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转型

搜索文档
为什么是岚图?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8-24 09:46
上市交易结构 - 采用"股权分派+吸收合并"组合模式推动岚图汽车以介绍方式上市 不发行新股且不涉及融资[4][5][8] - 股权分派环节将东风集团股份持有的岚图汽车79.67%股权按比例向全体股东分派 分派后岚图在香港联交所挂牌[8] - 吸收合并环节由东风汽车集团(武汉)投资有限公司作为主体 支付股权与现金对价实现东风集团股份私有化[8] - 总体收购价格为每股10.85港元 其中现金对价6.68港元/股 岚图股权对价4.17港元/股[9] 东风集团股份背景与困境 - 公司2005年上市时为全球汽车行业最大IPO项目 当前总市值仅391.2亿港元 位居港股上市车企底部[9] - 股价长期被低估 交易前股价5.97港元 每股净资产约19.73港元 PB仅0.25倍[9][10] - 上市后除首次融资44.928亿港元外 从未进行股本再融资 基本失去融资功能[9] - 2020年曾计划A股上市募资210亿元 其中70亿元用于岚图项目但未成功[9] - 销量从2016年427万辆巅峰萎缩至2024年248万辆 减少近180万辆[11] - 2025年上半年终端销量111.6万辆 同比降幅10.8% 市场份额从约14%降至7%[11] - 净利润从2022年102亿元锐减至2024年5800万元 2023年亏损38.9亿元[11]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45.3亿元较去年同期511.5亿元微增 但净利润仅5500万元同比下滑92%[11] 岚图汽车业务表现 - 2024年交付8.6万辆同比增长70% 2025年前7个月累计销量6.8万辆且连续5个月销量破万[11] - 单车均价达28万元 有效提升集团整体毛利水平[11] - 形成SUV+MPV+轿车产品矩阵 梦想家多次夺得新能源MPV月销冠军 稳居新能源MPV市场TOP2[12] - FREE+上市后位列20万-30万元混动SUV销量前三[12] - 营收从2022年60.5亿元增长至2024年193.6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79%[12] - 销量从2022年1.94万辆增至2024年8.01万辆 年复合增长率103%[12] - 2024年亏损收窄至9000万元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12] 资本市场反应与战略意义 - 消息公布后东风集团股份ADR报价冲高至62.22美元 单日涨幅87.69%收盘报61美元[13] - 交易旨在整合资源向新兴产业集中 实现估值重构并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14] - 介绍上市虽不募集资金但能缩短上市周期 为拓宽融资渠道和提升国际影响力提供支撑[15] - 2025年7月东风资产管理出资10亿元认购岚图汽车9497万元注册资本 增资后东风集团股份持股79.69%[16] 岚图品牌发展历程 - 2018年6月酝酿独立高端品牌 2019年4月h事业部成立专注高端新能源乘用车[19] - 2020年5月h品牌神秘面纱揭开 7月正式命名岚图并定位"造车新实力"[19][20] - 品牌命名获Best naming strategy金奖等国际奖项 设计灵感源于《逍遥游》鲲鹏展翅[23][25] - 首款产品FREE于2021年6月上市但销量仅6791辆 因品牌认知度不足及燃油车思维开发[36] - 2022年5月推出梦想家MPV 七座版售价36万元起 成为品牌首个爆款产品[38][40] - 2023年4月推出追光轿车 2024年10月推出知音SUV起售价17.99万元[40] - 实现三年三品类四年四款车布局 梦想家累计交付超10万辆[42] - 2025年目标销量20万辆 定位央国企新能源第一品牌并计划全球市场冲击BBA[42][44]
东风集团拟私有化退市,岚图汽车将登陆港股
36氪· 2025-08-23 16:35
私有化与上市安排 - 东风集团股份拟以10.85港元/股价格私有化退市 其中现金对价6.68港元/股 岚图股权对价4.17港元/股 [1] - 岚图汽车将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 旨在拓宽融资渠道并拓展国际业务 [1][2] - 私有化原因包括股票估值较低失去融资能力 以及上市公司规定限制新能源转型所需的内部整合 [1] 财务与经营表现 - 东风集团上半年销售汽车82.39万辆同比下降14.7% 销售收入545.33亿元同比增长6.6% [2] - 毛利润75.99亿元同比增长28.0% 毛利率13.9%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润0.55亿元 [2] - 岚图汽车2024年交付量超8万辆同比增长约70% 2025年连续5个月销量破万 [2] 市场反应 - 东风集团股份ADR报价62.22美元 较前收盘价32.51美元暴涨91.45% [1][4]
东风集团股份拟被溢价私有化 岚图汽车申请介绍上市
智通财经· 2025-08-23 01:17
交易结构 - 东风集团股份与要约人东风汽车集团(武汉)投资有限公司于2025年8月22日订立建议交易 包含分派及介绍上市与合并两部分[1] - 分派及介绍上市涉及公司将持有的岚图股份分派予现有股东 岚图将申请H股介绍上市[1] - 合并涉及要约人以现金对价向所有H股股东(东风公司直接持有的H股除外)实施合并 完成后公司将申请撤销H股上市地位[1] - 分派 介绍上市及合并的完成互为先决条件 将在同一天或前后发生[1] 股东对价安排 - H股股东每股获发0.3552608股岚图H股 同时每股H股收取现金注销价港币6.68元[2] - 按岚图H股估值中位数每股港币11.735元计算 分派股份理论价值约为港币4.17元[2] - 每股H股合计理论总价值约为港币10.85元 较最后不受干扰交易日收市价每股4.74港元溢价128.90%[2] 交易战略目的 - 通过分派实现股东直接持有岚图股份及岚图H股主板主要上市 通过合并将持有剩余业务的公司私有化[2] - 消除公司现有控股架构下的历史控股公司折让 为股东释放价值[2] - 东风公司和要约人计划整合优质资源向新兴产业集中 实现估值重构[3] - 通过岚图汽车分派及上市 东风公司将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推动燃油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升级[3] 岚图上市意义 - 岚图汽车介绍上市平台将拓宽融资渠道 提升品牌形象 拓展海外事业布局 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3] - 交易在全球整体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背景下推进[3] 股权结构与业务 - 要约人由东风公司全资拥有 东风公司受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管[4] - 东风公司主要从事商用车 乘用车 电动汽车的制造和供应以及配套服务和产品[4] 交易时间安排 - 公司已向联交所申请H股于2025年8月25日上午9时起恢复买卖[4]
1个小时暴涨超90%,东风集团股份一纸公告引燃市场
第一财经· 2025-08-23 00:25
交易结构 - 岚图汽车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 东风集团股份同步完成私有化退市[1] - 总体收购价格为10.85港元/股 其中现金对价6.68港元/股 岚图股权对价4.17港元/股[1] - 采用"股权分派+吸收合并"组合模式 两大核心环节互为前提同步推进[3] 市场反应 - 东风集团股份ADR报价62.22美元 暴涨91.45%[1] - 总市值为391.2亿港币 PB仅为0.25倍[4] - 近3年港股央国企私有化屡见不鲜 包括中集车辆 中粮包装等企业[3] 交易动因 - 股票估值较低 基本失去融资能力[3] - 受上市公司规定限制 板块融合和内部重组存在制约[3] - 新能源转型受估值表现影响 市值长期远低于净资产[4] 业务表现 - 东风集团上半年销售汽车82.39万辆 同比下降14.7%[4] - 销售收入545.33亿元 同比增长6.6% 毛利润75.99亿元 同比增长28.0%[4] - 毛利率达13.9% 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55亿元[4] 岚图汽车发展 - 2024年交付量超8万辆 同比增长约70%[5] - 2025年以来连续5个月销量破万[5] - 香港上市后将拓宽融资渠道 拓展国际事业[5] 操作流程 - 第一环节将岚图汽车79.67%股权按持股比例向全体股东分派[4] - 第二环节通过东风汽车集团投资公司作为吸并主体实现100%控制[4] - 向控股股东支付股权对价 向其他小股东支付现金对价[4]
被曝拟购零跑10%股份,中国一汽想买到什么
新浪财经· 2025-08-22 10:35
8月20日,据媒体报道,中国一汽正在筹划入股零跑汽车,初步拟收购约10%的股份,成为其战略股东,该方案已在内部相关部门流转推进。 中国一汽方面对此回应既有"尚不知情",也有"消息不实",但业内对此并不感意外。 中国一汽拟收购零跑汽车10%左右股份。视觉中国 图 今年3月初,双方已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明确将在研发和零部件领域展开联合开发,并探讨资本合作的可行性。 合作框架包含两个维度。一是研发领域合作,双方共同开展新能源乘用车联合开发及零部件合作;二是探讨资本合作的可行性,实现全产业链资 源协同。 备忘录签署后不久,技术合作迅速落地。3月底,中国一汽电子招标采购交易平台信息显示,红旗品牌G117产品整车联合开发及平台许可费技术 采购项目已由零跑科技中标。 零跑汽车在最新财报中披露,目前公司与中国一汽首个合作开发车型项目已经落地,后续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据知情人士透露,零跑与红旗合 作的第一款车型已处于开发过程中,并计划利用一汽海外渠道于2026年下半年上市销售。 从战略视角看,这场合作是双方各取所需的双向奔赴。2024年3月,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公开"喊话"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和长安汽车三大央企,表示 将对其 ...
中国一汽拟收购零跑汽车10%股权?中国一汽:尚不知情
中国经营报· 2025-08-20 22:04
收购意向与官方回应 - 中国一汽回应称对拟收购零跑汽车10%股权一事"尚不知情" [2] - 媒体报道称中国一汽内部正推进收购约10%股份的方案 [2] - 若收购落地将成为央企与造车新势力资本深度绑定的首个案例 [3] 战略合作基础 - 双方于2024年3月初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 明确研发与资本合作意向 [4] - 合作涵盖新能源乘用车联合开发及零部件合作 [4] - 3月26日零跑科技中标红旗G117项目整车联合开发及平台许可 [4] - 首个合作开发车型项目已落地 后续工作积极推进中 [4] - 红旗G117计划2026年下半年通过中国一汽渠道进入海外市场 [4] 中国一汽新能源转型现状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33.9万辆 占总销量320万辆的10.6% [5] - 新能源渗透率低于长安集团27%和东风集团34% [5] - 未达到全国40.9%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 [5] - 2025年7月自主新能源销量2.85万辆 同比增长129.03% [6] - 公司实施"All in"新能源战略 加速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转型 [6] 战略目标与规划 - 2030年目标整车销量超500万辆 新能源车超300万辆 [7] - 自主品牌新能源车目标150万辆 海外市场目标70万辆 [7] - 国务院国资委对三大汽车央企新能源业务进行专项考核 [6] 合作潜在价值 - 零跑汽车拥有完整自研电驱、电控及智能座舱方案 [7] - 零跑的B级、C级电动车平台可补充中国一汽平台化能力 [7] - 零跑与Stellantis的合作基础有助于双方加速出海 [7] - 股权合作可实现全产业链资源协同与供应链共享 [7] - 联合开发新平台可提升整体成本竞争力 [7] 行业竞争环境 - 新能源汽车淘汰赛进入读秒阶段 车企需在一两年内推出合格智能电动车 [6] - 市场竞争倒逼汽车央企加快转型步伐 [6]
东风集团将出售东本发动机50%股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20:48
东风集团出售东本发动机股权 - 东风集团预挂牌出售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50%股权 转让底价待定 挂牌截止日期为9月12日 [1] - 出售原因为优化燃油车资产结构 支持本田中国汽车事业战略部署 加快公司新能源转型 [1] - 东本发动机股东结构为东风集团5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40% 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10% [1] 东本发动机财务表现 - 2024年度东本发动机营业收入95.66亿元 净利润亏损2.28亿元 [1] - 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8.07亿元 净利润扭亏为盈达3.71亿元 [1] 合资品牌市场表现 - 广汽本田2024年上半年销量15.5万辆 同比下滑25.63% [2] - 广汽本田销量从2021年顶峰78万辆滑落至2024年47万辆 [2] - 广汽本田净利润从2020年124亿元下滑至2024年18亿元 [2] 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 - 2025年乘用车零售量预计增长6% 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预计增长近三成至1548万辆 [3] - 新能源乘用车批发渗透率将达56% [3] 车企产能调整行动 - 本田中国2024年关闭中国境内7条整车生产线中的两条 [3] - 广汽本田2024年10月调整年产5万辆第四生产线 东风本田同年11月调整第二生产线 [3] - 东风本田新能源工厂2024年10月投产 广汽本田开发区新能源工厂同年12月投产 [3] - 岚图汽车2024年收购东风云峰汽车工厂 获得120万平方米生产基地 [3] 东风集团业务整合 - 东风奕派科技2024年8月成立 整合纳米 奕派 风神三大自主品牌乘用车 [4] - 整合目的为提高协同运营效率 增强市场竞争抗风险能力 [4] 东风集团业绩表现 - 2024年上半年汽车累计销量82.39万辆 同比下降14.7% [4] - 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20.44万辆 同比增长33% [4]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0.3-0.7亿元 较2024年同期下降90%-95% [4][5] 盈利下滑原因 - 合资非豪华品牌市场继续下探 导致合资乘用车业务销量和利润大幅下降 [5] - 自主事业领域研发 品牌渠道建设 市场营销等方面投入加大 [5]
淡季韧性凸显 7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销量分析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8-20 16:42
市场整体表现 - 7月国内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达183.7万辆 同比增长6.9%但环比下降11.9% 创当月历史新高[1] - 1-7月累计销量显示行业保持增长态势 其中SUV累计销量626.7万辆同比增长10.7% 轿车累计销量587.5万辆同比增长10.2%[2] 细分市场表现 - 新能源车7月销量98.6万辆 同比增长12.0% 环比下降11.3%[2] - 1-7月新能源车累计销量达645.5万辆 同比大幅增长29.5%[2] - 传统燃油车中SUV销量90.8万辆同比增长7.5% 轿车销量84.1万辆同比增长6.4% MPV销量8.9万辆同比增长6.7%[2] 品牌竞争格局 - 自主品牌零售121万辆同比增长14% 市场份额达65.9%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3] - 主流合资品牌零售45万辆同比增长1% 其中德系品牌份额14.5%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 日系品牌份额12.9%持平 美系品牌份额4.7%下降1.1个百分点[3] - 豪华车零售17万辆同比下降20% 市场份额9.3%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3] 厂商零售排名 - 比亚迪汽车以274,644辆保持第一 但同比下降11.9% 市场份额14.9%[4][5] - 吉利汽车202,447辆同比大增71.0% 是唯一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品牌[5] - 一汽大众110,882辆同比略降2.9% 长安汽车108,502辆同比增长26.9% 奇瑞汽车102,544辆同比增长4.6%[5][7][9] - 上汽大众82,590辆同比下降6.4% 一汽丰田67,912辆同比增长3.0% 广汽丰田66,018辆同比增长11.7%[9][11] - 上汽通用五菱59,843辆同比增长8.9% 长城汽车54,755辆同比增长23.9%[11] 累计销量表现 - 比亚迪1-7月累计1,884,686辆同比增长10.8% 市场份额14.8%[12] - 吉利汽车1-7月累计1,428,608辆同比大增62.8%[12] - 一汽大众累计854,425辆同比下降3.5% 长安汽车累计791,698辆同比增长7.5% 奇瑞汽车累计752,069辆同比增长25.9%[12][13] - 一汽丰田累计445,061辆同比增长14.2% 上汽通用五菱累计437,165辆同比增长21.7%[12][15] 新能源厂商排名 - 比亚迪新能源车274,644辆同比下降11.9% 市场份额27.8%[16][17] - 吉利新能源车121,385辆同比大增112.1% 市场份额12.3%[16][17] - 长安新能源车55,659辆同比增长27.6% 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车51,570辆同比增长23.2%[17][18] - 鸿蒙智行47,375辆同比增长7.5% 零跑汽车45,524辆同比增长106.1%[17][20] - 赛力斯汽车40,753辆同比增长3.0% 特斯拉中国40,617辆同比下降12.1%[17] - 奇瑞新能源车39,351辆同比增长17.5% 小鹏汽车33,717辆同比大增263.0%[17][22] 行业发展趋势 - 自主品牌通过技术壁垒 海外扩张和产品迭代保持竞争力[4] - 新能源转型成为关键增长动力 吉利通过油电协同+技术下沉+全球化策略实现高速增长[5][16] - 传统合资品牌面临新能源转型压力 燃油车基盘稳固但新能源表现不佳[9][15] - 新车型推出和车展活动预计将进一步激活市场需求[22]
极氪科技二季度业绩释放“提质”向上信号 综合毛利率20.6%创历史新高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0 11:07
财务业绩表现 - 第二季度总营收274.31亿元 整车销售收入229.16亿元同比提升2.2% [1] - 综合毛利率20.6%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2.6个百分点 整车毛利率17.3%同比提升5.8个百分点 [1] - 经营利润2.85亿元首次实现转正 研发费用率7.8%和销管费用率12.3%同比双降 [1] 品牌整合协同效应 - 极氪与领克品牌战略整合完成 费用大幅下降 二季度研发费用21.5亿元较一季度29亿元显著降低 [1][2] - 整合带来规模化效应 未来成本和费用预计进一步降低 [2] - 上半年总营收494.50亿元 全球累计交付新车24.49万辆同比增长14.5% [2] 品牌定位与市场表现 - 极氪定位豪华科技品牌 上半年销量9.1万辆同比增长3% 平均单车价格近30万元 [2][5] - 领克定位新能源高端品牌 上半年销量15.4万辆同比增长22% 加权成交价18.9万元超越主流合资品牌 [2] - 极氪001稳居25万元以上纯电销量冠军 极氪7X为20万元以上纯电SUV销量冠军 [5] 产品与技术突破 - 极氪009系列获40万元以上MPV销量冠军 极氪009光辉起售价78.9-89.9万元 高净值用户占比超75% [5] - 发布全球首款900V高压混动架构"浩瀚-S" 实现电驱总功率兆瓦级突破 [6] - 极氪9X瞄准60万元以上大型豪华SUV市场 首搭浩瀚-S架构及L3级辅助驾驶系统 [5][6] 全球化与技术创新 - 极氪009在新加坡、澳洲、中东等市场获豪华MPV销量冠军 [5] - 极氪具备整车架构、三电系统、智能驾驶等全栈自研能力 [6] - 领克10 EM-P搭载Thor芯片和激光雷达 发动机热效率提升3% 变速箱功率提升20千瓦 [7] 未来产品规划 - 下半年极氪品牌推出超豪华旗舰SUV极氪9X 主销车型将升级辅助驾驶和三电系统 [6][7] - 领克品牌第三季度推出领克10 EM-P 搭载新一代Flyme Auto智能座舱 [7] - 通过技术赋能实现品牌向上和用户口碑提升 领克品牌推进智能化与性能进阶 [7]
东风汽车转型优化资产,现在还有人买发动机工厂吗?
经济观察网· 2025-08-19 19:28
东风汽车资产出售计划 - 东风汽车预挂牌出售东风本田发动机公司50%股权 转让底价待定 挂牌截止日期为9月12日[2] - 发动机公司2024年营收95.66亿元 净亏损2.28亿元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转正至3.71亿元[2] - 发动机公司注册资本1.22亿美元 资产总额52.30亿元 净资产25.12亿元 职工827人[2] 战略转型背景 - 公司加速新能源转型 持续优化固定资产结构 新增新能源资产和技术投入[3] - 调整方向包括缩减合资品牌资产 扩大新能源品牌布局 资源向自主品牌倾斜[3] - 近期以7.23亿元向子公司岚图汽车出售武汉云峰工厂 该工厂原为东风日产生产车型[3][4] 产能调整措施 - 2023年以17.14亿元收购神龙公司武汉襄阳资产 并通过租赁安排回租[3] - 利用神龙汽车闲置产能生产东风奕派新能源车型[4] - 与日产中国筹备成立出口公司 将东风日产国内产能转向海外市场[4] 合资品牌经营状况 - 东风日产销量从2021年超100万辆下滑至2024年60多万辆[5] - 东风本田设计年产能76.8万辆 2024年产量42.59万辆 产能利用率55.46%[5] - 发动机公司年产能48万台 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45%背景下成为负担[5] 资产处置差异 - 神龙汽车和东风日产工厂经改造后可被奕派岚图等自主品牌使用[5] - 发动机工厂面临新能源转型下的处置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