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

搜索文档
帮雷军挣了20多亿、却一夜之间清空账号!这家成立4年的新势力还有未来吗?
电动车公社· 2025-05-28 23:58
核心观点 - 极石汽车创始人昌敬的创业历程充满机遇与挑战,从石头科技的成功到跨界造车,展现了其敏锐的商业嗅觉和执行力 [10][14][20] - 极石汽车在中东市场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当地中国新能源品牌销售纪录保持者,但国内市场表现平平 [36][38][40] - 公司采取轻资产运营模式,严格控制成本,未来战略聚焦海外市场拓展、技术迭代和产品线扩充 [43][45][47] 创始人背景 - 昌敬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曾获微软创新杯全国优胜奖等荣誉,具备顶尖程序员背景 [10] - 职业经历包括傲游、微软、腾讯等大厂,2011年加入魔图精灵并主导百度魔图项目,用户从3000万增长至1亿 [10][12] - 2014年创立石头科技,借助小米生态链资源推出1699元扫地机器人颠覆行业,累计为小米创造超20亿收益 [14][16][18][20] 极石汽车发展现状 - 2021年成立洛轲智能,2023年借助北汽资质发布首款车型极石01,定位全地形豪华SUV,售价29.99万元起 [23] - 产品设计融入昌敬个人越野爱好,配备侧开帐篷、餐厨系统等户外功能 [25][27] - 2024年1-4月国内上险量仅908台,但中东市场表现亮眼:沙特首日订单超200台,阿联酋售价达56万人民币 [34][38] 市场表现数据 - 官方公布一季度交付3000台,3月1028台,4月1128台,连续6个月正增长 [30] - 中东市场进入全地形豪华SUV销量前五,获当地警方采购 [38] - 2025年销量目标2万台,当前全球累计交付量突破1万台 [36][45] 竞争策略 - 差异化定位户外场景,避开国内主流市场竞争 [40] - 轻资产运营:员工总数1200人(含400名门店人员),仅为同行1/4规模 [43] - 与魏桥集团合作建立轻量化实验室,研发全铝车身技术 [45][46] 未来规划 - 产品线:2024年起每年推出一款新车,强化"户外"品牌标签 [47] - 技术路径:聚焦铝材轻量化研发,提升续航和强度 [45] - 市场拓展:深耕中东同时进军美洲、非洲市场 [45]
每周股票复盘:楚天龙(003040)数字人民币平台助力供应链金融
搜狐财经· 2025-05-24 18:16
截至2025年5月23日收盘,楚天龙(003040)报收于12.46元,较上周的12.67元下跌1.66%。本周,楚天 龙5月22日盘中最高价报13.08元。5月23日盘中最低价报12.43元。楚天龙当前最新总市值57.46亿元,在 通信设备板块市值排名51/87,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2536/5148。 本周关注点 问:你们行业本期整体业绩怎么样?你们跟其他公司比如何?答:2024 年本行业及上游安全芯片行业 主要厂商经营业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承受了一定的压力,总体表现为收入与净利润的波动。具体而 言,同行业主要厂商业绩表现不一,主要因为细分产品占比差异、境外业务占比不同、研发投入及市场 推广力度等期间费用存在一定差异。 问:行业以后的发展前景怎样?答:近年来随着 I 与大模型、国密算法、区块链、量子加密等技术的飞 速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的全面推进,公司所处行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一是嵌入式安全产品作为数字 安全与数字化服务的载体,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作用愈发重要;二是 I 与大模型技术深刻变革智能硬 件行业竞争格局;三是数字人民币试点稳步推进,智能合约与业务平台服务前景广阔。 公司公告汇总 楚天龙股份有限公司 ...
Z Explorer|05后实习生优先,不限时间和地点,只需想做点有意思的事!
Z Potentials· 2025-05-24 10:46
公司背景 - 新一代年轻人的科技和商业内容媒体,覆盖人工智能、智能硬件、机器人、IT基础设施、半导体、金融科技、企业服务等技术产业 [4] - 核心成员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牛津大学、UCL、爱丁堡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及一线投资机构、科技大厂、顶级咨询公司 [4] - 已联合谷歌、阿里云、天猫、华为云、亚马逊云科技等知名企业协办多场线下闭门会议,支持高校创新创业大赛 [4] 业务板块 - Z Potentials:关注年轻人、科技、创投 [5] - Z Finance:关注年轻人、科技和财经 [5] - Z Lives:关注年轻人、消费和全球化 [5] - 脑洞航海家:关注年轻人、新一代交互娱乐 [5] Z Explorer计划 - 目标:通过对接全球顶尖高校年轻人,培养专业技能、科技敏锐度和商业洞察力,助力成为未来领袖 [7] - 参与机会:与顶尖高校青年合作策划闭门活动、与一线投资人挖掘行业洞察、结识科技领袖参与深度访谈 [6] - 权益:参与明星公司访谈、上市公司及独角兽产业链研究、技术研究与学术大咖交流、行业顶尖闭门会议及永久社区资源 [10] 招募要求 - 目标人群:高度自驱、对科技/产品/商业感兴趣、英文读写流利的年轻人 [10] - 时间投入:为期三个月远程参与,每周固定投入5-10小时 [10] - 申请方式:通过问卷提交简历(需电脑端填写链接) [10] 内容案例 - Z Potentials独家专访:B站前副总裁刘斌新、Luma创始团队(获a16z领投B轮融资)、清华系通用机器人操盘手高继扬等 [12] - Z Finance深度分析:阿里大模型投资策略、超百亿估值"新AI四小龙"诞生、字节高管离职All in AI等 [13] - Z Lives创新产品:AI除草神器、睡眠神器众筹破百万、自动美甲机器获3800万美元投资 [14] 合作与联系 - 合作理念:在低速增长时代与高潜力个人/团队建联,共同探索未来 [15] - 内容创作招募:欢迎有兴趣者发送简历至zgroup2023@126.com或联系微信captain199508 [16][17]
这款投资人「看不懂」的智能硬件,年销售额已超10亿元
36氪· 2025-05-17 19:05
核心观点 - LiberLive无弦吉他凭借创新设计和简易操作迅速出圈 成为天猫京东抖音等平台的乐器类目第一 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期间全球无弦吉他市场销量排名第一 [5][6][8] - 公司所属"未知星球"2024年营收超过10亿元 但早期融资屡遭拒绝 投资机构普遍反映"看不懂" [8][9] - 创始人唐文轩经历4年研发打磨产品 最终凭借切中年轻用户情绪需求和极简设计获得市场成功 [11][16][18] 产品创新 - LiberLive彻底取消琴弦 用九个硅胶垫组成指板 用户只需跟随亮光点按即可演奏 大幅降低学习门槛 [3][13] - 相比保留琴弦的传统智能吉他Poputar LiberLive更具革命性 被描述为"披着吉他外形的新乐器" [13][14] - 产品上市后迅速卖断货 员工需赴工厂产线协助生产 并非饥饿营销而是需求超预期 [15] 市场表现 - 2023年4月推出C1产品后 当年成为天猫乐器类目爆款 次年跻身"亿元品牌" [8] - 抖音平台相关弹唱视频动辄十几万点赞 社交媒体口碑传播推动销量节节攀升 [6][8] - 18-30岁年轻用户占比接近50% 显著区别于传统智能吉他30-45岁主力客群 [18] 创始人背景 - 唐文轩本科毕业于湖南大学自动化专业 硕士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工程学院 曾任大疆导航部门算法工程师 [11] - 2016年创立未知星球 早期产品艺术启蒙机器人体感赛车市场反响一般 2019年转向无弦吉他研发 [11] - 融资受挫后自掏腰包坚持研发 蛰伏4年打磨产品 拒绝媒体曝光保持低调 [9][11] 行业启示 - 案例被类比为"泡泡玛特式增长" 显示消费品成功需把握时代情绪而非依赖调研 [21] - 当前AI硬件创业者普遍存在"拿着锤子找钉子"现象 过度追求技术概念而忽视真实需求 [23] - 证明非主流团队通过深度产品打磨和精准需求捕捉 可能超越资源丰富的竞争对手 [20][24]
这款投资人「看不懂」的智能硬件,年销售额已超10亿元
36氪· 2025-05-14 17:01
产品与市场表现 - LiberLive无弦吉他通过九个硅胶垫组成的吉他指板实现简易弹奏 用户只需跟随亮光点按即可演奏和弦 [1] - 产品设计新颖 在抖音平台相关弹唱视频动辄获十几万点赞 依靠社交媒体口碑传播销量快速攀升 [3] - LiberLive C1于2023年4月上市 当年成为天猫乐器类目爆款 2024年跻身"亿元品牌" 在天猫、京东、抖音平台乐器类目销量第一 [5] - 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期间 产品全球无弦吉他市场销量排名第一 所属公司「未知星球」2024年营收超10亿元 [5] 融资与投资人反馈 - 2019年和2023年两次寻求机构融资均未成功 最终仅获得XBOTPARK基金、维尔股份等产业方投资 2024年有机构购入部分老股 [6] - 多数投资人表示"看不懂"项目 创始人唐文轩因融资受挫曾对外部机构心灰意冷 拒绝媒体采访 [6] - 硬件投资人将LiberLive类比为早期被机构错过的泡泡玛特 认为消费品成功与时代变化相关 难以通过调研预判 [13] 产品研发与创新 - 创始人唐文轩曾开发AI属性产品但市场反响一般 2019年转向无弦吉他研发 自筹资金打磨四年后上市 [8] - 产品彻底取消琴弦 相比保留琴弦的Poputar智能吉他更具革命性 被视作"披着吉他外形的新乐器" [9] - 团队初期对市场接受度存疑 上市后需求远超预期导致断货 员工曾赴工厂协助生产 [10] 用户定位与成功因素 - 目标用户为无吉他基础的音乐爱好者 主打18-30岁年轻群体 该人群占购买力近50% [12] - 极简设计和小白友好操作是核心优势 同类产品中造型和使用体验最简洁 [11] - 精准捕捉年轻人情绪价值 满足社交聚会等场景的演奏需求 提供成就感 [12] 行业启示 - 项目突破硬件行业追求快速迭代的常规 用四年打磨单一产品 证明长期投入的价值 [13] - 成功源于真实需求洞察而非追逐AI等流行概念 对比某些AI硬件公司为占风口仓促推出缺陷产品 [15] - 反映投资人可能过度关注团队背景和赛道热度 忽视产品本质与市场需求匹配度 [14]
华勤技术(603296):25Q1营收同比增116%,数据中心、PC多极增长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4-29 12: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业绩符合预期,2025Q1 业绩略超预期,新增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维持 2025/26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 35/42 亿元,新增 2027 年预测 48 亿元,2025PE 19X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华勤技术成立于 2005 年,“智能硬件三大件”2021 年出货量超 2 亿台,位居全球智能硬件 ODM 行业第一,2022 年电子信息百强排名第 16 位,2023 年度《财富》中国 500 强第 213 位,2024 年智能手机、智能穿戴产品 ODM 行业占据龙头地位 [7] - 2024 年战略升级为 3+N+3 智能硬件平台,打造以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和数据中心业务为三大核心的成熟业务,拓展多品类产品组合,积极拓展汽车电子、软件和机器人三大新兴领域,是少数同时具有 Arm 及 x86 硬件平台研发能力的企业 [7] - 主要客户包括三星、OPPO、小米、vivo、亚马逊、联想、宏碁、华硕、索尼等国内外知名的智能硬件品牌厂商及互联网公司 [7] - “1+5+5”全球化布局,总部位于上海,拥有 5 大研发中心,两大国内制造中心和三大海外制造基地 [7] 财务数据 |项目|2024|2025Q1|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09,878|34,998|120,520|138,260|154,930| |同比增长率(%)|28.8|115.7|9.7|14.7|12.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926|842|3,502|4,240|4,810| |同比增长率(%)|8.1|39.1|19.7|21.1|13.4| |每股收益(元/股)|2.89|0.84|3.45|4.17|4.73| |毛利率(%)|9.3|8.4|10.2|10.0|9.9| |ROE(%)|13.0|3.6|13.4|14.0|13.7| |市盈率|22|/|19|15|14| [6] 业务亮点 - 数据业务提供全栈式产品组合,成为多个国内 CSP 厂商核心供应商,2024 年数据产品业务收入实现倍数增长 [7] - 汽车电子领域构建起全栈式自研能力和通过车规认证的制造中心,在智能座舱、显示屏、智驾三大业务模块均已实现突破,并实现首个座舱产品全栈研发成功交付,完成新势力车企客户的突破 [7]
主力市场在欧美,安可创新去年营收大涨四成,加码AI布局
南方都市报· 2025-04-29 11:0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47.1亿元,同比增长41.14%,增速为上市以来最高纪录 [2] - 2024年净利润21.14亿元,同比增长30.93%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达59.93亿元,同比增长36.91% [2] - 充电储能类产品收入126.67亿元,同比增长47.26%,占总营收51.26% [6] - 智能创新类营收63.36亿元,同比增长39.53%,占总营收25.64% [6] - 智能影音类产品营收56.92亿元,同比增长32.84%,占总营收23.04% [7] 业务发展 - 公司业务分为"充电储能、智能创新、智能影音"三大类 [5] - 储能业务全年营收30.20亿元,同比增长达184% [6]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9.13%,研发团队扩充至2672人,占员工总数53% [8] - 专利授权累计2237件,其中发明专利250件 [8] - 将加速推动储能、机器人、大模型等新兴领域的战略发展 [8] 全球化布局 - 境外业务收入占比高达96.42%,同比增长41.23% [9] - 业务覆盖全球146个国家和地区,服务超过2亿用户 [9] - 欧美日等主力市场及中国大陆等潜力市场增速均超过30% [9] - 线上销售占比71.23%,同比增长43.01% [13] - 线下销售占比28.77%,同比增长36.72% [13] 战略方向 - 加速向"多品类全球化智能硬件科技企业"转型升级 [4] - 通过东南亚等地优化供应链配置,增强抗风险能力 [14] - 大力开拓关税风险相对较低的区域市场 [14] - 提升品牌溢价能力,强化在高附加值领域的竞争优势 [14] - 积极布局机器人AI平台、机器人世界模型等前沿技术 [8]
深度|YC创始人:如果你对一份没有声望的工作充满热情,且能阐明被忽视的价值,这是一件值得你主动追寻的事业
Z Potentials· 2025-04-26 11:26
图片来源: paulgraham Z Highlights: Paul Graham 是一位英裔美国计算机科学家、作家、企业家和投资人,因共同创办了创业加速器 Y Combinator 而知名。他还是《黑客与画家》( Hackers & Painters )一书的作者,该书探讨了计算机时代的重大理念。他在个人网站上( https://www.paulgraham.com/index.html ),会分享自己关于技术、创业 和社会等主题的多篇文章和随笔。 思考之始:该做什么的叩问 即便针对有意识产生的思想,我仍偏好 " 创造卓越的新事物 " 这一表述。描述优质思考方式的说法还有很多,比如做出新发现,或是比他人更深入地理解 事物。然而,若无法为所理解的事物构建模型,或是将其付诸文字,又怎能证明对其有深刻的理解呢? 尝试表达自身的理解,不仅是证明理解程度的方 式,更是深化理解的有效途径。 我青睐这一表述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它引导我们走向创造。它让我们更倾向于那些天然与创造事物相关的想法,而非对他人创造的事物进行批判性观察。 批判性观察同样能产生思想,且不乏价值。但人们很容易自我误导,高估其价值。批判看似高深,但创造新 ...
华勤技术:华勤技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招股意向书
2023-07-19 19:48
业绩数据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98.66亿元、837.59亿元、926.46亿元[26][129][144] -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21.91亿元、18.93亿元、25.64亿元[26][144] - 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6.95亿元、10.43亿元、18.68亿元[26][129][144]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68.21亿元,同比下降24.06%[29][99][146] - 2023年第一季度扣非净利润为3.70亿元,同比上升347.34%[29][99][146] - 2023年1 - 6月预计营业收入4248454.04万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15.21%[127] - 2023年1 - 6月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32717.57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23.94%[127] - 2023年1 - 6月预计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1776.64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24.85%[127] 产品数据 - 2021年华勤技术“智能硬件三大件”出货量超2亿台,位居全球智能硬件ODM行业第一[78][85][89] - 2021年智能手机ODM/IDH出货量达1.6亿台,位居全球第一[92] - 2021年笔记本电脑出货量超1000万台,占全球笔记本电脑ODM/EMS出货量约5%[92] - 2021年平板电脑出货量超3123万台,位居全球前五平板电脑品牌主要合作的ODM公司出货份额第一[92] - 2021年全球新兴智能硬件出货量近6亿台,公司“智能硬件三大件”以外新型产品出货量超2000万台,同比增长47.5%[89] - 2023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4%,平板电脑出货量同比下降18%,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同比下降30%[105] 财务指标 -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9.90%、7.75%和9.85%[30][129][149][157] - 报告期各期公司原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均在90%以上[33][82][149] - 报告期内公司境外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7.20%、61.72%、67.71%[36][39][129][165][177][181] -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收益分别为18,537.22万元、3,198.19万元及 - 13,174.92万元[38][163] - 报告期内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分别为20,896.02万元、59,476.30万元及33,131.76万元[38][163] - 报告期内公司汇兑损失分别为29,706.12万元、 - 18.43万元及 - 28,273.98万元[39][165] 股权结构 - 发行股数为72,425,241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为10%,发行后总股本为724,252,410股[6][45] - 截至报告期末,保荐机构中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金浦成直接持有公司236.17万股,持股比例为0.36%[42] - 截至报告期末,联席主承销商中信证券通过华芯晶原间接持有本公司不超过0.0001%的股份,通过宁波奥闻间接持有本公司0.11%的股份[44] 未来展望 - 未来三年公司将聚焦多品类智能硬件ODM领域,打造2 + N + 3的产品结构[135] 研发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超过100亿元[79] - 截至2023年1月31日,公司拥有已授权的专利近2500项,其中发明专利超过90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超过1300项[79][172] 其他信息 - 公司主要采用ODM经营模式,涵盖智能硬件产品各环节[80][86] - 公司采取自主生产和外协生产相结合的生产模式[80][81] - 公司采购的主要原材料包括屏幕、主芯片等[82] - 公司采取直接销售模式,主要客户包括三星、联想等[83] - 公司与诺基亚曾发生8宗诉讼案件,7宗驳回或撤诉,M90型号手机分案二审维持原判,不涉及赔偿责任[175] - 2022年12月13日,BNR起诉公司侵犯13项专利,2023年5月31日法院驳回起诉[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