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阶辅助驾驶
icon
搜索文档
15万级纯电三雄争霸:谁能俘获Z世代的芳心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格局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特斯拉Model2引发全球价格战,国内车企通过固态电池量产和800V超充等前沿技术提升竞争力[1] - Z世代消费者偏好10-15万预算区间,注重颜值、性能和性价比的平衡[1] 东风奕派eπ007产品分析 - 定位15万级市场,起售价12.56万,配备电动尾翼和WANOS全景声座舱,性价比突出[1] - 四驱版0-100km/h加速3秒,增程版综合续航达1200km,适合性能与长途需求[3] - 底盘由冠军团队调校,后驱/四驱布局,50:50轴荷比,操控性能优异[3] - 标配20扬声器WANOS全景声、主驾按摩、HUD抬头显示,全系L2级驾驶辅助,可选高速NOA和LAPA记忆泊车功能[3] 日产N7产品分析 - 起售价11.99万,低于同品牌燃油车轩逸,合资品牌反击国产车的代表[4] - 配备AI云毯座椅12点按摩、通风加热、主动侧翼支撑,2915mm轴距提供C级车空间[6] - 高配版搭载Orin芯片+8295座舱芯片,支持高速NOA和自动泊车,但前置前驱布局偏向舒适调校[6] 小鹏MONA3产品分析 - 顶配15.58万配备XNGP全场景智驾,支持城区道路自动避障和跨层泊车[7] - 风阻系数0.194,溜背造型影响后排头部空间,内饰极简风格缺乏豪华配置[7] - 标配L2辅助驾驶、全景天幕、语音控制,定位科技直男用户群体[7] 消费者偏好与市场趋势 - 汽车从代步工具转向"第三生活空间",消费决策逻辑变化[9] - 日产N7主打居家舒适,小鹏MONA3吸引技术极客,东风奕派eπ007以全能表现赢得大众市场[9] - 15万级市场的成功关键在于理性需求与感性价值的平衡[9]
辅助驾驶迎来供应链黄金时代,车企需要「六边形战士」
36氪· 2025-05-12 16:42
比亚迪挥起「天神之眼 C」的大刀,斩向了中阶辅助驾驶。 7 万级,暴露出中阶辅助驾驶最不「性感」的一面。 尽管中阶辅助驾驶是高阶辅助驾驶之下更厚实的一块蛋糕,但它一定是乏味的。 由于技术同质化,中阶辅助驾驶的价值感更多体现在价格与性能的错位配置上。 这使得中阶辅助驾驶玩家注定要做压榨成本,提高性能的「累活儿」,在枯燥的测试过程中反复锤炼产品。 由此,中阶辅助 驾 驶玩家们比 拼 的不是先进的技术创新思维,更多是坚实的工程化能力。 这其实是博世的绝对优势。 作为辅助驾驶行业的后起之秀,博世敢于将高阶辅助驾驶应用于 QNX 这一航空级操作系统,并在业内首次将私有云合规应用于辅助驾驶开发项目上,足 以窥见其对安全合规的不懈追求,以及自身强大的工程化落地能力。 2023 年底,博世高阶辅助驾驶方案已在奇瑞星纪元 ES 车型上量产落地。 现在,这家国际 Tier1 进入中阶辅助驾驶的「斗兽场」,成为了搅动中阶辅助驾驶风云的新变量。 01中阶辅助驾驶,5000 元级别的卡位战 今天,中阶辅助驾驶扛起辅助驾驶普及的大旗,成为新一片蓝海市场。 在「性能往上卷,价格往下压」的竞争趋势下,主流中阶辅助驾驶玩家们心照不宣地玩起了「 ...
湍流中的裁员,关税影响和中国市场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5-10 23:05
财务表现 - 2024财年销售额903亿欧元同比下降1.4% 息税前利润率从5.3%降至3.5% [4] - 汽车业务销售额558亿欧元持平 家电业务增长1.6%至203亿欧元 能源与建筑技术下跌2.7%至75亿欧元 机械制造业务同比降13%至64亿欧元 [4] - 2025年Q1销售额同比增长4% 中国市场增长1% [12] 中国市场战略 - 中国贡献20%销售额 2024年销售额142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7% 智能出行占比82%达1166亿人民币增长4% [6] - 过去10年累计投资超600亿元 2024年投资约60亿元 计划50个电动出行新项目量产 [6] - 研发投入119亿人民币占销售额8% 35个制造基地和26个研发中心 [26] 技术布局 - 累计供应1700万件电动/混动部件含550万台电机 看好插混与氢能过渡 [18] - 终止固态燃料电池研发 推出Hybrion电堆 预计2030年氢能领域销售额达数十亿欧元 [19] - 高阶辅助驾驶聚焦L2城区方案 与奇瑞合作推出城区NOA功能 [24] 全球运营调整 - 全球员工数减少2.7%至417859人 欧洲裁员8624人 亚太裁员2318人 [13] - 计划2025年销售额自然增长1%-3% 2026年目标利润率7% 2030年年均增长目标6%-8% [12] - 关税影响约20亿人民币 占中国销售额比例不足2% [26] 行业趋势应对 - 上海车展推出110+新能源车型 纯电/混动仍为主流 [15][17] - 欧盟氢能税收政策抑制需求 呼吁德国政府豁免资源税 [18] - AI驱动辅助驾驶转型 中国快速发展端到端模型 [21][22]
伯特利:Q1营收同比高增,智能电控放量-20250509
华泰证券· 2025-05-09 10: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 68.97 元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伯特利 Q1 营收同比高增,智能电控放量,WCBS 产品有望持续放量,EMB、线控转向等智能底盘新产品有望随高阶辅助驾驶落地迎来成长机遇 [1] - 主营产品销量同比高增,在手订单释放兑现营收增长,后续智能底盘多产品线协同将推动营收延续强劲增长势头 [2] - Q1 毛利率短暂承压,期间费率同比下降,后续随更高附加值产品量产爬坡,盈利结构有望优化 [3] - 海外产能陆续落地,全球化脚步加速,看好全球化成长空间 [4] - 维持公司 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 15.1/19.3/24.2 亿元,基于可比公司估值均值,给予公司 25 年 27.7 倍 PE 估值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5Q1 营收 26.38 亿元(yoy + 41.83%,qoq - 21.45%),归母净利 2.70 亿元(yoy + 28.79%,qoq - 37.25%) [1] - 25 - 27 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 127.41 亿、162.90 亿、205.65 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15.10 亿、19.28 亿、24.16 亿元 [7][18] - 25Q1 毛利率同环比 - 2.3pct 至 18.0%,销售/管理费率同比分别 - 0.11/+0.03pct,环比 + 1.16pct/+0.30pct 至 0.41%/2.55%,研发费率同环比 - 1.1pct/-0.81pct 至 4.87% [3] 产品销售 - 25Q1 智能电控/轻量化制动/盘式制动器产品销量分别同比 + 58%/23%/36% [2] - Q1 新增量产项目 57 项,同比 + 11.8%,EPB、WCBS、ADAS 产品分别新增 61/23/9 个定点项目 [2] 产能布局 - 24 年墨西哥一期轻量化工厂快速达产,25 年墨西哥二期工厂将落地,欧洲地区将在摩洛哥建设新工厂 [4] 估值相关 - 可比公司 2025E 平均 PE 为 27.7 倍 [13] - 给予公司 25 年 27.7 倍 PE 估值,对应目标价为 68.97 元 [5]
在上海车展,奔驰、宝马发起反击战
36氪· 2025-04-29 13:11
文章核心观点 自主品牌凭借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进展销量上涨,但智能驾驶事故引发顾虑,政策关注质量与安全,传统豪华品牌"BBA"在上海车展发起反击,奔驰靠变速箱技术、宝马靠驾控革新展示优势,自主品牌与豪华品牌竞争或使豪华车兼具智能化与可靠性 [1][2][12] 行业现状 - 2024年自主品牌市占率达60%,凭借领先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进展销量快速上涨 [1] - 2025年一季度中国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在新能源汽车中搭载率超60%,L2+级高阶辅助驾驶走在前列 [1] - 工信部要求车企开展辅助驾驶测试验证,明确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夸大虚假宣传 [1] - 动力电池新规落地,技术要求从着火爆炸前五分钟报警调整为不起火不爆炸 [1] 奔驰情况 - 车展推出新车,纯电CLA长轴距版是「最智能」产品,与Momenta合作推出高阶智驾功能,实现全场景辅助驾驶 [3] - 纯电CLA首发搭载自研MB.OS操作系统,应用中国本土供应商语音识别能力和字节跳动豆包AI大模型,有更通畅丰富中文体验 [4] - 纯电CLA用85kWh三元锂电池实现CLTC工况下866公里续航,车重超2.1吨时百公里电耗10.9kWh,搭载两档变速箱节省成本 [5] - 两档变速箱本身无绝对技术壁垒,但能耗型变速箱研发测试复杂,奔驰擅长系统性工程,后续车型或有迭代进步 [6][7] 宝马情况 - 宝马与阿里巴巴合作,中国市场新世代车型应用阿里通义大模型,追平AI大模型上车进度 [9] - 新座舱采用视域投影屏代替仪表盘和倾斜异形中控屏幕,智能化策略服务驾驶内核 [9][10] - 新世代概念车搭载分布式四电机系统,有主动空气动力学系统,开发动力+底盘融合驾控大脑,完成极限爬坡挑战 [10] - 概念车传感器可快速扫描地面坡度,系统调校让后轮高速过弯反向偏转,提升整车性能与稳定性 [11]
对话上汽奥迪谢施奇:从 A5L Sportback 开始,燃油新车都有高阶辅助驾驶
晚点Auto· 2025-04-18 22:54
燃油车高阶辅助驾驶突破 -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为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的燃油车,支持高速NOA、城市NOA及AVP泊车功能,计划2025年上海车展发布[4] - 奥迪PPC平台升级E³ 1.2电子电气架构,通过5个高性能计算平台集中算力,数据传输速率提升至传统CAN总线的数百倍,支持激光雷达实时数据传输[6][7] - 第五代EA888发动机搭配MHEV Plus超级轻混系统(48V),实现低速纯电行驶、纯电泊车等功能,优化高阶辅助驾驶响应速度[7] 华为与奥迪技术合作细节 - 华为选择奥迪因后者具备豪华车机械素质及PPC平台架构优势,双方自2022年初开始合作研发[6][8] - 奥迪VMM车辆动力管理系统作为执行层核心,与华为感知/规控层协同,保留品牌特有的加速/制动操控质感[10] - 传感器配置达32个(含2颗激光雷达、12摄像头),采用嵌入式激光雷达设计兼顾美观与安全性[10][11] 产品差异化与市场定位 - A5L Sportback针对35岁以下年轻用户,保留欧版Sportback造型及无框车门,轴长比维持0.59同时加长加宽[14] - 上汽奥迪2023年A7L终端销量同比增长106%,90%车主为35岁以下人群,重塑品牌"年轻、科技、豪华"形象[14] - AUDI新品牌首款中型纯电车由奥迪主导设计,未来2-3年将推出中大型SUV/轿车,与燃油车形成互补产品矩阵[16] 行业趋势与战略布局 - 公司提出"用户价值驱动"战略,通过华为智驾+燃油车机械素质组合吸引新能源用户回流[14][16] - 预计中国三分之一用户仍偏好燃油车,高阶辅助驾驶技术将打破能源形式限制[10][13] - 友商已跟进燃油车高阶辅助驾驶研发,行业竞争焦点转向智能化与能源形式兼容性[13][16]
对话上汽奥迪谢施奇:从 A5L Sportback 开始,燃油新车都有高阶辅助驾驶
晚点LatePost· 2025-04-18 14:36
燃油车高阶辅助驾驶突破 -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为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的燃油车,支持高速NOA、城市NOA及AVP泊车功能,计划2025年上海车展发布[2][4] - 奥迪PPC平台升级E³ 1.2电子电气架构,采用5个高性能计算平台集中算力,千兆以太网传输速率达传统CAN总线数百倍,支持激光雷达实时数据传输[4][5] - 48V超级轻混系统(PTG电机+启动电机)实现纯电低速行驶、泊车及空调功能,优化辅助驾驶响应[5] 华为与奥迪技术合作细节 - 华为选择奥迪因E³ 1.2架构可满足高阶智驾对速度、操控及功耗需求,VMM车辆动力管理系统实现"大脑-小脑"协同控制[6][8] - 传感器配置达32个(2激光雷达+12摄像头+6毫米波雷达+12超声波),数量超部分华为智驾车型,嵌入式激光雷达设计兼顾美观[8][9] - 软件测试标准差异:奥迪侧重极限工况(如雨雪环境),华为专注中国典型路况(人车混行、异形红绿灯)[11] 产品战略与市场定位 - A5L Sportback保留欧版Sportback造型+无框车门,轴长比0.59,针对中国加长加宽,目标吸引新能源用户关注智驾与机械素养[12] - 上汽奥迪2023年A7L销量同比增长106%,90%车主年龄<35岁,新品牌AUDI首款纯电车由奥迪主导设计,2-3年内推中大型SUV/轿车[12][14] - 未来燃油车型基于PPC平台均有望搭载高阶辅助驾驶,形成"油车+新能源"双线产品矩阵[4][14] 行业竞争与趋势 - 燃油车高阶辅助驾驶突破依赖电子架构革新,奥迪PPC平台解决传统分布式ECU信号延迟问题[4][5] - 公司认为高阶智驾与能源形式无关,中国1/3用户仍偏好油车,友商已跟进相关技术研发[11] - 豪华品牌通过机械素质(如quattro四驱+EA888发动机)与智驾结合实现差异化体验[6][8]
对话上汽奥迪谢施奇:从 A5L Sportback 开始,燃油新车都有高阶辅助驾驶
晚点LatePost· 2025-04-18 14:36
核心观点 -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将成为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的燃油车,打破燃油车无法实现高阶辅助驾驶的行业共识[2][4] - 奥迪全新PPC平台和E³ 1.2电子电气架构解决了燃油车在响应速度和数据传输效率上的瓶颈,为高阶智驾提供硬件基础[4][5] - 华为与奥迪的合作强调技术融合而非简单方案移植,结合奥迪机械素质与华为算法优势打造差异化体验[6][8] - 上汽奥迪通过A5L Sportback和全新AUDI品牌双线布局,同时覆盖燃油车智驾需求与新能源市场[12][14] 技术突破 - E³ 1.2架构采用千兆以太网,数据传输速率达CAN总线数百倍,集成5个高性能计算平台控制全车功能[4][5] - 搭载32个传感器(含2激光雷达+12摄像头+6毫米波雷达+12超声波),数量超过部分华为智驾车型[8][9] - 超级轻混系统(48V)支持纯电模式下的低速行驶、泊车和空调功能,优化智驾系统表现[5] - VMM车辆动力管理系统实现"人车合一"操控,保持奥迪传统驾驶质感的同时执行智驾指令[8] 产品战略 - A5L Sportback保留欧版Sportback造型,轴长比维持0.59但针对中国市场加长加宽[12] - 2023年A7L销量同比增长106%,90%车主年龄在35岁以下,重塑品牌年轻化形象[12] - AUDI品牌首款中型纯电车由奥迪主导设计,未来2-3年将推出中大型SUV/轿车新能源车型[14] - 基于PPC平台的燃油车后续产品均有望搭载高阶智驾,形成完整技术路线图[4][14] 市场定位 - 瞄准既追求燃油车机械素质又需要高阶智驾的客户群体,避免能源形式与智驾功能二选一[8][12] - 传感器嵌入式设计保持车身美观,体现豪华品牌对设计美学的坚持[8][9] - 测试标准强调"安全-舒适-效率"三角平衡,结合奥迪极限工况验证与华为本土化场景适配[9][11] - 当前中国仍有1/3消费者偏好燃油车,为燃油车智驾技术提供明确市场空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