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智能化
搜索文档
【2025Q2业绩综述】国内/电动化承压,全球化/智能化可圈可点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9-01 22:15
行业配置观点 - 汽车行业处于电动化红利尾声、智能化黎明前黑暗、机器人产业0-1阶段的新十字路口 [4][7] - 建议下半年加大红利风格配置权重 重点关注三条主线:红利&好格局、AI智能化、AI机器人 [4][7] - 红利&好格局主线覆盖客车、重卡、两轮车及零部件领域 具体标的包括宇通客车、中国重汽A-H、潍柴动力、春风动力、隆鑫通用、福耀玻璃、星宇股份、新泉股份、继峰股份 [4][7] - AI智能化主线优选乘用车港股标的(小鹏汽车-W、理想汽车-W、小米集团-W)及A股标的(赛力斯、上汽集团、比亚迪) 零部件关注地平线机器人-W、中国汽研、德赛西威、伯特利、黑芝麻智能等 [4][7] - AI机器人主线零部件优选拓普集团、精锻科技、福达股份、旭升集团、爱柯迪等 [4][7] 乘用车行业表现 - 2025Q2乘用车零售/出口/批发同比分别增长14%/15%/14% 行业保持高景气 [9] - 新能源零售渗透率自3月以来基本持平 低于预期 主因油车品牌一口价策略见效、新能源重磅新车推出时间较晚、头部新能源车企智驾车型反馈不及预期 [9][38] - 多数车企Q2 ASP提升 主因产品结构变化(如M8/M9/M03 MAX等车型放量)及反内卷监管下价格竞争克制 理想汽车是连续多季度ASP下滑的车企 [9][41] - Q2毛利率普遍环比微幅回升 主因销量增长 赛力斯因产品结构调整(M8销量占比提升)、长城因魏牌&坦克占比提升、长安因降本幅度增加而改善 零跑因收入结构变化、理想和比亚迪因新老款切换去库投入加大、比亚迪和广汽因新车型不及预期而承压 [9][45] - 期间费用率普遍环比下行 比亚迪Q2研发费用153.7亿元 同环比增70.6%/8.1% 研发费用率同比增2.5pct 赛力斯因M8上市营销费用增加致费用率环比增0.6pct [9][47] - 人民币对欧元贬值使出口欧洲市场较多的车企录得汇兑浮盈 支撑Q2利润 [9][54] - 规模效应下多数车企单车利润Q2环比改善 广汽集团因自主新车未及预期及广本持续亏损、比亚迪因智驾车型成本提升及一口价降价影响致单车净利下滑或低于预期 [9][58] 重点车企2025Q2业绩 - 小鹏汽车营收182.7亿元 同环比增125.3%/5.6% 汽车毛利率14.3% 环比升3.9pct 连续8季度上升 净亏损4.8亿元 环比收窄 [61] - 理想汽车营收302.5亿元 同环比降4.5%/增16.7% 汽车毛利率19.4% 同环比增0.7%/降0.3pct 研发费用28.1亿元 同环比降7.2%/增11.8% [63][64] - 零跑汽车营收142.3亿元 同环比增165.5%/42.0% 销量13.4万辆 同环比增151.7%/53.2% 毛利率13.6% 同环比增10.8%/降1.3pct 出口1.3万辆 环比增70% [66][68] - 比亚迪营收2009.2亿元 同环比增14.0%/17.9% 销量115万辆 同环比增16.5%/14.4% 毛利率16.3% 同环比降1.1%/3.8pct 研发费用153.7亿元 同环比增70.6%/8.1% 归母净利63.6亿元 同环比降29.9%/30.6% [70][71] - 长安汽车营收385.3亿元 同环比降2.9%/增12.8% 归母净利9.4亿元 同环比降43.9%/30.6% [72] 重卡行业表现 - 2025Q2批发销量同环比增18.3%/3.5% 略超预期 主因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现及出口超预期 [12] - 行业营收同比增28.9% 利润同比下降 平均毛利率同环比降0.62pct/增0.45pct 归母净利率同环比降0.76pct/增0.05pct [12] - 业绩分化 中国重汽H股及福田汽车表现较好 [12] - 看好国四政策刺激及非俄出口高增下全年行情 [12] 客车行业表现 - 2025Q2出口景气但国内销量拖累 龙头宇通跑出超额收益 [13] - 行业业绩整体兑现 二三线车企增速好于龙头 [13] - 宇通中期分红 股东回馈较好 [13] - 2025H2看好内外需共振 国内公交车招标在以旧换新政策刺激下加速落地 出口及新能源出口红利持续 [13] 摩托车行业表现 - 2025Q2出口同环比增22.0%/21.8% 其中250cc以上同环比增45.9%/22.8% 内销总量同比降6.2% 其中250cc以上同环比增8.1%/76.1% 大排量维持高景气 [14] - 行业收入同环比增15.8%/21.7% 归母净利同环比增37.4%/32.5% [14] - 业绩分化 春风动力及隆鑫通用表现较好 [14] - 海外摩托车市场总空间4000-5000万辆 其中大排量约350万辆 为国内市场的8-9倍 产业处于早期阶段 中国车企在产品及渠道深耕 出口具备竞争力 [15] 零部件行业表现 - 智能化零部件公司2025Q2股价和业绩保持韧性 出现分化 港股走势强于A股 [18] - 个股毛利率展现韧性 降本增效见效 期间费用率普遍下滑对冲下游年降成本压力 [18] - 三好零部件赛道2025Q2业绩整体符合预期 板块内部分化 [19] - 特斯拉Q2全球交付38.41万辆 环比增14.32% 赛力斯批发销量11.07万辆 环比增122.74% 拉动相关产业链公司营收环比亮眼 [19] - 福耀玻璃Q2毛利率环比大幅提升3.08pct 表现出强大竞争优势和虹吸效应 [19] - 长期看2025-2027年自主崛起、新能源向上、智能化渗透率提升、全球化加速趋势延续 优质零部件赛道龙头保持强势 [19] 机器人领域进展 - 2025Q2汽零行业机器人公司业绩承压 爱柯迪受益于欧洲市场良好表现 福达股份受益于混动车型放量带来的新能源曲轴需求上升 [21] - 精锻科技、飞龙股份等以燃油客户为主的企业处新能源转型中期 营收同环比下降 [21] - 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元年 2025H2板块处于持续催化阶段 需关注特斯拉Optimus Gen3样机发布及国内宇树、智元链条业绩落地催化 [21]
【周观点】8月第3周乘用车环比+9.4%,继续看好汽车板块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9-01 22:15
核心观点 - 汽车行业正处于电动化红利尾声与智能化黎明前的关键转折点 下半年建议加大红利风格配置权重 [5][7] - 8月第三周交强险数据47万辆 环比增长9.4% 新能源渗透率达56.2% [2][50] - 二季度业绩分化显著 海外业务与智能化赛道表现突出 [6][11] 本周复盘总结 - 八月第三周交强险47.0万辆 环比上周增长9.4% 较上月周度增长6.8% [2][10] - 细分板块涨幅排序:商用载货车(+1.6%) > 商用载客车(+0.8%) > 汽车零部件(+0.4%) > 乘用车(+0.3%) > 摩托车及其他(+0.1%) [2][10] - 覆盖标的涨幅前五:威迈斯、蔚来-SW、雅迪控股、经纬恒润-W、立讯精密 [2][10] 团队研究成果 - 发布汽车智能化9月投资策略及重卡月报 [3][10] - 覆盖20家上市公司Q2业绩点评 包括赛力斯、福耀玻璃、拓普集团等 [3][10] 行业核心变化 - 小鹏新P7上市 全系标配三图灵芯片 定价21.98-30.18万元 [4][10] - 长城汽车25Q2营收523亿元 同比增7.7% 环比增30.7% 净利润45.9亿元 同比增19.1% 环比增161.9% [4][10] - 比亚迪25Q2营收2009.2亿元 同比增14.0% 环比增17.9% 毛利率16.3% 同比降1.1个百分点 环比降3.8个百分点 [4][10] - 拓普集团25Q2收入71.67亿元 同比增9.69% 环比增24.26% 净利润7.29亿元 同比降10.04% 环比增29.00% [4][10] 板块配置建议 - 建议加大"红利风格"配置权重 重点关注客车/重卡/两轮车/零部件领域 [7][12] - AI智能化主线优选港股乘用车(小鹏/理想/小米)及零部件(地平线/德赛西威等) [7][12] - AI机器人主线关注拓普集团、精锻科技、旭升集团等零部件企业 [7][12] 板块行情表现 - A股汽车板块在SW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4 港股汽车与零部件排名第5 [16] - SW商用载货车单周表现最佳(+1.6%) SW摩托车及其他年初至今涨幅最大 [18][20] - 汽车板块PE(TTM)为万得全A的1.33倍 处于历史67%分位 [32][36] 行业景气度跟踪 - 新能源乘用车8月第三周销量26.4万辆 环比增8.1% 渗透率56.2% [50] - 预计2025年乘用车零售2370万辆 同比增4.1% 新能源车销量1341万辆 渗透率56.6% [52] - L3智能化渗透率预计达20% L2+智能化渗透率预计达33% [54] - 重卡市场预计2025年批发销量105.4万辆 同比增16.9% [57] 重点公司跟踪 - 理想汽车25Q2交付11.1万辆 总收入302.5亿元 汽车毛利率19.4% [67] - 赛力斯25Q2营收432.5亿元 同比增12.4% 环比增125.9% 净利润21.9亿元 同比增56.1% [67] - 宇通客车25Q2营收97.12亿元 环比增51.33% 净利润11.8亿元 同比增16.1% [67] 年度金股调整 - 2025H2调入理想汽车、星宇股份、春风动力 调出德赛西威、伯特利、新泉股份 [70] - 组合风格权重向高股息红利风格倾斜 [73] - H1组合中超预期标的包括小鹏汽车、地平线、拓普集团等 [77]
【2025半年报点评/广汽集团】业绩表现略低预期,静待一体化改革效果显现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9-01 22:1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Q2营收227.3亿元 同比-8% 环比+14% 归母净利润-18.1亿元 业绩表现略低预期[2][3] - 毛利率转负至-3.4% 主因新能源车型销量爬坡未达目标且降本推进中[3]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至-3.6/13/46亿元 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合资触底与华为合作增量预期[4] 财务表现 - Q2营收227.3亿元 同比-8% 环比+14% 广汽乘用车/埃安销量7.7/6.2万辆 同比-25%/-21% 环比+11%/+31%[2][3] - 自主品牌ASP达16.4万元 同比+20% 环比-4%[3] - 毛利率-3.4% 同比-10pct 环比-3.6pct[3] - 投资收益12.3亿元 同比-13% 环比+5% 广丰/广本H1利润33.1/-4.1亿元[3] 业务运营 - 广丰Q2销量18.3万辆 同比+2% 环比+13% 广本销量6.2万辆 同比-32% 环比-33%[3] - 新能源车型埃安S/Y环比增长显著 但处于爬坡期未达目标[3] - 华望项目仍处投入期 影响短期利润[4] 未来展望 - 华为合作车型计划2026年发布 预计带来销量增量[4] - 2025E营收1108.11亿元 2026E增至1420.48亿元 同比+28.19%[6]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46亿元 对应PE17倍[4][6]
汽车电子2025Q2业绩综述:国内、电动化承压,全球化、智能化可圈可点
东吴证券· 2025-09-01 19:37
根据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行业投资评级、核心观点及按目录的详细总结: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建议加大“红利风格”配置权重,并布局AI智能化和AI机器人主线 [3] 核心观点 - 汽车行业进入新十字路口阶段:电动化红利尾声,智能化处黎明前黑暗,机器人创新在产业0-1阶段 [3] - 乘用车龙头车企业绩低于预期,主因竞争加剧及产品迭代放缓 [4] - 重卡行业景气度上行,龙头表现更强,看好政策拉动作用 [7] - 客车出口景气但国内拖累,业绩整体兑现,二三线车企弹性更大 [8] - 摩托车大排量+出口高景气,车企表现分化,海外市场空间广阔 [9] - 智能化零部件趋势分化,降本增效为主线,看好渗透率提升带来的量价升级 [13] - 三好零部件赛道业绩符合预期,内部分化,优质龙头持续成长 [14] - 机器人业绩分化,自主供应链短期承压,关注人形机器人元年催化 [15] 按目录总结 一、乘用车:龙头车企业绩低于预期 - 2025Q2乘用车零售/出口/批发同比分别+14%/+15%/+14%,行业保持高景气但业绩低于预期 [4][30] - 新能源零售渗透率环比持平,低于预期,主因油车一口价策略生效及消费者观望新车 [4][33] - 多数车企Q2 ASP提升,理想汽车ASP连续多个季度下滑 [4][37] - 毛利率环比微幅回升,主因销量增长、产品结构调整及规模效应 [4][40] - 费用率普遍环比下行,汇兑收益支撑利润 [4][45][51] - 规模效应下多数车企单车利润环比改善,广汽集团和比亚迪单车净利低于预期 [4][56] 二、零部件:整体韧性,趋势分化 - 智能化零部件公司股价和业绩保持韧性,降本增效成效显现 [13] - 三好零部件赛道2025Q2营收兑现度高,福耀玻璃毛利率环比大幅提升3.08个百分点 [14] - 特斯拉产业链及赛力斯产业链营收环比亮眼,特斯拉Q2全球交付38.41万辆(环比+14.32%),赛力斯批发销量11.07万辆(环比+122.74%) [14] - 长期看好自主崛起、新能源向上、智能化渗透率提升及全球化加速趋势 [14] 三、重卡:销量上行,盈利分化 - 2025Q2批发销量同环比分别+18.3%/+3.5%,略超预期 [7] - 行业收入同比+28.9%,利润同比下降,毛利率同环比分别-0.62/+0.45pct [7] - 中国重汽H和福田汽车表现相对较好 [7][11] - 看好国四政策刺激及非俄出口高增下的全年行情 [7] 四、客车:业绩兑现,二三线车企更优 - 2025Q2出口景气但国内拖累,龙头宇通市占率提升但增速跑输二三线车企 [8] - 宇通客车和金龙汽车业绩符合预期,毛利率同环比提升 [11] - 2025H2看好内外需共振,国内公交车招标加速及出口红利持续 [8] 五、摩托车:大排量+出口高景气,盈利分化 - 2025Q2出口同环比+22.0%/+21.8%,其中250cc以上同环比分别+45.9%/+22.8% [9] - 行业收入同环比分别+15.8%/+21.7%,归母净利润同环比分别+37.4%/+32.5% [9] - 春风动力和隆鑫通用表现较好,钱江表现一般 [9][11] - 海外摩托车市场总空间4000-5000万辆,为中国市场的8-9倍,产业处早期阶段 [9] 六、其他覆盖公司业绩 - 零跑汽车营收同比+166%,扭亏,符合预期 [5] - 赛力斯利润同比+56%,产品结构改善下毛利率超预期 [5] - 小鹏汽车营收同比+125%,符合预期 [5] - 地平线机器人营收同比+67.6%,亏损扩大但超预期 [16] - 德赛西威利润同比+41.1%,超预期,费用率下降显著 [16] - 福耀玻璃利润同比+31.5%,超预期,高附加值产品带动ASP提升 [17]
天山电子(301379) - 2025年09月0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01 18:2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56亿元,同比增长29.66% [2] - 净利润同比增长15.46%,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9.66% [2] - 毛利率长期维持在20%左右水平 [6] 业务板块发展 - 车载产品营收快速增长,核心客户为比亚迪,合作车企包括东风/五菱/长安 [3] - 推出LC可变光式防眩后视镜模组等车载新产品 [3] - 复杂模组业务实现从零到一突破,已开始小批量供货 [4] - 灵山基地新建厂房封顶装修,预留产能释放空间 [4][7] 生产运营体系 - 檀圩基地专注单色液晶模组,产能已满产 [7] - 灵山基地聚焦中大尺寸/TFT车载/复杂模组等高端产品 [7] - 广西生产基地劳动力资源丰富,员工离职率较低 [6] - 通过智能制造和数据车间提升定制化生产效率 [6] 战略布局 - 通过武汉鼎典投资新存科技和天链芯,布局存储芯片全产业链 [8] - 重点开发CXL扩展内存模组/SSD固态硬盘/存储外设三大产品线 [8] - 首款企业级SSD混合盘研发设计有序推进中 [8] - 采用"芯屏协同,算存融合"的战略组合 [8] 核心竞争力 - 聚焦专业显示领域细分行业的品牌客户 [6] - 产品定制化/差异化/规模化形成竞争壁垒 [6] - 与品牌供应商合作,采购规模推进降本措施 [6] - 受托加工业务按销售收入扣除原材料采购差额确认收入 [5]
“大象转身”,自主大集团打响反击战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01 18:04
核心观点 - 自主汽车大集团新能源转型成效显著 销量快速增长 并通过外部合作、内部整合和海外拓展加速布局 [2][3][8][11][15] 行业销量表现 - 1-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前15位集团合计782万辆 同比增长41.1% 占总量95.1% [3] - 六大汽车集团(上汽/长安/东风/一汽/广汽/北汽)均进入销量前15 [3] - 中国一汽7月自主新能源销量2.85万辆 同比增长129.03% 1-7月累计20.9万辆 同比增长27.9% [4] - 上汽7月新能源车销量11.7万辆 同比增长64.9% 1-7月累计76.36万辆 同比增长43.49% 位居行业第三 [5] - 长安1-7月新能源车销量53.17万辆 同比增长52.34% 新能源产品均价提升4800元 [5] - 东风7月新能源车销量9万辆 同比增长19.7% 岚图1-7月销量6.83万辆 同比增长88% [6] - 北汽蓝谷1-7月销量7.74万辆 同比增长98.58% 极狐上半年销量超5.5万辆 同比增长211% [6] - 广汽埃安1-7月销量12.98万辆 同比下滑16.05% [6] 技术合作转型 - 六大汽车集团均与华为建立合作 从"全栈自研"转向开放合作 [8][9] - 上汽与华为合作打造尚界H5 预售价16.98万元起 18小时小订突破5万辆 [8] - 广汽投资15亿元成立华望汽车 与华为联合打造高端品牌 [9] - 一汽红旗与华为深化合作 新车型将全面搭载乾崑智能驾驶系统和鸿蒙座舱 [9] - 汽车集团还与Momenta/卓驭科技等科技企业合作 并与零跑开展技术及资本合作 [9] 内部架构调整 - 东风整合三大品牌成立奕派汽车科技 重新梳理品牌架构 [11][12] - 岚图汽车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交所 启动私有化退市程序 [12] - 广汽通过流程优化将研发周期从26个月缩短至18-21个月 研发成本降低10%以上 [12] - 长安升格为一级央企后决策链缩短60% 资金调配与跨境合作效率提升 [13] - 上汽启动"大乘用车板块"整合 将核心业务集中管理 [13] 海外市场拓展 - 1-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30.8万辆 同比增长84.6% [15] - 长安深蓝已覆盖66个国家 1-7月累计出口2.19万辆 计划2030年海外销量达38万辆 [15] - 东风奕派计划2027年海外车型达30多款 覆盖多动力形式和市场 2030年本地化制造占比达50% [16] - 岚图已进入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东风携多品牌进军埃及市场 [16] - 广汽埃安进入新加坡/英国等市场 印尼工厂竣工 马来西亚KD工厂产能爬坡 [16]
星宇股份(601799):单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9%,新订单、新产能、新产品持续突破
国信证券· 2025-09-01 16:09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评级(维持)[4][6][58] 核心观点 - 星宇股份已实现客户结构全面调整,从德系日系等合资客户为主转向自主品牌及新能源客户为主,进入全新成长周期[1][8] - 公司产品智能化升级,车灯技术从LED向ADB、DLP持续迭代,同时通过产业链协同拓展汽车电子产品能力圈[3][32][58] - 客户维度持续加大新能源车型项目开拓力度,产能维度推进全球化布局,塞尔维亚工厂产能逐步释放,并成立墨西哥和美国子公司[3][56][58] - 2025年上半年承接52个车型新品研发项目,实现37个车型项目批产,新订单为未来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3][47][49] 财务表现 - 2025Q2营收36.63亿元,同比增长10.85%,环比增长18.36%[1][8] - 2025Q2归母净利润3.84亿元,同比增长9.35%,环比增长19.31%[1][8] - 2025Q2毛利率19.64%,同比提升0.27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81个百分点[1][12] - 2025Q2净利率10.49%,同比微降0.15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08个百分点[1][12] - 2025Q2四费率8.62%,同比上升1.3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1个百分点[1][12] - 2024年车灯产品均价203元,较2023年162元提升25%[2] - 预计2025/2026/2027年营收160.0/194.0/236.7亿元,归母净利润16.9/21.1/26.4亿元[4][58] 业务进展 - 2024年前照灯销量903万只(+18.4%),后组合灯1770万只(+22.8%),小灯3458万只(-7.0%),控制器51万只(+374.3%)[2] - 塞尔维亚工厂2024年营业收入3.16亿元,总资产9.16亿元[56] - 2025年8月启动奔牛基地项目,全面达产后将实现年产1000万只智能车灯总成配套能力[3][56] - 2024年荣获大众汽车集团"大众集团奖"、蔚来"质量卓越合作伙伴奖"、奇瑞"优秀供应商奖"等客户认可[50][51] 技术合作与创新 - 与华为合作配套问界M9前照灯及后组合灯,问界M8灯光系统由星宇设计研发[40][43][44] - 与欧冶半导体、晶能光电共同开发iVISION智眸大灯,集成国产Micro LED光源芯片[3][45] - 与地平线合作推进"行泊一体解决方案"量产落地,已获得国内头部车企定点[40][58] - 产品技术覆盖DLP、MicroLED、MiniLED、OLED智能前照灯系统,以及像素显示化交互灯、智能数字格栅等[3][32] 行业趋势 - 车灯技术向电子化、智能化升级,前灯系统聚焦ADB、HD-ADB、DLP投影提升安全性与交互体验[30] - 尾灯系统动态数字化兼顾美观与安全预警功能,内外饰车灯系统注重智能化、情感化交流[30] - 智能视觉系统成为消费者车型选择重要影响因素,室内氛围灯成为新增长点[30]
车展季·大咖说 | 卢放揭秘岚图赴港上市背后:恰好站在历史的关键节点上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16:08
上市计划与股权结构 - 岚图汽车将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香港联交所 东风集团股份将同步完成私有化退市[1] - 东风集团股份将其持有的岚图汽车79.67%股权按持股比例向全体股东分派[1] - 岚图汽车已进入上市前最关键的业务验证期 新车上市是冲击资本市场的重要棋子[1] 财务表现与销量目标 - 2024年岚图汽车税前净亏损收窄至2.43亿元 税后净亏损收窄至1800万元[2] - 2024年第四季度岚图汽车实现单季度盈利[2] - 2025年8月岚图汽车销量达1.35万辆 同比增长119%[2] - 公司2025年将冲刺20万辆年销量目标[2] 产能与产品规划 - 岚图工厂日产能约600辆 新工厂正在快速启动[3] - 全新岚图知音高配车型计划10月交付 可能提前至9月中下旬[3] - 岚图汽车明确SUV爆款战略 目标SUV销量占总销量一半以上[3] - 岚图FREE与全新知音组成"混+电"双子产品矩阵[3] 智能化战略与合作 - 岚图汽车2025年2月宣布"All in"智能化 全品类车型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方案[7] - 与华为合作覆盖MPV、SUV、轿车三大品类 2025年内全面落地[7] - 采用"两条腿走路"模式 既与华为等伙伴合作 也坚持自主研发[7] - 2026款岚图梦想家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驾ADS 4与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6] - 不同车型与华为合作方案存在差异 功能边界各不相同[7]
科博达(603786):单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1%,在手订单充沛
国信证券· 2025-09-01 14:51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3][36] 核心观点 - 单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1% 显示强劲增长势头 [1][8] - 新产品和新客户项目量产推动营收高增长 [1][8] - 公司聚焦高价值量产品 单车价值量持续提升至1万元以上 [2][24] - 加快全球化布局 在手订单充沛 新获定点项目生命周期销售额超70亿元 [3][31] - 通过收购捷克IMI公司建立欧洲生产基地 深化全球战略 [3][35]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30.47亿元 同比增长11.1% 归母净利润4.51亿元 同比增长21.3% [1][8] - 2025Q2营收16.73亿元 同比增长26.2% 环比增长21.7% 归母净利润2.45亿元 同比增长60.7% 环比增长19.0% [1][8] - 2025Q2毛利率27.2% 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0.2个百分点 [2][17] - 2025Q2四费率10.0% 同比下降4.8个百分点 费用控制成效显著 [2][22] - 预计2025/2026/2027年营收72.0/92.7/114.0亿元 利润10.1/12.8/15.4亿元 [3][36] 产品结构 - 照明控制系统2025Q2营收8.9亿元 同比增长38% 环比增长38% [1][11] - 电机控制系统2025Q2营收2.5亿元 同比增长20% 环比增长1% [1][11] - 车载电器与电子2025Q2营收2.3亿元 同比增长14% 环比增长4% [1][11] - 能源管理系统2025Q2营收2.2亿元 同比增长31% 环比增长39% [1][11][14] - 能源管理系统2025H1营收3.8亿元 同比增长20% 占比13% [11][15] 客户结构 - 大众集团销量影响减弱 2025Q2大众销量同比增长2% 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6% [15] - 造车新势力销售占比超过15% 理想成为第四大客户 销售额约3亿元 同比增长157.5% [15] - 客户包括奔驰、宝马、大众、通用、福特、比亚迪、理想等全球知名整车厂 [16] 业务进展 - 获得国际知名整车厂中央域控产品定点 涵盖车辆进入、空调舒适系统、照明等功能 [3][31][33] - 智能配电盒、天幕智能控制器、后排放电加热催化器等新产品逐步成为重要驱动力 [28] - 与地平线合作研发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及解决方案 [36] - 安徽生产基地正式投入使用 提升汽车智能化、节能化产品产能 [3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2.50元 2026年3.17元 2027年3.81元 [4][36]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从2025年17.3%提升至2027年20.4% [4] - 市盈率从2025年23.6倍下降至2027年15.5倍 [4]
“智”问下半场:做好科技平权与和谐共生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01 11:17
行业发展趋势 - 汽车行业电动化进入增速平缓期 智能化正深度突破技术与场景边界 而全球化进程面临多重不确定性挑战 [1] - 产业法规持续升级为智能技术落地扫清关键壁垒 AI大模型加速渗透至汽车研发、制造、产品及服务全链条 [1][5] - L3级自动驾驶和Robotaxi迈入商业化冲刺的关键阶段 [1][5] 智能化发展路径 - 激光雷达搭载数量实现从一到多突破 单车算力向千级TOPS迈进 AI大模型参数规模跃升至千亿级 [3] - 汽车智能化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本质在于提升用户体验 体现为需求导向而非参数导向 场景导向而非功能导向 体验导向而非配置导向 [3] - 智能汽车发展进入"换挡时刻" 从解决"有"的问题转向解决"优"的问题 行业进入百年专家造车与科技公司新势力造车融合发展的3.0时代 [4] 科技平权理念 - 科技平权不是免费的 关键是在保护创新基础上通过科技发展降低成本 让更多人享受科技带来的舒适感与福利 [6] - 科技平权不是堆砌技术 而是结合用户需求与商业化竞争找到价值最佳点 为消费者带来优质体验 [6] - 实现科技平权需要聚焦消费者真正需求的科技 同时保护创新与知识产权 [6] - 汽车安全相关的科技进步应惠及每一个消费者 零部件供应商需深度洞察消费者真实需求开发符合需求的产品 [6] 技术应用策略 - 推进科技应用需遵循分层解决原则 根据不同品牌和用户群体需求提供适配技术 避免技术应用与用户需求脱节 [7] - 车企推广科技应通过可视化、可感知的方式让用户清晰了解基础功能价值 消解数字鸿沟 [7] - 实现科技平权需要尊重与鼓励创新 加大原创科技研发投入 同时降低新技术的使用与安装成本 [7] 产业生态模式 - 智能汽车产业生态呈现两极分化:部分车企坚持全栈自研与垂直整合 另一部分选择与科技公司深度绑定 [8] - 全栈自研与合作共赢两种模式将长期并存 车企应根据自身基因选择发展路径 [8][9] - 全栈自研是一把双刃剑 可形成品牌护城河但需长期投入 技术路线选错风险极大 [10] - 智能驾驶和AI的演进速度已超过汽车产品迭代速度 为满足用户需求需要选择盟友共生 [8] - 企业应专注于自身强项 整车企业与供应商各自发挥优势领域 [10] 全球化战略 - 中国汽车产业链在完整度、反应速度和质量上很强大 全球化要更务实落地 需要在当地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形成价值链条 [3] - 选择盟友共生可以帮助车企降低投资风险 缩短汽车产品上市时间 [8] 高质量发展 - 行业需要从对量的追逐转向对质的膜拜 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 拥抱低增长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跃升 [3] - 地方区域制造业能级不断提升 上下游配套不断优化 构建多元化优势产业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