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综合利用
icon
搜索文档
永东股份分析师会议-20250626
洞见研报· 2025-06-26 22:5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永东股份展开调研,介绍公司产能、业务拓展战略、定增项目、转债处理、能源综合利用及产品用途等情况,展现公司发展规划与优势 [22][23][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永东股份,所属行业为橡胶制品,接待时间是2025年6月26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张巍、财务总监陈梦喜、销售二部宁忍娟、证券部陈翔 [17]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类型为证券公司,机构相关人员是东吴证券的陈伯铭 [20] 调研机构占比 未提及 主要内容资料 - 公司目前炭黑产能41万吨/年、煤焦油深加工能力60万吨/年、改质沥青20万吨/年、粗酚精制产品1.5万吨/年 [22] - 业务拓展战略包括煤化深加工产品向新材料领域拓展,现有改质沥青产能20万吨/年,“2×10万吨/年蒽油深加工项目”与“50万吨/年煤焦油深加工项目”已通过股东大会审议;推动炭黑产品向高端延伸,“煤焦油精细加工及特种炭黑综合利用项目”含特种炭黑7万吨/年;打造百万吨煤焦油加工工厂,“投资建设50万吨/年煤焦油深加工项目”已获股东大会通过 [23][24][26] - 定增项目“2×10万吨/年蒽油深加工项目”提取咔唑、精蒽等高附加值产品,脱晶蒽油配套现有炭黑生产线,可发挥产业链协同优势,保证中高端炭黑原材料稳定供应,降低成本 [26] - 公司将综合考虑可转债后续事宜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努力经营实现股债双赢 [27] - 公司通过炭黑尾气发电装置实现用电自供,利用炭黑尾气产生蒸汽驱动风机,对焦油加工管式炉烟道气余热再利用,利用富余蒸汽对油品加热等,提高能源利用率 [27][28] - 公司主要产品为炭黑和煤焦油加工产品,炭黑用于橡胶、塑料等行业,煤焦油加工产品用途广泛,如轻油制取纯苯及甲苯、蒽油用于涂料生产等 [29][30]
永东股份(002753) - 002753永东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26
2025-06-26 16:48
公司产能与规划 - 公司炭黑产能 41 万吨/年、煤焦油深加工能力 60 万吨/年、改质沥青 20 万吨/年、粗酚精制产品 1.5 万吨/年 [1] - 业务拓展战略包括煤化深加工产品向新材料领域拓展、推动炭黑产品向高端延伸、打造百万吨煤焦油加工工厂 [1][2] - “2×10 万吨/年蒽油深加工项目”与“50 万吨/年煤焦油深加工项目”已通过股东大会审议,投产后将丰富产品线,使煤焦油深加工能力达百万吨级别 [1][2] - “煤焦油精细加工及特种炭黑综合利用项目”含特种炭黑 7 万吨/年,可推动炭黑产品高端化等 [2] 定增项目情况 - 募投项目主要产品脱晶蒽油配套炭黑生产线,用于生产中高端炭黑,有良好市场需求,能发挥产业链协同优势,控制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2] - 咔唑是重要精细化工中间体,在多领域有良好前景;蒽醌是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在染料、医药等领域应用广泛,医疗需求增长为其提供新增长点 [3][4] 转债问题 - 转债还剩 2.8 年,规模 3.8 亿,公司将综合考虑后续事宜,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做好经营管理,力争股债双赢 [5] 能源综合利用 - 公司建有炭黑尾气发电装置,实现用电自供,节约成本;利用尾气产生蒸汽驱动风机,提高设备利用率;对焦油加工管式炉烟道气余热再利用,降低煤气消耗;利用富余蒸汽进行油品加热等,提高能源利用率 [6] 产品用途 - 炭黑分为橡胶用炭黑、导电炭黑和色素炭黑等,用于橡胶、塑料等多行业;煤焦油加工产品包括改质沥青、工业萘等,各有不同用途 [6][7]
林平发展上交所IPO已受理 原纸年产能超100万吨
智通财经· 2025-06-26 08:01
公司IPO及募资计划 - 公司上交所主板IPO已受理,拟募资12亿元,民生证券为保荐机构 [1] - 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主营业务相关项目,包括年产90万吨绿色环保智能制造新材料项目(二期)和年产60万吨生物基纤维绿色智能制造新材料项目,总投资额20.58亿元,建设期均为18个月 [3] - 募投项目建成后,公司原纸合计生产能力将从120万吨/年增加至240万吨/年 [2] 公司业务及产品 - 公司主要从事包装用瓦楞纸、箱板纸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已成长为集废纸利用、热电联产、绿色造纸于一体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 [1] - 主要产品包括瓦楞纸、箱板纸,产品销往下游制作成瓦楞纸箱,广泛应用于物流运输、工业品及消费品包装领域 [1] - 公司采用直销模式,客户以直接客户为主,贸易商客户为辅,与厦门合兴包装、厦门建发股份、厦门国贸集团等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 [2] 行业竞争格局 - 我国造纸企业众多,行业分散,市场集中度低,2024年全国纸和纸板生产企业约2,600家,其中年产100万吨以上的企业仅30家 [1] - 行业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且产能多集中于中低端产品 [1] - 公司现有产能120万吨,2024年原纸产量101.97万吨,位居全国造纸企业产量前30名 [1] 市场地位 - 2024年公司原纸产量占安徽省纸及纸板产量的35.65%,占全国产量的0.75%,为安徽省内主要造纸企业 [2] - 募投项目投产后,公司在原纸领域的市场地位和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8.79亿元、28亿元、24.85亿元 [3] - 2022-2024年度净利润分别为1.54亿元、2.12亿元、1.53亿元 [3] - 2024年末资产总额21.4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3.34亿元,资产负债率37.70% [4]
中泰化学:控股子公司中泰新材料资源化综合利用制甲醇升级示范项目全面投产
快讯· 2025-06-24 17:29
项目投产情况 - 中泰化学控股子公司中泰新材料资源化综合利用制甲醇升级示范项目已全面投产 [1] - 项目于2025年4月完成中交 5月试生产成功并产出合格甲醇产品 [1] 项目影响 - 项目全面投产后生产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1] - 有利于公司形成规模优势 产业链优势和成本优势 提升市场竞争力 [1] 行业竞争 - 甲醇市场竞争激烈 市场主体进入壁垒相对较低 [1] - 公司需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避免市场竞争劣势 [1] 市场风险 - 甲醇产品受市场环境变化 竞争加剧 产品销售价格波动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 [1] - 可能存在产能利用率不足 项目效益不达预期 运营成本提高等风险 [1]
中泰化学:资源化综合利用制甲醇升级示范项目全面投产
快讯· 2025-06-24 17:28
中泰化学(002092)公告,控股子公司中泰新材料投资建设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制甲醇升级示范项目于 2025年4月顺利完成中交,5月试生产成功,并产出合格甲醇产品。近期项目逐步提产,生产全流程正式 贯通,目前已全面投产。中泰新材料余热发电装置一次性并网发电成功,通过回收甲醇生产过程中的高 温余热,驱动汽轮机组发电,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降低了用电成本。甲醇项目全面投产后,生产成本 将进一步降低,有利于公司形成规模优势、产业链优势和成本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 ...
河北加强盐碱地综合利用监督荒草滩蝶变米粮川
盐碱地综合利用政策与监督 - 河北省纪委监委制定《关于监督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的意见》,提出6个方面监督重点,包括责任落实、育种、治地、综合利用、特色农业、要素保障 [3] - 采取调研督导、"室组地巡"联动监督等方式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取得实效 [3] - 督促地方党委政府履行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 [3] 盐碱地特色农业发展 - 黄骅市友和种植专业合作社针对旱碱麦研发11个系列80个产品,包括黄骅面花、馒头、面条、麻叶等 [2] - 农产品种类丰富带动销量增长,农民收入提高 [2] - 沧州市纪委监委督促黄骅市委、市政府将盐碱地综合利用作为全市"三件大事"之一 [3] 监督措施与项目实施 - 唐山市纪委监委建立15个项目联系直报点,通过实地督导等方式推动盐碱地资源数据库建设 [3] - 黄骅市纪委监委监督推动建设20000亩旱碱麦标准化种植样板,实施"百千万工程" [5] - 沧州市农科院制定《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等文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考核评价制度 [6] 技术攻关与改良 - 针对滦南县柏各庄镇千亩油菜花基地项目存在的单季水稻亩产低问题,开展联动监督并提出选育耐盐作物新品种建议 [6] - 督促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推进盐碱地分区分类治理改良和耕地后备资源开发 [5] -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研究编制盐碱地综合利用规划,实施综合治理工程 [5]
盐碱地里长出“海水蔬菜”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6-20 14:57
海虫草产业概述 - 海虫草为半木质化一年生草本高等盐生植物,幼苗和嫩尖可作为营养保健蔬菜,种子油具有极高营养价值,茎秆可加工成生物盐等产品 [3] - 海虫草可在全海水灌溉条件下生长,适应盐碱地环境,具有净化海水养殖尾水、解决富营养化问题的生态功能 [3] - 行业通过"水下养殖鱼类贝类+水面种植海虫草"的立体农业模式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3] 海南海渔生物科技公司发展 - 公司于2022年11月在海南海口建立170亩海虫草育种基地,包含组培实验室、育种区及农旅示范区 [4] - 核心目标为优选耐盐碱海虫草品种,解决滨海盐碱地闲置问题,塑造特色海洋经济产业 [4] - 当前开发产品线包括海虫草茶、泡腾片、生物盐、功能饮料及面膜等深加工产品 [5] 经济效益与产业规划 - 每亩海虫草种子产量约40公斤,按国际市场价计算每亩种子收入超10万元 [5] - 育种基地已带动30名渔民转产就业,为塔市村创造劳务收入超120万元 [5] - 现代化设施改造后亩产海虫草提取物约30公斤,延伸至保健品原料领域 [5] - 未来将通过"种子+种植技术+智慧农业+功能食品"模式拓展盐碱地产业群,推动渔旅融合新业态 [5] 技术应用与社会效益 - 采用海水直接灌溉技术,通过管道系统实现海水资源高效利用 [3] - 项目促进盐碱地治理与农民增收双重目标,形成绿色转型示范案例 [3][4] - 产业模式兼具生态修复功能与经济效益,为乡村振兴提供创新路径 [5]
惠城环保: 青岛惠城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19 17:34
公司信用评级 - 维持青岛惠城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惠城转债"信用等级为A+,评级展望为稳定 [1] - 公司拥有61例授权专利,主要核心技术包括固体废催化剂资源化技术、高硫石油焦制氢灰渣综合利用技术等 [4] - 公司债务结构和偿债指标表现较好,截至2025年3月底,公司全部债务中长期债务占76.08% [5] 经营情况 - 2024年公司资源化综合利用主要产品FCC催化剂(新剂)合计产能达4万吨/年,危险废物处置全年产能为256480吨 [3] - 公司客户集中度高,2024年资源化利用产品前五大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占销售收入比例为56.60% [5] - 2024年公司营业利润率为23.98%,同比下降7.4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0.41亿元,同比下降72.04% [5] 财务表现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合并资产总额49.39亿元,较年初增长50.32%;负债总额33.77亿元,较年初增长76.21% [8]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11.49亿元,同比增长7.33%;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58亿元,同比下降39.99% [8]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全部债务22.82亿元,较年初增长53.61%,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59.37% [9] 在建项目 - 截至2025年3月底,公司在建项目尚需投资13.92亿元,主要项目包括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性项目等 [6] - 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性项目已完成中交,进入试运行准备阶段 [34] - 10万吨年废塑料综合利用项目预计2025年10月底试运行 [34] 行业环境 - 化工行业整体呈现增收不增利,行业债务负担有所加重,但资产负债率仍较低 [14] - 化工企业成本端压力有望减轻,新增投资支出已有所收缩,行业景气度或将有所回升 [14] - 受炼化行业开工率不足或停产影响,催化剂下游市场需求不足,竞争加剧 [5]
华达通更换券商转战北交所IPO,徐鸣与陈焕忠两大家族控股82%
搜狐财经· 2025-06-19 10:22
公司IPO进展 - 华达通北交所IPO获受理 保荐机构为广发证券 会计师事务所为政旦志远(深圳)[2] - 公司曾于2021年申报创业板IPO并获深交所受理 保荐机构为海通证券 后于2022年2月终止[2]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系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 专注于石化尾气循环经济及资源综合利用[2] - 主营业务为液态二氧化碳、干冰、氨水、高纯氢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液氨销售[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7亿元、2.92亿元及3.66亿元 2024年同比增长25.2%[3]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6168万元、6241万元及6741万元 2024年同比增长8%[3] - 毛利率稳定在40%左右 2024年为40.55%[3] - 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 从2022年35.12%降至2024年32.76%[3]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陈焕忠、徐鸣、徐义雄、陈培源和陈培滋 合计持股82.1%[4] - 徐鸣家族持股44.51%(徐鸣24.04%+徐义雄20.47%)[4][6] - 陈焕忠家族持股37.59%(陈焕忠24.37%+陈培源7.37%+陈培滋5.85%)[4][6] 管理层架构 - 陈焕忠任董事长兼总裁 徐鸣任副董事长[6] - 徐义雄与陈培滋均担任副总裁 陈培源任资产管理部经理[6] - 实际控制人签署《一致行动协议》 在所有重大问题上保持一致性[5][7]
秸尽其用 有多少种可能
河南日报· 2025-06-19 07:31
秸秆资源概况 - 河南常年产生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约1亿吨,居全国第二位 [6] - 秸秆被称为"另一半农业",从废弃物转变为资源 [6] 政策与监管演变 - 2017年起应用"蓝天卫士"监控系统,建成2214个四级平台,安装摄像头近2万个 [7] - 7年来全省秸秆焚烧火点下降90%以上 [7] - 2014年国家发布《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目录》,提出"五料化"利用途径 [10] - 河南连续10年争取中央财政项目资金,建设224个批次项目县 [10] 当前利用格局 - 河南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8.3%) [14] - 肥料化利用占比74.4%(主要还田),饲料化21.3%,基料化0.6%,能源化3.2%,原料化0.5% [15] - 洛阳、漯河部分县区利用率达96%以上 [14] 典型利用案例 - 原阳县欣荣草制品公司年收购秸秆7000吨,草制品总产值1500万元 [11] - 桐柏县豫岗生物能源公司将秸秆制成生物质颗粒燃料 [12] - 河南中海博能公司日产沼气2万立方米,覆盖2万余户居民 [12] - 舞阳县富莱特农业科技产业园预计年消纳秸秆16万吨,产食用菌6860吨 [12] - 南阳天益发电公司年消纳秸秆15万吨,发电效率提升20%-30%,吨利润260元 [12] 产业瓶颈与发展方向 - 与安徽产业化利用量占比(58.55%)存在差距 [15] - 秸秆离田成本高主因收储运体系不健全 [18] - 2025年计划建设100个标准化收储中心,打造5-8个重点县 [18] - 构建"五个一"体系:沃土示范区、饲料产业带、收储运网络、产业联盟、高值化路径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