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机
icon
搜索文档
每日复盘-20250624
国元证券· 2025-06-24 20:45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6月24日市场放量走高,创业板指领涨,上证指数涨1.15%,深证成指涨1.68%,创业板指涨2.30%[2][13] - 市场成交额14142.73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2918.16亿元,全市场4839只个股上涨,585只个股下跌[2][13] 市场风格与行业表现 - 风格上成长>金融>周期>消费>稳定>0,小盘成长>中盘成长>大盘成长>小盘价值>大盘价值>中盘价值,基金重仓表现优于中证全指[19] - 30个中信一级行业普遍上涨,综合、非银行金融、汽车表现靠前,石油石化、煤炭、国防军工靠后[19] 资金流表现 - 6月24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77.00亿元,超大单净流入155.11亿元,大单净流入21.88亿元,中单净流出133.77亿元,小单净流出25.73亿元[3] - 南向资金6月24日净流入25.89亿港元,沪市港股通净流入8.12亿港元,深市港股通净流入17.77亿港元[4] ETF资金流向表现 - 6月24日,上证50、沪深300等ETF大部分成交额较上一交易日增加,6月23日资金主要流入沪深300ETF,流入金额为15.91亿元[3][28] 全球市场表现 - 6月24日亚太主要股指收盘普遍上涨,恒生指数涨2.06%,恒生科技指数涨2.14%,日经225指数涨1.14%,澳洲标普200指数涨0.95%[4] - 6月23日欧洲三大股指普遍下跌,美股三大指数普遍上涨,热门科技股涨跌不一[4] 风险提示 - 报告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5][36]
稀土:全球汽车新\"命脉\"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20 09:20
稀土出口管制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 中国对钐、钆、铽、镝、镥、钪、钇7种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2024年10月1日实施《稀土管理条例》[5] - 稀土在汽车制造中重要性提升,被称为汽车新"命脉",主要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等关键零部件[2] - 5月中国出口稀土5864.6吨,1-5月累计出口24827吨,同比增长2.3%[7] 海外车企面临的供应链挑战 - 铃木汽车因稀土短缺暂停"雨燕"车型生产[3] - 奔驰、宝马与供应商紧急磋商确保稀土零部件供应,福特汽车因零部件短缺导致芝加哥工厂停产一周[4] - 美国汽车制造商受影响最大,中西部和南部工厂可能减产[4] - 印度稀土磁铁库存将耗尽,计划派代表团访华寻求供应保障[4] 稀土在电机中的应用现状 - 永磁同步电机占新能源汽车主流,稀土材料占电机成本20%,钕铁硼是最常用永磁材料[10] - 稀土元素可改善电机性能,使体积更小、扭矩更大、功率密度更高[10] - 无稀土电机存在体积大、功率密度低等缺点,目前只能作为备选方案[10][11] - 特斯拉宣布下一代电机将不使用稀土材料,宝马开发无稀土电励磁电机但性能有所下降[10] 中国稀土产业现状与政策 - 中国稀土储量不大但加工技术强、产业链完备,全球稀土矿多运至中国加工后出口[8] - 稀土价格3年内从40万元/吨涨至120万元/吨,历史峰值达10倍涨幅[12] - 中国仅限制稀土原材料出口,不限制含稀土的电机整机出口[12] - 《稀土管理条例》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建立追溯信息系统规范行业发展[12]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海外车企更换电机总成周期需2-3年,短期内难以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13] - 稀土回收技术可行且成本低于新开采,但海外企业回收体系不完善[11] -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客观上强化了高端电机出口优势[13]
轮毂电机或带来电动汽车变革性创新,但为何尚未普及?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6-20 07:06
轮毂电机的历史与创新 - 费迪南德·保时捷在1900年设计出第一辆前驱电动汽车Lohner Porsche,配备轮毂电机技术,并注册了专利[4] - 轮毂电机直接集成在轮子内部,无需传动轴或差速器,催生了第一款全轮驱动车辆[4] - 轮毂电机技术虽历史悠久,但至今未在量产电动汽车中广泛应用[6] 轮毂电机的优势 - 简化电动汽车平台设计,可轻松改变轴距和轮距,实现前驱、后驱和全轮驱动的灵活切换[12] - 减少传动系统损耗,提高能量传输效率,增加续航里程[14][16] - 实现更精确的扭矩控制和分配,提升牵引力和性能[17] - 增加车辆内部空间,便于安装更大电池或增加载货/乘客空间[11] 轮毂电机的技术挑战 - 增加悬挂部件重量,影响车辆舒适性、抓地力和操控精度[20] - 耐用性问题:承受更大冲击,易受路面条件影响,密封件易磨损[22][23] - 散热难题:需要特殊设计来保持电机冷却[23] - 安全隐患:碰撞时高压电缆可能暴露,增加触电风险[25] 轮毂电机的应用现状 - 东风E70是全球首个完成轮毂电机乘用车认证的车型,搭载ProteanDrive Pd18轮毂电机[29] - 雷诺R5 Turbo 3e配备两个轮毂电机,总功率540马力,0-100km/h加速约3.5秒[31] - 现代汽车"单轮"项目研发轮毂电机,计划用于多种车型[33] - Neapco与Elaphe合作开发"超级熊"轮毂电机,内置两速变速箱[34] 轮毂电机的技术创新 - Protean Electric第五代电机功率达138马力,适用于重达5.2吨的车辆[36] - DeepDrive开发双转子轮毂电机技术,效率提高20%,成本降低30%[38] - 外置式轮毂电机具有更好的散热性能和设计灵活性[39] 轮毂电机的未来潜力 - 在城市车辆、混合动力车和独特汽车设计中展现出应用前景[40] - 创新公司开发可扩展解决方案,可能重新定义汽车行业的效率、设计和性能[40]
恒帅转债上市三天翻倍 恒帅股份澄清相关热点概念
证券时报网· 2025-06-19 20:59
恒帅转债上市表现 - 恒帅转债上市首日大涨57.3%,次日20%涨停,第三日继续涨14.96%,三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超100% [1] - 转债价格达217元/张,转股溢价率140.83%,远超东吴证券预测的117.07-130.43元区间 [2][3] - 转债市场经历1个半月空窗期,稀缺性助推其成为年内首日表现最强转债之一 [2]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进展 - 主营业务为车用电机技术及流体技术产品,2019-2024年营收从3.31亿元增至9.62亿元,净利润从0.65亿元增至2.14亿元 [3] - 已取得Waymo、美团等客户的ADAS主动感知清洗系统定点项目,规划25万套/年产能并布局泰国生产 [4] - 新兴业务中ADAS清洗系统收入占比不足1%,人形机器人电机尚未形成订单 [1][2] 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 - 重点投入大扭矩谐波无刷电机、ESP电机等底盘及车内电机品种,强化EMC/NVH技术 [4] - 电机产品从车身领域向车内及底盘领域延伸,覆盖电动门、座椅、热管理系统等应用场景 [4] - 正股股价在转债暴涨期间下跌3.06%,反映市场对热点概念与实际业绩的差异认知 [3]
恒帅股份: 关于可转债交易异常波动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9 18:59
二、可转债交易异常波动的具体情况说明 证券代码:300969 证券简称:恒帅股份 公告编号:2025-057 债券代码:123256 债券简称:恒帅转债 宁波恒帅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 可转债发行上市基本情况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宁波恒帅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 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5〕224 号),公司于 2025 年 5 月 29 日向不特定对象发行面值总额 32,759.00 万元可转换公司债券(以下 简称"可转债"),期限 6 年,每张面值为人民币 100 元,发行数量 3,275,900 张,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 32,759.00 万元。经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 交所")同意,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 32,759.00 万元可转换公司债券于 2025 年 6 月 17 日起在深交所挂牌交易,债券简称"恒帅转债",债券代码"123256"。 根据《宁波恒帅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 等有关规定,公司本次发行的"恒帅转债"存续期自 ...
毫厘之间,世界之巅,全球领先的高功率密度机器人灵巧手即将发布!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19 18:55
高性能电机技术突破 - 高性能电机是决定机器人精度与能力上限的关键部件,直接影响功率密度、效率、精度与响应速度[1] - 传统电机在体积、功率、振动控制等方面存在局限,制约机器人向精细化和智能化发展[2] - 贝丰科技将于6月20日发布全新无刷直流电机,有望推动机器人感知与操作能力跃升[3] 无刷电机技术创新 - 采用专利线圈+轴承仓结构设计,实现高功率密度、轻量化与紧凑化机身,能效提升且功耗降低[4] - 已完成参数型谱化和产品矩阵化构建,极端环境专用款即将推出[4] - 通过"空间折叠魔法"技术,为灵巧手提供更高动力与敏捷性[5] 产品性能优势 - 同功率下体积更小,灵巧手可装入更多电机,显著提升自由度与灵巧性[7] - 同尺寸下功率更大,握力大幅增强且响应速度激增,操作更迅捷[8] - 机械振动显著减少,力信号更纯净,还原真实触觉体验[9] 行业应用前景 - 高精度电机可赋能手术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完成复杂任务,重构应用场景[10] - 技术突破将加速人形机器人和高端医疗机器人领域发展[10] - 发布会是对机器人底层驱动技术极限的挑战,具有里程碑意义[10] 公司背景 - 杭州贝丰科技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微型高性能风机、风扇及电机制造[13] - 拥有国际化研发团队和自主知识产权,融合西方设计与亚洲制造体系[13] 行业生态 - 涉及工业机器人(埃斯顿、节卡等)、医疗机器人(天智航、精锋医疗等)、人形机器人(优必选、宇树等)及核心零部件企业(绿的谐波、因时机器人等)[16][17][18][19]
恒帅股份(300969)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0618
2025-06-18 17:14
公司业务结构 - 核心业务为清洗业务与电机业务,清洗业务收入占比 46.3%,电机业务收入占比 45.6%,其他业务收入占比 8.1% [3] 电机产品发展 - 继续执行现有产业拓源拓品战略,深入挖潜新兴赛道电机品类和流体产品开发,围绕四大业务单元布局产品 [3] - 过去电机拓品集中于车身领域,后续拓展车内及底盘领域电机品种,在大扭矩谐波无刷电机等多方面重点投入 [3] 市场竞争情况 - 传统清洗业务市场格局稳固,新进入者面临存量竞争和价格战,难盈利 [3] - 小电机细分市场格局紧凑,技术积累重要,研发门槛高,短期内未形成激烈竞争局面 [3] ADAS 主动感知清洗系统业务 - 取得 Waymo、美团、北美新能源客户等的批量定点项目,将配置气液混合式清洗系统 25 万套/年产能,部分在泰国生产,产能布局依客户需求调整 [3] - 清洁方式有液态、气态、气液混合清洗,气液混合清洗效果好但价格高,公司具备所有技术方案配套能力 [4] 热管理业务 - 热管理系统业务具备“电子循环泵、阀、歧管”等产品技术储备,冷却歧管产品配套北美新能源客户已量产且增速快,未来继续开发相关客户 [4] 非车用业务规划 - 积极拓展业务版图,除汽车行业应用,逐步涉及工业自动化领域,未来涉足人形机器人市场 [4]
一行白鹭,一飞冲天 解码厦门钨业三大核心产业
上海证券报· 2025-06-18 03:29
公司发展历程 - 1958年厦门氧化铝厂成立,1982年转产钨制品,1997年整体改制为厦门钨业,2002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2003年进入电池材料领域,2006年进入稀土领域,2021年子公司厦钨新能在科创板上市,2025年子公司金龙稀土在新三板挂牌 [1] - 公司以钨钼、稀土、能源新材料三大核心业务立足,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1] 钨钼业务 - 公司已构建从钨矿山采选、钨钼冶炼、钨钼粉末生产到硬质合金、钨钼丝材制品、切削工具等深加工应用及回收的全产业链,多项技术国际领先 [3] - 公司控制的在产钨矿山年产量合计约8000金属吨,占全国15%左右;硬质合金出口量占全国30%以上,高强度钨丝在光伏切割金刚线中渗透率已超50% [3] - 2024年公司细钨丝全年销量1354亿米,同比增加56%,其中光伏用钨丝销量约1070亿米 [4] - 公司已成为国内首家具备核聚变装置用ITER偏滤器钨探针组件研发和生产能力的企业 [4] - 公司研发出金刚线钨丝母线,为钨的应用开辟了新赛道 [4] - 目前公司钨资源保障率为20%,未来争取提高至70% [6] - 与国际第一梯队企业相比,公司在刀具品种齐全度、涂层技术等方面仍存在差距 [5] 稀土业务 - 2024年公司稀土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36%,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5.10% [7] - 公司已形成覆盖稀土全产业链的协同体系,旗下金龙稀土被国务院国资委评选为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 [7] - 稀土永磁电机比传统异步电机节能20%至30%,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 [8] - 公司已在厦门参股投资建设稀土永磁电机产业集群 [9] - 公司于2018年进入稀土光电晶体材料赛道,2024年成立领晶(厦门)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10] - 公司在氢气储运领域已有20多年研发积累,2024年首次实现储氢合金工业化量产 [10] 能源新材料业务 - 公司控股子公司厦钨新能连续攻克了3C锂电池、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氢能材料领域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 [11] - 2024年公司钴酸锂产品全年销量4.62万吨,同比增长33.52%,市场份额稳居龙头地位;三元材料产品实现销量5.14万吨,同比增长37.45% [12] - 2023年厦钨新能与法国欧安诺集团宣布计划在法国设立前驱体及三元材料合资企业 [12] - 公司开发出新的硫化锂合成工艺,技术指标良好,降本空间较大 [12] - 公司研发的NL层状结构在能量密度、倍率性能等关键指标上优于传统正极材料,2024年产能达千吨级别 [13][14] 未来发展战略 - 过去5年公司快速发展主要依靠能源新材料;未来5年将主要依靠钨和稀土深加工及应用来驱动增长 [7] - 公司将加快规模化生产优势产品,加强研发投入存在差距的产品,通过收并购、合作补齐空白品类 [5]
机器人轻量化赛道——电机定子注塑
2025-06-16 23:2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机器人轻量化赛道、电机定子注塑行业、电机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家用电子产品行业[1][12] - **公司**:维科科技、兆劲、维倪制造、日本住友、沃特股份、金发科技、普利特[2][10]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电机定子注塑技术在轻量化设计中的作用**:通过电子包胶实现轻量化,第三代工艺采用模压或注塑,绝缘层仅 0.1 毫米,槽满率提升 15%,功率密度提高 5%-8%,导热系数从 0.15 瓦每米每开尔文提升至 2 瓦每米每开尔文,强化整体结构并压缩轴向高度,减轻重量、提高功率密度和可靠性[1][2][3] - **电机定子包胶材料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从 PPS 发展到 LCP,LCP 绝缘性能更好、流动性和耐热性优于 PPS,逐渐替代 PPS 成为主要注塑材料,推动行业向高效能发展[1][4] - **LCP 注塑工艺门槛**:涉及模具制造(浇口设计、排气系统、温度分布)和工艺控制(成型温度 300 - 400 摄氏度、注塑压力和速度),需厂家具备精密模具制造能力和对 LCP 材料特性的深刻理解[1][5] - **电机定子注塑工艺变化对产业链的影响**:硅钢片冲压到定子包覆环节从电机厂家转移到专业塑料零部件制造商,因模具制造和注塑工艺复杂,传统电机厂家短期内难以掌握,且模具属重资产[1][6] - **第三代电机定子包胶技术市场渗透率**:目前渗透率较低,多数厂商仍采用传统工艺,因技术属性和重资产模具及注塑工艺门槛高,掌握该技术的精密注塑厂家数量有限[2][7] - **第三代电机定子包胶技术应用场景及优势**:应用于关节电机、无框力矩电机、灵巧手用空心杯电机等领域,优势为重量下降、功率密度提升、槽满率提升和散热增强,代表高效马达制造的第三代工艺[2][8] - **国内相关有竞争力的公司**:上市公司维科科技和兆劲,非上市公司维倪制造,全球领先 LCP 生产商日本住友,国内 LCP 生产厂家沃特股份、金发科技和普利特[2][10] - **LCP 材料国产化现状及价格性能变化**:国产化率较低,国外企业占主导,国内产能有限,单价提升 5 - 6 倍,性能优异,在高效马达中应用价值显著提升[11] - **未来第三代电动马达定子包覆技术发展趋势及受益领域**: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子产品等行业渗透率将大幅提升,精密注塑厂家产业链地位上升,部分企业会寻求对接或并购相关精密注塑厂[12][13]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维倪制造在精密注塑行业有 30 多年经验,对 LCP 材料有深刻理解,与机器人行业及灵巧手总成有紧密合作[10] - 提高马达能效需优化粘接铁心及绕线工程,解决定子质量问题能显著提高整个马达性能[13]
重大突破!非晶-碳纤维电机全球首搭量产
DT新材料· 2025-06-14 22:25
新能源汽车电机技术发展 - 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消费者对续航里程、动力性能和能效表现要求提高,传统电机在效率和功率密度方面逐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1] - 非晶材料具有高磁导率、低损耗等特点,能有效降低电机铁损,提高电机效率;碳纤维材料具有高强度、低密度特性,可实现电机轻量化和小型化 [1] - 开发非晶-碳纤维电机能显著提升电机性能,提高能效,进而提升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 [1] 广汽夸克电驱技术突破 - 广汽夸克电驱技术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高速化和高集成四大特点,持续引领行业发展 [2] - 广汽夸克电驱2.0非晶-碳纤维超级电驱已实现小批量装车,即将规模化批量生产 [2] - 公司实现全球唯一量产的非晶铁芯加工专利技术,能进行非晶电机叠压制作和规模化生产 [4] - 公司规模化应用量产碳纤维高速转子,使电机转速突破30000rpm [4] 技术性能指标 - 电机体积和重量减半,功率密度从6kW/kg提高到13kW/kg [4] - 电机最高效率达到98.5%,整车实现CLTC工况效率93% [4] - 整车能耗降低4%,在电池容量不变前提下可提升续航里程30-50km [4] - 电驱总成能效94.7%获得中汽研"能效之星"认证 [5] - 获得中汽中心首批"Premium高品质电驱"认证 [5] 产品应用与市场表现 - 广汽夸克电驱2.0将率先搭载在广汽昊铂HL量产上市 [6] - 在电池容量不变前提下,续航里程可提升30-50km,助力C级SUV整车续航最高可达800km [6] 技术研发与标准化 - 公司已布局核心专利数十项 [7] - 牵头编制行业标准《电动汽车用非晶驱动电机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7] - 致力于将非晶-碳纤维技术推广到更多新能源汽车,为行业提供关键核心技术支撑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