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商业化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 | 阅文集团(00772)早盘涨近5% 公司推出四大举措布局漫剧生态 积极推进IP商业化
智通财经网· 2025-10-24 10:34
公司股价表现 - 阅文集团早盘股价上涨近5%,截至发稿涨4.07%至38.84港元,成交额8480.58万港元 [1] 公司战略举措 - 公司于2025阅文创作大会宣布升级“创作合伙人计划”,推出四大举措进军漫剧领域 [1] - 举措包括开放10万部精品IP,设立亿元创作基金,推出AIGC工具“漫剧助手”以提升改编效率,并构建全产业链扶持体系 [1] 券商观点与公司优势 - 天风证券认为公司具备稳定打造商业爆款的能力及实现IP产业链联动的商业模式可行性 [1] - 公司长期有望凭借良好内容生态、丰富IP储备及多元商业链拓展能力构筑壁垒并提升盈利能力 [1] - 招商证券指出公司手握海量优质网文IP,积极推进IP商业化,搭建线上线下销售渠道 [1] - 公司有望聚焦卡牌、谷子、轻软周等细分赛道,实现与影视、动漫、游戏等优质作品协同以最大化商业价值 [1]
中信证券:10月版号发放 题材多元驱动景气度提升
第一财经· 2025-10-24 08:23
版号审批情况 - 10月以来国家新闻出版署共下发166款游戏版号,其中国产游戏版号159款、进口游戏版号7款 [1] - 版号数量环比提升,审批节奏保持平稳 [1] 游戏内容供给 - 厂商新品批量获批,题材覆盖二次元、三国、RPG及休闲等多个赛道,内容供给更趋多元 [1] - 《明日方舟》客户端版获批标志头部IP跨平台布局深化 [1] - 中腰部厂商在轻量化、放置及叙事类产品方向加快创新,整体供给端保持充足 [1] 行业前景展望 - 版号发放节奏稳定、审批环境宽松,有望推动新品上线,带动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 [1] - 重点推荐版号持续宽松及AI、IP商业化趋势下新产品周期带来业绩提升的公司 [1]
中信证券:10月版号发放,题材多元驱动景气度提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08:20
版号审批情况 - 10月以来国家新闻出版署共下发166款游戏版号,其中国产游戏版号159款、进口游戏版号7款 [1] - 版号数量环比提升,审批节奏保持平稳 [1] 游戏产品供给 - 厂商新品批量获批,题材覆盖二次元、三国、RPG及休闲等多个赛道,内容供给更趋多元 [1] - 《明日方舟》客户端版获批标志头部IP跨平台布局深化 [1] - 中腰部厂商在轻量化、放置及叙事类产品方向加快创新,整体供给端保持充足 [1] 行业前景展望 - 版号发放节奏稳定、审批环境宽松,有望推动新品上线 [1] - 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 [1] 公司投资重点 - 重点推荐版号持续宽松及AI、IP商业化趋势下新产品周期带来业绩提升的公司 [1]
阅文侯晓楠:短剧与漫剧正成为IP视觉化的重要引擎
新浪科技· 2025-10-16 21:03
公司战略与未来趋势 - 公司指出未来四个关键趋势:内容爆炸时代好故事是定海神针 AIGC时代原创力是作品灵魂 新消费时代IP是超级杠杆 全球共创时代中国故事是世界语言 并认为下一个十年将是中国超级IP的黄金时代 [1] - 公司宣布升级“创作合伙人计划” 在深耕短剧之外再入局漫剧新赛道 认为短剧与漫剧是IP视觉化的重要引擎 能极大提升文字到视觉的转化效率 为大量IP带来开发机会 并为作家开辟全新转型路径 [1] - 公司正式发布“全球潮玩共创计划” 该计划包含两大核心:一是携手全球百大艺术家推动原创潮玩IP孵化与公司IP的形象化创作 二是向合作方开放公司全链条产业化能力 覆盖从艺术家签约与服务、产品设计、生产供应链到全球营销发行与IP多业态联动等 [1] 业务进展与商业化成果 - 情感经济正加速IP商业化进程 今年上半年公司衍生品GMV达4.8亿元 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1] - 除深耕自有IP外 公司也积极与《王者荣耀》《灵笼》等外部知名IP展开合作 [1]
全球潮玩共创计划招募百大艺术家,掘金万亿情感消费市场
扬子晚报网· 2025-10-16 20:26
公司战略与未来展望 - 公司提出未来四个关键趋势:内容爆炸时代好故事是核心、AIGC时代原创力是灵魂、新消费时代IP是超级杠杆、全球共创时代中国故事是世界语言,并认为下一个十年将是中国超级IP的黄金时代 [1] - 公司宣布升级“创作合伙人计划”,在深耕短剧之外再入局漫剧新赛道 [1] 漫剧业务发展 - 公司漫剧业务将开放十万部精品IP,设立亿元专项创作基金支持创作,并推出“漫剧助手”等AIGC工具提升改编效率 [1] - 公司已有30部漫剧作品播放量突破千万,部分作品播放量破亿,并与酱油动漫达成合作,未来三年内每年合作上线漫剧不少于400部,其中不少于200部改编自公司IP [2] - 2025年上半年国产动画热度TOP10中,有8部改编自公司IP,显示公司IP在轻量化内容领域的强大支撑力 [2] 潮玩业务与情感消费市场 - 公司启动“全球潮玩共创计划”,将携手全球百大艺术家,并开放从艺术家签约到全球营销发行的全链条产业化能力,以“内容IP+潮玩IP”路径切入市场 [3] - 公司已投资超级元气工厂等头部企业夯实潮玩品类实力,目前已完成多位艺术家签约,多系列潮玩产品即将面市 [3] - 中国潮玩产业总规模预计至2026年将达1101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0% [4] - 公司衍生品GMV在今年上半年达4.8亿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除自有IP外亦与《王者荣耀》《灵笼》等外部知名IP展开合作 [3] AI技术应用升级 - 公司发布三项AI应用升级:“妙笔通鉴”具备千万字网文深度理解能力,可辅助细节回顾、剧情总结等,已向全行业开放;“版权助手”高效匹配百万级作品库与下游改编需求;“漫剧助手”提供漫剧一站式创作支持 [5] 内容生态与IP表现 - 公司内容生态在2025年首次实现两部作品连续突破30万均订,刷新行业纪录,截至9月,2025年新增10万订阅作品数已追平去年全年 [7] - 新人作家快速崛起,有新人作家仅用165天实现10万均订,刷新行业纪录,同时7个分类人气作品订阅增长超30% [7] - 公司IP改编作品表现强劲,上半年全网累计有效播放霸屏榜Top10的动画中有8部改编自公司IP,多部IP改编影视作品实现“七连爆” [7]
IP行业解构IP商业化:内容、场景与消费的三元共振
2025-10-09 10:00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是中国IP授权与商业化行业,重点讨论的公司包括泡泡玛特、卡游、大麦娱乐和阿里鱼等[1][4][12][19][20] 核心观点与论据 **中国IP行业发展现状与规模** * 中国IP行业规模已达千亿级别,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达1,262亿元,全球行业市场规模达3,636亿美元[1][4] * 2022-2023年商品授权占比超过50%,品牌联名占比近30%[1][4] * 商品授权是最常见模式,单位授权金可撬动25倍以上商品GMV,行业版税金率约为5-10%[1][4] * 2024年年度商品授权零售额1,550.9亿元,对应版税金接近60亿元[4] **与国际市场对比及增长空间** * 中国2023年授权零售额首次超越德国,但低于美国、英国、日本[5] * 2022年人均IP消费额中国为51元人民币,日本为581元,美国为3,077元,中国占比人均可支配收入0.14%,不到日本1/4,美国1/5[5] * 中国IP收入90%以上来自票房广告植入,后链路开发占比低,而美国电影票房与衍生品产值比重为4:6,日本为3:7[5] * 驱动因素包括人均GDP超1万美金后享受型消费提升,以及人口社会结构变化[5] **IP商业化模式与价值衡量** * IP授权是品牌进化和深化的高级阶段,适合授权的IP需具备知名度、好内容、粉丝基础、可提炼商业价值等特质[2] * IP价值可通过用户生命周期价值模型衡量,情绪价值是关键驱动因素,包括社交货币、情感陪伴及收藏价值[8] * 前链路授权金撬动后链路流水,2023年保底授权金加超额分账模式占比高达71%[7] * 实物产品授权费用通常按销售额提取3-10个点,虚拟产品授权金方差较大,头部网文IP单项目年收入可达百万元[7] **核心消费群体与供应链优势** * 千禧一代和Z世代是IP消费核心受众,他们有强烈的情感消费和孤独感需求[6] * 国内供应链完善降低了衍生品成本和时间,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工厂选择和便捷运输加速了衍生品变现[6] * 文化出海为中国IP提供更广阔市场,中国文化产品竞争力指数接近1,中国APP在海外用户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6] **核心玩家能力与泡泡玛特案例** * 核心玩家需具备评估IP潜力能力,包括IP数量、自有占比、情感浓度与商业裂变力[10] * 泡泡玛特上市初期拥有93个IP,其中37个为自有及独家授权,高占比使其在产业链有强话语权[10][11] * 泡泡玛特会员运营成效显著,2024年会员总数达4,608万,同比增长34%,会员复购率49.4%,单一会员每年创收262元,同比增速54%[12] **渠道扩张与运营策略** * 渠道扩张是业绩弹性主要来源,线上渠道如抖音使泡泡玛特该渠道收入同比增长112%,卡游线上直营渠道收入同比增长259%[13] * 线下直营店提升品牌影响力,泡泡玛特2024年有531家直营店,对比乐高全球1,069家门店还有翻倍以上空间,海外直营店成为文化输出窗口[13] * 无人售货机作为线下补充,泡泡玛特国内拥有2,300台,海外192台,卡游有699台,用于扩大覆盖面和测试新品[14] 其他重要内容 **公司近期动态与展望** * 泡泡玛特近期逻辑是2025年赛周期共振,北美新店贡献收入,中期北美单店爬坡、欧洲加密,长期以核心IP搭建零售乐园与数字娱乐框架[15][16] * 大麦娱乐估值调整源于市场对国内演唱会的担忧,但其大麦国际和iptc业务尚未被定价,海外业务有望从票务向内容延展[19] * 阿里鱼于2025年9月27日开设Chikawa中国内地首家线下官方旗舰店,Hello Kitty下半年将在重要城市开展快闪店[20] **行业趋势与投资价值** * 消费市场趋势从功能满足转向心灵共振,IP成为情感货币,通过情感价值绑定与生态闭环实现商业化爆发[14] * 二手市场价格波动是长青IP发展必经之路,周期性波动并非核心问题,例如宝可梦卡牌价格经历波动后因数字游戏和营销活动而上涨[17] * 长期看好IP行业投资价值,大型IP及其商业化前景值得期待[14][18]
泡泡玛特的玩具收入,超过迪士尼了,成年人才是玩具的最佳消费者
Founder Park· 2025-09-27 10:37
全球玩具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全球玩具市场回暖明显 全球12个主要市场(不含中国)玩具销售额平均同比增长7% [6] - 增长势头主要得益于特定品类爆发式表现 "游戏与拼图"品类同比增长36% "收藏品类"同比增长35% [7] - 由于法律法规原因 Circana跟踪的消费数据不包含中国市场 中国本土调研机构暂未披露相关数据 [10] 2025年上半年全球玩具公司收入排名 - 乐高集团以384.5亿元人民币销售收入位居榜首 基于公司2025年半年报 [12] - 泡泡玛特以138.8亿元收入位列第二 超越迪士尼的138.6亿元 [12] - 万代南梦宫以144.4亿元收入排名第四 孩之宝和美泰分别以133.4亿元和131.8亿元位列第五和第六 [12] - 榜单统计专注于各公司直接来源于玩具、收藏品、集换式卡牌及相关衍生品的业务收入 剥离了主题公园、非相关数字娱乐等业务收入 [13] IP收藏玩具发展趋势 - IP开发、获取、运营及跨平台价值放大能力成为品牌成败关键因素 [19] - 迪士尼通过内容撬动共鸣 用角色链接情感 消费品部营收138.6亿元 同比增长约3.5% [20][21] - 万代南梦宫采用内容与实体商品高度协同模式 高达系列和《海贼王》TCG卡牌游戏成为主要贡献者 [27][29] - 美泰加速从传统玩具公司向内容供应商转型 成立美泰工作室强化IP跨媒体叙事能力 [39][42] - 泡泡玛特用无故事IP撬动全球潮玩市场 THE MONSTERS系列贡献48.1亿元收入 占总营收34.7% [48][49] 集换式卡牌游戏爆发 - 集换式卡牌游戏成为增长最快、毛利率最丰厚的玩具品类 [53] - 2025年全球TCG市场规模预计达到78亿美元(约555亿元) 2034年将突破150亿美元(约1068亿元) [56] - 孩之宝《万智牌:最终幻想》创下单日2亿美元(约14.3亿元)销售额记录 [59] - 艾赐魔袋集换式卡牌游戏贡献约64%收入 成为连接IP方与全球玩家的黄金桥梁 [69][76] - 万代南梦宫卡牌业务表现亮眼 《海贼王卡牌对战》销量在2025年8月超过《宝可梦卡牌游戏》成为日本卡牌销售榜首 [77][80] 成人玩具消费市场崛起 - 成人消费者成为全球玩具市场复苏的关键力量 [87] - 乐高成人向系列产品推动业绩增长 上半年营收创历史纪录达384.5亿元 同比增长约12% [88][91] - 世嘉通过IP怀旧再造与周边收藏品化双轮驱动方式刺激成年消费者情感与购买力 [95][101] - 多美聚焦高端收藏品类市场 变形金刚大师系列和TLV车模贡献显著利润增长 [102][107] 中国玩具品牌出海模式 - 泡泡玛特采用IP合作孵化+直接面向消费者模式 构建闭环生态系统 毛利率达70.3% [109][112] - 布鲁可采用授权IP+海外渠道商模式 上半年销售收入13.38亿元 同比增长27.9% 海外收入同比飙升898% [113][118] - 两家公司代表中国玩具从幕后工厂进化为主桌玩家 在全球市场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 [119]
游戏行业景气上行;看好具身智能机器人板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10:12
游戏行业版号发放 - 2025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145款国产游戏版号及11款进口版号 国产版号数量维持高位 进口版号延续一月一批常态化节奏 [1] - 重点大作集中过审 头部厂商深耕优势赛道 中腰部厂商拓展差异化题材 [1] - 版号环境持续宽松提升行业短期景气度 为产品储备和长期研发创新奠定基础 [1] 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 - 特斯拉Optimus项目完成换帅 引领新兴世界模型技术路线 [1] - 国内各地积极落地具身智能数据采集工厂 Figure展示人类视频训练成果 [1] - 具身智能大模型持续精进推动产业加速商业化 该板块有望成为未来5至10年最重要科技产业机会之一 [1] 乳制品深加工行业 - 乳制品产业从喝奶到吃奶转型 深加工品类进入新发展阶段 [2] - 产业加快布局产能 未来产能预计超70万吨 借助低奶价与下游降本增效诉求推动国产化替代 [2] - B端深加工需求规模预计超260亿元 烘焙、现制饮品、西式快餐高景气带动需求持续高增长 [2] - 国产品牌凭借产品性价比、本土供应链和市场服务优势进入高增长阶段 [2]
对话陈潇:把孩子需求放首位,爱奇艺少儿要打造“儿童成长平台”
新京报· 2025-09-18 12:25
核心观点 - 爱奇艺少儿在暑期档获得市场份额第一 通过扩龄策略和多元化内容满足3-14岁用户需求 并转型为儿童成长平台 通过IP商业化及线上线下互动活动增强用户参与度 [1][2][9] 市场表现与用户洞察 - 平台少儿内容有效播放环比大幅增长 爱奇艺少儿市场份额连续三个月位列第一 [1] - 核心用户从3-8岁扩至3-14岁 因出生率下降导致中大童占比提升 [2] - 当代6岁儿童认知相当于过去10岁水平 因信息摄入量增大和社交需求增强 导致个性化内容需求提升 [3] 内容策略与认知建设 - 冒险类和益智类题材位列偏好TOP2 《奇迹少女第5季》播放时长登顶 真实少儿生活类Vlog异军突起 [2] - 内容定位参与儿童良性认知建设 例如《小猪佩奇》关注家庭关系 《汪汪队立大功》培养责任心 《音乐公主爱美莉》提供音乐启蒙 [3] - 冒险悬疑类内容反映儿童从家庭走向社会的心理转变 真人Vlog满足对真实世界的探索需求 [3] 平台功能与互动创新 - 奇巴布App通过"俱乐部"功能提供线上线下活动 暑期活动吸引超50万组用户深度参与 [4] - 平台正视α世代少儿社交需求 提供基于兴趣的线上社交圈和自我表达舞台 [6] - 通过Ai智能体实现儿童与IP人物互动 探知真实诉求并进行正向引导 [6] IP商业化与合作模式 - 平台策略从"打造内容IP"转变为"IP商业化" 将于十一启动"超级IP月"项目 通过30天资源集中推广高潜IP [9] - 向所有IP方开放合作 包括奇巴布App交互产品和线下乐园资源 要求IP符合儿童成长主题并与平台理念一致 [9] - 通过立体化场景融合服务 提升IP商业化可能性 超越单纯追求内容播放量的模式 [9] 平台定位与社会价值 - 奇巴布定位为儿童成长平台而非娱乐平台 孩子为第一用户 家长为第二用户 [8] - 活动设计兼顾亲子共同参与 如配音秀探索科普知识 成语竞赛促进语言学习 打卡活动培养生活习惯 [8] - 平台致力于成为数字成长伙伴 承载儿童成长记忆 并建立长期信任关系 [8][9]
第一上海:维持布鲁可(00325)“买入”评级 海外市场收入高增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14:59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3.48亿元 同比增长27.9% 净利润2.97亿元同比转正 经调整净利润3.20亿元同比增长9.6% 经调整净利率23.9%同比下降4.0个百分点 [1] - 预计2025-2027年Non-GAAP股东净利润分别为7.25亿元/9.98亿元/12.68亿元 目标价123.6港元相当于2025财年盈利预测40倍PE 较当前股价有30.1%涨幅空间 [1] - 毛利率48.4%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 主要因低毛利率新品占比提升及模具数量增加导致折旧上升208.1% [5] 产品结构分析 - 拼搭角色类玩具销售收入13.25亿元同比增长29.5% 销量1.11亿件大幅增长96.8% 均价12.0元下降33.5% 其中9.9元平价产品贡献收入2.16亿元销量0.49亿盒 [1] - 积木玩具收入0.13亿元同比下降45.5% 销量同比下降42.9%至10万件 其他产品收入33万元同比增长111.5% [1] - 前四大IP收入贡献均超10% 合计占比83.1% 较去年同期前三大IP合计占比92.3%更均衡 16岁以上年龄段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至14.8%增加4.4个百分点 [4] 销售渠道分布 - 线下经销销售12.12亿元同比增长26.5%占比90.6% 线下委托销售0.18亿元增长32.1%占比1.3% 线上销售1.08亿元增长44.6%占比8.1% [2] - 线上增长主要受益于销量增加及16岁以上消费者收入提升 [2] 地区市场表现 - 国内收入12.26亿元同比增长18.5% 海外收入1.11亿元大幅增长898.6% 收入占比8.3%提升7.3个百分点 [3] - 亚洲(除中国)收入0.57亿元增长652.5%占比4.3% 北美收入0.43亿元增长2135.9%占比3.2% 其他海外地区收入0.11亿元增长594.7%占比0.9% [3] 费用结构变化 - 销售费用率13.2%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 因营销推广开支增加1430万元及销售人员福利开支增加1800万元 [5] - 研发费用率9.6%上升2.3个百分点 因研发人员工资薪酬福利增加3790万元 研发团队达599人同比增长81.0% [5] - 管理费用率3.5%下降35.1个百分点 主要因上市开支及股权激励费用减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