐观态度 [33]
三只松鼠(300783):春节错期影响Q1业绩 关注线下分销进展
新浪财经· 2025-04-29 19:04
财务表现 - 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7.23亿元,同比微增2.13% [1] - 归母净利润2.39亿元,同比下降22.46%,扣非归母净利润1.62亿元,同比下降38.31% [1] - 毛利率同比下滑0.66个百分点至26.74%,净利率同比下降2.06个百分点至6.40% [2] - 销售费用率同比增长2.41个百分点至18.67%,管理费用率同比增长0.43个百分点至1.76%,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0.03个百分点至0.03% [2] 渠道战略 - 线上依托"D+N"全渠道协同体系,短视频电商定位"新品类发动机",货架电商有效承接流量,带动综合电商增长 [2] - 线下24年5月发布新区域分销模式,提出"双百目标"(百万终端、百亿规模),重点聚焦日销品区域化深度分销 [2] 产品与供应链 - 在"高端性价比"战略下,24年累计上线超1000款SKU,通过"一品一链"供应链管理模式做强大单品 [3] - 24年10月收购爱折扣,完善硬折扣社区业态布局 [3] 业绩预测 - 调整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4.58亿元(原5.37亿元)、5.81亿元(原7.47亿元)、7.31亿元(原9.72亿元) [3] - 对应EPS分别为1.14元、1.45元、1.82元,按4月29日收盘价计算的PE分别为24.3倍、19.1倍、15.2倍 [3]
三只松鼠(300783):春节错期阶段承压,线下分销重要提级
国盛证券· 2025-04-29 17:2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春节错期使收入增速阶段性放缓,但拓展分销可打开线下成长空间;分销拓展前期利润承压,远期结构调优有望带动利润率提升;日销拓展关注分销进程,公司有望参与零售变革并深化供应链优势;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看好线下拓展成长性及零售变革催化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7,115|10,622|13,303|16,612|19,890| |增长率yoy(%)|-2.4|49.3|25.2|24.9|19.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20|408|450|599|752| |增长率yoy(%)|69.9|85.5|10.3|33.3|25.4| |EPS最新摊薄(元/股)|0.55|1.02|1.12|1.49|1.87| |净资产收益率(%)|8.7|14.4|14.2|16.5|17.9| |P/E(倍)|50.6|27.3|24.7|18.6|14.8| |P/B(倍)|4.4|3.9|3.5|3.1|2.7| [5] 股票信息 - 行业为休闲食品 - 前次评级为买入 - 04月28日收盘价27.74元 - 总市值11,123.74百万元 - 总股本401.00百万股 - 自由流通股占比69.72% - 30日日均成交量21.13百万股 [6]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4327|5248|6121|7130|8403| |现金|328|866|1107|1568|2042|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594|560|591|692|773| |其他应收款|18|42|55|60|66| |预付账款|117|213|253|316|378| |存货|1388|2083|2531|2810|3361| |其他流动资产|1883|1483|1583|1683|1783| |非流动资产|1216|1519|1507|1501|1454| |长期投资|21|25|25|25|25| |固定资产|507|843|836|808|741| |无形资产|113|113|118|123|123| |其他非流动资产|574|538|528|545|565| |资产总计|5543|6767|7628|8631|9858| |流动负债|2760|3782|4320|4893|5552| |短期借款|300|360|310|260|260|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1548|2097|2250|2459|2731| |其他流动负债|912|1325|1760|2174|2562| |非流动负债|269|150|127|105|105| |长期借款|125|0|-25|-50|-50| |其他非流动负债|144|150|152|155|155| |负债合计|3029|3932|4447|4998|5658| |少数股东权益|0|8|8|8|8| |股本|401|401|401|401|401| |资本公积|514|535|541|541|541| |留存收益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1639|1897|2236|2688|3255| |负债和股东权益|5543|6767|7628|8631|9858| [10] 利润表(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7115|10622|13303|16612|19890| |营业成本|5455|8046|10124|12646|15124| |营业税金及附加|45|52|67|83|99| |营业费用|1238|1868|2512|3100|3692| |管理费用|227|221|265|313|352| |研发费用|25|28|40|50|60| |财务费用|6|7|-7|-14|-24| |资产减值损失|-14|-20|1|1|0| |其他收益|116|55|133|166|199|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0|0|0|0|0| |投资净收益|54|49|88|110|131| |资产处置收益|-1|2|11|13|0| |营业利润|278|484|535|724|917| |营业外收入|41|58|70|80|90| |营业外支出|5|5|5|5|5| |利润总额|314|537|600|799|1002| |所得税|94|130|150|200|251| |净利润|220|407|450|599|752| |少数股东损益|0|0|0|0|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20|408|450|599|752| |EBITDA|414|665|653|863|1055| [10]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334|602|335|563|479| |净利润|220|407|450|599|752| |折旧摊销|95|121|61|78|77| |财务费用|11|11|10|8|7| |投资损失|-54|-49|-88|-110|-131| |营运资金变动|80|113|-25|75|-140| |其他经营现金流|-17|-3|-73|-88|-85| |投资活动现金流|-280|95|111|126|186| |资本支出|-68|-264|65|46|85| |长期投资|-265|379|0|0|0| |其他投资现金流|54|-20|47|80|101| |筹资活动现金流|100|-156|-205|-227|-191| |短期借款|250|60|-50|-50|0| |长期借款|-74|-125|-25|-25|0| |普通股增加|0|0|0|0|0| |资本公积增加|45|21|6|0|0| |其他筹资现金流|-121|-112|-137|-152|-191| |现金净增加额|153|539|241|461|473| [10] 主要财务比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2.4|49.3|25.2|24.9|19.7| |成长能力 - 营业利润(%)|56.7|74.1|10.4|35.4|26.7| |成长能力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9.9|85.5|10.3|33.3|25.4| |获利能力 - 毛利率(%)|23.3|24.2|23.9|23.9|24.0| |获利能力 - 净利率(%)|3.1|3.8|3.4|3.6|3.8| |获利能力 - ROE(%)|8.7|14.4|14.2|16.5|17.9| |获利能力 - ROIC(%)|7.3|12.3|12.3|14.7|16.1|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54.6|58.1|58.3|57.9|57.4| |偿债能力 - 净负债比率(%)|9.2|-12.0|-21.1|-33.1|-39.9|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1.6|1.4|1.4|1.5|1.5|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0.3|0.4|0.4|0.5|0.5|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1.4|1.7|1.8|2.0|2.2|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14.4|18.4|23.1|25.9|27.1| |营运能力 - 应付账款周转率|4.2|4.4|4.7|5.4|5.8| |每股指标 - 每股收益(最新摊薄)|0.55|1.02|1.12|1.49|1.87| |每股指标 - 每股经营现金流(最新摊薄)|0.83|1.50|0.83|1.40|1.19| |每股指标 - 每股净资产(最新摊薄)|6.27|7.05|7.91|9.04|10.45| |估值比率 - P/E|50.6|27.3|24.7|18.6|14.8| |估值比率 - P/B|4.4|3.9|3.5|3.1|2.7| |估值比率 - EV/EBITDA|18.0|21.7|16.0|11.5|9.0| [10]
从代工到“制造型零售商”!三只松鼠闯关港股 章燎原再布新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8 16:32
港股IPO计划 - 三只松鼠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说明书,独家保荐人为中信证券,正式开启港股IPO之路[1] - 如能顺利登陆港股,将成为首家"A+H"股零食公司[1] - 募资金额拟用于供应链建设、销售网络及品牌知名度、产品组合拓展、战略联盟和收购、营运资金等[1] - 港股IPO计划旨在强化"制造、品牌、零售"前后一体化的全面布局,提升全球品牌知名度及供应链体系建设[6] 供应链重构 - 计划在华东新建7座工厂、华北4座、西南4座、华南6座,并在越南设立1座工厂[2] - 供应链建设是此次募投的重中之重,战略重点从品牌建设转向供应链[3] - 已完成每日坚果、夏威夷果、碧根果、开心果四大核心坚果品类示范工厂建设[3] - 供应链重构旨在实现产业集群效应,快速匹配市场需求并降本增效[3] 销售渠道转型 - 提出"D+N"(短视频+全渠道)战略,以短视频渠道为中心打造内容大单品[4] - 2024年抖音系营收达21.88亿元,同比增长81.73%,超过天猫和京东[4] - 线下营收占比提升至约30%[4] - 计划在短视频平台投放广告,强化线下门店网络[4] 业绩与战略调整 - 2024年营收重回百亿,调整初见成效[1] - 2020年营收首次跌破百亿,2022年营收跌破73亿元[5] - 2022年底提出"高端性价比"核心战略,业绩开始回暖[5] - 战略重点从价格竞争转向低成本运营[5] 行业竞争格局 - 零食行业竞争激烈,同质化明显[6] - 盐津铺子通过布局零食量贩店业绩奋起直追[6] - 万辰集团量贩零食业务2024年营收超300亿元[6] - 鸣鸣很忙2024年销售额达550亿元,门店超15000家[6] - 三只松鼠2024年10月通过收购爱零食入局量贩赛道[6] 未来发展目标 - 计划2-3年内将线上线下营收占比从7:3调整至5:5[6] - 线下布局被视为未来发展的关键战场[6] - 港股上市被视为新一轮竞争的开启[7]
三只松鼠冲港股上市,守住百亿业绩是挑战
新浪财经· 2025-04-27 18:34
上市计划与财务表现 - 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若成功将成为国内首个实现"A+H"双上市的零食品牌 [1] - H股募集资金将用于深化全球供应链布局、推进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扩张、提升数字化能力及科技创新驱动能力等 [1]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72.93亿元、71.15亿元和106.2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29亿元、2.20亿元和4.08亿元 [1] - 2024年营收重回百亿规模,实现逆袭 [1] 市场份额与行业地位 - 2024年公司在中国零食行业市场份额排名第四,零售额为139.8亿元 [2] - 行业前五企业依次为玛氏(212.9亿元)、亿滋国际(158.8亿元)、百事公司(150.2亿元)、三只松鼠(139.8亿元)、旺旺集团(134.8亿元) [2] - 行业集中度较低,前五和前十企业分别仅占市场份额的5.9%和10.4% [10] 产品策略与结构变化 - 公司提供超过1000个SPU,2024年推出逾600个新SPU [5] - 坚果收入从2022年41.07亿元增至2024年53.66亿元,但占比从56.3%降至50.5% [5] - 综合零食收入从2022年8.73亿元增至2024年20.17亿元,占比从12.0%升至19.0% [5] - 2024年推出60款硬折扣单品进军饮料赛道,采取广撒网式快速复制策略 [6] 品牌发展 - 主品牌"三只松鼠"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50.57%至98.25亿元 [6] - 儿童零食品牌"小鹿蓝蓝"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35.01%至7.94亿元,已实现单品牌盈利 [6] - "小鹿蓝蓝"目前营收占比7.48%,是中国前三的婴童零食品牌 [6] 渠道转型 - 短视频平台收入从2022年7.17亿元增至2024年26.35亿元,占比从9.8%升至24.8% [7] - 传统电商平台收入占比从2022年55.8%降至2024年41.3% [7] - 线下门店从2021年底1065家缩减至2024年底333家,收入从2022年9.44亿元降至2024年4.04亿元 [8] - 计划投资不超过3.6亿元收购量贩零食品牌"爱零食"和"爱折扣",目标将线下门店数扩至2000多家 [9] 战略目标与挑战 - 目标2026年营收达到200亿元 [9] - 2024年销售费用达18.68亿元,同比增长50.92%,增幅超过营收增幅 [10] - 2022-2024年整体毛利率分别为26.2%、22.7%、23.8%,各类产品毛利水平均有所下滑 [10]
雀巢中国换帅;珀莱雅营收首破百亿;优衣库中国退货政策收紧丨品牌周报
36氪未来消费· 2025-04-27 18:29
雀巢中国换帅与市场表现 - 雀巢中国CEO张西强卸任 由菲律宾市场负责人马凯思接任 这是雀巢不再将中国市场设为独立大区后的人事调整[4] - 雀巢中国2022年单独设立大中华区 张西强成为首位本土CEO 曾制定2025年600亿、2030年1000亿营收目标[4] - 过去3年雀巢中国营收分别为401 6亿、436亿、408 69亿 增长遇瓶颈 与目标差距较大[4] - 雀巢中国高端化策略效果不佳 定价贡献率为-2 3% 显示涨价策略在中国市场失效[4] - 前CEO反思中国市场投资失误 如银鹭收购和婴幼儿奶粉份额下滑 认为中老年市场存在机会[4] 珀莱雅业绩突破与战略 - 珀莱雅2024年营收首次突破百亿达107 78亿 同比增长21 04% 归母净利润15 52亿 同比增长30%[5] - 主品牌珀莱雅营收85 81亿 同比增长19 55% 天猫旗舰店成交金额排名第一[6] - 彩棠品牌营收11 91亿 同比增长19 04% 成为天猫国货彩妆第一 Off&Relax和悦芙媞营收均超3亿[6] - 提出"双十"战略 目标未来十年进入全球美妆前十 目前前十门槛为304亿[6] - 加大研发投入 在杭州、上海、巴黎设立三大研发中心 引进海外科学家[6] - 计划降低流量成本 通过内容带动自然增长 新设首席数字官建立ROI导向评估体系[6] 优衣库中国成本控制 - 优衣库中国收紧退货政策 仅限门店自提订单可线下退货 其他需退回线上指定地址[7] - 2024-2025财年中期中国大陆市场收益同比下降4% 经营溢利同比下降11%[8] - 新规引发社交媒体争议 显示品牌在成本管控与用户体验间的平衡难题[9] 三只松鼠业绩回暖与IPO计划 - 三只松鼠2024年营收106 22亿 同比增长49 3% 净利润4 07亿 同比增长85 39%[10] - 实施"高端性价比"战略 推出19 9元10包夏威夷果等亿级单品[10] - 抖音平台营收21 88亿 同比增长超80% 首次超越天猫成为第一大电商渠道[10] - 计划港股IPO 以强化全球品牌和供应链 应对零食行业价格战与竞争[10] 裕元集团利润预警 - 裕元集团预计一季度盈利下滑不超过25% 因鞋履制造成本上升影响毛利率[12] - 为耐克、阿迪等品牌代工 全球运动鞋市场份额第一 工厂分布于东南亚多国[12] - 美银证券下调其2025财年每股盈利预测8% 目标价降至14港元[12] 蜜雪冰城营销活动 - 蜜雪冰城雪王IP在绍兴打卡水上秋千 带动社交媒体热度 引发友商模仿[14] - 3月上市时因七个分身敲钟上热搜 4月江南游再次出圈 显示强IP运营能力[15] 伊利与刘晓庆合作 - 伊利联合刘晓庆推出「正话反说」短片 借助其翻红热度为女性群体发声[16] 茶饮行业苹果饮品趋势 - 霸王茶姬、古茗等20多个品牌推出苹果饮品 包括奶茶、果咖等品类[17] - 小红书苹果咖啡相关笔记119万+ 苹果饮品笔记54万+ 显示高热度[17] - 苹果适口性强、供应稳定 去年茉莉奶白「针王苹果」已现爆款潜质[17] 橘朵副牌推出 - 橘朵推出首个副牌「橘朵橘标」 主打防晒防汗高性能彩妆[18] - 瞄准户外运动场景 首批产品涵盖底妆、腮红等 顺应"防晒+"趋势[18] 斯凯奇中国市场下滑 - 斯凯奇Q1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全球营收24 1亿美元 低于预期[20] - CEO称仍看好中国市场 将继续投资产品与营销[20] 永辉超市业绩下滑 - 永辉Q1营收174 79亿 同比下降19 32% 净利润1 48亿 同比下滑79 96%[21] - 因战略转型关闭273家门店 47家调改门店客流提升但占比有限[21] 霸王茶姬海外扩张 - 霸王茶姬首家北美门店在洛杉矶试运营 首日排长队[22] - 2019年起布局全球化 已在东南亚开设上百家门店[22] 泡泡玛特海外增长 - 泡泡玛特Q1海外收入同比增长475%-480% 美洲增长895%-900%[23][24] - 全球扩张为核心引擎 业务已覆盖23个国家及地区[24] 可口可乐与星巴克动态 - 可口可乐中国新任CFO Amit Kumar Tibrewal到任 原为拉美战略高级副总裁[25] - 星巴克入驻京东外卖 打通会员体系 设置专属点单界面[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