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运营

搜索文档
阅文集团20250506
2025-05-06 23:27
纪要涉及的公司 阅文集团、新丽传媒、FunCrazy潮玩手办工作室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在线阅读业务 - 2024年在线阅读业务止跌回升,收入小幅增长约2% - 3%,得益于降本增效、内容孵化、质量聚焦及核心产品运营等举措抵消渠道优化负面影响,未来将专注优质内容孵化和作家生态强化确保IP长期高效运营[3] IP授权、影视动漫业务 - 2024年IP授权、影视、动漫领域显著增长,全网最火30个电视剧超一半、最火20个动画中有十几个项目改编自阅文IP,如《墨雨云间》《九重紫》等,新丽传媒2024年推出《庆余年第二季》等爆款,2025年预计推出6 - 7个影视剧项目[4][5] 衍生品业务 - 2024年衍生品业务重大突破,GMV达5亿元,卡牌业务贡献2亿元,与《与凤行》等合作推出创新卡牌,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发行渠道网络;2025年开放渠道网络,尝试贵金属、糖浆毛绒玩具等新类别[2][6] - 战略依托内容优势和团队能力,有大量视觉化改编IP,品类探索有优势,如开创国内影视卡牌赛道,关注市场趋势,初步建成渠道网络并计划拓展,还帮助小团队发行产品[15] 短剧业务 - 2024年上线约100多部短剧,精品化趋势明显,2025年初《好运甜妻》七天流水突破5000万,目前超7000万,未来将推出更多优质IP改编短剧[2][7] 潮玩市场业务 - 计划深耕潮玩市场,开放渠道网络帮助优质团队发行产品,尝试新类别,探索线下沉浸式场馆等创新形式[2][9] - 优势在于强大IP资源和优秀产品开发能力,2025年提升原创设计能力和产品数量应对市场变化[10] - 2025年重点提高产品和原创设计能力,拓展渠道网络,目标是像全球知名IP一样让衍生品收入占比超一半[12] 海外业务 - Webnovel平台非英语作品2024年收入增长超300%,AI翻译工具使非英语作品数量大增且质量获认可,畅销榜前100名约四成作品为AI翻译;2025年利用AI翻译扩大海外市场份额,关注欧美和东南亚市场,通过活动和合作提升知名度[22][2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阅文集团在自研与授权间保持开放,根据合作伙伴能力决定策略,最大化发挥单IP产品潜力[16][18] - 2024年开设约八家线下门店,2025年预计增至十几家,选址在头部城市核心二次元商业区,目前部分门店经过旺季后客流量增加,但需更多时间评估长期业绩[19][21] - 公司使用自己训练的AI模型翻译,基本无需人工干预,翻译成本下降8 - 9成[25][26] - 2024年对新丽传媒减值11亿元,未来因只制作头部电影,进一步减值可能性不大[27] - 国内付费阅读市场成熟,长期收入、付费用户数和人均ARPU值应保持稳定,通过提升产品渠道ROI利润有望小幅改善[28]
潮玩产品毛利率可超60% 爆款IP带动国产潮玩火爆
广州日报· 2025-05-06 10:58
国产玩具品牌化趋势 - 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榜首 海外门店出现排队现象 显示国际影响力提升 [1] - 杰森娱乐"哪吒2"系列卡牌一周销售额突破1亿元 公司旗下集卡社已合作500+知名IP 目标成为"中国万代" [2] - 2024年中国玩具自主品牌出口额占比达65% 反映行业从白牌代工向品牌化转型 [3] 潮玩行业高增长与财务表现 - 卡游公司2024年营收突破百亿元 同比增长278% 毛利率达67.3% [1][2][3] - 泡泡玛特毛利率66.8% 布鲁可毛利率52.6% 均远超传统玩具行业平均水平 接近乐高等国际品牌 [3] - 布鲁可凭借奥特曼IP贡献48.9%营收 现为全球第三大拼搭角色玩具企业 2024年1月港交所上市 [2][4] IP驱动的发展模式 - 泡泡玛特LABUBU IP推动破圈实现百亿营收 产品稀缺性刺激抢购 [4] - 盲盒卡牌通过IP赋能+限量发行 二手市场溢价显著 直播抽卡玩法增强消费互动性 [4] - 企业采用矩阵式IP布局策略 泡泡玛特创新IP运营模式 实现跨品牌联动(如米奇/Hello Kitty联名) [5] 行业前景与资本关注 - 中国潮玩产业总价值预计2026年达1101亿元 年均增速超20% [6] - 高盛上调泡泡玛特目标价至151港元 券商看好具备IP孵化+全球化布局能力的企业 [7] - 潮玩企业通过首发经济激发创新 泡泡玛特强调产业具有年轻化、互动性特质 推动消费升级 [7]
应星控股:高成长的小盘股,打造IP运营新增长点
智通财经· 2025-05-06 10:18
港股市场情绪及表现 - 港股投资者情绪逐步转暖 恒指迎来反弹 特朗普"关税战"导致的跳空缺口正逐步修复[1] - 恒生科技指数修复93% 反弹力度领先[1] - "赚钱效应"发挥港股价值投资优势 为大盘绩优股、科技股及小票股带来低位挖掘行情[1] 应星控股财务表现 - 2023年及2024年收入分别为3.17亿元及5.85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36.56%及84.2%[2] - 鞋履产品2024年收入5.05亿元 同比增长107.6% 收入份额提升至86.4%[2] - 长期合作国际客户2024年贡献鞋履收入4.55亿元 占业务收入90%[2] 业务结构及市场布局 - 业务产品包括染整、花边及鞋履 鞋履产品表现强劲[2] - 收入主要来自中国内地及香港 致力于东南亚地区建立制造合作伙伴[3] - 把握出口转内销政策机遇 拓展国内消费市场[3] IP运营转型战略 - 与足球巨星C罗合作举办CR7 Museum HK巡回展览 合作将持续365日[4] - C罗在全球社交媒体平台粉丝总数达10亿 Instagram粉丝超6.3亿 Facebook超1.7亿 Twitter超1.1亿[4] - 通过IP运营探索第二增长点 整合供应链资源、客户资源及头部IP资源[7] 市值表现及股权结构 - 目前市值约60亿港元 自发行价0.4港元累计涨幅超10倍[8] - 2024年11月13日最高价达18.1港元 较发行价累计上涨44.3倍[8] - 股权集中度问题已解决 公众持股符合联交所规定[8] 公司治理及股东结构 - 任命梁秉德为行政总裁 CEO与董事会分离[9] - 前五大经纪商持股比例分别为富途证券12.93%、盈透证券5.12%、华富建业5.11%、结好4.78%、树熊3.89%[9] - 富途证券及盈透证券近60日净买入分别达1.24亿股及0.6亿股[9] 行业对比及发展前景 - 鞋履行业需求强劲 安踏及李宁等头部品牌保持稳定增长[2] - 参考泡泡玛特IP运营模式 近三年收入复合增速达68% 市值超2400亿港元[7] - 2025年紧抓内需政策时间窗口 开拓东南亚市场[10]
新经典(603096):图书消费需求疲软业务调整致业绩承压 IP运营多元化升级
新浪财经· 2025-05-02 08:37
文章核心观点 新经典2024年年报显示业绩受图书消费需求疲软和业务调整影响承压 但IP运营多元化升级且积极分红回馈投资者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1][2][3][4]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1亿元 同比-8.89%;归母净利润1.27亿元 同比-20.87%;扣非归母净利润1.07亿元 同比-23.26% [1][2] - 海外业务营收1.23亿元 同比减少9.40% 净利润-0.22亿元 亏损同比增加51.41% [2] - 纸质图书收入7.46亿元 同比-9.56%;数字内容收入0.48亿元 同比+2.75%;版权运营收入0.19亿元 同比-8.72% [2] - 2024年销售费用1.59亿元 同比-1.45%;管理费用0.75亿元 同比-3.64%;财务费用-0.03亿元 同比-80.26%;研发费用0.07亿元 同比-29.43% [2] - 公司毛利率降低1.48pct至47.20% [2] 业绩承压原因 - 图书市场消费需求特别是非刚需品类需求疲软 [2] - 海外业务聚焦优化调整 评估产品线、调整出版计划、加大滞销库存处置 亏损同比增幅加大 [2] IP运营情况 - “bibi动物园”全网粉丝超500万 阅读量超30亿次 持续迭代IP形象 [3] - 团队探索IP多元化运营 系列出版物上市 与手游联动集卡 推出“小可爱毛绒公仔” [3] 分红与回购情况 - 2024年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00元(含税) 共计拟派发现金红利约1.23亿元(含税) 占归母净利润比例为96.85% [3] - 本年度以现金为对价回购股份金额为7230万元(不含交易费用) 现金分红和回购金额合计1.96亿元 占净利润154.56% 回购股份已全部注销 [3] - 4月22日收盘价计算 公司股息率为7% 位居出版公司前列 [3] 投资评级与预测 -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4] - 预计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44/1.63/1.79亿元 对应18.8/16.6/15.2倍PE [4]
中信出版(300788):打造IP运营和数智升级生态圈 业绩实现稳健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4-30 14:5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19亿元,同比增长4.1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26万元,同比增长43.2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5214万元,同比增长45.70% [1] - 图书零售市场码洋同比上涨10.77%,内容电商渠道为主要增长动力 [1] - 动漫绘本销售火爆,《哪吒之魔童闹海》相关产品推动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 [1] - 所得税减免政策和政府补助增加显著提升归母净利润 [1] IP运营与Z世代战略 - Z世代成为主流消费群体,公司聚焦情绪价值和IP价值 [2] - 发布动漫文创战略,构建从IP合作到衍生品销售的完整生态圈 [2] - 与《哪吒之魔童闹海》《黑神话:悟空》等头部IP达成合作 [2] - 推出二次元新零售品牌"谷知谷知",开发联名商品并搭建供应链 [2] - 在北京、上海二次元聚集地开设融合店和快闪店 [2] 数智化转型 - 2024年发布数智化战略,升级知识服务为"数智服务业务" [3] - 自研书讯数字化出版管理平台和夸父AI数智出版平台 [3] - 夸父AI平台覆盖17类出版场景,构建122个AI助理应用 [3] - AI技术在生图、数字人、营销文案等环节提效50%以上 [3] - 开放与国内外AI模型技术公司合作,强化内容输出能力 [3] 行业与政策环境 - 图书零售市场回暖,码洋同比增长10.77% [1] - 2025年国有出版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延期,所得税费用影响消除 [3]
奥飞娱乐(002292) - 2025年4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9 21:36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 年度实现营业收入 271,530.60 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8,528.80 万元 [2] - 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65,755.93 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4,910.15 万元 [2] IP 业务发展 - 聚焦核心 IP,创作精品内容,根据用户需求创新,拓展新生代喜好内容,推动年轻向内容规划创作与运营,借力年轻化场景跨界合作 [3] 潮玩业务规划 - 以“品牌塑造 + 产品深耕”为核心战略,线上构建传播矩阵,线下深化沉浸式体验,分层运营提升用户黏性 [4] - 巩固叠叠乐品类优势,拓展毛绒玩偶、可动玩偶/盲盒、智能潮玩等新品类,探索自有 IP 潮玩化运营 [4] - 寻找酒店、游乐场等新渠道,加快下沉三四线渠道 [4] 智能产品业务推进 - 以“IP 情感连接 + AI 技术赋能”为核心,深度接入大模型平台,优化交互体验 [5] - 围绕知名 IP 打造矩阵化智能产品线,开发角色专属 AI 玩偶 [6] - 开拓 B 端市场,与电信运营商合作,提供定制化礼赠品解决方案 [6] 新品类拓展 - 重点拓展卡牌品类,围绕自有 IP 开发产品,施行“IP 内容赋能 + 玩法创新驱动 + 产业链生态共创”策略,整合渠道社群化运营体系 [6] K12 玩具业务布局 - 以变革、聚焦为主基调,提升产品力和全渠道综合营销能力 [6] - 自有 IP 项目中,“超级飞侠”聚焦变形品类,“铠甲勇士”聚焦可动人偶系列爆款,潮流竞技类项目持续迭代 [6] - 外部 IP 合作项目中,依托全球知名 IP 开发“变形金刚”“三丽鸥”“小马宝莉”等系列产品 [6] - 落实渠道品牌营销变革,以“奥迪双钻”为核心焕新终端形象 [6]
卡游招股说明书解读:国内集换式卡牌龙头企业
光大证券· 2025-04-29 20: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卡游是国内集换式卡牌龙头企业,成功拓展产品线至文具和其他玩具品类,2024年小马宝莉卡牌出圈推动收入达100.6亿元,同比增长277.8%,集换式卡牌收入占比81.5% [4] - 玩具是中国泛娱乐产品行业最大细分品类,2024年市场规模1018亿元;集换式卡牌是近五年泛娱乐玩具行业增长最快赛道,2019 - 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56.6%,2024年市场规模263亿元,卡游在多个领域市占率排名第一 [4] - 公司在IP、品类、渠道全方面布局,拥有69个授权IP和1个自有IP,具备较强产研能力,2024年卡牌销量48.11亿件,以经销渠道为主,收入占比从22年的92.6%降至24年的80.2% [4] 各目录总结 卡游:国内集换式卡牌龙头,积极拓展新品类 - 卡游定位中国领先泛娱乐产品公司,围绕泛娱乐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核心为集换式IP卡牌,拓展至其他玩具和文具市场,2024年按GMV计在多个行业排名第一 [6] - 公司发展历经卡牌经营初期、业务转折期、丰富IP矩阵与多元化产品拓展期,2024年核心产品卡牌贡献超80%收入 [13] - 受益于多元化产品体验、趣味互动运营和稳健生产能力的一体化商业模式,覆盖全产业价值链核心环节 [14] - 收入快速增长,2022 - 2024年收入受核心产品销量影响有波动,未来将增强产品设计和开发能力,投资产品类别扩展研发,集换式卡牌收入占比呈下降趋势 [18] - IPO募集资金用于扩建生产基地、升级设备、丰富IP资源、加强研发设计、推动数字化运营和品牌建设,计划提升产能并推进海外市场扩张和品牌推广 [23] 行业:集换式卡牌赛道增长强劲,卡游市占率领先 泛娱乐产品市场 - 泛娱乐产品基于IP开发,中国泛娱乐产业市场规模2019 - 2024年CAGR为13.6%,预计2024 - 2029年CAGR为14.0%,玩具是最大细分品类,文具是增长最快细分品类 [28] - 集换式卡牌和人偶是泛娱乐玩具行业重要细分品类,集换式卡牌2019 - 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56.6%,2024年市场规模263亿元,人偶2019 - 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15.8%,预计2024 - 2029年为23.7% [33] - 对比海外,中国集换式卡牌市场有较大增长潜力,人均支出低,预计2024 - 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11.1%,2029年市场规模达446亿元 [37] 竞争格局 - 中国集换式卡牌行业高度集中,2024年前五大公司占总市场份额82.4%,卡游市占率71.1%排名第一;泛娱乐文具行业参与者超五百多名,前五大公司占总市场份额51.5%,卡游市占率24.3%排名第一 [41] 业务:IP、品类、渠道全方面布局 IP - 截至2024年底,卡游拥有70个IP,单一IP依赖度降低,授权IP合作伙伴和授权数量增加,自有IP“卡游三国”受欢迎 [44] - 具备强大IP运营能力,涵盖全流程,产品设计到终端上线仅需20 - 30天,能快速更新产品系列 [47] - 趣味互动运营包括创新玩法设计和TCG活动,截至2024年底在中国逾100个城市举办逾5100场活动 [49] 产品 - 构建多元产品组合,集换式卡牌是核心产品,2024年销量48.11亿件,其他玩具、人偶和文具销量增速超100%,单价有提升 [57] - 集换式卡牌持续创新,人偶、其他玩具和文具不断丰富产品矩阵,各品类推出多个系列,建议零售价覆盖不同消费层级 [60] - 拥有多个生产基地,持续引进设备、研发工艺、提升自动化水平,2024年集换式卡牌和文具生产线有不同利用率,计划提升产能,与OEM合作生产部分产品,原材料采购与大型供应商合作 [63] 渠道 - 经销渠道是主要收入来源,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92.6%降至2024年的80.2%,包括经销商、KA合作伙伴和卡游中心 [64][65] - 直营渠道包括线下旗舰店、自动贩卖机和线上自营店,2024年线上渠道合计贡献收入约9.4% [66] 财务:毛利率趋稳,经调整净利率提升至 - 2022 - 2024年集换式卡牌毛利率稳定在70%左右,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44.66亿元,同比增长378%,经调整净利率44%,从2021 - 2024年从35%提升至44% [71]
万达电影:2025年一季度利润8.3亿 IP运营释放新增长动能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09:0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7.09亿元,同比增长23.23% [1] -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8.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54.72% [1] 战略与业务发展 - 公司围绕"超级娱乐空间"战略深化变革,强化IP孵化与运营,构建多元业态体系 [1] - 衍生品销售火爆,非票业务收入显著提升,优化经营结构并增强盈利能力 [1] - 2025年春节档衍生品"四喜财神"7天内售罄21万支,成为现象级案例 [1] IP运营与衍生品开发 - 公司与《原神》、泡泡玛特等头部IP联名合作,推出上百款衍生品SKU [1] - 未来将与"三丽鸥"、"呆萌町"、《第五人格》等顶级版权及游戏推出联名IP产品 [2] - 孵化AI玩偶"萌心物语"、香薰"艺燃"等自研潮流艺术IP产品 [2] 渠道与场景拓展 - 依托影院阵地优势,将IP运营融入影院体验,通过主题影厅、限时活动等方式激活线下流量 [2] - 加速打造自研IP,通过"时光家族"原创形象征集计划夯实文创产业链布局 [2] - 拓展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销售体系,全国已开设30家时光里艺术品商店 [2]
光线传媒计划继续组建新动画厂牌 持续提升动画电影产能
证券时报网· 2025-04-24 17:55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定位从内容提供商向IP制造者和运营商转化 旨在使业绩更可持续 可预测 可复制和可拓展 [1] - 资源更多向动画电影倾斜 以发挥优势并积累资源 人才和完整产业链 [1] - 持续扩充动画电影产能 动画制作团队现有150人 明后年计划扩充至300人以上 目标达到年产1.5-2部高质量动画电影 [2] 业务布局 - 动画电影方面 除彩条屋和光线动画外 还有其他厂牌已开始制作动画电影 并计划组建新厂牌以提高制作标准和产量 [2] - 真人电影方面 重点是大片 类型化 系列化和完全创新 2025年有《独一无二》5月1日上映和《东极岛》暑期档上映 2026年可能迎来多部影片包括《第十二条》《第十七条》《人民的正义》《白夜行》 [2] - IP运营重点方向包括谷子 游戏卡牌 品牌店和主题乐园 [3] IP运营进展 - 游戏方面主要做3A游戏 正组建游戏公司 结合动画和游戏人才 开发已开始几个月 计划三年左右推出第一款游戏 并可能启动其他新项目 [3] - 主题乐园方面 因《哪吒2》上映后多地提出合作 正与重点地区洽谈合作模式 希望成为中国第一个类似迪士尼的主题乐园 [3] - 2024年一季度IP运营业务已贡献数亿元收入 初期目标每年贡献上亿元或数亿元利润 随着IP数量增加和运营全面开展 该数字预计不断增长 [4] 市场表现与行业影响 - 2024年一季度受《哪吒2》推动 公司收入和利润大幅增长 [1] - 《哪吒2》让行业和市场更清楚看到非票房收入有巨大市场空间 收入结构多元化道路刚起步 对整个行业有积极深远影响 [3] - 国内电影公司收入仍主要依赖票房 非票房收入提升是行业多年致力方向 [3]
《哪吒2》后何处去?光线传媒透露未来IP运营重点 包括3A游戏、卡牌、主题乐园等
新华财经· 2025-04-24 17:08
投资者交流活动 - 4月23日光线传媒举办线上投资者交流会,华夏基金、博时基金等127家机构参与 [2]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长田、董事会秘书侯俊和财务总监曾艳出席会议 [2] 战略转型与定位 - 公司定位从"高端内容提供商"转向"IP创造者和运营商",以增强业绩可持续性和可预测性 [3] - 未来将围绕IP进行多方位运营,使业务具备可复制性和可拓展性 [3] 动画电影发展规划 - 动画制作团队目前150人,计划明后年扩充至300人以上 [3] - 目标达到年产1.5-2部高质量动画电影的生产能力 [3] - 2025年计划上映《三国的星空》《非人哉:限时玩家》 [3] - 2026年可能上映《去你的岛》 [3] - 2027年计划上映《罗刹海市》《外婆,我的耳朵里有条鱼》《朔风》《茶啊二中2》 [3] - 2028年计划上映《涿鹿》《大鱼海棠2》《二郎神》《妲己》 [3] 行业影响分析 - 《哪吒之魔童闹海》对GDP贡献约2000亿元 [4] - 动画电影衍生效应可达票房的5-20倍,远超真人电影 [4] - 国际市场上电影票房收入仅占总收入1/3,而国内占比达80-90% [4] - 国内非票房收入占比仍非常低,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4] IP运营方向 - 衍生品已覆盖30多个品类、200多个产品,包括盲盒、手办、文具等 [5] - 正在组建游戏公司开发3A游戏,计划3年内推出首款产品 [6] - 将开发收藏卡牌和集换式卡牌(TCG),年内启动相关项目 [6] - 计划年内推出首家线上品牌店,2026年开设首家线下品牌店 [6] - 正在洽谈《哪吒之魔童闹海》主题乐园合作,目标打造中国版迪士尼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