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液晶显示屏及模组
icon
搜索文档
*ST宇顺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1.92亿远低于行业平均,净利润 -901.21万元排名靠后
新浪证券· 2025-10-30 21:4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4年1月2日,于2009年9月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位于广东省深圳市 [1] - 公司是电子面板行业企业,专注于液晶显示屏及模组、触摸屏及模组、触摸显示一体化模组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 - 光学光电子 - 面板,概念板块涵盖小盘、OLED、ST板块、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92亿元,在行业38家企业中排名第36位 [2] - 公司营收远低于行业第一名京东方A的1545.48亿元和第二名TCL科技的1359.43亿元 [2] - 行业平均营收为116.37亿元,中位数为18.83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901.21万元,行业排名第27位 [2] - 行业净利润第一名京东方A为44.05亿元,第二名康冠科技为5.03亿元,行业平均数为6680.87万元,中位数为3317.39万元 [2] 主营业务构成 - 电气设备业务收入5730.63万元,占比42.61% [2] - 触控显示模组业务收入4824.86万元,占比35.87% [2] - 仪器仪表业务收入1445.09万元,占比10.74% [2] - 液晶显示屏及模块业务收入883.09万元,占比6.57% [2] - 安全应急装备业务收入297.21万元,占比2.21% [2] - 其他业务收入268.99万元,占比2.00%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45.77%,与行业平均水平持平,但较去年同期的22.88%有所上升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20.05%,高于行业平均的14.89%,且较去年同期的18.59%有所提高 [3] 公司治理 - 公司控股股东为上海奉望实业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张建云 [4] - 董事长兼总经理嵇敏,1974年出生,拥有悉尼科技大学金融硕士学位,2024年薪酬为123.1万元 [4] - 嵇敏现任上海交大昂立董事长、*ST宇顺董事长兼总经理等职,曾任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客座教授 [4]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8958户,较上期增加27.97%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3.13万股,较上期减少21.86% [5]
10倍大牛股披露重组进展,*ST宇顺盘中上演“地天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13:33
股价表现与波动 - 10月13日公司股价剧烈震荡 早盘一度跌停后快速拉升触及涨停 上演地天板 午间收盘报34.7元/股 涨幅3.09% [2] - 在重组计划公布后 公司股价进入快速上升通道 年内涨幅一度超过1000% 即使经过近期调整 年内涨幅仍达845.51% [5] - 公司股价的异常涨幅已引起监管机构注意 深交所在9月29日至10月9日期间对86起证券异常交易行为采取自律监管措施 并持续对公司进行重点监控 [5] 重大资产重组关键进展 - 公司于10月10日完成重大资产重组第一期3.35亿元交易价款支付 交易对手上海汇之顶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将3600万诚意金支付至监管账户 公司同日完成剩余2.99亿元支付 [2] - 此次重大资产重组取得关键性进展 公司拟以支付现金方式收购Olive Ida Limited间接持有的中恩云科技 申惠碧源 中恩云信息100%股权 这三家公司共同运营中恩云数据中心项目 目前已建设运营约8000个机柜 [2] - 今年7月公司确定正式交易方案 将以支付33.5亿元现金的方式获得该资产 交易资金来源为控股股东借款 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 [2] 公司基本面与重组动因 - 公司主营业务为液晶显示屏及模组 触摸屏及模组等产品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各类手机 平板 小家电显示屏 [3] - 2020年至2024年 公司扣非净利润连续五年亏损 累计亏损超1.2亿元 2025年5月因2024年度净利润及营收触及规则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3] - 标的资产中恩云科技等公司2023年 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分别实现营收7.35亿元 8.15亿元和2.18亿元 归母净利润0.95亿元 1.73亿元和0.45亿元 业绩远超公司当前水平 [3] 重组预期影响 - 若重组能顺利完成 公司年利润有望从亏损转为盈利1.5亿元以上 实现快速保壳 [3] - 此次交易对于面临退市风险的公司而言无异于救命稻草 [3]
*ST宇顺披露33.5亿元资产收购案进展:已完成3.35亿元首付款支付
新浪财经· 2025-10-11 16:37
交易概述 - 公司以支付现金方式收购中恩云(北京)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申惠碧源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中恩云(北京)数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 [1] - 交易总对价为33.5亿元,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2][3] - 交易方案已于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相关购买协议生效 [2] 交易支付安排 - 第一期暂存交易价款为总对价的10%,计3.35亿元,需在协议生效后5个工作日内支付至监管账户 [2] - 公司此前支付的诚意金3600万元自动转为第一期价款的一部分 [2] - 截至10月10日,公司及交易对方已完成第一期3.35亿元价款的支付 [2] 交易战略意图 - 通过此次收购,公司将业务拓展至数据中心领域,标的资产拥有8000个机柜 [3] - 公司主营业务为液晶显示屏及模组、触摸屏及模组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 - 交易被市场解读为"蛇吞象"式并购,旨在帮助面临退市压力的公司迅速改善财务报表 [5][7] 交易结构设计 - 标的资产被拆分为三个实体:持有土地房产的申惠碧源、持有核心基础设施的中恩云科技、持有电信牌照和客户合同的中恩云信息 [4] - 此结构设计实现了风险隔离,为融资提供便利,并为未来资产部分处置预留空间 [4] 融资方案分析 - 民生银行将提供不超过27.6亿元的并购贷款 [5] - 该并购贷款金额占交易总对价33.5亿元的比例高达82.4%,远超行业常规的60%比例范畴 [5] - 此融资方案被视为典型的高杠杆收购,以少量自有资金加大量债务融资为核心 [6] 财务影响 - 标的公司2023年、2024年、2025年1-3月营收分别为7.35亿元、8.15亿元和2.18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5亿元、1.73亿元和0.45亿元 [7] - 公司2020年至2024年扣非后净利润连续五年亏损,分别为-0.33亿元、-0.27亿元、-0.27亿元、-0.18亿元、-0.21亿元 [7] - 交易完成后,公司年利润将从亏损变为盈利1.5亿元以上,是一条快速的"保壳"路径 [7][8]
年内9家ST公司,涨幅超100%
上海证券报· 2025-09-27 17:37
公司股价表现 - *ST宇顺9月26日涨停 收盘价41.31元/股 市值达115.77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超1060% [1] - *ST亚振9月26日涨停 收盘价34.92元/股 市值达91.75亿元 [9][11] - ST华通收盘价21.58元/股 市值达1602.98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319.84% [9] 行业涨幅统计 - 年初至今9家ST公司涨幅超100% 覆盖计算机、电子、机械设备、传媒、轻工制造等行业 [3][8] - ST亚振涨幅469.66% ST华通涨幅319.84% ST信通涨幅274.3% ST迪威迅涨幅150.88% ST证通涨幅130.2% ST易联众涨幅101.58% [9] 业务转型动向 - *ST宇顺主营业务为液晶显示屏及模组、触摸屏及模组等产品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446.48万元 [4] - *ST宇顺4月披露跨界收购计划 拟现金收购三家数据中心公司100%股权 标的公司运营约8000个机柜 [6] - ST华通在深圳和上海投资数据中心项目 通过产业基金间接投资摩尔线程 穿透持股比例约0.35806% [10] - *ST亚振8月公告拟以5544.9万元收购广西锆业科技51%股权 寻求业务转型 [11] 交易风险与监管 - *ST宇顺因2024年审计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 自2025年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6] - *ST宇顺股价在3月31日至5月20日期间涨幅达204.18% 公司曾进行交易波动核查 [7] - *ST亚振股价连续三个交易日累计涨幅偏离值达12% 公司提示整合存在不确定性 [13][14]
ST板块,跑出一只10倍股
财联社· 2025-09-26 20:23
*ST宇顺股价表现 - 9月26日逆市涨停 股价报收41.31元/股 总市值115.77亿元 [1][2] - 年初至今涨幅达1060.39% 位列全A股涨幅第二 仅次于上纬新材(1891.59%) [1][2] - 当日开盘价39.10元 最高价41.31元 成交额1.66亿元 换手率1.46% [3] 公司业务与重组动向 - 主营业务为液晶显示屏及模组、触摸屏及模组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产品涵盖手机/平板/小家电显示屏 [4] - 正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拟现金收购中恩云数据科技等三家公司100%股权 切入数据中心托管服务领域 [4] - 标的公司已运营约8000个机柜 位于北京核心区域 高密机柜占比近80% [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收入1.345亿元 同比增长44.89%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446万元 [5] - 动态市盈率为-1296.51倍 [3] ST板块整体表现 - ST板块175只股票中96只年内上涨 涨幅超100%的个股达9只 [6] - *ST亚振涨幅469.66%(总市值91.75亿元) ST华通涨幅319.84%(总市值1602.98亿元) [6][7] - *ST亚振通过收购广西锆业51%股权(交易价5544.9万元)拓展锆钛选矿业务 [8] - ST华通上半年净利润26.56亿元 同比增长129.33% 并通过产业基金间接持股摩尔线程0.35806% [8] 行业关联动态 -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获上交所通过 从受理到过会仅用时88天 [9] - *ST宇顺所属电子行业板块当日下跌2.14% 但触摸屏/面板细分板块分别上涨5.01%和1.97% [3]
*ST宇顺上半年实现营收1.34亿元,亏损同比收窄46.67%
巨潮资讯· 2025-08-29 21:54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1.345亿元 同比增长44.89% [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446万元 同比收窄46.67% [2][3] - 扣非净亏损553万元 同比收窄41.42% [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919万元 同比恶化13.58% [3] - 总资产4.58亿元 同比增长2.11% [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2.26亿元 同比下降1.94% [2][3] 业务运营 - 主营液晶显示屏及模组 触摸屏及模组 触摸显示一体化模组产品 [3] - 经营模式采用以销定产 产品周期随终端应用季节性变化 [3] - 行业竞争加剧 盈利空间承压 [3]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通过技术创新优化产品性能 [3] - 积极应对客户多元化需求 巩固市场竞争优势 [3] 战略发展 - 彩屏业务取得阶段性成功 深化战略布局 [4] - 技术不断突破 拓展电子制造产业消费市场 [4] - 加速产能扩张 推动彩屏业务实现更高层次增长 [4] - 加强智能家居 金融支付类客户在触摸显示模组产品的合作拓展 [4] - 通过大客户服务团队及时了解需求 实现业务突破 [4] 子公司表现 - 控股子公司孚邦实业产品应用于化工安全监测 环保及数据中心配电等重要项目 [5] - 通过市场调研优化产品和服务 提高客户满意度 [5] - 加强合作伙伴合作 拓展市场渠道 提高品牌知名度 [5] - 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 [5] - 合理规划销售营销策略 广泛宣传产品特色 有效提升销售额 [5] - 优化运营流程 降低成本 增强盈利能力 [5] - 巩固在电气设备 仪器仪表及应急装备领域优势地位 积极拓展新兴市场 [5]
亚世光电: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5 00:16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4.32亿元,同比增长30.01%,主要因销售订单增加[2] - 归母净利润538万元,同比下降36.35%,扣非净利润仅62.77万元,同比下滑90.8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3493万元,同比下降167.90%,因原材料付款增加[2] - 总资产11.72亿元,较上年末微增1.39%[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62%,同比下降0.36个百分点[2] 业务结构分析 - 电子纸显示模组收入2.1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3.01%,占比提升至48.63%[11] - 液晶显示屏及模组收入2.17亿元,占比50.29%[11] - 境外销售占比83.72%,收入3.62亿元,同比增长29.11%[11] - 境内销售增速34.84%,高于境外市场增速[11] 成本与费用 - 营业成本3.89亿元,同比增长32.30%,增速高于收入增速[2][11] - 财务费用222万元,同比转正(上年为-460万元),因汇率波动产生汇兑损失[2] - 研发投入1361万元,同比微降1.38%[2] - 毛利率10.16%,同比下降1.56个百分点[11] 资产状况 - 货币资金1.03亿元,较上年末减少46.08%,因支付原材料款及投资结构性存款[11] - 应收账款1.78亿元,同比增长27.58%,因销售收入增加[11] - 存货3.38亿元,同比增长6.98%,因订单增加备货[11] - 在建工程454万元,较上年末增长347%,显示产能扩张投入[11] 子公司表现 - 控股子公司奇新光电(电子纸业务主体)营收1.99亿元,同比增长90.22%[15] - 奇新光电净利润亏损876万元,同比扩大304.92%,因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售价走低[16] - 越南孙公司资产总额1.92亿元,占公司净资产21.85%[12] 技术与发展战略 - 专注液晶显示器和电子纸显示模组两大产品线,采取定制化、小批量、多品种策略[3] - 拥有TFT液晶显示、电容式触摸屏、电子纸显示模组等生产线[4] - 客户包括三星、欧姆龙、惠普、施耐德等国际知名企业[8] - 境外销售以美元结算,使用远期结汇合约管理汇率风险[13] 公司治理与承诺 - 控股股东亚世香港及实控人贾继涛承诺避免同业竞争[24][25] - 董事、高管承诺持股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24] - 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情况[26]
周末要闻及周策略丨短期压力无碍中期格局!
搜狐财经· 2025-08-10 18:58
周末要闻 - 最高法发布25条指导意见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 [1] - 证监会强调严把发行上市入口关 避免大规模扩容 [1] - 全球官方黄金储备6月净增22吨 连续第三个月环比上升 [1] - 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 环比上涨0.4% [1] - 7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98.7万辆 同比增长12% [1] - 吉利星座04组卫星成功发射 [1] - 河南出台20项政策支持企业降本增效 [1] - 北京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占全国1/3 [1] - 上海推出产假社保补贴等生育支持政策 [1] - 医疗保障领域首项国家标准发布 [1] - 电影《南京照相馆》票房突破21亿元 [1] - 城投宽庭REITs扩募启动 保租房租金收入三年增长近10倍 [1] - 险资年内举牌22次 偏好低估值低波动资产 [1] - 154家A股公司中报超七成净利润增长 [1] - 加密货币总市值重返4万亿美元 以太坊突破5000亿美元 [1] - 证监会查处*ST高鸿严重财务造假案 [1] - 台积电7月销售额3231.7亿元新台币 同比增长25.8% [1] 下周策略 - 沪指短期或面临技术回调压力 日线MACD顶背离且成交量收缩 [3] - 中期慢牛格局未变 支撑因素包括十五五规划聚焦科技创新及资本市场生态优化 [4] - 科技成长板块关注机器人、半导体、AI应用、军工等产业催化机会 [5] - 周期品种需跟踪电新、有色、化工供需边际变化 [5] - 高股息资产如银行、公用事业可平衡组合波动 [5] 本周明星股回顾 - *ST宇顺主营柔性屏(折叠屏)及触摸显示一体化模组研发生产 [6][8] - 国机精工业务涵盖轴承、磨料磨具及供应链 [9]
刚刚,今年首只10倍股诞生
财联社· 2025-07-28 12:26
上纬新材股价表现与资本运作 - 上纬新材股价低开高走,盘中一度拉升超17%,续刷历史新高,成为2025年A股首只10倍股,午间收盘涨幅13.12% [1] - 7月以来该股曾10个交易日走出涨停行情,刷新A股"20cm"连板纪录 [1] - 股价异动源于智元机器人计划通过协议转让与要约收购相结合的方式谋求公司控制权,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将变更为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实际控制人变为邓泰华 [3][6] - 公司为科创板上市新材料企业,主营环保耐蚀树脂,当前产品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应用有限 [8] 2025年A股明星股榜单 - 2025年沪指突破3600点,21只个股涨幅突破2倍跻身"明星股"阵营 [9][10] - 舒泰神以5倍涨幅位列第二,创新药研发进展推动股价,核心在研药物针对罕见病领域有望填补国内空白 [11] - *ST宇顺年内涨幅超4倍,通过优化管理、剥离不良资产实现困境反转,叠加潜在资产重组预期 [12] - 联合化学涨幅超4倍,受益化工行业景气回升与自身技术优势,偶氮类有机颜料产品量价齐升 [13] 牛股共性特征 - 四只牛股分属不同行业但均通过主动求变实现价值重估,路径包括跨界融合创新、深耕主业或困境变革 [13]
*ST宇顺加速业务转型 拟切入数据中心领域
证券时报网· 2025-07-15 17:23
公司重组与资本运作 - 公司拟以33.5亿元现金收购三家公司100%股权 标的公司由基汇资本间接控制 [1] - 公司控制权于2023年9月变更 大股东上海奉望实业有限公司及实际控制人张建云完成管理层换届 聘任嵇敏为董事长兼总经理 [1] - 2024年4月公司收购上海孚邦实业有限公司75%股权 新增气体检测仪器仪表、应急装备及电气配电柜业务 [1] 股东支持与风险警示变化 - 控股股东上海奉望于2024年5月顶格增持公司股份并在承诺期限内完成增持 [2] - 公司股票自2025年6月27日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 但仍继续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 业务多元化布局 - 公司原主营业务为液晶显示屏及模组、触摸屏及模组、触摸显示一体化模组研发生产销售 [1] - 2025年7月推进收购数据中心业务 形成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服务+液晶显示产品+仪器仪表配电设备的多元化布局 [2] - 多元化布局旨在分散经营风险 进入数据中心市场 扩展增长空间并提升盈利能力 [2] 资金安排与战略发展 - 本次33.5亿元收购资金来源于控股股东借款、上市公司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 [2] - 控股股东自接管以来持续提供资金支持 并承诺为本次收购提供资金支持 [2] - 管理层通过资产收购等多轮资本运作 在原有业务基础上寻求新突破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