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

搜索文档
立足区域发展 践行责任担当,太仓工行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新浪财经· 2025-06-05 14:47
厚植科技金融,赋能产业升级。聚焦区域发展战略,立足太仓航天航空、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核心产 业优势,积极执行以行业研究为驱动的信贷投放机制,用足用好产业集群和科创企业审贷模式,持续加 大对制造业企业金融供给力度,以金融活水润泽创新沃土。截至4月末,该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超80亿 元,较年初净增4亿元。科创企业贷款规模近30亿元,增速超30%,服务覆盖太仓全市50%的科创企 业。 做优绿色金融,护航低碳转型。以绿色信贷资源配置最优化为主线,持续推动绿色金融体系提档升级, 全力支持太仓港绿色港口建设、天顺风能海工项目等标杆工程,助力污水治理、绿色物流枢纽建设,赋 能城市更新与产业转型,为太仓"双碳"目标注入持续动能。截至4月末,该行绿色贷款余额突破80亿 元,较年初新增12.7亿元,其中长期贷款占比超80%。 深耕普惠金融,助力小微企业成长。扎实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见效,持续提升金融支持 的精准性与适配度,有效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持续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全面走访摸排辖内 企业,深入对接企业需求,建立"一企一策"服务机制,年内为某"专精特新"企业量身设计票据贴现方 案,快速落地1000万元资金,缓 ...
金融“五篇大文章”引领变革,股权投资迎来新的变化
Wind万得· 2025-06-05 07:31
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背景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构建"1+N"政策体系,明确重点领域和着力点,推动金融行业创新发展 [3] - 私募股权投资行业作为资本市场关键环节,将迎来新的战略机遇 [3] 硬科技投资 - 科技金融政策强调"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金融服务,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4] - 配套措施包括优化融资环境(贷款+直投、知识产权质押等)、发挥资本市场枢纽作用(科创板/创业板改革) [4] - 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鼓励保险资金参与重大科技任务,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 [5] - 2025年前5月硬科技领域投融数据:机器人赛道261起/120亿元(+45.8%/+42.8%)、半导体450起/250亿元(降幅收窄)、新材料290起/190亿元(+52.4%)、人工智能570起/305亿元(+16%) [7] 绿色产业投资 - 绿色金融政策完善标准体系,推动碳核算和信息披露,2024年清洁能源产业经济贡献13.6万亿元(+19.3%),超过房地产(9.6万亿元) [8] - 碳中和赛道2024年投融1380起/1800亿元,细分领域包括氢能、核能、新型储能等 [9][10] - 建立全方位融资渠道(碳中和债券、绿色信贷贴息、绿色IPO等)降低PEVC投资风险 [11] 养老经济投资 - 银发经济市场规模2024年约7万亿元(占GDP6%),2035年预计达30万亿元(占GDP10%) [13] - 2024年养老领域融资仅36起/亿元,显示资本关注度低但潜力巨大 [13] - 政策支持"医养结合"、"智慧养老"新模式,鼓励布局养老服务、康复机器人、适老化改造等 [14] 普惠金融与数字金融 - 普惠金融聚焦小微企业和乡村振兴,2024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3.3万亿元 [16] - 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融超5万起/5000亿元,专精特新企业4.7万起/17.5万亿元 [16] - 金融科技赛道2024年5月末投融6700起/1.1万亿元,重点领域包括数字支付、区块链应用等 [18] 股权投资生态变革 - 募资环境改善(保险/养老金等长期资金注入),投资聚焦科技/绿色/养老等国家战略领域 [19] - 退出渠道优化(注册制改革、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估值体系更趋理性 [19]
贝莱德建信理财总经理张鹏军: 以全球视野深耕中国市场 打造特色理财服务
中国证券报· 2025-06-05 04:43
公司发展概况 - 贝莱德建信理财自成立以来资产管理规模从首只产品25亿元增长至400亿元,几乎每年实现规模和客户数量翻倍,2024年底目标为在现有基础上再翻一倍 [1] - 公司构建八大产品体系覆盖固收、权益、混合、QDII、养老等领域,涵盖四个风险等级,累计发行288只产品 [1][3] - 产品业绩表现突出:2024年到期固收封闭式理财产品达标率99%,"贝安心2032"养老产品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超5% [3][8] 股东优势整合 - 贝莱德集团提供系统化主动权益投资(SAE)策略、全球智库支持和运营管理经验 [4] - 淡马锡提供国内金融市场战略参考,建设银行贡献渠道优势及人才、信息系统等全方位支持 [4] - 融合形成"客户第一,追求卓越,同舟共济"的企业文化,兼具国际化视野与本土化特色 [4] 产品战略布局 - 采取"以正合,以奇胜"战略:固收类产品占比70%,重点加强低风险产品建设;同时布局海外(20%)、多资产(10%)等特色领域 [5][6] - 养老金融领域优势显著:唯一拥有"双资质"的合资理财公司,三只养老产品权益配置比例分别为30%/10%/5% [8][9] - 个人养老金产品表现优异:"贝嘉目标风险"年化收益率超4%,新产品"贝嘉智能心"业绩超预期 [8] 渠道与能力建设 - 拓展母行外渠道,3月"贝远稳航"产品登陆中国银行,未来将综合考量渠道禀赋扩大覆盖 [6] - 通过社会化招聘完善固收团队建设,实现投资策略多元化,同时挖掘另类资产潜力 [6] - 强调能力驱动的规模增长,注重投资管理、风险管理、产品设计等核心能力提升 [7] 养老金融规划 - 借鉴贝莱德集团管理11.6万亿美元资产中超半数养老资产的经验开发产品 [9] - 联合建设银行开展全国养老金融调研,计划发布养老金融白皮书指导行业发展 [10] - 认为理财产品"长投"特性与养老需求天然契合,可通过权益配置平衡风险收益 [10]
每日钉一下(H股指数的估值百分位高,是真的吗?)
银行螺丝钉· 2025-06-04 21:48
文 | 银行螺丝钉 (转载请注明出处) ◆◆◆ ▼点击阅读原 文,免费学习大额家庭资产配置课程 这里有一门限时免费的福利课程,介绍了个人养老金的投资方法。 想要获取这个课程,可以添加下方「课程小助手」,回复「 养老金 」领取哦~ 更有课程笔记、思维导图,帮您快速搞懂课程脉络,学习更高效。 投资个人养老金,既可以为自己的养老增添一份保障,还能享受个税递延的优惠。 个人养老金账户如何开通?5大品种如何投资? ...
这类理财产品再上新
金融时报· 2025-06-04 21:16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市场动态 - 中银理财新增2只每日开放的固定收益类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风险等级分别为二级(中低)和三级(中)[1] - 自2023年2月以来,6家理财公司共发行35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截至2024年3月投资者累计购买金额超129.91亿元[1] - 当前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以固收类为主(29只),混合类仅6只,其中23只为中低风险,12只为中风险[2] 产品收益与市场趋势 - 新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限普遍降至2%左右,上限约3%,较早期产品(下限5%、上限6%)明显下行[3] - 存续的33只产品净值均高于1,显示全部浮盈,核心设计理念强调长期保值增值[2] - 银行理财市场整体业绩比较基准呈下行趋势,非个人养老金产品独有现象[3] 产品种类与政策推动 - 截至2024年6月,个人养老金产品总数达1028款,包括储蓄类466款、基金类297款、保险类230款、理财类35款[4] - 2024年12月起国债、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被纳入产品目录,形成从低风险到高风险的产品矩阵[4] - 行业鼓励开发中低波动型基金、长期养老储蓄等差异化产品,以提升制度吸引力[5][6] 投资者需求与行业建议 - 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超7000万,但存在"开户热、缴费冷"现象,需增强产品差异性[5] - 机构建议根据年龄、风险偏好匹配产品类型,强调生命周期服务和权益类资产配置[6] - 当前无风险收益率较低,行业呼吁提高对权益类资产波动性的容忍度以提升长期收益[6]
招商证券: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6-04 18:12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二○二四年年度股东大会 会议资料 大 会 议 程 关于招商证券国际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全资子公司 2025 年度担保授权方案的议案 议案 1 关于公司 2024 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的议案 各位股东: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简称《公司章程》) 的规定,现提请股东大会审议公司 2024 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具体如下: 一、2024 年度董事会主要工作 中央沉着应变、综合施策,特别是 9 月末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社会信心有 效提振,经济明显回升,全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GDP 同比增长 5%。 随着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出台和"1+N"政策体系的逐步落地,以及一揽子增 量政策积极效应的持续显现,资本市场回暖向好,展现出较强韧性。12 月末, 上证指数同比上涨 12.7%,深证成指同比上涨 9.3%;全年 IPO 和再融资发行规模 均大幅下降,一级市场股权融资规模 2,485 亿元,同比下降 73%;二级市场日均 股基交易额 1.2 万亿元,同比增长 23%。 会议时间: 通过交易系统投票平台的投票时间: 的一年。公司积极应对监管新规实施、行业竞争加剧等考验,保 ...
十张图看清中美消费差异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6-04 14:46
消费结构 - 2024年中国居民消费/GDP为39.9%,远低于美国的67.9%[3][7] - 2024年中国居民消费中服务消费占比46.1%,低于美国的68.5%[3][10] - 2024年中国居民消费中文化娱乐、金融保险占比分别为3.2%、0%,低于美国的10%、8.1%[14] 收入分配 - 中国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为52.8%,略低于美国的54.6%[3][17] - 中国居民收入主要依靠工资性收入(56.5%),财产性收入占比仅为8.3%,美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占比20%左右[3][22] 储蓄与支出压力 - 2023年中国居民储蓄率为43%,远超美国的17.4%[3][25] - 2024年中国房价收入比为28.5,远高于美国的3.3[3][29] - 中国将一个孩子抚养至18岁的成本/人均GDP的比值为6.9倍,仅次于韩国,高于美国的4倍左右[3][30] 养老与消费年龄 - 2023年中国养老金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资产规模占GDP比重为8%/4%/0%,美国为10%/79%/57%[3][34] - 中国男性/女性消费高峰分别在33岁/40岁,美国为53岁/48岁[3][35]
【高端访谈】全面融入辽宁振兴发展大局——访中国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葛立圣
新华财经· 2025-06-04 11:30
公司业绩与战略定位 - 截至2024年末各项贷款余额5020亿元,新增345亿元,稳居辽宁四大国有银行首位[1] - 2024年向实体企业投放贷款1984亿元,同比多投223亿元,对公贷款新增287亿元,四大行占比59%[2] - 2025年一季度末贷款余额超5000亿元,对公非贴贷款余额超3000亿元,服务大中型企业近千户[9] 实体经济服务举措 - 央地合作对接180个项目,批复32个,授信770亿元,贷款余额118亿元[2] - 围绕22个重点产业集群授信532亿元,贷款余额159亿元[2] - 供应链金融平台服务2491家链条企业,贷款余额124亿元,创新"脱核"模式投放贷款8亿元[2] 扩大内需与消费金融 - 信用卡及"建易贷"累计带动消费707亿元[3] - 配合政府补贴行动提供分期服务191亿元,同比增长47%[3] - 存量房贷利率调整为30万居民节约利息2.5亿元[3] 金融"五篇大文章"实施 - **科技金融**:科创贷款余额400亿元(截至2025年3月末),新增31亿元[4] - **绿色金融**:绿色贷款余额908亿元,较年初增加135亿元,支持核电等清洁能源项目[4] - **普惠金融**:普惠贷款余额473亿元,新增75亿元,服务4.9万户小微企业[5][6] - **养老金融**:推出38项便民服务,打造48家养老示范网点,申报养老服务贷款1000万元[6] - **数字金融**:"辽事通"月活用户超400万,手机银行用户318万户同比增长10%[6] 特色金融服务 - 国企改革:领投本溪钢铁增资10亿元,承销本钢科创票据5亿元[7] - "一带一路":服务外贸客户983户,国际信贷余额608亿元,新增31亿元[7] - "三大工程":支持城中村改造投放首笔保障房贷款7000万元,储备项目拟融资30亿元[8] - 房地产"白名单":拟修复项目1个,融资需求1亿元[8] 2025年重点规划 - 服务全省"两重"项目,深化商投行综合服务[10] - 依托"辽事通"等平台优化营商环境,赋能新兴产业[10] - 涉农贷款余额544亿元(截至3月末),新增88亿元[9]
个人养老金税惠有“三重享”!很多人不知道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6-04 08:59
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政策 - 自2024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实施个人养老金递延纳税优惠政策 缴费环节可按照12000元/年限额标准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据实扣除 [4] - 投资阶段用个人养老金账户资金投资理财产品等所得收益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4][5] - 领取环节养老金单独计税 按照3%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不并入综合所得 [5][6] 操作流程 - 需取得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出具的扣除凭证作为扣税凭据 [9] - 通过个税App操作即可享受税前扣除优惠 [8][9]
增强个人养老金产品吸引力
经济日报· 2025-06-04 06:18
个人养老金业务问题与监管行动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近期开展专项行动,针对个人养老金业务中存在的"被开户""销户难""空户率偏高"等问题,督促辖区银行保险机构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要求充分提示风险,禁止通过赠送礼品或返现诱导开户[1] - 销售端规范虽重要,但产品吸引力不足问题更需重视,单纯处罚营销乱象可能治标不治本[1] 个人养老金产品现状与改进方向 - 当前个人养老金产品数量已超千款,但同质化严重,约一半为银行自行研发的储蓄类产品,基金类、保险类、理财类产品特色不鲜明[1] - 需进一步丰富产品种类,针对不同风险偏好设计差异化产品,推出与长期护理等养老服务资源对接的特色产品[1] 个人养老金领取条件优化 - 目前资金账户封闭运行,仅允许特定条件(如丧失劳动能力、重大疾病等)提前领取,退休年龄前支取限制严格[2] - 人社部4月底表示将制定提前领取相关办法,未来支取灵活性有望提高[2] 税收优惠制度完善 - 现行政策提供税前扣除及投资收益免税,直接减轻缴费和投资阶段负担[2] - 需进一步丰富税收优惠模式,增强普惠性,让不同群体感受制度激励[2] 个人养老金制度发展前景 - 自2022年12月全面实施以来,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国债等投资范围逐步扩大[3] - 未来几年预计出台更多支持政策,从税收优惠、市场准入、监管标准等多维度激活市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