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资金

搜索文档
【广发策略港股&海外】HIBOR快速攀升对港股有何影响?
新浪财经· 2025-08-25 07:17
HIBOR上升原因及后续展望 - 本次HIBOR回升主要由于港币供给收缩(香港金管局回收流动性至500亿左右)和需求增大(南向资金流入)[1][22] - 港美利差收窄引发套息交易平仓 进一步推升HIBOR和港元[1][22] - 香港金管局在8月14-15日连续两天回收流动性 导致银行结余降至600亿以下[23] - 短期看HIBOR不具备大幅向上突破基础 中长期预计维持常态化[23] HIBOR对港股市场影响 - HIBOR上升20BP时 恒生指数当日下跌概率81% 中位数下跌0.8% 均值下跌1.9%[4][26] - 恒生科技指数当日下跌概率71% 中位数下跌0.7% 均值下跌1.1%[4][26] - 一周后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下跌概率均接近50% 表明下跌不具备可持续性[4][26] - HIBOR通过挂钩融资利率间接影响港股 如盈透融资融券利率为HIBOR+1.5%~2.5%[39] 港股与银行间流动性关系 - 银行间流动性对股市影响微乎其微 资金无法直接流入股市[35] - HIBOR不同于SHIBOR 香港各类利率均挂钩HIBOR 包括贷款利率和融资利率[39] - 杠杆入市核心取决于投资者对经济基本面和股市预期 而非融资成本[12][39] 港股后市展望与配置策略 - 支撑因素包括宏观流动性(美元降息预期上修) 市场流动性(南向资金需求)和政策预期(9月政治局会议)[15][43] - 建议采用杠铃策略:稳定价值类资产(AH溢价较高个股)作为底仓 景气成长类资产追求弹性[15][43] - 外资可能流入中国具备全球竞争优势的核心资产 如恒生科技(互联网 新能源车)[44] - 南向资金本周净流入179.04亿港元 重点买入阿里巴巴-W(23.64亿港元) 美团-W(33.62亿港元)和小米集团-W(36.28亿港元)[52] 全球资金流动情况 - A股主动外资净流出1亿美元(规模收敛) 被动外资流入5.5亿美元(逆转上周流出)[55] - H股主动外资净流出0.01亿美元(规模收敛) 被动外资流入0.15亿美元(逆转上周)[55] - 美股主被动资金均转流出 主动流出8.74亿美元 被动流出15.93亿美元[59] - 日本市场资金流出22.11亿美元 发达欧洲市场流出23.26亿美元[62] - 黄金板块资金流入减少至1.37亿美元 加密货币资金转流出7.22亿美元[64]
硬科技板冲锋半导体芯片大涨,A股突破3800点!寒武纪市值突破5000亿,摩根大通:中国股市上涨动能料持续
格隆汇· 2025-08-22 13:23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午盘后突破3800点 续创近十年新高 [2] - 科创50指数大涨5.25% 创近三年半新高 [2] - 中证A500指数累计上涨14.72% 优于沪深300同期的12.79%涨幅 [3] 行业板块表现 - 半导体产业链井喷 海光信息飙涨17% 寒武纪大涨逾12% 中芯国际涨超8% [3] - AI算力强劲反弹 [3] - 科技板块自6月23日转向以来担当领衔冲锋角色 [3] 资金面情况 - A股成交额与两融余额连续第7日双双破2万亿元 历史上共出现12个双"2万亿"交易日 [3] - 前5个双"2万亿"交易日均发生在2015年5-6月牛市期间 [3] - 摩根大通估计潜在资产轮动可能为股市注入额外14万亿元人民币流动性 [3] 重点产品表现 - 人工智能AIETF(515070)上涨4.61% 覆盖AI芯片/算力基础设施/算法应用全产业链 [3]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夏(159381)上涨3.97% CPO含量最高且费率最低 [4] - A500ETF基金(512050)上涨1.41% 覆盖35个中证二级行业500只成分股 [4] 成分股表现 - AIETF权重股包含寒武纪(芯片)、中科曙光(算力基础设施)、新易盛(光模块)、中际旭创(光模块)、科大讯飞(算法应用) [3]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权重股包含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光器件)、润泽科技(IDC/云计算) [4] - A500ETF覆盖贵州茅台、宁德时代、中国平安等各行业龙头企业 [4]
韩国人都开始买入大A,牛真的要来了?
大胡子说房· 2025-08-21 20:28
市场热度与资金流动 - 大A延续上涨趋势 日内最高价逼近3800点 成交量连续多日冲上2万亿[1] - 韩国投资者对中国股票持仓量从2024年末190.83亿元增长至244.75亿元 增幅达28%[4] - 市场热度引发对2015年牛市的回忆 当时指数从3200点涨至5178点后暴跌49%至2638点[5] 历史牛市与当前对比 - 2015年牛市总市值蒸发25.5万亿元 缩水幅度36% 30%个股跌幅超50% 95%投资者亏损[6] - 当年牛市由外资和杠杆资金推动 外资净流入约3.1万亿元 场外配资规模达2万亿[7][8] - 当前行情资金主要来源变为国家队资金和机构杠杆 机构杠杆持股占比超80%[9][10] 监管与风险控制 - 2015年因外资做空和监管缺失导致崩盘 场外配资通过P2P及影子银行无序进入[10] - 当前金融监管严格 禁止场外配资和影子银行 对杠杆资金准入要求提升[12] - 国家队资金以托举市场为目标 比外资更稳定 机构抗风险能力远强于散户[9][10] 行情性质与结构特征 - 当前行情更类似2021年结构性牛市 指数震荡向上但仅部分板块上涨[14] - 科技板块成为近期拉升主力 多数个股未跟上大盘涨幅[14] - 国家队资金有限 只能拉动重要指数 难以实现全面普涨[15] 投资策略建议 - 建议持有大盘相关指数或提前布局未轮动板块[17] - 慢牛基调下资金将在不同板块间轮动 全面牛市可能性低[16][17] - 当前仍属牛市初步阶段 需通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入场机会[17]
看基本面耽误赚钱
虎嗅· 2025-08-21 10:01
这行情最好别去分析什么基本面了,看基本面会影响你的风险偏好,耽误赚钱。蒙着眼干进去比什么都重要。 本以为上周四放巨量收阴,还以为分歧出来了要调一把,结果上周五券商爆量大涨给反包了。 券商被称之为是牛市的骑手。 相比于科技、AI和创新药,涨幅并不算多,但周五还是补涨了。 A股的投资结构,大体猜测像高股息这种,一般是险资和机构去配的。 高分红板块耐心资本会比较喜欢,因为只要分红收益高于债券票息,直接无脑放OCI账户拿稳定分红就行了,所以高股息这种多数都是机构的长钱去拿 的。 至于说科技、题材和医药这类的,主要就是两融、游资这种高风险偏好资金去玩的。 正好融资买入突破了2万亿,说明杠杆资金不断涌入。然后查了下数据,从7月到现在的融资买入额里面,TMT、医药和军工是杠杆买入的绝对主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宏观土肥圆,作者:宏观土肥圆,题图来自:AI生成 债券最好也别研究基本面,研究基本面只会让自己亏钱。 如果你相信7月经济数据不及预期,相信7月金融数据对应银行资产荒,信贷放不去只能配债,那基本上就完蛋了。 不过实事求是地讲,现在30年期国债和10年期国债的利差已经搞到24年以来的高位了。 看股做债的主要是交易盘,交 ...
A股83%个股今年来整体上涨 360只个股翻倍
财经网· 2025-08-20 08:48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持续走强 上证指数 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年内累计涨幅分别为11.23% 13.64%和21.69% [1] - 全市场5424只个股中有4514只上涨 占比83% 其中360只个股翻倍 占比6.6% [2] - 沪深300动态市盈率12.2倍 处于2010年以来69%分位数 总市值与GDP比值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处于中等偏低位置 [5] 行业表现分化 - 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28个上涨 通信和有色金属涨幅均超30% 煤炭 食品饮料和石油石化仍处下跌状态 [1] - 主题行业分化显著 生物科技 贵金属 制药 软件等9个行业指数涨幅超30% 而公路 石油天然气 酒类 煤炭等8个行业指数下跌 [1] 市值风格表现 - 小市值公司表现显著优于大市值公司 360只翻倍个股中市值百亿元以下占比59.7% 千亿元以上仅占比1.7% [2] - 千亿市值以上的160只个股中49只下跌 占比30.6% 剔除6只翻倍个股后平均涨幅从18.53%降至11.86% [2] - 中证1000和国证2000融资成交占比分别为5.7%和7.9% 显著超过2015年高点水平 [3] 市场驱动因素 - 小微盘上涨主要由流动性驱动 量化产品 小型主动权益产品和散户贡献主要增量资金 [3] - 量化私募产品平均收益率28.54% 优于主观多头产品 推动产品发行持续爆发 [3] - 私募基金 融资资金和散户等高风险偏好资金推动市场上行 行业主题ETF强化结构性行情 [4] 资金面状况 - 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元 接近2015年2.27万亿元峰值 但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处于2014年以来51%均值水平 [7] - 住户存款偏离趋势线约50万亿元以上 A股总市值/居民存款处于历史相对低位 潜在增量资金充裕 [6] - 月度日均成交额占流通市值比例上升至2015年以来74.80%分位数 市场流动性持续提升 [7] 估值与配置价值 - A股估值在全球主要股市中处于中等水平 沪深300股息率2.69% 较十年国债收益率仍具相对吸引力 [5] - 当前市场呈现科技成长风格+小盘风格 在资金结构未明显变化前预计风格仍将延续 [4]
A股两融余额时隔10年重返2.1万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5-08-20 03:25
两融余额规模突破 - 沪深北三市两融余额突破2.1万亿元达21023.09亿元创2015年6月26日以来新高时隔十年重新突破这一关口 [2] - 当日两融余额较前一交易日增长396.67亿元实现六连增为今年以来单日最大增长额 [2] - 融资余额攀升至20881.05亿元保持六连增当日融资净买入额达395.06亿元创年内新高为历史第四高峰值纪录 [2] 两融交易额创新高 - 8月18日两融交易额突破3000亿元高达3273.15亿元创下年内新高位居历史第三高位 [3] - 两融交易额占A股交易额比重达11.65%参与两融交易的投资者数量为63.02万名环比增加11.67万名 [3] - 参与交易投资者数量位居历史第四 [3] 个股融资净买入情况 - 北方稀土获融资净买入7.36亿元居首中芯国际中兴通讯净买入额均超6亿元 [3] - 指南针招商银行新易盛净买入额超4亿元寒武纪东方财富中国联通海光信息科华数据等净买入额超3亿元 [3] 行业融资余额变化 - 申万31个行业中融资余额增加的共有28个行业电子行业融资余额增加最多达230.58亿元 [3] - 计算机非银金融等行业融资余额增加居前煤炭传媒等行业融资余额减少 [3] - 电子行业融资余额增幅最高达9.92%其次是通信综合增幅分别为8.96%8.57% [3] 市场做多热情高涨 - 8月以来两融余额累计增长幅度超过1100亿元 [4] - 国盛证券分析师杨柳认为本轮融资盘快速流入可能与基本面预期的改善相关 [4] - 2014年至今A股共出现过四次较为显著的融资盘快速流入 [4]
杠杆资金加速涌入!单日净流入创年内新高,业内:风险整体可控
券商中国· 2025-08-19 23:00
杠杆资金动态 - 8月18日单日融资净流入达395.06亿元,创年内新高,为前一交易日的5倍以上 [2][5] - 两融余额突破2.1万亿元,时隔十年重返该关口 [3][5] - 过去一周(8月11日至18日)累计融资净流入927.46亿元,融资余额达2.09万亿元 [5] 资金流向分析 - 电子板块获230.51亿元融资净买入居首,计算机板块获81.91亿元,非银板块获74.46亿元 [6] - 个股方面,东方财富(26.20亿元)、新易盛(20.05亿元)、寒武纪/中芯国际/中信证券(均超10亿元)受青睐 [6] - 8月18日北方稀土获7.36亿元净流入,中芯国际/中兴通讯均超6亿元,指南针/招商银行/新易盛各超4亿元 [5] 市场情绪与参与者特征 - 7月1日至8月14日融资净买入额位列历史单季第8,7月单月排名第9,反映短期情绪升温 [6] - 两融个人新开户数8月新增6.09万户,创4月中旬以来月度新高 [6] - 调研显示加杠杆投资者多为具备市场敏锐度的中长期资金,认可3000多点估值水平 [7][8] 行业比较与历史对比 - 当前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及成交额占比仅为2015年峰值一半,运行状态健康 [8] - 电子、计算机板块为近期杠杆资金主要流向,连续一周受融资客青睐 [4][6] 指数表现联动 - 8月18日上证指数涨0.85%站上3700点,创业板指大涨2.84%突破2600点 [5]
3700点!沪指创下近10年新高 险资、私募、散户、外资等成为推动本轮市场反弹主要力量
深圳商报· 2025-08-19 00:49
A股市场表现 - 沪指站上3700点关口创近10年新高 A股市值突破百万亿元 [1] - A股全天成交2.8万亿元 连续4个交易日超过2万亿元 [1] - 7月以来沪指大涨逾8% 科创50大涨逾10% 创业板指大涨近20% [1] 增量资金分析 - 险资股票投资余额达3.07万亿元 同比增加近1万亿元 二季度净增2513亿元占比提升至8.8% [1] - 保险机构今年举牌上市公司22次 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1] - 私募基金7月备案1298只环比增长18%创单月新高 股票策略产品占比近70% [1] 个人投资者动态 - 7月A股新开户196.36万户同比增71% 个人投资者开户195.4万户 [2] - 今年以来累计新开户1456.13万户同比增长36.88% [2] - 融资余额重破2万亿元大关 最近一个半月增2100亿元 [2] 外资流入情况 - 海外中国ETF近1个月净流入1.99亿美元 达去年全年47% [3] - 金瑞基金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ETF7月净流入8.8亿美元创2月以来新高 [3] 后市展望 - 短期流动性支撑仍在 市场仍处加速上涨状态 [4] - 建议关注大科技+大金融配置思路 [4]
8月第3期:杠杆资金新高
太平洋证券· 2025-08-18 20:33
市场资金流动与交投活跃度 - 上周全A成交额10.51万亿元,较前一周上升,换手率9.75%,较前一周下降 [9] - 市场资金合计净流入360.14亿元,流动性转强,其中两融净流入531.26亿元 [9][28] - 资金供给端中基金、两融净流入,ETF净流出241.9亿份 [9][29] 国内流动性状况 - 上周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资金4149亿元,DR007和R007均上行 [11]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5bp,1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1bp,国债期限利差扩大 [11]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中美利差倒挂程度加重,市场预期9月美联储降息概率至84.8% [11][16] 机构投资者行为 - 上周偏股型基金发行规模87.83亿元,较上一周下降 [4][22] - 偏股型公募基金加仓电子(+0.66%)、非银金融(+0.5%)、电力设备(+0.47%),减仓银行(-0.77%)、食品饮料(-0.46%) [23][24] - 华润信托阳光私募股票多头仓位数据显示机构投资者活跃度上升 [21] 市场微观交易结构 - 各宽基指数换手率上升,成交额同步上升 [20][22] - 两融交易额占A股成交额上升至10.63%,显示杠杆资金活跃 [28][27] - ETF份额下降241.9亿份,但宽基指数沪深300ETF和行业证券ETF流入资金最多 [29][34] 一级市场与产业资本动向 - 上周IPO融资11.17亿元(2家),再融资5.88亿元(1家) [37][36] - 产业资本减持68.41亿元,有色金属、食品饮料、钢铁增持前三 [38][39] - 上周解禁规模2321.19亿元,电子、计算机、非银金融解禁规模前三 [40][41]
沪指创近十年新高!今日市场情绪指数请查收
第一财经· 2025-08-18 18:49
A股市场表现 - A股盘中市值总和突破100万亿元 创历史新高 [3] - 上证指数收报3728点 创近十年新高 [3][5] - 北证50指数大涨6.79% 收报1576.63点 创历史新高 [3] - 深成指和创业板指均突破去年10月8日高点 [3]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76万亿元 创年内新高 历史第三高 [3] 指数涨幅 - 深证成指上涨0.85% [6] - 上证指数上涨1.73% [6] - 创业板指上涨2.84% [6] 市场情绪与资金流向 - 4034家个股上涨 1220家下跌 涨跌停比213.2 [7] - 两市成交显著放量 同比增长23.15% [7] - 两融余额突破2.06万亿元 创10年新高 [7] - 机构呈现"核心资产坚守+成长赛道博弈"特征 保险资金重点加仓科技板块 [9] - 北向资金重点加仓银行及AI算力链 [9] 投资者行为 - 散户加速入场推升市场活跃度 但资金分流现象显著 [9] - 投资者平均仓位65.82% 较前期上升4个百分点 [19] - 满仓投资者占比45.80% [21] - 加仓投资者占比31.99% 减仓占比18.05% [14] 板块表现 - 液冷服务器、影视院线、消费电子、稀土永磁等板块涨幅居前 [7] - 煤炭、贵金属、油气开采、钢铁等少数板块下跌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