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税

搜索文档
消费|离境退税细则落地,推广提速提振内需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30 08:06
离境退税政策修订细则 -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修订细则,从退税商店扩容、商品供给丰富、服务水平提升3方面推出8条举措,加速"即买即退"推广落地[3] - 备案流程简化至5个工作日内,资质放宽至纳税信用M级企业和设立<1年的新店,推动退税网点覆盖特产店/礼品店等中小商家[3] - 单笔消费退税上限从5万元提至10万元,现金退税限额从1万元上调至2万元,起退点从500元降至200元,拓宽价格带场景[3] - 新增老字号、非遗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等9类商品,支持培育"城市礼物"等特色产品,优质国货有望受益[3] - 增加退税网点和服务方式,建设全国信息平台,提升便利度[3] 消费政策升级趋势 - 2024年中央及地方持续出台提振消费政策,3月《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8方面30项任务,4月政治局会议强调增收减负、清理限制性措施[4] - 政策体系涵盖服务消费提质、商圈升级、离境退税等细分领域,形成全方位扩大内需的合力[4] 离境退税市场空间 - 2024年中国接待入境游客1.32亿人次,外国游客2694万人次,较日本/泰国年接待3600万外国游客仍有潜力[5] - 按2019年1.45亿入境游客为基数,假设渗透率5%-15%,对应离境退税人次727-2180万,客单价3000-5000元,销售额达218-1090亿元[5][6] - 中性-乐观情景下可对国内旅游收入产生1.5%-2%的边际增量[6] 受益板块分析 - 购物中心:上海67%离境退税店位于购物中心,国金中心等头部项目单店聚集274家退税店,政策优化将提升整体客流和客单价[7] - 旅游零售运营商:中国中免等龙头在出入境口岸布局的门店将受益于入境游客购物增长[8] - 出行服务提供商:政策优化带动高消费欧美游客回流,创造航空/铁路等出行服务增量[8] - 景区目的地:作为终端消费场景直接享受入境游客红利[9] 核心投资机会 - 传统零售板块中调改转型领先企业、消费基础设施运营商、优质国货品牌商[1] - 具备高端商品聚集能力的购物中心持有方或管理平台[7] - 旅游零售、出行服务、景区等入境旅游产业链相关企业[8][9]
“即买即退” 撬动入境消费
陕西日报· 2025-04-30 06:10
政策试点与推广 - 国家税务总局推出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从多地试点推广至全国 [1] - 传统离境退税流程复杂,"即买即退"通过信用卡预授权实现现场退税,大幅简化流程 [1] - 政策调整旨在撬动入境消费市场、激发经济新活力 [1] 政策实施效果 - 成都2025年一季度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及退税额同比增长270% [1] - 办理离境退税的境外旅客数同比增长225%,开单量同比增长206% [1] - 设立集中退付点优化消费环境,有效激发境外旅客消费潜力 [1] 政策意义与挑战 - 便捷退税服务有助于激发境外旅客再消费热情,拉动住宿、餐饮、交通等相关行业发展 [2] - 成为"即买即退"商店需安装离境退税管理信息系统,流程相对复杂 [2] - 通过信用监管、技术对接和多元担保等措施可解决实施中的问题 [2] 政策协同效应 - 与入境免签等政策协同,吸引更多境外旅客来华 [2] - 促进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体现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 [2]
最差的时光已经过去?中国中免能苦尽甘来吗
海豚投研· 2025-04-29 22:56
中国中免2025年一季度财报分析 核心观点 - 公司收入下滑趋势收窄,最差时间可能已过 [3] - 毛利率企稳,费用支出刚性,利润弹性可观 [3] - 离境退税新政对行业整体利好但可能削弱公司牌照优势 [3] - 短期走势可乐观但长期仍面临结构性挑战 [5] 财务表现 - 一季度总收入167.5亿元,同比下滑11%,较前三个季度20%左右的跌幅明显收窄 [3] - 离岛免税客单价同比增长19.5%至1,153元,带动销售额跌幅收窄至11% [3] - 毛利率同比微降0.3个百分点至33%,呈现企稳迹象 [3] - 营销费用22亿元,同比减少9%,毛销差33.2亿元 [3] - 归母净利润19.4亿元,同比减少16%,净利润率仅收缩0.6个百分点 [3] 行业动态 - 海南一季度接待游客数同比增长6%,但离岛免税购物人次和消费件数分别下降28%和26% [3] - 中国政府出台离境退税新政,将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现金退税限额上调至2万元 [3] - 新政可能扩大境外游客入境消费规模,但也可能削弱公司免税经营牌照的稀缺性 [3] 估值与展望 - 券商对2025年净利润预期均值约50亿元,较2024年增长18% [5] - 当前A股和港股市值对应2025年PE分别为25.8倍和19.8倍,处于历史中性水平 [5] - 短期受益于政策刺激和业绩触底,但长期面临国产美妆崛起、海外消费分流等挑战 [5] 历史业绩对比 - 2023年一季度至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变化:24%、-9%、-11% [4] - 同期毛利率变化:29%、33.3%、33% [4] - 归母净利润变化:23亿元、23.1亿元、19.4亿元 [4]
商务部等6部门发布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入境游旅游行业有望获直接催化
华西证券· 2025-04-29 22: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商务部等6部门发布通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在“即买即退”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从供给端、服务体系、退税条件放宽三方面提出要求,促境外游客入境旅游多层面体验优化,将有效提升入境旅游吸引力、深入挖掘入境旅游潜在需求,入境旅游行业有望获得直接催化,酒店、百货等业态也将长期受益 [1][2][5] - 入境游消费有望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补充,优质国货、旅游零售商、旅游酒店业或将长期受益,传统百货超市业态持续创新升级或将受益于入境购物增量市场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商务部等6部门发布通知,更好满足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需求,进一步丰富市场供给,优化退税服务,扩大入境消费 [1] 分析与判断 - 我国2015年开始全面推行离境退税政策,2025年4月9日将“即买即退”服务推广至全国,本次通知是在其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即买即退”可解放境外旅客消费积极性 [1] - 通知从三方面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推动离境退税商店增量扩容,包括优化布局和放宽备案条件;丰富离境退税商品供给,包括下调起退点和提升供给水平;提升离境退税服务水平,包括优化办理流程、代理机构服务、支付服务和信息服务 [4] - 通知要求可划分为四大方面:鼓励退税商店拓点、增加退税产品种类数量、鼓励离境退税消费、完善服务系统保障离境退税顺利实施 [5] 投资建议 - 推荐出入境旅游行业龙头众信旅游;入境游酒店受益标的包括君亭酒店、首旅酒店等;百货零售商相关受益标的包括王府井、重庆百货、百联股份、武商集团、孩子王等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以2025年4月29日收盘价测算,众信旅游收盘价9.20元,投资评级为买入,2024A - 2027E的EPS分别为0.11元、0.15元、0.24元、0.34元,P/E分别为77、56、35、25 [8]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热点问题之职工福利费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4-29 17:29
企业统一给员工体检,发生的体检费用支出能否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答: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 1 4%的部分,准予扣除。《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 9〕3号)第三条规 定,《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的企业职工福利费,包括以下内容:(二)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 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 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因此,员工体检费用可以按照职工福利费的相关规定在税前限额扣除。 企业向劳务派遣员工发放的福利费可以税前扣除吗? Answer 答: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和职工福利费等支出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3 4号)第 三条的规定,企业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所实际发生的费用,应分两种情况按规定在税前扣除:按照协议(合同)约定直接支 问题一 Answer ...
种类更多、店铺更全!离境退税再次扩围,激活入境消费市场
华夏时报· 2025-04-29 17:18
入境旅游与消费数据 - 2024年我国接待外国游客2694万人次,同比增长96% [2] - 入境旅客总花费达942亿美元,增长77.8% [2] - 2024年一季度入境外国游客921.5万人次,同比增长40.2% [7]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 - 退税率11%,消费1万元人民币商品最高可退1100元(扣除手续费后约900元) [3] - 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降低中小商户参与门槛 [10][11] - 现金退税金额上限从1万元人民币提高至2万元人民币 [12] 离境退税市场表现 - 2024年境外旅客入境消费占GDP约0.5%,低于国际1%-3%水平,增长潜力显著 [6] - 一季度北京离境退税申请单份数同比增长128%,销售额翻倍 [7] - 上海退税商品销售额7.6亿元,同比增长85% [7] - 四川退税游客数量增长204.78%,销售额增长200.91% [7] 政策扩容与便利化措施 - 新增退税商店布局至商圈、景区、机场等境外旅客聚集地 [9] - 允许纳税信用M级以上企业及新开商店申请退税资质,备案时间缩短至5个工作日 [9] - 推广"即买即退"服务,优化系统数据互通以缩短开单核验时间 [12][13] - 鼓励封装打码退税物品,便利海关免拆封验核 [12] 国货与特色商品推广 - 政策支持老字号、非遗、名优特产及国货潮品纳入退税体系 [10] - 推动"城市礼物"、"必购必带"特色产品培育,促进国货销售 [10]
超3500只个股上涨
第一财经· 2025-04-29 15:47
2025.04. 29 具体来看,PEEK材料概念持续爆发,聚赛龙、新瀚新材、中欣氟材涨停,中研股份、同益股份、会 通股份等跟涨。 电力股全线调整,韶能股份、乐山电力、西昌电力等多股跌停。 【资金流向】 作者 | 一财资讯 4月29日,A股三大指数窄幅震荡,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0.05%,深证成指跌0.05%,创业板指跌 0.13%。 | 代码 | 名称 | 两日图 | 现价 | 涨跌 | 涨跌幅 | | --- | --- | --- | --- | --- | --- | | 000001 | 上证指数 | Vinglar | 3286.65 | -1.76 | -0.05% | | 399001 | 深证成指 | mpm | 9849.80 | -5.39 | -0.05% | | 399006 | 创业板指 | my | 1931.94 | -2.52 | -0.13% | 盘面上,电力股大幅调整;大消费走弱,零售、白酒、旅游跌幅靠前,统一大市场、离境退税题材下 跌。PEEK材料、宠物经济、化学环保、算力、人形机器人概念股活跃。全市场超3500只个股上涨。 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入机械设备、计算机、基础化工 ...
目前已有离境退税商店31家,南京持续优化离境退税服务
南京日报· 2025-04-29 10:15
记者发现,相比传统的退税模式,"即买即退"模式不仅操作简便,也加快了退税速度,真正实现 了"畅快购物,返程无忧",进一步吸引境外游客来宁"买买买"。而对于消费者而言,"即买即退"将退税环 节提前,境外旅客在购物环节就能拿到退税款,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退税带来的实惠,有效地提升消费体 验感,促进二次消费。 据介绍,近年来,我市不断创新便利化举措,将离境退税窗口"前移"到商场,结合实际探索出具有 南京特色的新模式,全方位保障旅客退税需求。比如,为保障异地购物但从我市离境的旅客也能享受到 便捷退税服务,我市同步推出禄口机场口岸的退税"便捷支付"方式,便利化措施创新性打造了旅客线上 自助办理流程,使退税办理更便捷、高效,同时实现多方获益共赢。 目前,我市已有离境退税商店31家,一季度境外旅客在退税商店购物消费金额达2176万元。这31 家商店在南京分布较广,经营品种包含了服饰、珠宝等多个领域的众多品牌。在德基广场,可适用离境 退税"即买即退"服务,境外旅客在商场内购买在可退商品范围内、符合限额和离境等相关要求的商品, 均可参与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涉及广场内品牌有四五百家。 4月8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推广境外旅 ...
中国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
长江商报· 2025-04-29 10:12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 - 我国自2015年起全面推行离境退税政策 目前已进入第10个实施年头 [1] - 商务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通知》 旨在优化离境退税政策并扩大入境消费 [1] - 政策主动对标国际通行规则 着力解决地方、企业和入境旅客反映的堵点卡点问题 [1] 政策背景与成效 - 近年来我国实施系列入境便利化政策 包括对38国单方面免签、54国过境免签并延长停留时间至240小时 [1] - 2023年接待外国游客2694万人次 同比增长96% [1] - 2024年一季度入境外国游客达9215万人次 同比增长402% [1] 政策三大亮点 扩大退税商店规模 - 鼓励在大型商圈、步行街、旅游景区等境外旅客聚集地增设退税商店 [2] - 支持打造离境退税特色街区 提升商店可及性 [2] - 放宽备案条件 允许纳税信用M级以上企业和设立不足1年的新商店申请成为退税商店 [2] 丰富退税商品供给 - 将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 降低购物门槛 [2] - 促进更多特产店、纪念品店加入退税商店体系 [2] - 增加老字号产品、非遗产品、名优特产等中国特色优质商品供应 [2] 优化退税服务 - 完善离境退税管理系统 提高开单效率 缩短等待时间 [3] - 支持代理机构与口岸货币兑换点、旅客服务中心合作办理退税业务 [3] - 现金退税限额从1万元上调至2万元 鼓励移动支付等多种退税方式 [3] - 建设全国离境退税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便利旅客获取退税信息 [3]
关税演化对企业盈利的影响
信达证券· 2025-04-29 09:36
关税前 - 企业“抢出口”使盈利脉冲式回升,3月工业增加值增长7.7%,出口交货值增速创25个月以来新高[6] - 一季度企业利润达0.8%,1 - 3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提升1.1个百分点,3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提升0.6个百分点[6] - 生产扩大带来价格压力,3月PPI价格降幅扩大至2.5%,出口产品价格下降,但量增抵消价格压力[7] - “增收不增利”企业改善,私营企业利润增速从1 - 2月下降9.0%变为1 - 3月仅下降0.3%,股份制企业从下降2.0%变为增长0.1%,或因出口退税增厚盈利[10] 关税持续期 - 一季度企业利润由负转正受海外抢出口和国内政策两方面因素影响,出口交货值占比回升至8.47%,出口销售值占比回升至66.6%[14] - 若关税“高位僵持”,抢出口因素消退后量增和出口交货值或回落,转口成本和产能布局调整会侵蚀盈利[19] - 美国关税激增减少对美出口,对国内销售额影响小,今年Q1出口交货值占比8.5%,国内销售值占比66.6%,内销比重提升约1个百分点可消化出口转内销部分[20] 若关税下调 - 当前美国对中国加征145%关税,中国对美国加征125%反制关税,高关税难以持续,中美或谈判下调关税[24] - 关税下调后,美国市场订单回流释放量增空间,节省转口成本增厚利润率,当前抢出口下出口交货值和工业增加值提升的行业或再次受益[24] 风险因素 - 国内政策力度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等[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