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布局

搜索文档
元力股份:拟关联收购同晟股份100%股权,并募集1亿元配套资金
证券时报网· 2025-07-24 12:36
交易概述 - 公司计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同晟股份100%股权 同时拟向实际控制人卢元健发行股份募集不超过1亿元配套资金 [1] -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因同晟股份实际控制人卢元方与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卢元健为兄妹关系 且配套资金发行对象为卢元健 [1] - 交易标的审计评估未完成 最终价格以评估报告为准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价格为12.58元/股 配套资金发行价格为13.18元/股 [1] 标的公司业务 - 同晟股份专注于二氧化硅研发生产销售 产品应用于橡胶 蓄电池PE隔板 牙膏 饲料添加剂 涂料等领域 [1] - 2024年二氧化硅产能达4.8万吨 产能利用率超90% 实现营业收入2.69亿元 归母净利润5095.95万元 [2] - 拥有35项有效专利(发明专利10项 实用新型25项) 参与制定修订多项行业标准 获评福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科技"小巨人"企业 [2] 产业协同与竞争 - 公司与同晟股份存在产业链上下游关系 公司生产的硅酸钠是同晟股份生产二氧化硅的重要原材料 [2] - 2023年 2024年同晟股份向公司采购固体硅酸钠分别为511.90万元 1235.36万元 [2] - 双方在二氧化硅生产领域存在潜在同业竞争 同晟股份专注沉淀法 公司通过子公司采用碳酸法生产 [2] 交易影响 - 交易完成后将深化产业链协同与优势互补 优化公司业务布局 加快二氧化硅领域战略布局 [3] - 有助于减少经常性关联交易 规避潜在同业竞争 提升上市公司独立性 [3]
外企在中国|汉高消费品牌业务部大中华区副总裁钟经伟:主动布局中国市场,共筑美业新生态
新华网财经· 2025-07-09 08:57
核心观点 - 汉高消费品牌业务部通过战略并购、科技创新和行业人才培养,在中国市场实现深度本土化发展,展现出强大的协同效应和长期布局决心 [1][4][13] 连续战略布局 - 过去四年实施三次战略并购:2022年收购资生堂亚太专业美发业务(含Sublimic和Primience品牌)[6] - 2024年收购宝洁旗下沙宣大中华区头发护理业务(涵盖洗发水/护发素/造型等产品线)[6] - 2025年收购苏州博克生物科技,增强本土制造实力和供应链灵活性 [7] - 2025年7月全面接管沙宣大中华区业务运营管理 [7] 科技驱动革新 - 研发模式从"企业主导"转向"消费者主导",缩短研发周期并加快产品上市速度 [9] - 加强本地化研发与生产能力建设,提升市场响应速度 [9] - 通过电商平台和精准营销实现"货找人"式触达,建立高效消费者连接机制 [9] - 强调品牌信任力在消费决策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品质稳定性建立价值认同 [10] 行业升级与人才培养 - 连续举办13届施华蔻专业大中华美发大奖赛,覆盖全国数千家沙龙 [12] - 2025年在上海设立"沙宣美发学院",与伦敦总部同步培养国际视野人才 [12] - 创建璞观PROVI美发艺术机构,培养个性化发型设计师 [12] - 推动全产业链从教育/技术到消费的提质,注重产品环保效应 [12] 市场表现与战略定位 - 在中国市场实现从"初步引入"到"深度本土化"的飞跃发展 [1] - 战略布局形成品牌矩阵丰富/专业渠道拓展/本土供应链升级的协同效应 [7] - 明确"发型师的成功就是我们的成功"的行业生态参与理念 [12] - 展现"做100年品牌"的长期承诺,体现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13]
花费近60亿元!苏州这家上市公司并购大动作
搜狐财经· 2025-06-14 09:36
东山精密收购索尔思光电 - 公司全资子公司超毅集团拟以不超过6.29亿美元收购索尔思光电100%股份,并支付不超过0.58亿美元收购其ESOP权益,同时认购不超过10亿元人民币可转债以支持其经营发展 [2] - 合计投资金额不超过人民币59.35亿元,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全面控股索尔思光电 [3] 索尔思光电业务概况 - 索尔思光电为光通信领域领先企业,产品覆盖10G至800G及以上速率光模块,包括数据中心用QSFP28/56/112系列、电信网络用SFP/SFP+/XFP系列及5G基站前传/中传/回传模块 [3] - 2024年营业收入约29亿元,净利润约4亿元,客户覆盖数据中心、电信网络、5G通信等全球市场 [3] - 此前万通发展曾计划以3.24亿美元收购其60.16%股权,但交易于2024年1月终止 [3] 东山精密战略意图 - 此次收购旨在快速切入光通信市场,结合索尔思光电技术优势完善电子信息产业布局,拓展新增长点 [7] - 公司消费电子与新能源汽车领域客户资源、制造经验可与索尔思光电形成协同,实现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及供应链整合 [7] 东山精密业务与并购历史 - 主营业务包括电子电路产品(刚性板/柔性板/软硬结合板)、通信设备(基站天线/滤波器)、汽车零部件(新能源三电系统)、触控显示模组及LED器件 [4] - 2014年以来发起多起并购:2016年6.1亿美元收购MFLX(FPC业务)、2018年19.92亿元收购Multek(PCB业务)、2022年205亿日元收购苏州晶端(显示业务)等 [8] - 2024年营业收入达367.70亿元,市值约537亿元,位列苏州A股上市公司第四 [9] 公司实际控制人信息 - 实际控制人为袁永峰、袁永刚、袁富根家族,袁永刚现任董事长并控制蓝盾光电、安孚科技,袁永峰任董事兼总经理 [5][7]
兴银基金洪木妹规模再降!人才断层叠加高管动荡“偏科”困局何解
搜狐财经· 2025-06-13 07:30
公司人事变动 - 兴银基金核心管理层自2024年以来频繁调整,涉及总经理、副总经理、督察长、首席信息官等关键岗位 [6] - 2025年3月董事长吴若曼因个人原因离任,职责暂由总经理易勇代行 [6] - 副总经理洪木妹2024年卸任6只基金产品,管理规模锐减超八成 [3] - 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刘钊已从名单中退出,暗示人事调整持续 [10] 基金经理表现 - 洪木妹管理的兴银瑞益纯债和兴银长盈三个月定开任职回报率分别达17.77%和15.59%,同类排名领先 [4][5] - 洪木妹2023年四季度管理8只基金规模超700亿元,占公司固收产品半壁江山 [3] - 权益投资部总经理袁作栋管理规模持续下滑 [8] 产品结构问题 - 公司总规模905.24亿元中债券型基金565.08亿元、货币市场型基金299.93亿元,合计占比超九成 [6][8] - 权益类产品表现欠佳,未能把握行业扩张红利 [8] - 2025年新发4只指数类产品规模普遍偏小,最大仅2.85亿元 [9][10] 管理机制缺陷 - 洪木妹多次卸任/接任同一产品,暴露人才梯队和岗位衔接机制不完善 [1][5] - 2024年"小作文"事件引发对公司风控和合规管理的质疑 [4] - 新任总经理易勇上任后加速布局指数基金,但成效尚待观察 [9]
威帝股份撤销退市风险警示 2024年成功扭亏为盈
证券时报网· 2025-05-30 11:41
公司动态 - 威帝股份股票撤销退市风险警示 证券简称由"*ST威帝"变更为"威帝股份" 股票代码保持不变为"603023" [2] - 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6月3日停牌一天 自2025年6月4日起复牌交易 股票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由5%变为10% [2] - 公司满足《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撤销退市风险警示条件 于2025年4月29日申请撤销 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25年5月30日同意 [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业绩扭亏为盈 营收6523.57万元 同比增长23.1% 归母净利润505.55万元 [2] 战略布局 - 2024年12月公司完成收购阿法硅51%股权 成为其控股股东 正式进军乘用车电子领域 [3] - 阿法硅目前主要为奇瑞新能源提供中控显示屏、液晶仪表屏、组合仪表及控制器等产品 [3] - 此次收购为公司开辟了全新的业务增长空间和市场赛道 [3] 发展前景 - 公司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后重回稳健发展轨道 叠加乘用车领域战略布局落地 正迎来全新发展阶段 [3] - 公司2025年的增长蓝图值得市场期待 [3]
浙江荣泰:拟投资2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
快讯· 2025-05-21 09:05
公司投资设立子公司 - 公司拟在浙江嘉兴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浙江荣泰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1] - 公司以自有资金出资2000万元 占该公司注册资本的100% [1] - 新公司设立旨在进一步明晰战略布局 完善公司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 [1] 投资目的与影响 - 投资旨在提升现有资产利用效率 提升管理效益 [1] - 新公司为业务发展拓展新载体和平台 有利于加快推进机器人业务市场化、产业化进程 [1] - 投资有利于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1] 财务影响 - 本次投资在公司战略布局投资计划中 不会对公司财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1] - 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的情形 [1] - 对公司整体规模扩大、盈利能力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1]
37载沉浮!特变电工从巅峰跌落,62岁张新如何破局重生?
搜狐财经· 2025-05-06 14:45
公司业绩表现 - 2019-2022年收入呈现较好增长曲线,但2022-2024年进入增长停滞期,2024年收入下降0.35% [2] - 净利润在2022年达到顶峰后连续两年下滑,2023年下跌32.62%,2024年加速下滑61.37%,2025年一季度再跌19.74% [2] - 2019-2024年收入走势图(单位:亿元) [3] - 2019-2024年利润走势图(单位:亿元) [4] 新能源业务困境 - 新能源板块曾是增长引擎,现成为业绩重灾区,多晶硅料价格2024年4月起跌破成本并持续低位运行 [6] - 新特能源2024年末存货高达47.25亿元,较上年增加29.19% [6] - 公司采取减产、计提存货跌价等措施应对行业亏损 [6] 煤炭业务挑战 - 2024年煤炭板块营收增长但毛利润减少26.19%,为2014年成为主营业务以来首次利润下滑 [7] - 业务布局局限于新疆内部市场,外运成本高、产能规模小(7400万吨/年核定产能),缺乏规模效应 [7] - 与行业巨头相比抗风险能力不足,在行业波动中逐渐失去竞争优势 [7] 管理层与战略问题 - 创始人张新1988年以3万元贷款起家,5年内工厂净资产飙升至1100万元,1997年带领公司成为中国变压器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8] - 2004年因期货套期保值操作权分散、管理不善导致亏损4254.61万元,暴露管理漏洞 [8] - 当前战略被质疑与市场趋势脱节,传统经验可能无法应对新兴风险和市场变化 [9] - 管理层团队构成多元且股权分散(大股东持股11.50%),接班人问题未解决 [10] 市场反应 - 自2022年以来股价腰斩,市盈率跌至10.4倍,机构投资者撤离 [9] - 2024年底持仓基金数量较2022年高峰期大幅减少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