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布局

搜索文档
亿纬锂能30GWh项目“获批”
起点锂电· 2025-04-08 18:38
亿纬锂能海外工厂进展 - 公司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厂获得建筑许可 将进入建设阶段 [2][3] - 该工厂是公司在欧洲投建的首个电池工厂 生产大圆柱形电池供货宝马汽车 [5] - 项目投资额不超过13.07亿欧元 建设期4年 年产能30GWh 预计2027年投产 [5][6] - 工厂将创造约1000个就业岗位 并与德布勒森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 [6] 海外产能布局 - 马来西亚工厂首颗电池已下线 一期年产6.8亿只圆柱电池 二期规划储能项目 [8] - 美国合资公司ACT项目已动工 年产能21GWh 生产方形磷酸铁锂电池 预计2026年出货 [8] - 美国区域总部已于2024年9月启用 [9] 客户合作与市场策略 - 匈牙利工厂将满足宝马Neue Klasse系列车型需求 并辐射欧洲客户订单 [5] - 公司采用FOB模式结算美国订单 当前关税政策对现有合同无成本影响 [9] - 计划通过全球化布局和CLS业务模式强化海外市场竞争力 [9] 技术合作与研发 - 与武汉大学 德布勒森大学签署备忘录 将建立实践基地并联合申请科研项目 [6] - 三方将定期举办技术交流会 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6]
组合拳应对“关税” !多家企业“主动破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7 21:24
作 者丨倪雨晴 编 辑丨巫燕玲 图 源丨图虫 美国所谓"对等关税"出炉,国内制造业企业的应对策略是"主动破局"。 为应对关税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企业通过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全球化拓展来减少关 税影响。 一方面,在电子产业链方面,果链龙头企业立讯精密、蓝思科技等接连发声,强调本 轮关税影响有限,并指出"进口方客户承担关税缴纳"。 这也意味着,终端厂商或承受更多压力,多家机构预计苹果要面临新增关税的成本问题,苹果 也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提高产品价格。 对应的,国内的苹果产业链备受关注,目前立讯精密、蓝思科技等已经接连发声,都表示"对 等关税"的影响有限。 4月6日晚间,立讯精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公司通过多元化客户结构、全球产能布 局和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降低单一市场波动和地缘不确定性的影响,"对等关税"对公司影响有 限。 其次,目前具体税率、关税豁免的申报和裁决等情况还不太明确,但可以确定的是,在电子制 造业供应链企业中,通常与客户商定采用FOB模式(Fr e e On Bo a r d,"离岸价" ),供应链企业 不需要承担关税,关税由进口商(客户)承担。 另一方面,果链龙头、道通科技、华勤技术等制造企 ...
【国信电子胡剑团队】扬杰科技:拟收购贝特电子完善产品矩阵,业务扩容与全球化布局加速推进
剑道电子· 2025-03-30 17:24
核心观点 - 扬杰科技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贝特电子100%股份,以完善产品矩阵并加速全球化布局 [2][3] - 贝特电子2024年实现收入8.26亿元(YoY+31%),净利润1.52亿元(YoY+44%),毛利率达42%,经营情况良好 [2][6][9] - 收购完成后,扬杰科技在保护器件领域的产品矩阵将更加完整,客户重叠度高,有助于提升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3][13] 产品矩阵 - 贝特电子产品主要为电子电路系统的过流和过温保护元器件,2022年全球熔断器市场份额为4.3% [3][4] - 贝特电子产品线涵盖电子类熔断器、新能源及光伏类电力熔断器、过温保护元件等多个系列,拥有"贝特卫士"、"ADLER"及"ASTM"等品牌 [4] - 收购完成后,扬杰科技的保护器件产品线将更加完整,包括TVS、ESD、TSS等产品 [13] 财务表现 - 贝特电子2020-2024年营收复合增速约为27%,净利润复合增速约为53% [6] - 贝特电子毛利率由2020年的34.6%提升至2023年的42.05%,主要受益于新能源行业快速增长 [9] - 扬杰科技1-3Q24实现营收44.2亿元(YoY+9.48%),归母净利润6.69亿元(YoY+8.28%),毛利率31%(YoY+0.15pct) [11] 客户与市场 - 贝特电子与扬杰科技客户重叠度高,产品一站式服务有助于提升客户份额 [3][13] - 贝特电子2023年外销占比为26.88%,子公司德国艾德乐切入光伏及新能源汽车行业 [14] - 扬杰科技1H24海外收入6.2亿元(占21.5%),毛利率45.62%,收购后海外业务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14] 行业趋势 - 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对电力电子保护元件需求增加,贝特电子营收与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6] - 新能源汽车高压负载电路保护元器件单车价值量由燃油车的20元左右增加至百元以上 [6] - 家电、新能源汽车等客户提出简化供应链诉求,产品一站式服务成为重要竞争力 [13]
瑞浦兰钧财报出炉,产品销量与经营效率双提升
鑫椤锂电· 2025-03-27 16:12
行业背景 - 2024年中国锂电池行业面临"双重变革":市场竞争激烈与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需求快速增长并存 [2] - 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达894.4GWh(同比+27.2%),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48.4GWh(同比+41.5%)[20] - 2024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334GWh(同比+73%),中国储能电芯出货量170GWh(同比+146%)[2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收入177.96亿元(同比+29.44%),净亏损收窄至13.53亿元 [4] - 锂电池产品销量43.71GWh(同比+124.4%)[5] - 动力电池产品收入73.84亿元(占比41.5%,同比+71.4%),储能电池产品收入72.59亿元(占比40.8%,同比+3.9%)[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1.57亿元(同比+7.7%),销售毛利率提升1.6个百分点 [14] 市场地位与客户拓展 - 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车量市占率2.97%(同比+1.17pct),行业前六 [12] - 新能源重卡配套电池排名从第五跃升至第三,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第五 [13] - 新增20余款乘用车定点,122款车型公告,中标国能信控、中石油等央国企储能订单 [8][10] - 与Powin、Vena Energy等海外客户签署储能订单,国际化布局加速 [8] 技术与产品创新 - 拥有2532项专利(含222项发明专利),研发人员1249名 [16] - "问顶"技术实现产业化: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达185-200Wh/kg,PHEV电池支持快充 [16][17] - BIGBANK重卡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超210Wh/kg,支持500km续航及2C快充 [17] - 问顶储能全家桶覆盖发电侧到用户侧全场景需求 [17] 产能与供应链 - 温州/柳州/嘉善三大基地设计年产能74GWh [14] - 印尼基地一期规划8GWh产能,布局镍资源降低原材料成本 [21] - 控股股东青山集团提供正极材料、镍锂钴等上游资源支持 [18] 战略规划 - "动储联动"双轮驱动战略覆盖动力+储能市场 [15] - 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预计突破1000GWh,储能电池出货量达350GWh [20] - 全球化布局分散地缘风险,贴近终端市场 [21]
财报解读丨中概股"抗跌王"信也科技按下“加速键”,AI赋能+全球化双轮驱动
美股研究社· 2025-03-19 18:56
文章核心观点 信也科技在2024年实现业绩稳增长、结构调整和技术强化,海外布局多点开花,AI技术应用带来商业价值转化,但行业分散格局使其面临国际化战略风险和生态构建难题 [2][4][16] 分组1:业绩表现 - 公司年线五连阳,股价累计涨超4.3倍,今年不足三月涨超34% [1] - 2024年全年营收130.7亿元,同比增长4.1%;净利润23.9亿元与上年持平 [4] - 全年促成交易额2062亿元,同比增长6.1%;未偿在贷余额同比增长6.1%至715亿元 [5] - 第四季度促成交易额569亿元创季度新高,营收34.6亿元,同比增长7.2%;净利润6.8亿元,同比大增28.7% [5] 分组2:业务结构 - 小微业务交易额同比增长23%,国际业务交易额突破100亿元,营收占比达21.4% [5] - 国内业务促成交易额1961亿元,同比增长5.2%,累计服务借款人超2680万 [6] - 小微金融板块交易额大增至580亿元,服务覆盖82.6万家小微用户,平均单户授信约7万元 [6] - 国际业务服务用户累计突破700万,新增220万借款人,同比增长61%;交易额首破百亿达101亿元,同比增长27.8%,未偿贷款余额大增31%至23290万美元 [6] 分组3:海外布局 - 在印尼、菲律宾等主力市场新增12家金融机构合作伙伴,本地化运营团队规模扩大40% [7] - 在菲律宾扩展先买后付服务,将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嵌入电商平台 [7] - 年内拿下巴基斯坦非银行金融公司许可证、菲律宾SAE认证,收购印尼多元金融公司 [7] - 计划2025年向巴基斯坦等国家扩展,2030年国际市场营收占比达50% [8] 分组4:AI应用 - 2024年研发投入超8亿元,重点投向AI全链路应用,自研大模型“米粒”通过备案 [11] - 构建全流程智能生态系统,两大平台支持超1000个AI应用,并实现技术升级 [11] - 风控领域欺诈用户识别准确率达99%,全年阻断诈骗2.6万余次,挽回损失近3.7亿元 [12] - 运营环节广告素材生成成本减少60%,客服单次通话处理时间从20分钟缩至1分钟,人效提升20倍 [13] 分组5:行业挑战 - 金融科技行业呈现碎片化特征,中国持牌机构超3000家,市场CR5不足25%,美国市场48% [16] - 信也科技国际化战略面临海外监管政策和环境的不可控风险 [16] - 行业分散格局使公司生态构建难度加大,合规成本攀升 [17]
小牛电动逆势增长,营收同比增超70%,如何接招出海路上的“明礁暗涌”?
美股研究社· 2025-03-18 19:25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中国两轮电动车市场陷入“寒冬”,小牛电动核心指标超行业均值,以高端定位实现差异化突围,行业正从“规模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变,公司以技术高端化与市场全球化“双轮驱动”为自身和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1] 逆势增长解码,高端化突围与全球化扩张的双重奏 - 2024Q4营收8.192亿元,同比增长71.1%,电动滑板车销量226,634辆,同比增长64.9% [3] - 2025年第一季度预计营收6.31 - 7.07亿元,同比增长25% - 40%,全年整车销量预估130 - 160万辆,同比增长40% - 70% [3] - 2024年全球整车总销量924,340辆,中国市场75.9万辆,同比增长26.3%,单车平均售价逆势上扬1%,国际市场16.5万辆,同比增长52% [3] - 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市场整车销售收入6.46亿元,同比增长81.9%,国际市场收入8720万元,同比增长47.8% [3] - 通过与零售巨头合作,高智价比电动滑板车在欧美年轻群体中普及,第四季度国际市场整车销量同比增长63.9%,全年国际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13.4% [4] - 国内市场以智能化产品为核心推新,2024年新国标实施后针对不同人群的新车型第四季度销量占比超70% [4] - 2024年第四季度海外销量44,301台,较去年同期增长65%,全年增幅达57%,去年11月在米兰车展发布新车型巩固国际地位 [4] 增长背后的隐忧,盈利难题与竞争红海 - 2024年通过产品创新、渠道扩张和成本优化实现全年收入稳健增长,国际市场渗透加速,战略转型初步成效显著 [6] - 中国市场全年整车销量75.9万辆,增长26.3%,单车平均售价逆势上扬1%,国际市场全年整车销量16.5万辆,增长52% [6] - 公司借助3,735家门店网络深化对高潜力市场覆盖,NXT系列高端车型拉动第四季度单车收入同比上涨10.2% [6] - NPlay等系列车型吸引Z世代,U、MT和OT车型提升女性消费者体验 [7] - 全年研发费用超1.3亿元,聚焦电池管理系统与智能互联功能升级,推动配件及服务收入占比提升至10.5% [7] - 国内以旧换新政策激发高端智能电动车需求,公司新车型应用毫米波雷达盲区监测系统提升骑行安全和市场溢价能力 [7] 2025年突围战,从规模扩张到盈利拐点 - 2024年推行“All In线上”战略,融合直播电商与实体体验店,实现高效转化,增强用户黏性 [9] - 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6.31 - 7.07亿元,同比增长25% - 40%,全年整车销量130 - 160万辆,同比增长40% - 70%,巩固全球市场份额 [9] - 2025年计划在智能化领域融入更多AI技术,完善智能骑行生态链,开年部署大模型并与高德合作打造动态安全预警系统 [10] - 全球化布局将加大新兴市场投入,采用本地化运营和定制化产品策略扩大品牌影响力 [10] - 若达成2025年160万辆销量目标,全球市占率将从1.8%提升至3.5% [10] - 规模扩张与盈利能力平衡是公司面临的终极考验,需持续技术创新和提升全球化纵深发展能力抵御周期波动 [11]
锂电池企业“扎堆”港股上市
高工锂电· 2025-03-14 18:52
锂电产业链企业赴港上市热潮 - 2024年底开始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多家企业集中赴港上市[2] - 包括宁德时代、龙蟠科技、中伟股份等A股上市公司筹备A+H上市 同时正力新能、海辰储能等选择港股作为首次IPO地点[4] - 行业覆盖电池制造(宁德时代)、材料(中伟股份)、回收(金晟新能源)、设备(先导智能)及终端应用(奇瑞汽车)[5] 港股上市核心优势 - 港股透明高效的上市流程和国际融资便利性助力锂电企业全球化布局[3] - 港交所"18A章节"允许未盈利高增长企业上市 金晟新能源2024年转道港股上市[6] - 国际资本属性帮助企业绕过外汇管制 直接支持海外工厂建设(如宁德时代匈牙利工厂)和资源收购(中伟股份印尼镍矿)[7][8][9] 企业具体融资动向 - 宁德时代港股IPO拟募资50亿美元 其中30亿美元(60%)投入欧洲100GWh产能基地[8] - 先导智能计划募资5亿美元用于扩建海外研发中心和本土化服务团队[9] - 格林美推进海外回收基地建设 目标2026年形成30万吨/年退役电池处理能力[9] 行业背景与上市动因 - A股IPO收紧 截至2024年底超200家企业排队 北交所占比40%[6] - 锂电行业2023-2025年进入调整周期 企业盈利承压(金晟新能源毛利率从2021年16 7%降至2023年-5 6%)[6] - 港股提供多元化国际投资者 帮助细分龙头获取全球资金支持[7] 全球化战略案例 - 宁德时代与Stellantis采用技术入股+长期订单模式 实现从供应商到利益共同体转型[8] - 中伟股份通过港股融资强化对印尼20万金属吨镍矿产能的控制[9] - 蜜雪冰城港股IPO创纪录 认购倍数达5125倍 冻结资金1 77万亿港元[3]
6大锂电池企业赴泰布局
起点锂电· 2025-03-14 18:49
中国锂电池企业在泰国布局 - 宁德时代与泰国Arun Plus合作提供CTP电池包生产线和技术支持,目标满足当地电动车需求并推动泰国成为东南亚电池生产中心 [1] - 比亚迪在泰建立首个海外乘用车工厂,实现整车四大工艺及电芯本土化生产,主要生产海豚/海豹/元PLUS等车型 [1] - 亿纬锂能与泰国Energy Absolute拟建合资公司,规划至少6GWh年产能电池基地,覆盖电动汽车及储能业务 [1] - 国轩高科泰国工厂首款电池产品已下线,一期年产能2GWh(计划扩至8GWh),主要供应哪吒汽车 [1] - 蜂巢能源与万浦集团合资工厂投产,生产L600磷酸铁锂短刀电芯LCTP电池包,供给欧拉/哈弗/坦克等车型 [1] - 欣旺达获泰国批准投资超10亿美元(约72.44亿元人民币)建设电池工厂,涵盖电动汽车及储能电池生产,预计雇佣超1000人 [1][2] 国际车企在泰国的战略动向 - 宝马计划在泰建立电动车电池工厂,目标成为东南亚电池生产及出口中心 [2] - 特斯拉、现代、上汽、长城等国内外车企已在泰国布局或规划产能 [2] 泰国吸引投资的核心优势 - 泰国作为汽车制造大国,电动化转型推动动力电池需求高增,且人力/土地成本较低 [2] - 国际车企聚集使泰国成为全球市场渗透通道,中国企业可借此巩固竞争优势 [2] 美国政策对布局的影响 - 美国计划将中国产电池及储能系统综合关税提升至48.4%(2026年1月生效),并拟打击"第三国转运" [2] - 越南、马来西亚、泰国被纳入首批监控名单,东南亚地区企业全球化布局难度增加 [3]
东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03-13
东海证券· 2025-03-13 11: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安徽合力维持“买入”评级 [10] - 制冷剂行业有望维持高景气度,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安徽合力首次海外合资建厂,全球化布局加速,与华为合作重塑智能物流竞争格局,内需景气度回升,叉车内销向好,未来可转债项目逐步投产,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15/15.87/18.66亿元 [8][9][10] - 制冷剂价格稳步上行,2025年二代制冷剂配额削减,三代制冷剂生产配额总量保持在基线值,供需关系趋紧,下游空调行业排产大幅提升,制冷剂行业有望维持高景气度 [12][13] - A股市场上证指数、深成指、创业板日线指标待修复,贸易板块表现较好 [16][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重点推荐 安徽合力(600761) - 3月11日公告与泰国当地企业合资设立合力泰国公司,注册资本4.26亿元,公司出资3.195亿元占75%股权,规划年产叉车10000台、锂电池组10000套 [7] - 打造全球化布局,海外收入持续上升,2024上半年海外收入34.86亿元,同比增长20.52%,占总营收38.69% [8] - 2月10日母公司与华为深化合作,子公司业务将受益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可抢占全球市场份额 [9] - 叉车需求与制造业和仓储物流景气度相关,内需景气度回升,叉车内销向好 [9] 制冷剂行业 - 截至2月28日,三代制冷剂R32、R125、R134a月环比分别上涨2.30%、2.33%、2.27%,R22价格环比上涨3.03% [11][12] - 3 - 5月空调排产旺季,需求增速有望维持高位,对制冷剂需求起到支撑作用 [12] 财经新闻 - 3月12日国常会讨论通过《国务院2025年重点工作分工方案》,要求各部门落实工作任务 [14] - 3月12日美国对所有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正式生效 [15] - 3月12日数据显示美国2月CPI及核心CPI低于预期 [15] A股市场评述 - 上证指数低开震荡,尾盘回流收于日线均线体系之上,需量能和资金流支持突破平台 [16] - 深成指、创业板收小阳K线,日线指标待修复 [16] - 贸易板块收盘上涨2.3%,量能放大,大单资金净流入超5亿元,短线可观察 [17] 市场数据 - 展示了2025年3月12日融资余额、逆回购、利率、股市、外汇、商品等市场数据 [20]
全球化布局不断深化 A股公司跨境并购持续火热
中国经济网· 2025-03-10 07:04
跨境并购行业趋势 - A股公司跨境并购活跃,涉及先进制造、能源、医疗等领域 [1] - 并购案例呈现围绕主业产业链纵向并购、获取先进技术、开拓海外市场等特点 [2] - 行业集中度提高,通过技术互补或产业链延伸实现业务多元化,全球化布局深化 [2] 先进制造领域并购案例 - 苏州欧圣电气计划收购德国清洁设备制造商Producteers International GmbH 100%股权 [1] - 惠州光弘科技拟收购法国电子制造服务商All Circuits S.A.S.100%股权和TIS Circuits SARL0.003%股权 [1] 能源领域并购案例 - 海南矿业计划收购ATZ Mining Limited47.63%股权和Felston Enterprises Limited36.06%股权,目标为非洲锆钛矿项目 [1] - 紫金矿业2024年收购Pan American Silver Corp旗下秘鲁金矿和二期项目100%权益 [3] 跨界并购案例 - 海天股份拟收购德国贺利氏集团光伏银浆事业部相关资产,从供排水、垃圾发电跨界进入光伏银浆产业 [2] 医疗行业并购成果 - 天益医疗收购日本Nikkiso Co.,Ltd全球CRRT业务,并拟以1199万欧元收购BELLCO S.R.L.的CRRT-滤器业务资产 [3] - 通过收购获得成熟技术、国际业务平台,形成完整CRRT产品线 [3] 紫金矿业业绩表现 - 2024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20亿元,同比增长约51.5% [4] - 主营金属矿产品量价齐升,境外权属企业运营能力提升 [4] 未来并购热门领域 - 新能源、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医疗等行业将成为跨境并购热点 [5] - 光伏、储能等新能源领域并购将持续增长 [5] - 高端制造与智能制造领域并购可获取先进技术和自动化解决方案 [5] - 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领域并购有助于获取前沿技术和人才 [5] - 生物医药与大健康领域并购将推动新药研发和医疗技术创新 [5] 跨境并购挑战 - 文化差异和管理模式差异可能导致整合困难 [6] - 不同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增加合规风险 [6] - 目标企业估值可能因信息不对称存在偏差 [6] - 市场竞争和业务整合复杂性是主要挑战 [6]