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套上市标准

搜索文档
“1+6”政策措施来了!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推出6项改革举措
北京商报· 2025-06-18 18:38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设立 - 科创板新设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突破大、商业前景广阔、研发投入高但尚未盈利的科技型企业 [2] - 现有及新注册的未盈利科技型上市公司将全部纳入科创成长层 [2] - 设置该层级的三大目的:彰显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政策导向、为增量改革提供试验空间、便于集中管理未盈利企业以保护投资者 [2] 投资者保护措施 - 科创成长层企业股票简称后统一加"U"标识 [3] - 提高未盈利企业摘"U"标准,要求定期披露未盈利原因及风险 [3] - 证券公司需强化投资者风险评估,个人投资者需签署专门风险揭示书 [3] - 保持现有发行上市制度、摘"U"条件和资金门槛不变 [3] 六项配套改革举措 - 对第五套上市标准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仅作为审核参考不构成新上市条件 [4] - 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允许企业秘密递交文件进行预审阅以保护信息安全 [5] - 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 [6] - 支持在审未盈利企业面向老股东增资扩股 [6] - 健全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发展的制度机制 [6] - 完善科创板投融资协调市场功能 [6]
平衡风险与包容性,科创板“0 营收”企业IPO重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7 11:2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坪深圳报道 转眼间,"科八条"落地即将满周年。 去年6月1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以下简 称"科八条"),明确要"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在 科创板上市,提升制度包容性"。 随后,科创板陆续受理了两家未盈利硬科技企业,但这两家企业申报的是有营收要求的"标准四",专为 未盈利创新药企业设立的"标准五",仍未见"开闸"踪迹。 今年5月,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明确:"积极稳妥推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新的 案例落地",再度让未盈利药企迎来A股IPO的曙光。 不同于其他硬科技企业,生物药企,尤其是创新药企因特殊的行业属性——产品在上市前需要经过严格 的实验过程及审批路径,往往面临更长的投入期与更大的不确定性,对资本的依赖程度也更高。 在"科八条"落地一周年之际,监管层重提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不仅有望加速生物药企的融资节奏, 更将带动A股估值逻辑转向"技术含金量"与"商业化前景"的共振。 但由于未盈利药企的投资风险较高,部分市场人士对于申报企业仍存在顾虑。 科创板标准五"再出发",该如 ...
“第五套上市标准”蓄新能 科创板制度包容性不断提升
上海证券报· 2025-06-17 02:27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实施成果 - 科创板开板6年来已有20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上市,另有3家未盈利创新药企业通过红筹标准登陆[1][2] - 第五套标准面向未盈利但具备高成长性的科技企业,打破传统盈利限制,为研发阶段企业提供融资便利[1][3] - 2024年证监会发布"科创板八条",强化"硬科技"定位,明确支持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1] 生物医药企业商业化进展 - 20家采用第五套标准的企业中,19家已自研45款药品(含疫苗)获批上市,全部企业实现核心产品上市或申请受理[2] - 2024年20家企业合计营收142.1亿元(同比+44.17%),其中4家营收超10亿元,4家有望今明两年突破10亿元[2] - 迪哲医药2024年销售收入3.6亿元(同比+294.24%),艾力斯、神州细胞分别从零收入增至35亿元、25亿元规模[2][4] 融资与研发协同效应 - 君实生物通过科创板累计融资超80亿元,快速推进临床项目;艾力斯IPO融资20亿元,核心产品伏美替尼上市后2年5个月实现"摘U"[3][4] - 盟科药业募资10.61亿元投入抗菌药研发,神州细胞建成多条生产线并实现5个产品上市[6] - 行业研发投入强度持续高位,形成"研发—转化—再研发"闭环,部分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提升转化能力[7] 产业生态与国际化影响 - 科创板推动资本市场对创新技术认可度提升,促进产学研合作(如君实生物与高校、国际药企联合研发)[5][6] - 神州细胞核心产品安佳因国内市场份额第一,带动公司上市第五年扭亏为盈[5] - 迪哲医药高瑞哲成为全球首个PTCL靶向药,获FDA快速通道认定,填补领域十年空白[3] 制度优化预期 - 企业普遍期待"科创板八条"周年之际进一步优化第五套标准,明确制度预期[1][8] - 科创板推动企业从融资平台向创新主体转变,重构"质量优先"的发展逻辑[7]
10家未盈利企业IPO排队中,后续走向如何?
第一财经· 2025-05-27 22:15
未盈利科技企业IPO现状 - 目前有10家未盈利科技企业在排队IPO,其中9家申报科创板,1家申请北交所 [1][3] - 10家企业中1家处于提交注册阶段(必贝特),4家中止审查,5家已问询/已回复 [3] - 6家企业排队时间超过2年,必贝特已排队近三年且提交注册近两年无进展 [1][3] 企业融资及财务数据 - 必贝特拟融资20.05亿元,2022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88亿元 [3][4] - 恒润达生拟融资25.39亿元,2023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84亿元 [4] - 昂瑞微为2024年首家获受理未盈利企业,拟募资20.67亿元 [5] 行业分布 - 10家企业中7家来自生物产业(6家生物医药,1家生物医学工程) [2][5] - 其他企业分布:1家高端装备制造(节卡股份),1家新材料(西安奕材),1家新一代信息技术(昂瑞微) [5] 上市标准适用情况 - 5家企业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必贝特、恒润达生、思哲睿、禾元生物、北芯生命) [6][7]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要求预计市值不低于40亿元,医药企业需至少一项核心产品进入二期临床试验 [7] - 自2023年6月智翔金泰上市后,尚无其他企业采用第五套标准上市 [7] 政策与审核动态 - 监管表态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稳妥恢复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适用 [3][7] - 受理范围可能集中在关键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未盈利企业 [7]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对其他行业"业务/产品需经国家批准"的界定尚不明确 [8]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未盈利生物医药企IPO或再开闸 谁能冲刺拔头筹?
搜狐财经· 2025-05-23 14:2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唯珂 广州报道 生物医药投资久旱逢甘霖,终于迎来政策利好。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5月22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说,用好用足现有制度, 更大力度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积极稳妥实施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推动新的典型案例落 地。 据严伯进介绍,近年来,证监会以科创板、创业板一系列改革为契机,深入推进关键制度创新,破解支 持科技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 此前2019年,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推出了"市值+研发"的第五套上市标准,迈出境内资本市场 允许无收入、未盈利的企业发行上市的第一步,助力创新型医药企业突破资金瓶颈、加速研发成果转 化。 受多重因素影响,回顾自2023年6月,智翔金泰登陆科创板,是此前最后一家采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 准成功登陆科创板的企业,近两年未有相关生物医药企业通过此方式上市。 自2024年以来,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开始屡屡释放积极信号。2024年6月证监会发布"科创板八条"明确支 持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2025年3月证监会党委会议进一步指出"增强制度包容性"、"稳妥恢复第五套标 准适用"。此次严伯进的表态,标志着政策正式落地,释放出资本市场服务科技 ...
政在发声丨证监会力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落地,支持优质红筹科技企业回归境内上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21:39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 - 证监会明确表示将积极稳妥推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新案例落地,支持未盈利但具备高硬科技含量和优秀综合质地的企业上市 [1][4] - 市场预期近期将有一批申报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的企业获得受理,券商建议符合条件的企业抓紧时间报送材料 [2][5] - 截至5月22日,至少五家企业正在排队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包括北芯生命、禾元生物、必贝特、思哲睿和恒润达生 [6] 科技企业支持政策 - 支持优质红筹科技企业回归境内上市,帮助国内投资者分享科技企业成长红利 [2][8] - 支持科技型上市公司运用股份、现金、定向可转债等工具实施重组,提高轻资产科技型企业重组估值包容度 [7] - 支持私募股权基金以产业整合为目的收购上市公司,优化"反向挂钩"政策,推动S基金发展和基金份额转让试点转常规 [3][8] 并购重组与融资成效 - "并购六条"发布后科技企业并购重组活跃度显著提升,沪深上市公司披露资产重组1400余单(同比增40%),重大资产重组170余单(同比增220%) [10] - 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在支持科技创新中作用突出,注册制改革后90%科创板/北交所公司、超50%创业板公司曾获其投资,目前在投项目超10万个,在投本金超4万亿元 [11] - 交易所债券市场成为科技企业重要融资渠道,科创债累计发行1.2万亿元,2024年发行539只(规模0.61万亿元,同比增64%),资金主要投向半导体、AI、新能源等领域 [12] 上市公司科技含量 - 沪深北交易所上市公司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近2700家,市值占比超40% [9] - 2024年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上市公司中超90%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或高新技术企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领域已形成上市公司集群 [9]
证监会严伯进:优化科技企业上市环境,稳妥推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新的案例落地
第一财经· 2025-05-22 21:35
其中,针对科技企业的特点,精简优化发行条件,设置了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为未盈利企业、红筹企 业、特殊表决权企业都开辟了上市路径。比如,科创板设置了五套上市标准,其中有四套都不要求企业 盈利。 事实上,在科创板创立之初,就推出了"市值+研发"的第五套上市标准,迈出境内资本市场允许无收 入、未盈利的企业发行上市的第一步,助力创新型医药企业突破资金瓶颈、加速研发成果转化。 未盈利科技企业IPO重启让市场颇为关注 "针对科技企业的特点,用好用足现有制度,更大力度支持优质的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积极稳妥推动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新的案例落地。" 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5月22日在国新办 新闻发布会上谈到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时,再次提及上述举措。 据严伯进介绍,近年来,证监会以科创板、创业板一系列改革为契机,深入推进关键制度创新,破解支 持科技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2024年以来,证监会陆续出台了"科创板八条""科技十六条""并购六条"等 一系列政策,优化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和市场生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金融链加快深度融 合。 近两年,未盈利科技企业IPO重启让市场颇为关注。因为自202 ...
5.22犀牛财经晚报:三一重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新华保险认购私募基金份额100亿元
犀牛财经· 2025-05-22 18:19
金融监管与资本市场 - 金融监管总局将批复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规模600亿元,三批试点合计规模达2220亿元 [1] - 证监会强调稳妥实施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 [1] - 中国结算发布2025年端午节休市期间证券资金清算交收安排,涉及港股通交易日调整及B股交收日期 [1] 科技与消费电子 - 2025年蓝牙亚洲大会预计全球蓝牙设备出货量将超53亿台,2029年达80亿台,并展示高吞吐量数据传输技术应用潜力 [2] - 联想集团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3%至170亿美元,但净利润因PC市场价格压力下滑64%至9000万美元 [2] - 联想集团全年营收690.8亿美元超预期,但第四季度净利润9000万美元低于预估2.262亿美元 [6] 汽车与制造业 - 奔驰多款车型降价幅度达40%-50%,C级起售价降至16.74万元,一季度全球销量同比下降7% [3] - 三一重工向港交所提交H股上市申请,计划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 [3] - 法法汽车及子公司被恢复执行24.31万元,涉及法律诉讼 [7] 人工智能与投资 - 京东内部运行1.4万个智能体,AI解决超18%工作内容,大模型服务调用量环比增长200% [4][5] - 新华保险认购私募基金份额100亿元,基金总规模200亿元 [5] 能源与化工 - 中国化学1-4月签订合同1404个,金额1230.17亿元 [10] 传媒与教育 - 中南传媒子公司签订10.09亿元政府采购合同,涉及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供应 [8] 金融市场表现 - 北证50指数大跌超6%,全市场超4400只个股下跌,沪深两市成交额1.1万亿元 [11] - 银行股逆势走强,浦发银行等创历史新高,军工股拉升,固态电池概念股走低 [11]
证监会:稳妥实施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 推动新的典型案例落地
快讯· 2025-05-22 16:15
资本市场政策动向 - 证监会明确将加大力度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 通过用好用足现有制度框架 [1] - 监管层重点提及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实施 强调"积极稳妥"推进并推动典型案例落地 [1] 科技企业融资支持 - 政策导向直接利好尚未盈利的科技创新型企业 为其提供更畅通的IPO通道 [1]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针对研发型科技企业)将成为未盈利企业上市的重要路径 [1]
业绩透视之沪企领航 | 从未盈利上市到盈利摘“U”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企业进阶正当时
证券日报· 2025-05-10 00:25
本报记者 田鹏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第五套上市标准为尚未盈利但拥有核心技术和发展潜力的 科技企业提供了直接融资渠道,这有助于解决这些企业在成长初期面临的资金瓶颈问题,支持其专注于技术研发与产品开发, 从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从实际情况来看亦是如此。在资本活水的浇灌下,首药控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10月23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康 太替尼新药上市申请获得受理,至此,以第五套标准上市的科创板公司均已实现核心产品的上市或上市申请获受理。 随着研发成果转化进程不断提速,相关企业经营质效持续向好,科创板摘"U"阵营加速扩容。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2024 年,20家通过第五套上市标准登陆科创板的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43.39亿元,同比增长45%;尽管整体仍处于亏损状态, 但净利润亏损额收窄至68.33亿元,同比缩减39.16%,展现出显著的业绩改善趋势。其中,北京神州细胞生物技术集团股份公 司(以下简称"神州细胞")和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成"上市时未盈利企业首次实现盈利"情形,进而成功跻 身第五套标准上市公司摘"U"阵营。 神州细胞公告称,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