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期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Q2业绩修复有望延续,持续关注绩优个股及优质红马
长江证券· 2025-07-14 07: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券商本周业绩预告陆续披露,市场交投维持高位,中报业绩预计延续高增,持续看好板块配置机会;财政部印发通知强调长周期考核和经营管理能力提升,引导长期资金践行价值投资理念,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当前估值安全,看好集中度和负债成本改善 [2][4] - 从盈利和分红稳定性维度出发,推荐江苏金租、中国平安及中国财险 [2][4] - 综合业绩弹性及估值分位,推荐新华保险、中国人寿、香港交易所、中信证券、东方财富、同花顺、九方智投控股 [2][4] 核心数据跟踪 行业 - 本周非银金融指数 4.0%,相对沪深 300 的超额收益为 3.1%,行业排名靠前(3/31);年初至今非银金融指数 4.2%,相对沪深 300 的超额收益为 2.2%,行业排名靠后(20/31),本周非银板块整体表现较强 [5] 市场 - 市场热度有所回升,两市日均成交额 14,961.49 亿元,环比 +3.80%,日均换手率 1.79%,环比 +4.02BP;杠杆资金规模回升,两融余额 1.87 万亿元,环比 +0.78%;股指上涨,债指下跌,本周万得全 A 上涨 1.71%,中债总全价指数下跌 0.2%;长端利率有所上行,10 年期国债收益率 +2.20BP 至 1.6653% [5] 重点行业新闻&公司公告 新闻 - 财政部发布《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沪深交易所发布沪(深)股通投资者程序化交易报告指引 [6] 公司公告 - 国信证券 2025 年上半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为 47.8 亿元至 55.3 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长 52%至 76% [6] - 中国人保近日收到金监局批复,已核准田耕担任公司副总裁的任职资格 [6] - 中国太保本次利润分配以方案实施前的公司总股本 96.20 亿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 1.08 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 103.90 亿元 [6] 指数与板块表现 - 截至 7 月 11 日,沪深 300 指数上涨 0.8%,中小板指上涨 0.7%,创业板指上涨 2.4%;非银板块整体回暖,证券板块上涨 4.5%,保险板块上涨 1.7%,多元金融板块上涨 8.6% [16] 保险周度数据跟踪 行业概况 - 2025 年 5 月实现累计保费收入 30,602 亿元,同比 +3.77%,其中产险收入为 7,805 亿元,同比 +5.22%;人身险收入为 22,797 亿元,同比 +3.28% [19] - 保险资金运用中债券、股基占比有所回升,截至 2025 年 3 月末,行业资金运用规模 34.93 万亿,银行存款、债券、股票基金和其他类资产分别占比 8.51%、48.58%、12.79%、30.11%,较 2024 年末分别 -0.23、+0.70、+0.44、-0.91pct [20] - 2025 年 5 月,保险公司总资产为 38.42 万亿元,环比 +0.81%,其中寿险公司总资产 33.66 万亿元,环比 +0.80%,占比 -0.004BP 至 87.61%;产险公司总资产 3.08 万亿元,环比 +0.41%,占比 -0.03BP 至 8.01%,5 月行业净资产规模 3.60 万亿元,环比 +0.25% [25] 上市险企保费 - 2024 年 12 月,国寿、新华、太保、平安、人保单月保费收入同比增速为 +1.86%(前值 +4.19%)、+19.13%(前值 +10.54%)、+5.91%(前值 +0.95%)、-0.92%(前值 +4.19%)、-5.99%(前值 +8.34%),新华、太保单月保费增速有所回升,人保、国寿、平安则有所回落 [26] 国债收益率与利差 - 截至 7 月 11 日,5 年期债券收益率变动幅度在 -2.16BP 到 +5.14BP 之间,企业债下跌幅度最大,为 2.16BP [31] - 各债券 5 年期信用利差变动幅度在 -5.79BP 到 +1.51BP 之间,企业债下跌幅度最大,为 5.79BP;各债券 5 年期期限利差变动幅度在 -2.95BP 到 +6.12BP 之间,商业银行债下跌幅度最大,为 2.95BP [31] 券商周度数据跟踪 经纪业务 - 两市交投有所回升,截至 7 月 11 日,两市日均成交额 14,961.49 亿元,环比 +3.80%,日均换手率 1.79%,环比 +4.02BP,本周日均成交额和换手率高于 2024 年中枢,在佣金费率逐步企稳环境下预计行业经纪业务盈利情况处于逐步向上修复阶段 [37] 投资业务 - 权益市场整体回暖,截至 7 月 11 日一周内,沪深 300 指数上涨 0.82%,创业板指数上涨 2.36%;中债企业债总全价指数环比下跌 0.06%,券商投资资产中权益类占比 10%-30%,债券类占比 70%-90%,2024 年券商自营收益需关注股债市场变动 [41] 信用业务 - 两融规模有所回升,截至 7 月 10 日,两融余额 1.87 万亿元,环比 +0.78%;截至 7 月 11 日,股票质押股数 3080 亿股,质押市值 2.78 万亿元,本周两融余额高于 2024 年日均余额,预计 2025 年股票质押规模整体仍将收缩,但业务收入表现将优于规模表现 [43] 投行业务 - 6 月股债融资规模回升,2025 年 6 月,股权融资规模 5441.91 亿元,环比 +3140.2%,其中 IPO 融资规模 91.53 亿元;债券融资规模 8.83 万亿元,环比 +21.3%,均高于 2024 年均值,后期股票承销规模预计增加,债券承销需关注利率变动情况 [45] 资管业务 - 6 月券商集合资管新发规模回升,发行份额 93.01 亿份,环比 +116.8%,高于 2024 年均值,券商资管行业进入恢复性发展阶段 [49] - 6 月新发基金规模有所回落,为 678.27 亿份,环比 -22.0%,低于 2024 年均值,需持续关注新发基金市场情况 [49] 衍生品业务 - 6 月期货市场成交回落,成交金额 46.43 万亿元,环比 -2.66%,其中商品期货 37.77 万亿元,环比 -0.15%,金融期货成交金额 8.66 万亿元,环比 -12.31%,三大股指期货成交金额 4.78 万亿元,环比 +6.44%,6 月成交额低于 2024 年均值 [53] - 6 月场内期权成交回升,成交 4055 万张,环比 +5.4%,低于 2024 年均值 [53] 行业及公司重点关注 行业要闻 - 沪深交易所 7 月 21 日将正式发布上证科创板专精特新指数等多种专精特新指数,为市场提供更丰富的专精特新上市公司表现基准,引导资金流向创新驱动型中小企业 [56] - 7 月 11 日财政部印发通知,明确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全面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要求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注重稳健经营,增强投资管理能力 [57] - 7 月 11 日沪深交易所发布沪(深)股通投资者程序化交易报告指引,将沪深股通投资者纳入程序化交易报告范畴,报告指引将于 2026 年 1 月 12 日起正式实施,正式实施后 3 个月内,存量投资者应当完成报告 [60] 公司公告 - 中国银河 7 月 7 日发布 2024 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以总股本 109.34 亿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 0.196 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 21.43 亿元 [61] - 南华期货 7 月 7 日发布股份回购实施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已完成回购,累计回购股份 568.12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0.93%,支付总金额 5008.88 万元(不含交易费用) [62] - 财达证券 7 月 7 日发布持股 5%以上股东权益变动提示性公告,股东国控运营累计减持公司股份 2807.02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0.87%,权益变动后合计持股比例由 14.54%减少至 13.67% [63] - 越秀资本 7 月 8 日发布 2025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上半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为 14.73 亿元至 15.75 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长 45%至 55% [65] - 招商证券 7 月 8 日发布 2024 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以总股本 86.97 亿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 0.377 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 32.79 亿元 [66] - 浙商证券 7 月 8 日发布 2025 年度第六期短期融资券发行结果公告,实际发行总额为 20 亿元,发行期限为 99 天,票面利率为 1.59% [67] - 中国银河 7 月 8 日发布 2025 年度第十四期短期融资券发行结果公告,实际发行总额为 35 亿元,发行期限为 365 天,票面利率为 1.62% [69] - 浙江东方 7 月 8 日选举王正甲为公司十届董事会董事长 [69] - 永安期货 7 月 9 日发布股份回购报告书,预计回购金额为 0.5 亿元至 1 亿元,回购价格上限为 18.63 元/股,预计回购股份数量为 263.38 万股至 536.77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 0.18%至 0.37% [69] - 国泰海通 7 月 9 日发布 A 股股份回购实施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已累计回购 A 股股份 6751.68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0.3830%,支付总金额为 12.11 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70] - 首创证券 7 月 9 日发布 2025 年度第四期短期融资券发行结果公告,实际发行总额为 5 亿元,发行期限为 364 天,票面利率为 1.65% [70] - 长城证券 7 月 9 日发布控股股东增持股份计划进展公告,截至当日增持计划实施期限已过半,华能资本累计增持公司股份 637.09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0.16%,增持金额约为 5017 万元 [70] - 国投资本 7 月 10 日发布 2024 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以总股本 63.94 亿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 0.127 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 8.12 亿元 [71] - 中国太保 7 月 10 日发布 2024 年年度分红派息实施公告,以总股本 96.20 亿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 1.08 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 103.90 亿元 [72] - 中国人保 7 月 10 日发布副总裁任职资格获核准公告,已核准田耕担任公司副总裁的任职资格 [72] - 东方财富 7 月 11 日发布子公司短期融资券发行情况公告,东方财富证券 2025 年度第五期短期融资券已发行完毕,实际发行总额为 20 亿元,发行期限为 365 天,票面利率为 1.68% [72] - 国信证券 7 月 11 日发布 2025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上半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为 47.8 亿元至 55.3 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长 52%至 76% [75]
每日钉一下(利率变动,对长期投资有什么影响呢?)
银行螺丝钉· 2025-07-13 21:45
资产配置需求 - 投资者希望多元化配置资金 覆盖人民币资产和外币资产 [1] - 投资者希望同时覆盖股票资产和债券类资产 [1] 美元债券基金投资 - 美元债是多元化配置中的重要一环 [2] - 提供限时免费课程 系统性介绍美元债券基金投资知识 [2] 课程获取与辅助资料 - 可通过添加课程小助手并回复关键词领取课程 [3] - 课程提供配套笔记和思维导图 帮助高效学习 [3] - 原文链接可免费学习大额家庭资产配置课程 [4]
每经热评︱险资长期考核指标落地 “长钱长投”培育更多耐心资本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3 20:57
政策调整内容 - 财政部调整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绩效评价指标 将净资产收益率考核由"当年度指标+3年周期指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3年周期指标+5年周期指标" 权重分别为30% 50%和20% [1] - 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从"当年度指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3年周期指标+5年周期指标" 权重同样为30% 50%和20% [1] - 新考核要求自2025年度实施 届时3年和5年长期指标权重合计达70% 一年期短期指标仅占30% [1] 考核机制影响 - 投资考量将以3年作为最小周期 因3年周期指标权重最高达50% 且能为5年考核奠定基础 [2] - 年末抱团高位股 扎堆热门赛道等短期行为有望减少 [2] - 被考核对象有动力降低收益波动率 将长期目标分解到每年 避免最后一年"冲刺"模式 [2] - 采用复利机制设计 例如5年每年10%收益最终考核收益率为10% 而前4年零收益最后一年61%收益仅获2%考核收益率 [2] 保险资金运用前景 - 保险资金入市障碍正被破除 包括资金运用范围 权益投资比例 资本占用等限制 [3] - 保险公司需从权益市场寻找优质长期资产 因传统债券 存款等大类资产收益率处于低位 [3] - 保险资金作为长期资本可提升资本市场稳定性 促进健康发展 [3] - 2023年10月调整后 2024年上半年险资已39次举牌A股和港股 形成"小高潮" [3]
《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点评:拉长考核期限,风物长宜放眼量
中泰证券· 2025-07-12 21:2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将引导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期稳健经营 防止因单纯考核年度目标出现突增业绩、忽视风险的短期行为[5] - 《通知》有望降低新准则下权益资产对利润表冲击给考核带来的负面影响 有利于引导保险资金作为中长期资金稳定大市 拉长考核久期可在投资端引导险资“风物长宜放眼量”[5] - 拉长考核周期有助于险资长线长投 红利板块符合险资选股偏好 预计中小机构将逐步加大FVOCI权益工具的配置 红利资产有望迎来增量资金[5] - 《通知》有望降低新准则下权益资产对利润表冲击给考核带来的负面影响 间接提高险企提高权益配置比例的容忍度 建议关注新华保险、中国平安、友邦保险、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 对中国人保(集团)、中国人寿(集团)等商业保险公司下发 以进一步加强长周期考核 并对其投资管理提出相关要求[5] 政策边际变化 - 此前《商业保险公司绩效评价办法》明确保险类金融企业考核指标包括服务国家发展目标和实体经济指标、发展质量指标、风险防控指标、经营效益指标 本次调整将经营效益类指标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考核方式调整为“当年度指标+3年周期指标+5年周期指标”相结合 权重分别为30%/50%/20% 同时强调国有商业保险公司要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等[5] 新准则影响 - 6月12日 财政部联合金监总局发布通知 明确除确有困难需暂缓执行的保险公司 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其他企业应自2026年1月1日起执行新保险合同会计准则 随着新准则全面实施 财政部对国有保险公司的考核有望全面拥抱新准则 《通知》有利于引导保险资金稳定大市 降低新准则下权益资产对利润表冲击给短期考核带来的负面影响[5] 险资投资情况 - 1Q25险资新进前十大流通A股行业集中在银行、通信等30个行业 1Q25保险资对股票配置比例稳步提升 截止1Q25末 产寿险公司合计持有股票余额达2.8万亿元 占比为8.4% 较2024年末季度环比增长16.0% 同期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仅为 -2.8% 险资增配权益加仓高股息红利板块得到验证[5] 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情况 - 三批次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合计规模达2220亿元 涉及中国人寿、新华保险等多家险企 各批次有不同的投资方式和规模安排[12] 指数表现 - 2025年年初至7月11日 中泰非银重仓保险股指数表现显著跑赢大市 绝对收益率为13.17% 相对收益率为11.14% 保险股具备双面红利股属性[5]
长周期考核提升险资投资稳定性和积极性 更好发挥资本市场“稳定器”作用
证券日报网· 2025-07-12 21:08
政策调整核心内容 - 财政部明确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全面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 要求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 注重稳健经营 增强投资管理能力 [1] - 净资产收益率考核从"当年度指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 权重分别为30% 50% 20% [2] - 资本保值增值率考核从"当年度指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 权重分别为30% 50% 20% [2] 考核机制变化影响 - 3年到5年长周期考核比重提升到70% 大幅提升保险资金风险容忍度 可通过长期持有权益资产获得合理收益 [3] - 考核周期延长有利于险资根据中长期市场趋势进行价值投资 降低短周期考核带来的投资风险 增加权益投资占比 [3] - 当前险资投资权益资产比重约11% 加大长周期考核比重有利于释放权益资产投资空间 [4] 资本市场影响 - 降低当年考核比重可减少保险资金短期交易 增强资本市场稳定性 [4] - 保险资金投资行为稳定性提升 将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发挥"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 [4]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34.93万亿元 人身险和财产险公司股票投资占比分别为8.43%和7.56% [6] 监管支持措施 - 金融监管总局开展三批长期股票投资试点 合计规模2220亿元 [6] - 上调部分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 最高可达50% [6] - 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 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 [6] 未来推动方向 - 完善保险机构内部考核机制 薪酬激励体系与长周期资金考核挂钩 [7] - 鼓励上市公司分红 加强上市公司治理 发挥保险资金积极股东作用 [7] - 提升保险资金可投权益资产比例 如不动产私募股权投资 分散风险增强组合稳定性 [7]
书评丨投资是一场修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2 06:20
正念投资概念 - 正念投资是一种以心理学为基础、行为金融学为框架的新范式,旨在通过分析投资行为中的情绪管理来提升决策理性 [1] - 核心逻辑在于"投资主体是人",需先理解行为模式背后的动机才能让理性占据上风 [1] - 汉字"念"的构成(今+心)体现其东方智慧内核,强调安住当下的实践方式 [1] 行业实践案例 -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坚持每日冥想40分钟(早晚各20分钟),称其为"取得成功的首要原因" [1] - 苹果智能手表新增正念功能,通过呼吸节奏调节辅助情绪管理,并支持每日状态记录 [1] - 正念训练无需复杂设备,家庭场景即可完成,长期练习可提升注意力与自律性 [1] 方法论框架 - 关键公式"投资业绩=专业认知×情绪管理",情绪管理失效会导致专业能力边际效用递减甚至负值 [4] - "心流"状态指高度专注下的理性决策状态,与教育领域情绪管理原理相通(学霸家长教育子女的类比) [4] - 行为金融学解释常见非理性现象:踏空痛苦大于亏损、盈利后过度自信、亏损后激进加仓等 [6] 核心原则 - 专注当下:保持"过往不恋、未来不迎、当下不乱"的状态 [6] - 三重结合:必须同时满足理性投资、价值投资(基本面为核心)、长期投资才构成完整正念投资 [6] - 政策印证:2024年新"国九条"明确要求强化长期投资理念,与正念投资主张高度契合 [6] 实践载体 - 《定力:正念投资,正念人生》以通俗语言阐释理论,作者杨峻具备跨金融/互联网/资管的多领域经验 [2] - 书中通过生活化案例揭示行为经济学原理,如投资者"盈利即抛、亏损死扛"的普遍行为模式 [5][6]
WindTalk资管大咖谈|野村东方国际证券肖令君:A股市场与长期投资
A股市场与长期投资 核心观点 - A股当前处于熊转牛初期,估值低位和政策支持构成长期投资基础,在新经济转型与长期资本入市的驱动下,市场长期发展空间广阔 [2] A股估值与牛熊周期定位 估值水平与全球配置空间 - 国内视角:A股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沪深300指数PE为13倍、PB为1.3倍,万得权益指数PE为19.6倍、PB为1.6倍,股债性价比显著优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4] - 历史估值:沪深300的PB处于历史16%-17%分位,万得全A的PB为1.6倍,均处于低位 [4] - 全球视角:A股估值与中国经济总量及贸易地位不匹配,全球资管机构对A股配置比例不足5%,配置空间较大 [4] 牛熊周期:熊转牛初期 - 政策底(2024年9月24日)与市场底(2600至2700点)已明确,当前类似2013至2014年牛市启动前阶段 [5] - 部分热门板块调整幅度接近50%,政策托底与投资者预期修复同步推进,估值低位与资金利率下行支撑长期配置价值 [5][6] 政策逻辑与中日市场对比 政策效果与内需驱动 - 决策层以"扩大内需"为核心,结合供给侧政策(如行业反内卷)与需求端刺激,制度优势凸显 [8] - 扩大消费的核心障碍是收入增长预期疲软,需通过就业支持、资本市场财富效应及消费政策优化(如以旧换新)改善 [8] - 中国储蓄率高,消费占GDP比重与发达国家差距大,长期潜力显著 [8] 中日市场底层逻辑差异 - 中国与日本在经济体量、发展阶段及社会韧性上存在根本差异,中国出现资产负债表衰退重演概率低 [9] - 当前中国处于"新胜于旧"阶段,新能源(光伏全球份额87%、新能源车产销量全球第一)、AI、创新药等新经济成为市场主线 [9] 政策对A股资金面与结构影响 资金面:长期资本与平准基金入市 - 政策着力强化资本市场功能,"国九条"、并购重组鼓励、上市公司分红优化等措施提升资产质量 [11] - 汇金、社保、险资等长期资本入市,中国版平准基金为市场提供"兜底",改善供需关系 [11] - 外资持有A股市值占比不足5%,对比全球资管规模,外资配置空间较大 [11] 结构影响:新经济主导与消费转型 - 政策推动下,A股市场结构向新经济倾斜:新能源、AI算力、机器人等科技成长板块受捧 [12] - 消费领域从物质消费向情绪消费转型,新经济趋势与消费升级是长期主线 [12] 长期投资策略 - 定价优先:当前A股整体估值合理,宽基指数具备长期配置价值,避免追逐短期主题炒作 [14] - 资产配置:合理调配固定收益类与权益类资产比例,抵御A股市场高波动性,长期视角下市场整体呈上涨趋势 [14] - 投资者需以"逆向思维+长期主义"把握新经济与消费升级机遇,通过合理配置与专业管理平滑波动风险 [14]
与持有人长期共赢,这只产品做到了!
点拾投资· 2025-07-10 20:56
核心观点 - 探讨如何实现基金管理人和持有人的共赢,指出公募基金行业主要依靠管理费收入,规模扩张是主要动力,而持有人更关注财富增值 [1] - 提出理想基金产品的两大要素:较低波动率和长期因子(如股息率因子)的结合 [2][3] - 以华泰柏瑞红利低波ETF(512890)为例,展示其规模从2018年底成立到2025年7月突破200亿的非线性增长,反映投资者需求转变 [4][5] 基金产品要素分析 - **低波动率**:波动率低的资产更容易让投资者获得"全生命周期收益率",举例说明稳定收益产品优于高波动产品 [2] - **长期因子**:通过加入股息率等长期因子,降低基金产品的不确定性,与投资者长期收益目标结合 [3] 华泰柏瑞红利低波ETF表现 - **规模增长**:2018年底成立,4年突破10亿,1年多突破100亿,7个月突破200亿,规模达203.43亿元(截至2025/7/9) [5] - **年度收益**:2019-2024年每年正收益,2019年21.57%、2020年9.46%、2021年19.56%、2022年2.72%、2023年11.91%、2024年22.64%,均跑赢业绩基准 [17][25] - **低波策略优势**:相比中证红利指数2022年下跌5.45%,该产品通过红利+低波因子降低波动率并实现长期业绩 [17][18] 市场趋势与产品创新 - **低波策略需求上升**:2025年上半年万得偏股混基金指数涨幅8.75%,但主动权益基金规模未显著增长,低波策略产品成为理财替代 [7] - **产品创新方向**:通过配置低相关性资产、纳入黄金等避险工具、控制权益仓位降低波动率 [9][10][11] - **A股风险收益不对称性**:沪深300指数年化波动率22.51%,但区间年化涨幅仅0.89%,中证全债年化涨幅超4%且波动率低于4% [12][13] 华泰柏瑞基金发展 - **ETF规模**:截至2025/7/9,ETF总规模超5000亿元,沪深300ETF(510300)规模3762亿、A500ETF华泰柏瑞(563360)规模190亿 [24][25] - **产品布局**:早年推出固收增强系列产品,以降低波动为目标,红利低波ETF(512890)成为长线投资实践案例 [24]
研究机构:LVMH当前折价提供难得投资机会
快讯· 2025-07-09 19:53
研究机构:LVMH当前折价提供难得投资机会 金十数据7月9日讯,晨星公司分析师耶琳娜·索科洛娃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尽管当前奢侈品行业面 临逆风因素,但LVMH仍是值得投资者关注的良好长期投资标的。LVMH过去一直是估值溢价的股票, 如今却罕见地处于折价状态,具备潜在的长期投资机会。我们曾多次见证奢侈品行业的放缓,但这一 次,LVMH的估值受到了不合理的冲击。LVMH仍有望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实力强势反弹,并以更强的竞 争力和更稳固的市场地位重新崛起。 ...
二季度业绩榜单来了,鹏华基金旗下17只权益基金同类排名前10%
财富在线· 2025-07-09 16:30
公司业绩表现 - 鹏华基金近一年权益收益超20%,在同类公司中排名第三(3/10) [1] - 旗下5只权益产品在不同区间维度跻身长期业绩榜单同类TOP10,17只权益产品近一年收益排名同类前10% [1] - 截至2025年4月,旗下有41只权益产品荣获国泰海通证券五星评级 [1] - 鹏华碳中和A(016530)近一年净值增长率为105.51%,排名3/3751;鹏华碳中和C(016531)近一年净值增长率为104.33%,排名4/3751 [2] - 鹏华医药科技A近一年净值增长率为59.64%,同类排名10/899;近两年净值增长率为46.24%,同类排名6/804 [2] - 鹏华医药科技C近两年净值增长率为45.19%,同类排名8/804 [2] - 鹏华品牌传承近十年净值增长率为138.89%,同类排名7/162 [2] - 18只权益产品近一年收益超35%,其中17只排名同类前10%,10只排名同类前5% [2] - 鹏华医药科技A过去一年、两年、三年、五年、七年的净值增长率分别为59.64%、46.24%、39.23%、57.13%、147.18%,均位居同类前10% [4] - 鹏华量化先锋过去两年、三年、五年的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6.35%、13.09%、54.28%,均位居同类前8% [4] - 鹏华盛世创新A(LOF)近两年、三年、五年、七年、十年净值增长率均排名同类前10% [4] 产品评级 - 截至2025年4月,鹏华权益旗下有41只产品荣获三年期、五年期、十年期五星评级,其中11只荣获双五星评级 [3] - 鹏华盛世创新A(LOF)(160613)、鹏华弘利(A:001122,C:001123)在不同年限均荣获五星评级 [3] - 鹏华医药科技A、鹏华弘益(A:001336,C:001337)、鹏华优选价值A(008134)、鹏华量化先锋(005632)、鹏华弘尚(A:003495,C:003496)、鹏华弘嘉(A:003165,C:003166)均获得三年期、五年期双五星评级 [3] - 鹏华先进制造(000778)、鹏华普天收益(160603)获得三年期、十年期双五星评级 [3] 投研策略与团队 - 公司形成系统化投研策略,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行业配置均衡,动态优化投资组合 [4] - 基于长期趋势判断采取波段操作,通过"梯队式"人才培养机制保持投资风格多样化 [4] - 权益投资团队包括鹏华盛世创新(LOF)基金经理伍旋、鹏华医药科技基金经理金笑非等优秀基金经理 [4] - 公司秉承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理念,力争创造更多超额收益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