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商业化

搜索文档
泡泡玛特卖珠宝,能成吗?
36氪· 2025-06-27 09:44
泡泡玛特跨界珠宝品牌POPOP的市场表现 - POPOP北京国贸店开业第二周客流平稳 LABUBU系列未出现缺货现象 [1] - 上海首店开业初期需排队进店 有消费者单次消费达1956元购买MOLLY系列饰品 [3] - 核心客群包括情侣档 夫妻档以及全身奢侈品LOGO的"富哥富姐" 晚上9点包装盒告罄 [5] - 部分高净值消费者单次消费达五位数 购买多个IP系列产品用于自用和送礼 [6] - 消费者购买动机主要为情绪价值和独特设计感 材质成本非首要考量因素 [13] POPOP产品定位与定价策略 - 产品主要采用S925银材质搭配锆石 贝珠等装饰 融入热门IP形象 [14] - 主力产品价格区间319元至2699元 万元级产品作为价格锚点刺激消费 [14][16] - 相比同类材质产品 POPOP品牌溢价率达300%-500% [17] - 产品定位为流行饰品而非高端珠宝 降低消费门槛 [23] - 设计上IP形象微缩至毫米级 银材质可能模糊细节影响情感传递 [23] 泡泡玛特战略转型与IP商业化 - 公司正从"盲盒公司"向"IP公司"转型 盲盒收入占比下降至53.2% [20] - 毛绒品类营收同比激增13倍 占比超两成 MEGA系列收入占比12.9% [20] - 珠宝作为高毛利 高复购品类可对冲潮玩市场周期性波动 [20] - 公司战略从"产品-销售"转向"IP开发-多元化运营" 未来可能渗透更多品类 [20][21] - 已在家电领域发布人才招聘计划 涉及复古小冰箱等项目 [21] POPOP运营现状与挑战 - 开业初期出现包装盒断供 影响赠礼仪式感 [25] - 部分产品出现质量问题 售后流程不顺畅 [24] - 门店运营成熟度不足 工作日晚上仅1名销售接待 [25] - 轻奢品类普遍存在电镀层脱落 焊接点断裂等工艺问题 [25] - 代工模式非主要问题 但资本化程度过高可能影响品牌长期建设 [25]
李佳琦奈娃咖啡618表现亮眼,今年将扩大线下开店
观察者网· 2025-06-25 18:38
奈娃咖啡的商业表现 - 奈娃咖啡天猫旗舰店首次参与618大促,第一波GMV达近500万元,登上天猫618抢先购新商TOP榜,食品生鲜行业位列第三 [1] - 奈娃咖啡进入天猫速溶咖啡热卖榜TOP3、咖啡液热卖榜TOP2,跻身天猫咖啡行业第一波成交店铺前十名 [1] - 奈娃咖啡天猫旗舰店上线不到一年粉丝数突破74.5万,成为新一代咖啡品牌中的"现象级"选手 [3] 奈娃IP的商业化拓展 - 奈娃家族与李佳琦强关联,是商业化最成功的萌宠IP之一,已拓展至食品饮料、美妆、周边等多个领域 [3] - 完美日记2020年推出奈娃家族形象的美妆产品"小狗盘",2023年与薇诺娜推出联名礼盒 [3] - 奈娃家族天猫旗舰店2021年上线首日总交易额突破3000万元,创天猫潮玩行业新店开业纪录 [3] 供应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 奈娃咖啡原料采用云南普洱市澜沧县高海拔山区的咖啡豆,与当地种植基地合作设立助残庄园 [4] - 庄园引入环保加工设备,95%废水实现循环利用,果皮果胶转化为有机肥 [4] - 公司布局全产业链供给,注重长期主义机遇而非短期消费端爆发 [3] 未来发展规划 - 2025年计划将门店网络延伸至校园场景,已落地南京传媒学院与昆山杜克大学 [4] - 未来将推出"一日店长""心愿邮筒许愿"等活动,持续拓展品牌触点 [4] - 致力于打造无障碍工作环境,为听障等群体提供就业机会 [3]
泡泡玛特珠宝店开业即断货 千元银饰背后的IP帝国野心
新浪证券· 2025-06-20 17:28
泡泡玛特珠宝业务拓展 - 公司推出珠宝品牌POPOP,北京首店于6月营业,全球首店位于上海港汇恒隆广场,部分爆款系列如LABUBU、Hirono、MOLLY已断货 [1] - 最贵产品为纯金项链,售价1.98万元,货重9.04g,金重8.65g,其他饰品材质多为S925银,价格区间319元至2699元 [1] - 珠宝业务旨在摆脱"盲盒依赖",构建IP商业帝国 [1] IP溢价与定价策略 - 珠宝产品融入Molly、小野、Skullpanada等热门IP形象,利用成熟IP认知降低消费者决策门槛 [2] - 定价策略瞄准轻奢市场,如Mega Space Molly系列素链499元、串珠319元、吊坠459元,集齐一套近1300元,Skullpanada声音系列项链售价2699元但材质仅为S925银等普通材料 [2] - Z世代消费注重情绪价值、体验和社交属性,公司会员中购买2个及以上IP的比例持续上升,老会员ARPU值和购买单价均增长 [2] 公司战略与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130.38亿元,同比增长106.92%,净利润31.25亿元,增长188.77%,7个IP收入过亿元,其中MOLLY销售额达7.82亿元 [3] - 中国内地累计注册会员4608.3万人,会员贡献销售额占比92.7%,复购率49.4%,构成珠宝业务核心客群 [3] - POPOP定位独立高端品牌,门店布局重奢、中高奢商圈,未来将以独立快闪店或门店形式存在 [3] 海外市场扩张 - 2024年港澳台及海外收入50.66亿元,同比增长375.2%,占总营收比重从不足20%提升至38.9% [4] - 2025年目标海外收入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超100%,占比有望超50% [4] 产品力与品牌挑战 - 消费者质疑产品材质与价格匹配度,多数产品为S925银等普通材料,溢价依赖IP加持 [5] - 潮玩品牌在珠宝领域认知度较低,需投入资源建立品牌形象,面临周大福、潘多拉等成熟品牌竞争 [5] - IP生命周期管理存风险,2024年SKULLPANDA单一IP占比超30%,存在过度依赖问题 [6] 行业趋势与市场潜力 - 新消费核心优势在于差异化,政策支持原创IP开发,商务部推动"IP+消费"全链条发展 [7] - 公司PE(TTM)达35倍,高于行业平均25倍,美银证券预测2023-2026年收入及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56%和84% [7] - 中国IP消费市场潜力大,2023年IP零售额近1000亿元,2026年潮玩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100亿元 [7] 战略意义 - 珠宝业务是公司摆脱"盲盒依赖症"、验证IP可持续商业化的关键,从产品扩展到全球消费文化重塑 [8]
A股指数涨跌不一,沪指低开0.1%,油气、贵金属等板块跌幅居前
凤凰网财经· 2025-06-20 09:32
市场开盘情况 - 沪指低开0.10%报3358.91点,深成指低开0.13%报10039.00点,创业板指平开报2026.88点 [1] - 轨交设备、光伏、游戏板块涨幅居前,数字货币、油气、贵金属板块跌幅居前 [1] - 上证指数成交额28.047亿,深证成指成交额60.44亿,北证50成交额1.98亿 [2] 机构观点 光大证券 - 市场调整主因中东局势担忧及资金获利了结,但指数仍处区间震荡格局 [3] - 可控核聚变、稀土、医药、新消费等前期强势板块带头下跌 [3] - 建议关注人形机器人概念 [3] 中金公司 - 全球IP商业化路径成熟,IP及衍生品产业将进入下一成长周期 [4] - 2024年全球IP玩具市场规模5251亿元,2024-2029年CAGR预计8%,中国及东南亚贡献近半增量 [4] - 中国IP玩具市场规模756亿元,2024-2029年CAGR预计17.2%,玩偶、拼装品类快速成长 [4] - 全球IP授权市场CR5为41%,CR10为54%,集中度持续提升 [4] 银河证券 - 白电板块投资需关注业绩稳定性及分红率提升 [5] - 黑电板块机会在于全球竞争力提升带来的业绩弹性 [5] - 清洁电器行业整合后龙头公司具备投资机会 [5] - AI与具身机器人技术将催生新智能产品 [5] 天风证券 - 美联储6月维持利率不变,9月降息落地难度较大 [6] - 下次降息或推迟至四季度,需满足通胀下行或失业率快速上升条件 [6] - 通胀风险偏高叠加政策不确定性,美债下半年仍有上行风险 [6]
16部动画电影暑期大战,谁能复制哪吒票房+IP授权的百亿战绩?
36氪· 2025-06-20 09:22
票房与市场趋势 - 《哪吒2》票房突破159亿,成为中国影史冠军及全球影史票房第五[1] - 2024年备案的127部动画电影中,神话经典题材仅占7部,与2020年神话IP扎堆备案形成鲜明对比[1] - 2024年《落凡尘》《二郎神之深海蛟龙》等十余部神话改编作品票房最高不足4000万,显示观众对同质化题材审美疲劳[1] - 青年向IP如《非人哉:限时玩家》《斗罗大陆之神界传说》等成为新引擎,平台方依托成熟动画剧集IP基础进行开发[1] 商业化与衍生品 - 《哪吒》系列衍生品已实现几百亿元人民币正版销售额,预计最终可达上千亿元[2] - 光线、追光等公司加码《大鱼海棠2》《聊斋:兰若寺》等多元题材开发[1] - 《聊斋:兰若寺》将推出影院周边商品,万达影城预留衍生品展示位[12] - 《罗小黑战记2》已官宣至少8个周边企划,覆盖Z世代主流二次元消费层级[20] 暑期档动画电影 - 2025年暑期档16部动画电影中,国产片和进口片各占8部[4] - 进口片中,《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和《蜡笔小新:大人王国的反击》淘票票想看人数分别达19万和6.7万[5] - 国产片中,《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系列累计票房超4.95亿元,验证低幼向国民IP持久生命力[6] - 《聊斋:兰若寺》淘票票想看人数达41202人,成为暑期档最受期待国产动画电影[12] IP运营与市场策略 - 央视动漫与万达影视、猫眼微影深度绑定,引入市场化团队补足商业运营短板[7] - 平台方如爱奇艺影业和哔哩哔哩影业转向创作和推广主导,定向开发高转化潜力IP题材电影[9] - 《罗小黑战记》第一部日本公映票房达5.6亿日元(约3500万人民币),创中国动画电影海外发行票房纪录[15] - 《浪浪山小妖怪》提前94天预热,通过线下场景营销和衍生品试产探索IP商业化[18] 衍生品开发趋势 - 《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推出4项"国谷"企划,显示日系IP策略转向本土化设计主导[22] - 中国厂商从代工方、进货商升级为海外IP价值共同体,推动传统授权模式向内容共创进化[22] - 《浪浪山小妖怪》衍生品开发覆盖线下场景、影院变现和二次元垂类深挖[18]
IP行业跟踪:618潮玩再创新高,期待暑期档衍生品表现
中泰证券· 2025-06-16 18: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IP行业投资价值,期待大IP及其商业化,3个方向值得关注:IP2C潮玩龙头,推荐泡泡玛特,关注巨星传奇、实丰文化,以及待上市的卡游、52TOYS;拥有优质IP和B端客户资源的IP2B2C模式IP运营商,关注阿里影业、元隆雅图、羚邦集团;拥有强内容创造力的内容厂商,关注上海电影、中文在线、阅文集团、光线传媒、奥飞娱乐、荣信文化、汤姆猫、掌阅科技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基本状况 - 行业上市公司数为131家,总市值15413.17亿元,流通市值14079.99亿元 [1] 重点公司基本状况 |简称|股价(元)|2023 EPS|2024 EPS|2025E EPS|2026E EPS|2023 PE|2024 PE|2025E PE|2026E PE|PEG|评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泡泡玛特|272.6|0.8|2.4|3.9|5.5|309.6|106.7|64.5|46.0|1.2|买入| |阿里影业|1.0|0.0|0.0|0.0|0.0|90.2|75.5|30.9|25.4|0.4|-| |上海电影|30.7|0.3|0.2|0.6|0.7|109.7|153.6|55.6|42.0|0.6|-| |中文在线|26.8|0.1|-0.3|0.0|0.1|-|-|-|-|-|增持| 备注:股价取自2025年6月13日收盘价;除泡泡玛特、中文在线外盈利预测采用WIND一致预期;泡泡玛特、阿里影业股价单位采用港元;阿里影业财年截至3月31日 [3] 618玩具潮玩销售情况 - 天猫618,淘天约2000个IP上新超20万款周边,叠纸心意上新当天破亿,米哈游等不少周边店双位数甚至三位数增长 截至6月12日,淘天玩具潮玩行业6个商家破亿,近百个商家破千万,16款单品破千万,近800个单品破百万,超2400家淘天潮玩类店铺同比三位数增长,破亿商家数与破千万单品数超去年618全周期 [4] - “国谷”成交和增速远超“日谷” 吉伊卡哇旗舰店上新,抢先购阶段冲上天猫潮玩行业成交榜Top5 618第一阶段,游戏电竞周边同比增长超80% 截至6月8日,“游戏谷”超10个千万级单品,最高单条链接成交近7000万 [4] - 谷子类商品海外订单同比三位数增长,绝大部分成交是国产IP衍生品 谷子热度从游戏、动漫周边向影视与明星蔓延,“周可可旗舰店”上新当日千万成交,《永夜星河》搜索火热,《藏海传》诞生多款百万热门单品 [4] IP行业发展现状 - 根据《2024全球授权市场报告》,2023年中国授权商品和服务零售额137.7亿美元,低于美国、英国和日本 [4] - 从消费倾向看,2022年美国、日本、中国IP商品零售人均消费额分别为3077元、581元、51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分别为7.8‰、6.1‰、1.4‰,中国人均IP商品零售消费占比不到日本1/4、美国1/5 [4] - 从产业链结构看,中国IP以衍生品销售为代表的后链路开发收入占比约10%,低于日本、美国水平(~70%) [4] 暑期档影片情况 - 2025暑期档超60部中外影片定档,包含《地球特派员》等多部国内外动画电影 动画电影在IP衍生品开发方面更具潜力,期待暑期档影片在IP衍生品开发取得突破性成绩 [4]
聊聊新消费与科技的投资机会
格隆汇· 2025-06-09 02:53
中国经济转型与新增长动能 - 中国经济正经历深刻转型,传统增长模式面临挑战,新增长动能正在涌现 [1] - 洞察新经济与新消费本质,把握科技创新方向是构建未来投资策略的关键 [1] 新消费崛起与投资主线 - 代际更迭带来全新消费观念,年轻一代偏好从功能消费转向情绪价值消费 [2] - "悦己消费"成为新趋势,消费重心从社交需求转向个性化体验(如茅台从商务宴请转向日常饮用) [2] - 轻二次元周边(广博股份)通过IP联动和柔性供应链在新消费领域找到增长空间 [2] - 蜜雪冰城成功案例显示新消费竞争核心在于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控制 [2] IP商业化与潮玩经济 - 泡泡玛特凭借IP孵化和全产业链运营能力,拥有年营收过亿自有IP,海外收入占比近40% [4] - 奥飞娱乐依托喜羊羊等国民IP,在盲盒经济和衍生品开发领域展现强劲增长势头 [4] 文化赋能与新国潮 - 老铺黄金、老凤祥等品牌运用非遗工艺与现代设计,使黄金产品溢价达30%-50% [4] - 黄金饰品从保值属性转变为具有文化意象和社交属性的"新黄金" [4] 陪伴经济与宠物产业 - 中宠股份自有品牌"顽皮"通过国际化生产和全渠道优势巩固市场地位 [4] - 佩蒂股份海外营收占比超70%,在全球咬胶市场具有领先地位 [4] 悦己与颜值经济 - 爱美客在轻医美注射剂领域占据重要市场份额,研发投入占比超过部分科技企业 [4] - 华熙生物掌握全球玻尿酸原料市场可观份额,功能性护肤品品牌润百颜毛利率超80% [4] 科技创新三大核心赛道 - 华为昇腾产业链受益于国产化替代,是构建自主可控数字基础设施的关键环节 [7] - 中国消费电子产业链在高端化、智能化方向持续探索(如豪威集团在图像传感器领域具竞争力) [7] - 中国大算力平台涉及AI、数据中心等领域(太辰光在光通信领域扮演重要角色) [7] 其他科技领域进展 - 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相比宁德时代拥有更大想象空间 [5] - 金山办公向"AI+办公"平台转型,绿地谐波在机器人精密零部件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5] - 可控核聚变技术突破预示潜在科技前沿投资方向 [5] 宏观环境与市场展望 - 中美关系缓和迹象可能推动关税、稀土出口等领域务实调整 [5] - 下半年经济刺激政策预期有望为市场注入新活力 [6]
布鲁可(0325.HK)2025年中期策略会速递:稳步推新 迈向破圈 成长势能强劲
格隆汇· 2025-06-07 02:01
公司发展策略 - 3月以来公司推新节奏加快,新产品及新IP陆续上新,有望贡献增长亮点,看好25年全年经营势能向上 [1] - 公司建立并深耕"布鲁可体系",结合标准化积木系统+广泛专利布局、高质量IP矩阵、高效上新&好而不贵的产品体系建立竞争护城河 [1] - 公司以全人群+全价位+全球化为增长引擎,未来有望在客群端破圈、在价位端延展、在海外市场加速布局,增长曲线清晰 [1] 产品推新与市场表现 - 主力产品群星版中,3-5月陆续上新假面骑士、火影忍者、奥特曼、变形金刚、超级战队等IP产品,新一弹产品在素体结构及外观喷涂上升级 [1] - 下沉系列中,9.9元星辰版系列已推出5弹,包括3弹变形金刚及2弹英雄总动员,预计销售表现优异,有望贡献25年业绩增量 [1] - 面向成年粉丝群体的超越版、传奇版等产品陆续上新,面向女孩群体的宝可梦、小黄人等IP已经上新,客群破圈可期 [1] 海外业务拓展 - 24年海外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18%至0.64亿元,亚洲(除中国外)/北美/其他区域收入分别为3922/1654/847万元 [2] - 24年底以来公司产品亮相新加坡/德国/美国/墨西哥等玩具展会,通过好而不贵、兼具还原度及可动性优势的产品链接全球粉丝 [2] - 奥特曼、变形金刚等热门IP已获得全球多个区域授权,看好25年海外业务加速开拓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5-27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1.81/18.14/25.82亿元 [2] - 参考可比公司Wind一致预期25年25倍PE均值,考虑到公司竞争壁垒深厚,IP推新节奏加快,未来成长路径清晰,上调估值溢价 [2] - 给予公司25年36倍目标PE(基于经调整利润),对应目标价188.0港币(前值154.0港币) [2]
布鲁可集团:国产模型玩具龙头企业,盲盒积木人+万代国产替代引领市场潜力释放
天风证券· 2025-06-04 14:2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聚焦布鲁可集团,指出其作为中国拼搭角色玩具龙头企业,凭借高性价比、高IP知名度产品及一体化体系等优势,实现营收高速增长和市场份额领先;中国玩具市场成长空间大,拼搭类玩具增长快,行业竞争呈多元化格局;布鲁可集团IP储备充足、商业化加速,降低对单一IP依赖,未来发展前景良好 [2][64][9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布鲁可集团:中国拼搭角色玩具龙头企业 - 发展历程:历经初步发展、转向积木、转向IP积木人三阶段,2024年12月通过港交所聆讯 [5][6] - 收入情况:2023年、2024年收入分别为8.77亿、22.41亿元,同比增长169.3%、155.6%,拼搭角色类玩具收入占比高且提升 [12] - 市场地位:全球第三大拼搭角色类玩具公司,国内市占率30.3%居首 [12] - 产品形态:有大颗粒积木玩具和拼搭角色类玩具,后者为主力,标准化程度高、易上手 [14][15] - 业务模式:以IP为核心,有授权+自有IP结构,从设计到研发一体化,上新周期低于行业平均 [18] - 自有IP:开发《百变布鲁可》《英雄无限》,动画累计播放超152亿次、粉丝超500万 [22] - 授权IP:获约50个知名IP授权,12个已商业化,通过研发和合作工厂体系推动生产 [26] - 核心管理团队及融资情况:管理层持股超57%,经3轮融资国际资本进入,创始人仍占大头 [28][30] - 财务概览:营收高速增长,2024年同比增155.6%;毛利率逐年提升,从37.4%提至47.3%;净利润及净利率稳健增长 [40] - 销售成本:保持相对稳定,授权费率同步提升,授权IP扩张使无形资产大增 [46] - 期间费用率:逐年下降,受益于拼搭角色类玩具内容禀赋营销效率提升 [50] 行业:中国玩具市场仍具成长空间,拼搭类玩具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 发展历程:从代工模仿走向自主品牌打造,经历代工模仿、品牌初成、百花齐放三阶段 [55] - 消费者画像:消费主体针对儿童,家长看重益智与动手能力开发;受众年龄多元化,各年龄段构成丰富格局 [60] - 市场规模:全球玩具市场达万亿元,中国玩具市场成长空间大;拼搭类玩具是高速增长细分市场,2019 - 2023年复合增速11.1%,2023 - 2028年将保持15.0%年复合增速 [64] - 竞争格局:呈多元化格局,布鲁可国内市占约30%居首;乐高玩法简单、主题多样、持续创新;万代玩具业务产品丰富、IP强大、营收提升;TOP TOY中国积木业务潜力凸显;奥飞娱乐结合IP及产业优势开拓积木市场 [65][74][75][87][91] 核心竞争力拆解:IP平台化运营能力+强渠道布局 - IP储备:2个自有+约50个授权,已实现12个授权IP商业化,触达多年龄层消费者 [95] - IP商业化:授权IP产品贡献收入大头,储备IP商业化推进,降低对单一IP奥特曼依赖,新老IP多点开花 [101] - 奥特曼:通过“影视作品+周边衍生”运营成长青IP,产品形态多样,覆盖多价格带多人群 [102][105] - 变形金刚:通过创新动漫营销打开市场,AI+开拓新玩法 [106] - 已商业化IP:超10个已商业化IP中,与奥特曼同属全球前50畅销IP有5个,公司构筑IP壁垒 [109]
年入十亿百亿级的日本五大玩具公司,2025财年有这些趋势
36氪· 2025-05-28 08:46
日本玩具行业整体表现 - 日本玩具市场呈现多元形态,包括Kidults(大儿童)、科技数码、卡牌、扭蛋等品类,各大厂商经营表现创新高 [1] - 万代玩具事业年销售额5969.33亿日元创历史记录,《龙珠》《高达》《海贼王》领跑业绩 [2] - 多美Kidults向玩具(多美卡PREMIUM、BEYBLADE X等)扩大成年人消费群体 [2] - 世嘉深耕高价格智能数码类玩具,尝试涉足推活谷子市场 [3] - Happinet玩具事业五年连增,扭蛋专卖店扩张 [3] - Furyu游戏机景品为主要营收来源,单季度发售超300款景品 [3] 万代南梦宫集团业绩 - 集团总销售额12415.13亿日元(+18.2%),营业利润1802.29亿日元(+98.7%),连续两季度刷新记录 [4] - 玩具事业部销售额5969.33亿日元(+17.1%),营业利润1022.02亿日元(+29.9%),成为最大收益来源 [4][5] - 高利润率玩具(卡牌、高达模型、一番赏)带动利润增长,成年人消费群体贡献显著 [5] - 三大IP销售额:《龙珠》1906亿日元(+35.56%)、《高达》1535亿日元(+5.35%)、《海贼王》1395亿日元(+24.44%) [6][7] - 日本国内玩具IP销售额前三:《海贼王》942亿日元(+56.22%)、《高达》757亿日元(+10.19%)、《龙珠》299亿日元(+30%) [8] - 2024年1-3月发售超700件商品,扭蛋占比最高(356件),钢普拉发售30款纪念45周年 [10][16] 多美公司业绩 - 销售额2502.35亿日元(+20.1%),营业利润248.7亿日元(+32.2%),连续刷新记录 [19] - Kidults向玩具贡献突出:多美卡PREMIUM、普乐路路REAL CLASS等成人系列热销 [19][20] - 动作玩具销售额422亿日元(+44.5%),BEYBLADE X占据男孩玩具畅销榜6席 [21][22] - 多美卡55周年累计销售超10亿个,推出联合积木及成人配件系列"tomica+" [26] - 扭蛋专卖店"GACHA MATSURI"吸引外国游客,庆祝扭蛋登陆日本60周年 [30] 世嘉公司业绩 - 总销售额4289.48亿日元(-8.5%),但AM&TOY事业部销售额766亿日元(+6.7%) [31] - 推出11款玩具中6款为智能数码类,包括获奖产品ePICO百样体验套装、LinkLink系列 [32][36][39] - 新品牌Favoritoy涉足推活谷子市场,推出亚克力布偶等IP衍生品 [34] - 角落生物迷你电脑系列连续三年获日本玩具大奖,2024年销量排名第三 [44] Happinet公司业绩 - 总销售额3644.18亿日元(+4%),玩具事业部销售额1694.65亿日元(+13%),五年增长近2倍 [45][47] - 扭蛋销售额397亿日元(+29%),专卖店gashacoco达137家,20-30岁女性消费者占比提升 [51][52] - 收购Broccoli扩大IP版图,《歌之☆王子殿下》周边贡献48亿日元销售额(+60%) [49] Furyu公司业绩 - 世界观商务部销售额253.38亿日元(+8.7%),游戏机景品占比73%(186.14亿日元) [53][55] - 原创景品品牌如压泡面人偶、BiCute Bunnies等热销,hololive联名商品人气最高 [55][59] - 海外销售额26.32亿日元(+84.3%),通过中国电商渠道扩张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