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创新

搜索文档
(活力中国调研行)北京正成为吸引全球医药创新资源“强磁场”
中国新闻网· 2025-06-18 22:01
医药健康产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总体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达到1.06万亿元,同比增长8.7% [1] - 2024年以来全市11款创新药械产品获批上市,总数居全国前列 [1] 政策支持与审批优化 - 北京市推出《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5年)》,将药品补充申请审评时限从200天压缩至60天,药品临床试验审批从60天压缩至30天 [1] - 推动医药健康领域扩大从事CGT研发生产的开放试点工作在北京率先落地 [1] 外资企业与全球创新资源 - 8家知名外资药械企业在京新设研发或创新主体,包括辉瑞、丹纳赫、礼来、拜耳、默沙东等 [1] - 北京正在成为吸引全球医药创新资源的"强磁场" [1] 空间布局与人才资金支持 - 南部规划建设国际医药创新公园(Bio-Park),北部依托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加速原创成果转化 [2] - 实施医师科学家培养、青年临床研究人才培训等计划,形成紧缺人才引育路径 [2] - 发挥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作用,探索设立并购基金支撑产业创新 [2] 医疗器械产业优势 - 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第二、三类医疗器械注册数量分别为7023个和2628个,居全国前列 [3] - 近5年北京获批创新医疗器械数量58个,占全国25%,位居全国榜首 [3] 特色细分领域发展 - 手术机器人、影像辅助诊断AI产品等前沿领域融资规模居全国首位 [3] - 可吸收支架、脑起搏器、腹腔内窥镜单孔手术系统等高端产品填补国内空白,部分达国际先进水平 [3] 创新医疗器械服务体系 - 2024年8月发布《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优化创新医疗器械全流程服务的工作方案》,实施"项目制"管理模式 [4] - 医疗器械创新北京服务站累计服务企业969家次,提供人员培训、定制咨询等六大服务 [4] 多元服务平台与市场拓展 - 首钢基金与国资公司组建的北京机器人融资租赁公司推动30余款高端医疗设备入院试用 [5] - 建立创新医疗器械院企对接机制,通过政策宣讲、实地调研等方式搭建供需桥梁 [5][6]
中信证券:政策加强药品和耗材全链条质量监管 有望利好高质量的仿创头部企业
快讯· 2025-06-17 08:23
药品和耗材集采政策优化 - 近期国常会研究优化药品和耗材集采有关举措 预计第十一批国采规则有望边际缓和 [1] - 政策持续优化推进 有望修复市场情绪 带动医药板块稳步向上 [1] 创新药和器械行业发展 - 政策鼓励和支持创新药、械的使用和发展 有望利好并加速行业发展 [1] - 创新药、械行业全球影响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1] - 创新药领域最具贝塔效应 建议下半年围绕创新驱动布局 [1] 高质量仿创头部企业 - 政策加强药品和耗材全链条质量监管 利好高质量的仿创头部企业 [1] - 市场份额或将更为集中 [1] 医药行业投资策略 - 医药真创新和真国际化时代迎来回报 关税背景下自主可控产业链布局将迎来较多催化剂 [1] - 建议下半年围绕国际化+自主可控+院外营销模式改革三个领域进行布局 [1]
多款创新药密集获批上市,恒生医疗指数ETF(159557)冲高上涨3.10%
搜狐财经· 2025-06-12 11:34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表现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强势上涨3 52% 成分股中国生物制药上涨15 09% 美中嘉和上涨10 86% 绿叶制药上涨10 32% 再鼎医药 博安生物等个股跟涨 [1] - 恒生医疗指数ETF(159557)上涨3 10% 近1周累计上涨6 85% 涨幅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1] - 恒生医疗指数ETF近1年净值上涨61 09% QDII股票型基金排名15/119 居于前12 61% [4] ETF市场数据 - 恒生医疗指数ETF盘中换手14 17% 成交3999 14万元 近1周日均成交5149 35万元 [3] - 近2周规模增长225 23万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最高单月回报为23 84% 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为35 08% [4] 估值与权重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仅27 94倍 处于近3年8 37%的分位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4]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8 22% 包括信达生物(7 27%) 百济神州(9 95%) 药明生物(10 59%)等 [4] - 药明生物涨4 50% 百济神州涨6 17% 中国生物制药涨15 09% 再鼎医药涨9 59% [6] 创新药行业动态 - 自2025年初至5月底 共计有53款新药在我国获批上市 其中30款国产创新药 23款进口创新药 [6] - 创新药覆盖肿瘤 自身免疫性疾病 代谢等治疗领域 还涉及部分罕见病用药 [6] - 部分创新品种实现研发投入回报正循环 销售额持续新高 海外临床数据陆续发布 对外授权进入高峰期 [7] 行业趋势 - 国内医药产业步入创新成果兑现期 Biotech超跌得以快速修复 [7] - 以基本面为内核驱动 创新为引擎拉动的产业新成长周期正在启动 [7]
一天11款新药获批上市,恒生医疗指数ETF(159557)年内已涨超32%,机构:医药真创新和真国际化时代迎来回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10:56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表现 - 5月30日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小幅回调 恒生医疗指数ETF(159557)跌0.31% [1] - 成分股中博安生物涨超9% 石药集团和药师帮涨超7% 复星医药等跟涨 [1] - 截至5月29日恒生医疗指数ETF(159557)年内累计涨幅达32.19% [1] 医疗行业政策动态 - 国家药监局5月29日集中发布11款新药上市批件 涵盖肿瘤和代谢病等领域 涉及多家本土药企 [1]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重点领域设备更新 有望推动行业招投标增长 [2] - 新一轮财政补助资金发放将推进县域医疗设备更新项目 部分项目要求全部国产 利好国产头部企业 [2]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下半年医疗健康产业业绩和估值修复趋势较为确定 但分化将更明显 [2] - 创新驱动和国际化+自主可控+院外营销模式改革是下半年更有确定性的布局方向 [2] - 目前港股创新药板块指数走势处于5年内底部位置 [2] - 集采优化后市场情绪修复 医药真创新和真国际化时代迎来回报 [2]
环球市场动态:若美国关税提升对欧盟的影响
中信证券· 2025-05-27 12:20
股票市场 - A股周一小幅下跌,沪指跌0.05%,深证成指跌0.41%,创业板指跌0.8%,北证50指数涨1.94%,成交1.03万亿元[16] - 港股周一承压,恒生指数跌1.35%,国企指数跌1.7%,恒生科技指数收跌1.7%[10] - 欧洲股市周一收盘走高,泛欧Stoxx 600指数涨0.99%,德国DAX指数涨1.68%,法国CAC 40指数涨1.21%[8] 个股表现 - Amer Sports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3%,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上调全年业绩指引[7] - 美团一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18%,利润同比增长62%,预计二季度利润下滑[14] 行业趋势 - 医药行业下半年业绩和估值修复趋势确定,建议围绕创新驱动等领域布局[21] - 韩国造船行业市场情绪积极,现代重工业是首选[25] 外汇商品 - OPEC+提前会议决定7月增产,布伦特原油期货周一基本持平[27] - 美元指数、美元兑人民币等外汇商品有不同幅度变动[28] 固定收益 - 中国央行逆回购净投放7365亿增加流动性,谨防债市暴跌[31] - 亚洲债市周一交投静淡,债券利差收窄1 - 2个基点[31]
机构看好创新药板块迎业绩与估值双重修复机遇,创新药ETF天弘(517380)今起变更场内简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11:39
5月22日,A股三大指数开盘后走弱,创新药概念盘中震荡,三生国健走出20CM4连板。 湘财证券认为,2025年国内创新药产业有望迎来拐点,产业运行趋势由资本驱动转向盈利驱动,板块有 望迎来业绩与估值双重修复投资机会。技术周期维度,ADC、PD-1 2.0、TCE等技术平台不断获得资本 与临床数据相互印证,新一轮技术周期开启有望推动国产创新药步入发展新阶段。 相关ETF方面,创新药ETF天弘(517380)截至发稿震荡走低,盘中交投活跃。成分股方面,金斯瑞生 物科技涨超9%,睿智医药、汇宇制药-W、成都先导等多股涨幅居前。 东海证券指出,我国创新药具备研发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或成为BD交易首选,中国有望成为低成 本研发与生产中心,加速从"仿制跟随"向"创新主导"转型。大型跨国药企在更严格的定价体系下可能积 极寻求降低研发生产成本的路径,我国CXO产业链或将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紧密跟踪恒生沪深港创新药50指数(HSSSHID.HI),该指数为唯一横跨三 地的创新药指数,精选50只优质创新药龙头。创新药ETF天弘(517380)100%布局创新药产业链,前 十大权重合计占比超50 ...
华源晨会精粹20250521-20250521
华源证券· 2025-05-21 22:05
报告核心观点 科创债新政首周银行是发行主力,短期信用风险低,建议关注优质主体及创新条款债券;4月社零整体增长,部分品类增速快;有色金属板块盈利分化,黄金、铜铝板块增长,能源金属板块下滑;三生制药PD - 1/VEGF双抗海外权益授权交易超预期,主业有望稳健增长;华纳药厂主业集采风险出清,创新药和濒危药材替代带来发展空间 [2][11][14][26][31] 各行业报告总结 固定收益 - 2025年5月7日多部门发布支持科创债发行举措,新政首周银行是发行主力,发行主体呈现高评级、央国企特征 [7] - 新政放宽募集资金用途限制,银行用于发放贷款等,股权投资机构用于投向基金等 [8] - 已发行科创债有转股选择权等创新条款,部分有信用风险缓释凭证 [9] - 短期科创债信用风险低,建议选优质主体,关注一级发行投标机会,择优关注创新条款或有增信的债券 [9] 新消费 - 4月社零整体同增5.1%,城镇和乡村分别同比+5.2%、+4.7% [11] - 餐饮零售额增速略快于商品,限额以上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同比分别+6.6%、+3.7% [11] - 必选消费稳健增长,可选消费中金银珠宝及通讯器材类增速快,家具及家电类等其他消费品类增速较快 [12] 金属新材料 - 2024年和25Q1有色金属整体板块盈利增长,黄金和铜铝板块因价格上涨盈利大增,能源金属板块24年下滑、25Q1或触底 [14] - 2024年和25Q1金价涨幅领先,工业金属普遍上涨,能源金属下跌,小金属中锑钨表现亮眼 [15] - 2024年有色金属板块涨幅3.2%,位居申万板块第15名,25Q1涨跌幅为12.0%,位居第1名 [17] - 25Q1主动基金有色持股占比提升,重仓股多为黄金板块公司 [18] - 建议关注黄金、铜、铝相关个股,关注能源金属板块左侧布局机会 [24] 医药(三生制药) - 三生制药将PD - 1/VEGF双抗海外权益授权辉瑞,获12.5亿美元首付款等,辉瑞认购1亿美元普通股股份 [26] - 交易金额和达成时间超预期,海外峰值预期提高,2期临床数据优效,多项临床正在推进 [27] - 核心产品高速增长,有望支撑主业稳健增长,与药企合作有望提供业绩增量 [28] - 考虑首付款,预计归母净利润有变化,给予目标市值595亿元,约645亿港元市值,维持“买入”评级 [29] 医药(华纳药厂) - 存量制剂集采影响出清,产品矩阵丰富升级,业绩有望重回增长轨道 [31] - 打造“原料制剂一体化”平台,夯实仿制板块基本盘,制剂产品在多领域有优势 [32] - ZG001有望成为新一代抗抑郁药,引起治疗变革;濒危动物药材替代政策清晰,ZY - 022计划今年推进临床 [34][35]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5]
和讯投顾韩东峰:大盘继续强势震荡,固态电池活跃,生物医药激发医药创新预期
和讯财经· 2025-05-21 18:23
(原标题:和讯投顾韩东峰:大盘继续强势震荡,固态电池活跃,生物医药激发医药创新预期) 5月21日,和讯投顾韩东峰分析,今天的盘面还是继续表现的波澜不惊,小涨7个多点,盘面表现的稳稳 的,整体重心呢是在缓慢的上移。那阶段性的市场机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呢是各个行业的细分 龙头,尤其是细分的消费的龙头,比如说最近无论是快递啊食品啊啊等相关方向的一些龙头企业,在最 近不断增高,甚至有些突破平台,啊创出了最近震荡的一个高点。那第二个方面呢就是事件和一些政策 驱动的一些板块的机会。比如今天盘面的热点啊一涨幅第一名的贵金属,啊那就晚间的时候国际黄金价 格啊期现货又出现波动,他们再来反弹沉寂了一段时间了,但这波反弹前面高点的压力也是要密切注意 的。第二方面呢我们看到电池宁王啊在h股啊开始上市交易,那么它的溢价效应还有它的这种融资的啊 这样一个能力,那么获得A股市场的一个认可,今天也是到了前面的一个平台附近,然后延续走高,也 是值得你们去注意的。 那么第三个方面呢我们看到像生物制品,有些公司的话获得了一些嗯国际上的医药巨头的这样一个授 权,那么相关的这样一个合作的关系,那么提升了公司国际地位和竞争力。它的这样一个连续走强 ...
机构研究周报:港股配置价值提升,政策进入观望期
Wind万得· 2025-05-19 06:35
机构观点综评 - 全球资金配置将从过度集中于美股转向更加平衡,港股投资逻辑从价值投资转向成长投资 [1] - 中美关税摩擦短期缓解,短期政策进入观望期 [1] 焦点锐评 - 中美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美方取消91%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91%反制关税,双方在90天内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 [3] - 市场信心提振,当周中美股市双双走高,避险资产黄金回调超4% [3] - 港股消费电子、家电等出口相关板块大涨,美股大涨,黄金、中国利率债下跌 [3] 权益市场 - 中美谈判关税下调幅度超预期,出口出海链企业直接受益,关注消费电子、元件、机械和汽车零部件等出口链行业 [5] - 制造业主导地位已确立,未来将继续保持,看好资源、公用事业型红利股、银行、钢铁等板块 [6] - 全球资金配置转向平衡,港股投资逻辑转向成长投资,二线龙头和中小盘成长股获更高估值容忍度 [7]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万得全A一周涨0.72%,创业板指涨1.38%,科创50跌1.10% [8] - 港股与美股:恒生指数一周涨2.09%,标普500涨5.27%,纳斯达克涨7.15% [10] - 商品与外汇:COMEX黄金一周跌4.15%,ICE布油涨2.22%,美元指数涨0.56% [10] 行业研究 - 医药创新或迎来业绩和估值双击,政策优化、商保推动和AI赋能驱动产业需求修复 [12] - 黄金避险溢价下降,COMEX金价可能回落至3000美元/盎司下方 [13] - 汽车行业景气回升,新能源车出口数据超预期,零部件中机器人题材板块交易活跃 [14] 行业估值 - 家用电器近一月涨19.14%,环保涨24.36%,房地产涨75.40%,钢铁涨84.55% [15] - 国防军工近一月涨75.10%,计算机涨93.62% [15] 宏观与固收 - 中美关税摩擦短期缓解,债市边际变化略不利,十年国债1.7-1.8%是上行阻力区域 [17] - 货币政策放松可能继续加快,债券配置需求或将继续支撑债市,长端利率有望向下突破 [18] - 债市牛陡或为主要方向,5-7年等中期国债或成为性价比较高的投资品种 [19] 资产配置 - 中长期权益市场仍大概率上涨,建议杠铃形配置,一端配置科技+顺周期方向,另一端长期配置红利 [21] - 实体经济偏弱情形下,债券利率可能继续下降,可适度配置短久期债券 [21]
投资大家谈 | 景顺长城科技军团5月观点
搜狐财经· 2025-05-18 19:26
科技产业投资观点 - 中国科技产业崛起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焦点,DeepSeek的突破性进展提振市场信心并展示中国在AI领域的领先潜力 [2] - 台积电预计2025年AI收入翻倍,2024-2029年CAGR超45%,谷歌维持2024年资本支出750亿美元不变 [4] - 国内AI行业刚起步,持续看好全球互联网巨头投入AI,以及国内外算力基础设施和应用端投资机会 [4][10] 自主可控与国产替代 - 半导体、先进材料、高端设备对外依赖度显著下降,在严峻贸易形势下仍具发展空间 [7] - 自主品牌乘用车国内市占率从2015年38%跃升至2024年61%,出口量从43万辆激增至494万辆 [14] - 华为系、理想等车企加速冲击中高端市场,小米SU7 Ultra热销强化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弯道超车趋势 [14] 新质生产力与产业方向 - 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有望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科技创新和医药是最看好方向 [5] - AI应用进入Agent新阶段,看好大模型、国产算力、AI手机端侧硬件及推理应用 [9][13] - 汽车智能化加速渗透,高阶智能化下沉至低价车型,端到端算法升级提升用户体验 [13] 新能源与反内卷 - 光伏行业2024年10月发起"反内卷"行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整治内卷式竞争 [15] - 新能源产业基金聚焦三类企业:成本优势龙头、技术迭代创新者、新产品布局开拓者 [15] - 锂电、光伏、风电、储能领域产能过剩问题凸显,行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15] 医药与创新药 - 医药板块估值消化充分,长期受益人口老龄化,AI医疗、商保、创新支持政策为催化剂 [11] - 创新药出海逻辑未受关税和地缘破坏,研发效率和成本优势形成新型研发外包 [11] - CXO行业景气度有望恢复,从竞争格局和需求复苏维度寻找弹性标的 [11] 宏观经济与政策 - 对美出口GDP占比大幅下降,新能源汽车、半导体、AI、装备制造全球市场扩张 [17] - 地产泡沫阴影大幅缓解,中国在中美博弈中占据更多主动权 [17] - 政策将围绕降低储蓄率和扩大内需,短期刺激消费与长期社会保障政策并举 [6] 结构性投资机会 - 工程机械、建筑建材等地产相关制造业需求企稳,供给格局清晰 [18] - 中游制造业(钢铁、新能源等)供给侧出清可能性增强 [18] - 新兴消费企业高质价比产品具备国内外增长潜力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