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
搜索文档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上海“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发力 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央广网· 2025-09-15 08:55
公司业绩与战略 - 一家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智能产品平台型企业上半年实现总营收839亿元,同比增长113% [1] - 公司海外业务占总营收约50% [1] - 公司研发团队有19000多人,占比接近总人数的30%,每年研发投入至少增长百分之十几 [1] - 公司正依托上海优势,加速向机器人、工业软件、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突破 [1] 上海贸易结构 - “十四五”期间,上海高附加值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比从54%上升到60% [2] - 同期上海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突破三分之一 [2] 外商投资与营商环境 - “十四五”以来,上海新增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79家、外资研发中心142家 [2] - 上海是中国内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最为集中的城市 [2] - 一家世界领先的工业软件公司将其最新技术研发实验室落地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 [2] - “十四五”以来,上海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超过980亿美元,年均新设外资企业超5700家 [2] - 管理部门为企业对接政策、拓展业务,并提供人才服务、生活服务等支持 [3]
经济观察丨服务贸易助力 “中国风”成为 “世界潮”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08:48
中国服务贸易“走出去”的机遇 - 中国服务贸易正从“卖产品”向“卖体验”跃迁,典型案例包括《黑神话:悟空》全球爆火、DeepSeek刷屏海外以及《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 [1]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起覆盖150多个国家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包含数千个大基建和小而美项目,东南亚、中东、中亚和拉美国家成为热门投资目的地 [1] - 数字化催生新投资机遇,东盟国家在跨境支付、风险管理等领域存在市场空白,非洲、拉美地区数字基础设施改善也为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出海提供新增长点 [1] 绿色服务与制造业融合机遇 - 全球供应链绿色化转型加速,中国光伏、风电在装机容量、核心技术和企业数量上位居世界前列,为蒙古国、印度尼西亚等资源型国家输出绿色投资理念、运营经验与技术方案提供空间 [2] - 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融合趋势显著,中国电动汽车是绿色技术与强大制造业融合的成功案例,助力公司在全球赛道崭露头角 [2] - 制造与服务密不可分,现代制造业涵盖自动化工厂及品牌设计等服务加持 [2] 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 - 中国企业服务贸易走出去面临多重阻碍,包括一些国家强化贸易限制措施、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标准法规和检测认证门槛,以及部分国家基础设施落后、供应链不足、人力资源缺乏 [2] - 公司走出去应强调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培养国际新兴人才队伍,并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2] - 加强国际合作以拓宽市场,例如即将落地的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将提升服务贸易自由化,为企业创造更多合作机会 [3]
全面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人民日报· 2025-09-15 06:03
传统制造业的战略地位 - 传统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其稳固发展对经济增长形成坚实支撑 [1] - 传统制造业能够吸纳大量就业,起到就业“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 [1] - 传统制造业为我国发展积累了产业升级所需的资本和技术基础 [1] 行业发展现状与规模 - 我国制造业已形成世界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体系最完整的发展优势 [2] - 石化化工、钢铁、建材、机械、汽车、轻工、纺织等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的比重约80% [2] - 2025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升到16.4%,装备制造业占比提高到35.5% [2] - 行业存在“大而不强”“全而不精”问题,低端供给过剩和高端供给不足并存 [2] 市场需求驱动升级 - 最终需求向品质化、个性化方向升级,要求企业以需求牵引生产体系和供给体系调整 [3] - 社会分工深化导致中间需求不断增多,需要企业深入了解技术链路和产业链构成 [3] - 数字技术发展为把握需求变化提供便利,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构建需求实时响应体系,实现柔性化生产 [3] 科技创新核心动力 - 数字化和绿色化是产业变革重要趋势,需推动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转变 [4] - 在全过程引入数字技术和绿色技术,可增强产品设计能力、提高制造精度、降低生产能耗 [4] - 企业需立足自身特点,发扬工匠精神,推动工艺流程优化和产品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 [4] 产业融合与集群发展 - 推进石化化工、钢铁、建材、电力等产业耦合发展,推广钢化联产、炼化集成等模式 [5] - 鼓励与传统制造业上下游服务商深度合作,形成敏捷化、定制化的生产服务体系 [5] - 促进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培育个性化定制、共享制造、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模式 [5] - 在优势领域培育一批主导产业鲜明、市场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5]
158家咖啡店撑起一个IPO
投中网· 2025-09-14 15:04
全球咖啡市场震荡与黑岩咖啡IPO - 全球咖啡市场正经历剧烈震荡 行业巨头纷纷剥离资产 星巴克中国业务股权引二十余家机构竞逐 可口可乐公开兜售旗下英国最大咖啡连锁Costa 精品咖啡代表皮爷咖啡母公司JDE Peet's以157亿欧元被收购[3] - 黑岩咖啡逆势在美股IPO 以20美元发行价募集资金 收盘价27.53美元较发行价上涨38% 总市值约13.1亿美元(93亿元) 市场需求达发行规模20倍 为2023年以来美国餐饮行业首起IPO[4] 黑岩咖啡商业模式 - 采用"得来速"和快取形态为主 单杯服务时间压缩至30秒以内 约四分之三门店配备室内空间 定位通勤与社区场景 契合北美郊区消费者快节奏需求[7] - 走"反精品化"平民路线 相对亲民定价避开瑞幸式低价竞争 比星巴克更具性价比 截至2025年6月30日在美国七个州拥有158家门店[8] 财务表现与运营效率 - 2024年总营收1.609亿美元同比增长20.8% 2025年上半年营收9521.4万美元同比增24.2% 亏损额收窄至194.5万美元 经营利润率从2024年3.7%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5.8%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达14.8%[11] - 2025年上半年同店销售增速10.1% 门店层面利润率提升至29.0% 新店开业后约18个月达到健康水平 单店年均销售额约110万美元 门店层面利润率维持22%左右 新店资本投入约60万美元 现金回报率约40%[12][13] 数字化与产品策略 - 移动点单占门店营收15% 数字化降低人力成本并通过消费数据分析优化产品结构 截至2025年6月会员体系积累超180万用户 会员订单占比高达64%[13] - 能量饮料Fuel系列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销售占比从2024年约22%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约24% 通过会员体系提升复购和能量饮料提高客单的组合策略展现抗周期能力[13] 资本结构与扩张策略 - IPO募集资金用于偿还约1.13亿美元循环贷款 支付发行费用并补充日常运营资金 截至2025年6月30日持有现金及等价物1846万美元[14] - 创始人Jeff Hermandez持有36.6%投票权 Viking Cake BR基金持有36.3% The Cynosure基金与Daniel Brand分别持有12.6%和10.5%[18] 行业定位与发展前景 - 证明在星巴克全球化扩张与瑞幸低价轰炸之外的"第三条道路" 通过精准场景定位 高效运营体系和稳健资本策略在巨头环伺中突围[16] - 市场关注能否复制Dutch Bros成长曲线 Dutch Bros自2021年上市以来股价上涨逾一倍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门店总数达1043家 绝大多数采用Drive-Thru模式[17]
2025服贸会观察—— 共享“数智”机遇 感受行业前沿脉动
人民网· 2025-09-14 10:55
核心观点 - 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正在推动全球服务贸易提质升级 各行业通过AI、5G、区块链等创新应用提升服务效率和体验[1] 智慧教育生态 - 教育服务专题展区推出学生身心健康个性化发展模型"京小健"和多功能课间系统"京小壮" 实现智慧校园解决方案[2] - 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多端联动的AI教辅支持系统 采用类纸屏和墨水屏技术匹配个性化学习节奏[2] - 猿力科技、北师大等机构提供全学段AI课程资源包 中国移动结合AI与地理空间技术构建四维智能生态圈[2] 数字技术与社会治理 - 电信展区展示"支付+通信二合一""AI+新通话"等应用 提升通信服务贸易国际便利化水平[3] - 中国铁塔实现丰台火车站信号全覆盖和深中通道海陆空一体化5G通信网 采用创新组网技术[3] - 多个展台通过"场景还原+动态演示"呈现数字技术赋能社会治理的成果[3] 服务机器人升级 - 云迹科技机器人实现巡游送水、智能清扫和AI摄影服务 标志服务机器人从单机智能向群体智能跨越[4] 供应链数字化创新 - 顺丰、中远海运等企业展示数字交通和智能制造领域的全球首发产品[5] - 中粮集团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20余种贸易单证电子化流转 提升贸易处理效率并推动国际绿色数字化升级[5] - 中粮工业食品通过分布式贸易实践形成"商业实践-标准制定-国际推广"闭环模式[5] 互动体验应用 - 展会设置AI视频和智能模型互动打卡点 让观众体验智慧网联公交和共享出行等实际应用场景[6]
双倍年终奖发了,千亿菜鸟二次创业:要更加市场化与全球化,国际业务已超50%
搜狐财经· 2025-09-14 10:21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过去两年持续进行战略及业务调整,本质围绕两大主线:使自身更加开放以服务所有客户与平台,以及更多聚焦到国际物流和科技上[5][7] - 公司希望从过去专注服务阿里电商生态转型为一家纯粹的物流公司[5] - 公司未来将聚焦全球供应链、跨境物流、海外本地快递与物流科技四大核心板块[7] 国际业务进展 - 公司全球化业务整体占比已超50%[9] - “全球5日达”快线产品预计在年底新增越南、新加坡、菲律宾、匈牙利、奥地利和卡塔尔6个欧亚核心国家路向[8] - 公司海外本地网络建设已从最早的墨西哥拓展至九个国家[9] - 公司海外本地业务板块中,阿里体系内订单与外部平台订单占比达到1:1,且自今年4月以来外部订单增长幅度超200%[9] - 在国际业务模式上,公司除保留跨境直发外,重点拓展海外仓、海外本地等模式以提升商业模式的韧性[8] 国内业务定位 - 公司明确表示聚焦国际不代表不做国内业务,中国供应链服务是公司很重要的基石[9] - 公司国内业务板块主要包括供应链、菜鸟裹裹及物流科技业务[9][10][11] - 公司面向中小微商家推出菜鸟云仓物流产品,目前已开放20余个城市,新商家可享受首百单免费[10] - 公司计划将持续夯实中国供应链,并将国内锻炼出的供应链能力复制到海外[10] 财务与运营表现 - 2025财年全年(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全年营收破千亿,达到1012.72亿元[5] - 公司近期向员工正式发放了“双倍年终”奖金,该举措源自2024年3月宣布撤回上市申请后推出的二次创业奖金激励计划[12]
2025服贸会|出海先“看海” 中国企业聚焦“三化”策略筑牢竞争壁垒
北京商报· 2025-09-13 19:54
品牌经济重要性 - 品牌是经济全球化重要载体和服务贸易重要动力 成为高附加值产业核心组成部分 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并促进文化交流[1] - 品牌承载文化传播 价值传递与信任建立功能 是消费者选择重要依据和市场竞争力核心体现[2] - 高质量发展核心是创新 基础是数字化 标志是品牌力与品牌影响力[3] 中国品牌建设成就 - 中国企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在创新驱动与开放合作双轮驱动下成为链接中外市场纽带[1] - 中国品牌加速迈向世界舞台中央 全球品牌价值500强入围数量与价值持续增长 专利商标申请量多年居世界首位 2024年地理标志产品年产值超9600亿元[2] - 华为手机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品牌获国际青睐 泡泡玛特等新消费品牌和BILIBILI等影视文化品牌在海外广泛传播 体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2] 品牌出海战略 - 品牌出海需洞察目标国政治经济环境 法律法规 媒介舆情和文化差异 同时审视国际化人才与组织架构 选择专业合作伙伴制定传播策略[3] - 实施路径围绕差异化 数字化 本土化展开 需明确品牌定位与核心诉求 打造差异化优势并转化为故事化叙事[3] - 借助数字化手段利用AI大数据预测市场 洞察消费心理与口碑 通过AI生成工具创新商业模式 探索区块链技术在信任构建与价值传递中的应用[3] 技术对品牌影响 - 以深层次大模型和具身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飞速发展 为品牌建设带来机遇与挑战[1] - 数字技术成为品牌传播重要手段与重塑品牌核心基因[1]
昨晚158家咖啡店撑起一个IPO
36氪· 2025-09-13 11:33
全球咖啡市场动态 - 行业巨头剥离资产 星巴克中国业务股权竞标进入决赛圈 博裕资本 凯雷集团 殷拓集团 红杉中国 春华资本等机构参与竞逐[1] - 可口可乐出售英国最大咖啡连锁Costa 精品咖啡代表皮爷咖啡母公司JDE Peet's以157亿欧元被Keurig Dr Pepper收购[1] - 黑岩咖啡逆势美股IPO 发行价20美元 收盘价27.53美元 较发行价上涨38% 总市值13.1亿美元(93亿元人民币) 市场需求达发行规模20倍[1] 黑岩咖啡商业模式 - 采用"得来速"(drive-thru)和快取形态为主 单杯服务时间压缩至30秒以内 约四分之三门店配备室内空间 定位通勤与社区场景[3] - 走"反精品化"平民路线 避开瑞幸式低价竞争 比星巴克更具性价比 产品结构中能量饮料Fuel系列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销售占比从2024年22%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24%[3][5][6] - 创始团队具有高强度执行力 通过老员工调派确保服务标准统一 成功将太平洋西北地区运营经验复制到新市场[3][4] 财务表现与运营数据 - 2024年总营收1.609亿美元 同比增长20.8% 2025年上半年营收9521.4万美元 同比增长24.2%[6] - 亏损持续收窄 2025年上半年亏损194.5万美元 优于2024年同期223.5万美元亏损 经营利润率从2024年3.7%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5.8%[6] - 单店经济效益显著 新店开业约18个月达到健康水平 单店年均销售额约110万美元 门店层面利润率22% 新店资本投入约60万美元 现金回报率约40%[6] 数字化与会员体系 - 移动点单占门店营收15% 数字化工具降低人力成本并通过消费数据分析优化产品结构[7] - 会员体系积累超180万用户 会员订单占比高达64% 形成稳定消费粘性[7] - 通过会员体系提升复购率和能量饮料提高客单价组合策略 展现抗周期能力[7] 资本策略与扩张计划 - IPO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偿还约1.13亿美元循环贷款 支付发行费用并补充日常运营资金[7] - 目前在美国七个州拥有158家门店 上市后将进一步扩大门店网络 与星巴克 Dutch Bros等大型连锁品牌竞争[2][5] - 创始人Jeff Hermandez持有36.6%投票权 Viking Cake BR基金持有36.3% The Cynosure基金与Daniel Brand分别持有12.6%和10.5%[9] 行业对标与发展前景 - 被视为检验投资者对消费领域兴趣试金石 是自2023年餐饮连锁Cava上市以来美国餐饮行业首起IPO[1] - 参考Dutch Bros成长曲线 Dutch Bros创立于1992年 2021年上市后股价上涨逾一倍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门店总数达1043家 绝大多数采用Drive-Thru模式[8][9] - 证明在星巴克全球化扩张与瑞幸低价轰炸外存在"第三条道路" 通过精准场景定位和高效运营体系实现区域品牌突围[8]
聚焦新突破 数据助力茶饮行业转型升级
人民网· 2025-09-13 10:01
行业发展趋势 - 茶饮行业正经历深度变革 驱动因素包括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和口味需求多元化 [1] - 数字技术催生新产业 新业态 新模式 大数据助力行业转型升级 [1] - 新茶饮行业从高速扩张迈向精细化运营阶段 多家企业借助数据洞察推动产品与体验升级 [1] - 数字化与健康化已成为头部品牌的共同发力点 [2] 公司战略与产品 - 公司推出“不加糖天然营养+”计划 联合多家专业机构与百位营养师 [1] - 产品策略核心为“营养食材+新鲜现制+低卡控糖” 推动品牌从“控糖减糖”迈向“天然营养强化” [1] - 此举是公司在健康茶饮领域的一次重要产品策略延伸 [1] - 公司通过“奈雪Green”等轻食店型拓展消费时段覆盖 从传统茶饮延伸至早餐 午餐 下午茶等多类场景 [2] 运营数据与市场表现 - 新注册会员中以年轻群体为主 其饮茶需求从“即时性饮用”向“日常化轻养生”拓展 [1] - 健康产品策略对运营效率产生积极影响 报告期内单店日均销售额同比提升4.1% [1] - 报告期内日均订单量从265.9单增至296.3单 同比增长11.4% [1] - 新一线城市单店日销售额增长明显 增幅超过9% 显示健康类产品在不同层级市场均获接受度 [1] 未来展望 - 公司未来将继续依托会员系统和消费数据 迭代门店模型 拓展消费场景 聚焦健康产品线 [2] - 公司将制定更精准的会员运营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 [2]
调研速递|电声股份接受超百家机构调研,数字零售业务成亮点
新浪财经· 2025-09-12 21:28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0亿元 同比增长11.58% [1] - 净利润2,287.61万元 同比增长115.08% [1] - 数字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32亿元 同比增长32.16% 占营业总收入的43.65%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减少9,553.66万元 同比下降151.81% 主要因数字零售业务增长导致货款支付大于回收 [1] 业务板块表现 - B2C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48亿元 同比增长63.46% [1] - B2B业务营业收入1.85亿元 同比下滑2.86% [1] - 社区团购业务实现营收2.34亿元 同比增长84.41% [1] - 拼多多业务实现营收1.01亿元 同比增长44.51% [1] - 即时零售业务实现营收0.37亿元 同比增长285.45% 主要通过与小象超市、朴朴、美团等渠道合作 [1] - 消费电子行业营销服务收入增长13.46% [1] - 新能源汽车出行业务实现营收1,202.81万元 运营750台自营出行车辆覆盖大湾区城市 与滴滴、T3等平台合作 [1] 技术布局与发展战略 - 公司重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将积极应用生成式AI、大模型、VR/AR、裸眼3D等新技术 [1] - 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营销服务平台 [1] - 自有香水香氛品牌"栖溪"继续拓展线上线下及海外分销网点 并推出新产品 [1] 客户与合作伙伴关系 - 深耕关键品牌客户合作 加大部分电商渠道投入 [1] - 在即时零售渠道与多个知名品牌合作 [1] - 未透露2025年与阿里巴巴的合同额 未对合并重组预期作出明确回应 [1] 财务管控 - 加强成本费用管理 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合计下降6.05% [1] - 投资收益和政府补贴增加 [1] - 加强现金流、应收账款管控及供应商付款安排 [1] - 应收账款与合同资产账面余额较大但账龄较短 主要客户回款状况良好 [1] - 2025年半年度计提、转回及核销相关准备增加利润总额56.53万元 [1] 资本运作 - 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议案为年度常规审议事项 不涉及具体项目 [1] - 股东因自身资金需求减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