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变

搜索文档
午评:创业板指半日涨1.36% 创新药、算力硬件股集体走强
快讯· 2025-07-03 11:37
市场表现 - 创业板指半日涨1.36%,领涨主要指数,深成指涨0.75%,沪指涨0.07% [1][2] - 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7919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578亿 [1] - 封板率达76%,39只个股封板,12只触及涨停,昨涨停个股今平均表现1.42% [5] 板块动态 - 创新药概念股反复活跃,神州细胞等涨停 [1] - 算力硬件股再度走强,博敏电子涨停 [1] - 商业航天概念股一度冲高,西测测试20CM涨停 [1] - PCB、消费电子、中药等板块涨幅居前 [1] - 军工股震荡走低,中船应急跌超10%,游戏、可控核聚变、油气等板块跌幅居前 [1] 个股表现 - 上涨与下跌家数基本相当,市场热点较为杂乱 [1] - 高开率70%,获利率55%,显示短线资金活跃 [5]
大跨界!中国石油强化布局可控核聚变
中国电力报· 2025-07-03 11:17
中油资本投资可控核聚变项目 - 公司拟出资6.55亿元与控股股东共同向参股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增资32.75亿元用于可控核聚变项目 [1] - 此前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已通过投资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29亿元持股20%正式入局核聚变领域 [1] 可控核聚变技术发展现状 - 中国核聚变研究已从追赶者跃升为核心力量 拥有EAST、BEST、CFEDR等多层次装置体系 [3] - EAST装置累计完成15万次实验 2025年实现亿度高约束模等离子体1066秒稳态运行刷新世界纪录 [7] - BEST装置于2025年启动工程总装 采用人工智能与先进材料技术性能超越EAST [13] 中国核聚变技术发展路径 - 实施"三步走"战略:实验堆(EAST)→示范堆(CFEDR)→商业堆(2050年目标) [11] - 配套建设夸父大科学工程(CRAFT)2025年建成后将支撑聚变堆国产化技术体系 [11][12] - CFEDR定位从实验堆升级为示范堆 工程规模与参数指标超越ITER [11] 国际合作与话语权提升 - 中国承担ITER计划75%研发任务 EAST成为其重要实验验证平台 [9] - 中方联合体攻克ITER核心设备安装技术 2019年签署TAC-1安装合同 [9] - ITER首次等离子体放电时间推迟至2034年 [10] 技术原理与工程挑战 - 磁约束托卡马克为主流技术路径 需满足"聚变三乘积"(温度×密度×约束时间)指标 [4] - 第一壁材料需承受极端热负荷与粒子轰击 后方设冷却管道导出热量 [15] - 温度测量依赖光谱分析、汤姆逊散射等间接方法 精度达亿摄氏度级 [14]
英杰电气(300820) - 300820英杰电气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03
2025-07-03 08:32
主营业务 - 专注工业电源研发与制造,核心业务涵盖功率控制电源及特种电源,覆盖光伏、半导体、充电桩、储能及科研院所等行业 [1] - 光伏业务占比曾长期较高,当前行业下行,公司推进业务转型,半导体业务占比持续提升,充电桩业务与国内头部企业合作有望突破 [1] 核聚变业务 - 具备深厚技术积淀与市场经验,提供回旋管电源、中性束电源等辅助加热电源产品,拓展基于 IGBT 技术的磁场电源等新产品 [2] - 产品体系覆盖核聚变关键环节,与西南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合肥等离子体所等建立长期合作 [2] - 2024 年核聚变相关电源订单突破千万元,历史累计订单达数千万元,正对接国内重点商业核聚变项目 [2] - 国内核聚变项目投资规模达数十亿元至百亿元级别,电源占项目投资比例高,2025 年下半年多个项目将招标 [3] - 核聚变电源技术壁垒高,公司有大功率电源研发经验和量产能力优势 [3] 充电桩业务 - 为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研发新产品,产品进入技术验证阶段,若顺利将获高附加值订单 [4] - 加速海外市场布局,构建海外销售网络,2025 年有望规模性增长,对冲光伏订单波动 [4][5] 光伏业务货款回收 - 行业面临项目延缓挑战,部分企业呆坏账可能影响公司,但行业有周期性,后续有货款回收可能 [5] - 电源为专用设备,调试服务保障延缓项目货款回收和收入确认 [5] - 未确认销售的发出商品大部分货款已预收,2024 年已计提存货减值,财务风险可控 [5]
可控核聚变专家交流
2025-07-02 23:4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可控核聚变行业 - **公司**:能量起点、中国国际电能、汉海智能、武汉资源、新光玄能、中国机械工业集团、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所、中核集团、新奥能源、清华智能、江西联创光电、国光电器、安泰科技、南京雷福金、核弹智能、一重、二重、东方电气、中和科技、航天晨光、景业智能、江苏神通、纽威股份、海陆重工、西部超导、京达股份、永鼎股份、联创光电、安徽黄山金利、九院、上海超导、珂玛科技 [3][6][25][40]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行业发展现状与进展** - 中国可控核聚变研发领域涌现多家公司并获投资,如中国机械工业集团获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投资,预示该领域加速发展,或带来产业链投资机会 [3] - 国内外均取得多项突破,国内环流器三号高温超导、东方超环一天秒 H 模,亿泰 1000 秒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和管理区三号双双亿度;国外 MIT CFS 公司 Spark 高温超导托卡马克、Helion Energy 宣称 2025 年上半年实现 Q 大于 1,能量起点完成红方 70 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发电及等离子体放电,2025 年初实现 21 特斯拉高温超导磁体系统超美国 Spark 记录 [5][8] 2. **商业化预期** - 多数业内人士预计 2030 - 2035 年可控核聚变实现并网发电,如 OpenAI 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计划 2028 年前实现商业发电 [11] - 中国计划 2050 - 2060 年间每年建十台低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共 100 台实现商业化,中核集团计划在上海闵行建下一代高温超导托卡马克、在成都进行环流器六号实验 [7] 3. **行业催化因素** - 2025 年国内多个项目预计大规模招标,BEST 项目预算调整到 100 - 150 亿,每年招标几十亿;Corraft 项目总计 60 亿有研发投入;能量起点洪荒 170 计划今年开建,总预算 40 亿,每年招标约 20 亿;中核集团每年投入 20 亿用于氘氚实验,总预算 30 - 60 亿;中国聚变能公司预计 2026 年建设,总投资约 200 亿,每年招标几十亿;新奥、清华智能等小型公司有融资和建设计划,总融资额约 10 亿;还有混合堆项目如江西联创光电计划投资 200 亿、成都 CFETR 预计投资 100 亿,若启动每年招标一二十亿 [9][10] 4. **技术路线挑战与竞争** - 托卡马克装置面临燃料循环、氚增殖比、包层技术、偏离器热管理、材料耐辐照性等障碍,电流驱动和放电控制有不确定性;直线型装置需解决重复频率问题 [16][17] - 托卡马克路线物理成熟,但低温超导磁体造价贵、建造维护迭代慢,预计 2050 - 2060 年代商业化;Heliogen 路线迭代快,有望更早商业化,但有研发项目失败风险 [18] 5. **市场定位与能源关系** - 可控核聚变技术是未来能源重要来源,提供稳定、高效、环保能源解决方案,替代传统化石燃料,应对能源需求增长与环保挑战 [22] - 核聚变能源与其他能源综合互补,预计占 60% - 80%,可再生能源占 20% - 40%,核聚变反应堆用于城市供电,可再生能源结合储能技术形成综合能源系统 [23] 6. **供应链与供应商** - 托卡马克技术中国物理基础和技术知识产权与其他国家共享,在关键部件制造和磁约束聚变装置材料方面不落后,氚再循环问题需全球共同解决 [24] - 低温超导磁体领域西部超导有竞争力,高温超导领域联创光电、永鼎股份等公司表现突出;偏离器包层国光电器、安泰科技等是主要供应商;真空室制造核弹智能、一重等公司有能力;东方电气具备全产业链制造能力,中和科技、航天晨光等提供支撑能力;遥控操作设备景业智能突出,阀门制造江苏神通和纽威股份主导,海陆重工具备压力容器加工能力 [25] 7. **政策支持** - 国家通过专项基金每年给高校及研究所几亿资金进行基础研究,高层关注核聚变发展,召开联合调研会议,有消息称国家计划投资 1000 亿,2025 年高层关注海伦司项目,表明重视程度高 [26][27] - 国家政策支持华滋国际海洋路线,主要依靠央国企推动,发改委提供 30 亿支持,预计 2025 年下半年有海关结果 [28] 8. **成本与降本手段** - 高温超导托卡马克建设约需 70 亿,堆芯占一半约 35 亿,磁体成本目前占一半,辅助系统占 10%约 7 - 8 亿,诊断系统 1 - 2 亿,面向等离子体部件几亿,电源等配套系统约 23 亿;低温超导托卡马克 ITER 磁体占 28%,真空室 8 - 10%等 [30] - 托卡马克装置发电度电成本约 1 元,Heliogen 公司度电成本可达 0.1 元,托卡马克降本需高温超导带材降价、装置小型化、提升效率、简化设计等 [31][37] 9. **混合堆技术** - 混合堆技术结合裂变与聚变优势,提高能效、减少废料处理难题,但工程复杂度高,实际应用案例少,需更多尝试验证 [33] - 国内有星火一号和 ZFF2 项目,星火一号计划投资 200 亿,Z 箍缩装置核心技术难点在超级电容器和快速开关,国际上专注纯聚变技术,混合堆进展少 [35] - 混合堆可能作为纯聚变实现前的过渡方案,若核聚变成功可能被封存,应用场景有限 [3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eQ 项目正在进行设备安装,但放电时间从 2026 年推迟至 2034 年,装置建设延迟三至四年 [19] - 中科院计划 2027 年完成 Best 项目,2030 年前后完成 CFETR,实现稳态运行及 1 - 2GW 发电,氚增殖比大于一,目标 2050 年前建成聚变电站;中核集团成立中国聚变能公司,预计 2050 年代初期实现核聚变商业化;能量起点计划 2027 年建成洪荒 170,2030 年代初期建成示范堆,三五年内实现聚变能商业化 [20][21] - 美国大力支持核聚变研究,参与 ITER 项目,通过 ARPA - E 等机构支持多个方向,重视私营企业发展,但未大规模投入,全球认为中国最可能率先实现核聚变 [29] - 高温超导磁体在核聚变反应堆应用逐渐增多,贝斯特中心螺线管部分改用高温超导磁体,MIT 的 C2S 装置完全采用高温超导磁体,中科院计划用低温超导建反应堆,中核集团直接研发高温超导磁体 [41] - 2025 - 2027 年中国每年预计投入数百亿用于核聚变研发,2030 年前可能每年 200 亿,若 2025 或 2026 年一季度有突破性进展,投资金额可能大幅增加 [42] - 国内未来 1 - 2 年将有至少三至四家公司具备量产高温超导磁体能力,西部超导、交大团队、能量起点、联创光电、上海超导、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吴玉老师团队等在高温超导技术领域取得进展,有望一两年内实现突破 [43][45] - ITER 项目材料由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换成铜钨合金基于欧洲联合环 JET 装置实验结果,内部件采用纯钨,全钨材料价值量约占 10% [47] - ITER 项目冷却系统分为液氮、液氦冷却系统和水冷系统,水冷系统供应商众多,整体价值量约占 5%,高温气冷堆与聚变堆氦气冷却系统不同 [48][49] - 珂玛科技托卡马克装置度电成本为 1 元,中期难降低,转变为高温超导托卡马克可能降成本;贝斯特项目和 EAST 项目未来有望实现每度电 0.07 元左右目标 [50][51] - 美国学界认为中国核聚变研发进展快,因中国政府和国家队对主流路线资金支持充足,美国依赖私人投资者和基金会 [52] - 海南项目有革命性设计,可能 2025 年实现 Q 值大于 1,采用 FRC 技术路径和直接能量转换模式,国内多家公司对标该路线 [53] - 华中科技大学强磁场中心实现 100 特斯拉脉冲强磁场,国内团队在强磁场技术上有优势,具备开发 40 特斯拉脉冲强磁场所需工程能力 [54]
核创纪元系列:电源系统:以能量驱动聚变反应,以壁垒筑就细分龙头
长江证券· 2025-07-02 20: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电源系统是可控核聚变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托卡马克装置中价值量占比约15%,其供电特点为大功率、脉冲式、储能高,且会对电网造成冲击,需建设无功补偿设备 [14][17] - 磁体电源是控制等离子体的核心关键,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承担了ITER中国采购包的大部分研发任务,变流器电源系统是实现磁约束聚变反应的关键 [41][43] - 为达到反应温度,需辅助加热手段进一步加热,高压电源是辅助加热系统的核心部件,目前常见方案有带大功率脉冲调制器的高压电源、基于PSM技术的高压电源和逆变型直流高压电源 [54][72] - 储能技术是应对聚变电源系统功率冲击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电容器、动力电池等高倍率储能元件是核心关键,其中锂离子电容器综合性能较好 [90][103] - 磁惯性约束聚变融合了磁约束聚变与惯性约束聚变的优势,场反位形装置中电源占比或高于传统磁约束装置,Z箍缩装置的压缩能力高度依赖电源系统 [107][112][117] - 核聚变电源壁垒较高,多家公司已取得进展,如四创电子、英杰电气、许继电气等公司在可控核聚变电源相关业务上有中标项目或产品研发成果 [1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电源系统是托卡马克的动力来源 - 电源系统在ITER装置中主要功能为提供能量、产生磁场、供电与保护,价值量占比约15% [14][16] - 托卡马克装置供电特点为大功率、脉冲式、储能高,会对电网造成冲击,需建设大容量无功补偿设备 [17][22] - ITER电源系统由稳态和脉冲高压变电站、磁体电源系统等组成,工作过程包括降压变压、交流转直流、失超保护 [23][26] - 电网通过高压变电网络为装置供电,无功补偿和滤波系统可稳定电网电压,ITER的该系统设计为69KV电压等级,总容量约600MVA [27][33][34] 磁体电源:控制等离子体的核心关键 - 磁体变流电源负责维持等离子体的形状、平衡和稳定性,并提供保护,ITER托卡马克聚变装置主要由多种线圈组成 [41] -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承担了ITER中国采购包的大部分研发任务,变流器电源系统是实现磁约束聚变反应的关键,装机容量2.3GVA [43] 辅助加热电源:达到反应温度的必要环节 - 仅靠欧姆加热不足以将等离子体加热到聚变反应温度,需采用辅助加热手段,如中性束注入加热、低杂波电流驱动、离子回旋共振加热、电子回旋共振加热 [54][61] - 高压电源是辅助加热系统的核心部件,常见方案有带大功率脉冲调制器的高压电源、基于PSM技术的高压电源和逆变型直流高压电源,各有优缺点 [72][87] 储能系统:解决电源系统功率冲击问题的关键 - 现有抑制无功功冲击和滤除谐波的方案对聚变电源支撑能力和作用范围有限,增大电网容量和增设脉冲发电机组也存在不足,兼顾长脉冲和高倍率的储能技术是有效解决途径 [90][94] - 常用储能形式分为能量型和功率型,聚变冲击补偿需求兼具二者特征,需寻求更优储能方案 [98] - 工业领域常用的高倍率储能元件有双电层电容器、锂离子动力电池和锂离子电容器,其中锂离子电容器综合性能较好,具备较好应用前景 [99][103] 磁惯性约束:电源的价值量占比更高 - 磁惯性约束聚变融合了磁约束聚变与惯性约束聚变的优势,技术路径包括场反位形和Z箍缩等 [107] - 场反位形装置中电源或为更重要组成部分,其电源系统为线圈供电产生磁场,部分装置采用高频振荡磁场预电离气体 [112][116] - Z箍缩装置的压缩能力高度依赖电源系统,脉冲电源系统向直接驱动型演进,快脉冲线型变压器成为重要技术路线 [117] 核聚变电源壁垒较高,多家公司已取得进展 - 可控核聚变电源系统壁垒较高,价值量占比不菲,多家公司已取得项目实质进展,如四创电子、英杰电气、许继电气等 [124]
轮子上的仓库、人造太阳、海上风电 上海多维度打造绿色制造样本
证券时报网· 2025-07-02 18:56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 -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是中国首个外商独资整车制造项目,也是特斯拉首个在美国之外的超级工厂,年产能已提升到95万辆以上,部分产线自动化率达到95%以上,30多秒下线一台车 [1] - 工厂采用独特的Warehouse On Wheel物流系统,通过流动的集装箱仓库省却几乎所有的仓储面积,车间均为长条形厂房设计以适配该物流理念,零部件本土化率已实现超95% [1] - 工厂通过合理规划制造布局和生产线缩短物流周转路径、优化场地使用率降低碳排放,2023年产生的所有废弃物中94%被回收 [2] 碳之衡能源科技 - 公司研发的"高效数智化热泵直膨转轮除湿机系统"与常规除湿机组相比节能效果提升20%到30%,在年产1000GWh的锂电池行业每年可节省近100亿元电费支出 [2] - 2023年12月推出的首台产品在中创新航合肥基地使用后,全年可实现节电量47.5万千瓦时,折合节能量144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271吨 [3] - 公司2024年底建立研发实验室,技术成果将从锂电行业拓展至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军事仓储等多个领域 [3] 上海电气核电集团 - 公司从2000年左右开始参与聚变项目,累计实现36项可控核聚变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形成特种材料、精密焊接、精密装配、极限尺寸加工4大核心制造能力,拥有15项专利 [3] - 公司是国内核聚变主机系统核心装备供货业绩最全面的装备制造企业之一,参与了国内外多个首台、重大类工程项目包括BEST、国际ITER项目、EAST"东方超环"等 [4] 申能股份 - 公司旗下临港海上风电项目最近三年累计产生绿色电力18.66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52.9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6万吨 [4] - 自上海2022年开展绿电交易以来,公司累计交易规模超30亿千瓦时,成交电量居上海首位 [5]
龙虎榜 | 融发核电被抢筹!深股通买了1.23亿,游资、机构、量化扎堆20CM国联水产
格隆汇· 2025-07-02 18:43
市场整体表现 - 7月2日市场呈现分化格局,3200多只个股下跌,近2000只个股上涨,63只个股涨停,9只个股跌停 [1] - 市场热点集中在核电、海工装备、水产养殖、光伏、钢铁等板块 [1] 涨停个股分析 - **连板梯队**: - 5连板:诚邦股份(存储芯片+园林景观)、飞亚达(航空航天+精密减速器) [2] - 4天3板:昂利康(医药中间体+化学制剂) [2] - 3连板:西上海(汽车零部件)、吉鑫科技(海上风电)、凯美特气(光刻气)、再升科技(核电)、雪迪龙(核电)、亚星化学(新材料)、长城电工(军工+风电) [2] - 光伏相关:欧晶科技、赛伍技术均实现3天2板 [2][4] - **涨停驱动因素**: - 核电概念:再升科技、雪迪龙、长城电工等因核电业务受资金追捧 [2][4] - 光伏需求:欧晶科技、赛伍技术受益于行业增长预期 [2][4] - 钢铁板块:柳钢股份因一季报增长及国企改革预期涨停 [2][4] 龙虎榜资金动向 - **净买入前三**:融发核电(2.1亿元)、御银股份(1.8亿元)、湖南天雁(1.31亿元) [3][5] - **机构净买入**:昂利康(1.01亿元)、飞亚达(6919万元)、新恒汇(4541万元) [7][8] - **游资操作**: - 天童南路:主攻御银股份(1.06亿元)、融发核电(6218万元) [21] - 成都系:买入国联水产(5352万元)、御银股份(3954万元) [21] - 炒股养家:加仓北方铜业(6293万元)、欣灵电气(1778万元) [21] 重点个股解析 - **融发核电**: - 涉及可控核聚变+海工装备概念,当日涨6.59%,换手率45.66%,成交额51.01亿元,4月9日以来累计涨幅超95% [10][11] - 中标1.89亿元核电项目,子公司获中广核订单 [12] - **御银股份**: - 主营金融服务+产业园运营,当日涨6.05%,换手率58.99%,成交额33.01亿元,4月9日以来涨超117% [12][15] - 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5.86% [15] - **常青科技**: - 当日跌2.12%,换手率56.72%,成交额11.79亿元,机构净卖出1.78亿元 [16][9] 外资及机构行为 - **沪股通**:净买入际华集团(9278万元)、湖南天雁(8224万元),净卖出柳钢股份(2149万元) [18][19] - **深股通**:净买入融发核电(1.23亿元)、凯美特气(9613万元),净卖出协鑫能科(2989万元) [20] - **机构分歧**: - 昂利康获4机构买入1.74亿元,3机构卖出7302万元 [16] - 北方铜业遭机构净卖出1.02亿元 [9]
科技芯片半导体光刻机、可控核聚变表现突出
和讯财经· 2025-07-02 15:58
股指与板块表现 - 股指分化但震荡上行 有望调整至3490 [1] - 板块普涨转分化 科技芯片半导体光刻机 可控核聚变表现突出 [1] - 创新药因政策利好有表现 军工修整 数字货币 金融证券调整 [1] 个股表现 - 结构性行情持续 需调仓换股 汰弱换强 以短线为主 [1] - 科技方向个股当日脱离成本 次日新高涨停 收益12-13% [1] - "好上好"连续3板后继续新高 累计收益超40% [1] - 恒宝股份13天内实现股价翻倍 [1] 市场情绪与方向 - 看多A股 因股指震荡上行 个股获利案例增多 创新药政策利好 [3] - 板块轮动明显 科技 创新药为当前主线 金融 军工短期调整 [1][3]
冰轮环境(000811) - 000811冰轮环境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01
2025-07-02 15:18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在能源和动力领域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和全生命周期服务,产品有压缩机和换热装置,覆盖 -271℃ - 200℃温度区间,包括螺杆式、离心式等多种压缩机及工业热泵等 [2] - 公司有成熟的磁悬浮压缩机产品,应用于北京冬奥场馆 [2] 可控核聚变产品 - 2016 年公司研发成功极低温用氦气压缩机,供货中科院国家实验室,之后陆续为多家科研院所供应,应用于国家重大前沿科技研究项目 [2] 数据中心产品应用 - 旗下顿汉布什公司和冰轮换热技术公司为数据中心提供冷却装备 [2] - 顿汉布什公司“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集成自然冷却功能的风冷螺杆冷水机组”入选工信部目录,国内服务多个数据中心项目,海外与集成商合作,海外制造基地扩产,2024 年 7 月新产品研发上市 [2][3] - 冰轮换热技术公司提供多种热交换装置,“低碳节能闭式冷却技术”获评示范技术,“液冷系统热交换器”入选山东省名单 [3] 核电行业产品应用 - 公司聚焦核岛冷却、核能供热等场景,研发创新技术,服务多个核电站 [3] - 旗下换热技术公司供货全球首座商用四代技术高温气冷堆;顿汉布什公司是全球核岛制冷机服务商,是相关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华源泰盟公司研发新技术,应用于国家电投项目 [3] 工业热管理业务 - 公司推出“工业全域热控综合解决方案”,聚焦工业热控,实现余能高效回收与集约利用 [4] - 旗下北京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截至 2024 年末,授权专利 96 项,软著 33 项,多项技术和产品获国家及行业奖项和入选相关目录 [4]
谷歌采购核聚变电力推动概念股大涨,融发核电百万手封板涨停
金融界· 2025-07-02 12:59
可控核聚变概念股表现 - 7月2日交易时段可控核聚变概念股表现强劲 融发核电封板涨停成为板块领涨股 哈焊华通和天力复合涨幅超过5% 雪人股份、久盛电气、大西洋、百利电气、中洲特材等个股跟涨 [1] - 此轮上涨源于重要消息面催化 谷歌母公司Alphabet与联邦聚变系统公司达成合作协议 将采购其弗吉尼亚州聚变发电项目的200兆瓦电力 标志着核聚变能源在商业化电力采购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 [1] 核聚变技术商业化进展 - 市场对核聚变技术商业化前景预期升温 推动相关概念股持续活跃 融发核电作为国内重要核电设备供应商 已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项目部分部件制造 并在四代核电技术方面有布局 为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提供锻件产品 [1] - 融发核电掌握小型堆核岛主设备关键装备制造技术 能实现压力容器、稳压器等设备的模块化制造 这些技术储备为公司在核聚变产业链中的发展奠定基础 [1] 行业发展趋势 - 核聚变技术被视为未来清洁能源重要方向 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增长及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对电力需求激增 使核聚变技术战略价值日益凸显 谷歌的商业化采购协议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1] - 当前核聚变概念股表现反映市场对技术商业化进程加速的乐观预期 但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商业应用仍需时间 相关企业实际业务贡献有待观察 [2] - 可控核聚变概念在近期政策利好和技术进展推动下资金关注度明显提升 融发核电等龙头企业凭借技术积累和产业布局成为市场焦点标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