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健康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第八届进博会将于11月在上海举办
中国新闻网· 2025-10-28 18:51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第八届进博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整体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规模再创新高 [1] - 企业展展览面积超过36.7万平方米,参展企业总数达4108家,较去年新增600余家,均创历史新高 [1] - 共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组建了43个交易团、700多个交易分团,专业观众注册人数达44.95万人 [1] 参展企业构成 - 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90家 [1] - 来自123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企业参展,同比增长23.1% [1] - 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企业达163家,同比增长23.5%,非洲企业参展数量同比增长80% [1] 展示内容与创新焦点 - 本届进博会将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 [2] - 重点展示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领域的最新成果 [2] - 引入银发经济、冰雪经济、体育经济、汽车文旅等新题材,并导入数字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平台 [2] 配套活动与影响力 - 虹桥论坛将有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等顶尖学者参加,400余位政商学界知名人士共议全球治理和开放合作议题 [2] - 论坛将发布21项成果文件 [2] - 进博会被定位为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和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创举 [2]
再创新高!进博会最新消息→
证券时报· 2025-10-28 17:10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 [1] - 本届进博会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整体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规模再创新高 [2] - 参展企业在去年3496家的基础上新增了600余家,达到4108家,有29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展览面积和企业总数均创历史新高 [2] - 组建了43个交易团、700多个交易分团到会洽谈采购,专业观众注册达到44.95万人 [2] - 企业展面积超36.7万平方米,有138个国家和地区的4108家企业参展,美国企业参展面积连续7年保持第一 [7] - 进博会背靠中国大市场,前七届累计意向成交额超5000亿美元 [7] 展区设置与展示亮点 - 企业展设置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汽车及智慧出行、技术装备、消费品、农食产品、服务贸易六大展区和创新孵化专区 [4] - 积极呼应"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新兴消费理念,创新打造"进博体育公园" "国际汽车文化展示区"等亮点板块,"银发"题材从医疗展区拓展至消费品展区 [4] - 将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展示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 [2] -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领域全球领军企业将展示最新成果,引入银发经济、冰雪经济、体育经济、汽车文旅等新题材,导入数字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平台 [2] - 全球头部企业齐聚,包括全球十大工业电气企业、四大粮商等行业龙头企业持续参与,多家医疗领域跨国企业携多款聚焦慢性疾病、罕见病治疗的医疗产品重磅亮相 [4] - 许多细分领域领军企业首次参展,带来全球首发小直径可控扩张血管支架和新款制药专用X光机,亚洲首秀可应对严苛腐蚀环境的快干涂料和人工智能助听器,中国首展锂离子电池导电添加剂等 [4] 新增平台与开放合作 - 本届进博会首次设立"跨境电商优选平台"及"跨境电商服务区",做实细分领域"重要采购商选品会" [4] - 扩容非洲产品专区,助力最不发达国家产品用好"零关税"待遇 [4] - 本届进博会还将发布《世界开放报告2025》和最新世界开放指数,指数测度时间延伸至1990年,首次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主持撰写专章,新增"跨国公司与中国:相向而行"专章 [7] - 以中国大市场的"确定性"应对全球需求的"不确定性",以开放合作的"确定性"对冲国际合作环境的"不确定性",以互利共赢的"确定性"化解全球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 [6][7]
展会规模再扩容 开放合作更创新——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亮点前瞻
新华社· 2025-10-28 15:57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 题:展会规模再扩容开放合作更创新——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亮点前瞻 新华社记者谢希瑶、周蕊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本届进博会有哪些亮点?将如何为中国乃 至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确定性?国务院新闻办10月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回应外界关 切。 展览面积和企业总数均创历史新高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介绍,本届进博会企业展进一步扩容。今年展览面积超过36.7万平方米,参展企业 在去年3496家的基础上新增了600余家,有29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展览面积和企业总数 均创历史新高;组建了43个交易团、700多个交易分团到会洽谈采购;专业观众注册达到44.95万人。 "有138个国家和地区的4108家企业参展,美国企业参展面积连续7年保持第一,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 经济的坚定信心。"盛秋平说。 上海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华源说,本届进博会将进一步优化参展便利服务。比如,海关推出便利展品 通关等18项措施;边检机关推出临时入境许可即到即办等8项举措;公安部门推出优化证件注册管理等 20条便利化措施;市场监管部门实施3C认证免办等系列支持政策 ...
商务部:本届进博会将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
证券时报网· 2025-10-28 10:24
人民财讯10月28日电,国新办就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筹备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盛 秋平表示,本届进博会将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让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创新的试验场、 利润场、应用场。不断拓展现代产业新赛道。展示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 与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领域全球领军企业,将展示最新成果。持续引进升级需求新供给。引入银发经 济、冰雪经济、体育经济、汽车文旅等新题材,导入数字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平台,助力扩大商品和服 务消费,发展新型消费。广泛凝聚开放合作新共识。将有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等顶尖学者参加虹桥论 坛,400余位政商学界知名人士共商共议全球治理和开放合作议题,发布21项成果文件。 ...
全国首店撤出深圳海岸城!茶饮巨头遭转型阵痛
搜狐财经· 2025-10-26 14:33
深圳南山海岸城,这个曾见证新茶饮业态创新高光时刻的商圈,近日迎来一则令人唏嘘的消息——奈雪生活全国 首店正式闭店。 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原奈雪生活门店已围起施工围挡,围挡上"泡泡玛特主题店即将入驻"的海报格外醒目。这家 2022年8月开业的"超级品牌试验田",在运营三年多后悄然退场,其前身正是2018年奈雪打造的首个业态创新标 杆"奈雪梦工厂",从梦工厂到奈雪生活的迭代,这都曾被视为新茶饮探索"大店模式"的重要尝试。不过,标杆大 店的黯然离场,也把茶饮行业的转型阵痛与创新挑战摆上台前。 值得关注的是,与国内部分门店调整形成对比的是,奈雪的国际化布局正传来新进展,其美国首店已于2025年10 月在纽约法拉盛正式开业,标志着品牌开启海外市场新征程。 ··· 仓促试验? 从"现象级首店"到"悄然闭店" 回溯发展历程,奈雪生活的前身是2018年开业的"奈雪梦工厂",彼时这家近2000平方米的门店集合了茶饮、烘 焙、简餐、零售等多元业态,一度成为深圳"网红打卡地"。 随着消费需求变化,奈雪在2022年将其升级为奈雪生活,定位从"产品体验店"转向"品牌共创平台",近1000平方 米的空间汇集了16个品牌,其中包括方所全国首 ...
奈雪生活全国首店闭店,茶饮巨头转型阵痛
南方都市报· 2025-10-24 17:37
公司核心动态 - 深圳南山海岸城的奈雪生活全国首店正式闭店,该店前身为2018年开业的奈雪梦工厂,是公司探索“大店模式”的重要尝试 [1] - 闭店原因为租约到期后未续约,原址将由泡泡玛特主题店入驻 [1][6] - 公司国际化布局取得新进展,美国首店于2025年10月在纽约法拉盛开业,开业首周吸引大量消费者,三天营业额近8.7万美元 [3][1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关闭132家直营店,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共拥有1638家茶饮店,其中直营门店1321家,加盟门店317家 [8] - 公司业绩表现欠佳,上市四年累计净亏损近15亿元,仅在2023年实现微盈利 [8] 业务模式与战略调整 - 奈雪生活定位为“品牌共创平台”,近1000平方米空间曾汇集16个品牌,包括10家首店品牌,尝试“共享运营、流量互通、联合营销”的共创模式 [4] - 但共享流量的实际效果不及预期,分摊的运营成本不低 [6] - 公司战略出现摇摆,早期坚持全直营模式以维护高端形象,后因高成本、低效率问题启动加盟模式,计划向中低线城市下沉 [9] - 产品战略频繁调整,为迎合健康消费趋势,2025年上半年推出“每日蔬果瓶”等系列产品,并开设30家“奈雪green”轻饮轻食店,部分门店在“五一”假期订单量环比激增超300% [9][11]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奈雪生活首店的闭店是新茶饮行业深度调整期的缩影,头部品牌面临“规模扩张”与“单店盈利”的双重考验 [9] - 行业竞争白热化,高端品牌与中端品牌相互向对方市场突围 [9] - 行业创新进入“精耕细作”阶段,未来趋势是围绕“核心品类+场景深化”展开,而非简单叠加无关业态 [11] - 在消费回归理性的时代,依靠“首店噱头”和“空间堆砌”的创新模式已难以为继 [11]
关利欣:优化供给释放健康消费潜力
经济日报· 2025-10-24 08:01
政策导向与行业机遇 -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旨在扩大医疗等领域开放试点并放宽中高端医疗市场准入 [1] - 政策核心目标是扩大优质服务供给以释放服务消费潜力并增强民众获得感 [1] - 推动健康服务业扩大开放 聚焦居民消费升级需求 扩大医疗康养服务进口并引进境外专业人才和管理技术 [4] 健康消费市场结构演变 - 健康消费包含基础型和发展型消费 基础型以疾病治疗和生命质量改善为主 发展型以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为目标 [1] - 居民健康消费正从基础型向发展型转变 涵盖健康食品、体育运动、养生保健和健康旅游等领域 [1] - 健康消费包括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 随着收入水平提升 体育运动和健康旅游等服务消费成为居民消费升级重要方向 [1] 消费主体与供给体系 - 健康消费主要指个人和家庭的居民消费支出 与政府及社会的公共健康消费支出存在互补关系 [2] - 健康消费市场供给仅包括健康产业中的部分最终消费品和生活性服务 不包括医疗卫生机构设施建设等间接供给 [2] - 医疗产业的中间品和生产性服务供给水平影响健康产业链上下游整体水平及健康消费质量 [2] 具体发展措施与方向 - 完善发展型健康服务消费供给 加快体育运动、健康旅游、养生保健、照料护理等服务业发展 [3] - 深入实施全民健身战略 支持体育服务设施建设 提升体育运动培训活动质量和消费者体验 [3] - 推动旅游与健康养生相结合 促进文旅与康养产业有机融合 打造以健康为主题的一站式消费场所 [3] 产业开放与外资引入 - 进一步放宽中外合资、合作办医条件 逐步扩大境外资本设立独资医疗机构试点 [4] - 推动将“互联网+医疗”等服务消费条目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4] - 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 完善互联网诊疗收费政策 逐步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3] 公共支出与资源优化 - 合理增加卫生健康领域公共消费支出 并向低收入群体倾斜 [3] - 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 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户籍限制 [3] - 推动优质中西医医疗资源下沉 加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3]
优化供给释放健康消费潜力
经济日报· 2025-10-24 05:42
从消费供给看,健康消费市场供给仅包括健康产业中的部分最终消费品和生活性服务等直接供给,如健 康促进服务、智慧健康技术服务、药品及其他健康产品流通服务等,不包括医疗卫生机构设施建设,以 及健康事务、健康环境管理与科研技术服务等间接供给。然而,医疗产业的中间品和生产性服务供给水 平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健康产业链上下游整体水平,进而影响健康消费质量。 为此,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人的现代化,就要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 多措并举提升健康消费供给、优化健康消费条件、完善健康消费环境。 日前,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扩大医疗等领域开放试 点,放宽中高端医疗等领域市场准入,增加优质服务供给。 当前,促进健康消费发展成为优化和扩大服务供给,释放服务消费潜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 感、安全感的重要任务。 健康消费内涵丰富,所涉行业广泛,只有全方位、多角度理解健康消费,才能更好释放其消费潜力。 从消费层次看,健康消费包含基础型和发展型消费。基础型健康消费以疾病治疗、生命质量改善为主要 内容,包括医疗服务、中西医药品及医疗器械等医疗保健消费;发展型健康消费以疾病预 ...
十二夏天亮相南京糖酒会&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全链实力圈粉无数
中国食品网· 2025-10-23 16:05
公司展会表现 - 公司在第113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上展位人气火爆,吸引了大量客户咨询合作[1] - 公司已抵达华南市场,于2025年10月20日至10月23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继续参展[8] 公司核心竞争力 - 公司拥有横跨中国与印尼的燕窝原料全产业链布局,在印尼核心产区拥有两家大型初加工工厂[3] - 通过源头深度管控实现每年超过20吨高品质燕窝的稳定供应[3] - 位于厦门的现代化智能工厂配备十万级GMP无尘车间与行业首条全自动高速生产线[3] - 碗装产品日产能高达20万碗,并通过BRC、HACCP、FDA等多项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3] 产品矩阵与创新 - 公司产品矩阵覆盖年货储备、商务赠礼、孝敬长辈及自享润养等多重场景[3] - 产品线包括燕窝粥、谷物碗、甜品线、燕窝奶等健康方便食品[3] - 品牌在燕窝粥原料上坚持使用完整燕盏入料,区别于行业中常见的燕碎等原料[4] - 采用高温长时杀菌与Ro级纯水炖煮的严苛工艺,确保产品营养与口感出众[4] 市场反馈与合作进展 - 现场经销商与专业买家对产品真材实料和口感风味赞不绝口,主动深入商洽合作[4] - 多家连锁商超与头部电商平台采购负责人在现场明确了合作意向[4] - 华东区域资深经销商评价公司团队专业真诚,对后续合作及市场开拓充满信心[6] 品牌发展战略 - 公司致力于深化与合作伙伴的共赢关系,让安全、健康、高品质的方便食品走进千家万户[8] - 品牌未来将在蓬勃发展的健康消费浪潮中稳健前行[8]
中国面包,不该是奢侈品
虎嗅APP· 2025-10-22 18:12
行业宏观环境 - 2025年上半年新消费领域融资惨烈,共有44个相关项目完成融资,披露金额约28亿元人民币,估计总融资金额不超过30亿 [4] - 同期食品饮料板块上市公司股价累计下跌7.33%,涨幅排名全行业倒数第二 [4] - 板块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46%和+0.28%,较去年同期分别下滑4.32和15.68个百分点 [4] - 以七年跨度衡量,食饮板块PE估值百分位已跌至7.26%,具备安全边际 [5] 消费趋势与市场格局 - 市场呈现出理性消费、情绪消费与健康消费共存的特征 [5] - 2024年中国烘焙食品零售市场规模达6110.7亿元人民币,预计至2029年将达到8595.6亿元 [10] - 大众面包品类占据烘焙市场超过65%的市场份额 [10] - 消费趋势正从追逐网红效应转向价值本质,质价比成为消费决策重要因素 [7][19] 短保面包赛道优势 - 短保面包具备少添加、更新鲜的特点,契合健康趋势 [5][7] - 依托统一生产标准确保品质稳定,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7] - 通过高效物流实现清晨送达,保障产品新鲜度 [7] - 中央工厂模式的规模效应使其维持5-10元的亲民价格,确保稳定复购率和抗周期能力 [5][7] 桃李面包核心竞争力 - 采用"中央工厂+批发"模式,结合"以销定产"的柔性生产机制 [11][20] - 拥有全国24个生产基地与28万多个终端构成的网格化布局 [20] - 通过与中粮、益海嘉里等核心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实施集中定价采购,有效降低单位成本 [13]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4亿元,显示主营业务回款能力强,现金流管理具备韧性 [13] 桃李面包战略转型 - 产品创新聚焦健康化升级与消费场景拓展,进行减糖、全麦等产品升级,并将场景从早餐延伸至办公室零食、健身代餐等领域 [20] - 渠道层面积极拓展会员店、社区硬折扣店及量贩零食等新兴渠道,推动主营业务改善 [20] - 提出"创新、效率、信任"三大战略支柱,通过系统性创新为长期发展积蓄动能 [20][21] - 东北、华北等基地市场营收降幅已明显收窄 [20] 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 传统商超渠道在销售中占比超过85%,但商超力推自营烘焙形成直接竞争 [18] - 南方市场拓展艰难,全国化布局仍有一定阻力 [18] - 公司认识到消费者关注点聚焦安全、健康、美味、价格、绿色、方便、美观、情感八大维度 [19] - 烘焙正从餐食走向零食化,Z世代消费者更偏爱本土品牌,多元化成为鲜明趋势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