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液冷
搜索文档
津上机床中国(01651.HK):业绩持续高增 布局AI液冷赋能新增长
格隆汇· 2025-10-19 13:01
核心业绩表现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6个月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人民币5.02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40亿元大幅增长约48% [1] - 业绩显著超出行业平均增长水平,公司成为机床行业复苏进程中的核心领跑者 [1] 增长驱动因素 - 需求端:2025年1-8月中国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达20.2%,较去年同期提速明显,公司作为汽车零部件领域的重要供应商承接资本开支红利 [1] - 供给端:公司通过精益化管理、工厂生产流程改进及功能部件供应链管理不断提升车床竞争力 [1] - 产品创新:2025年6月公司发布外螺纹磨床、高转速精密数控车床等新品,扩充在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等领域的解决方案 [1] 新业务布局 - 公司布局液冷赛道,为AI直通型液冷接头提供高精密数控车床和精密走心机设备,加工精度达微米级 [2] - 液冷连接器行业市场规模从2022年的25.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0.1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41.0% [2] - 公司已与行业头部液冷设备企业达成合作意向,预计2026年相关业务可实现营收贡献,成为汽车零部件领域后的第二增长曲线 [2] 公司行动与市场信心 - 2025年9月单月累计回购公司股份205.2万股,回购金额达6211万元,回购均价为27-33港元 [2] - 持续回购体现管理层对公司未来经营前景的坚定信心以及对自身核心技术实力和行业发展机遇的高度认可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研究机构维持公司2026/2027年营收不变,上调净利润3.8%/3.9%至10.3亿元/12.1亿元 [2] - 当前价格对应2026/2027年市盈率为10倍/9倍,维持目标价38.6港元不变,目标价较现价有25.8%上涨空间 [2] - 目标价对应2026/2027年市盈率为13倍/11倍,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2]
华光新材:电力电气业务抗波动能力强,多新兴领域研发谋未来增长
全景网· 2025-10-17 12:56
业务构成与市场定位 - 公司电力电气业务涵盖风电、水电、核电等领域的电机产品 [1] - 业务还涉及真空灭弧室、磁控管、电工合金等核心部件 [1] - 业务拓展不依赖单一新能源电力投资,抗市场波动能力较强 [1] 新兴领域布局 - 公司已在AI液冷领域布局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 [1] - 公司已在智能化焊接整体解决方案领域布局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 [1] - 公司已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 [1]
Q3利润仅增长8.35%,季内股价最高暴涨2倍,动态PE超173倍的AI液冷龙头还值得“买入”评级吗?
搜狐财经· 2025-10-14 22:0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26亿元,同比增长40.19% [3][4]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9亿元,同比增长13.13% [3][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4.53亿元,同比增长25.34%,实现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增长8.35% [3][4]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84亿元,同比增长14.76% [3][4]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9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04.20% [4][10] 盈利能力与估值指标 - 公司净利润增速显著低于营业收入增速,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 [6] - 当前动态市盈率达173.6倍,滚动市盈率达151倍,估值水平较高 [2][7] - 开源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6.03/11.10/16.39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26.3/68.6/46.5倍 [7]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公司股价自2024年初低点至报告期内最高点涨幅约8倍 [5]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股价暴涨169.20%,期间最高涨幅超过2倍 [5] - 三季报发布后股价早盘一度上涨超7%,但收盘下跌1.69% [6] 主要股东变动 - 第三季度陆股通大幅减持公司股份45,195,306股,持股数从8,225.53万股降至3,706.00万股,减持过半 [12] - 社保基金402组合第三季度减持852.08万股,持股数减至651.10万股,相比二季度末减持过半 [11] - 第三季度末新增周伟及中航机遇领航混合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两大股东进入前十 [13] 资产负债与运营支出 -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72.1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9.89% [4] - 应收账款余额为25.79亿元,较上年度末的24.28亿元有所增加 [9]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为1.30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97.62% [9] - 存货期末余额为12.3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9.32% [9] - 销售费用为1.59亿元,同比增长38.66%;管理费用为1.61亿元,同比增长27.77%;研发费用为2.97亿元,同比增长31.36% [9][10] - 财务费用为648.4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675.79%,主要因汇兑收益减少 [1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42亿元,同比增长2530.37%,主要因银行借款现金净流入增加 [10]
【券商聚焦】开源证券首予敏实集团(00425)“买入”评级 指机器人、AI液冷等新赛道有望形成...
新浪财经· 2025-09-30 14:47
公司业务表现 - 电池盒业务营收同比增速在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均达到50%左右 [1] - 电池盒业务订单覆盖大众、Stellantis、雷诺等欧系车企的畅销电车平台 [1] - 在产能利用率提升与降本增效作用下,电池盒业务毛利率持续提升 [1]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汽车外饰件和车身结构件供应商,已形成塑件、金属及饰件、铝件和电池盒四大产品线 [2] - 客户涵盖全球知名整车厂,传统业务增长较为稳健 [2] - 公司已形成较为全面的全球产能布局,构筑产能壁垒 [2] 新业务拓展 - 在低空经济赛道,公司聚焦机体和旋翼两大产品系统,已与亿航智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1] - 在机器人领域,公司聚焦一体化关节模组、机器人电子皮肤、智能面罩、机器人无线充电系统和肢体结构件,已与智元机器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1] - 公司重点布局和推动AI液冷系统相关产品的开发和落地 [1]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40亿元、33.18亿元、39.86亿元 [2] - 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2.36元/股、2.85元/股、3.43元/股 [2]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至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13.4倍、11.1倍、9.2倍 [2]
开源证券:首予敏实集团(00425)“买入”评级 电池盒业务受益欧洲电动车放量
智通财经网· 2025-09-30 14:41
公司业务与增长前景 - 传统业务增长较为稳健 [1] - 电池盒业务受益于欧洲电动车放量,有望贡献利润弹性,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速均在50%左右 [1] - 公司已形成较为全面的全球产能布局,构筑产能壁垒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40亿元、33.18亿元、39.86亿元,每股收益(EPS)分别为2.36元、2.85元、3.43元 [1] 电池盒业务分析 - 订单覆盖大众、Stellantis、雷诺等欧系车企的畅销电车平台 [1] - 有望持续受益于欧洲电动车放量 [1] - 在产能利用率提升与降本增效作用下,毛利率持续提升,带来利润弹性 [1] 新赛道拓展 - 积极开拓低空、机器人、AI液冷等新赛道,有望形成第三成长曲线 [1] - 低空经济赛道聚焦机体和旋翼两大产品系统,已与亿航智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1] - 机器人领域聚焦一体化关节模组、机器人电子皮肤、智能面罩、机器人无线充电系统和肢体结构件,已与智元机器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1] - 重点布局和推动AI液冷系统相关产品的开发和落地 [1]
开源证券:首予敏实集团“买入”评级 电池盒业务受益欧洲电动车放量
智通财经· 2025-09-30 14:38
核心观点 - 开源证券首次覆盖敏实集团,给予“买入”评级,认为公司传统业务稳健,电池盒业务受益于欧洲电动车放量,新业务有望形成第三成长曲线 [1]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40、33.18、39.86亿元 [1]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2.36、2.85、3.43元/股 [1] 电池盒业务 -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电池盒业务营收同比增速均在50%左右 [1] - 公司电池盒订单覆盖大众、Stellantis、雷诺等欧系车企的畅销电车平台 [1] - 在产能利用率提升与降本增效作用下,电池盒业务毛利率持续提升 [1] 新业务布局 - 在低空经济赛道,公司聚焦机体和旋翼两大产品系统,已与亿航智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1] - 在机器人领域,公司聚焦一体化关节模组、机器人电子皮肤等产品,已与智元机器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1] - 公司重点布局和推动AI液冷系统相关产品的开发和落地 [1] 产能与壁垒 - 公司已形成较为全面的全球产能布局,构筑产能壁垒 [1]
研报掘金丨太平洋:维持拓普集团“买入”评级,积极布局机器人躯体结构件等
格隆汇· 2025-09-01 14:24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2.95亿元 同比减少11.08% [1] 机器人业务进展 - 与特斯拉Optimus Gen3人形机器人项目加速合作 从直线执行器延伸至旋转执行器及灵巧手电机研发 [1] - 布局机器人躯体结构件 传感器 足部减震器 电子柔性皮肤等多类产品 已多次向客户送样且项目进展迅速 [1] 液冷业务发展 - 液冷产品线涵盖液冷泵 温压传感器 流量控制阀 气液分离器 液冷导流板等 [1] - 获得首批订单金额达15亿元 并已对接华为 A客户 NVIDIA META及数据中心提供商等客户 [1]
招商证券:升敏实集团(00425)目标价至42港元 短期警惕获利回吐风险
智通财经· 2025-08-29 17:53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净利润12.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9.5% 环比增长2% 符合市场预期但超券商预期 [2] - 业绩增长受益于降本增效措施及生产规模效应 [2] - 券商上调2025-2027财年净利润预测 幅度分别为4%/3%/3% [2] 战略布局 - 公司长期布局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AI液冷等高增长新赛道 [2] 估值调整 - 目标价上调至42港元 对应14倍2026财年市盈率 与历史平均估值水平一致 [2] - 估值基准由2025财年切换至2026财年 [2] - 股价自第一季度以来累计涨幅近100% [2]
招商证券:升敏实集团目标价至42港元 短期警惕获利回吐风险
智通财经· 2025-08-29 17:5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净利润12.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9.5% 环比增长2% [1] - 业绩符合市场预期但超出券商预期 主要受益于降本增效及规模效应 [1] - 券商上调2025-2027财年净利润预测 幅度分别为4%/3%/3% [1] 战略布局 - 公司长期布局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AI液冷等新兴赛道 [1] - 新赛道布局推动价值重估 自第一季度以来股价涨幅接近一倍 [1] 估值调整 - 目标价上调至42港元 对应14倍2026财年市盈率 [1] - 估值水平恢复至公司历史平均估值区间 [1] - 估值基期由当前财年切换至2026财年 [1]
冰轮环境(000811):传统下游资本开支下降,业绩略承压,AI液冷有亮点
招商证券· 2025-08-26 11:03
投资评级 - 强烈推荐评级(维持)[1][5]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业绩承压但AI液冷业务表现亮眼 传统业务逐步企稳叠加AIDC液冷机组持续贡献增量 长期业绩有望行稳致远[1][5]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1.18亿元同比下降6.92% 归母净利润2.66亿元同比下降19.71%[5] - 单季度看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7.46亿元同比增长1.79% 但归母净利润1.72亿元同比下降18.13%[5] - 毛利率逆势提升 2025H1毛利率27.49%同比增长0.51个百分点 显示产品和订单结构优质[1][5] - 业绩承压主因传统下游(食品饮料/制药/卷烟/电力/冶金/化纤)资本开支增速下滑及工商用建筑业投资增速下降[5] - AI液冷业务成为核心亮点 子公司烟台冰轮(香港)收入11.9亿元同比增长2.8% 净利润1.6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6.6%[5] - 螺杆压缩机行业销量3.57万台同比下滑3.9% 但产品结构优化 >200HP大功率产品占比提升1个百分点 冷冻应用占比提升0.6个百分点[5] 财务表现 - 2025H1净利率9.51%同比下降0.93个百分点[5] - 费用率结构优化 财务费用率-0.35% 管理费用率4.99% 销售费用率8.64% 研发费用率3.79%[5] - 当前总市值141亿元 每股净资产5.9元 ROE(TTM)9.6% 资产负债率46.1%[2] - 股价表现突出 过去12个月绝对涨幅140% 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106%[4] 业务拆分与预测 - 工业产品销售为核心业务 包含四大类产品:传统压缩机组/CCUS增压机组/AIDC液冷机组/传统中央空调[6] - 预计2025-2027年工业产品销售额分别为63.7/76.9/89.2亿元 同比增长13.2%/20.6%/16.0%[6] - 预计工业产品毛利率持续提升 2025-2027年分别为26.3%/29.2%/32.0%[6] - 工程施工业务预计未来三年保持15%增速 毛利率稳定在12%[6] - 其他收入预计零增长 毛利率维持40%[6] - 综合预测2025-2027年总收入74.7/88.9/102.4亿元 同比增长13%/19%/15%[7] - 预计归母净利润6.09/8.66/11.57亿元 同比增长-3%/42%/34%[5][7] - 对应动态PE估值23.2/16.3/12.2倍 呈现持续下降趋势[7][8] 增长驱动 - AIDC液冷机组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受益全球数据中心建设浪潮[5] - 传统业务有望逐步企稳回升 CCUS产品提供额外增量[6] -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大功率和冷冻应用占比提升[5] - 品牌集中度提升 螺杆机行业CR5达83.3%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