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搜索文档
坚持科技创新 积极回报投资者
新浪财经· 2025-11-17 07:19
公司业务与战略定位 - 公司主要聚焦两大业务板块:金属材料精密装备生产,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国内同行业领军企业;以及军工领域的专业产品和技术服务,表现同样突出 [1] - 公司将自身定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生产工具提供者,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生产装备 [1] - 公司认为未来生产工具必须满足智能化、绿色化、精密化、高档化等“五化”要求,通过走“五化”结合的发展路径以获得更大市场空间和更高价值体现 [1] 商业模式与未来方向 - 公司计划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特别重视前置服务的重要性,将其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1] - 公司计划通过提前介入客户的生产规划和技术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全面、专业的解决方案 [1] - 公司有意通过资本运作,吸引和整合AI、数字化、通信等新兴领域的中小企业,利用自身市场优势和资本平台帮助这些企业发展 [2] 研发投入与股东回报 - 公司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0%左右用于研发创新,以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并为长远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2] - 公司坚持稳定的分红政策,自2015年以来连续十年为股东分红,用实际行动回报投资者 [2]
推动上市公司成为创新生力军
证券日报· 2025-11-17 07:18
尹艳林特别关注科技赋能的具体路径。他认为,随着AI等新技术快速发展,企业需要积极拥抱科技创 新,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运营效率。对于上市公司而言,科技赋能不仅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上,更 重要的是通过技术手段优化资本结构,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政策的持续引导和激励下,上市公司分红机制不断完善。尹艳林详细阐述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的重要 性。他提出:"2024年全国实现投资者分红2.4万亿元,截至今年9月底上市公司累计分红10.4万亿元,股 份回购规模增加到5000多亿元,这些有效增强了投资者信心。"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本报记者 刘 钊 "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发展,企业需要积极拥抱科技创新,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运营效率。"11月 14日,全国政协委员尹艳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过去五年中,上市公司向实向新的特征明显。尹艳林援引数据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量 增长了近千家,占比从42.6%上升到52.3%,提升了10个百分点。实体经济上市公司利润占比达到52%, 首次超过金融 ...
“湾区明珠”多浪漫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17 07:17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东澳岛海边合影。 海外网 康 杰摄 华媒代表在会同古村建筑群之间漫步。 海外网 马悦然摄 华媒代表参访格力电器。 海外网 谢 明摄 华媒代表体验全运会自行车赛的滨海赛道。 海外网 谢 明摄 0:00 海风轻抚路旁的棕榈树,阳光为伶仃洋洒下碎金。 近日,在珠海经济特区成立45周年之际,参加第六届海外华文新媒体论坛的百余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 来到珠海实地探访。 穿梭在城市楼宇与碧海青山之间,看珠海如何将壮丽山海与创新产业相融合,如何让百年风骨与时代精 神相交映,他们要向世界讲述的,是一个真实、鲜活、立体的珠海故事。 赏风光: "这就是中国滨海城市的魅力" 珠海的浪漫,书写在它绵长的海岸线与星罗棋布的岛屿之间。 清晨,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迎着朝阳,沿着被誉为"城市名片"的情侣路骑行。这条全长28公里的滨海长 廊,如一条飘逸的绸带,串联起城市、山海与岛屿。它也是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自行车公路赛举办场地 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验过滨海自行车赛道后,马来西亚《亚洲时报》经理张嘉宇表示:"沿着海岸线骑行,既能感受珠海 的自然之美,又能体验全运会氛围。这种将体育赛事与城市景观相结合的做法,充分体现了珠海的前瞻 规划 ...
科技筑梦陕西 创新赋能未来
陕西日报· 2025-11-17 07:03
展示区另一侧,现代农业组的《元生爱特奶绵羊》项目展板前,项目负责人与达成合作意向的签约 方进行交谈。项目成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陈振豪介绍:"这是我国首个自主培育的乳肉兼用奶 绵羊新品种。"他认为大赛提供了宝贵的交流机会。谈及参赛感受,他说:"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展 示出创新创业的十足干劲,也给了我们很多启发,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现代农业未来的市场方向。" 机制创新,以赛促转 11月14日下午,西安寒意渐显。2025年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颁奖暨优秀项目展示活动现 场气氛热烈,驱散了初冬的清冷。路演厅内,多位科研人员化身"推销员",面对评审和观众侃侃而谈; 展示区里,一个个优秀项目吸引投资方与技术需求方驻足交流。这场已连续举办10年的科创盛会,处处 焕发着蓬勃活力。 科创浪潮,奔涌向前 "传统金属骨科内固定物在骨骼愈合后需二次手术取出。我们研发的丝素蛋白螺钉,原料来自蚕 丝,突破了传统金属材料的局限,不仅能在患者体内安全降解,还能有效促进骨愈合,且无免疫排斥反 应。"《再生丝素蛋白骨植入器械的临床研发与转化》项目成员、西京医院骨科主管技师陈旭在展示区 向记者介绍,她一手持一枚看似寻常的浅黄色螺钉,一 ...
创新驱动 开放合作 深化改革 广州南沙厚植新兴产业发展沃土
人民日报· 2025-11-17 06:22
坐拥深水港,南沙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推动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 代海洋产业体系。 可入海下3000米,作业精度达厘米级……位于广东广州市南沙区的深海智人(广州)技术有限公司里, 长6米、重逾12吨的可悬浮式深海管缆埋设机器人正加紧赶制。这是公司前不久拿到的海外订单,将实 现国产深海机器人商业化出口。 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广东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作为广东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做实,摆在重中之重,以珠三角为主阵地,举全省之力办 好这件大事,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 地。"今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广东考察,强调:"要锚定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 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同心协力、稳扎稳打,努力实现重点突破、全面推进。" 2022年,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赋予南沙区"打造成为立 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的使命。 3年来,南沙区立足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厚植新兴产业发展沃土,不断将战略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 ...
广州南沙厚植新兴产业发展沃土
人民日报· 2025-11-17 06:10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生产可悬浮式深海管缆埋设机器人,产品长6米、重逾12吨,作业深度达3000米,作业精度达厘米级 [1] - 公司围绕机器人总体设计技术、深海组合导航定位技术开展科研攻关,3年来累计获得超200项知识产权,推出多款深海机器人产品 [2] - 公司实现国产深海机器人商业化出口,正在加紧赶制海外订单,今年前三季度订单额突破2.5亿元 [1][2] 行业政策与战略定位 - 粤港澳大湾区被定位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 [1] - 南沙区被赋予"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的使命 [1] - 南沙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推动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2] 科技创新与研发实力 - 南沙区已集聚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等新型研发机构22家 [2] - 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海陆结合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在南沙区启动建设,将推动可燃冰产业化、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等产业发展 [2] - 南沙区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年产值突破300亿元 [2] 产业协同与成果转化 - 南沙区与香港形成"香港研发、南沙转化"的协同模式,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科创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吸引优质港澳科技成果入驻转化 [3] - 香港科技大学及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已在南沙孵化超110家企业 [3] - 南沙区打造15家港澳青创基地,支持港澳青年发展和创业就业,目前在孵企业(项目)2336个,全区集聚港澳企业超3100家 [3] 区域发展与产业增长 - 南沙区开展"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合并办理设计方案审查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理时间压缩至4个工作日 [4][5] - 3年来,南沙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年均增长21.5%,实有企业增长超3万家 [5] - 今年前三季度,南沙区累计新开工工业投资项目数量同比增长23.3%,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30.7% [5]
完善政府采购事关全国统一大市场
经济日报· 2025-11-17 06:08
政府采购规模与结构 - 2024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达33750亿元,相比2002年的1009亿元实现巨大跨越 [1] - 货物、工程、服务采购规模占比分别为23.54%、41.01%和35.45% [1] - 政府采购规模占GDP比重低于国际水平的10%-15%,潜在发展空间广阔 [2] 政府采购政策功能 - 2024年全国强制采购和优先采购节能节水产品337亿元,优先采购环保产品795亿元,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2] - 政府采购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为24230亿元,占全国政府采购规模超过70%,有效扶持中小企业 [2] - 政府采购是国家支持科技创新、落实国家战略的宏观调控手段 [1][2] 政府采购发展方向 - 需进一步强化政策功能,实施自主创新产品优先采购,推进创新产品应用和迭代升级 [3] - 优化采购结构,将资金精准投入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公共服务领域,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 - 国务院办公厅明确要求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为中小企业创造更有利环境 [3] 政府采购市场规范 - 需清理歧视供应商的不合理条件,遏制采购活动中的地方保护和隐性门槛问题 [4] - 需破解最低价中标、以次充好、利益勾连等突出问题,加大力度惩处违法违规行为 [4] - 提高透明度和加强信息公开,保障政府采购健康平稳发展,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4]
哈尔滨:科技创新赋能产业振兴,成果应用彰显澎湃动能
人民日报· 2025-11-17 06:01
重大科技突破 - 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通过国家验收 为我国航天领域首个大科学装置 可综合模拟九大类空间环境因素 已提供超2000次实验检测 [2] - 哈尔滨工业大学铝基复合材料等硬核技术助力嫦娥六号任务 哈尔滨工程大学为国内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提供核心结构工艺方案 [2] - 2025年前三季度全市推进重大科技项目232项 成功突破高温钛合金制备 大型冲击式水轮机转轮等84项产业关键技术 [2] - 德沃科技"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电驱高速精密播种机"技术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获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 创新生态与成果转化 - 正式启动环哈尔滨工业大学 环哈尔滨工程大学 环黑龙江科技大学 环哈尔滨兽医研究所4个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 [3] - 4个生态圈累计培育科技型企业163家 2025年1—10月达成技术交易194项 合作资金达4.5亿元 [3] - 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2025年1—10月新成立聚伦激光 智视觉等企业18家 累计培育企业48家 吸引50多名高端人才创业 [3] - 灵巧手 碳纤维滑雪装备等数十项成果在哈尔滨落地应用 30余家在培企业将分批入驻产业园区 3年内预计产值超50亿元 [3] 创新主体培育 -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连续3年增速超40% 2024年完成1412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推荐 总数达3041家 较2020年增长1.5倍 [4] - 实现高新技术企业县域全覆盖 安天科技 万鑫石墨谷等一批企业成长为行业标杆 [4]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较2020年增长7.5倍 [4]
高交会意向成交与投融资金额突破1700亿元
中国证券报· 2025-11-17 04:13
展会规模与成果 - 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累计入场突破45万人次,现场发布新产品新成果5000余项,促成1023项供需对接和投融资项目签约,意向成交与投融资金额突破1700亿元 [1] - 展会汇聚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家知名企业及相关国际组织参展,展会规模达40万平方米 [1] - 展会共展出157项全国首创技术,涉及商业航天、深海开发、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 [2] 重点展示领域与技术 - 展会精心设置22大展区,包括国之重器重大装备、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消费电子、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等 [1] - 全球首款"摄像"磁共振系统亮相,通过LIVE Imaging技术实现磁共振从"摄影"到"摄像"的转变,其新一代3T磁共振系统uMR Ultra可捕捉胃肠道蠕动过程 [1] - 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展示由深圳本土研发制造的世界首颗为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定制的高通量卫星"深圳星"模型 [2] - 全球首台拟人演奏钢琴搭载90台静音电机亮相,计划2026年在深圳举办专场演奏会 [2] - 荣耀AI宠物生态系统通过多模态识别技术实时分析13种宠物行为特征,为2000万养宠家庭提供健康监测方案 [2] 区域与国际参与 - 展会吸引上海、重庆等30余个城市展团及香港、澳门、深圳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参展,首次设立"区域经济科技创新成果专区" [2] - 特设国际友好城市科技展区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专区,德国、加拿大、俄罗斯、巴西、阿根廷等地企业及机构的科创产品亮相 [3] - "国际采购对接区"吸引英国、俄罗斯、加拿大、阿联酋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个国际采购团深度参与 [3] - 为期3天的展会举办了200余场配套活动,包括新品发布、项目路演、技术研讨等 [3]
科技赋能上市公司 价值回馈耐心资本
证券日报· 2025-11-17 01:13
上市公司结构优化与创新投入 - 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量在过去五年增长近千家,占比从42.6%提升至52.3%,增加10个百分点 [1] - 实体经济上市公司利润占比达到52%,首次超过金融业,信息技术行业市值占比从40.5%上升到49.5%,提升近10个百分点 [1] - 截至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达6.5万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1.1%,占全国研发投入的4.6% [1] 投资者回报与市值管理 - 2024年全国实现投资者分红2.4万亿元,截至今年9月底上市公司累计分红10.4万亿元 [2] - 股份回购规模增加到5000多亿元 [2] - 现金分红是向投资者实现价值回馈的重要方式,能够为资本市场筑牢稳定的底线 [4] 融资环境与市场发展 - 中国融资结构呈现优化趋势,传统贷款项目相对下降,直接融资占比逐步提升 [5] - 预计2025年中国理财市场规模将突破32万亿元,2026年有望达到45万亿元 [5] - 资产管理市场作为将间接融资转换为直接融资的有效机制,为资本市场提供重要资金来源 [5] 企业科技创新实践 - 博亚精工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0%左右用于研发创新,自2015年以来连续十年为股东分红 [8] - 天力复合核心技术为爆炸焊接技术生产层状金属复合材料,产品应用于核工业、化工、冶金等重要工业领域 [9] - 荣信文化在出版流程中应用AI技术提升效率,包括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内容生成和校对 [11] 产业发展趋势与战略 - 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服务+制造"等融合模式创新 [2] - 未来生产工具需满足智能化、绿色化、精密化、高档化等要求 [7] - 旅游业正经历四大深刻变化:市场结构转变、消费习惯转向深度游、技术重塑产品、行业竞争转向内容创新和IP打造 [18] 公司治理与高质量发展 -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需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3] - 市值管理是通过合理的运营投资和战略调整,保持健康资本结构,确保股东价值最大化 [4] - 企业需从追求多元化发展转向围绕主责主业聚焦产业链,在专业化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21] 行业转型升级案例 - 太原重工实现从原始作坊式离散生产向流程化流水线生产的转变,并建立行业"灯塔工厂" [15] - 凯撒旅业构建线下线上融合的多元化销售体系,拥有300余家零售网络,并拓展线上渠道 [18] - 华融泰未来将重点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聚焦新能源、数字化、生物医药三大主赛道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