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高端化
icon
搜索文档
奇瑞汽车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上市
环球网· 2025-09-26 18:17
上市进程 - 公司于9月25日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完成股权优化调整后成功上市[1] - 公司曾因股权结构复杂等因素多次受阻 今年2月重启港交所上市申请[1]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从926.18亿元增长至2698.97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高达70.7%[2] - 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从58.06亿元提升至143.34亿元[2] - 2024年毛利率为13.5% 2025年一季度降至12.4%[2] - 2022年末至2024年三季度末资产负债率高达93% 92%和89% 2025年一季度负债率达87.7%[2] - IPO前实施39.93亿元大额分红 相当于2024年净利润的27.8%[2] 业务结构 - 2025年一季度燃油车收入占乘用车板块收入高达69.7%[3] - 2025年1-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49.6万辆 在总销量中占比约28.7% 远低于行业平均零售渗透率[3] 品牌表现 - 高端品牌星途今年8月销售汽车7659辆 同比下滑32.45%[3] - 1-8月累计销售77149辆 同比下滑3.84%[3] - 新能源品牌iCAR 2025年第一季度销量为6947辆[3] - 智界因价格门槛高 同期销量为4461辆[3] 海外市场 - 2023年海外收入中54%来自俄罗斯市场[4] - 2025年第一季度俄罗斯市场占收比降至27.8%[4] - 欧洲市场 中东 拉美 东南亚等市场增速加快[4]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支出突破105亿元[4] - 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率3.3% 明显偏低[4] - 辅助驾驶技术主要停留在L2+级别 头部车企已开始向L3级进阶[4] - 2024年车辆配备辅助驾驶系统的比例达到49.6% 高于全球35.6%的平均水平[4] 资金用途 - IPO募资主要用于扩展乘用车产品序列 研发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 推动全球化战略落地 升级芜湖生产基地及补充营运资金[4]
为什么要征战纽北赛道?雷军:打拼纽北是做车的基本功,极限情况才能把车做好
新浪科技· 2025-09-25 22:30
小米汽车高端化战略 - 公司在底盘技术、架控及性能方面对标传统豪车并直接比拼保时捷 [1] - 公司成为首家将纽北赛道作为主场的中国车企 强调极限测试是造车基本功 [1] - 公司投入大量资金研发车漆技术 认为颜值对高端化至关重要 自称对国产汽车高端化做出贡献 [1]
销量稳健向上,行业竞争及分化加剧:——汽车行业2025年中报及二季报总结
国海证券· 2025-09-18 17:02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汽车板块"推荐"评级 [1][4][85] 核心观点 - 以旧换新政策延续及车企补贴驱动2025H1汽车销量稳健增长 但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盈利承压分化 [1][3][42] - 乘用车板块呈现收入增长与利润承压并存态势 头部车企集中度提升与内部分化加剧 [3][39][42] - 零部件板块展现较强抗周期性 受益于整车需求恢复及海外拓展 盈利延续改善趋势 [3][41][42] - 汽车高端化与智能化升级为核心结构性机会 自主品牌高端突破与智驾渗透率提升成为关键增长点 [4][85] 行情回顾 - 2025年1-8月SW汽车指数涨幅22.1% 跑赢沪深300指数(14.3%) 其中零部件板块涨幅28.6%领跑 [10] - 细分板块表现分化:乘用车/客车/货车/零部件涨幅分别为+8.6%/+4.1%/+25.7%/+28.6% [10] - 截至2025年8月29日 汽车板块PE-TTM为29.51倍 处于近两年88.24%分位数高位 货车估值达97.51倍 [15][16] 销量表现 - 2025H1汽车批发销量1564.8万辆 同比+11.4% 其中乘用车销量1352.6万辆 同比+12.9% [29] - 2025Q2汽车批发销量818.0万辆 同环比分别+11.6%/+9.5% 乘用车销量711.0万辆 同环比分别+13.0%/+10.8% [29][30] - 2025H1乘用车终端零售量1104.3万辆 同比+11.2% Q2零售量586.4万辆 同环比分别+16.1%/+13.2% [35] 财务表现 行业整体 - 2025H1汽车行业营收18723.4亿元 同比+6.7% 归母净利润747.1亿元 同比-1.8% [38] - 2025Q2营收10016.8亿元 同环比分别+8.1%/+15.0% 归母净利润378.4亿元 同环比-9.3%/+2.6% [38] 乘用车板块 - 2025H1营收9453.8亿元 同比+9.7% 归母净利润281.8亿元 同比-7.9% [39] - 2025Q2营收5203.2亿元 同环比+11.2%/+22.4% 归母净利润138.6亿元 同环比-25.4%/-3.2% [39] - 毛利率14.4%(同比-1.0pct) 净利率3.0%(同比-0.6pct) Q2毛利率14.1%(同环比-1.2pct/-0.6pct) [55] 客车板块 - 2025H1营收328.6亿元 同比+7.2% 归母净利润21.2亿元 同比+22.9% [40] - 2025Q2营收188.0亿元 同环比+5.3%/+33.8% 归母净利润13.1亿元 同环比+22.7%/+61.2% [40] - 宇通客车2025H1归母净利润19.4亿元 同比+15.6% [40] 货车板块 - 2025H1营收1396.9亿元 同比-1.3% 归母净利润19.5亿元 同比-38.7% [40] - 2025Q2营收713.4亿元 同环比+2.3%/+4.4% 归母净利润7.5亿元 同环比-51.6%/-37.2% [40] - 毛利率9.0%(同比-0.8pct) Q2毛利率9.3%(环比+0.6pct) [69] 零部件板块 - 2025H1营收7087.0亿元 同比+6.9% 归母净利润419.5亿元 同比+4.7% [41] - 2025Q2营收3666.2亿元 同环比+7.3%/+7.2% 归母净利润217.1亿元 同环比+7.1%/+7.2% [41] - 毛利率18.4%(同比-0.5pct) 净利率5.9%(同比-0.1pct) Q2净利率维持5.9% [78] 投资建议 自主高端化 - 推荐理想汽车、江淮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长城汽车 关注赛力斯 [4][85] 智能驾驶 - 推荐小鹏汽车、华阳集团、德赛西威、科博达 关注经纬恒润 [4][85] 机器人产业链 - 推荐拓普集团、三花智控、北特科技 [4][85] 优质零部件 - 推荐福耀玻璃、星宇股份、银轮股份 [4][85] 商用车 - 重卡推荐福田汽车、中国重汽A 客车推荐宇通客车 [4][85]
比亚迪发力高端化,新款腾势N9起售38.98万元,可AI订咖啡丨智驾前线
雷峰网· 2025-09-17 22:31
产品升级 - 2026款腾势N9在智能座舱和智驾系统进行多处升级 新增车位到车位辅助驾驶功能[1][7][25] - 新增5款车身配色 包括霜云茶纯色及四款拼色 内饰新增金山棕配色[7][8][10] - 中控屏升级为DiLink 6.0系统UI界面 新增自动分屏功能 支持主副驾独立操作[20][22] 技术配置 - 搭载易三方技术 实现210km/h高速避让不侧翻 爆胎不偏移 雨雪路面防打滑[12] - 配备47kW.h电池 纯电续航230km 综合续航1300km 百公里加速3.9秒[8][18] - 采用云辇-A双腔空悬与路面预瞄2.0系统 悬架调节行程正负50mm[8][20] - 支持后轮转向 转弯半径4.65米 配备680kW前后三电机[16][18] 智能系统 - 全系标配天神之眼B辅助驾驶激光版 含1激光雷达+5毫米波雷达+12摄像头[25] - 支持端到端无图城市领航功能 已有120万用户使用天神之眼系统[25] - 新增手势开门和AR投影感应尾门功能 采用毫米波雷达精准识别[25] - 配备智能儿童座椅和隐私声波屏障 二排座椅支持横向靠近[10][14] 市场定位 - 定位科技安全旗舰SUV 售价38.98-44.98万元 采用2+2+2六座布局[3][5][8] - 车身尺寸5258/2030/1830mm 轴距3125mm 最大离地间隙222mm[8][10] - 腾势品牌1-8月累计销量103198辆 月均超万台 成交均价38万元[27] - 品牌成立15年累计研发投入超300亿元 3万名工程师参与项目[27]
高端化渐成气候 出口支棱起来 ——上半年车企财报解读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0 16:02
文章核心观点 - 新能源汽车行业呈现高端化、出口增长和新势力盈利三大趋势 高端品牌和海外市场成为车企业绩核心驱动力 合资品牌利润贡献显著下滑 商用车领域受益于电动化和出口双驱动 [4][5][6][7][8][9][10][11][12][13] 高端化战略成效 - 吉利汽车高端品牌极氪、领克合计销量24.4万辆 极氪007 GT等30万元以上车型渗透率达12% 带动单车均价提升至17.3万元 毛利率升至16.4% [4] - 极氪001、007等30万元以上车型累计销量12.6万辆 极氪007 GT单月销量突破8000辆 极氪品牌毛利率达18% 领克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占比65% 领克09 EM-P销售3.2万辆 新能源业务利润同比增长90% [5] - 赛力斯问界M9、M8两款40万元以上车型累计交付9.7万辆 占品牌总销量49% 问界M9单车均价超55万元 毛利率突破30% 推动公司整体毛利率从24.06%升至28.93% [5] - 自主品牌高端电动汽车市场集中度高 问界、小米、理想在20万元以上市场合计份额超70% 其他品牌高端车型销量偏少 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6] 出口业务增长 - 上半年汽车出口308.3万辆 同比增长10.4% 海外本地化战略深入推进 长安、广汽、零跑在东南亚市场取得进展 [7] - 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海外销量55.24万辆 占总销量21.63% 欧洲市场5月超越特斯拉 德国市场同比增幅824% 宋PLUS海外销量超13万辆 海外营收同比增长超50% [7] - 奇瑞第一季度海外市场收入262.89亿元 占总营收38.5% 海外销量25.55万辆 上半年以54.6万辆出口量蝉联榜首 [7][8] - 上汽乘用车出口24.25万辆 MG4欧洲累计交付超12万辆 上汽集团上半年营收2995亿元 同比增长5.23% [8] 新势力盈利突破 - 零跑汽车上半年营收242.5亿元 同比增长174% 毛利率14.1% 权益持有人应占净利润3303万元 首次半年度盈利 交付量22.17万辆 同比增长155.7% 出口2.04万辆 预计全年净利润5亿-10亿元 [9] - 小鹏汽车上半年营收340.9亿元 同比增长132.5% 净亏损11.4亿元 同比大幅收窄 交付19.72万辆 同比增长279% 汽车毛利率12.6% 二季度毛利率创17.3%新高 [10] - 蔚来汽车二季度净亏损49.9亿元 上半年累计亏损117.5亿元 预计三季度交付8.7万-9.1万辆 营收218.1亿-228.8亿元 四季度实现盈利 [10] - 小米汽车二季度业务收入213亿元 增长233.9% 上半年累计交付15.7万辆 7月单月交付突破3万辆 单车均价25.36万元 今年大概率盈利 [10] 合资品牌业绩下滑 - 广汽集团上半年净亏损25.38亿元 同比由盈转亏 跌幅267.39% 广汽本田销量同比下滑25.63% 广汽丰田微增2.58% 广汽埃安销量同比下滑13.97% [10] - 东风集团股份归母净利润0.3亿-0.7亿元 同比下降90%-95% 合资乘用车业务销量和利润大幅下降 [11] - 一汽集团合资品牌销量112.1万辆 增长动力不足 新能源布局缓慢 过度依赖燃油车 终端优惠导致利润锐减 [11] 商用车电动化与出口 - 新能源重卡销量7.52万辆 同比增长195.16% 陕重汽新能源重卡销量超1万辆 同比增长255% [12] - 福田汽车海外销量7.85万辆 海外重卡销售1.4万辆 同比增长超135% 预计净利润7.77亿元 同比增长87.5% [12] - 中通客车营收增长43.02% 净利润增长71.61% 海外收入27.57亿元 同比增长49.94% 占营收比重69.96% [13] - 宇通客车营收161.29亿元 归母净利润19.36亿元 同比增长15.64% 国内新能源公交销量大增118% 海外大中型客车出口超2000辆 [13]
比亚迪
数说新能源· 2025-09-05 16:12
基于对公众号文章的研读 以下是投资角度的关键要点总结 产品战略调整 - 新车发布计划延后至2026年 年内暂停发布新车以全力备战[1] - 通过技术升级替代降价策略 避免老车型库存积压和消费者利益受损[1] - 加速优化外观内饰设计 匹配年轻化市场需求[1] 品牌高端化布局 - 腾势品牌进行人事调整和定位聚焦 摒弃"宜商宜家 可城可野"的模糊策略[1] - 推动D9成功经验向其他车型迁移 强化品牌高端定位[1] - 未来严格保持高端车型价格稳定性 避免价格波动[1] - 方程豹品牌凭借清晰定位维持良好发展势能[1] 海外市场扩张 - 海外市场已成为核心利润与增长来源[1] - 主要市场销量表现:巴西月销超1万台(全品牌排名第6) 土耳其月销7000-8000台 英国月销6000-7000台 墨西哥月销6000-7000台 印尼月销2000-3000台[1] - 2025年海外销量目标95万台 2026年计划突破160万台[1] 产业链动态 - 主机厂电芯采购策略兼顾性能与成本平衡[3] - 比亚迪出海战略重点发力东南亚市场[6] - 储能市场增长速度高于动力电池市场[6]
比亚迪 | 8月:批发环比回升 出海开启新成长【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9-02 22:30
核心观点 - 公司8月新能源汽车批发销量环比增长8.5%至37.4万辆 其中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环比增长8.9%至37.2万辆 高端品牌腾势/方程豹/仰望合计销量2.9万辆 占比7.7% [2][3] - 海外市场成为重要增长引擎 8月新能源出口同比大幅增长156.9%至8.1万辆 1-8月累计出口62.6万辆 同比增长136.3% 海外工厂布局加速推进 [4] - 公司通过技术驱动高端化战略 腾势品牌完成管理层调整强化服务体系 方程豹新车型钛7预计2025Q4上市 定位中大型家用SUV [5]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将达9,908.1/11,889.7/13,970.4亿元 归母净利润454.0/603.5/704.2亿元 对应PE倍数22/17/14倍 [6][8] 销量表现 - 8月新能源汽车批发销售37.4万辆 同比增长0.1% 环比增长8.5% 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售37.2万辆 同比增长0.2% 环比增长8.9% [2][3] - 1-8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批发282.6万辆 同比增长21.9% 其中插混乘用车8月销售17.2万辆 同比下降22.7% 纯电乘用车销售20.0万辆 同比增长34.4% [3] - 分品牌看 王朝海洋销量34.3万辆 腾势/方程豹/仰望销量分别为1.2/1.6/0.04万辆 高端品牌合计占比7.7% [2][3] 海外拓展 - 8月新能源出口销量8.1万辆 同比增长156.9% 环比增长0.1% 1-8月累计出口62.6万辆 同比增长136.3% [4] - 海外增长动力来自真实需求提升及运力保障 土耳其 巴西 欧洲等地销量快速增长 第7艘滚装船"郑州号"于2025年6月投入运营 [4] - 海外建厂加速落地 巴西工厂已投产 乌兹别克 匈牙利 土耳其 印尼工厂正在布局 出海业务有望在欧洲 东南亚 澳新市场快速发展 [4] 高端化战略 - 2025年为公司高端化产品大年 腾势品牌完成管理层调整 由李慧接任 聚焦服务升级与用户体验优化 [5] - 方程豹新车型钛7定位城市家用中大型SUV 采用"方盒子"造型设计 轴距2,920mm 将推出激光智驾版和无激光版 预计2025Q4上市 [5]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908.1/11,889.7/13,970.4亿元 增长率27.5%/20.0%/17.5% [6][8]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4.0/603.5/704.2亿元 增长率12.8%/32.9%/16.7% 每股收益4.98/6.62/7.72元 [6][8] - 基于2025年9月2日收盘价110.02元/股 对应PE倍数分别为22/17/14倍 PB倍数3.9/3.5/2.9倍 [6][8]
比亚迪(002594):系列点评三十三:批发环比回升,出海开启新成长
民生证券· 2025-09-02 21:46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 核心观点 - 公司8月新能源汽车批发销售37.4万辆,同比+0.1%,环比+8.5%,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售37.2万辆,同比+0.2%,环比+8.9% [1] - 1-8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批发282.6万辆,同比+21.9% [1] - 高端品牌腾势/仰望/方程豹合计销量2.9万辆,占比7.7%,高端化加速突破 [1] - 海外出口销量8.1万辆,同比+156.9%,1-8月累计出口62.6万辆,同比+136.3% [2] - 公司预计2025-2027年营收为9,908.1/11,889.7/13,970.4亿元,归母净利润454.0/603.5/704.2亿元 [3] 产销数据 - 8月王朝海洋品牌销量34.3万辆,腾势品牌销量11,993辆,方程豹品牌销量16,265辆,仰望品牌销量405辆 [1] - 插混乘用车销售17.2万辆,同比-22.7%,环比+5.4%;纯电乘用车销售20.0万辆,同比+34.4%,环比+12.2% [1] 海外业务 - 海外建厂加速落地,比亚迪巴西乘用车工厂落成投产,后续布局乌兹别克、匈牙利、土耳其、印尼工厂 [2] - 2025年6月投入第7艘滚装船"郑州号",自建运力提升带动销量提升 [2] - 出海在欧洲、东南亚、澳新迎来快速发展,提振盈利 [2] 高端化战略 - 2025年为公司高端化产品大年,腾势品牌完成管理层调整,李慧接任聚焦服务升级与用户体验优化 [3] - 方程豹钛7定位城市家用中大型SUV,预计2025Q4上市,轴距2,920mm,推出激光智驾版和无激光版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7.5%/20.0%/17.5% [5] - 预计2025-2027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2.8%/32.9%/16.7% [5]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4.98/6.62/7.72元 [5] - 预计2025-2027年PE分别为22/17/14倍 [5]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18.06%/18.94%/19.02% [22]
中国汽车品牌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豪华车”的定义更丰富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8 08:35
中国豪华车市场重新定义 - 豪华车定义从价格和品牌转向功能体验和智能化 消费者更看重电气化智能化带来的新体验 如智能驾驶舒适乘坐和娱乐功能 [1][3] - 中国汽车品牌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开始进入豪华车领域 [1] 国产车高端配置普及 - 空气悬架等原高端进口车配置成为国产车标配 如岚图FREE 318配备100毫米可调空气悬架 4种模式 离地间距113毫米至213毫米可调 [2] - 零重力座椅多屏交互自动泊车等功能在国产品牌广泛应用 30万元以下车型拥有传统豪华车体验 [2] - 空气悬架车型起售价从50万元大幅下降至20万元左右 [4] 消费者需求变化 - 新购车群体更强调科技含量和智能体验 如全场景语音交互和远程控制功能 [3] - 年轻消费者重视科技感 对比传统豪华车有线连接等落后功能 [3] - 豪华车与经济型车区分逻辑从价格差异转向功能差异和体验差异 [4] 30万元以上市场自主品牌崛起 - 新势力品牌直接切入30万元以上市场 蔚来理想问界等凭借设计服务和技术吸引用户 问界M9累计交付突破20万台 [5] - 传统自主品牌通过子品牌进军豪华车领域 比亚迪仰望U8售价超百万元 稳居百万豪车销量前列 吉利极氪主打性能豪华 [6] - 中国品牌在30万元以上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占比超过八成 [6] 中国品牌高端化成果 - 中国品牌乘用车上半年销售927万辆 同比增长25% 占乘用车总量68.5% 占有率提升6.6个百分点 [6] - 比亚迪仰望鸿蒙智行尊界等打入百万级市场 岚图汽车向合资品牌共享三电总成混动等核心技术 [7] - 传统国际豪华品牌如宝马奥迪奔驰与华为Momenta等中国企业在智能驾驶领域合作 [7] 海外市场表现 - 蔚来在欧洲市场推广EL6EL8ET5等车型 计划2026年进入南欧11国 [8] - 比亚迪在西班牙月销量突破万辆 市场占有率9.7% 在意大利上半年注册量超9000台 市场占有率突破10% [8] - 仰望U8L在中东市场综合续航突破1000公里 红旗H9E-HS9成为中东市场中国豪华车代名词 获沙特国家汽车奖 [8] 传统豪华品牌市场压力 - 宝马品牌上半年全球销量107.08万辆 同比下降2.3% 奔驰全球交付107.63万辆 同比下降8% [9] - 在中国市场 宝马交付31.79万辆 同比下降15.5% 奔驰交付29.32万辆 同比下降14% 奥迪交付28.76万辆 同比下降10.2% [9] 传统品牌策略调整 - 加速电动化转型 宝马计划在中国推出10余款新车型 2026-2027年推出20余款新车 包括新世代车型 奔驰投产中国专属纯电长轴距CLA车型 奥迪推出多款电动新车 [10] - 积极与中国本土供应商合作 一汽奥迪推出5款新车型 搭载奥迪与华为联合研发的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宝马与华为Momenta合作 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系统将搭载在新世代车型 [10] 行业影响总结 - 新能源汽车产品越级媲美较高级别燃油车体验 降低消费者对传统豪华车品牌黏性和品牌溢价接受度 [11] - 中国汽车高端化推动全球汽车产业智能化电气化变革 [11]
“豪华车”的定义更丰富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8 07:00
中国汽车品牌高端化趋势 - 中国汽车品牌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进入豪华车领域[2] - 国产车普遍配备空气悬架 零重力座椅 多屏交互 自动泊车等原属豪华车的高端配置[3] - 高端配置普及使30万元以下车型具备传统豪华车体验[3] 豪华车定义变革 - 豪华车定义从价格品牌转向智能化功能与享受型体验[2] - 消费者更关注智能驾驶体验 舒适乘坐体验 丰富娱乐功能[5] - 年轻消费者强调科技含量 如全场景语音交互等智能功能[5] 技术创新推动配置普及 - 国内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共同攻关空气悬架等技术[5] - 孔辉科技 拓普集团 保隆科技等实现空气弹簧 电控系统关键技术国产化[5] - 空气悬架车型起售价从50万元大幅降至20万元左右[5] 30万元以上市场突破 - 蔚来 理想 问界等新势力品牌直接切入30万元以上市场[7] - 比亚迪仰望U8售价超百万元 稳居国内百万豪车市场销量前列[7] - 极氪与英国高保真音响制造商合作提升豪华体验[7] 市场占有率提升 - 中国品牌乘用车上半年销售927万辆 同比增长25% 市场份额达68.5%[8] - 30万元以上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中 中国品牌占比超过八成[8] - 比亚迪仰望 鸿蒙智行尊界等品牌打入百万级市场[8] 技术输出与国际合作 - 岚图汽车向合资品牌共享三电总成 混动等核心技术[8] - 宝马 奥迪 奔驰等国际豪华品牌与华为 Momenta在智能驾驶领域合作[8] - 奥迪与华为联合研发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12] 海外市场拓展 - 蔚来计划2026年在南欧11国推出全系车型[10] - 比亚迪在西班牙月销量突破万辆 市场占有率9.7%[10] - 仰望U8L针对中东市场推出增程混动系统 综合续航突破1000公里[10] 传统豪华品牌市场表现 - 上半年宝马全球销量107.08万辆同比下降2.3% 奔驰交付107.63万辆同比下降8%[11] - 宝马中国交付31.79万辆同比下降15.5% 奔驰交付29.32万辆同比下降14%[11] - 奥迪中国交付28.76万辆同比下滑10.2%[11]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豪华车与经济型车区分逻辑从价格差异转向功能体验差异[6] - 中国品牌通过精准定位与场景创新实现错位竞争[8] - 新能源汽车可越级媲美高级别燃油车使用体验[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