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募投项目变更
icon
搜索文档
明泰铝业: 明泰铝业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3 00:29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3年8月2日非公开发行1亿股普通股 每股发行价12.80元 募集资金总额12.68亿元[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投入募集资金3.28亿元 其中2025年使用募集资金2.66亿元[1] - 募集资金账户期末余额1.80亿元 含4亿元临时补充流动资金和4亿元现金管理未收回金额[1]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公司与光大银行 民生银行 平安银行 浦发银行签订三方监管协议 与交通银行 中信银行签订四方监管协议[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主要存储账户情况:民生银行账户余额1.77亿元 浦发银行账户余额118万元 交通银行账户余额151万元 中信银行账户未显示余额[1] - 监管协议符合《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三方监管协议(范本)》要求[1] 募集资金实际使用 - 使用4亿元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 使用期限不超过12个月[3] - 使用4亿元闲置资金购买中国银行结构性存款产品 预期收益573万元[1] - 2025年度募集资金支出净额3911万元[1] 募投项目变更 - 2024年12月变更原"年产25万吨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 将12.40亿元募集资金转投"汽车 绿色能源用铝产业园项目"[4] - 变更金额占募集资金总额97.75% 新项目预计2027年1月达到可使用状态[3] - 变更原因系现有产能可满足新能源材料需求 新项目将保留部分电池箔产能[4] 资金使用进度 - 原募投项目仅投入6115万元 变更后新项目累计投入2.66亿元 投资进度21.01%[3] - 公司累计投入金额较承诺投资总额差缺9.73亿元[3] - 募集资金使用不存在违规情况 相关信息披露符合规范[2]
久日新材: 天津久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管理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19:14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19年10月30日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2,780.68万股,每股发行价66.68元,募集资金总额18.54亿元,扣除发行费用1.45亿元后实际净额17.09亿元 [1] - 募集资金已于2019年10月30日到账并经大华会计师事务所验资确认,公司对资金实行专户存储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0.69亿元,2025年半年度使用金额未直接披露但可通过期末数据推算 [2]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公司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对资金存储、审批、使用与监督进行规范管理 [2] - 公司与招商证券、浦发银行天津分行签署三方监管协议,并在浦发银行天津浦泰支行开设专项账户(账号:77070078801300001191) [2] - 另在招商银行天津分行(账号:122903417510602)、兴业银行天津华苑支行(已销户)、渤海银行天津华苑支行(已销户)等多家银行开设专项账户 [3][4] - 子公司东营久日、内蒙古久日、怀化久源等亦开设专项账户,部分账户已销户 [3][4] - 公司开立理财产品专用结算账户用于闲置资金理财,不存放非募集资金 [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合计8,572.64万元,理财结算专户余额726.99元,股票回购账户余额0元 [6][7] - 考虑闲置理财投资2.4亿元、定期存款3.7亿元及补充流动资金8,100万元后,实际募集资金期末结余5.81亿元 [7] 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使用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总额5,931.78万元,已累计投入11.28亿元 [7] - 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13.40亿元,占募集资金总额比例78.38% [7] - 主要项目包括:年产9,250吨系列光引发剂及中间体项目(投入5.17亿元,进度94.24%)、光固化技术研究中心改建项目(投入343.87万元,进度6.29%)、久日半导体材料研发实验室建设(投入5,035.85万元,进度100.72%)等 [7]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度及变更 - 终止"年产87,000吨光固化系列材料建设项目":因山东省海岸线政策限制建设用地获取,且产品1173、184产能过剩,市场前景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8] - "年产9,250吨系列光引发剂及中间体项目"延期:设备交付延迟及园区公用设施未配套,推迟至2022年3月投产 [8] - "年产24,000吨光引发剂项目"终止:因政府土地调整收回土地使用权,且产品与房地产行业关联度高需求减缓 [9] - "光固化技术研究中心改建项目"多次延期:因公司战略调整至半导体产业,原设计无法满足需求,延期至2025年12月 [9][10] - "久日半导体材料研发实验室建设"延期至2024年5月,后完成建设并研发出半导体g/i-线光刻胶及面板显示用光刻胶,部分产品已批量销售 [11][12] - "18,340吨/年光固化材料及光刻胶中间体建设项目"延期至2026年6月:因设计方案优化提升建设水平 [13] - "年产4,500吨光刻胶项目"延期至2024年12月:因设备制造周期延长及施工流程增加,后进入试生产阶段并形成吨级订单 [14] 超募资金使用情况 - 使用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13亿元(含理财及利息收益1,426.61万元) [15] - 使用超募资金回购股份1,500.19万元(含利息收益774.87元),累计投入超募资金1.28亿元 [15] - 超募资金已于2025年5月13日使用完毕,相关账户注销 [16] 变更募集资金用途详情 - 原"年产87,000吨光固化系列材料建设项目"资金变更至:内蒙古久日项目(2.6亿元)、怀化久源项目(4.55亿元)、久日半导体实验室(5,000万元)、微电子光刻胶光敏剂项目(6,700万元)等 [17] - 原"年产24,000吨光引发剂项目"资金变更至:山东久日光固化材料及光刻胶中间体项目(2.02亿元)、年产2,500吨光固化材料改造项目(1,800万元) [17] - 未确定用途资金变更至:年产4,500吨光刻胶项目(1.3亿元)、光引发剂H4酮项目(5,000万元) [17]
福莱新材: 福莱新材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17:22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612.90百万元,发行价格为20.43元/股,发行费用为82.27百万元,募集资金净额为530.63百万元,资金于2021年5月10日到账[1] - 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为429.018万张,每张面值100元,发行费用为13.12百万元,募集资金净额为415.89百万元,资金于2023年1月10日到账[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使用IPO募集资金504.07百万元,本年度使用33.20百万元,累计使用可转债募集资金312.26百万元,本年度使用28.60百万元[2][3]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公司制定了《募集资金管理制度》以确保募集资金规范使用,并与多家银行及券商签署了监管协议,包括三方和四方监管协议[3][4][6] - 公司开设了多个专项账户用于存储募集资金,仅用于募集资金的使用,不作其他用途[4][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IPO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1.26百万元,可转债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17.47百万元,扣除未到期结构性存款50百万元和暂时补充流动资金50百万元[4][5][6] 本年度募集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的自筹资金,IPO项目置换34.34百万元,可转债项目置换5.36百万元[7][8]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IPO闲置资金补充100百万元,可转债闲置资金补充50百万元,部分资金已提前归还[8][9] - 公司使用可转债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购买理财产品总额不超过100百万元,报告期内实际收益为87,260.27元[9][10] 变更募投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变更了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将"功能性涂布复合材料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总部综合大楼建设项目"中暂未使用的部分募集资金20百万元变更用途[12] - 公司新增可转债募投项目"新型环保预涂功能材料建设项目"实施地点,并将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长至2026年1月31日[13] - 公司变更了"浙江福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分公司新型材料项目"的实施主体,由烟台分公司变更为烟台福莱公司[13] 募集资金使用效果 - IPO募投项目"功能性涂布复合材料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总部综合大楼建设项目"累计投入金额为294.82百万元,投入进度为108.94%,本年度实现效益259.42百万元[16] - 可转债募投项目"新型环保预涂功能材料建设项目"累计投入金额为194.87百万元,投入进度为65.28%,本年度实现效益352.26百万元[18] - 部分项目未达到预期收益,主要原因是市场竞争激烈导致毛利率下降,但报告期内效益已逐步提升[16][18]
圣泉集团: 圣泉集团关于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9 00:30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19.46亿元,发行8106万股,每股发行价24.01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18.40亿元 [1] - 2022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8.75亿元,发行6225.22万股,发行价14.06元/股,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8.70亿元 [7][8] 募集资金存放与管理 - 设立专项账户存放募集资金,与工商银行、中国银行、齐鲁银行、光大银行等签署三方/四方监管协议,确保专款专用 [2][3][4][5] - 2023年变更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并重新签署监管协议 [4] - 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制度》规范资金使用流程 [2] 募集资金使用与变更 - 2021年IPO募集资金初始投向包括酚醛复合材料扩产、陶瓷过滤器改造等5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8.46亿元 [1][19] - 2023年3月变更部分募投项目:将陶瓷过滤器项目1.27亿元转投年产1000吨官能化聚苯醚项目(总投资1.61亿元) [9] - 2024年4月将"科创中心建设项目"变更为"圣泉集团总部科创中心"项目,计划投资1.46亿元 [11] - 2025年2月再次变更募投方向:将总部科创中心项目调整为"先进材料创新基地",并整合两个项目结余资金2134.32万元投入 [12] 募集资金使用进度 - 截至2025年6月30日,2021年IPO募集资金累计使用18.40亿元,剩余1.72亿元未使用 [16][19] - 2022年定增募集资金已全部使用完毕,主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债 [8][16] - 酚醛复合材料扩产项目累计投入9.21亿元,铸造用陶瓷过滤器项目投入1.27亿元 [19] 募集资金临时补流情况 - 2021-2025年期间多次使用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单次规模0.8-3.6亿元,累计归还超10亿元 [13][14][15] - 2025年6月末仍有1.8亿元临时补流资金未归还 [15] 项目效益实现情况 - 年产3000吨功能糖项目2022-2025年6月累计实现效益3167万元 [21] - 其他项目因建设期或性质特殊未披露具体效益数据 [22]
方邦股份: 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专项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8 00:11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2019年通过IPO发行2000万股A股,发行价53.88元/股,募集资金总额10.77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为9.7904亿元[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6.1866亿元,累计利息收益1.0495亿元,募集资金余额为4.6532亿元[2][3] - 募集资金主要投向挠性覆铜板生产基地(3.1076亿元)、屏蔽膜生产基地(1.3251亿元)、研发中心(2.0206亿元)及补充营运资金(0.9252亿元)[10][11]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设立3个募集资金专户、2个结构性存款账户、12个大额存单账户及2个定存账户,余额合计4.6532亿元[4] - 与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工商银行等签订三方监管协议,严格执行《募集资金管理制度》[3] - 2019-2025年期间多次董事会决议通过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方案,额度从9亿元逐年递减至4.5亿元,累计理财投资5.2873亿元,获取收益397万元[7][8] 募集资金使用进展 - 屏蔽膜生产基地项目已于2023年2月量产并结项,节余资金1216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8][11] - 挠性覆铜板项目因下游需求放缓和自研原材料周期长,终止后续产能建设,剩余资金3.0068亿元暂存专户[10][11] - 研发中心项目进度49.95%,持续推动屏蔽膜、挠性覆铜板等产品技术迭代[11] 资金使用调整情况 - 累计使用自有资金6340.61万元支付募投项目后以募集资金置换[6] - 无超募资金补充流动资金或变更用途的情况[8] - 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未出现违规情形,信息披露符合监管要求[10]
必易微: 深圳市必易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办法
证券之星· 2025-08-16 00:35
募集资金管理办法总则 - 公司制定本办法旨在规范募集资金管理使用,保护投资者权益,依据《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3] - 募集资金指通过发行股权性质证券募集的特定用途资金,不包括股权激励计划资金[3] - 董事会需持续监督募集资金存放、使用及效益,防范投资风险[3] - 子公司或合资公司实施募投项目时需遵守本办法或制定对应管理办法[3] 募集资金存储要求 - 募集资金需专户存储,禁止存放于基本户等其他账户,专户不得混入非募集资金[5] - 资金到账后需1个月内完成验资、签订三方监管协议(公司、银行、保荐机构),协议需明确资金专户管理、对账单提供及查询权限等条款[5] - 控股子公司实施项目时需作为共同方签署三方协议[5] 募集资金使用规范 - 资金用途需严格按招股说明书执行,支出需履行审批程序并符合资金使用计划[6] - 募投项目出现市场环境重大变化、搁置超1年或投资进度不足50%等情形时需重新论证可行性[6] - 禁止将资金用于财务性投资、变相改变用途、关联方占用等行为[7] - 闲置资金可进行现金管理,但仅限安全性高的结构性存款等产品,期限不超过12个月且不得质押[9] 募集资金变更与监督 - 变更募投项目需董事会决议及股东会审议,新项目需聚焦主业并披露可行性分析[11][12] - 节余资金超1000万元用于其他用途需履行审议程序,低于该金额需在年报披露[11] - 董事会需每半年核查募投进展并编制专项报告,保荐机构需定期现场核查并出具年度核查意见[14][15] 超募资金管理 - 超募资金应优先用于在建/新项目或股份回购,使用计划需董事会及股东会审议并披露合理性[16] - 闲置超募资金临时补流需说明必要性,单次期限不超过12个月且不得用于证券交易[16][17] 附则 - 本办法经董事会制定、股东会审议生效,解释权归董事会[17]
新诺威: 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管理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5 18:22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2019年首次公开发行5000万股A股 发行价格24.47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12.235亿元 扣除承销保荐费用7127.13万元后 实际到账11.522亿元 最终募集资金净额11.424亿元[1] - 2023年向特定对象发行3148.6146万股A股 发行价格15.88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4.999亿元 扣除承销费用1120万元及其他发行费用60.46万元后 募集资金净额4.882亿元[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账户余额4.064亿元 向特定对象发行募集资金账户余额3672.96万元 合计募集资金余额4.431亿元[3] 募集资金存放管理 - 公司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办法》 设立专项账户存储募集资金 并与开户银行、保荐机构签订三方监管协议[3] - 财务部门建立使用台账 内部审计部门每季度检查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5]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存放于6家银行专户 向特定对象发行募集资金存放于2家银行专户 全部以活期方式存储[5]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2025年上半年直接投入募投项目7854.82万元 其中首次公开发行募投项目投入6989.17万元 向特定对象发行募投项目投入859.65万元[3][15] - 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4.65亿元 主要投资于保本型结构性存款产品[5][10] - 首次公开发行募投项目累计投入4.077亿元 向特定对象发行募投项目累计投入4.558亿元[12][15] 募投项目变更情况 - 2024年变更"保健食品和特医食品生产项目"和"保健品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用途 将8.489亿元募集资金转向生物制药领域[12] - 新项目包括"石药集团巨石生物单抗大品种生产线建设项目"(投资额4.541亿元)和"石药集团巨石生物ADC新产品商业化生产线建设项目"(投资额4亿元)[1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单抗项目投入291.42万元(进度0.64%) ADC项目投入6766.65万元(进度16.92%)[12] 募投项目调整历史 - 2020年终止"新建保健品软胶囊产业化项目" 将1.701亿元结余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0] - 2020年结项"咖啡因系列产品节能减排技术升级改造项目" 将4483.04万元结余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0] - "营销体系建设项目"经历两次延期 建设期调整至2026年12月31日 目前投资进度55.95%[13] 募集资金前期投入 - 首次公开发行前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投项目5956.66万元 支付发行费用420.08万元[7] - 向特定对象发行前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投项目1.803亿元[8] - 两期募集资金到位后均完成资金置换工作[7][8] 募投项目效益情况 - "阿卡波糖绿色工厂升级技术改造项目"2025年上半年实现效益1033.34万元 累计实现效益1.392亿元[15] - 因市场环境波动 阿卡波糖销售不及预期 该项目未达到预计效益[15] - 生物制药新项目处于建设期 尚未产生效益[12]
金田股份: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12 00:16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获准发行面值总额145,000万元可转换公司债券 期限6年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1,447,950,471.71元[1] - 募集资金总额扣除承销保荐费用等发行费用人民币2,049,528.29元(不含税)后 净额存入专户管理[1] 前次资金使用及归还情况 - 2024年8月9日董事会批准使用76,8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 使用期限不超过12个月[2] - 截至2025年8月6日 公司已将76,800万元资金全额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2] 募投项目变更及进度 - 2024年2月原募投项目"年产8万吨小直径薄壁高效散热铜管项目"变更为"泰国年产8万吨精密铜管生产项目"[2] - "年产7万吨精密铜合金棒材项目"预计达到可使用状态时间延长24个月至2026年3月[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募集资金累计使用79,023.44万元 占调整后承诺投资额144,518.87万元的54.66%[3][4] 本次资金补充计划 - 拟使用60,000万元闲置可转债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 使用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日起不超过12个月[4] - 资金仅限用于主营业务相关生产经营 不用于证券投资等风险投资[5] - 计划已经2025年8月11日第九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及监事会审议通过[5] 保荐机构意见 - 东方证券认为该事项履行了必要审批程序 符合监管规定 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无不利影响[5]
凯尔达: 关于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05 00:23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83,502.17万元人民币,发行价格为每股47.11元,共计发行19,603,653股 [1] - 募集资金到账时间为2021年10月18日,承销费用为5,910.09万元,其他发行相关费用为2,940.55万元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累计投入73,679.13万元,实际结余资金为11,419.78万元,与应结余金额无差异 [1]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公司制定了《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并在多家银行设立专项账户,包括光大银行杭州分行、工商银行杭州江南支行等,并签署三方及四方监管协议 [1][2] - 由于部分募投项目结项及变更,公司已于2025年3月完成多个募集资金专户的销户处理,包括工商银行、光大银行、杭州银行等账户 [2] - 公司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购买大额可转让存单,总额为5,000万元,预计年化利率介于1.90%至2.60%之间 [2]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募集资金投入总额为988.73万元,主要用于工业机器人智能生产线升级改造项目及协作机器人研发项目 [3][4] - 智能焊接机器人生产线建设项目已结项,实际投入5,160.95万元,低于承诺投入金额2,114.92万元,节余资金转入流动资金 [5] - 超募资金主要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45,000万元及回购股份8,888.89万元,截至期末累计使用超募资金53,888.89万元 [4]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变更 - 原"装配检测实验大楼建设项目"变更为三个子项目:协作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项目(8,135.43万元)、工业机器人智能生产线升级改造扩建项目(4,457.71万元)及补充流动资金(2,833.57万元) [2][7] - 变更原因为项目需重新寻找实施场地,决策程序经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于2024年8月完成变更 [2][7] - 变更后项目均处于筹建或建设中,投资进度较低,协作机器人项目累计投入928.79万元(进度11.42%),工业机器人项目累计投入314.69万元(进度7.06%) [3][4] 其他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使用部分利息收入及理财收益净额补充流动资金及回购股份,金额分别为1,552.24万元和2,089.30万元 [4][6] - 公司曾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支付的发行费用818.84万元,并通过现金管理使用闲置募集资金,额度为1.5亿元 [4] - 截至期末,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中包含5,000万元大额存单,其余为银行存款及理财收益 [2][4]
长华化学: 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01 00:38
前次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通过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3,505万股,每股发行价格25.75元,募集资金总额为902,537,500元,扣除券商承销费用后实际到账募集资金金额为851,450,471.70元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实际可使用募集资金为825,059,369.81元,已用于募投项目的金额为651,633,283.81元,募集资金期末余额为184,345,219.18元 [1] - 募集资金存储于多家银行账户,包括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初始存放金额合计851,450,471.70元,截止日余额合计184,345,219.18元 [1] 前次募集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 - 公司变更原募投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为"二氧化碳聚醚及高性能多元醇项目(一期)",使用全部募集资金4,382.24万元及剩余超募资金29,913.54万元,共计34,295.78万元投资新项目 [2][3] - "二氧化碳聚醚及高性能多元醇项目"分两个阶段实施,一阶段建设8万吨/年二氧化碳聚醚装置、30万吨/年聚醚多元醇装置等,二阶段建设98万吨/年二氧化碳聚醚装置等,项目合计预计总投资586,249万元 [4] - 公司超募募投项目"扩建18万吨/年聚合物多元醇项目"结余资金1,820万元用途变更为"二氧化碳聚醚及高性能多元醇项目(一期)" [5] - 公司原募投项目"信息系统建设"增加实施主体及实施地点,由公司增加为公司和全资子公司长华化学科技(连云港)有限公司,实施地点相应增加 [6] - 公司以自有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121,347,500元,其中营销网络建设1,347,500元,偿还银行贷款120,000,000元 [7] - 公司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理财收益8,014,635.06元,利息收入扣除手续费净额2,749,367.79元,共计10,764,002.85元 [7] 前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情况 - "扩建18万吨/年聚合物多元醇项目"2023年度实现收入39,572.17万元、收益1,999.65万元,2025年1-6月实现收入39,572.17万元、收益1,341.41万元,累计实现收入172,652.80万元、收益4,849.62万元 [8] - "二氧化碳聚醚及高性能多元醇项目(一期)"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不适用效益计算 [8] - 研发中心项目、营销网络建设、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有助于提高公司研发能力、扩大销售规模、改善资产负债率和增强经营能力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