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驾驶
icon
搜索文档
产业观察:【智能车产业跟踪】拼吧出行完成千万级Pre~A轮融资,加速布局AI驱动定制出行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7-08 19: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对智能车产业进行最新趋势跟踪,涵盖汽车月度销量、新车发布、锂电资讯和投融资事件等方面,为投资者提供产业动态信息以辅助投资决策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信息速递 - 2025年6月造车新势力终端销量前三为零跑(4.8万辆,环比6.5%)、问界(4.47万辆,环比22.9%)、理想(3.63万辆,环比 - 11.2%),小鹏、深蓝、埃安等也有相应销量及环比变化 [2][12] - 6/30 - 7/06发布多款新车,包括比亚迪海鸥自在版(6.98 - 8.58万)、上汽大通大家9 PHEV(25.99 - 37.69万)等 [3][12] 锂电资讯 - 近期电芯、模组、PACK价格平衡震荡,电池级碳酸锂价格震荡上行,7月4日均价报6.23万元/吨,受7月需求预期改善影响,现货价格止跌企稳且小幅回升,需关注7月需求端实际恢复情况 [4][14] - 给出多种锂电材料、上游金属等价格及周、月涨跌幅,如三元5系周涨跌幅0.97%、月涨跌幅 - 0.95%等 [15] 投融资事件 - 2025年6月30日至7月6日,智能汽车相关投融资事件共4起,天瞳威视完成5亿元D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极目资本等;拼吧出行完成千万级Pre - A轮融资,由杭州新丹领投 [6][23][24]
中海达(300177) - 300177中海达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08
2025-07-08 18:54
公司整体概况 - 公司专注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产业链,是国内领先、全球主流企业 [2] - 以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为基础,融合多种技术,形成全方位产品布局 [2] - 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构建完整技术链条,有三大核心业务板块 [3] 智能驾驶与导航控制应用业务 乘用汽车行业 - 提供智能驾驶位置感知软硬件产品及综合解决方案 [4] 农业行业 - 自主研发 A6、F3 农机导航系统,搭配软件,适配多种农用机械 [4] - 农机导航系统可实现 2.5cm 级实时引导和自动控制 [4] 建筑工程行业 - 自主研发机械控制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于多领域建设 [6] - 与多家前装厂商在机械控制领域深度合作 [6] 智能驾驶车载高精度业务进展 - 2024 年业务增长约 40%,多款产品在多家车企量产交付 [7] - 截至 2024 年末,车载端软硬件产品获车企定点车型超 60 款 [7] - 与百度阿波罗等合作,交付产品并提供解决方案 [7] - 获吉利下属子公司关于 IMU 硬件的定点 [7] 精准时空感知装备业务 产品与技术 - 融合多种技术推出 RTK 产品和智能测绘全站仪系统 [9] - 打造无人船系统及多种产品组合方案 [9] - 推出 iFlow 系列 ADCP 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 [11] - 形成机载和手持三维激光测量系统等系列产品 [11] 业务优势 - 二十多年研发积累,技术和产品获多行业认可 [11] - iFlow 系列产品获水利部鉴定认证,国内 ADCP 市场占有率领先 [11] 海洋业务 产品 - 海洋探测装备包括单波束、多波束测深仪等,搭配软件应用于多工程领域 [12] 技术优势 - 构建“空天地水一体化”监测体系,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12] - 在测深和测流技术方面形成行业领先优势 [12]
中国新能源汽车:从电动化领跑,到智驾定义新未来
淡水泉投资· 2025-07-08 17:10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 - 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从2012年1.3万辆爆发式增长至2024年千万辆级别,渗透率超50% [1] -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越日本登顶全球,某中国电动车品牌2025年5月在欧洲单品牌销量首次超越特斯拉 [2] - 本土品牌销量从2020年680万辆增至2024年1490万辆(增幅逾一倍),国际品牌同期从1250万辆萎缩至800万辆,市场份额实现历史性逆转 [5] 产业链与竞争优势 - 中国占据全球超三分之二动力电池制造份额,正极/负极材料及电池制造环节主导70%以上市场 [14] - 电动车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势显著:电费为油费五分之一,维保成本仅为燃油车三分之一 [8] - 自主品牌通过智能化与电动化技术打造高端爆款车型,同级别德系豪华品牌(BBA)被迫大幅降价应对市场份额流失 [10] 市场分化与竞争格局 - 行业平均售价连续三年下滑:2023年-0.1%、2024年-8.3%、2025年1-5月-6.4%,价格战短期内难以平息 [15] - 低端市场(15万元以下)供需失衡导致"增量不增利",高端市场(30万元以上)占行业20%销量却贡献50%利润,利润池超2000亿元 [15] - 2025年1-5月自主品牌在高端市场市占率43%,新能源渗透率37.1%,BBA产品真空期提供替代窗口 [15] - 中国品牌2025年一季度在欧洲销量同比增78%至14.8万辆,市场份额从2.5%跃升至4.5% [15] 智能驾驶技术进展 - 当前批量智能车型已接近L3级能力,封闭场景L4级商业化落地,开放道路L4预计2030年实现 [21] - 城区NOA渗透率从预期2025年1%跃升至实际接近10%,技术进展超预期 [26] - 头部企业构建"芯片-硬件-算法"全栈自研体系,二、三线企业核心芯片依赖外部采购 [30] - 智能驾驶软件订阅模式展现高毛利潜力,智驾功能正下沉至10万级市场引发行业军备竞赛 [23][24] 行业转型方向 - 汽车产业从燃油时代机械工业转向新能源电化学,再向智能时代电子产业演进 [36] - 智能化比拼需融合AI、大数据、芯片等技术,软硬件一体能力成为新门槛 [36] - 中国车企通过技术结合用户需求实现"换道超车",未来将向全球输出"中国方案" [37]
《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发布
快讯· 2025-07-08 16:08
行业研究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与华为发布《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1] - 白皮书系统阐述智能驾驶产业未来发展图景 涵盖技术演进路径 产业化方案 应用场景 安全体系及生态协同[1] - 内容覆盖GB/T40429-2021标准定义的L0-L5驾驶自动化全场景功能体系[1] - 白皮书将"智能驾驶"定义为既不单纯指辅助驾驶功能 也不代表自动驾驶功能的通俗叫法[1] 技术标准 - 白皮书基于GB/T40429-2021标准 对L0-L5级驾驶自动化功能进行全场景覆盖[1] 参与机构 - 研究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牵头 清华大学与华为共同参与撰写[1]
收盘解读丨放量上涨,“全市场唯一百亿规模”机器人ETF(562500)涨超1.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8 15:54
市场表现 - 机器人ETF(562500)收涨1 58% 最新报价0 835元 实现"一阳穿两线"并站上5日均线和20日均线 突破5日均线被视为短期"攻守切换"风向标 [1] - 成分股中奥比中光领涨4 23% 奥普特上涨3 23% 绿的谐波上涨3 19% [1] - 换手率4 29% 成交总额6 14亿元 较昨日增加约1亿元 量能稳步放大 [1] 产品动态 - 魔法原子发布新款双足人形机器人MagicBot Z1 配备自研高性能关节模组 24基础自由度(可扩展至49) 关节最大扭矩超130N m 支持"大扰动冲击恢复""连续倒地起身"等运动功能 [1] 行业展望 - 华龙证券研报预测2025年智能驾驶(L2向L3升级)与Robotaxi(L4)加速放量 核心硬件供应商、智驾车企及Robotaxi运营平台将受益 [1] - 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规模化部署将推动技术迭代与量产加速 重点关注灵巧手、丝杠和传感器等核心增量环节 [1] ETF概况 - 机器人ETF(562500)为全市场唯一规模超百亿的机器人主题ETF 覆盖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细分领域 场外联接代码A类018344 C类018345 [2]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定位为"机器人大脑" 具备20%涨跌幅机制和中小盘弹性 瞄准AI产业"奇点时刻" [2]
亚太股份(002284) - 2025年07月0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8 15:30
公司概况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和现场参观 [1] - 参与单位为华创证券,人员为李昊岚 [1] - 活动时间为2025年07月08日,地点在公司会议室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邱蓉和证券办李琼婷 [1] 公司业绩与业务发展 - 受益于国内汽车销量增长和国际市场新项目上量,规模效应显现,且公司优化产品结构、降本增效、工艺优化,产品毛利率同比提升,推动业绩增长 [1] - 公司目前有萧山本部、安徽广德、湖州安吉三大生产基地,在柳州、广州、长春等地也有生产基地,摩洛哥生产基地项目正在推进 [1] 产品介绍 - 角模块技术集成轮毂电机、电子机械制动、主销转向系统、主动悬架和底盘域控制器,实现车辆各系统独立控制,赋予车辆原地转向、横向移动等功能,拓展应用场景,为智能驾驶普及奠定基础 [2] - 线控制动产品新增项目定点,两个项目预计生命周期销售总金额为12亿元,公司会根据客户量产时间推进 [2] 产能与市场优势 - 公司产能利用率维持较高水平,会根据定点项目市场销量增加产线、扩大产能以满足客户需求 [2] - 公司产品可根据整车厂车型和参数定制开发,与外资品牌相比,国内自主零部件企业性价比高、服务好、反应速度快,技术差距逐步缩小 [2]
港股周报(2025.06.30-2025.07.04):南向资金维持流入,持续看好港股中概整体估值重估-20250708
天风证券· 2025-07-08 14: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南向资金维持流入,持续看好港股中概整体估值重估,建议关注科技、消费、智能驾驶的产业趋势机会 [1][3] - 持续看好模型迭代的性能提升以及性价比提升下AI在应用侧的商业化进展 [1] - 看好头部主机厂【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和【小米集团】,建议关注激光雷达【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和芯片提供商【地平线】 [2] - 建议把握港股IP经济板块新消费公司IPO、暑期消费旺季及财报窗口期的结构性机会 [2] 各部分总结 公司财报与新闻 - 美国6月非农就业大超预期,失业率降至4.1%,市场对7月降息预期显著降温,9月降息概率从74%降至68% [6] - 6月中国制造业PMI回升至49.7%,制造业景气有所改善,企业生产与市场需求同步回暖 [7] - 美越达成新贸易协议,美对越商品加征20%关税,换取零关税准入 [8] - 阿里巴巴发行120亿港元可交换债券,聚焦云计算与全球电商布局 [9] - 小鹏汽车举行小鹏G7上市发布会,开售9分钟大定订单突破1万辆,四季度盈利非挑战,全年经营效果将超预期 [10] - 新能源汽车6月交付数据公布,比亚迪稳居行业龙头,零跑蝉联新势力首位,小鹏增速快,多家车企表现分化明显 [11] - 华为宣布开源盘古系列大模型及昇腾推理技术 [12] 港股市场综述 香港市场 - 本周(2025.06.30 - 2025.07.04)恒生指数收盘23916.06点,下降约1.52% [13] 南向资金 - 本周港股通5个交易日共净买入126.803亿元,年初至今净买入6921.0405亿元,相当于2024年全年净买入的93.02% [1] - 本周南向资金净流入前10个股为中芯国际、建设银行、信达生物等,中芯国际以52.29亿元居首 [24]
宝马新世代重新定义智能驾驶乐趣 首推智能交互、操控和驾驶辅助
齐鲁晚报· 2025-07-08 11:22
宝马新世代智能驾驶战略 - 公司提出整体性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涵盖交互、操控和驾驶辅助三大核心领域,重新定义智能驾驶体验[1][2] - 核心理念为"车要懂人",强调人车互动与驾驶乐趣,而非单纯展示科技[1] - 基于近3000万全球车主驾驶数据(含700万中国车主)及赛事数据开发,覆盖从初级到高级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演进历程[4] 技术架构创新 - 采用全新电子电气架构,配备4台高性能计算机(超级大脑),其中自主开发的"驾控超级大脑"首次实现动力与底盘控制二域合一[5][9] - 决策链路延时小于1毫秒,信息处理速度提升10倍,通过数字神经网络实现车辆动态高效控制[5] - "智能驾驶辅助超级大脑"算力较前代提升20倍,整合原四个控制单元功能,实现环境感知-路径规划-精准执行的闭环[8] 交互与操控协同 - 首创全景iDrive系统,基于"视觉锥"设计理念在四大交互界面分层排布驾驶信息,保持人车"对话感"[7] - 智驾辅助介入时底盘仍反馈路况,方向盘/踏板保持一致性,消除操控割裂感[2] - 动态性能控制系统实现毫秒级动态计算,在各种场景下提供顺畅操控体验[5] 历史传承与突破 - 延续2016年提出的"悦驾"(BOOST)与"悦享"(EASE)双轨理念,平衡操控激情与驾驶辅助[2] - 新世代车型代表公司历史上最大技术跨越,涵盖全新设计语言、电力驱动系统及电池技术等突破[7][9] - 革命性大圆柱电池技术被列为三大核心创新之一,支撑下一代电动化发展[9]
宝马发布整体性智驾方案 强调交互、操控与辅助协同
凤凰网· 2025-07-08 10:59
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 公司推出全新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聚焦智能交互、车辆操控与驾驶辅助系统的整体协同,目标是保持驾驶员对路况的清晰感知并实现人车"对话感"[1] - 方案基于全新一代智能电子电气架构,配备4台高性能计算机分别负责4大核心功能,其中"驾控超级大脑"将动力及底盘控制二域合一,决策链路延时小于1毫秒,信息处理速度提升10倍[1] - "智能驾驶辅助超级大脑"整合此前分散的4个控制单元功能,算力较前代提升20倍,负责环境信息收集分析和路径规划[2] 技术突破 - "驾控超级大脑"采用高集成度设计,整合动力传动、制动、充电、能量回收及转向等核心子功能,通过全新线束系统和高速数据传输技术构建数字神经网络[1] - 系统与BMW动态性能控制系统协同,完成所有驾驶动态功能的高效计算,提升速度和精度[1] - "智能驾驶辅助超级大脑"与"驾控超级大脑"分工明确,前者负责决策规划,后者执行车辆动态调整[2] 数据基础 - 方案开发整合全球近3000万车主驾驶数据(含700万中国车主数据)以及汽车赛事积累的极限操控数据[2]
研报金选丨15%城市NOA+60%高速NOA引爆摄像头革命!国产厂商正在收割车载视觉万亿红利
第一财经· 2025-07-08 10:00
车载视觉领域 - 城市NOA渗透率有望提升到15%,高速NOA渗透率有望超过60%,推动车载摄像头在数量和性能上同步升级 [4] - 国产厂商在车载视觉领域具有技术优势,业绩增长迅速,发展潜力大,正在收割车载视觉万亿红利 [2] - 车载摄像头量价齐升,国产替代加速,国产企业在车载图像传感器等方面技术不断成熟,产品覆盖多种应用场景 [5] - 产业链竞争加剧,本土厂商崛起重构市场格局 [6] 电力行业 - 高温来袭驱动用电负荷新高,火电等灵活性资源价值提升 [9] - 火水二季度业绩或超预期,机构建议关注绩优且受益于转型的火电公司 [7][10] - 能源结构转型伴随电改深化,转型契机日渐清晰,建议关注红利资产的稳健防御和政策驱动下的绿电 [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