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出行
icon
搜索文档
抬手即控!小牛电动App适配鸿蒙手表 解锁智慧出行新体验
财富在线· 2025-09-04 12:55
产品智能化升级 - 小牛电动App全面适配鸿蒙操作系统5并完成鸿蒙手表适配 实现智能车控新方式 [1] - 手机App历经35+次版本迭代 支持车辆管理 远程控制 车机设置 状态查看 轨迹记录等全套功能 [5] - 新增华为账号一键登录 桌面服务卡片 小艺语音操控等创新功能 简化用车流程 [5] 多终端协同体验 - 鸿蒙版App支持手机和平板设备 提供个性化出行体验 [2][3] - 手表端适配HUAWEI WATCH 5 实现抬腕控制开关机 警报切换 远程寻车等操作 [5] - 手表可实时显示电量 续航 地理位置等关键信息 支持多车辆滑动切换管理 [5] 生态战略布局 - 公司与鸿蒙5深度融合 完善"硬件+软件"一体化智能出行生态闭环 [7] - 互联科技赋能出行 推动智慧出行向全场景 轻交互方向持续演进 [3][7] - 致力于打造有趣的出行方式 为车主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 [2][3]
德赛西威发布低速无人车品牌“川行致远”,S6飞翼款亮相
凤凰网· 2025-09-03 11:38
公司战略与品牌发布 - 德赛西威旗下低速无人车品牌"川行致远"正式发布 推出S6飞翼款与S6侧拉门款两款新品 [1] - 公司将低速无人车视为第二增长曲线 重点切入末端物流、环卫及配送等服务场景 [1] - 新品牌致力于提供适应性强、高效智能的无人车解决方案 推动行业效能优化与智能化变革 [1] 产品技术特性 - S6系列采用车规级全线控底盘和模块化上装设计 涵盖七大核心亮点 其中六项为行业首发创新 [1] - 创新技术包括全车规级开发、智能轴向控制系统、25%爬坡能力、6年30万公里电池标准、车规级智驾套件及智能感知表皮 [1] - 产品搭载L4级自动驾驶算法 支持恶劣气象下全天候运行 提升爬坡高度和电池耐久性 [1] 应用场景与市场定位 - S6无人车可适配工业园区、物流配送、商超补货等多种应用场景 [1] - 旨在解决传统物流中装卸效率低、空间利用率不足及安全管理等痛点 [1] - 公司通过模拟工厂物流场景演示操作流程 探讨智慧物流发展路径与合作机会 [2] 未来发展计划 - 公司将以"川行致远"品牌为依托 拓展低速无人车在末端物流中的应用 [2] - 推动构建智能、绿色、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 [2]
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东部机场集团2025年暑运保障圆满收官
扬子晚报网· 2025-09-01 20:29
暑运客运表现 - 集团旅客吞吐量达1002.7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5%且增速超行业平均水平 [3] - 国内热门航线包括西南、西北、华南方向 南京至重庆、昆明、厦门、汕头等航线一票难求 [5] - 国际及港澳台航线中南京至巴黎、首尔、济州、新加坡及常州至万象、芽庄等航线需求旺盛 [5] 机场个体增长 - 徐州、常州、扬泰和淮安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速均达两位数 [5] - 常州机场旅客量首次突破100万人次达105.3万人次 [5] 货运业务发展 - 七家机场货邮吞吐量均实现增长 呈现量质齐升态势 [6] - 南京机场重启欧洲冰鲜三文鱼空中通道 徐州机场通过系统升级提升操作效率 [6] - 常州机场新增经本场中转东北的空空中转业务 淮安机场新建跨境电商前置仓 [6] 鲜活货物处理 - 连云港机场推出六个优先和两个全程服务 时令鲜活产品处理时效较行业提升30% [8] - 扬泰机场在航班落地后40分钟内完成鲜活货物提货 [8] - 盐城机场开通货运绿色通道保障高温环境下鹅苗高存活率 [8] 服务创新与体验升级 - 集团机场借苏超赛事打造体育文化主题候机体验 包括足球主题互动区和主题陈设 [9] - 推出航空与文旅融合活动 如常州机场文创展销和淮安机场艺术美陈与方言互动墙 [11] - 南京机场推出自助行李托运指引和电子登机牌移动办理 连云港机场应用人脸识别登机技术 [11] 基础设施与个性化服务 - 徐州机场新建6个超级充电桩 淮安机场设立凉凉特快服务驿站 [11] - 扬泰机场为12周岁以下儿童提供与家人连座服务 [11]
“三区三专” 长春机场匠心织就“空中门户”新画卷
中国民航网· 2025-08-29 17:32
中国民航网 刘野 报道:时值盛夏,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正悄然蜕变。在吉林机场集团统一部署下,长春 机场以"提升公共区品质"为笔,以"精细化管理"为墨,挥毫绘制一幅安全、便捷、温馨的出行长卷。自 2025年专项行动启动以来,机场聚焦交通脉络、设施安全、绿化景观、人文关怀四大维度,实施网约畅 行、清凉驿站、夜维主路、护栏焕新、花映空港五大工程。如今,机场门户车流有序、道路平坦、桥栏 如练、层林叠翠,旅客与一线工作者皆沐清风,北国春城的空中名片愈发熠熠生辉。 三区三专体系创,秩序井然迎客来 网约车运行迎来专车专道的智慧升级。长春机场创新"三区三专"停车场运行模式,增设750米物理隔离 带,构建网约车专线、出租车专区、社会车辆专道立体体系。增开航站楼13号门为网约车专属出口,旅 客出站即达上客区。优化动线辅以标识升级,调整指引标识14处、地面箭头43个、车位标线32个。前期 联合交通运输局开展5轮调研,广纳司机意见,获得斐然成效,停车场环线拥堵彻底扭转,接客时间大 幅缩短,高德、滴滴等平台将新路线纳入导航。未来,长春机场将持续强化数据赋能,深化分析应用, 依托集中管理、智能调度等科技手段,让"一路畅通"成常态,使旅客出站 ...
两百万元级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启动招商,明年量产交付
南方都市报· 2025-08-29 06:10
商业化布局 - 公司正式发布"陆地航母"渠道生态招商方案 在全国范围内招募合作伙伴以推进低空飞行生态多元化建设 [1] - 招商计划涵盖展销 交付 飞行 培训及服务等全链条业务 标志着商业化落地与用户体验优化迈出关键一步 [1] 合作伙伴体系 - 重点招募三类合作伙伴:"1+X全生态"负责用户从购机到使用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SkyPilot飞培基地"提供飞行培训与资质认证 "SkyCamp飞行营地"负责运营飞行场地 [3] - "1+X全生态"中"1"指具备展销 交付 飞行三种服务功能的SkyPort旗舰营地 "X"指具备单种服务功能的四种渠道形式 [3] - 目前公司已在全国布局超200家飞行营地 [3] 产业生态战略 - 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构建"硬件+服务+场景"闭环生态 为未来规模化运营铺路 [3] - 招商方案为低空经济领域提供新合作机遇 该生态或将成为智慧出行重要拼图 [3] 产能与产品进展 - 首个飞行汽车大规模量产智慧工厂将于今年三季度竣工 2025年正式启动量产交付 [4] - 首款飞行汽车产品"陆地航母"暂定价200万元级别 [4]
童梦时光 精彩起航|乘坐东航即刻出发,探索属于你的精彩!
第一财经· 2025-08-28 00:02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开通多条国内航线覆盖新疆、内蒙古、青海、宁夏等热门目的地[7] - 公司新增西安—伊斯坦布尔、上海—米兰、上海—哥本哈根等国际航线[7] - 公司通过航空+文旅多元探索实现文化之旅体验[5] 产品与服务创新 - 公司实现客舱Wi-Fi全覆盖支持空地互联功能[9] - 公司提供智能服务全程陪伴从值机到抵达环节[9] - 公司登机牌隐藏惊喜优惠可通过小程序解锁专属权益[5][9] 品牌营销策略 - 公司发布儿童视角短片《每一个世界都精彩》展现成长旅程[4] - 影片通过三位小旅客故事体现航线网络拓展成果[4][5] - 品牌传播强调飞行体验与探索成长的关联性[3][12] 客户群体定位 - 公司重点关注暑期家庭出行市场中的儿童旅客群体[6] - 服务设计兼顾科技爱好者与文化爱好者的差异化需求[5] - 智能机器人东东交互功能提升年轻客群体验[5]
斑马智行冲刺港股:年营收8亿亏损8.5亿阿里与上汽集团是股东
新浪财经· 2025-08-22 08:01
公司业务与定位 - 公司面向汽车和交通行业提供智能汽车操作系统、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及数字交通解决方案[3] - 公司基于自研AliOS打造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已合作上汽、一汽、南北大众等10余个汽车品牌 覆盖40多款车型及100多万辆智能汽车[3] - 公司协同阿里巴巴集团在语音、视觉、芯片、IoT、云计算、地图、支付、电商等领域技术和生态优势[3]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8.05亿元、8.72亿元和8.24亿元 2023年同比增长8.2% 2024年同比下降5.5%[4] - 同期毛利分别为4.34亿元、4.04亿元和3.21亿元 2023年同比下降6.9% 2024年同比下降20.5%[4]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1.36亿元 较2024年同期的1.68亿元下降19.0%[5] -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5284万元 较2024年同期的6760万元下降21.8%[5] 研发投入与亏损 - 2022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1.1亿元、11.23亿元和9.8亿元[4][5] - 同期亏损分别为8.78亿元、8.76亿元和8.47亿元[4][5] - 2025年第一季度亏损15.82亿元 较2024年同期的2.04亿元大幅扩大[5] 资本运作 - 2021年7月获得阿里巴巴集团、上汽集团、国投招商、云锋基金联合增资30亿元[3] - 公司目前已递交招股书 准备在港交所上市[3]
出差的苦,别再硬吃了
虎嗅APP· 2025-08-13 18:10
出差流程痛点与解决方案 - 传统出差方式存在流程繁琐、报销不合规等问题,员工和企业效率低下[2] - 商旅平台(TMC)的出现解决了企业出差环节的困扰,提供免垫付免报销体验,并深入企业管理实现降本提效[2] - 滴滴企业版为百利天恒引入酒店合住管控,两名员工差标300元可合并使用,提升住宿质量同时控制成本[2] - 滴滴企业版10年累计服务70多万家企业客户,2025年6月提出"AI+一站式"商旅解决方案[2] 一站式商旅服务创新 - 出差涉及大交通、小交通、住宿三大环节,传统方式需使用多个App完成预订和开发票[4] - 滴滴2015年进入B端市场,发现企业打车40%目的地为机场、火车站、酒店,打通后可形成一站式闭环体验[4] - 滴滴企业版利用地图能力实现大-小交通衔接,产品层面打通跨品类推荐组合,如机票订单页面一键叫车功能[7] - AI小滴差旅助手能分析企业差旅政策、员工偏好、资源库存,生成一站式行程规划并支持购物车式结算[9] 企业定制化管控规则 - 滴滴企业版为京东开发同事拼车功能,解决亦庄下班高峰期打车难问题,节约企业成本[11] - 为纳爱斯定制酒店消费规则:按出差总额度管控,结余额度可存入个人钱包供下次使用[11] - 开发"机火同屏比价"功能,企业可设定交通切换差值(如机票比火车票贵100元时可选飞机)[11] - 十年沉淀上万条管控规则,帮助企业识别隐性成本,通过积分或虚拟金鼓励员工节省[12] TMC与OTA商业模式差异 - TMC满足B端企业定制需求,OTA面向C端散客[13] - OTA展示实时市场价依赖佣金,TMC以协议价为主通过集中采购锁定价格,收取企业服务费[13] - 滴滴企业版酒店订单50%为协议酒店,差旅规模大的企业协议占比可达75%以上[13] - 平台根据员工使用习惯和公司差标推荐合适酒店,而非佣金高低[13] AI技术在商旅场景的应用 - AI小滴基于70万企业B端服务数据,采用Multi-Agent架构实现商旅预订智能体[17] - 差旅场景需经得起合规核查,滴滴在开源模型中加入工具并链接真实资源库减少幻觉[19] - 调用人工评测团队对AI方案评估并反哺模型持续调优[19] - AI需与供应链配合,滴滴通过底层协同把复杂留给自己,简单留给用户[20] - 重视员工体验,AI小滴需"既懂规则也要有人情味",记住用户常用航班和酒店[20]
一锤定音:车企老总为何纷纷拜访华为掌门人任正非
搜狐财经· 2025-08-13 09:36
车企与华为合作动态 -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与总经理赵非拜访华为任正非,围绕产业竞争态势和未来格局进行交流,任正非对长安汽车和阿维塔品牌提出指导性意见 [1] - 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拜访任正非,就趋势、营销创新、客户洞察等议题交流,期待双方合作项目首款产品尽快上市 [3] - 阿维塔科技斥资115亿元购买华为子公司引望10%股权,联合团队近千人入驻阿维塔重庆总部,首款联合产品预计2025年下半年推出 [7] - 广汽与华为合作品牌"华望"首款车型将于2026年面世,定位30万级高端市场,产品定义由华为主导 [7][9] - 广汽埃安计划对华望汽车进行股权投资,持股比例不超过30%,广汽旗下其他品牌也在酝酿与华为合作 [9] 合作模式与战略意义 - 华为坚持不参股车企,仅提供技术支持,如阿维塔初期有上千名华为工程师提供智能驾驶算法和智能座舱等部件 [5] - 华为为车企提供完整的"智慧出行"解决方案,包括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车联网等多方面 [11] - 合作使车企获得华为技术支持和全球渠道资源,双方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环节深度协同 [13] - 华为在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方面的能力可帮助车企优化产品设计和服务流程 [13] 行业发展趋势 - 汽车与科技融合加速,车企通过与华为等科技巨头合作抓住科技革命机遇,实现内涵式增长 [5] - 全球汽车行业正经历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传统车企面临技术迭代快等挑战 [9] - 华为在芯片、5G通信等技术领域的优势使其成为车企智能化转型的理想合作伙伴 [9][11] - 车企与华为的合作将提升整个汽车产业链效率和竞争力,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元选择 [13]
交通强国建设步伐稳健
经济日报· 2025-08-11 06:02
交通运输行业"十四五"发展成果 - "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过90% [1] - "八纵八横"高铁网建成投产81.5%,高铁营业里程达4.8万公里,覆盖全国97%的50万以上人口城市 [1] - 33条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基本贯通,高速公路里程达19.1万公里,覆盖99%的20万以上人口城市 [1] - "四纵四横两网"国家高等级航道达标率70.4%,港口规模能力多年保持世界第一 [1] - 航空服务覆盖全国92.6%的地级行政单元和91.2%的人口 [1] 交通运输技术创新 - 高铁运营里程占世界高铁总里程70%以上,机车制造和工程建造领域优势明显 [2] - 汽车产业加速向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转型,依托人工智能、5G通信、物联网等技术突破 [2] - 船舶建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智能船舶珠海云、新红专下水运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开启商业运营 [2] - 大吨位打捞装备多种能力位居世界第一 [2] 智慧出行与便捷服务 - 线上售票、电子支付、刷脸出行广泛应用,"一次购票、一次支付、一票通行"加快实现 [2] - 建制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客车,半数以上通公交 [2] - 日均1亿人次乘坐轨道交通,1亿人次乘坐公交,1亿人次乘坐出租车和网约车 [2] - 2024年动车组旅客发送量32.72亿人次,占铁路旅客发送量75.9% [2] - 民航日均服务200万人次以上 [2] - 90%县级行政中心实现30分钟上高速,日均1.3亿人次选择自驾出行 [2] 未来展望 - 交通强国建设持续深化,交通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开路先锋作用将更加彰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