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楼市
icon
搜索文档
房价不断下跌,历史却惊人相似,中国房地产可能要走日本“老路”
搜狐财经· 2025-05-23 08:03
楼市现状 - 5月19日统计显示住房价格基本持平或下降,新房售价进一步降低,行业持续低迷[1] - 大批城市房价停止上涨并开始下跌,仅少数城市维持涨势,当前变动呈现分水岭特征而非周期性波动[7] - 郊区普通小区房价曾轻松突破百万的现象消失,闭眼买房躺赢时代终结[5] 历史对比与潜在路径 - 市场担忧中国楼市可能重蹈日本覆辙:90年代日本房价连续下跌十余年,高债务比例、人口结构恶化等相似风险显现[13][15] - 美国模式提供另一种参照:金融危机后调整周期较短,中国凭借更大体量和集中调控能力或可避免最剧烈下跌[16] - 中国缺乏完整历史周期样本,需借鉴国际经验但无法直接套用[10] 结构性变化与核心问题 - 当前调整源于内生机制问题:居民购买力下降、生育率走低、高负债隐患等内部因素削弱市场,外部刺激难以扭转[11] - 土地财政体系赋予政府强控能力,部分城市已通过暂停宅地交易调节库存[23] - 保障房"双轨制"推进(如深圳保障房低价策略)分流商品房需求,避免硬着陆[20] 区域分化与未来展望 - 一线及强二线城市因资源集聚和人口流入具备更强抗跌性,可能率先复苏[29] - 产业结构单一、人口流出的非核心城市面临长期下行压力,或出现鹤岗式超低价现象[30] - 调整时长存在两极可能:美国模式需2-3年触底,日本模式或持续15年以上[30] 政策工具与差异化调控 - 房产税采取渐进式改革,差异化税率设计避免日本式市场速冻风险[22] - 土地供给国有化抑制投机,区别于日本土地私有导致的失控局面[18] - 全国统一调控失效,地域差异将加剧,需针对性施策[25][27]
帮主深扒 | 中海南京“割肉记”:房价腰斩背后,藏着房企断腕求生的血腥现实
搜狐财经· 2025-05-23 01:37
各位老铁,这里是帮主郑重的热点解读时间。20年财经老炮儿今天带各位看场楼市大戏——中海地产在南京上演的"六折甩房",这可比菜市场大清仓刺激 多了。 先说现场实况。江北观江樾单价从3.6万猛砸到2.3万,江宁和山项目更是从3万+腰斩到1.7万。什么概念?相当于宝马5系当宝来卖,业主维权队伍直接把 售楼处围成了春运火车站。但魔幻的是,降价房源秒光,和山项目都快清盘了,这冰火两重天的场面,活脱脱当代楼市浮世绘。 这事儿得往深了挖。帮主摸到三条暗线:第一,南京取消二手房限售,挂牌量直接井喷,新房被二手房东的"价格战"逼到墙角;第二,江宁江北冒出一堆 容积率更低的新地块,中海这些老项目就像过季服装,不打折根本卖不动;第三,中海正在悄悄调仓,把子弹往北上广深挪,南京项目成了回血工具 人。 最扎心的是算账环节。观江樾楼面价2.1万,现价2.3万,扣除建安成本税费,利润比煎饼果子的薄脆还脆。这说明什么?房企的现金流焦虑已经病入膏 肓,连央企都开始"挥刀自宫"了。 给各位老铁划重点:1、楼市大逃杀刚开始,后面可能更多房企加入跳楼价队伍;2、南京楼市正在上演"板块生死战",核心区还能喘口气,郊区盘可能要 集体扑街;3、刚需现在确 ...
利嘉阁:印花税放宽舒缓买家置业负担 4月份香港二手居屋登记环比弹升36%
智通财经网· 2025-05-22 21:32
政策影响与市场反应 - 香港政府2月底财政预算案将100港元印花税门槛放宽至400万港元以内住宅物业,缓解买家置业负担[1] - 政策刺激下四月份二手居屋登记量达496宗,环比增长36%,成交总值18.7亿港元,环比增35%,均创九个月新高[1] - 400万港元以内物业交投增加导致整体二手居屋均价同比连跌五月,4月均价377.1万港元,较3月微跌0.6%,创逾八年半新低[2] 价格与区域分布特征 - 200万港元以内低价组别登记量环比急增109%至23宗,300-400万港元主力组别登记量达246宗,环比增59%[2] - 九龙区登记量环比激增72%至151宗,新界区增29%至297宗,港岛区仅微增2%至48宗[2] - 牛池湾彩峰苑634平方呎单位以800万港元成交,创当月最高总价及呎价12,618港元[2] 热门屋苑交易动态 - 九龙湾丽晶花园以26宗登记量居首,环比飙升271%,成交总值1.03亿港元[3] - 屯门兆康苑和马鞍山锦丰苑分别录16宗和11宗登记,前者成交总值环比增223%至5,204万港元[3] - 实盈花园平均呎价10,059港元,为统计屋苑中最高,成交总值环比增153%至3,779.8万港元[4] 市场前景与竞争格局 - 中美关税战缓和及香港银行拆息下调提振买家信心,但"白居二"准买证进入新旧交替真空期[6] - 房委会一手居屋月底开售,叠加低价私宅竞争,预计5月二手居屋登记量或回落至430宗水平[6]
厦门房价:最新各小区涨跌排行榜
搜狐财经· 2025-05-22 19:46
厦门楼市区域房价分析 - 厦门二手房市场存在明显的区域鄙视链,岛内思明区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单价前十中思明占据8席,前20名中占据18位 [8] - 2025年5月厦门二手房成交单价最高达7.72万/㎡(思明区山景叠院),最低仅8672元/㎡,4万/㎡以上房源集中在思明区 [3][8] - 实际成交价与报价浮动比为-19.75%~-1.25%,多数业主报价趋于理性,实际谈价集中在10%以内 [2] 区域价格分化特征 - 思明区作为厦门核心区,拥有顶级学区和地标建筑,2025年初常住人口106.9万,户籍人口占比高达91.4%,为福建最高 [9] - 湖里区五缘湾及次新盘价格较高,新景翡翠苑成交价5.15万/㎡;岛外最高单价为集美IOI棕榈半岛4.4万/㎡ [10] - 岛外2.5万/㎡以上房源集中在绿苑新城、世茂璀璨天城等新城核心板块,3万/㎡以上房源已屈指可数 [10][11] 市场交易数据 - 典型成交案例:文社典铁社区78.12㎡以405.8万成交(降幅11.4%),山景会展157.96㎡以1220万成交(降幅18.56%) [5][12] - 400万以上房源主要分布在岛内,思明区占比最高;2万/㎡以下房源成为年轻刚需主要选择 [6][12] - 市场呈现"自住优先"特征,购房者更关注实际居住需求而非单纯区域划分 [1][13] 市场趋势变化 - 岛内新房限价导致一二手房价格调整明显,全市4万/㎡或400万以上房源比例大幅减少 [10] - 市场进入新周期,传统地段价值判断标准发生变化,需用新视角评估房产价值 [13][14]
4月房价观察|大连新房价格领涨全国,专家称“优质项目入市对价格形成支撑带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2 15:08
大连新房价格变动 - 4月大连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5%,与上海并列70城涨幅第一 [1][2] - 1-4月大连新房价格波动:1月+0.2%、2月+0.3%、3月下跌、4月反弹 [4] - 价格上涨主因:优质项目入市支撑(如第四代住宅),改善型需求释放 [1] 房企销售表现 - 1-4月大连TOP10房企销售额合计46.97亿元,销售面积27.71万平方米 [4] - 中海地产以14.35亿元销售额居首,保利发展(8.55亿元)、大连新型房地产(4.63亿元)分列二三位 [4][6] - 大华集团1-4月销售4.3亿元,主力项目为锦绣华城、锦绣海岸等 [7] 市场供需数据 - 4月大连商品住宅成交9.65万平方米(环比显著增长),均价13632元/平方米(环比微涨) [7] - 土地市场:成交4宗宅地(规划建面9.09万平方米),楼面价2592元/平方米(同比明显上涨) [7] - 核心区域(高新区、金普新区)项目因配套优势受关注,带动供给量增加 [7] 政策与市场反应 - 大连推出人才购房补贴(最高10万元)、公积金首付比例降至20%等政策 [8] - "五一"假期新房到访量环比+65%,认购面积环比+72%,中海寰宇未来等项目去化率超70% [8] - 5月LPR下调(5年期降至3.50%),或进一步提振楼市预期 [9][10] 区域对比与结构性特点 - 东北其他城市(沈阳、长春等)4月新房价格普遍环比下跌0.1%-0.5% [9] - 大连二手房价格环比-0.3%、同比-7.7%,与新房市场分化明显 [7] - 市场结构性矛盾:总量过剩但高端改善型项目稀缺,导致优质项目热销 [9]
一线楼市知春夏
上海证券报· 2025-05-22 03:14
北京楼市 - 北京新房市场人气旺盛 5月以来新房成交网签超100套 实际成交量近300套 均价超8万元/平方米 项目去化超三分之二 [6] - 北京南五环周边多个房地产项目保持销售热度 工作日也有不少人看房 部分户型房价略有上涨 [6] - 4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1% 成交3095套 同比增长28.2% 5月1日至5日新房住宅网签302套 同比增长约114% [7] - 3月北京二手房成交量突破1.9万套 环比增长近62% 4月成交15569套 同比增长逾16% 部分区域二手房价格有所上涨 [8][9] 上海楼市 - 上海豪宅项目成交活跃 上海壹号院三批次64套房源售罄 当日销售金额40.25亿元 今年以来两次开盘合计销售108.71亿元 [10] - 保利·海玥外滩序BUND98认购结束 223套房源获552组客户认购 认购率248% 均价约12.64万元/平方米 [11] - 上周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13.51万平方米 环比增长71.75% 成交均价107746元/平方米 环比增长49.25% 创年内新高 [11] - 上海中心城区中高端改善项目热度高 客源愈加全国化 产品设计等方面大幅提升吸引高净值客户 [12] 广州楼市 - 4月16日至5月15日广州一手住宅网签6088套 同比增长19.3% 网签均价39088元/平方米 同比上涨3.5% [14] - 广州番禺区新盘龙湖亚伦·央璟颂"五一"假期到访量超2000组 成交80多套 金额约2.8亿元 [15] - 广州海珠区新盘保利天奕网签152套 实际成交308套 成交金额34.90亿元 [15] - 4月广州二手房价格环比持平 结束23个月下跌 二手住宅网签10312套 同比增长12.97% [16] 深圳楼市 - 深圳龙华区卓越珺奕府4月中旬新开盘309套房源 已卖出180多套 工作日有十几批顾客看房 [18] - 深铁珑境项目去年开售300多套住房所剩无几 [19] - 今年以来深圳新建商品住宅与二手住宅合计成交约3.5万套 同比增长54.6% [19] - 4月深圳二手房签约6597套 同比增长33.5% 改善客群增加 大户型成交占比回升 [20]
大揭秘!为何都在跌,三亚房价却涨了……
搜狐财经· 2025-05-22 01:23
三亚新房价格走势 - 三亚新房价格在2023年环比持续保持在0线以上 但2024年出现下跌 最高跌幅超过0.7% [3] - 2024年12月开始反弹 随后经历连续3个月下跌 4月环比出现0.2%涨幅 [3] - 价格上涨受政策因素(新房备案窗口期)和住宅供应暴涨、产品升级影响 [3] 三亚楼市需求特征 - 三亚置业需求属于财富积累中产对度假房的"另类刚需" 追求更好生活环境而非传统居住需求 [6] - 全国中产对三亚自然资源(空气、气候、度假氛围)存在普遍置业需求 推动高端市场 [7] - 三亚二手房市场低迷 常住人口不足100万导致二手市场无人问津 [7] 豪宅与普通住宅市场分化 - 全国一线城市出现"豪宅脱销 普房滞销"的极端分化现象 [9] - 核心城市地王频现 北京海淀地块单价突破10万+ 杭州成都土地溢价创新高 [9] - 豪宅目标客户为A9以上高净值人群 中产已非主要客群 [10][11] 产品力成为市场关键 - 楼市回调期开发商必须提供更高品质产品才能吸引买家 [12] - 高得房率、低密度等产品优势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被强化 [14] - 买方市场下持币购房者拥有更大议价权和选择空间 [12][14]
香港置业:预计5月香港二手住宅注册量录约3800宗 创半年次高
智通财经网· 2025-05-21 20:50
智通财经APP获悉,香港置业研究部董事王品弟表示,据土地注册处资料显示,截至5月20日,香港二手 住宅(包括二手私人住宅及二手公营房屋)录得2,284宗注册,较上月同期的2,836宗减少约19.5%。 虽然4月关税战冲击环球股市,令香港楼市交投放缓,但该行估计主要反映4月市况的5月注册量估计最终 仍录约3800宗注册,创半年次高;近期按息回落,加上关税战降温,香港楼市气氛好转,料主要反映5月 市况的6月注册量将会回升。 若以三区划分5月至今二手住宅注册量环比同期表现,当中九龙区录756宗注册,较上月同期的923宗减少 约18.1%;新界区录1,101宗注册,较上月同期的1,367宗减少约19.5%;港岛区录427宗注册,较上月同期 的546宗减少约21.8%。 5月至今二手住宅注册量屋苑排名方面,日出康城以37宗注册居榜首,较上月同期的31宗增加约19.4%; 嘉湖山庄以24宗注册排第二,较上月同期的33宗减少约27.3%;美孚新邨及太古城各以22宗注册紧随其 后,其中美孚新邨较上月同期的29宗减少约24.1%,太古城较上月同期的25宗减少约12%。 若以金额划分5月至今二手住宅注册量环比同期表现,当中逾50 ...
年内LPR首降,稳楼市政策还有多少空间?
36氪· 2025-05-21 10:17
货币政策调整 - 2025年5月20日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下调0.1个百分点至3%和3.5%,为年内首次调整[1][2] - 此次降息符合市场预期,5月7日央行已先行下调7天逆回购利率10个基点至1.4%[5] - 调整后1年期和5年期LPR均创LPR机制设立以来最低水平[5] 房贷利率影响 - 增量房贷利率普遍下调10个基点,100万30年期贷款月供减少约56元,累计利息减少2万元[9] - 部分城市(广州/苏州/合肥)通过调整加点幅度维持首套房贷利率3%不变[9][10] - 存量房贷利率将在重新定价日调整,大部分购房者定价周期已缩短至3个月[10] 房地产行业影响 - 供给端:降低开发企业融资成本,金融支持举措持续发力稳主体[4][12] - 需求端:公积金利率同步下调增强刚需吸引力,短期内刺激存量需求入市[3] - 当前房地产市场仍处调整期,需通过"稳预期、防风险、促转型"组合拳推动止跌回稳[13][14] 政策调整方向 - 需求侧:继续调减限购限贷措施,降低交易税费和购房门槛[14] - 供给侧:推进存量房收购/土地收储,扩大城中村改造范围[14] - 行业转型:构建"好房子"标准体系,推动从规模扩张转向品质提升[14][15] 区域市场差异 - 一线城市实施差异化利率政策,如上海五大新城首套利率3.25%(LPR-25BP)[11] - 核心二线城市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探索房票安置等创新机制[15] - 市场将呈现"温和回暖、结构分化"特征,复苏进程取决于后续政策力度[15]
中原按揭:H按实际息跌至2.26% 推动转租为买及买楼收租
智通财经网· 2025-05-20 15:34
港元拆息下跌对楼市影响 - 1个月银行同业拆息跌至0.96%,创2022年7月21日后新低,H按实际按息降至2.26%,创同期新低 [1] - 以平均按揭额500万港元计,按息从月初封顶息3.5%降至2.26%,减幅1.24%,月供减少3341港元,减幅14.9% [1] - 租金回报率平均升至3.5%(部分超4%),按息2.26%大幅低于租金回报,7成按揭下供平过租幅度扩大至8% [1] - 租务旺季将至推升租金,供平过租现象将更广泛,刺激转租为买及买楼收租需求,支撑楼市回稳 [1] 拆息波动原因及趋势 - 5月初资金涌入致港元供应急增,1个月拆息从3.98%急跌至0.96%,跌幅达3% [2] - 当前港美息差拉大至逾3%属罕见(历史息差通常不超2%),与金融海啸后QE游资过多情况不同 [2] - 停泊资金或流向金融投资、企业派息等活动,银行体系结余供过于求状况正常化后,拆息或逐步回升 [2] - 1个月拆息波动仍大,H按实际息率预计在2%-3%区间震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