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化

搜索文档
大咖分享(四) | 黄家奇博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尼龙用材趋势
DT新材料· 2025-05-29 23:39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尼龙用材趋势 核心观点 - 新能源汽车技术革命推动尼龙材料从"功能替代者"向"技术定义者"进化,创新维度超越传统物性优化,深入参与车辆工程架构设计[10] - 尼龙材料需满足高性能化、低碳化、集成化三大趋势,构建基于场景创新的技术生态是抢占下一代汽车材料制高点的关键战略[10] 传统燃油车尼龙应用 - 2000-2020年尼龙在发动机子系统渗透率提升47%,主要实现轻量化与成本优化[4] - 进气歧管:玻纤增强尼龙6/66替代铝合金实现60%-65%轻量化,一体化注塑使零部件从12个减至1个,制造成本降30%[4] - 燃油管路:多层阻隔尼龙(PA12/PA6)耐压强度8MPa,耐燃油渗透性优于传统橡胶3个数量级[4] - 热管理系统:耐高温尼龙(PA46)在120℃循环工况下蠕变强度保持率超85%[4] 新能源汽车对尼龙的重构需求 轻量化刚性需求 - 电池包结构件采用长玻纤增强尼龙,拉伸强度≥150MPa,密度较铝合金降40%[5] - 底盘轻量化组件需碳纤维增强尼龙满足UN R135碰撞安全标准[6] 高压电气系统适配性 - 800V高压平台连接器材料耐温等级从130℃提至180℃,半芳香族尼龙(PA9T/PA10T)在180℃老化1000h后体积电阻率>10^15 Ω·cm[7] - 充电桩绝缘部件要求CTI≥600V,矿物填充阻燃尼龙(PA66+30%GF)通过UL94 V-0认证[7] 热管理复杂度升级 - 电池液冷板采用导热尼龙,热交换效率较传统PP材料提升120%[8] - 电机绕组绝缘材料耐电晕寿命>100h(20kV/mm场强下)[8] 尼龙材料技术创新方向 - 高性能化:满足半固态电池、800V高压平台对耐热性(150℃以上长期使用)和抗电击穿能力的要求[9] - 低碳化:生物基尼龙(如PA56)和再生尼龙成为主机厂降低碳足迹的重要选择,契合欧盟"碳关税"政策[9] - 定制化:免喷涂尼龙、金属质感尼龙等特种材料在新势力车企差异化需求中加速应用[9] 行业技术研讨热点 -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尼龙复合材料及功能拓展(中科院化学所)[11] - 废旧渔网PA6高质化再生利用技术(金发科技)[11] - 高温工程塑料耐候老化机理与创新解决方案[11] - 玻璃纤维增强尼龙性能优化(润滑剂/增韧剂/成核剂/耐热剂影响)[15] - 无卤阻燃剂应用(加工温度/助剂选择/螺杆分散优化)[16] - 抗老化系统解决方案(热老化与光老化机理及应对)[16]
欧洲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28 10:32
与此同时,汽油等传统能源车新车销量及市场份额出现明显下滑。今年1-4月份,汽油车总销量仅 为104.11万辆,同比下降20.6%,新车市场份额跌至28.6%,下降近8个百分点。柴油车销量同比下降了 26.4%,新车市场占有率仅为9.6%。 行业专家表示,受欧盟日益严格的碳排放规定影响,大众、雷诺、斯特兰蒂斯等欧洲主要汽车生产 厂商纷纷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力度,积极推出价格更加亲民的新车型。新能源汽车正在成为欧洲乘 用车市场新的增长亮点。随着未来新能源汽车销量的进一步提升,将对整个汽车市场结构带来深远影 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的销量持续上升,成为推动欧洲地区新能源汽车 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根据骏特商业咨询公司(JATO)数据显示,4月中国电动车在欧洲市场销量达 15300辆,同比增长了59%,插电混合动力车销量为9649辆,同比增长546%。其中,比亚迪电动车和插 电混合动力车在欧洲地区销量同比分别增长了28%和31%,销量首次超过特斯拉。此外,中国上汽、奇 瑞、小鹏等品牌旗下的新能源车在欧洲均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人民网罗马5月27日电 (记者郑彬)日前,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发布的最 ...
榆林化工园区丝博会合作落地开花
中国化工报· 2025-05-27 14:57
榆林经开区招商引资成果 - 榆林经开区和榆林高新区签约项目引资额占榆林市总量的近7成 [1] - 园区落地2个千亿级项目、4个百亿级项目及一批精细化工项目 [2] - 累计落地项目125个 规划投资规模超5000亿元 已完成投资达1000亿元以上 [2] - 20余种化工产品年产能845万吨 [2] 榆林经开区产业发展规划 - 围绕现有产业建链补链强链 重点招引现代塑料、建材制造、纺织化纤等项目 [3] - 围绕煤基精细化工产业链 重点招引特种橡胶、功能性膜材料、电子级试剂等项目 [3] - 围绕动力和储能电池产业链 重点招引锂电池、电芯、隔膜等全产业链项目 [3] - 围绕化工新材料产业链 重点招引聚乙烯特种纤维等项目 [3] - 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 重点招引化工特种设备等项目 [3] 榆林高新区招商引资成果 - 签约41个项目 引资额217.78亿元 [4] - 项目涵盖精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 [4] 榆林高新区发展战略 - 构建"要素集聚、创新活跃、生态优良"的产业发展生态 [4] - 打造战略协同的"发展共同体" 布局绿色能源、低空经济等未来赛道 [4] - 打造创新共享的"生态共同体" 开放创新平台支持产学研合作 [4] - 打造价值共生的"命运共同体" 提供全周期企业服务 [4] - 重点推介PGA、聚丁烯-1新材料、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等29个项目 [5] 榆林高新区发展目标 - 打造"三化"发展示范园区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5]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5]
【联合发布】新能源商用车周报(2025年5月第3周)
乘联分会· 2025-05-26 16:36
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动态 - 新能源轻卡3月销量达16505辆,同比增长91%,渗透率提升至19.52% [6] - 1-3月福田汽车以5058辆销量位居榜首,广东地区占比最高 [6] - 远程星智车型领跑市场,同比增长80%,纯电动类型占比稳定在90%以上 [6][7] - 燃料电池轻卡增速显著,1-3月销量同比增长1400% [7] 政策支持与补贴 - 上海对虚拟电厂、V2G及新型储能项目提供奖励,2025年9月前并网项目适用2025年标准 [5][11][13] - V2G智能充放电桩奖励标准:目的地桩最高240元/千瓦·年,公共桩最高80元/千瓦·年 [15] - 新型储能度电奖励0.2-0.35元/千瓦时,先进技术项目额外奖励上限5000万元 [16] - 合肥对充电设施按0.2元/kWh补贴,单个企业年度上限7000万元 [11] - 内蒙古对新能源公交车以旧换新提供补贴,覆盖纯电动、插混及氢燃料电池车型 [5][10] 企业技术突破与产品发布 - **蜂巢能源**:快充电池实现15分钟满充,末端充电效率提升30% [4][26] - **国轩高科**:发布六项新技术,包括预量产全固态电池(良品率90%)及1000公里续航准固态电池 [4][26] - **犀重汽车**:首款物流原型车亮相,搭载342度电池,续航350公里,电耗1.05度/公里 [4][22] - **福田汽车**:与华为数字能源合作推进重卡电动化,构建超充网络 [23] 行业合作与交付案例 - 三一集团向永卓控股交付百台新能源重卡,为江苏省单次最大交付项目 [20] - 长城纯电重卡交付黑豹物流,能耗成本降低60% [20] - 宇通客车165辆定制公交投运沙特,支持当地交通升级 [24][26] - 江淮推出ES9冷藏车,配备120-165kWh电池选项,保障冷链运输稳定性 [20] 区域市场与基础设施 - 广东、河南、河北为新能源轻卡销量TOP3省份,CR10占比74% [7] - 广州番禺区对充电设施按功率补贴,超充设施最高110元/千瓦 [8] - 佛山提出2030年前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目标,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及绿色建材 [9]
森鹰窗业(301227) - 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2 20:02
公司未来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提升产品认知度及品牌知名度,实施“多品类、大单品、全场景、全渠道”销售策略,构建线上线下协同体系,拓展海外市场 [2][3] - 加速渠道转型,以“加密”和“下沉”为导向,完善多元化经销体系,推进终端门店布局和旗舰化运营 [3] - 推进募投项目建设,提升配套供应链产能和工艺水平,提高原材料自给率及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3] - 以创新驱动,推进技术升级,增加研发投入,形成技术创新及新产品开发机制,推出迭代型号产品 [3] - 完善人才引进,创新激励及考核机制,增强核心竞争优势 [3] 行业未来发展前景 - 节能窗行业竞争格局伴随房地产及消费市场变化重塑,双碳战略下窗产业将转型 [4][5][7] - 改善性住宅需求成新房市场关键支撑,存量房屋改造市场潜力大 [4][5][7] - 高性能门窗产品市场渗透和普及率低,优质供给和服务稀缺 [4][5][7] - 行业集中度有提升空间,细分龙头企业有望占据更多市场份额 [4][5][7] 2024年公司业务受市场影响情况 - 房地产市场下行和零售消费疲软,公司营业收入下降幅度大,产能利用率不足致单位成本上升,毛利率显著下降,净利润由盈转亏 [4] - 销售模式上,大宗业务模式收入2.77亿元,同比下降47.08%,毛利率同比下降14.95%;经销商业务模式收入2.75亿元,同比下降31.45%,毛利率同比下降15.09% [4] - 产品类型上,节能铝包木窗收入3.83亿元,同比下降51.53%,毛利率同比下降14.32%;铝合金窗收入1.46亿元,同比增长27.17%,毛利率同比下降8.12%;幕墙及阳光房产品收入同比增长7.27%,毛利率同比下滑10.96% [4][5] 定增项目进展 - “哈尔滨年产15万平方米定制节能木窗建设项目”变更,募集资金用于“节能窗配套铝材板框产能提升项目”、“节能窗配套中空玻璃智能制造项目”,建设按计划推进 [6] 应收款项管理 - 公司暂未涉及应收股利核销 [7] - 控制应收账款风险措施包括关注客户信用风险、严格控制付款条款、完善全流程控制措施、采用谨慎坏账准备政策、将应收账款作为KPI考核指标 [7] 市场竞争环境看法 - 房地产市场调整,窗产业经历“从增量到存量”阵痛期,中高端门窗零售消费疲弱 [7] - 双碳战略下窗产业转型,高性能门窗应用场景增加,改善性住宅需求拉动,存量房屋改造市场潜力激发,节能窗有发展机遇 [7]
三一重工冲刺港交所 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逾30%
智通财经· 2025-05-22 18:18
公司上市申请 - 三一重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中信证券为独家保荐人 [1] 行业地位与业务范围 - 公司为全球第三大及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企业 按2020-2024年核心工程机械累计收入计算 [4] - 产品覆盖挖掘机械、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等全系列工程机械 应用于土方工程、公共建筑、采矿作业等场景 [4] - 2024年海外市场收入占比达62.3% 产品销往全球150余个国家和地区 [4] - 参与全球标志性项目如港珠澳大桥、伦敦奥运场馆、迪拜塔等建设 [4] 数智化与低碳化发展 - 2024年推出40余款新能源产品 包括挖掘机、装载机、泵车等 [4] - 全球首推5G遥控挖掘机 并开发智能起重机、智能压路机等智能产品 [4] 生产基地与产能 - 国内制造基地分布于江苏、上海、湖南等地 海外基地覆盖德国、印度尼西亚、美国等 [6] - 2024年挖掘机械、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设计产能分别为150000台、49000台、29400台 [6]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80839亿元、74019亿元、78383亿元 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5.9% [6][7] - 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4433亿元、4606亿元、6093亿元 2024年利润同比增长32.3% [6][7] - 2024年毛利率26.7% 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占比6.9% 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 [7] - 2024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5975亿元 同比增长32% [7]
工业转型焕新、消费场景上新……诸多利好积聚发力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央视网· 2025-05-20 11:16
生产供给增长 - 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为2024年以来月度增速较快水平[1] - 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其中信息和商务服务业增速快于整体服务业[1] 国内需求扩张 - 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1%,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拉动增长1.4个百分点[2] - 1-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大增18.2%,贡献率达64.5%[2] 新质生产力发展 - 4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10%,快于整体工业3.9个百分点[4] - 航空航天设备制造和集成电路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21.4%和21.3%[4] - 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38.9%、61.8%、51.5%[4] 制造业转型升级 - 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智能设备制造和电子元器件行业加速增长[6] - 服务器产量因大模型需求激增实现近两倍增长[6] - 可穿戴设备制造价格同比涨3%,飞机制造价格涨1.3%,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价格涨2.7%[9] 消费市场表现 - 限额以上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25.3%,化妆品类增7.2%,增速较3月提升14.7和6.1个百分点[9] - 以旧换新类消费品中家电、文化办公用品、家具、通信器材零售额分别增长38.8%、33.5%、26.9%、19.9%[10] - 1-4月县乡消费品零售额增速5.1%,高于城区0.7个百分点,占比达39.4%[10]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5.8%,传统超市和百货店零售额增速分别提升至5.2%和1.7%[10]
中兴通讯首席发展官崔丽: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趋势不可逆转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5-18 19:44
供应链管理 - 公司通过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全球化多元合作与数字化智能管理构建供应链韧性 [3] - 核心技术与产品坚持自主研发 建立全球化战略伙伴网络消除原材料独家依赖 [3] - 依托数字化系统实现供应链实时监控 突发事件可分钟级生成预警方案 通过大数据分析预判材料价格波动并调整库存 [3] - 针对5G建设等关键领域建立安全库存 供应链韧性需组织提升市场预判能力 通过数字化实现中长期预测与信息快速传递 [3] 5G-A应用 - 5G-A聚焦无缝万兆、千亿物联、确定性网络、通感算一体、空天地一体及泛在智能六大方向 [4] - 通感算一体技术使基站兼具亚米级感知能力 赋能低空经济 [4] - 确定性网络以4毫秒时延、5个9可靠性满足制造业生产线精准控制需求 推动柔性产线建设 [4] - 轻量化物联技术降低成本实现"应连尽连" 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融合高轨、低轨与地面基站覆盖多元场景 [4] - 中国全球最大规模5G网络为5G-A应用奠定基础 相关技术已在智能制造、智慧能源等领域落地标杆案例 [6] 6G研发 - 6G标准预计2029年冻结 2030年开始商用 [6] - 公司连续3年参与IMT2030 6G推进组测试 覆盖全技术领域 质量保持第一梯队 [6] - 率先进行原型机测试 探索具身智能、沉浸式通信及群智协同等多场景价值服务新范式 [6] - 立足5G大规模商用网络技术积累 推动6G全球合作创新 为全球统一技术标准及开放可信产业市场做出贡献 [6] 收入结构转型 - 公司收入结构从"721"(运营商70%、政企20%、消费者10%)向"532"转型 [7] - 转型与运营商5G投资阶段性下降、政企数字化与算力业务增长相关 [7] - 传统CT业务具"十年一代"投资周期特点 新业务如算力、能源等尚处规模拓展期 碎片化需求导致短期成本较高 [7] - 新业务规模扩大后将降低成 本 AI等增值能力可提升解决方案附加值 终端侧AI应用将挖掘消费业务潜力 [7]
向儒安:三化引领 质赢未来:探索工程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工程机械杂志· 2025-05-16 11:01
行业机遇与挑战 - 工程机械行业面临两大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和第四次工业革命叠加第三次能源革命的技术窗口期(AI、数智化、绿色化加速)[3] - 三大挑战:世界之变(逆全球化、关税战导致出口不确定性)、时代之变(超级乌卡时代的不确定性)、历史之变(中国经济转型、行业同质化竞争和内卷外溢)[4] - 传统"高毛利高风险"商业模式和"速度为王"逻辑已失效,需转向"全球化、数智化、低碳化"新三化战略[4] 全球化战略 - 公司以"不出海,就出局"为决心,构建覆盖122个国家/地区的市场渠道(400+海外子公司/代理商),海外人员本地化率达70%[6][7] - 建立"1+5+N"全球协同研发体系,针对本地需求正向开发产品,并在15个海外工厂(含美国、德国、印尼等)加速制造全球化[7] - 2024年海外业务贡献近50%营收和超50%利润,成为高质量发展"压舱石"[7] 数智化转型 - 以"灯塔工厂"为核心,完成46家传统工厂智能制造升级,3家工厂获达沃斯"灯塔工厂"认证(北京桩机、长沙18号、韶山叶片)[8] - 打造多场景智能解决方案(智慧矿山、港口、新能源物流等),推动工程机械成为移动智能终端[8] - 通过"挖掘机指数"等数据产品实现智能运营,入选工信部首批"数字领航"企业[9] 低碳化布局 - 产品电动化:2024年推出101款电动产品(增长70%),覆盖11类设备(挖掘机、搅拌车等),无人驾驶电动产品累计运行200万公里[10] - 新能源产业双轮驱动:风电(三一重能全球前十)、光伏(9个月打通全产业链)、氢能(全球最大单体制氢电解槽)、储能(1.9分钟疾速换电)[11] 高质量发展倡议 - 经营安全优先:规模服从效益、效益服从品牌、品牌服从价值观,强调现金流和成本控制[12] - 拒绝恶性竞争:不搞价格战、不唯市场占有率、不做风险订单,建立完备风控流程(100%平台合同审查)[15][16][17] - 质量升级为核心:对标国际高端标准,推动全行业质量协同体系,打造"中国质造"品牌[18][19]
今飞凯达(002863) - 002863今飞凯达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9
2025-05-10 16:36
财务业绩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收 49 亿元,同比增长 11.12%;归母净利润 6699 万元;扣非后净利润 2272.78 万元,同比增长 6.88% [1] - 2025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2.15 亿元,同比增长 28.25%;扣非后净利润 1677.67 万元,同比增长 10.33% [2] - 2024 年度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为 1318.45 万元,占 2024 年度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 19.68% [2] - 2024 年四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60.24%,原因是 2023 年摩轮厂区收储,资产处置收益增加 [14][15] 业务板块 铝合金轮毂业务 - 2024 年汽车铝合金轮毂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27.57 亿元,同比增长 15.07% [1] - 2024 年摩托车铝合金轮毂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4.5 亿元,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1] - 2024 年电动车铝合金轮毂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0.87 亿元,同比增长 9.51% [1] 型材板块业务 - 2024 年型材板块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6.02 亿元,同比增长 326.27%,产业覆盖低碳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等领域 [1] 海外布局 - 2018 年并购沃森制造(泰国)有限公司并投资建设生产线,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52763.16 万元,同比增长 17.37%;净利润 3375.71 万元,同比增长 11.32% [4][5] - 2024 年投资建设年产 200 万件铝合金轮毂新项目,预计 2025 年四季度建成;调整部分摩轮产能至泰国工厂,已获印度 BIS 认证 [5] 美国关税影响 - 部分铝合金汽车轮毂产品出口美国,其他产品基本不受影响;直接销往美国市场销售收入规模占比小,且采用 FOB 模式,关税由客户承担;泰国工厂出口产品同样采用 FOB 模式,关税由客户承担 [3] - 泰国、越南、印尼等地出口至美国货物暂停征收关税 90 天,对等关税调整至 10%,泰国生产基地保持低税率区位优势 [3] 控股股东增持 - 控股股东今飞控股增持计划总金额为 5000 万元 - 10000 万元,截至 2025 年 3 月 12 日增持时间过半,已累计增持 5498.19 万元 [6] 长期发展目标和策略 聚焦核心主业 - 深耕铝合金轮毂高端应用,开展铸造旋压成型技术和再生铝轮毂制造技术研发;铸造旋压铝合金轮毂机械性能提升 10%,减重 5 - 10%,提升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 3 - 5%;2024 年成功量产再生铝轮毂 [7] 发展铝合金型材板块 - 围绕双碳战略,践行“以铝代钢”理念,开展低碳铝合金材料研发及应用;开发一体化压铸用铝合金材料,与多家一线汽车品牌开展验证工作;培育低碳铝挤压型材产业,打开光伏组件产品市场 [7][8] 加强科技创新 - 以“产业大脑 + 未来工厂”为核心,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云南、宁夏生产基地智能化升级已取得初步成效 [8] 布局全球 - 推动全球化战略布局,以多元化市场结构和全球化客户队列应对挑战;2024 年在安徽六安、泰国罗勇等地投资建设智能化产线项目 [9] 项目进展 - 安徽六安“年产 120 万件汽车铝合金轮毂建设项目”预计 2025 年三季度进入生产调试阶段 [12][13] - 泰国罗勇“年产 200 万件新能源汽车轮毂建设项目”预计 2025 年四季度投产 [13] 产品竞争力与市场份额 摩托车市场 - 摩托车铝合金轮毂依托研发能力,高强度高压成型摩轮通过本田体系认证,与主流品牌建立稳定合作;开拓高利润率产品市场 [12] 电动车市场 - 与爱玛、雅迪、九号科技等优质客户深入合作,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9.51%;通过创新研发等提升市场份额 [12] 市值管理 - 通过做好主业、重视现金分红、深化投关管理、鼓励股东增持等措施推动市值和内在价值增长 [13] 其他 - 公司为零跑汽车提供轮毂配套服务,因客户保密要求不便透露具体信息 [13] - 公司主要业务订单充足,经营情况良好 [16] - 公司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全流程质量回溯;销售团队多渠道收集客户需求,挖掘潜在客户;通过研发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 [16] - 随着汽车行业发展,公司面临更多市场机会,将聚焦主业,研发新技术满足市场需求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