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指数化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公募FOF业绩与规模“双增”指数化投资渐成资产配置主流
上海证券报· 2025-07-20 23:54
公募FOF业绩表现 - 截至7月15日公募FOF今年以来平均回报达4.24% 仅5只产品微亏 [2] - 养老FOF表现更优 平均回报为4.33% 20多只产品回报超10% [2] - 国泰优选领航一年持有FOF等5只产品回报超15% [2] 公募FOF发行规模 - 今年以来公募FOF发行34只 接近去年全年38只 [3] - 合计发行份额330.18亿份 平均发行份额10.32亿份 较去年115.98亿份和3.05亿份大幅增长 [3] - FOF在新基金发行中占比升至5.85% 为2017年以来最高 [3] 资产配置趋势 - ETF等指数产品因低成本高透明度优势 逐步成为财富管理主流工具 [3] - 中欧盈选稳健6个月持有期FOF十大重仓中债基指数基金占50% [3] - 同泰优选配置3个月持有混合FOF主要配置ETF和指数基金 权益类基金占比50% [4] ETF-FOF产品发展 - 中欧积极多元配置3个月持有混合ETF-FOF于6月初成立 [4] - 平安盈轩90天持有期债券型ETF-FOF为全市场首只债券型ETF-FOF [4] - 多家基金公司正在筹备ETF-FOF产品 [4] 指数基金市场地位 - 国内指数基金规模已超过主动股票型基金 [5] - 个人养老金账户可投资指数及指数增强产品 [5] - ETF可提升市场有效性平抑波动引导资金流向 [5]
从“试验田”到科创“新高地”,科创板助力企业跨越成长周期
第一财经· 2025-07-18 19:59
科创板发展成果 - 科创板设立六年来通过创新市场机制和包容融资环境为中国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优质发展平台 [1] - "科创板八条"和"1+6"政策等配套制度持续落地疏通科技型企业发展难点堵点 [1] - 科创板作为资本市场制度改革"试验田"承担服务战略新兴产业和赋能科技创新的使命 [3] 企业案例与资本支持 - 博瑞医药2019年科创板上市后从复杂仿制药转向创新药研发 在GLP-1多靶点药物和抗肿瘤靶向放射性药物领域实现突破 [3] - 博瑞医药六年累计研发投入达12亿元 创新药BGM0504注射液进入III期临床 [4] - 皓元医药上市后布局药物研发中心 建成重庆ADC CDMO基地形成全产业链服务体系 [4] 技术创新与AI赋能 - AI大模型擅长解决非线性复杂问题 帮助生物医药和物质科学领域突破创新瓶颈 [4] - AI技术缩短药物研发周期并提升成功率 从蛋白发现到临床阶段实现全流程优化 [6] - AI技术渗入产业链各环节 推动生物医药等产业研发生产全流程覆盖 [6] 指数体系与资本引导 - 中证指数公司发布科创50、科创100等宽基指数及生物医药、芯片等主题指数 [4] - 指数化投资引导社会资本精准流向国家重点支持领域 促进科创板公司高质量发展 [4] - 未来将持续丰富科创板指数体系 凸显"硬科技"成色并提供多样化投资工具 [5] 政策升级与产业前景 - 2025年科创板以设置科创成长层为核心 重启未盈利企业第五套上市标准 [6] - 改革提升对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硬科技企业的包容性 加速新质生产力形成 [6] - 中国生物医药知识产权反向输出案例大幅增加 部分领域已实现全球技术领先 [7]
ETF对话录|科创债ETF上市首日成交额超800亿 吸引力从何而来?
搜狐财经· 2025-07-18 11:41
指数化投资与科创债ETF发展 - 指数化投资成为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关键枢纽 我国指数化投资进入"质效双升"新阶段 [1]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集体上市 上市首日合计成交额810亿元 合计规模765亿元 [1] - 科创债ETF填补科技金融主题在债基领域空白 丰富公募基金信用债ETF产品线 [1][4] 科创债ETF市场表现与政策支持 - 债券型ETF市场发展迅猛 整体规模较年初增长超3000亿元 实现翻番 [2] - 首批科创债ETF从上报到上市仅用时一个月 10只产品一天内售罄 合计募集规模近300亿元 [2] - 政策持续加码支持科创债ETF发展 包括《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和债券市场"科技板"推出 [2] 科创债ETF产品优势 - 科创债ETF底层资产多为高信用资质个券 信用风险可控 享受科创政策与市场扩容红利 [3] - 费率优势显著 管理费率0.15% 托管费率0.05% 在低利率环境下有利于节约成本提升收益 [3] - 交易效率高 支持T+0交易 持仓透明度高 每日公布申购赎回清单 未来有望纳入质押库 [3] 科创债ETF的市场意义与发展前景 - 科创债ETF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路径 吸引资金注入科技领域 服务国家战略发展 [4][5] - 机构投资者成为重要买家 包括养老金产品 资金精准导入国家重点支持的科技产业 [5] - 科创债ETF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优质底层资产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5][6] 科创债ETF的投资价值 - 科创债ETF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科技创新企业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 [5] - 信用债呈现"利差优势+票息保护"双重特征 科创债作为国家战略支持品种 产品空间广阔 [6] - 未来利率水平或保持低位运行 债券市场有望延续牛市格局 [6]
资源LOF: 鹏华中证A股资源产业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LOF)2025年第2季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17 22:20
基金产品概况 - 基金简称为鹏华中证A股资源产业指数(LOF),场内简称为资源LOF,基金主代码为160620 [2] - 基金运作方式为上市契约型开放式(LOF),基金合同生效日为2012年9月27日 [2] - 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78,295,427.39份 [2] - 投资目标为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力争将日均跟踪偏离度控制在0.35%以内,年跟踪误差控制在4%以内 [2] 投资策略 - 采用被动式指数化投资方法,按照成份股在标的指数中的基准权重构建指数化投资组合 [3] - 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90%的资产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备选成份股,并保持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5%的现金或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政府债券 [3] - 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动进行相应调整,以缩小跟踪误差 [4] 业绩表现 - 2025年第2季度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43%,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0.97% [12] - C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4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0.97% [12] - 过去五年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53.73%,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33.42% [6] 投资组合 - 股票投资占基金总资产比例为92.56%,金额为126,339,540.32元 [13] - 采矿业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50.75%,金额为67,695,113.38元 [13] - 制造业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41.59%,金额为55,471,532.33元 [13] 基金经理 - 闫冬先生担任基金经理,具有15年证券从业经验,2019年11月20日起任职 [8] - 现任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管理多只指数型基金 [9] 基金份额变动 - 报告期期末A类份额总额为62,459,747.26份,C类份额总额为15,835,680.13份 [15] - 报告期期间A类总申购份额为2,338,717.16份,总赎回份额为5,531,914.77份 [15] - 报告期期间C类总申购份额为5,215,925.01份,总赎回份额为9,271,109.40份 [15]
深价值ETF: 深证300价值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2季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17 19:12
基金产品概况 - 基金简称为交银深证300价值,ETF场内简称为深价值,基金主代码为159913 [2] - 基金运作方式为交易型开放式,基金合同生效日为2011年9月22日 [2] - 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29,829,693份 [2] - 投资目标为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 [2] - 投资策略采用完全复制法跟踪深证300价值价格指数,原则上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构建投资组合 [2] - 业绩比较基准为深证300价值价格指数 [2] 基金业绩表现 - 过去三个月净值增长率为-2.85%,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4.57% [4] - 过去六个月净值增长率为-0.69%,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26% [4] - 过去一年净值增长率为9.7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7.44% [4] - 过去三年净值增长率为3.9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48% [4] - 过去五年净值增长率为6.45%,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8.79% [4] 投资组合情况 - 股票投资占基金总资产比例为96.90%,债券投资占比0.07% [11] - 制造业股票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最高,达68.60% [11] - 金融业股票占比12.65%,农林牧渔业占比3.00%,采矿业占比1.19% [11]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占比2.7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比4.11% [11] 宏观经济与市场环境 - 2025年二季度制造业PMI下降至49,显示扩张动力不足 [7] - 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长2.3万亿元,高于预期和前值 [7] - 5月社零同比大幅增长6.4%,汽车消费边际改善 [7] - 二季度A股整体呈震荡上行、结构分化态势,上证指数自3100点反弹至3300点 [7]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邵文婷,具有9年证券从业经验,2016年加入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4] - 基金经理同时管理多只指数基金,包括交银上证ETF治理及其联接、交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等 [4] 基金份额变动 - 报告期期初基金份额总额为31,329,693份 [14] - 报告期期间基金总申购份额为2,400,000份,总赎回份额为3,900,000份 [14] - 报告期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29,829,693份 [14]
【惊喜】指数投资Y选择,点“量”养老新体验
中国建设银行· 2025-07-17 14:23
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 - 2024年12月1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全国全面实施 首批85只权益类指数基金(Y份额)纳入投资范围 [1] 指数基金的优势 - 指数基金尤其是宽基指数基金具有广泛市场代表性 运作透明 风险分散 成本较低 是长期"耐心资本"入市的主要媒介 [4] - 投资指数基金相当于投资"一篮子股票" 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散风险 [5] - 指数产品品类丰富 管理能力成熟 持仓运作公开透明 投资体验佳 [6] - 被动式管理策略使管理费用较低 Y份额管理费 托管费为普通份额的5折 [7] - 以建信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为例 Y类份额管理费率0.5%/年 托管费率0.1%/年 均为普通类份额的50% [9] 税收优惠政策 - 缴费环节按每年1.2万元限额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据实扣除 最高可抵税5400元(按45%最高税率计算) [10] - 投资环节计入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投资收益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10] - 领取环节单独按照3%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10] 市场影响 - 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投资Y份额指数基金 能享受费率 税收双重优惠 有望为市场带来更多增量资金 推动行情向好 [8]
4.4万亿元ETF助力基金高质量发展
财经网· 2025-07-17 11:14
科创债ETF上市表现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于7月17日集体上市 单日售罄并合计募集289 88亿元 [1] 国内ETF市场发展现状 - 2025年国内ETF总规模突破4 4万亿元 年内多次刷新历史新高 [1] - 截至7月14日 年内新发ETF数量和规模均超去年全年 [1] - 中国权益ETF总规模占股市市值4 5% 占GDP2 5% 远低于美国、欧洲、日本等经济体 [1] - 公募基金规模突破33万亿元 境内ETF规模迈进4万亿元 [2] 政策与市场协同效应 - 监管部门1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和《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推动公募基金主动与被动投资协调发展 [2] - 科创50、碳中和等指数引导资金流向科技创新和绿色经济产业 形成政策与市场协同效应 [2] - 宽基指数对龙头企业持续增持 细分领域行业及主题指数为中小型优质企业提供增量资金关注 [2] ETF资金流向与产品表现 - 宽基产品是规模增长主力 截至7月15日 4只沪深300指数ETF净流入超630亿元 5只单品超200亿元 [2] - 上半年人工智能、机器人、银行、医药等领域ETF轮番表现 港股医药板块包揽指数涨幅榜前十 17只ETF涨幅超50% [3] - 13家基金公司ETF管理规模超千亿元 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嘉实基金旗下宽基ETF领跑行业 [3] 指数化投资对市场的影响 - 指数型基金被动跟踪属性或强化成份股流动性溢价 纳入主流指数的个股估值中枢可能系统性抬升 [1] - 被动资金配置加速资源向国家战略领域集中 分层配置机制优化产业结构 [2] - 被动化规模效应可能加速资金向头部公司集中的"马太效应" 同质化交易或在极端行情下加剧市场波动 [3] ETF监管与风险管理 - 沪深交易所7月4日修订发布ETF风险管理指引 8月1日起施行 从申购清单硬约束到券商分级监控 [4] - 规则升级被视为国内ETF市场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的关键转折 [5]
永赢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发起联接A,永赢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发起联接C: 永赢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2025年第2季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17 10:42
基金产品概况 - 基金简称为永赢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发起联接,主代码020411,运作方式为契约型开放式,合同生效日为2024年2月1日,报告期末份额总额为306,900,148.24份 [2] - 投资目标为通过投资目标ETF紧密跟踪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误差最小化,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指数收益率*9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 [2] - 采用资产配置策略、目标ETF投资策略、股票投资策略等多元化策略,并通过完全复制法控制年化跟踪误差在2%以内 [2][4] 基金经理与运作 - 基金经理刘庭宇具有7年证券从业经验,曾任鹏扬基金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助理,现任永赢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 [8] - 报告期内基金运作合法合规,未发现利益输送或异常交易,严格执行公平交易制度 [10][11] 市场表现与投资组合 - 2025年Q2基金A类份额净值增长12.67%(同期基准10.55%),C类增长12.58%(基准10.55%);过去六个月A类累计收益达37.85%(基准35.71%) [8] - 期末A类份额净值1.4676元,C类1.4614元,总资产中股票占比0.05%(238,723元),债券占比1.89%(9,186,508.06元),目标ETF持仓占比87.19%(424,641,012.81元) [14][15] - 股票持仓集中在采矿业(0.05%)和制造业(0.00%),前十大股票未出现流通受限情况 [15][16] 行业与市场展望 - 二季度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指数上涨11.04%,国内金价(AU9999)上涨4.60%,黄金股表现显著优于金价 [11] - 美联储降息预期及美元信用走弱支撑黄金长期逻辑,国内金矿公司平均PE仅13.5倍(历史中枢20倍),估值修复空间显著 [12][13] - 九部门发布《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政策推动下黄金珠宝商及开采企业业绩有望持续释放 [12][13] 份额变动与发起资金 - Q2期间A类份额申购183,970,009.36份,赎回162,181,815.89份,期末余额114,131,055.69份;C类份额申购601,181,171.96份,赎回666,964,275.54份,期末余额192,769,092.55份 [17] - 基金管理人固有资金持有10,000,450.00份A类份额,占总份额3.26%,承诺持有期限不少于3年 [17][18]
A500ETF永赢: 永赢中证A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2季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16 21:20
基金产品概况 - 基金简称为A500ETF永赢,场内简称为A500ETF永赢,基金主代码为159386 [2] - 基金运作方式为交易型开放式,基金合同生效日为2025年1月24日 [2] - 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534,869,559份 [2] - 投资目标为紧密跟踪中证A500指数表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 [2] - 主要采用完全复制法进行投资,力争将日均跟踪偏离度控制在0.2%以内,年化跟踪误差控制在2%以内 [2] 基金业绩表现 - 报告期内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23%,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84% [3][7] - 过去三个月净值增长率为2.23%,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84%,超额收益为1.39% [3] -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未满一年,暂无完整年度业绩数据 [3] 投资组合分析 - 股票投资占基金总资产比例为95.83%,金额为541,935,087.35元 [8] - 制造业为第一大持仓行业,占比58.72%,金额为319,586,074.68元 [9] - 金融业为第二大持仓行业,占比15.94%,金额为86,747,533元 [9]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5.83%,金额为31,705,852.35元 [9] - 采矿业占比4.95%,金额为26,918,352.5元 [9] 市场环境与操作策略 - 报告期内A股市场整体上涨,上证指数上涨2.08%,创业板指上涨2.34% [6] - 市场受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后调整,随后在政策支持和流动性改善下触底回升 [6] - 中证A500指数作为大盘风格代表,行业分布均衡,兼具ESG和互联互通特征 [6] - 基金坚持完全复制法投资策略,根据成份股变动调整组合,控制跟踪误差 [6] 份额变动与投资者结构 - 报告期初基金份额总额为180,869,559份,期末增至534,869,559份 [11] - 期间总申购份额为441,000,000份,总赎回份额为87,000,000份 [11] - 单一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达66.18%,存在集中持有风险 [12][13]
上交所召开ETF风险管理指引解读培训会 促进ETF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7-16 17:05
ETF风险管理指引培训会 - 上交所近期组织多场ETF风险管理指引解读培训会 百余家基金公司和券商参与 [1] - 培训针对新修订的ETF风险管理指引进行讲解 涵盖安全运行要求 客户交易行为管理 生态建设等 [3] 政策背景与目标 - 修订发布ETF风险管理指引是为落实《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强化ETF安全运行和投资者保护 [3] - 政策旨在优化指数化投资生态 促进ETF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 [3] 培训内容与成效 - 培训明确业务操作规范 深化机构对ETF市场健康发展的理解 推动内控制度建设和交易系统完善 [3] - 上交所针对市场机构反馈的重点难点问题答疑解惑 赋能机构提升ETF运作管理能力 [3] 市场发展展望 - ETF市场安全运行是增强投资者信心和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需市场各方通力协作 [4] - 上交所下一步将围绕"拓产品 优机制 塑生态"推动ETF市场再上新台阶 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