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消费
搜索文档
社服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供需两端酝酿新变,关注线下重塑、AI应用、体验消费三条主线
华创证券· 2025-09-04 20:12
核心观点 服务消费行业在供需两端呈现结构性变革 需求端呈现质价比 情绪价值和出海三大趋势 供给端加速连锁化和产业链整合 AI技术应用落地推动效率提升 投资聚焦线下业态重塑 AI应用和体验消费三大主线[4][5][8] 需求端趋势 - 服务消费结构性繁荣 2024年月度社零总额持续超4万亿元但同比增速降至中低个位数 服务业PMI持续高于制造业PMI[12][17] - 质价比成为核心主线 10-20元价格带现制茶饮2023年市场规模1086亿元占比51.3% 预计2024-2028年CAGR达20.8%[20][22] - 情绪经济规模快速扩张 2024年达2.31万亿元 预计2029年突破4.5万亿元 联名营销成为重要抓手 瑞幸多邻国联名首周销量突破900万杯[23][26][28] - 出海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东南亚现制饮品市场预计2023-2028年CAGR达19.8% 蜜雪冰城海外门店超4000家 海底捞海外门店达126家[30][32][34] 供给端变革 - 连锁化率提升空间大 现制饮品和酒店连锁化率超50%/40% 但餐饮连锁化率仅23% 远低于美日发达国家水平[36][38][39] - 即时零售高速增长 2024年规模7800亿元同比增长20% 渗透率1.6% 预计2026年突破1.2万亿元 CAGR约23%[62][63] - 平台加速线下整合 美团闪购 京东到家 饿了么等平台模式主导 美团7月5日订单突破1.2亿单 其中餐饮订单超1亿单[70][71] - AI应用加速落地 人力资源服务市场预计2023-2028年CAGR12.7% 教育领域AI学伴已接入107所学校服务25万人次[110][114][128] 商业模式分析 - 连锁业态以组织效能和产业链效率为核心 餐饮行业2024年连锁化率23%较2020年提升8个百分点[79][80] - 复合单体业态聚焦稀缺场景和复杂服务 旅游景区2025年上半年出游32.85亿人次同比增长20.6%[133][138] - 服务平台依托流量和技术优势 OTA平台携程2024年营收恢复至2019年149% 同程旅行达235%[150][155] 投资主线一:线下业态重塑 - 即时零售持续高增长 下沉市场2024年零售规模20万亿元同比增长6.4% 县域即时零售占比达30.6%[66][68] - 餐饮连锁化加速 大众便民餐饮市场规模约4万亿元 预计2028年达5.5万亿元 其中50-100元价格带规模3.45万亿元[79][80] - 茶饮行业整合加剧 2025年古茗门店增长32% 奈雪下滑8% 喜茶下滑6% 供应链能力成为竞争关键[53][57] - 酒店行业洗牌 华住集团门店达12137家 高版本门店占比提升至43%-80% 亚朵门店1824家零售GMV同比增长84.6%[100][105][107] 投资主线二:AI应用落地 - 人力资源服务数智化转型 禾蛙平台运营岗位超3.7万个 人选推荐量超20万人次环比增长180%[119] - 教育政策拐点出现 2024年2月校外培训管理条例征求意见 高考报名人数处于历史高位[121][125] - 会展数字化升级 米奥会展推出AI慧展1.0 2025年覆盖国家94个较2019年增长15个[129][132][134] 投资主线三:体验消费高景气 - 旅游市场量价齐升 2025年上半年国内出游32.85亿人次同比增长20.6% 花费3.15万亿元增长15.2%[133][138] - 县域旅游备受青睐 2023年五一假期小城市酒店预订量较2019年增长超150% 2025年清明非一线城市高星级酒店预订占比提升6个百分点[139][141] - 银发旅游市场广阔 2023年规模1.4万亿元 预计2028年达2.7万亿元 CAGR13.6% 老年群体旅游消费占比达57%[142][144][147] - 体育产业高速增长 2023年总规模3.7万亿元同比增长11.3% 其中体育服务业增长18.4% 苏超前六轮赛事带动消费379.6亿元[158][161][163] 重点公司推荐 - 平台企业:美团 阿里巴巴 京东[4][78] - 餐饮茶饮:达势股份 古茗 瑞幸 蜜雪集团[4][8] - 酒店:华住集团 亚朵[4][8] - AI应用:科锐国际 米奥会展 天立国际教育[4][8] - 旅游景区:长白山 九华旅游[5][149] - OTA:同程旅行 携程[5][8] - 体育:Keep 英派斯 力盛体育[6][165]
“七夕+周末”,传统文化景区预订热度环比增长超5成
扬子晚报网· 2025-08-28 20:20
行业趋势 - 2025年七夕节恰逢周五且叠加高校开学季 推动浪漫经济和旅游市场热度提升 [1][2] - 国内高品质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近40% 特色房型如情侣房 影音房及钟点房需求旺盛 [2] - 传统文化类景区预订热度周环比增长52% 景区夜游类产品预订热度周环比增长79% [3] 用户结构与消费偏好 - 90后和00后用户合计占比接近70% 男性用户占比超过62% [2] - 男性用户偏好影音房和钟点房 女性用户更关注亲子家庭房和高性价比酒店套餐 [2] - 乌鲁木齐市受体育赛事带动 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过32% [3] 热门目的地与航线 - 机票预订热度周环比增长15% 热门目的地包括成都 重庆 广州 深圳 [1][3] - 热门航线前五为北京-成都 广州-成都 深圳-重庆 拉萨-成都 上海-广州 [3] - 酒店预订热门城市前十为北京 上海 成都 西安 杭州 南京 深圳 青岛 广州 武汉 [2] 产品与营销创新 - 苏州金鸡湖凯宾斯基宠物友好房型及上海外滩瑞吉总统套房提前售罄 [2] - 甪直古镇 嘉兴乌镇 无锡拈花湾等景区推出融合文化特色的七夕主题活动 [4] - 无障碍设施房型及40平方米以上大客房成为热卖产品 [2]
若干政策措施9月将出台 我国服务消费新增量已在路上
北京商报· 2025-08-27 19:29
消费形态转变 - 我国消费形态已逐步转向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重阶段[2] - 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达46.1% 对消费支出增长贡献率达63%[3] - 2020-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3] 服务消费增长表现 - 2024年1-7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3] - 服务消费和体验消费成为消费重要增量 反映消费升级趋势[3] - 服务业就业占比达48.8% 其中餐饮住宿、居民服务、文体娱乐等行业就业增长明显[4] 政策支持措施 - 商务部将于9月出台扩大服务消费政策措施 统筹利用财政金融手段[2][6] - 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 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2][5] - 将更多服务消费领域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5] 服务消费经济意义 - 服务消费是提振消费关键领域 能带动生活性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4] - 具有强乘数效应和可持续增长特点 能推动新旧动能转换[4] - 通过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如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4] 外商投资与供给优化 - 引入外资可增加养老、托育、家政等领域国际先进服务模式[5] - 提升国内服务行业标准化和专业化水平 满足高品质服务需求[5] - 外资进入可打破行业壁垒 激发市场活力 形成消费与投资良性互动[5] 创新场景建设 - 支持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建设 推动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7] - 开展"服务消费季""中华美食荟""养老服务消费季"等促消费活动[7] - 发展入境消费、人工智能+消费、IP+消费等新业态[7] 服贸会平台作用 - 2025年服贸会将展示190余项服务贸易最新成果 含91项全球全国首发服务[8] - 举办40余场配套活动包括文创市集、精致美食、精彩展演等[8] - 通过区域联动满足服务消费多元需求[8]
同程旅行(00780):2025Q2业绩点评:OTA业务稳健增长,利润率持续改善
长江证券· 2025-08-19 18:11
投资评级 - 给予"买入"评级 [2][9] 核心财务数据 - 2025Q2收入46.69亿元,同比+10.0%;经调整净利润7.75亿元,同比+18.0%;经调整净利润率16.6%,同比+1.1pct [2][6] - 2025H1收入90.47亿元,同比+11.5%;经调整净利润15.63亿元,同比+28.6%;经调整净利润率17.3%,同比+2.3pct [6] - 2025-2027年营收预测:196.85亿元、226.68亿元、260.18亿元;经调整净利润预测:33.38亿元、39.20亿元、46.15亿元 [2] 业务表现 OTA业务 - 住宿收入13.71亿元(+15.2%),平台ADR实现正增长,三星酒店预定比例同比提升4pct [9] - 交通收入18.81亿元(+7.9%),增速优于行业大盘 [9] - 度假收入6.62亿元(-8.0%) [9] - 其他收入7.55亿元(+27.5%),其中酒店管理业务收入增速60%+,占其他业务收入的25% [9] 出境游业务 - 国际航空订单量同比+30%,预计2025年将实现盈亏平衡并扭亏为盈 [9] 盈利能力 - Q2销售成本率/服务开发费用率/销售费用率/行政费用率分别同比-0.4/-0.5/-2.3/-0.1pct [9] - 销售ROI优化及营销效率提升驱动利润率改善 [9] - 未来利润率提升空间来自ARPU提升、运营效率提高及出境游、酒管业务盈利改善 [9] 行业展望 - 旅行成为体验消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旅游产业地位提升,具备长期增长潜力 [2][9] - 公司用户基本盘、供应链能力、服务效率构筑护城河 [2] - 下沉市场旅游渗透率和ARPU有望持续提升 [9]
【时尚经济】 情绪价值的经济价值
证券时报· 2025-08-05 02:39
品牌情绪价值的重要性 - 品牌情绪价值是品牌突围的关键因素,可口可乐、耐克、肯德基、麦当劳等消费巨头已操作多年 [1] - 2024年众多品牌倒闭或注销数量创14年来新高,正确洞察消费者心理成为品牌需攻克的第一关 [1] - 消费者行为案例显示,星巴克顾客转投Manner因其环保优惠,三顿半咖啡通过特调饮品满足消费者文艺孤独感 [1] 情绪价值的经济表现 - 消费者愿意为积极的情绪体验支付溢价,品牌溢价本质是情绪价值的稳定预期 [2] - 盲盒经济是情绪价值的典型案例,Labubu盲盒普通款炒至2800元,隐藏款达4600元,联名款超30000元,限量款拍卖价82万元 [2] - 泡泡玛特凭借盲盒营销市值突破3000亿港币,证明情绪价值在消费市场的强大变现能力 [2] 体验消费与线下经济 - 日本实体零售业通过体验消费转型,消费者从物质需求转向精神层面追求 [3] - 日本农产品营销策略包括按颗卖草莓、苹果印祝福语、果园认养等,消费者购买的是精致生活标签 [3] - 农田变剧场、稻田种梵高名画、果园开放采摘等体验活动,让游客为故事买单 [3] 社交媒体与情绪消费 - 虚拟商品如"0.01元拥有爱因斯坦的脑子"走红,成为年轻人情绪释放的出口 [3] - 抖音解压玩具话题播放量达438亿次,捏捏乐、减压魔方等产品通过多巴胺刺激缓解压力 [4] - 电子木鱼、塔罗牌等玄学商品成为年轻人心理寄托,"谷子"周边商品从二次元走向大众,排队打卡"谷子店"成为潮流 [4] 情绪价值的商业前景 - 情绪价值作为新兴消费驱动力,重塑消费者价值观,满足精神层面需求 [4] - 情绪价值为企业开拓新商业思路,带来新经济增长点,未来深入挖掘其潜力将成为商业发展重要方向 [4]
这届年轻人,正在为“情绪刚需”下单
搜狐财经· 2025-07-15 15:18
青年消费趋势核心观点 - 青年群体主导消费潮流,将悦己消费视为生活刚需,通过盲盒、谷子、露营、沉浸式娱乐等活动构建精神疗愈和情感满足方式 [2][3][17] 露营与徒步行业 - 2024年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达1334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2483.2亿元,带动整体市场规模达1.44万亿元 [4] - 露营与徒步成为城市高压生活的逃避方式,提供释放焦虑和烦躁的情绪价值 [3][4] 盲盒与谷子经济 - 2025年中国盲盒市场规模预计达580亿元,占全球份额65%,年复合增长率28% [4] - 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从2023年1201亿元跃升至2024年1689亿元,预计2029年突破3000亿元 [4] - 盲盒提供微小确定性和即时情绪满足,谷子作为情感载体帮助构建精神乌托邦和社群认同 [4][5] 文化娱乐体验消费 - 沉浸式艺术如话剧、音乐剧和演唱会获得高满意度,演唱会带动举办地酒店预订量激增300%和周边商铺营业额翻番 [8] - 体验消费支付的是不可复制的记忆货币,成为忙碌生活的珍贵补剂 [8] 自我成长与健康消费 - 知识付费平台中30岁以下人群购买心理学和职场技能课程占比超六成 [10] - 健身和心理咨询消费增长,健身被视为自我重塑仪式,心理咨询是为内心秩序购买保险 [10] 消费行为特征 - 超四成年轻人购物比价,近两成逢买必比,仅5.81%不看价签直接购买 [12] - 超七成年轻人每年至少旅行一次,46.36%多次出游,39.12%旅行预算5000-10000元,24.9%不设预算 [15] - 体验消费中价格敏感度低,更愿为独特体验和品质服务支付溢价 [15] 新兴消费形态 - 情绪现货成为新兴消费形态,通过购买通行证、确定性和拟态亲密来即时填补内心空缺 [17] - 消费选择体现价值重排序,在精打细算和任性挥霍间寻求理性与感性平衡 [15][16] 产业影响与社会意义 - 新兴消费催生盲盒创意设计、数字艺术、虚拟偶像内容生态和宠物服务科技革新等新产业 [18] - 消费现象反映年轻群体对即时心理支持和社交满足的强烈诉求,凸显社会支持系统结构性短板 [20][21][22]
银发“她经济”崛起,得“姐姐”者得天下?
虎嗅· 2025-06-27 18:38
银发"她经济"市场概况 - 2024年末中国50~69岁女性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2万元,储蓄率达45%,形成超4万亿元消费蓝海 [1] - 该群体人口规模达1.9亿人,亲历改革开放与互联网发展,正重构消费逻辑 [1][3] - 日本参考案例显示50岁以上女性贡献化妆品市场46.7%份额,中老年美妆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 [2] 三大核心消费赛道 美丽经济 - 50岁以上女性抗皱眼霜使用率达78%,抗衰需求分层:45~55岁偏好"轻龄化"护理,60+群体侧重"技能型抗衰" [4] - 薇诺娜5%玻色因面霜通过皮肤检测仪展示效果,线下转化率提升65% [4] - 一线城市退休教师年均服装消费1.2万元,"新中式轻礼服"复购率65%,珠宝品类中戒指/和田玉/珍珠成交额同比增3.3倍/187%/129% [5] 健康经济 - 57.7%银发女性担忧健康问题,比例高出男性10.7个百分点 [6] - 银发族营养保健消费活跃,智能手环销量同比增235%,血压计/血糖仪购买中女性占比高 [7] 体验消费 - 50岁以上女性旅行订单增速达205.6%,人均支出高于男性 [10] - 老年大学女性学员占比超60%,2025年南昌市老年大学招收2.14万人次,新增1800人 [11] 核心驱动力 财富积累 - 60后银发族线上成交单量/用户数/金额较2019年同期增238%/187%/105% [13] 社会角色转变 - 家庭结构核心化释放女性时间,互联网普及拓宽视野 [16][17] 技术赋能 - 适老产品中助浴椅/电动床成交额同比增202%/152%,内衣裤清洗机/即热饮水机增长超4倍/57% [20] - 科技适老化案例:90岁女性通过AI实现语音操作 [19]
六部门:引导金融机构依法合规与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开展合作
快讯· 2025-06-24 17:25
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指导意见 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 旨在通过金融手段支持培育新型消费模式并扩大消费需求 [1] 新型消费领域支持 - 探索金融支持数字消费 绿色消费 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的有效渠道和方式 [1] - 加强金融创新以支持体验消费 智能消费 定制消费等消费新模式发展 [1] 金融机构合作与产品创新 - 鼓励金融机构与商家合作开发适合新型消费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1] - 金融机构应积极参与商家促消费活动并为消费者适当减费让利 [1] 互联网贷款业务规范 - 引导金融机构依法合规与社交电商 直播电商等开展合作 [1] - 要求健全适应互联网贷款业务特点的内部管理机制 [1] - 在风险可控 权责明确基础上合理确定授信额度 期限和利率以满足商户和消费者融资需求 [1]
在北京景点「摆摊」拍照的年轻人,月入2万元?
36氪· 2025-06-12 07:48
文旅消费新趋势 - 景点商拍热潮兴起,游客偏好单张或数张打卡照片并分享至社交平台,被称为"悦己消费"或"情绪消费" [5] - 2023年以来中国文旅市场活跃度增强,沉浸式体验等新型业态受年轻人青睐 [12] - 北京鼓楼、什刹海等地标成为社交媒体"流量密码","所见即所得"服务模式契合年轻人时间敏感度 [16] 从业者画像与转型 - 街头摄影师多为年轻人转型,包括前工程师、体能教练、销售、地产经纪人等,部分从电焊工等职业转换 [5][20] - 典型案例:00后陈新从月薪7000元的体能教练转行,五个月后平均月入2万元 [10] - 前工艺工程师李诚因厌恶工厂束缚转行,街头摄影日收入波动大(200-2000元/天),但享受自由与社交属性 [11][12] 商业模式与消费行为 - 收费模式灵活:单张10-20元,套餐如"买五送一",部分提供便携电脑修图增值服务 [14] - 客户以年轻女性为主,选片量差异大(1-60张),消费动机包括社交分享与情绪价值满足 [14][16] - 行业呈现季节性波动:2023年商拍需求旺盛,2024年部分区域竞争加剧导致单客选片量下降 [19] 行业挑战与动态 - 景区管理趋严:部分景点禁止商业拍摄或要求报备,摄影师简化工具应对 [21] - 收入受淡旺季影响显著,职业保障缺失(如社保缴纳率低),低价竞争与技术更新构成压力 [23] - 灵活就业属性突出:直接创造摄影师岗位,间接带动设备供应商、平台运营等产业链 [23] 社会经济影响 - 催生新型就业岗位如驻点摄影师、陪拍向导,契合年轻人工作生活平衡需求 [23] - 促进城市经济与文化传播,案例显示兼职摄影师单日收入可达800元 [24] - 反映消费升级趋势:从功能消费转向符号消费,体验经济爆发推动服务细分 [15][16]
传统消费升级与新型消费扩容双轮驱动,消费板块“低估值+高分红”凸显吸引力
搜狐财经· 2025-05-28 23:40
消费板块整体格局 - 促内需消费政策力度空前,形成"传统消费升级"与"新型消费扩容"双轮驱动格局 [1] - 消费板块具备"低估值+高分红"双重吸引力,中证消费指数PE为20倍(近十年分位数2%),股息率3.41%(近十年分位数98%) [4] - 消费板块平均股息率4%,市值200亿以上公司股息率中位数5%,显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2] 高分红对消费板块的影响 - 高分红率为投资者提供稳定收益预期,为板块估值提供安全垫 [2] - 持续稳定分红吸引养老基金、社保基金、险资等长期投资者,社保基金持仓占比达28% [4] - 高分红传递公司财务状况健康信号,增强投资者信心并推动估值溢价 [3] 消费升级核心领域 - 新能源汽车2024年销量突破1500万辆,占新车销售比重超35%,政策支持最高补贴2万元 [6] - 智能家居市场规模2025年将突破80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5%-30%,AI赋能推动全屋智能升级 [7] - 智能穿戴领域依赖政策补贴及技术迭代,消费电子补贴政策将持续至2025年底 [8] 上游产业链机会 - SOC芯片因AI发展需求激增,具备高性能、低功耗、多场景渗透特征,技术门槛形成深护城河 [9] 节日消费预期 - 端午节与618叠加将形成2025年上半年最大消费热潮,消费电子实际支付价格降幅达20%-30% [10] - 文旅大省非遗相关消费占比25%-40%,文化消费从短期引流转向长期价值沉淀 [10] 需求不足领域 - 奢侈品需求下滑,国际品牌在华增速放缓,二线品牌出现闭店潮 [11] - 燃油车面临新能源替代压力,15万元以下车型受比亚迪等品牌直接竞争 [11] 新消费估值逻辑变革 - 情感消费与体验消费重构估值框架,需关注用户复购率、情感依赖度等非财务指标 [12] - 投资评估从"标准化财务导向"转向"个性化用户导向",强调情感共鸣与体验创新的软性护城河 [12] 投资机遇聚焦方向 - 政策与基本面共振,智能穿戴、智能家居、三胎母婴消费等具备升级潜力 [13] - 新消费场景如盲盒经济、宠物经济创造增量市场空间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