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控核聚变
icon
搜索文档
远东股份(600869.SH):可控核聚变+AI算力+机器人三重突破,传统龙头开启价值重估新周期
财富在线· 2025-10-24 14:38
公司核心战略与业绩表现 - 公司正以“传统主业稳增长+前沿赛道高弹性”的双轮驱动模式,从“电缆龙头”向“能源科技+数智科技”平台型企业转型 [1] - 2025年9月,公司收到子公司中标/签约千万元以上合同订单合计为人民币17.69亿元,环比增长4.75% [1] - 2025年1-9月,公司收到子公司中标/签约千万元以上合同订单合计为216.24亿元,同比增长8.37%,创历史新高 [1] 传统主业:智能缆网业务 - 2024年智能缆网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27.03亿元,千万级订单达195.06亿元 [2] - 核级电缆已服务国内外30余台核电机组,500kV及以上交直流海缆突破关键技术壁垒,巩固“核电+海缆”双细分领域龙头地位 [2] - 2025年三季度订单稳健,7月、8月、9月单月千万级订单分别达28.14亿元、16.89亿元、17.69亿元 [2] 新兴业务:智能电池与前沿领域拓展 - 以智能电池为核心的新兴业务2024年营收达16.54亿元,同比激增180.47%,千万级订单同比增长411.41%,占营收比重从2.41%跃升至6.34% [2] - 2025年智能缆网业务在AI、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拓展成效显现,相关产品已实现批量供货 [2] - 公司在新兴市场业务已实现200%以上的营收增速,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达210.60% [7] 前沿赛道布局一:可控核聚变 - 公司产品已应用于可控核聚变项目(EAST“中国小太阳”),并与科研机构共同推进超导带材、可控核聚变电缆的技术攻关 [4] - 核级电缆产品耐受200万戈瑞以上辐照剂量,关键指标超越美国IEEE 383标准,获“中核集团科学技术奖” [4] - 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有望达4965.5亿美元,2024至203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7.4% [4] 前沿赛道布局二:电能+算力+AI - 公司已获得全球领先人工智能芯片企业的Vendor Code资质,实现高速铜缆、智驾数据传输线等产品的批量供货 [5] - 自主研发的液冷散热相关产品已进入研发攻坚阶段,预计2026年有望实现商业化突破 [6] - 上述布局契合国家“人工智能+能源”实施意见中“构建绿色高效算力用能模式”的导向 [6] 前沿赛道布局三:机器人 - 研发的柔性拖链电缆通过百万次弯曲耐久测试,可适应极端工况,目前已批量供应优必选等头部企业 [6] - 旗下远东电池全球率先实现300Wh/kg高能量密度圆柱电芯量产,21700-6000mAh系列产品已搭载第四代工业四足机器人,能量输出效率较传统方案提升27% [6] - 通过“电缆+电芯”的垂直整合能力,公司正深化与高端制造及专精特新企业的合作 [6] 估值与投资价值 - 公司在核聚变、AI算力、机器人等赛道的布局已具备新能源装备、AI硬件板块的成长属性,与可比板块存在明显估值差 [7] - 可控核聚变商业化加速、AI算力产品获核心客户认证、机器人零部件实现批量供货等多重业务突破将推动估值体系向“科技成长”切换 [7]
A股可控核聚变概念股走强,中国核建涨7%
格隆汇· 2025-10-24 13:54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可控核聚变概念股整体走强 [1] - 皖仪科技股价上涨超过13% [1] - 中国核建股价上涨7% [1] - 斯瑞新材股价上涨6% [1] - 应流股份股价上涨超过5% [1]
A股可控核聚变概念午后拉升,中国核建冲击涨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13:43
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A股可控核聚变概念板块在10月24日午后出现拉升行情 [2] - 中国核建股价冲击涨停 [2] - 应流股份、哈焊华通、合锻智能、永鼎股份等相关公司股价纷纷走强 [2]
午评:沪指再创年内盘中新高 存储芯片、元器件板块领涨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24 12:18
市场表现 - 沪深两市三大股指10月24日早间普遍高开,沪指最高触及3946.16点,创年内盘中新高[1] - 深证成指早盘收盘报13195.25点,涨幅1.30%,成交额约7032亿元[2] - 创业板指早盘收盘报3126.05点,涨幅2.09%,成交额约3278亿元[2] - 科创综指早盘收盘报1646.10点,涨幅2.58%,成交额约1410亿元[2] 板块与个股动态 - 存储芯片股盘初高开高走,普冉股份、科翔股份、航天智装20%涨停,香农芯创等多股涨逾10%[1] - 元器件、半导体、CPO概念、MCU芯片、先进封装、PCB概念、AI手机PC、卫星导航等多板块早盘大幅上涨[1] - 科技类龙头股显著普涨,中际旭创涨6.6%再创历史盘中新高,香农芯创、江波龙等亦创历史盘中新高[1] - 上市首日的超颖电子较发行价上涨395.61%[1] 机构观点 - 中信证券指出2025年“双11”大促开启,平台预售表现强劲,运动户外品类表现突出,低温天气或刺激冬装消费[3] - 光大证券认为可控核聚变行业进入资本开支扩张阶段,看好直接参与项目建设及供货高价值量、高技术壁垒环节的公司[3] - 国盛证券表示火电Q3业绩持续向上,水电秋汛来水改善,储能政策频出,重视调节性电源价值[3] 政策与行业导向 - 《建议》明确“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包括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等七个方面[4]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强调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引导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5]
光大证券:可控核聚变行业资本开支进入扩张期 核心公司将深度受益
智通财经网· 2025-10-24 11:27
行业前景与驱动力 - 核聚变能源因其高能量密度、原料易得、安全性高及零碳排放等优势,被视为最接近“终极能源”的现实路径 [1] - AI发展驱动用电结构重构,预计到2050年数据中心用电量将占全球总用电量的5%-9%,凸显聚变能源战略价值 [1] - 全球聚变行业融资规模自2021年起显著攀升,截至2025年7月累计股权融资总额达97亿美元,行业融资显著提速 [1] - 约76%的受访聚变公司预计将在2035年前实现聚变电能并网 [1] 国内市场发展现状 - 国内核聚变产业呈现多路线百花齐放格局,以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和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为主的“国家队”主导采用成熟的磁约束托卡马克路线 [2] - 国内核聚变路线多处于验证技术可行性阶段,有望于2040年前前后实现商业化发电 [2] - 截至2025年9月,国内规划或建设中的核聚变项目总投资金额已超1500亿元,行业进入资本开支扩张阶段 [2] - 国内聚变产业有望于2027年前后进入工程实验堆建设期,届时装置体量和投资金额将进一步扩大 [2] 产业链投资机会 - 看好直接参与项目建设、具备链主地位的公司,以及供货高价值量、高技术壁垒环节的公司 [1] - 以ITER计划为例,磁体系统、真空室及内部组件、电源系统三大核心环节成本占比最高,分别为28%、25%和15% [3] - 磁体系统作为磁约束聚变装置核心,其价值量高,高温超导材料有望获得广泛运用 [3] - 真空室及内部件是托卡马克装置的首道安全屏障,其高密度焊缝与紧凑结构的设计制造挑战大,器壁设计直接影响装置寿命 [3] - 电源系统在托卡马克中具备高价值量,在FRC、Z箍缩等路径中由于装置设计差异,其价值量占比进一步提升 [3]
【机械制造】人类终极能源,行业资本开支进入扩张期——可控核聚变行业系列报告之二(陈佳宁/汲萌/夏天宇)
光大证券研究· 2025-10-24 07:04
文章核心观点 - AI发展驱动全球用电结构重构,凸显聚变能源的战略价值,行业融资规模显著提速 [4] - 国内核聚变产业呈现多技术路线发展格局,正步入项目招标和资本开支扩张的大年 [5] - 磁体系统、真空室及内部件、电源系统等高价值量环节有望深度受益于产业资本开支提速 [6] 全球聚变能源行业趋势 - 核聚变是具有高能量密度、原料易得、安全性高、零碳排放等优势的能源路径 [4] - 预计到2050年,数据中心用电量将占全球总用电量的5%至9% [4] - 全球聚变能源领域累计股权融资总额达97亿美元,行业融资自2021年起显著攀升 [4] - 约76%的受访聚变公司预计将在2035年前实现聚变电能并网 [4] - AI巨头如OpenAI联合创始人、谷歌等均对聚变产业链进行了前瞻性投资 [4] 中国核聚变产业发展现状 - 国内规划或建设中的核聚变项目总投资金额已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 [5] - 产业正从ITER参与者向产业引领者转变,预计在2040年前后实现商业化发电 [5] - 以中科院等离子体所和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为主的“国家队”主导投资体量较大的磁约束托卡马克路线 [5] - 民营公司项目路线呈现多样化特征,装置相对紧凑 [5] - 聚变产业有望于2027年前后进入工程实验堆建设期,装置体量和投资金额将进一步扩大 [5] 产业链核心环节与投资机会 - 在ITER计划中,磁体系统、真空室及内部件、电源系统三大环节成本占比分别为28%、25%和15% [6] - 磁体系统是磁约束聚变装置的核心,聚变功率与场强的四次方成正比,高温超导材料有望广泛应用 [6] - 真空室及内部件是托卡马克装置的首道安全屏障,其器壁设计直接影响装置寿命 [6] - 电源系统在托卡马克中具备高价值量,在FRC、Z箍缩等路径中其价值量占比进一步提升 [6]
【光大研究每日速递】20251024
光大证券研究· 2025-10-24 07:04
可控核聚变行业 - 核聚变是两个较轻原子核结合形成较重原子核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4] - 聚变能源具有高能量密度、原料易得、安全性高、零碳排放等优势 [4] - 行业资本开支进入扩张期 [4] 特斯拉 (TSLAO) - 3Q25总收入2810亿美元 同比+116% 环比+249% [4] - 3Q25总毛利率180% 同比-18pcts 环比+08pcts [4] - 3Q25 Non-GAAP归母净利润177亿美元 同比-293% 环比+271% [4] - 3Q25 Non-GAAP单车净利润3561美元 同比-342% 环比-18% [4] - Robotaxi业务稳步推进 [4] 萤石网络 (688475SH) - 2025年Q1-Q3累计营业总收入4293亿元 同比+833% [4] - 2025年Q1-Q3归母净利润422亿元 同比+1268% [4] - 2025Q3单季营业收入1465亿元 同比+625% [4] - 2025Q3单季归母净利润120亿元 同比+2873% [4] - 2025Q3单季毛利率4371% 同比+17pcts [4] - 营收结构持续优化 [4] 海康威视 (002415SZ) - 25Q3营收2394亿元 同比+07% [6] - 25Q3归母净利润366亿元 同比+203% [6] - 25Q3扣非归母净利润348亿元 同比+197% [6] - 25年前三季度营收6576亿元 同比+12% [6] - 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932亿元 同比+149% [6] - 25年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897亿元 同比+101% [6] - 利润和现金流超预期 [5] 科大讯飞 (002230SZ) - 25年前三季度营收1699亿元 同比+144% [6] - 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66675万元 亏损同比缩窄806% [6] - 25年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34亿元 亏损同比缩窄278% [6] - 25Q3单季营收608亿元 同比+100% [6] - 25Q3单季归母净利润172亿元 同比+2024% [6] - 公司进入业绩释放期 AI赋能多领域应用突破 [6] 滔搏 (6110HK) - 2026上半财年营业收入1230亿元 同比-58% [7] - 2026上半财年归母净利润79亿元 同比-97% [7] - 上半财年需求波动导致业绩下滑 [7] - 公司持续提升全域零售能力 [7] 行动教育 (605098SH) - 25Q3营业收入22亿元 同比+279% [8] - 25Q3归母净利润08亿元 同比+428% [8] - 25Q3扣非归母净利润08亿元 同比+623% [8] - Q3培训需求回暖 报到率显著回升驱动业绩高增长 [8] - 产品结构优化提升盈利能力 费用管控成效显现 [8] - AI赋能与"百校计划"双轮驱动 组织扩张打开成长空间 [8]
券商三季度重仓股陆续浮现 三类投资机遇获看好
中国证券报· 2025-10-24 04:12
券商持仓总体情况 - 截至2025年10月23日,已有20家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券商身影,持仓总市值近50亿元(49.63亿元)[1][2] - 持仓市值在1亿元以上的标的包括光启技术、藏格矿业、香农芯创、神火股份、龙净环保、佛燃能源、招金黄金[2] - 券商重仓股持仓市值位居前列的为业内实力雄厚的头部机构,如申万宏源证券、招商证券持仓总市值均在10亿元以上,中信建投、中金公司、中信证券持仓市值亦居前[2] 券商持仓变动情况 - 2025年第三季度,有15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新出现券商身影[1][3] - 部分公司获得券商大股东增持,例如佛燃能源的第五大流通股东招商证券和第七大流通股东东方证券分别加仓6.60万股和6.33万股,持仓市值分别为1.11亿元和6571.06万元[1] - 藏格矿业获得其券商大股东招商证券小幅加仓2.17万股,截至第三季度末持股数量增至1581.92万股,持仓市值为9.23亿元[2] - 民士达获得其券商大股东开源证券小幅加仓5000股,截至第三季度末持股数量增至163.53万股,持仓市值为6544.38万元[2] 券商新进持仓公司案例 - 凯盛新材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121.56%,广发证券和国泰海通证券新进成为其第八和第十大流通股东,持仓数量分别为219.16万股和184.48万股,持仓市值分别为4882.84万元和4110.21万元[3] - 尽管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陕西华达在第三季度获得长江证券和上海证券新进持仓,分别成为其第四和第八大流通股东,持仓数量分别为77.85万股和45万股,持仓市值分别为3299.28万元和1907.10万元[3] 券商看好的行业与投资机遇 - 券商新进标的较密集地分布在机械设备、有色金属等行业,其中可控核聚变、黄金、铜等投资机遇最受券商看好[1][4] - 在机械设备行业,可控核聚变行业已到资本开支扩张阶段,高价值量环节具备高技术壁垒,伴随项目招投标推进,产业链上核心公司将深度受益[4] - 在有色金属行业,中期来看金价在避险等利多因素支撑下有望创出新高,短期铜价或继续波动,但中期有望随供需缺口扩大持续上行[4]
A股三大指数尾盘翻红 煤炭股、深圳本地股批量涨停
上海证券报· 2025-10-24 02:39
市场整体表现 - 10月23日A股三大指数尾盘集体翻红上演V形走势 上证指数涨0.22%至3922.41点 深证成指涨0.22%至13025.45点 创业板指涨0.09%至3062.16点 [2] - 沪深北三市全天成交16607亿元 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95亿元 [2] - 市场抗跌主要依赖金融、能源等权重板块 [5] 煤炭行业 - 煤炭板块持续走强 陕西黑猫、山西焦化、云煤能源、上海能源等多股涨停 人气股大有能源走出10天9板行情 区间累计涨幅接近150% [2][3] - 寒冷天气点燃煤炭股行情 反内卷政策抑制国内煤炭供应 冬季供暖和工业旺季推动需求增长 供需关系有望从结构性过剩转向紧平衡 [3] - 动力煤方面冷冬预期增强短期煤价有望持续上涨 焦煤方面供给延续偏紧铁水产量处于高位部分钢厂原料煤库存偏低价格有支撑 [3] - 煤炭板块第四季度业绩或好于第三季度 当前板块整体估值较低具备补涨动力 [3] 传媒与游戏行业 - 短剧游戏等传媒方向表现活跃 海看股份、荣信文化、幸福蓝海以20%幅度涨停 欢瑞世纪涨停 [4] - 海看股份微短剧内容已在抖音、快手、微信等多平台上线 [4] - 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10月游戏版号 共有159款国产游戏、7款进口游戏获批 发放数量在年内维持高位 [4] - 游戏板块现金流较好且AI游戏研发持续深化 近期调整后估值已有一定吸引力 [4] 科技板块 - 短期回调不改科技股趋势机会 新一轮产业催化正在蓄势 国内外大模型厂商加快了模型更新速度 [5] -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机器人板块有望迎接重要催化事件 [5] - 市场成交额已降至本轮行情高峰约一半显示资金情绪谨慎 市场有效突破有赖于科技板块再启动 [5] - 投资者逢低加仓意愿较强 可关注前期热门赛道如国产算力、半导体自主可控等在风险偏好回升下的反弹机会 [5]
专访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于喆:人工智能极可能成为驱动新一轮产业繁荣的关键力量 “十五五”期间会保持大力发展态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3 23:55
高质量发展目标 - 将“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置于“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首要目标,是对前期政策方针的延续和深化 [2] - 该目标强调在保持合理增长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质量的提升,推动“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相统一 [2] - 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其本质在于推动“质”的提升 [2]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在产业层面的具体体现,是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3] -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一个宏观系统概念,涵盖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技术及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等多个方面 [3] - 产业发展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旨在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 [1] 产业发展三大方向 - 智能化旨在提高中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位势 [4] - 绿色化是针对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提出,是全球发展大趋势 [4] - 融合化是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趋势,其核心是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当前产业、技术、主体之间的融合尚不充分 [4] 重点发展领域与强国目标 - 相较于此前目标,新增“航天强国”和“交通强国”,体现了中国在航天和交通领域已具备一定发展基础,是对现实基础的回应和未来战略竞争的布局 [5] - 应持续布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可控核聚变等前沿领域,并同步推进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 [9] - 这些前沿方向互联互通、互为阶梯,需要强化融合创新以形成攻关合力 [9] 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 - 新质生产力概念首次纳入全会公报,是“十五五”时期的重点发展方向,其本质与科技创新密不可分 [6] - 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突破口在于将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三大方向做实做深 [6] - 新质生产力涵盖前沿科技突破和传统产业高端化升级,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6] 人工智能与基础研究 - 人工智能既是智能化的基石,也是多领域技术融合的核心通用技术,极有可能成为驱动新一轮产业繁荣的关键力量 [8] - “十五五”期间人工智能预计将保持大力发展态势 [8] - 基础研究是源头动力,但必须与应用研究形成合理匹配,未来决胜关键更多在于应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