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募集资金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光峰科技: 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22:20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6800万股,发行价格为17.50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119,000.00万元,扣除发行相关费用12,752.92万元后,募集资金净额为106,247.08万元[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已使用募集资金99,225.39万元,累计收到的理财收益及利息收入扣除银行手续费等的净额为6,975.76万元,募集资金专户余额合计为5,072.57元[1]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公司设立募集资金专户对募集资金实行专户存储,并签订《募集资金三方监管协议》,截至2025年6月30日监管协议履行正常[1] - 募集资金专户存放于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账号为666000021157068656,余额为5,072.57元[1] 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将募集资金置换先期投入自有资金的情况[1] - 公司使用总额不超过11,600万元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其中收益凭证购买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进行结构性存款投资:杭州银行"添利宝"结构性存款产品认购金额1,500万元(77天期限),中国银行共赢智信汇率挂钩人民币结构性存款认购金额5,700万元(80天期限)[1]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情况,也不存在使用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或归还银行贷款情况[1] - 公司已将"新一代激光显示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结项,节余资金5,161.67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该专项账户已于2023年5月17日注销[1] - 公司已将"光峰科技总部研发中心项目"结项,节余资金2,715.31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专项账户(杭州银行)已于2025年5月13日注销[2] - 公司已将"信息化系统升级建设项目"结项,节余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专项账户(汇丰银行)已于2025年5月注销[2]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未出现异常情况,且不存在无法单独核算效益的情况[2]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详情 - 新一代激光显示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承诺投资金额28,400.00万元,累计投入25,715.83万元,投入进度90.55%,2025年3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2] - 光峰科技总部研发中心项目:承诺投资金额31,300.00万元,累计投入27,931.11万元,投入进度89.24%,2022年12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2] - 信息化系统升级建设项目:承诺投资金额7,000.00万元,累计投入5,025.41万元,投入进度71.79%,2025年3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2]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承诺投资金额33,300.00万元,累计投入33,539.50万元,投入进度100.72%[2] - 股份回购项目:使用超募资金6,247.08万元,累计投入6,185.81万元,投入进度99.12%[2] 项目调整与变更情况 - 公司对"光峰科技总部研发中心项目"内部投资结构进行调整,将"设备购置费"调减6,500.00万元,"研发支出"调增6,500.00万元[3] - 公司多次使用超募资金进行股份回购,最近一次为2024年4月17日审议通过的2024年度第二期回购方案[3] - 所有募投项目均已结项,未发生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情况[2]
*ST元成: 元成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22:19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2022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284,546,499.12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为277,055,400元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期末余额171,673,600元,其中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余额171,603,500元,专户余额70,100元 [1] - 报告期内未投入募投项目资金,累计利息收入及理财收益净额129,000元 [1]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设立4个募集资金专户,分别存放于兴业银行、杭州银行、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 [1] - 专户存储总额701,227.10元,其中农业银行账户余额152,664.70元,工商银行账户余额548,525.70元 [1] - 与保荐机构及银行签订三方监管协议,协议内容符合交易所规范要求 [1] 募集资金实际使用情况 - 报告期内实际使用募集资金0元,累计投入募投项目105,510,800元 [1][7] - 使用募集资金9,055,300元置换预先投入的自筹资金,履行了董事会审议程序 [2] - 不存在超募资金使用、现金管理及节余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4] 闲置募集资金使用 - 分三次批准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总额分别为100,000,000元、60,000,000元和15,000,000元 [2][3][4] - 截至报告期末有171,603,500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未归还至专户 [4] - 未归还原因为工程款回收不及预期导致流动资金紧张 [5] 募集资金账户异常情况 - 因诉讼导致募集资金账户被冻结,2024年冻结金额41,622,200元,2025年6月30日冻结金额28,678,300元 [5] - 2024年司法划转募集资金211,400元,已用自有资金归还 [6][7] - 通过农民工工资专户支付募投项目18,593,400元,自有资金支付14,470,300元,未计入募集资金投入总额 [7] 募投项目进度 - 主要募投项目"红色旅游基础设施项目"计划投资229,140,100元,实际投入57,595,500元,进度仅25.14% [7] - 项目实际工程建设进度44.03%,因规划调整导致延期 [7][8] - 购买办公楼和偿还银行贷款项目均已完成100%投资 [7]
三生国健: 三生国健药业(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8-29 21:12
募集资金管理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本制度旨在规范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 保护投资者权益 依据《公司法》《证券法》及科创板相关监管规则[1][2] - 制度适用于通过发行股票或股权性质证券募集的资金 但不包括股权激励计划募资[2] - 募集资金必须专款专用 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用于主营业务以增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3] - 董事会需持续监督资金存放与使用 董事及高管需确保资金安全 不得擅自改变用途[4] - 控股股东及关联方不得占用募集资金或通过募投项目牟利 若发生需及时要求归还并披露[5] - 保荐机构需履行持续督导职责 公司子公司实施募投项目同样适用本制度[6][7] 募集资金存储规范 - 资金存放遵循集中存放 专户存储原则 仅能使用专用账户 禁止与其他账户混用[8][9] - 公司需在募集资金到账后一个月内与保荐机构 商业银行签订三方监管协议 协议需包含资金存放 对账单报送 查询权限及违约责任条款[11] - 存在多次融资时需独立设置专户 专户不得存放非募集资金[10] - 境外投资项目需确保资金安全与使用规范性 并在专项报告中披露措施[12] 募集资金使用规定 - 资金支出需严格履行审批流程:使用部门提出计划→部门领导签字→财务负责人审核→董事长审批(超权限需董事会审批)[13] - 需确保资金使用真实公允 付款需合理合法并提供依据材料[14] - 募投项目需按计划进度实施 延迟需披露原因 出现市场重大变化 搁置超一年 投资进度不足50%等情形需重新论证可行性[15][16] - 项目延期需董事会审议 保荐机构发表意见 并披露原因 资金存放情况及后续计划[17] - 禁止将募集资金用于财务性投资 变相改变用途 或提供给关联方使用[18] - 闲置资金可进行现金管理 仅限投资安全性高 流动性好且期限不超过12个月的产品 不得质押[19] - 现金管理需董事会审议 披露资金基本情况 使用情况 产品额度及安全性等信息[20] - 出现产品亏损风险时需及时披露并说明风控措施[21] - 募集资金可置换预先投入的自筹资金 需在6个月内完成并经董事会审议[22] - 闲置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需通过专户操作 期限不超过12个月 且不得用于证券交易[23] - 补充流动资金需董事会审议 到期需归还并公告[23][10] - 超募资金需用于在建/新项目或股份回购 需董事会决议及股东会审议 披露使用必要性和合理性[24] - 节余资金低于1000万可免审议程序 但需在年报披露[26] 募投项目变更管理 - 原则上不得改变募集资金用途 但出现取消原项目 变更实施主体或方式等情形时需董事会决议及股东会审议[27] - 变更后资金应投向主营业务 董事会需重新进行可行性分析[28][29] - 变更需披露原项目情况 变更原因 新项目可行性 投资计划及审批进展[30][14] - 项目转让或置换需披露原因 已投资金额 项目进度及效益 定价依据等[31] 资金使用监督与披露 - 公司需真实准确完整披露资金使用情况 严重影响投资计划时需及时公告[32] - 董事会每半年度核查募投进展 编制并披露《募集资金专项报告》 解释实际与计划差异原因[33] - 保荐机构需每半年度现场核查 年度出具专项核查报告 内容涵盖资金存放 项目进展 置换情况等10项要素[34] - 公司需配合审计机构出具鉴证报告 并与年报同步披露[17] - 发现资金管理违规时 保荐机构需督促整改并向上交所报告[18]
三生国健: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三生国健药业(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募投项目完成承诺募集资金投入并将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专项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29 21:12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0年6月23日获证监会批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发行数量为61,621,142股 发行价为每股28.18元 募集资金总额为17.36亿元[1] - 扣除承销费及其他发行费用后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未明确披露具体数值 但由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于2020年7月17日出具验资报告确认[1] 募集资金投资计划 - 募集资金原计划用于多个项目 包括抗体药物生产新建项目 抗肿瘤抗体药物的新药研发项目 自身免疫及眼科疾病抗体药物的新药研发项目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创新抗体药物产业化及数字化工厂建设项目 以及补充营运资金项目[2] - 经过多次调整 包括2022年公告编号2022-045 2023年公告编号2023-018 及2025年公告编号2025-025 最终调整后募集资金总额为3.35亿元 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为3.18亿元[2][3] 募集资金使用及节余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29日 自身免疫及眼科疾病抗体药物的新药研发项目和创新抗体药物产业化及数字化工厂建设项目已完成承诺投资 其他募投项目已结项[3] - 累计投入募集资金金额为16.37亿元 利息及理财收益扣除手续费后为7,320.03万元 节余募集资金金额为7,029.08万元[4] - 节余原因包括项目建设和采购成本节约 资源优化调度 以及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获得投资收益和银行存款利息收入[4] 节余资金使用计划 - 公司拟将节余募集资金7,029.08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用于日常生产经营活动 充盈现金流并提升经济效益[5] - 剩余待支付合同尾款及其他后续支出将由公司自有资金支付 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5] 相关审议批准程序 - 公司于2025年8月29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 审议通过节余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 认为此举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利益[6] - 同日召开第五届监事会第七次会议 审议通过该议案 认为有利于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益 符合公司经营发展规划[6] 保荐机构核查意见 - 华泰联合证券作为保荐机构 经核查认为公司已履行必要法律程序 节余资金补充流动资金符合相关规定 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符合公司和股东利益[7]
三生国健: 三生国健:关于公司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管理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21:11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0年首次公开发行A股61,621,142股,发行价每股28.18元,募集资金总额17.3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16.34亿元[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累计投入14.94亿元,获得投资产品利息2662万元及利息收入4658万元,专户余额为8112万元[1] - 募集资金净额较初始减少791万元,主要因利息收入补充投入项目[5]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公司建立专项管理制度,在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及工商银行开设募集资金专户,并签订三方及四方监管协议[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专户余额分布为:招商银行张江支行账户2147万元及103万元、中信银行大华锦绣支行1498万元、工商银行浦东软件园支行未披露具体余额[1] 募集资金实际使用情况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抗体药物生产、抗肿瘤新药研发、自身免疫及眼科疾病研发、创新抗体产业化及研发中心建设五大项目[4][5] - 2025年上半年使用募集资金1.78亿元,累计投入16.27亿元,完成总投资计划的99.52%[5] - 公司使用6663万元节余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期限不超过12个月[3][5]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变更 - 2022年调整项目分配:抗体生产项目从6.5亿元调减至3.5亿元,抗肿瘤研发从2亿元调减至1亿元,自身免疫研发从1.5亿元调增至2.5亿元,创新产业化项目从2亿元调增至4亿元,研发中心项目从1.24亿元调增至2.24亿元[4] - 2023年进一步调整:抗体生产项目从3.5亿元调减至3000万元,自身免疫研发从2.5亿元调增至6.1亿元,研发中心项目从2.24亿元调减至1.84亿元[4][6] - 2025年最终调整:创新产业化项目从4亿元调减至3.2亿元,自身免疫研发从6.1亿元调增至6.9亿元[5][7] 募集资金使用效率 - 抗体药物生产新建项目实际投资3168万元,超出承诺投资5.62%,因利息收入补充投入[5]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进度93.02%,因行业产能过剩风险提前减少投入,仅剩余质保尾款待支付[5] - 补充营运资金项目超额完成,因利息收入补充及节余资金转用[5]
三生国健: 三生国健:关于部分募投项目完成承诺募集资金投入并将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21:11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0年首次公开发行A股61,621,142股,发行价每股28.18元,募集资金总额17.3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16.34亿元[1] - 募集资金到位情况经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审验并于2020年7月17日出具验资报告[1] - 公司对募集资金采取专户存储管理,并与保荐机构、监管银行签订三方监管协议[2] 募集资金投资计划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包括自身免疫及眼科疾病抗体药物的新药研发项目和创新抗体药物产业化及数字化工厂建设项目[2][3] - 项目总投资额33.54亿元,调整后募集资金分配金额31.83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16.34亿元[2][3] 募集资金使用及节余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29日,两个主要募投项目已完成承诺投资,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6.37亿元[4] - 自身免疫及眼科疾病项目拟投入6.90亿元,实际投入6.96亿元,产生利息收益605万元,节余资金10.78万元[4] - 创新抗体药物产业化项目拟投入3.20亿元,实际投入3.23亿元,产生利息收益285万元,节余资金19.74万元[4]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拟投入1.84亿元,实际投入1.72亿元,产生利息收益725万元,节余资金2011.75万元[4] - 补充营运资金项目拟投入3.10亿元,实际投入3.25亿元,产生利息收益1549万元,节余资金26.70万元[4] - 总节余募集资金7029.08万元,包含利息及理财收益7320.03万元[4] 资金节余原因 - 公司通过合理调度和优化资源,降低项目投资成本和费用[4] - 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获得投资收益[5] - 募集资金存放期间产生银行存款利息收入[5] - 资金支付周期较长,后续支出将由自有资金支付[5] 节余资金使用计划 - 将节余募集资金7029.08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6] - 资金将用于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充盈现金流并提升经济效益[6] - 合同尾款支付将由自有资金承担[6] 审议批准程序 - 公司于2025年8月29日召开董事会和监事会会议审议通过该议案[1][6][7] - 保荐机构华泰联合证券出具无异议的核查意见[1][7] - 该事项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6][7]
ST信通: 亿阳信通关于第九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决议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20:18
公司治理决议 - 董事会全票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 需关注后续披露的财务细节 [1] - 审议通过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 反映资金管理透明度 [2] - 取消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及相关议事规则 公司治理结构发生重大调整 [3] - 修订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实施细则 优化内部审计监督机制 [4] 资金管理安排 - 终止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并将剩余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改变原定资金用途 [3] - 2015年及2016年员工持股计划均获批准延长存续期 关联董事回避表决 [2] 股东大会计划 - 定于2025年9月15日召开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 审议终止募投项目及取消监事会等重大议案 [3][4] - 终止募投项目及取消监事会议案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批准 [3]
国泰海通: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管理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20:17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通过向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发行626,174,076股A股募集资金总额100亿元,发行价格为15.97元/股 [1] - 扣除发行费用(不含税)1,518.87万元后,募集资金净额为99.85亿元 [1] - 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对资金到位情况进行审验并出具验资报告(毕马威华振验字第2500227号) [1]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公司制定《募集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规范资金存放、使用及监督流程 [2] - 2025年3月5日与六家银行及东方证券签署三方监管协议,开设专项账户实行专户存储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专项账户余额合计39.97亿元,其中浦发银行外滩支行账户余额30.03亿元 [3] - 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及上海银行专户资金已使用完毕并于2025年5月8日完成销户 [3] 募集资金实际使用情况 - 资金用途规划为:国际化业务≤30亿元、交易投资业务≤30亿元、数字化转型≤10亿元、补充营运资金≤30亿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60.27亿元,与公告承诺一致 [3][4] - 交易投资业务实际投入30.14亿元(含活期利息收入),补充营运资金投入30亿元,数字化转型投入1,339.43万元 [4] - 国际化业务尚未投入资金 [4] 资金使用合规性 - 无变更募投项目情形 [3] - 无募集资金先期投入置换、闲置资金补充流动资金、现金管理或超募资金使用情况 [4] - 资金使用信息披露未出现不及时、不真实、不准确或不完整的情形 [4]
迈威生物: 迈威生物关于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20:17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34.77亿元 发行价格每股34.80元 发行数量9990万股 [1] - 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33.03亿元 于2022年1月10日全部到位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募集资金累计使用22.02亿元 其中募投项目支出19.31亿元 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置换2.72亿元 [1] - 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9.03亿元 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89亿元 [1] - 募集资金利息收入净额7834.01万元 期末实际结余募集资金余额8741.00万元 [1]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公司制定专门募集资金管理制度 并开设多个专项账户进行管理 [1] - 与海通证券及多家银行签署三方/四方监管协议 协议符合上交所规范要求 [1][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募集资金专户分布在上海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 [2] 募集资金实际使用情况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年产1000kg抗体产业化建设项目、抗体药物中试产业化项目1期、抗体药物研发项目三大方向 [3][4] - 年产1000kg抗体产业化建设项目承诺投资12.00亿元 实际投入2.81亿元 进度48.45% [4] - 抗体药物中试产业化项目1期承诺投资4.20亿元 实际投入2.01亿元 进度47.80% [4] - 抗体药物研发项目承诺投资15.23亿元 实际投入9.41亿元 进度61.74% [4] - 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余额8734.49万元 主要投资于协定存款产品 年化收益率0.45%-1.15% [2][3]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变更 - 变更募集资金总额6.20亿元 占募集资金总额17.83% [3] - 将原年产1000kg抗体产业化建设项目部分资金4.20亿元调整用于抗体药物中试产业化项目1期 [5] - 将抗体药物研发项目总投资金额由13.23亿元调增至15.23亿元 新增9MW2921和7MW3711两款ADC项目 [5] - 变更原因系为满足ADC药物产能需求和严格生产标准 建立完整ADC药物产业链配套 [5] - 决策程序经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并于2024年4月及时披露 [5] 研发项目调整 - 暂停对9MW3311和6MW3411项目的投入 [4] - 9MW3311因对变异病毒有效率不足暂停临床试验研究 6MW3411因潜在安全性风险及CAR-NK技术冲击暂停研发投入 [4] - 重点推进9MW2921注射液(I/II期临床)、7MW3711注射液(两项临床研究)、9MW0211(AMD适应症II/III期)、9MW0813(III期入组完成)等研发项目 [5]
城地香江: 上海城地香江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关于公司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20:17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2020年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12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622.64万元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19,377.36万元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01,155.35万元 其中以前年度使用83,587.13万元 本年度使用17,568.22万元 [1] - 募集资金余额为3,281.92万元 含利息收入净额4,059.69万元及临时补充流动资金未偿还余额1.9亿元 [1]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公司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实行专户存储 在上海农商银行静安支行等多家银行开设监管账户 [1] - 与保荐机构及银行签订多方监管协议 协议内容符合上交所监管要求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募集资金专户活期存款余额合计3,281.92万元 [2]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主要募投项目包括沪太智慧云谷数字科技产业园项目一期(承诺投资84,045.99万元) 补充流动资金(35,331.37万元)及中移动扬州智算中心项目(2亿元) [3] - 沪太智慧云谷项目实际投入45,823.98万元 投入进度95% 因电力接入方案调整及客户定制化要求导致项目延期至2025年4月 [3][4] - 2025年3月发生7,785.15万元柴油发电机采购退款 因供应商无法保证足量供应 截至期末尚余2,431.78万元待完成采购 [6] 募集资金变更情况 - 2024年12月变更部分募投项目 将沪太智慧云谷项目尚未投入的35,790.23万元中的2亿元变更至中移动扬州智算中心项目 [3][5] - 变更比例达29.98% 剩余15,790.23万元暂存专户待后续投资使用 [3] - 中移动扬州项目已投入2亿元 投入进度100% 预计2025年12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3] 闲置资金管理 - 2023年2月使用3.5亿元临时补充流动资金 2024年1月使用4亿元 2025年1月使用1.9亿元 使用期限均不超过12个月 [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临时补充流动资金余额为1.9亿元 [4] - 报告期内未进行现金管理及超募资金使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