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边缘计算
icon
搜索文档
黄仁勋演讲引爆英伟达5万亿美元市值
北京商报· 2025-10-31 00:56
公司市值与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于美东时间10月29日上涨2.99%至207美元/股,总市值达到5.03万亿美元 [1] - 公司市值在两年内从不足1万亿美元迅速增长,于2023年6月突破1万亿美元,2024年3月突破2万亿美元,同年6月达到3万亿美元,2024年7月9日超4万亿美元,至10月29日已超5万亿美元 [1] - 公司当前市值已超过2024年德国和日本的GDP,并领跑“美股科技七巨头”,微软和苹果市值先后超过4万亿美元 [1][4][5] 未来收入预期与市场需求 - 公司预计2025年至2026年,Blackwell和Rubin GPU芯片可带来的收入超过5000亿美元,目前订单量已达2000万颗,是上一代Hopper架构全生命周期出货量400万颗的5倍 [2] - 预计到2027年,亚马逊、Meta、谷歌、微软、甲骨文和CoreWeave六大云计算巨头的资本支出将增至6320亿美元 [2] 技术战略与行业观点 - 公司CEO在GTC大会上强调摩尔定律已正式终结,当前是AI算力需求呈双重指数级增长的时代,是一场新算力竞赛的起点 [1] - 公司CEO明确反驳AI泡沫论,表示“不认为我们处于AI泡沫之中”,并指出市场乐于为不同的AI模型付费 [4] 业务拓展与合作 - 公司投资老牌通信设备厂商诺基亚10亿美元,并发布以美国为核心的AI原生6G无线协议栈NVIDIA ARC,诺基亚将把此作为未来基站架构 [3] - 公司目标是将云计算能力“下沉”到边缘场景,利用电信行业遍布全球的基站资源,支持数十亿汽车、机器人、无人机及AR/VR眼镜等设备的连接需求 [2][3] - 在量子计算领域,公司发布全新互连架构NVQLink,可将量子处理器与公司GPU直接相连 [3] - 在生物医药领域,公司与礼来合作建设由超过1000块Blackwell Ultra GPU驱动的超级计算机,用于药物发现和开发的AI模型训练 [3] 资本市场预期 - 美国银行全球研究将公司目标价格从235美元上调至275美元,对应市值达6.68万亿美元 [5]
三旺通信拟2000万元至4000万元回购股份,公司股价年内涨28.17%
新浪证券· 2025-10-30 22:01
股份回购计划 - 公司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回购金额不低于2000万元且不超过4000万元,回购价格不超过36.00元/股 [1] - 回购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自筹资金,回购期限为12个月内 [1] - 公告拟定的最高回购价格36.00元比当前最新价26.75元高出34.58% [1] 公司股价表现 - 三旺通信当前最新股价为26.75元,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8.17%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深圳市三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成立于2001年9月6日,于2020年12月30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工业互联网通信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工业交换产品76.60%,工业网关及无线产品18.07%,其他产品5.33% [1] 行业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通信-通信设备-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 [1]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5G、小盘、边缘计算、快递概念、物联网等 [1] 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4699户,较上期减少0.25% [2] - 截至9月30日,人均流通股为23419股,较上期增加0.26% [2]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2亿元,同比增长7.20% [2] - 2025年1月-9月,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487.17万元,同比增长4.78% [2] 分红历史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15亿元 [3] - 近三年,公司累计派现7671.85万元 [3]
摩尔线程,IPO获批文
半导体芯闻· 2025-10-30 18:34
IPO进展与财务表现 - 证监会于10月30日同意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注册申请,公司IPO申请从受理到过会仅耗时88天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7.02亿元,超过2024年全年营收4.38亿元,营收大幅增长得益于市场对大模型训练、推理部署、GPU云服务等需求大幅提升以及新一代GPU芯片实现商业化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亏损为2.7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6.02%,环比减少69.07%,净亏损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 [1] - 公司预计最早于2027年可实现合并报表盈利,扣除政府补助收益后预计将收获微利,2025年至2027年预估因政府补助带来的收益分别约为2000万元、2亿元和3亿元 [1] 产品定位与技术发展 - 公司定位于全功能GPU研发,产品线划分为AI智算、图形加速以及面向边缘计算领域的智能SoC三类 [2] - 自2020年10月成立至今,公司已推出以“苏堤”、“春晓”、“曲院”、“平湖”命名的四代芯片,研发重心已从早期的图形加速转向AI智算产品 [2] - 2024年末推出的最新“平湖”架构芯片S5000新增支持FP8精度,片间互联带宽提升3倍至800 GB/s,最大显存容量为80 GB,其性能参数与英伟达H20芯片(互联带宽900 GB/s,最大显存96 GB)接近 [2] 产品结构与收入构成 - AI智算产品是公司核心收入来源,其收入占比从2024年的77.63%大幅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94.85% [3] - 公司主要以集群和板卡的形式销售AI智算产品,2024年和2025年分别销售3套和5套AI智算集群,集群产品毛利率分别为61.26%和65.59% [3] - 2025年销售的5套集群中,1套为“平湖”集群产品、4套为“曲院”集群产品,平均单价超过1亿元,其中单套“平湖”集群在2025年上半年带来近4亿元营收,约占上半年总营收的57% [4] - 图形加速产品收入占比显著下滑,从2024年的22.06%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68%,公司已着手推进新一代图形芯片的研发与产业化布局 [5] 市场前景与竞争态势 - 公司在AI智算领域正在洽谈的项目合同金额超过17亿元,项目主要为以平湖系列板卡为核心的集群,部分已完成交付或测试 [4] - 图形加速产品面临挑战,第一代产品已进入生命周期末端,第二代产品面临英伟达中低端产品的竞争,且公司出于资源分配考虑未再迭代新架构图形加速产品 [4][5] - 尽管在售的两款消费级显卡毛利率持续为负,但公司认为其作为为数不多公开售卖的国产显卡具有战略意义 [5]
别再迷信大模型,吴恩达亲授AI秘籍:小模型+边缘计算=财富密码
36氪· 2025-10-30 15:27
【导读】吴恩达指出,当下大模型的卷生卷死,谁是赢家不重要。关键的是谁能构建可信的AI应用,谁才能成为真正塑造未来之人,顺便成为下一个通 过AI财富自由者。 AI创业的真机遇不在「更大」,而在「更聪明」! 但除了做大模型,更大的机会在于使用工具去解决各行各业的实际问题,也就是所谓的智能体。 目前,AI智能体市场约为51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增至691亿美元,7年增长约17倍。 当巨头们在百亿美金的赛道上比拼模型参数时,真正的创业机会正在另一端悄然爆发——智能体的时代,正在打开。 这是AI世界的「中小企业革命」:它不追求通用智能的神话,而是用成千上万个专注、可靠、懂业务的智能体,去啃下那些不起眼却极其值钱的现实问 题。 AI创业:机会在智能体! 模型越大越好?投入越多越好?AI界的竞争,真的是这么朴实无华? 如果真是这样,那AI就不适合创业。 智能体会将任务其分解为一系列更小、更易于管理的子任务。它制定战略计划,逐步执行,并在过程中进行调整,模拟高级人类推理。 智能体会用多组提示词+知识库,再联动外部工具,如搜索引擎、代码执行等。 智能体还能对大模型输出的结果进行自我批评。通过对「这是最好的方法吗?这能更准确 ...
润和软件涨2.05%,成交额11.7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25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30 10:43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0月30日盘中公司股价上涨2.05%,报62.33元/股,成交金额11.75亿元,换手率2.49%,总市值496.40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25亿元,其中特大单买入3705.41万元(占比3.15%),卖出1.07亿元(占比9.09%);大单买入1.89亿元(占比16.07%),卖出2.44亿元(占比20.79%) [1]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累计上涨24.59%,近5个交易日上涨5.04%,近20日上涨3.11%,近60日上涨17.45% [1] 公司基本面与股东结构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3.35万,较上期增加1.43%,人均流通股3331股,较上期减少1.41% [2] - 20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19亿元,同比增长12.86%,但归母净利润为7857.26万元,同比减少29.01% [2]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22亿元,但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 主营业务构成与行业分类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金融科技业务51.99%,智能物联业务34.71%,智慧能源信息化10.37%,智能供应链信息化2.05%,房屋租赁收入及其他0.89%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IT服务Ⅱ-IT服务Ⅲ,概念板块包括操作系统、区块链、阿里概念、国产软件、边缘计算等 [1] 机构持仓变动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易方达创业板ETF(159915)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1629.40万股,较上期减少273.19万股;华宝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159851)为第三大股东,持股1307.41万股,较上期增加634.63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1253.72万股,较上期增加298.28万股;南方中证500ETF(510500)为第五大股东,持股1160.63万股,较上期减少19.66万股 [3] - 华安创业板50ETF(159949)为第八大股东,持股523.50万股,较上期减少193.46万股;嘉实中证软件服务ETF(159852)为第九大股东,持股425.77万股,较上期增加105.76万股;博时金融科技ETF(516860)为新进第十大股东,持股268.24万股 [3]
云工场大股东减持疑云笼罩,边缘计算龙头基本面能否扛住压力?
财富在线· 2025-10-30 10:40
近期港股市场,边缘计算服务商云工场(02512.HK)的二级市场表现格外吸睛。自 9 月中旬起,这家 2024 年 6 月才登陆港股的企业,交易热度持续攀升 —— 成交量始终维持高位,股价也伴随大额资金进 出呈现剧烈波动,市场对其资金流向与股东动作的猜测从未停歇。 要拆解这场交易异动的核心逻辑,香港中央结算系统(CCASS)的持仓数据是绕不开的关键线索。近一个 月,该系统清晰显示云工场股份持仓结构处于高频变动状态,大额资金在市场中双向博弈,既有资金积 极进场布局,也有资金持续离场,这种动态平衡背后,实则是市场对公司短期走向的分歧加剧。而多数 市场分析人士将异动根源,锁定在了公司半年前披露的一份股东减持计划上。 回溯至 2025 年 5 月 19 日,云工场曾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 Ru Y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下称 "Ru Yi IT")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上限达 6900 万股,按当时已发行股本计算,这一规模约占总股本的 15%。如今结合近期交易活跃度与明显的资金流出痕迹,多家券商及研究机构研判,Ru Yi IT 的减持计 划大概率已进入实际执行阶段。但截至目前,云 ...
映翰通跌2.00%,成交额6202.24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811.22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29 10:43
股价与资金表现 - 10月29日盘中股价下跌2.00%,报51.94元/股,成交额6202.24万元,换手率1.60%,总市值38.26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811.22万元,其中特大单净买入63.55万元,大单净流出874.77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58.74%,近5个交易日上涨1.33%,近20日下跌5.27%,近60日上涨6.81% [1] - 今年以来公司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2月10日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5.50亿元,同比增长34.61%,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23.00%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工业物联网产品52.00%,智能售货控制系统16.17%,数字配电网产品15.15%,企业网络产品13.96%,技术服务及其他2.72% [1]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082.95万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461.51万元 [3] 股东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9819户,较上期增加44.72%,人均流通股7501股,较上期减少31.08% [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易方达价值成长混合(110010)退出公司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行业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通信-通信设备-其他通信设备 [2] - 公司所属概念板块包括DeepSeek概念、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机器人概念、边缘计算等 [2]
Ambiq 推出 Apollo510 Lite 系统级芯片,以双模蓝牙连接技术赋能始终在线的边缘计算
Globenewswire· 2025-10-29 04:45
全新 Apollo510 Lite 系统级芯片系列通过突破性能效与 AI 性能,为更智能、续航更持久的联网设备注入强劲动力 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 Oct. 29, 2025 (GLOBE NEWSWIRE) -- 超低功耗半导体与 AI 解决方案的领先提供商 Ambiq Micro, Inc.(简称“Ambiq”)今日正式发布 Apollo510 Lite 系统级芯片 (SoC) 系列,这也是其 Apollo5 产品家族的最新成员。 该系列产品旨在满足边缘计算领域对始终在线的智能技术日益增长的需求,不仅提供先进的 AI 处理能力与多协议无线连接,更具备业界领先的能效表现,为可穿戴设备、医疗设备、工业物联网传感器、智能楼宇等下一代最终设备持续赋能。 突破边缘计算的性能边界 Ambiq 首席执行官 Fumihide Esaka 表示:“Apollo510 Lite 系列的推出,是 Ambiq 在持续扩展超低功耗 AI 解决方案产品组合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该系列将边缘 AI 的强大能力拓展至更广泛的设备和应用领域,覆盖可穿戴设备、医疗保健、工业及智能家居应用。 这一里程碑彰显了我们的承诺:在无需权衡功耗与性能的前提 ...
乐鑫科技(688018):AIoT主控芯片厚积薄发,迎产业东风稳增长
国投证券· 2025-10-28 23:15
投资评级与目标 - 报告对乐鑫科技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投资评级 [5][8][14] - 设定6个月目标价为205.5元,相较于2025年10月27日收盘价186.94元存在约9.9%的上涨空间 [5][8][14] - 总市值为312.46亿元,流通市值为292.94亿元 [5] 核心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6.67亿元,同比增长23.51%;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16.11%;归母扣非净利润1.09亿元,同比增长27.79% [1]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收19.12亿元,同比增长30.97%;综合毛利率为46.17%,同比提升3.36个百分点 [2][3] - 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26.43亿元,归母净利润5.00亿元;预计2026年营收34.88亿元,归母净利润6.87亿元;预计2027年营收43.03亿元,归母净利润9.03亿元 [8][9][11][14]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2.99元、4.11元、5.40元,对应市盈率(PE)分别为61.9倍、45.1倍、34.3倍 [9][14] 业务增长驱动力与技术优势 - AIoT主控芯片业务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受益于AI与物联网在边缘侧融合加速 [3] - 2025年推出的ESP32-C5和ESP32-P4等新品巩固了在Wi-Fi 6/6E、RISC-V架构及高性能AI边缘计算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2] - 研发投入持续高企,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率为22.1%,研发费用投入同比增长24.41%,2022年以来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始终维持在20%以上 [2] - 公司构建了开放的开发者生态,其物联网操作系统ESP-IDF及开源社区构成了软硬件一体化系统级优势 [2] 行业前景与市场机遇 - 行业层面,AI与物联网在边缘侧的融合持续加速市场扩容,据IDC预测,到2028年中国边缘计算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32亿美元 [3] - 公司集成AI加速功能的ESP32-S3等系列芯片可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穿戴、工业物联网等下游领域 [3] - 报告期内,公司成功拓展了与多家头部家电厂商及智能硬件品牌的项目合作,下游客户需求呈现多元化和高端化趋势 [3] 分业务预测 - **模组及开发套件业务**: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5.46亿元、19.79亿元、23.7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8.00%、28.00%、20.00%,毛利率稳定在41.00% [12][13] - **芯片业务**: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0.80亿元、14.91亿元、19.0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8.00%、38.00%、28.00%,毛利率稳定在53.50% [12][13] - **其他业务(技术授权、服务等)**: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5.55亿元、17.68亿元、18.90亿元,毛利率维持在约52%的高水平 [12][13] 估值与可比公司 - 估值基于2026年50倍市盈率(PE)得出目标价 [8][14] - 可比公司(恒玄科技、泰凌微、瑞芯微)2026年平均PE为45倍,乐鑫科技2026年PE为45倍,与行业平均持平 [14][17] - 公司作为AIoT主控芯片龙头厂商,深度受益于端侧AI智能化渗透率快速提升,其软硬件一体化的生态壁垒是估值溢价的重要支撑 [8][14]
通信“风”再起!5G相关ETF强势霸屏
搜狐财经· 2025-10-27 23:58
5G与通信ETF市场表现 - 10月27日,2只5G主题ETF当日涨幅超过5%,多只5G、通信、半导体等主题ETF当日涨幅超过3% [1] - 华夏中证5G通信ETF当日收涨5.07%,最近两个交易日涨幅超过10% [2] - 截至10月27日,多只5G、通信主题ETF年内涨幅超过90% [1][4] - 部分通信主题ETF年内获场内资金持续净流入,最高1只年内获资金净流入超35亿元 [4] - 自10月20日之后,相关ETF开始强势反弹,走出“V”字趋势 [4] 相关板块与个股表现 - 10月27日,Wind中国通信设备行业指数当日涨幅为3.77%,电子元器件行业指数涨幅为3.34% [3] - 通信设备、电子元器件等板块领涨,多只通信、半导体等个股触及涨停或大涨 [1][3] 核心驱动因素 - 政策支持、产业发展以及市场预期共同构成了5G和通信板块上涨的核心驱动力 [1][6] - 毫米波、3.2T光模块、800G光器件等产业链技术升级显著激发了市场的投资热情 [5] - AI手机的加速渗透,叠加前三季度电信业务收入稳步增长,使5G通讯板块直接受益 [5] - 板块高景气度获得市场共识,吸引增量资金持续流入,形成正向循环 [7] 产业发展机遇与前景 - 随着AI大模型训练的发展,边缘计算节点必将大幅扩容,对5G固定无线接入设备的需求将激增 [6] - 以光模块为代表的AI算力板块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1][7] - 更高效的网络架构和更大带宽的支持将成为未来数据中心和算力平台提升计算效率的关键因素 [7] - 光通信、PCB、高功率电源、液冷等国内相关产业链环节或将持续受益 [7] - 两融作为科技加仓的代表资金,其买入额与成交占比有望稳步回升,意味着后续科技板块的企稳回升值得期待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