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宽财政
icon
搜索文档
事件点评:债市将出现2025年第二次“自我校正”
开源证券· 2025-05-08 17: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可转债2025年上涨行情,预计行业超越整体市场表现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三部门出台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提振内需,对冲美国对等关税对出口的潜在影响,且有利于中美经贸会谈,增强自主性 [4][5] - 政策延续“宽财政、宽信用”思路,推动经济信用扩张和现金流量表向上,后续社融存款增速、财政支出增速有望上升 [6] - 央行下调OMO利率后资金利率走向不确定,需密切跟踪;债市隐含降息预期,后续经济改善或引发收益率上行 [7] - 债市有望在经济预期和信心提升下“自我校正”,回归政策利率对应合理水平 [8] - 看好可转债2025年上涨行情,二、三季度看好内需,四季度看好外需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揽子稳增长政策背景及影响 - 2025年4月3日美国宣布“对等关税”计划,市场担忧中国出口,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提出相关政策,三部门出台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提振内需 [4] - 政策出台有利于中美经贸会谈,表明中国政策能应对关税冲击,增强自主性 [5] 政策思路及影响 - 2024年9月24日至今政策重心是“宽财政、宽信用”,此次政策是延续,包括下调政策降息、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推动经济信用扩张和现金流量表向上 [6] - 后续降准降息落地及加快债券发行使用,社融存款增速、财政支出增速有望上升 [6] 资金利率与债市情况 - 2025年以来资金利率持续高于OMO利率,央行下调OMO利率后资金利率走向不确定,需密切跟踪 [7] - 降息10BP后债市隐含20 - 50bp降息预期,后续经济改善债市或因止盈收益率上行 [7] - 此前债市提前定价降息预期,当前或是全年经济低点,后续经济改善央行再次降息概率低,债市有望“自我校正”回归合理水平 [8] 可转债行情 - 一揽子政策出台后经济预期有望改善,看好可转债2025年上涨行情 [9] - 二、三季度看好内需,因政策主要提振内需;四季度看好外需,因中国产业链趋势被确认且中欧谈判进展利于出口改善 [9]
央行“双降”释放流动性,银行板块盘中活跃,国企红利ETF(159515)涨近1%
搜狐财经· 2025-05-07 13:48
市场表现 - 中证国有企业红利指数(000824)上涨0.68%,成分股光大银行(601818)上涨2.39%,青岛港(601298)上涨2.31%,中国银行(601988)上涨2.19%,成都银行(601838)上涨2.07%,江阴银行(002807)上涨1.95% [1] - 国企红利ETF(159515)上涨0.85%,最新价报1.07元 [1] - 国企红利ETF近2周规模增长320.29万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2 [1] - 国企红利ETF近2周份额增长330.00万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2 [1] 政策动态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并降低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 [2]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 [1] 行业分析 - 当前进入稳增长政策密集落地期,宽货币先行,宽财政紧随,地方化债显著提速,对银行基本面产生深刻影响 [2] - 财政政策力度加码,支撑社融信贷并提振经济预期,顺周期品种有望受益 [2] - 广谱利率下行区间,银行净息差短期承压,但高息存款进入集中重定价周期叠加监管对高息揽存行为持续整治,对银行息差形成重要呵护 [2] - 政策托底下,房地产、城投资产风险预期有望显著改善,风险暴露和处置较为充分的部分个贷品种也有望迎来资产质量拐点 [2] 指数构成 - 中证国有企业红利指数从国有企业中选取现金股息率高、分红比较稳定且有一定规模及流动性的10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2] - 中证国有企业红利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15.18%,包括中远海控(601919)、冀中能源(000937)、渝农商行(601077)、上海银行(601229)、成都银行(601838)、山煤国际(600546)、粤高速A(000429)、中国神华(601088)、山西焦煤(000983)、沪农商行(601825) [3] - 前十大权重股中,中远海控(601919)权重2.59%,冀中能源(000937)权重1.87%,山煤国际(600546)权重1.38%,山西焦煤(000983)权重1.29%,成都银行(601838)权重1.26%,粤高速A(000429)权重1.25% [5] 成分股表现 - 中远海控(601919)上涨1.37%,冀中能源(000937)上涨1.90%,山煤国际(600546)上涨0.84%,山西焦煤(000983)下跌0.16%,成都银行(601838)上涨2.07%,粤高速A(000429)上涨0.88% [5]
今年预算案的“新鲜事”(民生宏观陶川团队)
川阅全球宏观· 2025-03-07 16:02
财政政策调整 - 2025年财政赤字率定为"4%左右",打破了过去刚性惯例,为年中预留调整空间,显示财政政策更加灵活 [1] - 中央财政预留充足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保留年中加码可能性 [1] - 名义GDP增速估算从2024年7.4%下调至2025年4.9%,GDP平减指数从2.4%下调至-0.1%,显示更务实态度 [4] 财政支出结构变化 - 财政支出更多向科技、安全、民生领域倾斜,教育、外交与国防、科学技术支出比例提升明显 [2] - 基建相关支出如城乡社区、农林水、交通运输重要性明显弱化 [2] - 中央政府债券发行比例占56.2%,首次超越地方,显示中央承担更多逆周期调节责任 [5] 财政收入调整 - 非税收入同比增速定为-14.2%,有意弱化其对公共财政收入的支撑 [3] - 除船舶吨税、车辆购置税外,预算草案对其他税种要求均为正增速 [3] - 政府性基金收入目标再次下调,但完成仍面临压力,需房地产政策进一步加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