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

搜索文档
金色服务暖融融 托起幸福“夕阳红”
江南时报· 2025-05-30 16:47
暖心服务案例 - 客户郎阿姨因退休金工资卡即将过期而焦虑 工行常州天宁水木年华支行张经理协助办理换卡不换号业务并指导填写网点收件地址实现换卡激活一步到位[2] - 郎阿姨在外旅游期间收到新卡到达网点通知 张经理承诺妥善保管卡片直至客户返回[3] - 郎阿姨遗失旧卡后情绪紧张 张经理通过电话安抚并承诺协助处理后续业务[3] 适老化服务举措 - 常州天宁支行设立爱心窗口和银发设施 提供一对一指导及手写便签提示等个性化服务[4] - 网点通过换卡业务全流程协助展现对老年客户的人文关怀 包括保管卡片和遗失应急处理[2][3][4] 品牌价值体现 - 客户主动手写感谢信 特别表扬张经理和靳经理的周到服务 认为公司不嫌弃老年人麻烦[1][4] - 该案例被作为公司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理念的典型 反映国有大行在养老金融领域的社会担当[4] 战略方向 - 常州天宁支行持续推进网点适老化升级 强调在数字化时代兼顾服务便捷性与人文关怀[4] - 公司明确将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作为金融使命 计划深化适老化改造和个性化服务措施[4]
山东出台金融服务养老事业和银发经济工作方案
新华财经· 2025-05-30 16:29
金融服务养老事业和银发经济工作方案 - 山东省11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金融服务养老事业和银发经济工作方案》,提出15项重点任务举措,涵盖金融产品创新、投融资支持、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养老服务金融提质增效和长效机制健全五个方面 [1] 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为不同阶段、不同特征老龄群体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2] - 金融机构需主动对接山东半岛城市群和省会、胶东、鲁南经济圈,为银发经济产业园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2] - 加大对老年用品、智慧康养、康复辅助器具、抗衰老、老年旅游等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2] - 威海、烟台、淄博、日照、滨州等老年人口占比高的地市要因地制宜创新融资服务模式 [2] 养老产业投融资支持 - 发挥政府引导基金引领撬动作用,加快培育银发经济和养老服务产业发债主体 [2] - 支持全省养老、医药行业企业通过上市挂牌、并购重组、发行债券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2] 养老金融工作进展 - 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会同多部门成立山东省养老金融工作协调机制,建立全省养老产业项目库 [3] - 开展金融支持养老服务发展"五个一"提升行动,持续加大金融资源投入 [3] - 截至2025年4月末,全省养老产业贷款余额142.5亿元,同比增长24.8%,高于全部贷款增速15.2个百分点 [3]
平安养老险:20年服务超8300万人,多业务成绩亮眼
搜狐财经· 2025-05-30 11:48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1988年,扎根深圳蛇口,2025年目标成为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服务集团 [1] - 平安养老险成立于2004年,作为战略重要业务模块,深耕养老金融主业20年 [1] - 公司是全国注册资本最大的养老险公司,设立35家分公司 [1] - 截至2024年末,累计服务455万团体客户 [1] 财务与业务数据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注册资本116亿元,总资产896亿元,净资产209亿元 [1] - 2024年原保险保费收入165.95亿元 [1] - 偿付能力充足率远超监管要求 [1] 行业地位与资质 - 公司是国内首家专业养老险公司 [1] - 2005年成为首批企业年金受托人和投资管理人,2007年获账户管理人资格 [1] - 在年金管理领域,投资和受托管理业绩名列前茅 [1] 产品与服务创新 - 推出浮动收益型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探索多元化领取机制 [1] - 未来将提供一站式养老解决方案 [1] - 推动养老金融与健康管理融合 [1] 行业趋势 - 中国加速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养老产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1] - 养老金融行业面临诸多挑战 [1] 战略方向 - 公司秉承"长期投资"理念,坚持"长期主义" [1] - 积极响应国家养老战略,助力构建养老保险体系 [1] - 绿色产业保险业务成绩亮眼 [1]
中银理财新发两只个人养老金产品,持续丰富产品货架
环球网· 2025-05-30 10:24
产品发布 - 中银理财5月27日新推出两只个人养老金产品:中银理财"福"固收增强368天持有期理财产品和中银理财"吉"固收增益3年持有期理财产品 [1] - 两只产品均为最短持有期形态的"固收+"理财产品,其中"福"产品为R2风险等级,"吉"产品为R3风险等级 [1] - 两只产品均执行优惠费率且不收取超额业绩报酬,L份额供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购买,A份额供其他账户购买 [1] 产品策略与表现 - 公司2023年至今已推出9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以"福"、"吉"、"禄"为品牌构建多层次产品货架 [1] - 截至4月末,"福"系列产品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平均值3.98%,平均最大回撤约0.5% [1] - "吉"固收增益3年持有期理财产品将重点关注我国优势产业和优质公司标的,适当增强权益配置以提升收益弹性 [2] 投资方向 - 产品投资端将适配养老资金长期特点,重点配置高等级信用债等固定收益类资产 [2] - 采用价值投资理念和分散化布局开展适度权益配置,力争通过长期投资分享市场红利 [2] 服务规划 - 未来将持续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养老产品触达面 [3] - 针对投资者全生命周期需求构建多元化产品组合策略,做好大类资产配置 [3] - 探索理财产品结构与养老服务场景融合,拓展"理财+养老"金融生态 [3]
中国平安37载践行金融为民,平安养老险20年深耕养老金融
犀牛财经· 2025-05-30 09:47
公司发展历程 - 中国平安迎来37周年司庆,从1988年扎根深圳蛇口到2025年目标成为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服务集团 [2] - 平安养老险成立于2004年,深耕养老金融主业,助力构建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2] 业务规模与市场地位 - 平安养老险是全国注册资本最大的养老险公司,设立35家分公司,服务网络遍布全国 [3] - 截至2024年末,累计服务455万团体客户,当前为45.4万团体客户、8307.4万个人客户提供养老金融服务 [3] - 2024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65.95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末总资产896亿元、净资产209亿元,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25%/333% [4] 产品与服务创新 - 研发"好福利"App,累计服务超15万家企业,提供养老年金、保险保障、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 [3] - 推出分红险、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探索多元化领取机制(如终身领取) [8] - 正在探索养老保险产品与健康管理、养老服务结合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8] 绿色金融布局 - 2024年绿色产业保险业务实现团体保单16.6万件,原保险保费收入12.7亿元,保险金额18.1万亿元 [5] - 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保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9.78亿元,保险金额8.42万亿元 [5] - 生态环境产业保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0亿元,保险金额1.2万亿元 [5] 行业前景与战略 - 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占22%),65岁及以上人口2.2亿(占15.6%),养老产业规模2023年12万亿元,2027年有望达20万亿元 [6] - 平安养老险坚持"长期投资"理念,深化科技赋能,探索"长钱长投"路径,成为"耐心资本"典范 [6] - 年金投资管理规模位居市场第一梯队,构建"绝对+相对"复合型资配框架,建立线上合规风险监控体系 [7]
泓德基金:AI赋能投研升级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中国基金报· 2025-05-30 09:43
政策文件与行业改革 - 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25条举措,包括优化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强化利益绑定、提升服务能力等 [1] - 方案鼓励基金公司加大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研究应用,支持中小基金公司特色化经营、差异化发展 [1] - 政策与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相衔接,构建适配实体经济的现代金融体系 [2][3] 公司战略与投研能力 - 泓德基金围绕科技金融等国家战略方向,加强前沿科技领域研究,优化投资策略,满足多元财富管理需求 [3] - 公司坚持长期价值投资理念,通过深度基本面研究精选优质科技企业,推动"科技—产业—企业"正循环 [4] - 量化投资体系历经8年迭代,形成覆盖四大类型16只产品的量化家族,包括待发的科创板指数增强基金 [5][6][7] 技术创新应用 - 公司2015年组建量化团队,2020年引入AI技术,2023年设立AI Lab,打造适应国内市场的综合量化策略 [5][6] - 人工智能技术用于处理非结构化数据,提升投研效率,覆盖上市公司和行业动态 [5] 产品布局与社会责任 - 管理49只公募基金,主动权益产品占比75%(规模占比74%),含权"固收+"产品覆盖低中风险需求 [8] - 注重回撤控制和投资者教育,缓解"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问题 [8] - 十年公益行动覆盖西藏扶贫、教育助学、乡村振兴,累计跋涉70000公里,投入超千万元物资 [9] 行业展望 - 公募基金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公司将深化投研能力、数字技术创新,践行"五篇大文章"领域的社会责任 [10]
专家:养老服务缺人缺钱,中国如何打赢这场“人口逆袭战”
新京报· 2025-05-30 08:54
老龄化社会现状与挑战 - 中国60岁以上老人达3.1亿,其中3000万为失能失智或半失能失智群体,另有3000万决策能力受损人士面临双重养老压力 [5] - 慢性病老年人超1.9亿,养老护理服务人员仅3000万,供需缺口显著 [6] - 家庭结构复杂化(再婚家庭、丁克家庭等)导致财富传承问题突出,传统"养儿防老"观念制约养老金融产品普及 [8] 养老服务行业痛点 - 法律制度与服务规则不完善,缺乏统一规范导致服务质量不稳定,信任成本高 [5] - 职业技能标准缺失,从业资格门槛低,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缺乏养老规划师等新职业资质认证 [8] - 个人养老金账户积累不足,平均仅4000余元,难以支撑未来需求 [8] 创新解决方案探索 - 信托与监护制度结合:通过财产隔离和人身监护分离机制保障老年人权益,已有国家鼓励信托行业开展养老助残服务的实践案例 [9][10] - 消费积分转化养老金模式:中石油2万座加油站消费积分可转入养老金账户,昆仑信托推出消费积累养老信托实现资金安全增值 [12][14] - B账户模式:企业通过消费让利形成养老金池,兼具品牌提升与社会责任履行价值,建议国资央企带头推广 [16][17] 产业生态建设方向 - 搭建统一服务平台:整合信托机构、监护服务等资源,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服务采购一体化管理 [15] - 产教融合:高校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课程设置贴合银发经济需求,强化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培训 [16] - 数据对接平台:金融监管部门、社保机构与信托公司实时监控资金流向,提升管理透明度 [17] 普惠性制度设计 - 养老金资金来源可基于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理论,通过商家让利汇集小额资金,农村地区借助农资店等分散场景实现城乡公平 [19]
参加个人养老金,必须购买投资产品吗?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30 08:44
个人养老金制度参与资格 - 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均可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 [2] - 退休人员及已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者不可参与 [2] - 灵活就业人员只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且至少有一次缴费记录即可参与 [2] - 可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等官方渠道获取权威信息 [2] 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选择 - 投资产品包括理财产品、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国债、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等 [5] - 产品需具备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重长期保值四大属性 [6] - 金融机构可提供投资咨询服务并根据个人风险偏好和年龄特点推荐产品 [9] - 鼓励金融机构探索开展默认投资服务 [8][10] - 资金账户内资金可不购买投资产品,按活期存款利率计息 [11] 个人养老金领取规则 - 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方可领取 [12] - 特殊情形可申请提前领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定居、重大疾病、领取失业保险金或最低生活保障金等 [13] - 可通过社保经办机构、线上服务入口或开户银行申请领取 [14] - 领取方式可选择按月、分次或一次性领取 [15]
打造“家门口”银行服务
齐鲁晚报· 2025-05-30 06:09
兴业银行济宁华城社区支行开业 - 兴业银行济宁华城社区支行于5月27日开业,标志着济宁主城区济州上城、津多里商圈金融服务扩容 [2] - 该支行由原兴业银行济宁亿丰时代广场社区支行迁址更名而来,截至2025年4月底服务客户数达8400余户 [2] - 支行配备智能柜台、ATM机、电子银行体验机等设备,支持20余项高频业务线上自助办理 [3] 兴业银行济宁分行发展概况 - 兴业银行济宁分行自2010年落户济宁,截至2024年底存款余额115.14亿元,贷款余额207.63亿元,位居全市股份制商业银行前列 [2] - 分行连续多年获济宁市"民营经济优秀服务机构"、"十强金融企业"等荣誉称号 [2] 支行服务定位与战略 - 支行将围绕周边商圈和居民推行"服务零距离",打造家门口的银行 [2] - 重点发展"养老金融",打造"适老化银行",提升社区养老金融服务 [2] - 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探索开拓"数字金融"新型领域 [2] - 提供外汇、结算、消费贷款、经营贷款等多元化专业服务 [3] 商圈与区域经济环境 - 济州上城、津多里商圈营商环境良好,周边社区繁多,人文气息浓厚,为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3] - 支行迁址优化了服务范围和环境,是兴业银行落实"五大金融"发展理念的具体表现 [3]
从政策框架到落地深耕 多方合力书写金融“五篇大文章”新答卷
证券时报· 2025-05-30 03:10
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背景与战略意义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制定"1+N"统计制度体系 [1] - "五篇大文章"是建设金融强国的战略抓手,科技金融破解"卡脖子"技术融资瓶颈,绿色金融引导低碳转型,普惠金融服务小微与民生,养老金融应对老龄化,数字金融提升服务效率 [2] - 云南出台19项措施支持科技强省和数字金融,广东提出27项重点行动举措 [2] 银行机构实践成效 - 科技金融:2024年末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27万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5.63万亿元(同比+7.5%),专精特新企业贷款2025年一季度余额6.3万亿元(同比+15%) [3] - 绿色金融:2024年末绿色贷款余额36.6万亿元,绿色债券累计发行4.1万亿元;2025年一季度绿色债券发行增至4.3万亿元 [3] - 普惠金融:2024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2.9万亿元,涉农贷款51.4万亿元;2025年一季度分别增至35万亿元和53万亿元 [3] - 工商银行案例:2024年末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3.1万亿元,绿色贷款6万亿元,普惠贷款2.9万亿元,养老金管理规模近5万亿元,数字经济贷款近9000亿元 [4][5] 券商机构业务进展 - 科技金融:2024年主承销科技创新债券6100亿元(占比4%),科技型企业融资承销占比达95%,科技企业重组交易金额同比+70% [6] - 绿色金融:2024年主承销绿色公司债券1674亿元,2025年一季度超200亿元 [6] - 普惠金融:2024年主承销民企债券4619亿元(3年新高),2025年一季度超千亿元 [6] - 招商证券案例:2024年绿色股权融资52.57亿元,科技创新债券承销近300亿元(同比+100%),绿色债券54.1亿元,民企债券380亿元 [7] 公募基金投资布局 - 科技主题基金规模从2020年末的约2533亿元增至2024年末7600亿元,2025年5月达8630亿元 [8] - ESG基金规模2024年末为2020年的1.6倍,2025年5月超8200亿元 [8] 上市公司参与情况 - 金融行业2024年报72.8%公司提及"五篇大文章"(同比+8pct),三成公司将其纳入"质量回报双提升"方案 [9] - 非金融行业2024年报提及公司数量同比翻倍,中科软、神州信息等持续响应 [10] - 证监会支持科技企业上市,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从5000亿元增至8000亿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