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化
搜索文档
中企品牌出海下一程:流量之后,何以立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10:11
中国品牌出海趋势 - 中国品牌出海呈现多元化、集群化新生态,具备高溢价能力和技术话语权,打破旧刻板印象,步入国际竞争深水区 [1] - 海外营收占比提升、毛利率改善、定价权增强等财务指标印证转变成效 [1] - 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居全球首位,2024年跨境电商进出口2.63万亿元,增长10.8%,过去5年贸易规模增长超10倍 [1] 品牌国际化表现 - 泡泡玛特2025年上半年营收138.8亿元,同比增长204.4%,海外市场首次超中国市场,贡献近40%营收,毛利率因海外销售占比提升增长4个百分点 [4] - 泡泡玛特海外门店140家,预计年底超200家,国际化市场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4] - 中国品牌在500美元以上中高端型号占绝对优势,800美元以上旗舰类别掌握行业定价权 [5] 行业竞争力体现 - 约764家中国企业参展IFA 2025柏林展,占比38%,除海尔、美的等老品牌外,追觅、石头科技等新品牌占据重要位置 [3] - 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1126.3万台,同比增长16.5%,前五企业中有四家是中国企业,集中度持续向头部厂商倾斜 [4] - 中国制造依托供应链高性价比和快速响应市场能力,契合美国消费升级中"更精准的个性化适配"需求 [1] 营销与本地化挑战 - 企业营销预算分配更审慎精准,注重资金使用效率,聚焦高质量客户线索和销售转化场景 [6] - 传统广告效果持续减弱,高昂预算和攀升投放成本成为显著挑战 [6] - 许多中国企业重点仍放在促销冲量,未能讲清品牌故事和理解当地文化,导致用户缺乏复购和忠诚度 [7] 信任建立与合作伙伴 - 89%消费者更信任个人推荐而非广告渠道,90%会在购买前阅读评论,购买前至少进行三次产品调研 [8] - 品牌出海关键在于合作伙伴如创作者、品牌大使等,这种关系超越传统渠道更易建立信任 [8] - 韶音与高度本土化组织合作,例如英国最大跑团组织Park Run,组织目标客群线下试戴体验,实现精准渗透 [8] 生态共建与长期战略 - 中国品牌出海从单打独斗转向生态共建,基于文化共鸣与价值共创形成合作网络 [2] - 全球竞争新阶段比拼的是高效、稳定、可信的合作网络,而不仅是产能与价格 [9] - 消费电子、时尚等利润敏感品牌合作选择审慎,AI及软件类公司几乎不受关税掣肘,付费意愿更高 [9]
特朗普没想到,50%关税打不服印度,还亲手为中国送上一份大礼
搜狐财经· 2025-09-01 08:42
美印贸易冲突 - 美国对印度加征50%关税,导致双边贸易关系紧张 [1][3] - 美印此前进行五轮贸易磋商,目标为203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5000亿美元,但均未达成协议 [3] - 谈判核心分歧在于美国要求印度开放农产品市场,印度因国内政治压力(农民选票)而拒绝让步 [3][7] - 美国在加征关税后取消了第六轮贸易磋商,使印度陷入被动 [3] 印度经济与产业面临的挑战 - 美国50%关税将冲击印度具有优势的出口行业,包括药品、成衣和石油产品 [7] - 关税措施预计将使印度GDP减少近一个百分点 [7] - 印度制造业基础薄弱,“印度制造”倡议推行近十年,但其在GDP中的占比不升反降 [7] - 全球企业(如苹果、特斯拉、三星)对在印度投资转为观望态度,担心其脆弱的电子产业链 [7] 地缘政治格局与印度战略选择 - 印度奉行多边外交策略,同时与美国、俄罗斯保持关系,并未完全倒向任何一方 [3] - 美国对印度的战略定位是制衡中国的工具,而非平等伙伴 [4][8] - 在美印关系紧张之际,中国高层应邀访问印度,举行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24次会晤,主动释放合作信号 [5] - 中印经济互补性强,中国拥有市场和产业链,印度拥有人口和消费潜力,合作空间巨大 [5] 全球产业链演变 - 美国加征关税可能阻碍全球制造业向印度转移的进程 [7] - 全球产业链呈现向区域化、本地化发展的趋势,企业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地区 [7] - 印度在能源领域面临压力,作为石油进口大国,美国试图阻止其购买俄罗斯廉价石油,但这反而促使印俄关系更紧密 [8] - 印度正加速与欧盟、东盟、日韩等经济体合作,以寻求多元化,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8]
2025上半年,中国企业在全球刷出了新副本
钛媒体APP· 2025-08-27 18:16
出海势头 - 长城汽车巴西工厂竣工投产 中国驻巴西大使等见证 [1] - 泡泡玛特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 美洲营收22.6亿元 同比增长超十倍 中国 亚太 欧洲及其他区域均实现超三位数增长 [1] - 1-6月中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5748.6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5.1% 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188.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0.6% [4] -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 同比增长75.2% [4] - 比亚迪乘用车及皮卡海外销量突破47万辆 超去年全年总和 同比增长130% 新进入罗马尼亚等市场 [4] - 长城汽车1-6月累计销售55.97万辆 同比增长7.79% 其中海外销售20.15万辆 同比增长62.59% [5] - vivo海外收入占比超50% 预计明年达60% 后年达70% [5] 能力升级 - 中国企业出海2.0时代 游戏技能升级和更新 [6] - 制造能力在低成本外还有高质量 国外品牌将生产转移至东南亚 南亚后产品质量被吐槽 [6] - 比亚迪欧洲总部在匈牙利布达佩斯揭幕 将承载销售与售后 车辆认证及测试 车型本地化设计与功能开发三大职能 聚焦智能辅助驾驶与下一代电气化技术研究 [8] - 海信 海尔电视和洗衣机进入更多全球家庭 中国户外沙发售价6000美元 泳池清洁机器人定价比行业均价高5倍 [8] - DeepSeek人工智能助手在140个市场移动应用下载量排行榜位居榜首 印度新增用户占比最大 [9] - 泡泡玛特LABUBU今年4月在美国及欧洲市场销量同比暴涨8倍和5倍 多地门店出现排队抢购 [10] - 泡泡玛特更新"POPOP"商标注册申请 巩固全球市场品牌识别与IP防御体系 [10] - 全球化四大技能为中国制造 中国技术 中国文化 中国模式 企业实现多技能复合竞技 [11] 策略进化 - 中欧双方电动汽车案价格承诺磋商进入最后阶段 [13] - 宁德时代 蜜雪冰城选择在港交所上市 安克创新考虑最早明年在香港上市 2024年其境外营收占比达96.42% [14] - vivo强调"More local,More global"本地化交付 将全链路决策权交给全球各市场一线本地团队 开发印尼"摩托车模式" 中东"沙漠模式"散热优化 泰国演唱会拍照优化 [15] - vivo保持印度市场第一 依赖自建工厂 线下开店 招聘本土化人才等深耕策略 [16] - 泡泡玛特进行架构调整 设立大中华区 美洲区 亚太区 欧洲区等大区 各核心市场独立 强化中台部门 [17] - 比亚迪欧洲总部落户匈牙利 标志与匈牙利本地汽车产业深度融合 [17] - 东南亚 中东 拉美成为新热土 比亚迪巴西工厂直接雇用1000多名巴西员工 并与当地政府推进职业培训 [18] - 美团认为巴西是潜力巨大市场 快手巴西日活跃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同比环比稳步提升 [18]
调研速递|华宝股份接受线上投资者调研,透露多项业务发展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8-22 18:33
业务发展举措 - 食品配料业务建成爆珠生产线并推进非肉源热反应物产能建设 开发天然果粉等产品提供功能性解决方案 [2] - 日用香精业务在个人护理板块发力 扩大国内业务范围并拓展跨界客户及线上电商品牌 提供定制化香精方案 [2] - 海外市场与多个国际客户建立联系 未来将持续提升日化香精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力 [2] 财务表现数据 - 食用香精业务销售收入31.9亿元 同比下降22.54% 毛利率61.43% [3] - 食品配料业务毛利率27.44% 日用香精业务毛利率46.93% [3] - 研发投入7119.50万元 启动科技项目立项12个 进行中项目总计29项 [3] - 拥有专利316项 其中发明专利176项 [3] 食用香精业务调整 - 收入锐减因下游需求变化、客户自主调香及主动调整客户结构 [4] - 围绕天然香原料推出多款创新产品 [4] - 构建一体化产业链含原材料提取中心、生产基地及海外研发中心 [4] 海外与产业链布局 - 推进东南亚区域研发与产能规划 布局全球销售网络 [4] - 坚持国际化与本地化双轮驱动 拓展东南亚和非洲市场 [5] - 完善海外销售体系并搭建高效供应链 [5] 费用与工程管理 - 销售管理费用增长因股权激励终止导致股份支付加速行权确认 [5] - 通过数字化转型构建费用控制系统以优化三费率 [5] - 在建工程新增印尼食品科技综合基地及爆珠生产线 印尼项目将辐射东盟及海外 [6] 战略发展框架 - 从创新研发、产业市场布局、生产制造和数智化转型四方面应对盈利下滑 [6] - 推进产学研合作、对外投资、现金流管理及AI技术布局 [6]
人民大学论坛: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是“统筹两个大局”的重要抓手
经济观察报· 2025-08-03 14:56
统筹两个大局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 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重要抓手 其核心在于保障共建国家经济 社会 生态 安全的可持续性 同时保障中国经济自身的可持续性 [2] - 经济走廊建设是关键切入点 发展分为运输通道 城市化工业化拓展 贸易投资自由化推进 政策协调与民心相通四个阶段 [2] -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额显著增长 成为全球产业布局调整的重要方向 冰上丝绸之路及中吉乌铁路将改变欧亚大陆经济格局 [3] 中国式现代化与产业格局 - 中国城镇化率从1978年18%提升至当前67% 制造业产能占全球35% 形成全球最大制造体系 [2] - 2008年后全球再平衡背景下 中国通过扩大内需实现平衡 一带一路是扩大内需的结果 [3] - 工业化 城市化进程是现代化的核心 未来五年需通过深化改革统筹引领现代化 [3] 国内经济供需结构问题 - 中国经济面临内卷式竞争 核心是生产强需求弱的供需错配 需求端存在内需不足 外需以价换量 房地产后周期疲软等问题 [3] - 供给端呈现行业集中度提升 技术扩散加快 资产荒等现象 破解需依托国内国际双循环 统筹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 [3] - 需从增量逻辑转向存量优化 完善城市更新等工具 解决治理体系中激励不兼容问题 [3] 人民币国际化与数字经济 - 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 有助于提升全球资产定价话语权 削弱美元周期影响 [4] - 需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保持货物贸易顺差合理区间 同时关注服务贸易逆差 强化知识产权 金融等高端服务贸易 [4] - 数字平台企业高度依赖外部融资 盈利能力两极分化 脆弱性源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结合不足 需构建长期战略性投融资体制 [4]
政策倒逼与资本联姻: TikTok Shop印尼突围的本地化转型启示
搜狐财经· 2025-08-02 21:45
印尼社交电商监管与市场格局演变 - 2023年印尼政府出台新规禁止社交平台直接从事电商业务,要求社交与电商功能分离,TikTok Shop因此被迫暂停服务[1][4] - 新规旨在构建公平电商生态,限制平台利用算法和用户数据商业化,影响约600万卖家[4] - TikTok通过资本运作以15亿美元收购印尼本土电商Tokopedia 75%股权,将业务并入合规平台实现重返市场[5] TikTok与Tokopedia的业务整合成效 - TikTok在印尼拥有1.25亿用户,月活超6000万,其Shop业务2022年GMV达25亿美元占东南亚社交电商一半份额[3][4] - Tokopedia作为本土龙头拥有1亿注册用户占35%市场份额,合并后平台用户转化率提升15%-20%,2024年Q1导流GMV环比增长64%[4][6][11] - 整合后TikTok流量与技术赋能Tokopedia,新增内容购物板块实现"社交+电商"无缝衔接[6][11] 东南亚市场本地化战略升级 - 传统本地化策略(语言/支付适配)升级为"本地绑定",需通过资本结构、法律架构等深度融入当地体系[12] - 印尼要求外资平台必须与本地企业合资,TikTok通过控股Tokopedia满足监管要求,形成政策合规模板[13] - 东南亚监管趋严显示"政策优先于市场",企业需建立政府沟通机制并一国一策设计战略[13][14] 社交电商对传统商户的冲击与政策平衡 - TikTok Shop低价补贴与流量集中导致印尼中小商户收入平均下滑12%,尤以手工艺品等行业受创[7] - 印尼政府实施"双轨并行"政策:鼓励数字经济同时规范垄断,TikTok合并Tokopedia成为监管与企业平衡的典型案例[7] - 2025年印尼将实施0.5%平台代扣销售税,进一步影响电商平台运营成本[6]
中国品牌出海,如何在不确定中锚定「确定」?2025出海大会嘉宾超级金句来了
36氪· 2025-07-31 21:08
中国企业出海趋势 - 中国企业出海正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和"中国信仰"跃迁,科技重新定义行业标准,中国文化IP获得大量海外粉丝[2][5] - 出海关键密码包括产品技术不可替代性、深度本地化能力、长期战略耐心[7] - 品牌出海从"可选项"变为"生存项"和"增长项",决定未来估值[29] 区域市场机遇 - 迪拜成为中企出海中东首选,因中阿关系稳健、D33政府战略清晰、营商环境高效[11] - 阿布扎比非石油经济占比超石油经济,8小时覆盖全球80%市场,自贸区体系完善[56] - 哈伊马角经济区运营成本比周边低40%,外商100%独资,无个税[60] 行业实践案例 - 元气森林出海6年,发现全球普适性需求是健康饮品,突破用户调研、文化符号、合规三大挑战[12][14] - 正泰新能出海三阶段:产品走出去→品牌走出去→产能造出去,推动"融入共赢式"全球化[18] - 创想三维通过开放开源策略推进3D打印全球化,用公益活动实现文化融入[46] 技术驱动创新 - AI重构出海营销"成本-效率-体验"三角,商汤大模型在工业、能源领域收入实现10倍增长[31][34] - 涂鸦智能平台实现GDPR合规、跨品牌互联,Tuya AI支持一次开发切换全球大模型[42] - AI外呼使欧美市场通话时长从30秒延至45秒,私域加粉率提升50%[38] 本地化关键策略 - 雇主品牌建设与商业品牌同等重要,需关注老板背景、工资等要素[20] - 文化产品出海需"本对本"模式,通过本地网红社群实现用户共创[55] - 短剧出海需保留"逆袭"核心情绪,融入本地文化符号,女频+都市+情感为爆款公式[52][53] 合规与风控 - 全球80%国家已出台数据法规,欧盟"充分性认定"、美国新行政令形成差异化监管网[33] - 98%企业遭受过欺诈攻击,风控是生存底线与增长密码[43] - 合规成为品牌溢价通行证,中国消费电子需通过第三方认证转化海外信任[45] 人才与组织 - 人才配置分三阶段:渠道出海期→品牌建设期→组织能力出海期[74] - 中东宗教文化影响合规,斋月需全薪结算,清真认证是食品入关必备[73] - 迪拜黄金签证可通过购房、定存获取,核心价值在便利家庭随迁[74] 供应链与生态 - 敦煌网认为全球化未退潮而是在重塑,需通过社群经济、AI赋能、本地运营构建协同系统[27] - 中国车企出海中东需突破电池耐热技术,自建工厂、充电桩和售后体系[65] - 迪拜环球港务集团提供全球供应链解决方案,覆盖11.5万员工和六大洲业务[64]
“更中国”的丰田,上半年在华销量逆势增长7%
观察者网· 2025-07-20 10:12
中国汽车市场合资品牌现状 - 中国汽车市场合资品牌整体面临严峻挑战,市场份额一度下滑至30%以下 [1] - 丰田汽车在中国市场逆势复苏,上半年销量达83.77万辆,同比增长6.8% [1] - 丰田在华累计销量突破2500万辆,成为首个达到这一里程碑的日系车企 [1] 丰田在华销售表现 - 广汽丰田上半年累计销售36.42万辆,同比小幅增长 [3] - 凯美瑞6月销量突破2万辆,赛那连续4个月销量破8000辆 [3] - 三大旗舰车型(凯美瑞、汉兰达、赛那)上半年总销量达18万辆,占品牌总销量近一半 [3] - 一汽丰田销量达37.78万辆,同比增长16% [3] - 电动化车型销量18.52万辆,占比接近一半 [3] - TNGA-K平台及以上高端车型销量22.66万辆,占比提升至60% [3] - 雷克萨斯上半年销量超8.5万辆,成为唯一销量正增长的进口豪华车品牌 [3] 丰田在华战略变革 - 管理层调整:董长征担任副董事长,李晖出任总经理,首次由中国人担任高层管理职位 [5] - 研发体系整合:将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和比亚迪丰田的研发机构与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整合,构建独立研发体系 [5] - 建立"中国首席工程师(RCE)体制",由中国人担任车辆开发负责人 [5] - 上海车展期间,四款重量级车型的中国首席工程师首次公开亮相 [5] 产品与市场策略 - "油电同智"双轨并行战略: - 燃油车领域强化卡罗拉、凯美瑞、汉兰达等传统优势车型 [7] - 新能源赛道中,铂智3X起售价不到11万元,6月交付超6000辆,累计订单破3万份,累计交付量破2万辆 [7] - 推出"活力系列"和"城市系列"改装方案,满足户外出行和年轻消费者需求 [7] 本土科技企业合作 - 汉兰达、凯美瑞等车型接入腾讯智能生态 [7] - 铂智3X与Momenta合作开发的辅助驾驶系统将在年内通过OTA升级,新增近50项功能 [7] - 广汽丰田成为首家同时与华为、小米合作的合资厂商 [7] - 铂智7将接入小米"人车家"生态,未来搭载小米智能对讲机、车载手机支架等设备 [7] - 广汽丰田将全面上车鸿蒙智能座舱5.0,并使用华为DriveONE电驱系统,首款搭载车型为铂智7,预计2026年一季度上市 [7] 电动化布局 - 在上海投资建设独资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工厂,由丰田纯电动汽车工厂总裁加藤武郎担任总经理 [9] - 雷克萨斯全新一代ES首次于中国举行全球首发 [9] - 丰田章男强调将认真对待纯电动车开发,让全球领导者亲自打磨电动车产品 [9] 长期战略与展望 - "立全球 更中国"成为丰田在电动化、智能化时代的主导思想 [9] - 累计2500万辆的里程碑背后,丰田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变革仍在持续 [9]
21特写|“中国味”席卷东南亚:品牌中餐如何破解出海难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8 20:35
中国餐饮品牌东南亚扩张现状 - 截至2024年底约60个中国餐饮品牌在东南亚开设6100多家门店 较2022年1800家增长3倍多 [1][5] - 东南亚餐饮市场规模达1329亿美元 同比增长4.6% 相当于中国市场的17% [5] - 代表性品牌包括海底捞、蜜雪冰城、张亮麻辣烫、太二酸菜鱼等 其中蜜雪冰城在越南超1300家 印尼超2600家 [4][14] 东南亚市场吸引力 - 人口基数庞大且华人社群基础深厚 饮食文化与中国相近 [4] - 中产阶层快速崛起 食饮烟酒消费占比超40%(印尼达48.8%) [6] - 地理位置毗邻中国 基础设施改善降低运输成本 [5] - 下沉市场潜力大 如泰国清迈、印尼泗水等二线城市存在空白 [8] 扩张策略与本地化实践 - 选址聚焦核心商圈与学生区结合 利用集聚效应和年轻客群接受度 [7] - 供应链采用"进口+本地"混合模式 比例达50% 部分企业尝试建设中央厨房 [10][11] - 产品改良如推出冬阴功汤底 门店装潢配合当地审美 [17] - 经营模式多元化 直营、加盟、联营并行 蜜雪冰城通过vivo/OPPO经销商快速铺店 [14][15] 行业竞争与挑战 - 新加坡市场饱和 2024年前11个月3004家餐饮公司关闭 海底捞暂停东南亚新店 [12] - 供应链成本占42% 跨境运输存在新鲜度与合规壁垒 [11] - 文化差异导致口味"水土不服" 如纯正四川火锅客流量不佳 [10] 发展阶段与趋势 - 从"移民餐饮"转向"品牌餐饮" 注重标准化管理与国际团队建设 [16] - 茶饮行业通过低价策略快速占领市场 蜜雪冰城定价低于本土品牌50% [14] - 头部品牌开始向二三线城市渗透 计划2025年加大下沉市场布局 [8]
日本电机巨头:99%中国造,搞成了
观察者网· 2025-07-16 13:25
尼得科集团战略布局 - 公司正在开发一款99%材料和零部件来自中国的电动车电机E-Axle,旨在帮助丰田提升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1] - E-Axle被称为第二代电动汽车的"心脏",适用于从小型车到大型SUV的各类电动车,已被多家中国车企采用[1] - 公司已开始为丰田电动SUV bZ3X供应该电机,该车型起售价11万元人民币,上市后售出约2万辆[3] 中国市场本地化战略 - 丰田bZ3X由中国团队主导设计,在广州生产,采用中国本土电池和Momenta的驾驶辅助系统[3] - 丰田亚洲区负责人强调中国供应链对车型开发的关键性,指出本地化是进入中国市场的必要条件[3] - 公司投资1亿美元在青岛建设新工厂,整合旧厂资源,年产1800万台电机和2000余万台电控设备[5][7] 公司重组与产能扩张 - 公司通过过去50年收购75家企业实现扩张,目前运营约250家工厂[4] - 新任CEO岸田光哉启动重组计划,可能出售部分业务以改善股东形象并提振股价[4] - 青岛产业园成为面向全球70余个合作企业的产品技术输出平台,定位为国际领先直流电机研发制造基地[5][7] 中日汽车产业链合作 - 丰田在华业务持续加码,投资20亿美元在上海新建雷克萨斯品牌工厂[7] - 公司表示将参与丰田新项目,目前已为其供应多种汽车零部件[7] - 公司强调自1992年进入中国以来持续加码投资,青岛项目体现对中国市场及创新驱动发展的信心[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