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
搜索文档
跨境急单潮涌:美国买家不再讨价还价,中国工厂昼夜赶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6 09:58
本期编辑 刘雪莹 21君荐读 据新华社报道,5月1 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双方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 美方取消了共计9 1%的加征关税,暂停实施2 4%的"对等关税",于5月1 4日正式实施。 这一政策调整瞬间激活了沉寂已久的中美贸易市场,最近这段时间里,外贸企业订单暴增、 工厂满负荷运转、海运市场供不应求价格飙升,全球海运订单追踪系统维齐恩数据显示,在 美国和中国互降关税之后,在美国下单的从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运输预订量飙升近3 0 0%。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期,外贸企业需要保持敏锐的市场嗅觉,无论接下来的政策如何变化, 中国外贸行业的这场自我革新已经悄然开始。 本期《财经早察》来聊聊,面对外部不确定性,外贸人有哪些策略。 出品:财经早察工作室 总统筹:邓红辉 执行统筹:陈晨星 祝乃娟 编辑:洪晓文 曾婷芳 设计:冯荻庚 白宇航 SFC 广东文化产业"出新招" ,"六大领域"迎机遇 公募基金改革:"帮基民赚钱"成机构必答题 外卖"三国杀"停战,价格战没有赢家 ...
弘则宏观壹周谈 中美缓和至今,中国出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25-05-25 23:3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中美贸易、新能源汽车、家电 - **公司**:八方电信、迪士尼代工厂、义乌企业、奇瑞、吉利、比亚迪、上汽集团、丰田、福特、起亚、本田、马自达、斯巴鲁、现代、红旗、菲亚特、名爵、长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中美贸易 - **核心观点**:中美贸易对中国经济重要性或被高估,贸易战未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未来或通过人民币升值、扩大进口和服务贸易等解决 [1][2][7] - **论据**:2025 年 4 月中美直接贸易下降 20%,中国与其他国家整体出口增长 7%;中美贸易比例仍约为 1:3 关税政策 - **核心观点**:日内瓦谈判后关税有回调,但中国出口美国商品综合税率仍高,美国对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关税政策复杂 [1][2][12] - **论据**:双方同意将对等关税降至 10%,但芬太尼保留 20%特殊关税,涉及 301 或 232 范围商品仍需额外加征;非 USMCA 地区汽车和核心部件缴 25%关税,纯电动汽车缴 35%综合税费 海运及物流 - **核心观点**:日内瓦谈判后美国企业补库存需求激增,导致中国到美国集装箱价格大幅上涨 [1][4] - **论据**:4 月中国到美国船运需求下降近 60%,集装箱价格 200 多美元,6 月中旬上海到洛杉矶集装箱价格涨至近 1 万美元,比 4 月上涨近 5 倍 企业应对策略 - **核心观点**:不同规模企业采取不同策略应对关税变化 [8] - **论据**:大型企业如八方电信在美国投产;中型企业如迪士尼代工厂将部分工序转移至马来西亚;小型企业如义乌企业多元化市场降低对美依赖 新能源汽车出口 - **核心观点**:2025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保持增长,未来几年将继续快速增长,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出口增速远超纯电动汽车 [1][14][16][17] - **论据**:2025 年 1 - 4 月全球出口 193.7 万辆,同比增长 6%,预计全年超 600 万辆;4 月插混车型同比增长 140%,纯电动车型同比增幅为 57.5% 汽车市场 - **核心观点**:美国汽车市场近期增长,但库存收紧可能致新车价格上涨;中国汽车出口市场增长,欧洲市场表现突出 [19][17] - **论据**:2025 年 4 月美国轻型车销量同比增长 13%,达 149 万辆,单月库存从 300 万降至 260 万左右;2025 年 1 - 4 月中国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出口量同比增长 1.5 倍 家电行业 - **核心观点**:中国家电行业对美国市场依赖度低,重心转向欧洲和中东市场,行业利润率下降但全球需求量增长 [2][27][35][36] - **论据**:2024 年美国市场占比 13%,2025 年上半年预计降至 8%;欧洲市场占比 43%,有望超 50%;原来部分产品毛利率接近 40% - 45%,2017 年平均利润率约 16%,纯利率 7% - 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为应对非关税壁垒,中国加强打击走私力度 [5] - 美国 4 月取消 800 美元以下小包裹消费品出口免征 T86 形式报关,增加成本 [3] - 2024 年底中国向美国大量出货库存到 2025 年 4 月底见底,90 天窗口期内税率可能变化 [5] - 中国企业通过匈牙利和塞尔维亚等中东欧国家转口贸易降低美国进口税率 [21] - 2025 年 4 月西欧市场汽车销量同比下降 1.1%,部分国家增长,部分国家下降,中国品牌表现突出 [22] - 2025 年 4 月俄罗斯新车销量同比下降 25.5%,本土及部分中国品牌下降 [24] - 2025 年 4 月巴西市场下滑 5.6%,墨西哥同比下降,哥伦比亚同比增速 13.8%,部分中国品牌增长 [25] - 欧洲市场关税平均 15%左右,相对稳定但增长速度不如部分地区,终端客户库存普遍偏低 [32][37] - 南美市场占总业务量 5 - 6%,消费者注重性价比,高单价创新产品接受度低 [33]
美能源行业公开抗命,中国官方点名警告李嘉诚,不要有侥幸心理
搜狐财经· 2025-05-24 19:06
美能源行业公开抗命,中国官方点名警告李嘉诚,不要有侥幸心理。美国的能源行业为何会公开抵制政府命令?这与前期轰轰烈烈的"卖港案"又有什么联系 呢? 据多家媒体报道,由于中美之间的关税战影响,两国之间的能源贸易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根据《纽约时报》、彭博社等媒体的报道,自从2月10日开始,中 国已经连续70天没有从美国进口哪怕一船液化天然气(LNG),创下了五年以来的最长纪录。 根据数据统计,在2023年,美国超过澳大利亚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船企在全球LNG船只领域的市场份额占到了35%, 也就是说中美两国原本应该在生产和运输两端各自深耕,但是现在特朗普却要横插一脚,想要打击中国在海运领域的主导地位,但是却误判了形势,遭到了 自己人的反对。 这件事情却足以给我们敲响警钟,按照特朗普的个性,他能够在美国境内对中国船只征收停靠费,那么在美国企业控制的海外港口当然也存在这种可能。这 不由得让人联想到不久前的长和与贝莱德之间的港口交易,假如当时没有国家市场监管局的紧急介入叫停了这笔交易,一旦真的由美国财团控制了位于巴拿 马运河的主要港口,那么中国的船只在通过或者停靠的时候,是不是也要被无端征收 ...
中美贸易90天窗口期,中国港口忙起来
环球时报· 2025-05-24 06:53
中美贸易窗口期市场反应 - 中美关税暂停90天窗口期启动后,美国零售商密集联系中国企业增加订单并加紧发货,美国企业间掀起"仓库争夺战"[1] - 上周中国至美国海岸货轮预订量较前一周增加一倍多,航运公司正调整运力应对需求激增[1] - 截至5月13日的7天内,中国至美国集装箱预订量较前一周飙升近300%[4] 港口与物流行业动态 - 宁波舟山港4月完成99.8万标准箱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5.6%,美线箱量占全港约40%[4] - 港口预计未来几周恢复至日均3.5万标准箱基准线,最繁忙时出口工作量堪比春运[4][4] - 航运公司美森、ONE、长荣宣布5月中下旬涨价,美西线运费达6000美元/箱,美东线7000美元/箱,较年初翻倍[6] 出口订单与商品品类 - 阿里巴巴平台美国买家询盘量周增40%,圣诞产品相关询盘增长20%以上[10] - 海南罗非鱼出口占全国1/3,一季度对美出口量同比下降50%-60%,现正加速恢复[11] - 广东家电制造商收到美国恢复生产请求,咖啡机等产品生产线全负荷运转[11] 美国企业应对策略 - 美国进口商加速改造1700处保税仓库暂缓缴税,仓储费用飙升导致申请积压超6个月[13] - 婴幼儿用品商Busy Baby承担1万美元/箱运费(常规4000美元)及5万美元额外关税,无法转嫁零售端涨价[13] - 美国零售商Loftie、Zest等企业承认中国供应链不可替代,越南替代方案成本高10%-15%[14] 中国企业战略调整 - 宁波门窗配件企业计划拓展美国东海岸市场,同行企业单美国市场年产值超1亿元人民币[15] - 宁波箱包企业在泰国建厂6月投产,已接单至10月10日,同时布局国内自主品牌[19] - 义乌袜子出口商转向美国市场,外贸企业通过多元化出口应对关税波动[10][17] 行业信心与展望 - 外贸企业普遍采取积极应对策略,宁波物流公司统计本周收货量增加20%,仓库短暂满仓[17] - 行业人士认为美国关税政策非市场驱动难以持久,期待后续谈判改善[17] - 企业强调中国供应链在质量、效率和性价比方面的不可替代性[14][15]
中美贸易休战或缓解美国通胀压力 经济衰退风险同步降温
智通财经网· 2025-05-23 22:16
图1 尽管经济衰退概率预期从上月45%降至40%,但仍显著高于3月30%的预测值。受访者对2025年美国GDP增速的中位预期仅为1.3%,较此前预测 进一步下调。分析认为,特朗普政府本月宣布大幅调降中国商品关税的举措,为双边贸易关系改善释放积极信号,但当前关税水平仍显著高于 2017年特朗普就任前水平。 智通财经APP获悉,据最新调查显示,随着美国与中国达成阶段性贸易协议,经济学家普遍预期美国通胀压力将有所缓解,短期内经济衰退风险 亦同步降低。5月16日至21日期间,86位受访经济学家将2025年底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美联储核心通胀指标)峰值预测值从4月的3.2%下 调至3.1%,同时下调了2026年初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预期。 图3 消费端呈现韧性但增速趋缓:第二季度消费者支出增速预期从4月的1%上调至1.5%,但预计下半年将逐步放缓。企业投资前景则显悲观,本季度 私人投资预期增速从-3%大幅下调至-5.2%,且未来数季度预期持续走弱。 图2 关税影响呈现双重性特征:一方面,企业为规避关税提前抢运导致的进口激增(今年初进口量创近五年最大增幅)曾导致2022年以来首次GDP负增 长;另一方面,经 ...
交运视角看出口:航运行业访谈
2025-05-22 23:2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航运行业 - 公司:KMTC高力海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中美贸易结构变化 - 东盟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美国退居第三,对美贸易量占比从2018年超20%降至约10%,外贸多元化降低关税战直接冲击[1] 2025年与2018年关税战对比 - 2025年爆发突然,4月双方加征关税一度超100%致供应链暂停;2018年影响渐进,仅对部分商品加征较低关税;2025年中国外贸结构变化,对美贸易量占比降低[2] 美线需求情况 - 关税战停火后,短期内因补库存需求美线货量增长,但30%关税及供应链转移趋势致长期货量下降;美国商超库存消耗后补货,后续出货量将缓慢下降[1][4][5] 转口贸易情况 - 转口贸易需求持续存在,但操作复杂,需在东盟国家加工组装满足原产地证要求,企业在第三国建厂至少需半年,2025年以概念炒作为主,实际落地预计2026年[1][6] 东南亚航线情况 - 受益于产业链转移,中国对东盟出口持续增长,基建、厂房及半成品输出带动当地加工制造,亚洲区域内航线运价较高且稳定,预计2025年全年维持较高运价水平[1][7] 美线停航改线恢复时间 - 空单抛锚或修船一周内可重新配置,改线调往南北线需一到两周,印度线更长,欧洲线大西洋段约两三个月,整体恢复运营需半个月到一个月左右[3][8] 其他航线向美线调动趋势 - 目前无明显趋势,若调动首选南北线,其次是大洋洲、印度、中东和地中海航线,欧洲航线受影响最小[9] 欧线运价及关税战情况 - 欧线运价下跌趋势短期内难以扭转,关税战停火预计持续三个月,若重启7月中旬后出货量减少,贸易商6月上旬至7月中旬抢运货物,延期至年底概率60 - 70%,7月15日前抢运货物至美国是最佳选择[3][10] 未来一到两年各航线预期 - 2025年底前若关税延续暂停,美线下半年市场表现较好,旺季可能推迟;欧线需求变化不大,六七月份可能因集装箱短缺出现运价上涨;东南亚线路受益于产业链转移,运价和货运量将提升[11] 长期运价和货量趋势 - 中美关税提高后,中国发往欧美的定价不乐观,总量预计继续下降,东南亚及印度发往欧美的运价和货量相对较好[1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美线上常见船舶容量在8,000至15,000 TEU之间,有些甚至达到5,000至6,000 TEU[8] - KMTC高力海运计划于6月18日新开美线,从青岛上海到洛杉矶,准备时间约一个月[8]
中加基金权益周报︱中美贸易关系缓和,债市关注风险偏好及资金面变化
新浪基金· 2025-05-21 17:30
市场回顾与分析 - 一级市场国债、地方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发行规模分别为5905亿、1973亿和1518亿,净融资额为5012亿、1711亿和357亿 [1] - 非金信用债共计发行规模1222亿,净融资额-112亿 [1] - 暂无可转债新券发行 [1] 二级市场回顾 - 上周利率有所上行,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中美日内瓦联合声明、资金利率先下后上、降准资金落地、4月信贷等 [2] 流动性跟踪 - 上周资金先松后紧,逆回购、MLF到期、政府债缴款等资金需求部分对冲了降准资金落地带来的供给增加 [3] - 后半周资金边际收敛,本周将进入税期,需继续关注资金利率中枢变化 [3] 政策与基本面 - 中美日内瓦联合声明将91%的反制关税取消,24%对等关税豁免90日 [4] - 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800亿,社融1.2万亿 [4] 海外市场 - 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但中美谈判提振风险偏好 [5] - 全周标普上涨5.3%,10年美债上行6BP [5] 权益市场 - 上周A股受中美谈判结果超预期影响,周内各宽基指数冲高回落 [6] - 万得全A上涨0.72%,沪深300上涨1.12%,创业板指上涨1.38%,科创下跌1.10% [6] - A股成交缩量,日均成交额1.27万亿,周度日均成交量减少871.58亿 [6] - 截至2025年5月15日,全A融资余额17967.28亿,较5月8日略减4.10亿 [6] 债市策略展望 - 中美90天关税豁免期预计将再激发抢出口,短期内经济失速下行风险降低 [7] - 信贷需求不足、地产销售疲弱、物价持续偏低的状态下,资金不存在大幅收紧的基础 [7] - 未来存贷款利率等广谱利率还将跟随政策利率下调 [7] - 抢出口降低了短期内逆周期政策出台的紧迫性,中美贸易谈判尚存不确定性 [7] - 转债估值相对有支撑,多个平价区间平均转股溢价率仍低于春季行情水平 [7] - 转债短期行情或仍以结构性为主,需挖掘年内经营边际变化较大的公司 [7]
美国客户下单潮彰显中国制造韧性
搜狐财经· 2025-05-20 21:58
中美贸易复苏 - 中美双方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后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带动贸易迅速反弹 [5] - 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达1479.39点,较5月9日上涨10%,上海港到美西基本港市场运价大涨31.7% [1] - 中国至美国西海岸运价上涨约8%,海运公司计划未来10天进一步上调运价幅度最高达50% [4] 企业订单激增 - 上海威迩达遮阳设备有限公司接到美国客户10万美金集装箱订单,要求1个月内完成生产 [5] - 深圳市麦祺佳家居有限公司13日接4个新订单,金额相当于平时半个月订单总额,本周计划出8个集装箱货柜 [5] - 义乌市璟文进出口有限公司接到美国老买家30万双袜子订单,需满负荷生产至6月底 [5] 海运市场变化 - 企业抢运货物导致港口拥堵,国际海运价格飙升,部分航线集装箱告急 [6] - 美国出现"抢运潮"现象,零售商提前备货,抢运背后反映美国企业焦虑 [5] - 从"停航潮"到"抢运潮",激增与骤降都不利于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7] 中国供应链优势 -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备产业体系,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位居世界首位,220多种产品产量全球第一 [7] - 美国客户难以找到中国产品的平替,即使关税上调145%仍坚持下单 [7] - 中国外贸企业以全产业链优势为依托,加快拓展多元市场 [7]
【环球财经】新加坡银行:美债风险加剧 美元仍承压
新华财经· 2025-05-20 13:07
美元走势分析 - 尽管中美贸易摩擦缓和降低了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但美国经济增长前景不明及财政赤字高企导致美元仍面临结构性贬值压力 [1] - 受经济疲弱与非美投资者减少对美资产配置影响,美元兑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中期走势偏空 [1] - 未来12个月欧元兑美元或升至1.23,美元兑日元或跌至132 [1] 中美贸易动态 - 美国下调关税使市场避险情绪回落,中美短期衰退概率降低,有效平均关税率从年初约18%降至接近8%,但仍高于2018年前的2%至3% [1] - 半导体、电子产品、药品和金属等关键产业仍面临政策不确定性,相关关税政策预计7月前后公布 [1] 美债市场与财政风险 - 美联储降息预期降温推动长端国债收益率上升,反映市场对美国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 [2] - 美国政府债务占GDP比重回升至二战时期水平,经济稳定期财政赤字或维持在6%至7%,持续施压主权信用评级并削弱美元吸引力 [2] 人民币及亚洲货币展望 - 未来12个月美元兑人民币预测从7.40下调至7.10,因中美关系改善提振市场信心,但中国官方或抑制人民币快速升值 [2] - 人民币走势对北亚货币(如新台币、韩元)影响扩大,近期已出现同步升值迹象 [2] 美国双赤字风险 - 美国财政赤字与经常账户赤字风险累积,除非债券收益率进一步上扬,否则美元恐难吸引足够外部资本维持汇率稳定 [2]
特朗普这次闹大了?中美大幅降税后,中国订单暴增,中方还是不买美国货
搜狐财经· 2025-05-19 23:15
关税调整措施 - 中美两国同步取消91%报复性关税并暂停24%关税90天 仅保留10%基础关税 [1][4] - 关税暂停期覆盖美国大豆玉米出口重要时期 但美国农产品仍面临高额关税壁垒 [7] 中国出口订单激增 - 中国输美海运集装箱订单量在降税生效后几天内激增近300% [3] - 宁波港和连云港数据显示5月中旬输美集装箱数量环比上涨280% 部分港区出现排港压力 [4] - 深圳外贸企业半天收到6个美国客户催单 上海物流企业询单量激增 [6] - 广州企业对美出口订单短期回暖显著 部分出现货运爆仓和运价上涨 [9] 行业动态与供应链反应 - 美国进口商加速从中国采购补货 但远洋航运周期限制供应链快速恢复 [3] - 美国货运代理预警海运高峰来临 反映短期订单潮形成 [6] - 部分外贸企业客户仍持观望态度 等待市场进一步明朗化 [9] 中美贸易不平衡现象 - 中国对美出口订单暴涨 但中国从美进口订单量未见起色 [4] - 美国牛肉对华出口陷入停顿 中国进口商取消5500吨订单 [7] - 澳大利亚牛肉对华出口达21572吨 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